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专业论文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音乐专业论文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音乐论文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呈现出对文化的多层次追求,世界各国掀起多元文化的高潮,在这场风暴的冲击下,音乐文化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体现了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发展程度。众所周知,音乐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音乐教育的传承,高校音乐教育对未来的民族音乐的多元化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国外的音乐文化融入本土,是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在传承和推广的基础上,培养出大量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提升对民族音乐的情感,加强民族的团结力。

关键词:

多元文化;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发展

我国对音乐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改革,使得音乐教育管理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也在不断地完善教学管理。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各个高校的重要管理方式成了院系管理方式。虽然制度不断完善,但是很可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由于近十多年来我国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引领社会的核心,使得经济管理对教育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负面影响就是把经济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单向地、毫无理解地运用于教育管理当中。老师的教、课本知识和单方面的学科知识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被高校音乐教育普遍重视,而轻视了学生的学、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科之间整体的知识的把握。

其中具体体现在:

一是学生足够宽的知识面,而知识的深度不够;

二是学生的还有待提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对社会的适应性;

三是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别较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另外,最重要的还是教育与管理脱节的`问题。

杜威是美国的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他在20世纪初提出提出“多元文化”。随着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局势下,人们把视线转向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势不可挡的成为当前新的发展对象。在多元化和民族化并存的新形势下,基于共同发展的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在这里提出的看法是民族音乐的传承与未来和高校音乐教育的关系。

一、增强民族音乐的人才教育观念

我们大家都知道,民族音乐教育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师资力量的影响,结合目前我国各部分区域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情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然而各个民族发展的进度和方向是不同的,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状况,必须要构建起原生态音乐文化,所有高校都应该加大对这个目标任务的重视力度,所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也应该是建立在当地音乐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的,结合本地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工作,保证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充实。高校应当把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支点,单纯的单科改革已适应不了现状,让传统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得到彻底的转变,从源头上改进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项目,是民族音乐文化的地位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充分提高。

二、有效的统一民族音乐教育和音乐教育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文化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基于这样的大环境,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更新和延续成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目的,教育学生热爱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使它能够持续高效地传承下来。在以多元化属为背景的社会音乐教育形势下,人们看高校音乐教育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受到条件的限制,衡量高校音乐教育的尺度也受到影响。高校的音乐教育改革应以学生为本、以人文作为主题、把音乐作为教育的重点内容、从头开始以不同的层次,多个方面,在各地高校大范围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促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音乐的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评判,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每个地区的传统民族音乐都是不一样的,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呈现方式,表达感情的音乐方式也不尽相同,喜怒哀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有了多元化的音乐情形大不一样,世界民族音乐的融合,不但丰富性了音乐本身,而且形成多样化的世界民族音乐,例如,《梁祝》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这一协奏曲的核心题材是我国的越剧文化,我国传统的戏曲表演是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然后由世界闻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俞丽娜进行演奏,音乐效果更上一层楼,他在这首曲子的演奏中,利用小提琴和二胡的演奏技巧,融合了中华传统民族音乐所具备的音乐语言,是这首曲子更加圆满动听。这就是说,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的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够驾驭我国传统乐器,外国的乐器也十分容易契合。由于现在传媒普遍化程度,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都有着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逐渐消融化解,得到良性的发展,得以“润物细无声”,提升大众的欣品味,提高了中华传统民族音乐的品质,这对于我国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激发出我国人民潜在的民族自信心,以及自豪感,从而使得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得以传承。

