关于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材料】以下精品资料“关于思政教师培训材料”由阿拉网友分享发布,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微传播即指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传播媒介,以短小精悍的碎片化文字、视频为传播载体,以高效传播性、便捷交互性和广泛渗透性为传播特征的去中心化、碎片化、网格化的裂变式多级信息传播模式。微传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深入把握大学生群体所呈现的群体性特点和网络化趋向,突破以往大而全、广而泛的传播模式,采取“微”小鲜活、细致入“微”的新型传播模式,牢牢占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在理想信念、理念思维、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增强话语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属性与功能

在虚拟网络社会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以“非虚拟的”“对象化的”形式存在,可承载教育功能和价值整合功能。

1.坚守“主流”属性。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从话语属性来讲,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代表一定社会阶层,是反映其政治观念、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的集合体,具有政治教化和道德教育双重功能。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主流价值观应当占据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并对社会全体成员起到正向教育和引导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既是一个稳定的体系,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的稳定体现在对主流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它的开放体现在对世情、党情、国情、民情的动态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话语创新。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当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应当囊括政治话语、教育话语、生活话语,并将主流话语置于引领和主导的地位。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场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弘扬主旋律,彰显主流价值观,强化话语转向与输出,奏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时代强音。

2.聚合“人本”价值。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当回归到人本身。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忽视人的存在的倾向,教育者往往依据自我意识,机械化地将已有的社会思想道德要求和规范灌输给受教育者,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这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教育对象生活世界相悖离,出现偏离“人”本身而走向虚无世界的境况。同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如果忽视“人”,缺乏与“人”的耦合,再精妙的话语也会苍白无力。因此,集合人本性原则,彰显人本价值诉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应有之义。“作为具有指向性的言语行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必须遵循受教育者的主体选择性规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成、叙事和传播都应以人为本,围绕教育对象的特征,立足教育对象的言语方式和情感需求,实现话语风格及表述方式生动化、生活化转向,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到人本身,彰显人的主动性、能动性。

3.彰显“建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开展信息传递、信息交往的载体。不同的话语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有共通的语言符号系统将他们之间的观念、情感、兴趣等进行有效联结。这就需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实现观念、情感、思想的有效传递与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相互适应、彼此共融。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创新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将“灌输式”的单向话语转化为“建构式”的双向话语,避免因过度追求大场面、大手笔、大制作而出现的宏大叙事,逐步实现传统政治话语向大学生生活话语的转变。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面临的问题

微传播时代的到来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势在必行,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深入分析话语转向面临的现实困境有助于明晰话语转向的重点和难点。

1.话语引领力不够。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面临着生活化和政治性二元割裂的困境,话语供给机械化、抽象化倾向严重,未能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导致话语引领力弱化。如,在宣传社会重大热点问题时,存在话题主题和切入点宏大、背离当代大学生群体需求等现象。大主题的话语宣传若未能从小处着眼、从吸引力着手,易引发大学生群体产生厌倦和审美疲劳。因此,教育者在创设话语叙事时,应着力提高话语引领力,让主流话语占据青年话语场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向亲切感、亲和力、感染力的话语方向转化,在理论宣讲、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立志成才等方面增强话语的“我们”感。

2.话语交往性较弱。话语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工具。哈贝马斯指出:“交往理性概念的内涵最终可以理解为论证话语在不受强制的前提下达成共识这样一种核心经验。”高校传统教育环境所形成的单一性、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互动形式与当前网络时代的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话语交往的力度和深度不强。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者独享话语权,受教育者被视为教化对象,主客体之间话语交往偏向于单向灌输,“说者”与“听者”之间平等交流受阻。微传播语境下,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及行为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互性、交往性缺失,难以深入到大学生的话语世界和生活领域。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需要摒弃传统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进入到人人都是话语制造者和传播者的平等交往场域。

3.话语创新力不足。微传播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话语稳定性、权威性、定向化的传播特点,话语传播更加快捷、高效。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动态、海量、实时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涌现、更迭,网络俨然成为话语集散地和信息场。然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未能有效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大量话语依旧沉闷严肃、时代感不强,充满说教式的话语叙述无法吸引人、引领人。如果直接照搬照抄宣传材料,不对材料进行加工和创新,其宣传效果会大打折扣。话语生产和传播要依据时代特征、对象特征变化而适时进行原创性输出,这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向的办法

传统的单向度的话语传播已无法适应微传播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模式亟待转换和变革,从话语出场、叙事、表达和输出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打造一个全新的话语育人模式,以便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1.话语出场从定向阐发转向动态交互。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微传播模式对大学生群体话语生成和表达的影响,拓宽话语渠道,强化话语出场力度和效度,力求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互享,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育人格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制作和宣发要快人一步,在思想引领、正面宣传、价值观塑造、热点事件解读等方面牢牢把握话语主导权、话题讨论设置权。在话语出场过程中,要注重话语的交往性与互动性,以可视、可听、可读、可享的言说方式与大学生展开话题互动交流。在新媒体矩阵方面,高校需要整合协同网络育人元素,以鲜活的网络话语载体与表现形式,聚焦大学生、吸引大学生,形成注意力叠加的成效。

