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范文三分钟精编5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范文三分钟精编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都知道,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既继承了中华文明优秀传统,也吸收了人类文明先进成果,不仅丰富了人类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大价值。正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当然这里也包括新征程中发展新型国际关系和交往范式的时代新内涵。我作为研究者体悟到,对于中国特色现代化实践经验的深刻认识,需要我们建构与其相适应的分析性框架,而这个分析框架的形成,要求我们拥有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
当前,我们正面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当今世界范围的竞争领域、抗衡方式和组织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和快速调整;信息化、数字化向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领域的全面渗透,产业链布局及其运行机制的新特征对原有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劳动力素质的适应性提出了新挑战;以及这次疫情对民众消费的预期,民生保障的质量,尤其是对应急保供能力、社区治理能力等方面的`信心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家知道当前上海在加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的工作中把提振信心置于了当务之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与此同时,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还有既定的重要发展目标,比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发展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须在未来10-15年迈出一大步。因此,我感觉到这些新情况又一次要求我们再思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围绕哪些核心议题,来开展系统化、理论化和学术化的研究,以更好服务人民、服务国家和服务社会。
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大学 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左右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既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历史、新中国七十多年建设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辛探索总结的新道路。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目标。翻开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发现,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自鸦片战争之后,无数仁人志士开始探寻中国现代化之路,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承担起实现国家现代化这一历史重任。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布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明确“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总书记围绕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当前党的中心任务。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系统谋划了分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中国式现代化是破除西方模式和超越苏联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国家宣称西方模式是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再无他途。但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坚持以资本为主导的发展逻辑和利益至上的非均衡治理模式,必然会造成资本与劳动、利益与环境、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间的对抗。苏联的现代化模式因其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和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病,造成经济活力低下和生产效率低迷进而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超越了以资本为主导的发展逻辑,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线。中国式现代化也不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再版,而是在立足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确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式现代化是以服务于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深刻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当前,社会主义中国正以更加昂扬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强大生机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彰显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新形态。中国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致力于造福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西方对外殖民掠夺扩张的现代化之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注入强大的正能量。长期以来,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进退维谷”:或是放弃国家发展的独立性依附于发达国家走西方现代化道路;或是与资本全球化彻底脱钩实现封闭的低层次发展。这些发展选择并没有使它们发展成为现代化国家,甚至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它传承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和合”思想,又顺应时代趋势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超越了“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和“国强必霸论”等发展逻辑,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更好惠及各国人民。这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方案选择,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世界各国超越国家制度与意识形态的隔阂,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3
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些特点,既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具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形成了鲜明差异,**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总结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其中位列第一的重要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能不能找到一条正确道路,对于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至关紧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4
中共二十大报告是一份对中国未来5年产生决定性影响,对中国未来30年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里程碑式报告。报告最核心内容之一,在于系统设计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5项特征: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9项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报告还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10个方面系统设计: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应有之义,全面依法治国是运行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是重要内容,内在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战略要求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根基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际内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为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并非西方化,而是一条前人未走过的人间新路。“漫长的16世纪”以来,人类文明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从人类文明列车后部车厢一跃成为火车头,并进而宣称有权利“为全人类立法”。在西方世界所展示的强大武力威胁、物质领先与精神优势的压力下,所有西方与非西方差异都被规训为现代与前现代差异,其他国家要么全盘西方化,要么就拿不到登上现代化航船的船票。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大大打破了这种迷信,推动人们从几个世纪的西方中心主义现代化迷思中真正祛魅,认识到所谓“现代性”不过是西方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它开辟了非西方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的新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拓展了现代化新路径,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一统多元”传统文明的“旧邦新造”。西方式现代化植根于西方文明母体,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英格兰具有横亘一千年“现代性”长拱弧,这种历史考察本身就反讽式地说明了许多学者所津津乐道的“现代性”在相当程度上不过是西方性。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文明河流新的奔涌,而不是断流,如同历史上胡风西来、白马传经一般,现代西方文明的汇入,也只是拓展了中华文明的河道,使河水更加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往无前,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一统多元”,最大制度遗产在于“大一统”,被称为现代政治制度的强大统一国家,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帝国就出现了,难怪福山要说“马克斯·韦伯定为本质上的现代特征,秦朝如果没有全部,至少也有很多”。而被称为现代政治制度特征“一种既集中又下放(devolved)的混合权力体系”,在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就是“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皇权不下县”。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同样具有横亘数千年的所谓“现代性”。