三、对外来音乐加以借鉴

对于音乐教育来说,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教育并没有多大的不同,都是人类社会文明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彼此相互支撑,相互通融。高校的音乐教育应当把人生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跟音乐教育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和教学过程相结合,使传统民族文化、音乐教育文化都渗透到音乐教育理念中。这些都说明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它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最基本的策略,在传播民族音乐文化中起着垫脚石的作用。高校音乐教育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选择最有利于促进音乐发展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上保证民族音乐能够得以发扬光大,这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方面是,为了保证民族音乐文化的高纯度,和民族音乐教育相结合,是他人的音乐文化在这里得以改正,同时得到一些回馈信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新,它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首脑部分,从根本上来说,多元文化的背景给了创新民族音乐的契机,借鉴的外来音乐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内涵。教师在民族音乐创新过程中,借助多元文化的背景,这样能够促使传统音乐文化的不断发扬广大和源远流长,在自身内涵得到丰富的同时,也使得传统音乐文化更加符合现代世界的发展潮流,得到感化人的效果,实现教育人的目标,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激励和鼓舞人精神,提供文化建设,给予精神支撑,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说到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音乐教育对各民族音乐之间的贯通和相互借鉴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对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音乐人才有独到的作用,对加深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有不可多得的益处。以上可见,传承和发展是多元文化时代高校音乐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明显的民族特点可以是生活充满乐趣,特具情趣的音乐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斗志,昂扬的斗志激励他们向艺术的最高峰前进。受日益开放的大环境影响,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占有相对的地位,根本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和持续发展,目前,以我国的文化为特征,建立民族音乐教育的系统,对民族音乐的发扬光大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晓静。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1(7):86-86.

[2]任占忠。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4(10):212-212.

[3]李光伟。多元文化背景下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山xxx会科学,2014(S2):269-270.

音乐论文2

关键词:音乐表演; “滚雪球式学术积累”; 重要性;

一、引言

王耀华先生鉴于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切实感受和体悟, 写作了这篇《音乐学论文写作的“滚雪球式学术积累”》, 提倡应该把音乐学论文写作的过程当作学术积累的过程, 并提出从学科理论构架、专题性理论及相关资料、研究方法、论述角度和论述方式四个方面去入手进行所谓的“滚雪球式”积累。[1]所谓“滚雪球式”积累过程, 即在音乐学研究中将每次的研究成果看成一个小雪球, 十次乃至数十次研究下来, 小雪球们逐渐汇聚成大雪球, 而数百次下来, 大雪球便可堆积成一座小雪山, 如此循坏往复。

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间的桥梁,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音乐表演艺术家试图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演唱或演奏的方式, 最为精致和完美的呈现给观众。音乐作品是对某个特定历史背景或某个典型艺术形象的高度概括, 音乐表演并非仅是奏响音符, 它是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二度创作, 对艺术形象的深入挖掘和意境的升华。笔者认为“滚雪球式”的积累方法对提升表演者的音乐表现力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独特的个性创造靠积累

(一) 表演者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二) 不自觉积累与自觉积累的结合

1. 不自觉积累。

所谓“不自觉”, 可以理解为“无意识”, 是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不会被主体自觉意识到的一种非理性现象。[3]这些无意识的非理性现象无数次的刺激人的大脑, 使得某种抽象的感觉被不断强化, 作为一种思维定势沉淀在人的无意识深处, 融入在人的潜意识中。不仅如此,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 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依赖, 自然就已不再是原初的自然, 而是历史的自然;历史也从此不会是单一的历史, 而是自然的历史。以俄罗斯为例, 其国家整体音乐氛围浓厚, 音乐教育系统发达, 普通民众对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文化都有相当的了解, 国民的整体音乐素养很高。

2. 自觉积累。

“自觉”的积累应该从理论、技巧、情感表达和舞台表演这四个方面去理解。首先, 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伴随表演者学习的整个过程。技术技巧理论知识的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舞台表演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作为表演者的终生学习内容。即在演唱演奏中, 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思想都能够从宏观上提升表演者对作品的认识, 以对作品进行更好的诠释, 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其次, 技术技巧是表现音乐的前提和手段, 表演者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和打磨, 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以钢琴弹奏艺术为例, 钢琴技术和技巧也随着作品和乐器的变化在不断创造中, 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需要不同的演奏技巧和触键方式。再次, 作品情感的表达需要不断积累。表演者自身要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感受能力, 在演绎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对作品深入理解并结合自身感受来进行诠释。在平时的学习中, 表演者通过不断的模仿、揣摩、想象、创造去积累这些情绪的表达方式尤为重要。