2.话语叙事从宏大笼统转向微小精练。微传播模式的出现让大学生习惯于碎片化、读图式的话语接受方式,传统的宏大叙事难以吸引大学生。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注重从小处着眼、微处着手,将“微”发挥到极致。在理论宣传时,要整合融媒体资源,借助图像、卡通形象、短视频等,制作融合视听为一体的系列原创话语作品,满足大学生的信息接受偏好,直达大学生内心情感深处。要将“大理论”“大道理”转化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小作品”,以小见大阐发党的创新理论、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青年成长成才。

3.话语表达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微传播模式既为话语传播创造了广阔的舞台,又给特定社交群体提供了相对聚集和封闭的温床。大学生围绕共同的兴趣、爱好形成了固定的网络社交群体,显现出鲜明的分众化、流动化、网络化的社交群像。教育者要积极探寻向青年话语“破壁出圈”的话语表达方式,促进两种话语形态融合共生、互动转化;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精神等为话语核心议题,加快话语体系转换,将宏大叙事话语转化为青春话语,以短文、短视频、三维仿真、动漫、动图等形式展现给大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单向度”的“灌输”式话语表达模式,采用精准滴灌和私人定制式的传播方式,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注重运用案例、故事等接地气、贴近大学生的形式分层分类完成话语传播。如在微信、微博设置议题和文本设计中,版面编排、色彩搭配等方面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别受众的审美偏好与价值引领双重元素,内容表达方面要充分考虑受众的生活化、日常化的言语习惯。

4.话语输出从刻板印象转向柔性鲜活。为消解思想引领、理论学习、价值塑造等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大学生心目中“刻板严肃”的印象,教育者需要深入创作立体生动、成风化人的话语作品。同时,注重转变话语输出方式,从政治说教、灌输转向柔和、润物细无声式的输出方式,从而增强话语传播的感染力。一方面,要立足大学生日常用语和语言组织逻辑,以青年化表达风格,说喜听之言、讲易懂之理,在话语中传递生活气息、青春气息和时代气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话语叙事要有底线思维和意识形态思维,要以主流价值观为导向,以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为准绳,坚决摈弃议题和表达上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另一方面,在话语的感官设计上,要充分迎合大学生多元化的审美喜好,巧妙运用符号化、艺术化、图表化、影视化等呈现方式,如微视频、H5、长图、直播、动图、动画、手绘等。在话语的语言风格上,要做到简洁明快、时尚鲜活,将“大道理”变成“‘微’故事”,“大理念”变成“微图符”,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育人、化人成效。

思政工作培训材料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呈现“利益共融、宣传互融、内容兼融、资源通融”的新特征,突破了时空局限,延伸了传播边界,也不断拓展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的重构。

一、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在逻辑

任何一种话语的生成与发展,都与理论知识体系、文明发展历程和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厚重的历史逻辑和鲜活的实践逻辑。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也是在遵循特定思想原理、扎根深厚文化根基、着力培养时代新人的过程中不断内生性演进的结果。

1.理论逻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之需、把握规律之要、追求真理之志、改造世界之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思想和灵魂,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取向、本质特征和使命任务。融媒体时代,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多元社会思潮在校园内更易于形成和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话语权威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也导致部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和滑坡。习近平明确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对于思想舆论领域地带,特别是互联网这个主阵地,高校要主动占领和掌握话语主导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融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载体功能作用,加强传播手段、话语方式等方面的创新,真正让青年学生接受、掌握并信仰马克思主义。

2.历史逻辑: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优秀的思想观念、强烈的人文精神、高尚的道德规范等形态的有机统一体,蕴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教育资源、政治教育资源、道德教育资源等,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基本的表达范式、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融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对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极为重要,值得高校倍加珍视、深入发掘和宣传阐发,特别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例如,强调坚守“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天下为公”的道德境界,倡导“兼善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解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宝贵资源的过程中,高校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创造中,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力、道德责任感和文明素养观。

3.实践逻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党和国家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引导青年学生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出发点和实践起点。融媒体时代,高校要立足实际情况、把握发展规律,聚焦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美好期待,找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定位、表达方式和传播媒介,与时俱进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时代感、感召力和生命力,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激发青年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和行动自觉。

二、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征变革

融媒体时代,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融合深度的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话语主体更加多元,话语内容更加丰富,传播范式更加多样,话语场域更加宽泛。

