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知识讲座范例精选4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中医健康知识讲座范例精选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第一篇】
健康来自于日常生活的四个方面,即健康的四大基石:第一,平和的心态;第二,均衡的营养;第三,适量的运动;第四,充足的睡眠。第四条通常宣传的是戒烟限酒,我把它改成了充足的睡眠。为什么呢?中医认为睡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老百姓中流传一句话:“天天失眠,少活十年”。
健康四大基石,好多人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真正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一个问题:健康四大基石是有顺序的。为什么谈这一点?因为现在讲健康的很多,报纸上天天登,老百姓却乱了套,因为报纸上说什么的都有,老百姓都不知道哪个说法是真的,应该信哪个了。告诉大家一个方法:“大家在看文章之前,如果发现健康四大基石的第一条不是写的心态,而是其他方面的,顺序不对了,您就不必再阅读了,这肯定是外行写的文章,因为,中医谈养生,心态永远占第一位。有什么心态,就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有什么结果;平和的心态和身体健康为什么有这么深的关系呢
从生理上看,人活着依靠五个脏器:肝、心、脾、肺、肾。举个例子,医院为死亡者开证明单,如果肝出现问题,写肝衰竭。心出现问题,写心衰竭。这五个脏器维持一个人的生命,缺一不可,其中最重要的是:“肝”。俗话说:“气大伤身”,就是指怒伤肝,一定要记住:肝受累,全身遭殃。举个病例:病人因心梗死亡,血管堵塞,心脏停止跳动。说明血太脏,血出现问题,血又是从肝脏出来的,如果出现了心梗,说明肝没有了解毒、过滤的功效,流出的血太脏,堵住了,从而导致心梗发作。好多心梗病人,在死亡之前几乎都生过一场气,一口气没上来,就发作了。人一生气,就把肝给毁了。归根到底,人都是为了“利”而气。古人有一副对联,说的非常好,上联:“你有良田千亩,每天不过吃二两镆”;下联是:“你有广厦万间,每天不过睡八尺床”。现代生活这么富裕,党、国家、街道、居委会对我们这么好,你活一天,党就给你一天钱,你为什么不好好活呢?生什么气呀,记住了,是您的,永远是您的,不是您的,永远都不是您的,争不来。希望大家听完课后,今后不要再生气了。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得到一个有病的身体。送大家两句话:“一天笑三笑,远离病和药;一天笑三笑,医生要上吊”。
下面重点谈营养问题,刚才讲过,中国字是有先后顺序的,比如,均衡的营养,这是标准的写法,均衡在前,营养在后,做到了均衡,才有营养。大家在看报纸的时候,如果看到标题写着:“均衡的营养”,大家可以仔细看这篇,如果是:“平衡的营养,或者是营养平衡”等等的说法,就不用看了,这是外行写的。只有做到均衡,才能谈到营养。
再问一个问题:“人到底应不应该得病?”好多人回答:“应该得病?”原因是: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其实,人是不应该得病的,为什么?人就和一台机器一样,保养的好,运转就会正常,保养得不好,就会得病。人不应该得病,得病肯定是有原因的。什么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告诫我们,人类得病的原因:1、不良的生活方式;2、营养不均衡;包括:过剩、缺乏。过剩指的是脂肪过剩,缺乏指的是矿物质和维生素缺乏。这就是原因,不会吃饭,才会得病。
提到吃饭,我问一下,吃饭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说是为了活着,有人说是人的欲望等。从养生讲,我告诉大家:第一,维持生命;第二,预防疾病;第三,治疗疾病。请问,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是不是吃出来的?既然大家能把病吃出来,为什么不能把病吃回去呢?一点也不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中医五千年养生精华,给后人留了一个治病五步曲:第一步,食,即食疗。病人来了以后,先开饮食单子,几个月以后再来复诊。如果食疗不见效,第二步:砭,即刮痧、拔罐、按摩和推拿。如果还不见效,第三步:针灸。第四步:即药酒,酒为百药之长。如果用了这四种方法,病情没有起色,第五步:用药。现在医生看病,一上来就开药,是药三分毒,你天天泡在药里,月月泡在药里,年年泡在药里,想健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西医的发明人,苏伯克拉底先生,在发明西医的时候,曾告诫过一句话:“一定要把饭当药吃,千万不要把药当饭吃。”咱们老祖宗也有一句话:“食疗胜药疗”。可现在全背离了。
再问一个问题:咱们每天吃三顿饭,给哪个器官吃呢?人活着是靠五个器官提供能量,哪些能量是靠吃东西来提供的?大家都在给脑袋吃,给嘴吃,喜欢吃什么就天天吃。五个器官和人一样,也各有各自的喜好,肝喜欢吃绿色,心吃红色的,脾吃黄色的,肺吃白色的,肾吃黑色的。什么叫均?品种多才叫均呀。中医相当伟大,通过望、闻、问、切,就能把病情说得非常准确。其实,就是通过看这五种颜色来判断的。举个例子,肝不好的,爱吃肉的,爱喝酒的,爱生气的,他的脸色发青发绿;心脏不好,脸色发红;脾胃不合,脸色发黄;哮喘的人脸色发白;肾衰竭的人,脸色发黑。通过观察你的脸的颜色就知道你有什么病了,这就是中医的红黄绿白黑。可当今,把红黄绿白黑宣传得走了样,绿,成了绿茶了;红,成了红葡萄酒了;黄,成了胡萝卜;白,成了燕麦片;黑,成了黑木耳了。
《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中都说:“人吃五谷才丰登”可现在,老百姓都吃精米精面,还把老祖宗的话给改了——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中医养生学里有一句话:食不离豆。尤其是女同志,终身不要离开豆类,从脏器讲,有利于五脏;从营养学讲,豆类中有一种物质叫“大豆异黄酮”,这种物质可以刺激卵巢分泌。中国的养生学几千年的历史了,世界各国的营养师都来中国学习营养学,他们回国后,教导国民常喝中国的五色豆浆和八宝粥。而我们多数中国人只在腊八节时才喝八宝粥。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多吃五谷杂粮,这样才能健康。