三、二度创作中音乐文本解读与再创造的积累

表演者把谱面的标记转化成演奏的音符传达给观众需要“二度创作”, 这就是对音乐文本的诠释过程。这个过程既要忠于对文本的精确诠释, 同时表演者又具有创作自由。

在二度创作时, 首先会涉及到如何对音乐文本进行解读的问题。音乐文本是一种动态的文本, 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自身具有其背景和上下的语境, “文本的解释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必须从文本及其相关的语境中去寻找意义的过程, 这一相关语境, 一层是文本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一层是文本与其实践主体及其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

在二度创作中, 表演者对诠释过程中“度”的把握, 也就是个性的把握。音乐文本虽然是理解和诠释音乐的基础和前提, 但表演者具有自我意识, 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及个性找到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 因此二度创作都会带有表演者的主观创造性, 乐谱仅仅只是一个提示。同时还要兼具表演者自身的个性, 这个过程都需要在学习和积累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四、良好的音乐协调能力靠积累

(一) 表演主体与乐器的协调

在表演过程中保持身体与乐器之间的协调是实现良好音乐表现力的基础。对于器乐演奏者而言, 身体动作的合理性是影响演奏协调与否的关键因素。躯干、臂、腕、手和脚等一系列的动作需随着音乐而动, 演奏者要设计合理的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走向、起伏, 通过一系列的配合找到最省力的动作和最合适的音色。演奏者不仅要表现出音乐的横向线条, 还应该表现出纵向和声。对于演唱者而言, 自己的身体就是乐器, 所有的发声器官包括嘴、胸腹、气息均需做到良好的配合和协调。这些都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有意识的逐步完善自己的技术。

(二) 表演主体与音乐表现力的协调

表演者始终要与音乐的内在规定性协调一致, 具体表现为音准、节奏、旋律、情绪等方面的处理能力。对于表演者来说, 做到以上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日常训练中, 就是要打好基本功、提升音乐表现力和表达出作品情感。在长期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 表演者不仅要准确做到谱面上所记录的音乐符号, 还应该透过音乐文本分析, 通过有乐感和感染力的表演传达出音乐的内涵, 不断提高表演者对音乐的敏感度, 把握不同的音乐情绪。在学习过程中, 对音乐文本的正确解读和准确演绎要靠年复一年的积累, 表演者通过反复分析、推敲、聆听、模仿和再现, 直至实现个性的创造, 这些都需要一点点来积累。

五、稳定的心理素质靠积累

要克服“怯场”这一不良心理, 表演者首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 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增加表演的信心, 在一遍遍练习过程中找出自己的问题, 并分析出原因, 反复尝试去找到正确、合适的练习方法和表现方法。其次, 表演者还可以经常参加演出实践, 使自己在心理上逐渐适应有压力的环境, 这也是减少和避免临场紧张的一个途径。如果在表演中出现某些小纰漏, 一定要镇定自若, 把小错误对表演的影响减到最低, 以保证表演的整体完整性。最后, 表演者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需要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表演者一旦情绪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冲击, 就很难聚精会神的投入到音乐情境中去, 因而也会大大削弱音乐的表现力。

六、结语

音乐表演者功力的“滚雪球式”学术积累, 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一位优秀的表演者不仅需要良好的教育背景, 更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对生活的感悟力, 历经岁月的沉淀和磨练, 终将音乐中最纯熟的技巧和最深切的感情溶于一体, 将最美的音乐表演传达给听众, 达到心灵深处的共鸣。

参考文献

[1]王耀华。音乐学论文写作的“滚雪球式学术积累”[J].中国音乐, 2016, (04) :67.

[2]王耀华。音乐学论文写作的“滚雪球式学术积累”[J].中国音乐, 2016, (04) :67-68.

[3]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44.