1.话语主客体: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主客体关系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重要关系,决定着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方向。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里,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天然地理解为话语主体,其话语地位具有不容置疑的公信力、不容挑战的权威性;而把受教育者天然地理解为话语客体,具有受动性、受控性和可塑性等特点,由此形成了主客二分的逻辑架构,建构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主体性范式。融媒体时代,话语主体突破了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异和限制,凸显了话语交往的平等表达、精准互动和有效反馈,呈现出“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的传播样态。全员参与主导话语深度互动的结构性变化正在发生,要建立起融入交往理性的、立足互为主体的主体间性范式,在视域融合和联动共享中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效性。

2.话语内容:从理论话语到大众话语。“任何一种话语体系都是与一定的意识形态相联系的,反映着‘言说者’的立场和所代表群体的利益。”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工具,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通常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为主要来源,以系统完整的宏大叙事为主要结构,以学术性知识阐释和理论性知识传达为主要特征,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学理性。融媒体时代,一方面,网络新技术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心理审美等多方面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话语形态从理论话语、学术话语扩展到网络话语、生活话语等,进一步丰富和充实原有话语体系,赋予话语体系以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数量呈现几何级数快速增长,文字、符号、图片、表情等要素组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网络语言文化,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众话语”时代,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整体、理性深刻被削弱,更多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阐释道理,以生动鲜活、短小精悍的大众话语赢得青年学生。

3.传播模式: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先进的思想意识离不开必要的外面灌输。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基于主体性关系,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自上而下、单向灌输的表达范式,“我讲你听”成为常态化的师生沟通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对丰富的知识经验积累与稳定可靠的信息来源,直接决定着“讲什么”“怎样讲”,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和表达的方式方法,青年学生多为被动地接受,参与度较弱。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主体间的交互性特点更加彰显,改变了单向度的教育模式,打破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交流互动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超越。在形式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与交互,青年学生获取和表达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多元;在内容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相互传递着信息知识、思想情感、观点意见,不断变更着互动话题、热点讨论,通过“共情式”“交互式”的话语传播不断增强话语黏度。

4.话语生态:从现实场域走向虚实结合。任何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网络化、人际关系网络化和社会网络化的深入发展,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交织、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由“单维度”“现实性”物理空间转向“多维度”“虚拟化”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发生着系统性变革,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载体的传统媒体,逐渐发展出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等自媒体平台;以文本为主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发展为文字、图形、音频、视频、动画、表情包等多种方式。同时,虚实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也会引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态危机,一些现实需求、社会矛盾和问题作为网络舆论的策源地,往往通过网络媒介的传播在公共平台上积聚放大、产生共振,进而转化为网络舆论焦点甚至网络群体性事件;反过来,不良网络舆论的大面积传播和蔓延,又会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进一步导致主流话语在现实社会的传播力、影响力消解。

三、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优化路径

融媒体时代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1.因事而化:强化话语价值引领。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与融媒体的深度契合,最为关键和紧要的是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价值引领功能,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话语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问题、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之中,并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虚实结合的融媒体话语场域主动占领意识形态的高地,着力筑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理论之基。二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进行适合融媒体时代的话语转换和提炼,建立具有时代特色、时代风格的价值性话语知识图谱,变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在融媒体时代的宣传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引导力。三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在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中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历史自觉、文化自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文化根基。

2.因时而进:推动话语要素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融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也必须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实现对话语内容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要与时俱进,主动适应融媒体时代话语对象、话语情景的发展变化,聚焦社会热点事件和深层次社会问题等主动设置、科学引导议题和讨论内容,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供给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强烈的社会关注,实现向内的理论阐释力与向外的实践指向性的有机统一,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话语“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融媒体时代话语生态的生成逻辑和延展方向,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生活实际、网络热点相融合,构建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相结合的话语体系。三是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媒介要与时俱进,通过整合各种新旧媒体的优势,将校报、广播等传统校园媒体与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融合起来,打造线上与线下、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融合型话语平台,不断拓宽青年学生利益表达和情感交流的渠道。

3.因势而新:技术变革赋能话语传播。融媒体时代,智能技术正在前所未有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方式,深刻变革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理念和方式方法。一是要充分运用MG动画、交互视频、影视化手法、卫星遥感技术等,开发独具匠心、亮点纷呈的系列融媒体产品,将抽象的思想政治话语内容以更易于传达和理解的可视化方式呈现出来,让青年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的感召力和辐射力。二是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开展思想政治话语内容的个性定制和精准推送,通过对青年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偏好和现实需求进行实时监测,勾绘出不同青年个体或群体的知识图谱和用户画像,推送符合其兴趣倾向与学习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积极回应并引领青年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

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政课堂,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不仅深刻揭示出了思政课的本质特征,而且对讲授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和针对性指明了方向,启示我们要用道理讲好思政课。

一、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思政课以教育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并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行动,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讲道理深刻地揭示出思政课的本质特征。

