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重阳节赏菊花的诗句汇聚【汇编8篇】
重阳节赏菊花的诗句【第一篇】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3.《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5.《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重阳节赏菊花的诗句【第二篇】
九九重阳节,是汉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那么,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重阳节为什么要佩茱萸?关于这个节日的植物,大抵两种:菊花、茱萸,它们是如何与重阳节相关联的呢……下面网友为分享的“实用重阳节赏菊花的诗句汇聚【汇编8篇】”,菊花盛开,绝代风华。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百姓受尽其蹂躏。青年恒景访仙学艺,练就一身非凡的武艺,决心为民除掉瘟魔。九月九日,恒景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将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佩茱萸的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传说如此,但就实用效果来讲,重阳茱萸其实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与菊花相同,茱萸也具备园林用途,可植于庭园角隅、草坪、林缘。
茱萸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赏菊花的诗句【第三篇】
每当秋天到来,花儿都凋谢的时候,唯有菊花迎风而立,傲然怒放,把美丽和清香带给人们。
我最喜欢“金龙腾云”,它的颜色正如它的名儿一样,金黄金黄的,中间的花瓣非常短,像是害羞了,把脸掩在了里面,而外面的花瓣很长,有十几厘米呢,他们尽情地把花瓣向下舒展,如一个四周挂满了丝儿的圆形床,要是拇指姑娘躺在里面,一定会觉得很舒服。它的叶子如手掌一样,风一吹轻轻摇晃,仿佛在向我们打招呼呢。它的茎是笔直的,有筷子般粗细,看上去多精神哦!
边走边看,我又被一种有多种颜色的菊花吸引住了,它最里面的颜色是黄的,展开一点的是白的,在展开一点的是粉色,最外面的是紫红的。我一看名字,嗬,叫“琼楼夕照”,多富有诗意,使人遐想的名字。我真喜欢!我不由自主地凑上去闻了闻,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看着这些菊花,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诗:“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啊,菊花!我爱你美丽芬芳,更爱你那种傲对风霜、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重阳节赏菊花的诗句【第四篇】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赏菊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并且重阳节的习俗: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宋代《东京楚华录》卷_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
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
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看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出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轩,比喻高低优劣),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重阳节赏菊花的诗句【第五篇】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3.《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重阳节赏菊花的诗句【第六篇】
金秋时节,我们去了南山赏菊。南山上,雨雾弥漫,雾中那碧绿的树叶显得那么幽静,我想,那菊花一定比这更美丽。
走进大门1篇壮观美丽的景象呈现眼前。翠绿的叶子又长又阔,像一支支球拍。在茂密的花中,有数不清的花骨朵。一枝枝弧形的花杆上,一个个花骨朵在威风中轻轻摇弋,正向我点头微笑呢。红色的花朵,橙色的花蕾,衬着绿色的叶。仿佛是衣服优美动人的山水画。我行走在这幅山水画里,旁边有几只开了。
再往里走,出现在眼前的是福娃。五个福娃下面是一盆盆金盏菊,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来。他们虽然没有福娃那么美丽那么壮观那么引人注目,但他们又和自己独特的美它们都是由一片片又长又细的花瓣组成的,密密层层,重重叠叠,争相开放,绿色的花盘有序地排列着,托起数不清的金黄花瓣。在金黄色的花瓣中,棕色的花蕊紧密地排列在花朵在正中央。金色的花朵镶嵌在椭圆形的绿叶丛中,衬着洁白的花盆显得生气勃勃。
我在这有菊花的山水画中尽情的欣赏着,不禁想起这句话“青草早已枯死,百花也已凋零,只有菊花傲立雪中”
重阳节赏菊花的诗句【第七篇】
“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一群小朋友拍着手,唱着熟悉的歌谣,手捧着插着小旗杆的重阳糕,蹦跳着从我面前走过。记忆细胞工厂又忙碌起来。
刚才的那个片段不正是我小时侯和大家一起过重阳节的场景吗!?回忆真是亲切温暖,那稚嫩的小脸儿微微仰起,笑容灿烂如春日明媚的阳光,“奶奶,重阳节快乐!”“爷爷,重阳节快乐!”说着,递过飘着桂花香味的糕,看着爷爷奶奶把糕吃完,背地里偷偷地舔了舔嘴角,咽了咽口水,还是把馋劲儿给压了下去,又冲着爷爷奶奶笑了。时光老人的沙漏就这样一点一点,快速而又漫长漏去细细的沙粒,细水长流似的。那个幼小的我已不复存在,可重阳节依旧每年一次不急不慢地到来,只是能与我一起分享重阳糕的老人已离去了一位——我的爷爷。
于是,我便更加珍惜,早早地买了一份份重阳糕,那圆润的、有着糯米清香的糕点,和着我的一份浓浓的恩情传达给我的长辈们,值得我们尊敬的老人们;一并将我们深深的思念与感恩寄向那遥远的地方,我亲爱的爷爷。明天就是重阳节了,虽然还没有吃重阳糕,可它那甜蜜的味道,与我甜蜜的回忆就这样永驻我心间。
重阳节赏菊花的诗句【第八篇】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你知道重阳节赏菊花原因吗?下面本站网友精心整理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古人认为季秋是土德当令,土为黄色,所以此节令中的花为黄色的菊花。菊花是我国很早便有记载的花卉。夏小正九月篇有“荣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说明九月时菊花开放。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
很早以前,有一个善良的农夫叫阿牛。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姑娘又继续在梦中介绍种植菊花的方法。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条。他又剪下这些枝条去扦插,再按《种菊谣》说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便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后来阿牛将种菊的技能教给了村上的穷百姓,这一带种白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因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