关于音乐的论文3

大会开幕式于28日下午13时30分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一楼小音乐厅举行,由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徐孟东教授主持并致词,之后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陆在易先生先后致词,随后陈铭志先生、段平泰先生、赵德义先生、饶余燕先生、王安国先生、朱践耳先生、杨通八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复调专家、作曲家也分别致词。

在本次会议上,与会代表主要以提交论文的主题演讲以及大会发言形式参与研讨交流活动,文章大都编订在研讨会论文集中。在开幕式结束后,首先由王安国先生主持了复调音乐教学研究专题报告主题演讲,之后由杨通八先生主持复调音乐学术研究专题报告主题演讲。11月29日由张大龙先生、刘永平先生、饶余燕先生、邹建平先生先后主持了四场复调音乐学术研究专题报告主题演讲。根据与会代表提交的论文和大会发言研讨,综述如下:

一、关于复调音乐学术研究的论文及发言

为本次会议提交的54篇论文中,内容多种多样,有对复调作品的分析研究也有关于复调音乐教育的介绍,有对传统复调作品的分析也有对现代复调技术的研究,有对某作曲家的某种复调技术研究也有对复调基本概念的解析,有对国外复调作品的分析也有中国作曲家复调作品的研究,有对复调套曲的解读也有对音乐作品中复调现象的剖析等等。

(一)对复调作品或作品中复调技法的分析研究

大会收到此类论文较多,共25篇,其中有对复调套曲的分析研究,也有对一首复调作品的分析研究,也有对一部作品中复调手法的分析研究。

1.对复调套曲作品的分析研究

在7篇复调套曲的分析研究论文中,有两篇是对陈铭志先生的《序曲与赋格曲集》进行的研究。林华的《〈序曲与赋格曲集〉解读》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风格、复调技法、调性语言等方面对套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对曲集中每一首作品进行了逐一的分析,无论局部还是整体方面,无论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对该套曲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伍润华的《相映成趣 相得益彰――陈铭志套曲中序曲与赋格的关系探讨》从乐曲的调性、材料和性格三个层面研究了序曲与赋格的对比统一关系,为我们创作、分析复调套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其他5篇论文从不同的层面对不同时期的外国作曲家的复调套曲进行研究。喻波的《巴赫〈音乐的奉献〉复调技法研究》对曲集的产生背景、乐曲的编排顺序、不同的体裁类型、多样的复调对位技术进行了分析概括;赵德义的《精彩纷呈的密接和应――肖斯塔科维奇〈24首序曲与赋格〉研究札记》针对肖氏套曲中紧接段进行了分析研究,作者将肖氏套曲中的紧接段分为补充性、趣味性和展开性三类,对肖氏套曲中的紧接段进行了独特的解读;叶思敏的《低吟的俄罗斯音诗――戈登维捷尔〈对位练习〉的复调技术及其审美价值》对戈氏套曲中复调技法、和声语汇、乐曲结构结合音乐的审美进行了剖析;孙晓烨的《多元化、现代感与创新性的融合――试论谢德林〈24首序曲与赋格〉的主要特征》从套曲现代作曲技法的多元化、民间音乐素材的现代感、个人风格的创新性三个方面总结出套曲的主要特征;张尧的《本特松〈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曲研究》从多元化的主题形态、多项性的答题方式、多面性的织体构成、多样性的赋格结构四个方面对曲集进行了分析说明。套曲分析研究论文对我们创作及分析复调套曲作品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对一首复调作品或一部作品中复调现象的分析研究

此类论文较多,共18篇,其中钱仁平的《“宏复调”织体及其结构功能――何训田〈声音的图案〉之三音乐分析》、龚晓婷的《意境深远 物与神游――陈怡的〈中国古诗合唱五首〉的艺术特色及复调技法的运用》、张旭冬的《〈暗香〉浮动中的无序与有序――罗忠F的二重(多重)卡农构成特征及艺术风格》、唐荣的《王西麟〈第四交响曲〉中的复调技法研究》、黄瑾的《赋格思维民族化的新形式――试析朱践耳〈黔岭素描〉中〈赛芦笙〉乐章的结构》、钱仁平的《〈风的回声〉的音色织体与结构途径――兼论现代音乐创作中织体的结构功能》、赵德义的《大气磅礴的三重赋格――朱践耳第九交响曲大赋格段分析》、孙博的《歌剧〈苍原〉音乐创作中所体现的复调思维与技法》是对中国作曲家作品中的复调技法、复调段落、复调思维的分析研究,梁发勇的《中与西的合璧、古与今的呼应――龚晓婷的二重赋格――铜管五重奏〈金叠叠〉》是对中国作曲家纯复调作品的研究。这些论文反映了我国复调创作及作品研究方面的一个概况。