1840年以来,各种走向现代的救国主张轮流登场,但都未能成功,这些方案要么没能真正革故鼎新,要么摧毁了“大一统”体制,使中国陷入了一盘散沙、军阀混战的局面。新中国在更高水平上再造了“大一统”体制,为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并使“一体多元”达到空前水平。一方面现代交通、现代信息技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强大组织体系,社会主义集中办大事制度优势等,使“大一统”体制达到了历史前所未有的水平;另一方面,在“大一统”体制基础上,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市场化、社会建设、行政分权等方式使多元性同样达到了空前水平。这种“一体多元”正是现代中国体制既坚强有力,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渊源所在。
中国式现代化“新”在何处?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枢机所在。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才找到了一条通向现代化的光明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与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奠定了根本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虽历经曲折,但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是一以贯之的,是一个横亘百年、分步实施的大战略。环顾全球,难得的是,中国人一代接着一代往下干,一棒接着一棒往前跑,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而接续奋斗,谱写出一首百年长征的民族现代化史诗。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三位一体。“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对于西方式现代化的第一痛感就是坚船利炮,就是中国科技的落伍。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物质力量现代化,从20世纪提出“四个现代化”,到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链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二十大报告提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一再说明正是物质力量现代化才使得中国人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
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制度现代化。甲午战败之后,中国人的反思从器物层面进入制度层面,从而开始追求制度现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铲平了地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开始建设新的制度大厦,并经过改革与调整,逐渐形成稳定的四梁八柱;十八大以来,中共明确提出将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自我完善及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总目标。二十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了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强大的国家治理体系,支撑起了中国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进而支撑起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只有35岁,约80%人口是文盲。今天,中国的人口预期寿命超过了美国,达到岁,人口预期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年。人的现代化不只是个体现代化,而是人民现代化,人民不但在个体意义上变得更为独立、自主,在整体意义上也更加凝聚成具有共同意志、共同行动的共同体。中国的社会并没有变成一种“原子化的、各领域分立的、个人主义的”西方式现代社会,而是成为既个体自主又有机团结,既分工又紧密联系,个人与集体、国家命运相联的新型现代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将如何开辟人类新路?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现代化道路打破了三大迷思:第一是打破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玻璃天花板”。第二是打破了只有资本主义制度才能现代化的迷思。第三是打破了西方列强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强必霸”悖论。
中国式现代化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中国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并吸纳市场经济等人类制度文明成果,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久的经济发展奇迹,以及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建设西方式“升平世”,而是要实现“太平世”,要从小康迈向大同。
中国式现代化将是命运与共的人类现代化新路。与西方式现代化不同,中国是靠十几亿人民的勤劳革命、创新革命而富起来的。中国不是“国强必霸”,而是“国强好仁”,没有输出战争**、输出苦难,而是为世界创造巨大发展机遇,让世界各国搭中国发展快车;没有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唯我独尊,而是坚定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绿色现代化道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世界。根据有关研究,仅1990年至2016年间,中国对世界森林碳汇能力的实际贡献率就高达%。
西方人喜欢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人喜欢说“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门底透长安”。人类通向现代化道路不是单一的,现代化模式更不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选择,开辟出一条21世纪现代化新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现代化道路英语演讲稿三分钟5
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涵义的重要论述,抓住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本质特征,为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涵义提供了总体框架和基本遵循。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从学理上揭示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确立其理论范式,这种范式,就是人民至上、平等互利。就我们党和人民的关系而言,它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战略全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此,就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就中国与世界关系而言,它注重平等互利,即走和平发展道路,注重中国与世界、世界各国之间的平等发展、合作共赢。基于这种理论范式,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4大支柱,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为政党谋强大。
基于上述理论范式与4大支柱,可进一步揭示和提炼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
(1)领导力量上,它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这是道路在性质上的“定性”。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才能走得对、走得通、走得稳、走得好,才能行稳致远。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和轨道;
(2)历史方位上,它坚持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历史方位不断拓展、丰富和完善中国道路,它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这是道路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定位”。邓小平所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书记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就是如此。否则,就会封闭僵化,缺乏创新;
(3)奋斗目标上,它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理念,不断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实现强起来。这是道路在一定历史方位所确定的奋斗目标,即“定标”。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富起来作为奋斗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把强起来作为奋斗目标。***总书记强调的实现全体人民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在这层意义上讲的;
(4)总体方略上,它注重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新征程的战略步骤。这是道路中的“定法”,即路径和方略。实现奋斗目标,必须确立实现奋斗目标的总体方略,离开总体方略,确立的奋斗目标难以实现;
(5)推动力量上,它整合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这是道路上的“定力”。没有推动力量,路是走不出来的,也走不远,更走不宽、走不高。***总书记强调的坚持党的领导,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把人民作为党执政依靠力量的最大源泉,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在这层意义上讲的;
(6)世界维度上,它确定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道路上的“定和”。不走和平发展道路,就难以实现确定的奋斗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强起来。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定性到定位,经定标到定法,再从定力到定和,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政党等领域,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既符合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框架性涵义。
下一篇:体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