1.教育教学属性决定思政课要讲道理。思政课教学属于教育教学的范畴,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人是有思想、有理性的,真正的接受是从道理上说服,正所谓心悦诚服。要想让受教育者真正接受思政课所讲的道理,就必须把握教育的一般本质,遵循教育规律,通过知识的传递、深入浅出地讲道理,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达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递、理论思想的介绍、逻辑推导方法论的教化,引导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达到真正的接受认可、批判反思、传承创造。现代社会的教育是在平等、民主、科学的条件下进行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平等的互动关系更加突出,这也要求教育过程更加注重以理服人。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讲道理的。思政课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承担思政课的教学单位一般叫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学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是最讲道理的。正如列宁所说,“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马克思很早就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不平等性,指出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对此,他不是简单地从道义上表达愤怒,而是从理论上对其进行深刻批判。他深刻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他用严密的逻辑进行理论的深入论证,从政治的批判、宗教的批判、伦理的批判转向经济学的批判,通过“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质,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他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普遍存在的商品开始,对劳动、资本、工资、剩余价值、经济危机等进行严密的理论论证,透彻地分析了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运动,准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地预判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点,以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思政课自然要把握这一本质特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不仅让学生学习马克思的理论思想,而且掌握用讲道理的方法掌握群众,并将其变为物质力量的方法。

3.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要求思政课讲道理。思政课的作用对象是青年学生,他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是能够听说理、懂道理、明事理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在基础理论、政治认识、社会认知、专业学习、人际关系、就业选择等方面,青少年容易陷入各种难以排解的困惑。这就要求思政课通过讲道理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数字信息时代,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了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的思维方式,加之国内外的现实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学生面临着关于理想现实的各种困惑。思政课应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为学生释疑解惑,面对思想意识领域的新问题、新态势,及时对主流与非主流的思想舆论、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作出回应,让学生夯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形成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从而实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4.大学思政课的名称意味着要讲道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深刻地揭示出要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政课课程体系。不同学段的学生接受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应该有所不同:中小学阶段更强调知识的传授、直接的灌输,大学阶段则更需要宏大的视野、说理的透彻,这种差异性内在地要求课程设置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强化理论性,通过加强理论教学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所以,目前思政课在小学及初中阶段叫“道德与法治课”,在高中阶段叫“思想政治课”,在大学阶段则叫“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什么理

讲道理的前提是有道理,道理是规律的反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中国社会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来自于实践,人类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发展重心显现出位移态势,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格局中虽然仍占据有利地位,但是整体发展态势呈现出“东升西落”。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的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思政课的责任就是把这些道理讲出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年增强政治认同、健全人格品格。具体来说,大学思政课主要讲以下道理。

1.讲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之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性和真理性是其最基本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是我们认识世界、掌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支撑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发展、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就是讲好这个理。

2.讲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这些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创新精神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干出来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就是讲好这个理。

3.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空想到科学、从尝试到制度、从一国到多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万美元,同时彻底消灭了绝对贫困、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迈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给那些既想独立又想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开辟了走向现代化的新示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实践成功的背后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创立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这两门课就是讲好这个理。

4.讲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成长之理。新时代中国青年正处在最为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好时期,既面临着建功立业的人生出彩机遇,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思政课要通过联系实践环境,使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着眼更高的人生目标,将个人理想与民族理想、国家理想统一起来,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与坚定信仰转化为个人情感认同与日常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和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的统一,引导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就是讲好这个理。

三、目前思政课理讲不好的困境所在

理论只有彻底,才能掌握群众;思政课只有把道理讲好,才能真正影响学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的说理性受到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效性明显提高,但实事求是地讲,目前高校思政课讲道理的质量还不高、理论性不足,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没有真正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究其原因是复杂的,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制约。

1.理论提炼不够和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发展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消除了绝对贫困,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但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然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化阐释较弱,政治性与学术性话语不同步,经验、政策即为理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理论和话语优势并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不多等问题。中国的社会科学之于西方社会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学徒的状态与模仿的过程之中,而没有形成更多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和竞争力的中国自主理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中华民族有着重教的优良传统,正是优秀的教育使得中华文明赓续绵延,正确的思想教育保持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同时,中国思想教育传统在方式上重道,即指出了正确的道,而缺乏“抽丝剥茧”论证的“说理过程”。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论语》一共11705个字,其中强调的基本都是“道”,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其善者而从之”等。受此影响,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认为告诉学生正确的“道”就可以了,而对于其中蕴含的理由与各种原因却强调得不够,没有彻底地说服被教育者。其实,讲道理应该是道和理的统一,“道”的正确为“理”树立了自信基础,只有从“理”上把“道”讲清楚了,才能让人们更加理解“道”、认同“道”、坚定“道”。