此外,赵德义的《赋格结构原则的创新――肖斯塔科维奇d小调赋格分析》、周雪石的《同基音场线性对位――〈巴托克弦乐四重奏〉研究之三》、郭强的《马克思―雷格尔〈莫扎特主题变奏曲与赋格〉)线性技法初探》、张大鹏的《布里顿〈提琴交响曲〉的帕萨卡里亚》、曲佳琳的《施尼特凯的两首双小提琴作品研究》、吕军辉的《为“特别”寻找例证――解读肖斯塔科维奇b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王球的《三重风格的赋格思维――施尼特凯〈第一大协奏曲〉论析》、周强的《“沃采克”中三重赋格的分析与研究》、孙晓烨的《勋伯格〈第三弦乐四重奏〉的序列模仿技法》等9篇论文对外国作曲家的复调作品或复调技法、复调段落、复调思维进行分析研究。有意思的是,所有分析的作品都是20世纪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可以看出我国分析国外作曲家复调作品时的“现代”倾向特点。

(二)作曲家某类体裁或某种复调现象的研究

此类论文共7篇,即对作曲家某一类体裁或某种整体的复调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有邹建平的《巴托克赋格写作的语言与形式》、张旭儒的《潘德列斯基作品“主题”中的序列因素》、田艺苗的《潘德列斯基早期作品中织体模仿技法》、董伟的《肖斯塔科维奇赋格曲创作手法初探》、刘永平的《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风格要素概论》、王球的《施尼特凯多风格复调思维概述》、孙志鸿的《德彪西钢琴音乐中的支声复调手法研究》,此类论文中从所分析作品的作者看都是外国作曲家,而且都是20世纪近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可见这种领域内对中国作曲家作品研究的缺乏。

(三)现代复调技术研究

论文集中还有4篇专门研究有关现代复调技术的文章,如:胡筱铮的《返祖与向新――现代复调音乐中节奏节拍的类型》从现代复调创作中的节奏节拍的创新特点并找到它们对传统早期复调音乐节奏节拍的传承关系,刘永平的《论线性对位――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一》、《论单声复调及其织体构成――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二》、《论多调性对位――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三》是作者对现代音乐复调技法分析的系列文章,其中第1篇同传统复调技法比较对20世纪线性对位进行了论述,第2篇对现代作曲家的某些作品中思维的单声复调思维规律、技术来源和构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第3篇从不同的视角对多调性对位本质特征、发展脉络及写作原则作了创新性的研究。

(四)复调本概念、复调技术写作及复调体裁的研究

在5篇此类论文中,徐孟东的《逆行对位、逆行模仿及相关问题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各类复调教材中逆行对位、逆行模仿及逆行倒影模仿等有关内容的对照分析研究,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对三者的概念意义作了更深入的阐述,并对它们的写作技术、程序和方法以及与复对位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饶余燕的《关于复对位、可动对位和繁复对位》对复对位、可动对位、繁复对位从产生背景、基本概念、技术内涵等各方面解释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不同;饶余燕的另1篇论文《复调音乐形式的最高典范――赋格在表现音乐内容上的作用》是作者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已发表的论文,但在今天看来仍然对我们的风格分析、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李忠勇的《三个基本数据,一张设计图示――赋格写作研究》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通过对经典赋格作品的剖析,详细介绍了主题、对题、插入材料三个基本数据、一个结构图示的“三数据一图示”的赋格创作步骤,为我们的赋格创作提供了一种方法;王球的《赋格主题首部的创作技法》通过对若干赋格主题的分析研究,归纳了赋格主题首部的写作类型和创作手法,对我们赋格主题的写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五)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复调形态的研究

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复调音乐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的,本次会议只收到4篇论文,罗紫艺的《西安鼓乐〈尺调八拍双云锣坐乐全套〉中的节奏复调研究》对《尺调八拍双云锣坐乐全套》中的对位技术、结构布局尤其是节奏复调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梁甫基的《广西民间合唱的复调技法和复调理论建设的思考》对广西民间合唱中复调形式进行研究;苏青《从本土性音乐元素的运用看当代合唱创作中的多声部思维》论述了当代合唱创作中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涂致洁的《侗族大歌――民族复调的瑰宝》从侗族大歌的形成、发展、复调织体特点、复调价值等方面对侗族大歌作了论述;尽管本次论文关于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论述较少,但令复调同仁们乃至音乐界振奋的是,于苏贤先生的中国奠基性研究成果《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出版为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研究开创了一片广阔而崭新的天地,相信专著的面世、本次会议的举行定会推动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研究。

(六)关于复调音乐教育教学研究

复调音乐的创作及学术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复调音乐教育的发展,当下对于复调音乐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我国复调领域内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此会议共收到此类文章4篇,其中龚晓婷的《在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观摩复调课的启示》和张旭冬的《莫斯科音乐学院新编“复调音乐教学大纲”概况》分别介绍了法国和俄罗斯的复调专业教育的状况,并与中国复调专业音乐教育对照,对我们的专业复调音乐教育具有借鉴意义。张韵璇的《复调教学观琐议》根据作者30余年的教学经验,从复调写作课的教学宗旨、严格对位和自由对位教学体系、教学规则三个专题进行了论述,对我们的复调教学大有裨益。刘青的《复调音乐分析课程的定位与教学探索》对复调音乐分析课程的内涵、教法、效果等方面作了阐述,可以说是最早的关于复调音乐分析教学的论文之一。杨立立的《多媒体电脑在复调课件及教学中的应用》就如何制作复调课件以及多媒体应用在复调教学中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此外,周博的《理智与情感――2003级作曲系、指挥系、电子音乐专业复调作品音乐会综述》是1篇关于中央音乐学院复调教研室主任龚晓婷副教授复调教学成果的综述。张磊的《从“赋格曲写作”到“赋格学新论”》是本次会议唯一1篇对我国复调教材及复调理论著作的研究论文,通过对陈铭志先生的《赋格曲写作》与《赋格学新论》两本书的对照,重点论述了《赋格学新论》的“学”“新”“论”的内涵意义。在会上,段平泰先生还就其50年前已翻译、最近出版的《赋格曲写作教程》([英]E・普劳特著)进行了简单介绍。

其他论文有:陈诺的《20世纪80与90年代我国复调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综述》一文为我们了解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复调音乐创作、学术研究、复调音乐的发展等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此外还有黄洛华的论文《自然界对位法――探索自然界现象与复调技法之间的奥秘》。

二、中国复调音乐学会成立商榷会

29日下午16点30分由张旭儒博士主持召开了中国复调音乐学会成立商榷会,最后通过举手表决和推选的方式确定了于苏贤、王安国、朱践耳、李忠勇、陈铭志、汪立三、林华、罗忠F、段平泰、饶余燕、赵德义等十一位国内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复调音乐专家、作曲家担任艺术顾问,陈铭志先生为名誉会长,徐孟东教授为中国复调音乐学会会长。会议还确定了龚晓婷、张韵璇、刘永平、徐占海、邹建平等九位副会长以及刘青、罗紫艺、张旭冬、孙志鸿、张磊、梁发勇、陈诺、马玉峰等十六位为学会理事,并初步确定了《中国复调音乐学会章程》。

最后,由徐孟东副院长主持大会闭幕式,由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华教授致闭幕词,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大会胜利闭幕。

这次会议对近20年来的复调学术科研与教学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梳理与整合,并成立了中国复调音乐学会,展望、开拓了中国21世纪复调音乐发展的方向。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诸如时间短、讨论少、未进行复调作品的交流等些许遗憾,然而会议召开的积极意义已远远超过这些所谓的缺憾,正如林华先生在闭幕式上所言:盼了二十年开了仅两天,但毕竟开了!会议论文集设计不够精细,但毕竟印了!复调学会成立程序虽然不是太正规,但毕竟成立了!笔者以为,正是这三个谦虚的“毕竟”使这次会议在中国的复调音乐发展中具有了里程碑式的意义,必定会带动中国复调音乐今后学术研究、教学、创作的健康发展,也必定为中国的音乐史册留下重重的一笔。中国复调音乐的发展必定会更加辉煌!

让我们引用林华先生在闭幕式上所言结束这篇综述:将复调进行到底!

48 20710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