2.教师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局限。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育是育人过程,是说服人的过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打铁还需自身硬,教育学上经常讲,要给人一瓢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教师有知识才能讲知识,有思想才能讲思想,有理论才能讲理论。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要博览群书,苦学、深思,拥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具备广阔的学术视野。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没有厚重的理论基础,很难讲出生动的课程,很难实现影响人、打动人、教育人。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培养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整体素质有了大幅度提升。当前,从整体上看,思政课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还存在短板,队伍结构还要优化,整体素质还要提升”。有的教师对于思政课的功能定位认识模糊;有的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理论功底不深;有的教师对于社会现实不了解,对于教育对象不研究,只是机械地复述教科书中的内容,无法深入浅出地讲清楚道理;“有的教师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担心祸从口出,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有的教师面对现实中存在的学科融合问题,由于学术视野不够广阔,无法对问题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解释,难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甚至偶有出现宣扬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3.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缺乏的制约。教育是一项“仁而爱人”的事业,倾注爱与责任才能向学生传授“道”、讲通“理”。思政课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政策方针等等。其课程目标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寓价值导向于其中,从灵魂深处影响学生。讲好思政课不容易,不仅需要理论功底深厚,而且需要高超的讲授艺术,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然而,目前思政课尚存在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有的课堂将思政课等同于一般性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思政课内含的情感价值;有的课堂对于社会现实了解体验不够,不敢正面回答学生的现实问题和成长困惑;有的课堂理论讲授不深入,不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道理;有的课堂没有研究学生的接受规律,千篇1律,教师带着教学倦怠机械性地念课本内容;有的课堂仅仅停留在对概念、内容、事实的描述上,没有鲜活的案例,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些针对性生动性不足、有理说不出、有理说不清的问题拉低了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四、提升思政课讲道理水平的具体路径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感召学生。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此,至少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把道理讲正确。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价值导向是其最根本的功能。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讲道理首先要讲正道,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原则,要用学术讲政治,坚持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通过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亲和力,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学生传递好做时代新人的道理,真正唤起青年一代的主体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用扎实的理论功底把道理讲深刻。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政治性体现的是思政课的“合目的性”,学理性体现的是思政课的“合规律性”。要通过深厚的学理体现价值塑造、政治导向,从学理上论证政治导向的正确性。以理服人是思政课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深化对于规律的充分认识和把握,将各种理论内化为深厚的学术造诣,挖掘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背后的理论逻辑,将知识点挖深并做好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合,既在课堂教学上呈现稳定的理论内容,又深入浅出地讲出理论的层次感。要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多学科方法在思政课中的深层次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在丰富学生的认知中提升其政治敏感度,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3.用严密的逻辑推导把道理讲透彻。数字时代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人工智能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面临着理想现实的各种困惑,思政课本身就应该为学生释疑解惑。思政课要用严密的逻辑推导把问题讲透彻,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要求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感召学生,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通过对学理的透彻理解强化政治认同、坚定立场、捍卫信仰。要用比较视野、国际视野、历史纵深的逻辑推导,坚持问题导向,让学生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经验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要善用案例、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实事求是地向学生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发展成就,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让青年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红色影视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载体。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对于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一、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涵和逻辑

1.红色影视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诞生于革命年代,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在红色血脉的传承中不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稳固根基。而红色影视文化是一种基于主流意识形态效果的文化载体。因此,广义上的红色影视文化包含所有围绕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一历史主题的活动影像。狭义上的红色影视文化主要是指以革命时代为背景,革命历史为主要体裁、革命话语为主要形式,革命精神为主要表达的活动影像。红色影视文化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内容。从本体论角度看,红色影视文化作为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意识活动产物,体现了意识形态内容与艺术活动规律的统一。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红色影视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导向性、时代性等特征。从价值论角度看,红色影视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突出表现样态,通过综合运用历史人物、英雄故事等艺术元素,观照现实生活,为人民画像,为时代放歌。综上所述,红色影视文化可以定义为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为内容、以追求主流意识形态效果为基础、体现为电影电视全部存在形态的文化综合体。

2.红色影视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蕴逻辑。首先,二者目的相通。无论是立德树人还是以美育人,二者的终极旨趣都在于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在新时代语境下,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政课旨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推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之中。“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而红色影视文化作为“精神方面的生产力”,通过寓教于美、以艺通心达成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目的,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厚植爱国情感,增强使命担当,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其次,二者内容共通。红色影视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文艺形态,而是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的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红色影视文化作为鲜活的历史教科书,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是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重要载体,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的鲜活表达,彰显着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再次,二者思想贯通。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红色影视文化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内容,红色影视文化要进行无愧于时代的生产创作,须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围绕着文艺事业和文艺战线问题,作出重要论述和战略安排,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要想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必须牢固树立习近平文艺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最后,二者方法互通。讲“好故事”离不开“讲好”故事,而能否“讲好”就是方式方法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因此,思政课不能“躲在书斋里自说自话”,而是要把“高大上”的理论润物无声地转化为“接地气”的生动道理。红色影视文化作为一门有声有画的影像艺术,不同于理论教学,也区别于实践教学,而是“以艺载道”来发挥育人功能,利用视听艺术的审美思维来表现客观世界。其叙述方式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受教育者,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通过对审美对象的形象直观和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昂斗志的育人效果。

二、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红色影视文化作品肩负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使命,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紧扣立德树人这一目标取向,以思政小课堂作为融入的主阵地,用社会大课堂作为融入的战略阵地,把互联网空间作为融入的前沿阵地。

1.以立德树人作为目标取向。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课程作用,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坚持“三适”原则。首先,要分清主次原则。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重大不可替代。红色影视文化在立德树人方面大有可为,但是再好的文艺作品也不能取代思政课的主渠道地位。其次,要坚持适合原则。并不是所有红色影视作品及内容都契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需要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及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的内容,融入所授课程及章节。例如《外交风云》《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作品,就可以引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第六章的教学中,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最后,要做到适时原则。近些年,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劳动、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用现代的价值观讲述过去的故事的红色影视作品,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例如2021年“爆款剧”《觉醒年代》,“口碑剧”《功勋》《山海情》,票房冠军《长津湖》等。将这些作品因时而进地引入思政课,可以起到相较理论讲授更加生动形象、深入人心的效果。

2.以思政小课堂作为主阵地。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也要坚守这一主阵地。思政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权威性等特征,肩负着社会意识形态个体化和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相统一的重要任务,只有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政小课堂才能完成这一任务。红色影视文化是集思想性、审美性、艺术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在不同的场域中会呈现不同的属性。尽管红色影视文化的主题文本和叙事文本以主旋律为内核,但比起抽象的符号想象与价值灌输,人们大多更愿意享受一场生动的视听盛宴,甚至将其作为一种社交途径。换言之,红色影视文化要想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不仅要讲好中国故事,还要把“好故事”提升到思想认识层面。在思政小课堂,教学载体是指导教师予以把握的,教学情境是精心设计的,教学设计是严密构思的。因此,教师的主导性进一步确保了红色影视文化融入思政课的质量,进而促进红色影视文化真正发挥出其“以艺通心”的育人功能。

3.以社会大课堂作为战略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政课既是理论课又是实践课,这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逻辑。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引导学生知行合一。例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时,指导教师可以设计实践环节,推荐学生在课外观看红色影视作品,学生可以选择诸如抗美援朝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相关选题自主观影,并在之后的课堂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观后感。经历一定的自主实践与情感共鸣有利于促进学生由情感认同向认知认同转换。另一方面,通过构建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打破思想小课堂中实践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可以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收力、说服力、感染力,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观看红色影视文化作品后即时产生的教育效果更多还停留在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层面,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程主题展开深入探究,将情感认同进一步转化为实践认同。例如思政课教师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革命圣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参观调研,使学生在实地体验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召唤,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思政课本质是讲道理,离不开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红色影视文化在社会大课堂中用其独特的优势将“教”与“悟”串联起来,成为沟通心灵的桥梁。

4.以互联网空间作为前沿阵地。互联网空间之所以是前沿阵地,是因为互联网时代深刻改变了舆论的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传播内容层面,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各大视频平台持续热播,发挥了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既为理直气壮地唱响网上主旋律提供了助力,也为壮大互联网主流舆论思想带来了增量。因此,把互联网空间作为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前沿阵地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把互联网空间作为红色影视文化融入的前沿阵地,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如何把互联网“多元互动对话和包容开放共享”的优势同红色影视文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的问题。首先,要把这一工作上升到掌握互联网战场主动权的认识高度。也就是说红色影视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不单单是一个教学问题,更是一个教育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往往因网而生、因网而增,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特别是以影视为主的文化产业作为西方意识形态输入的主力阵地,打着所谓的“新启蒙”口号,诱导文艺领域里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各种名义“戏说”历史事件、“丑化”英雄人物,而这些文化产品又极容易出现在大学生群体的娱乐生活中。唱响网络主旋律,掌握互联网的主动权,既需要各类文艺工作者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又需要教育者把好关、守好门、做好领路人。其次,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青年一代可谓是互联网空间的原生居民,但他们对互联网空间中文艺作品所传递的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因此,把互联网空间作为红色影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前沿阵地,需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管理、教师引导、大学生自律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治理综合格局。最后,强化主阵地、战略阵地与前沿阵地之间协同联动,汇聚起红色影视文化场域合力,为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蓄人文力量。

思政教师培训材料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课程是教育之基,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财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能力素养要求也进一步提升,思政嵌入会计专业课程,能够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生动的爱国实践,是当前深化会计课程改革教学的必然选择。

一、思政嵌入会计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正逐步得到重视。广大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已初见成效,取得了可复制的建设性成果。但由于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多、难度大且实践性较强,导致思政培育渗透性不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薄弱点。

1.高校会计思政培育平台搭建不牢。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的思政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相互隔绝,认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由思政教师承担,会计专业技能的培养才是专任教师的任务,致使学科教学功能异化,出现了“孤岛效应”。另外,目前高校对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并未进行专门立项,导致思政嵌入高校会计专业课程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指导以及资金支持,会计专业教师的主要精力仍然集中在专业知识传授上,对课程思政教学的实际投入还不够。

2.会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不全。尽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实际培育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原因在于,其一,高校未对思政嵌入会计专业课程应如何实施进行具体指导,也没有对思政嵌入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建立明确的评价机制。其二,当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体系并未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目标等层面给出明确意见,对教学的具体内容、知识点剖析、教学手段、场景设计等细节层面的要求更是寥寥无几。其三,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繁多且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如何融入思政元素缺乏系统思考,往往东拼西凑、生搬硬套,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作用微乎其微,直接阻碍了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3.会计专任教师思政意识不强。“清泉源自活水,树高系于根深”。《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但部分会计教师思政意识不到位、认知不强,未能深刻认识思政教育与会计专业课程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部分会计教师是专业知识的“授业”高手,但是缺乏思政“传道”经验,达不到课程思政的“解惑”要求。

4.思政嵌入方式单一,会计育人浮于表面。有的教师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了思政内容,但仅仅停留在形式上,难以浸润学生心灵。例如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案例短片时教师仅提问个别学生发表见解,并未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集体探讨;又如在课间播放时事新闻、课中提及社会热点,并未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未被调动,缺乏主动思考以及研讨互动。如此浅尝辄止的思政案例教育,略显僵硬,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难以启迪学生思想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思政育人的效果不理想。

二、提升思政嵌入高校会计专业课程的路径

针对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薄弱环节,为推进思政嵌入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以及高校落实培养“德才兼备”的会计人才,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重推进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1.聚合优势资源,搭建会计思政发展平台。第一,高校要设立“会计专业课程思政专项项目”,为会计专业思政教育的发展提供制度指导、资金支持,进一步鼓励思政嵌入会计专业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第二,要整合会计课程思政资源。要想改正学科教学功能异化的现象、冲破“孤岛效应”,就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会计专业课程高度融合。在教学准备阶段,高校应组织会计专任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让教师学习和交流将思政嵌入会计专业课程的方法。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由思政教师、会计专业教师、班主任组成协同团队,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研究探讨思政元素的切入点、课程思政的重难点;教学过程中,及时讨论在会计专业课程授课中出现的思政嵌入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建立会计思政素材资料库;课程结束时,可以有针对地进行落实程度总结和交流,为新一轮教学提供经验。第三,要加强会计课程思政成果的交流与宣讲。可以在校内组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讲课比赛,以供教师相互学习,提取出可推广复制的经验和技巧,借此表彰一批会计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和优秀团队,完善奖励机制,对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的荣誉获得、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纳入绩效奖励和职称评定中,激励更多教师投入其中。

2.挖掘思政素材,构建会计思政体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指出,高校课程思政要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应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环节。为此,首先要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育人导向。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课程组认真研读课程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内涵。只有先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培养德才兼修的高素质财会人才。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思政嵌入会计专业课程,需要在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真切切筑牢品行,成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怀大爱的财会人才。其次,“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需从课程思政的具体环节入手制定大纲。为确保课程思政有序落实、持续推行,应重新修订和完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材内容。每门课程都有其特点,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从内容设置、课时安排、教学方法等细节点着手,将课程思政建设涉及的各项事宜写入大纲,用制度约束思政建设全过程。在教材的制定上,应加强思政教育的引导,例如添加遵守职业道德的正面案例和违反职业道德的反面案例,教授学生在不同的案例中,如何做到“以德立身”。再次,采掘思政素材,丰富教学体系。会计专任教师应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广泛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大量开展社会实践,挖掘本课程内容所蕴含的家国情怀、职业操守、法治精神等德育因素,创造性地重塑熔接,实现专业知识与价值理念的深度交融。最后,构建多元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一方面,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课程考核方式有助于“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持续性目标。大多数会计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比3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70%,过于偏重结果,忽略了学习过程的评价。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可以适当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构建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方式。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课程开展的前期、中期、后期分别设计调查问卷,利用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平台进行课程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会计专业思政课程教学的感受,根据学生反馈的共性不足之处,敦促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同时,教师教学的评价不应仅仅局限于学生,督导、同行或院系领导都可以参与到教学质量评价中来,对教学考核排名靠前的教师应给予相应的表扬和奖励。

3.加强会计专任教师思政培育,提高思政能力。“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师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立德先立师,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第一,教师应保证自身的政治素养处于较高水准。会计专任教师在学习会计准则和税法政策以强化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坚持了解时事热点,做好素材储备工作,才能在专业课程授课时“有内容可讲,有意识去讲”。第二,会计专任教师应主动将思政的教育理念融入每一节课中。教师只有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践行课程思政改革,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活动,才能明白“怎么去做,如何去讲”,进一步完善自身教学,确保思政教育落实。例如,会计专任教师可以将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入专业课的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自行完成账务处理,指出可能存在财务造假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防范措施;或者让学生总结财会行业中相关责任人的哪些行为可能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哪些做法可能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最后由教师分析和评价会计造假行为和诚信问题,嵌入思政思考。只有将会计课程根植于社会、市场和企业,才能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理念的“潜移默化,自然融合”。

4.创新会计思政教学多元模式,协助育德育人落地。教师可以摒弃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写”的授课方式,巧用多样化教学方法,选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吸收的课堂形式。第一,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开展课堂内容,在课前做好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找准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处,结合不同的授课重点发掘有教育意义的思政素材。会计学课程中,在讲解“不得随意编造、伪造会计凭证以及财务报表”时,教师可以“短视频”的形式引入康美药业、瑞幸咖啡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被处罚的案例,再具体介绍会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操守,加强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又如在税法课程涉及“纳税义务”时,可引入明星偷逃税款的案例,让学生明白纳税的意义,教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二,可以采取情景演绎的课堂形式。由学生自由组队,组长以抽签方式决定小组案例主题。各小组成员根据案例主题搜集资料,自主选择扮演案例中可能涉及的会计人员或审计人员,将案例中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演绎”出来。教师根据小组整体的表现情况总结点评,对演绎亮点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协作讨论中理解案例,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案例所传达的会计职业道德内涵,深刻领悟“坚持准则,诚信从业”的重要性。第三,全方位调动线上线下资源。互联网为教师打破了教学过程中空间及时间的限制,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可以着眼于云课堂等网络教学工具,灵活运用线上平台进行教学。还可以穿插安排线下学术讲座,为学生讲解当下时政热点中的会计知识,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与“专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思政课程培训材料

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协调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专业课教师的希冀。“课程思政即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自身固有的德育因素和资源,遵循课程教育教学规律对其加以开发运用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要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一、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课程思政改革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专业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但在课程思政的实际落地过程中,由于部分专业课教师在挖掘思政元素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一定程度上迟滞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导致部分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发挥,不利于整体育人效果的提升。

1.协同机制不健全。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强调教师应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导下,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融汇于课程教学中,从而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造成部分专业课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单纯嫁接思政元素”“生搬硬套”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课教师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在高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实际过程中,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四个引路人”、做到“六要”,这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核心要义和关键环节。

2.挖掘思政元素能力欠缺。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有针对性地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专业课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体系的传授,又要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深挖专业课程中蕴藏的思政元素,促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得益彰。但是,目前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视不够、自身学习不足、精力投入不足,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的能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始终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政治原则、作为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从专业课程内容、素材或具体教学活动中挖掘潜在的思政元素,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

3.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未来的就业趋向,用好红色资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强化高等教育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切实增强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之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但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部分高校未能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硬指标”纳入年底绩效考核以及建立专门的思政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

二、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在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专业课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直接关系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大局。因此,提升课程思政教师的育人能力对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

1.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创新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为此,高校一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师德师风及教育教学管理,构建以育人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建设品牌团队,着力打造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二要主动占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积极构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思政课教师对专业课教师的引领和带动,推动高质量育人工程行稳致远。三要围绕高校思政教学环境、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技能教育与实践能力等,着重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推进以言传身教为重点,育人和育德、育书和育能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同时,高校要注重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交流会,使教师通过“名师工作室”“教学沙龙”等互相分享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理念、方法等,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创建新时代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

2.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推进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要把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摆在首位,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主要目的,以此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为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各学科、各个专业与思政元素的强弱区分及关联度,特别是结合专业特点、专业方向、专业技能,有针对性地剖析阐述,将专业知识背后所蕴藏的思政元素浸润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之中。各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以中医药专业为例:应结合“望、闻、问、切”中医学科特点,把“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一把草药、一根银针”“苍生大医”的理念有效融入教学之中;运用“大医精诚”理念,开展独具特色的、能体现中医文化精神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以教师优良作风促教带学,优化育人环境,凸显师生的“精、气、神”,展现学生的“真、善、美”。要全面营造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良好氛围,促使专业课教师从思政教育的旁观者向思政教育的示范者转变,从知识的“灌输者”向学习的引导者转变,彰显以文化人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为此,高校要积极打造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特色育人”名片,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知识与技能相统一,积极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创新专业课教育、思政课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打造思政育人新高地。

3.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构建科学规范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

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抛开陈旧的思维模式,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为标尺,夯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激发专业课教师切实履行高等教育的育人使命。高校一要坚持办学育人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政治引领。高校是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是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人才高地,要努力打造具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价值温度、情感力度、育人效度”的特色育人模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二要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等评价理念,彻底改变以往仅注重教师个人评价的做法。坚持做好“三个结合”,即专业课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专业课理论教学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专业课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促使专业课与思政课同频共振,充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三要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开展示范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培训交流等,在岗位津贴、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中向思政课教师倾斜,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48 2224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