下面说说口味方面的问题;酸养肝,苦养心,甜养脾,辣养肺,咸养肾。也就是说,应该什么口味都吃一点,不能偏爱哪个就一辈子不改。比如:酸养肝,大家都知道醋是软化血管的,为什么?因为它养肝,养血,所以软化血管。如何体现均衡?酸养肝,过酸伤肝。中国是世界上的肝病大国,而中国的山西省又是肝病第一大省,因为那里人特别爱吃醋。十年前,卫生部有一个通告:威胁中国人死亡的三大疾病分别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癌症里排在第一的是肝癌。最后一位是肺癌。2007年初,卫生部通告,威胁中国人死亡的三大疾病分别是;第一位癌症,第二位是脑血管病,第三位是心血管病。癌症里又划分出来;第一位是肺癌,十年间肺癌从最后一位,上升到第一位了。这并不奇怪,目前,十家饭馆九家辣。辣养肺,但过辣伤肺。去年卫生部有一个统计报告,南方人肺癌和鼻咽癌的发病率,和十年前相比上升了167%,后面注明了长期住在北方的南方人。为什么?大家知道,四川人,湖南人酷爱吃辣椒,因为南方潮气重,辣椒防潮,可以解辣,但如果在北方,干旱地区吃辣椒,就容易伤肺,请大家一定记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是一方水土养所有人。
肝吃脂肪,脂肪过多容易得脂肪肝,重者将导致肝硬化,进而死亡,演员傅彪的死就是一个例子。心吃维生素,得病的原因是维生素缺乏,脾吃碳水化合物(主食),肺吸氧,肾吃蛋白质,矿物质和水。下面说说蛋白质的问题,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多人为了保养身体,开始吃保健品,这非常好,但是如果不懂,瞎吃,却能吃出病来。蛋白质分为两种;一种是植物蛋白,一种是动物蛋白。中国人的饮食摄入以植物蛋白为主,缺少动物蛋白。所以应该补充的是动物蛋白,但好多中国人现在却在吃国外的大豆蛋白粉,试想一下,哪个国家研制的产品不是根据本国人民的膳食结构特点呢?记住:我们是中国人,体质和外国人不同,外国的保健品不一定适合中国人服用。
什么是精、气、神
俗话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为什么说精、气、神是人的三宝呢?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具有多种功能:1.促进生长发育:精是构成形体各组织器官的主要物质基础,并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2.滋养作用: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及其他组织器官起着滋养作用,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3.生殖作用:生殖之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具有生殖以繁衍后代的作用。
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充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和津液等,皆有形而静之物,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才能活动。当气的运动失衡时,就会引发疾病。因此中医治疗的目的就在于恢复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
神,是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集中表现和主宰者。神的物质基础是精。神在生命之初就生成了,当胚胎形成之际,生命之神也就产生。神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后天的滋养,所以只有水谷精气充足,五脏和调,神的生机才能旺盛。人的神与形体是不能分离的,因此人的身体状况必定会反映在神。当身患疾病时,神受到侵害,就会出现种种异常状况,如目无光彩、语言失常、昏不知人等。所以临床观察病人的神,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安危。
精、气、神三者,中医称为三宝,认为它们是可分不可离的。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而神则统驭精与气。鉴于三者间的互相关联,任何一个的失调都会影响其它二者,只有当三者和谐稳定时,人才能保持健康。
中医的整体观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旦发生疾病,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的病变也可以在某些细微的局部反映出来。没有哪一个病是“完全”独立的,哪怕只是脸上长了几个“痘痘”,也是全身寒热虚实在小局部的表现。用了清热的方子后,病人会惊奇地发现眼睛不红了,牙龈不肿了,小包不见了,胃口正常了,大便也通了……症状发生在局部,但治疗的是全身,这正是中医整体观的体现。
除了人体本身,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也是中医整体观的重要内容。这就叫做“天人合一”。《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顺应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精神活动衣食起居,以适合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从而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中医的发病观
外界病能否进入人体,并导致疾病的发生,关键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以及正气与邪气力量的对比。
来寒即怕冷,是正邪交战的第一个信号,当人体受到风寒邪气攻击时,马上就会警惕起来,出现恶寒症状。发热,也是正邪较量的表现。当邪气与正气展开激烈战事之时,人体就会出现发热。
当人体遇到外邪侵袭时,通常会采取出汗、呕吐和泻三种方法将邪气驱逐出体外。如果邪气在体表,人体会通过发汗,让邪气从表而走;如果邪气在上,如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胃会马上作出恶心呕吐的反应,把这些有害物质吐出去;如果这些不干净的食物继续向下到达了肠,人体就会通过腹泻的方式把这些脏东西排出去。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第二篇】
众所周知,中是中国几千年唯一的学,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防病治病靠的是中,中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昌盛,几千年来的保健事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与西在专业技术上各有所长,各有优势和特点。西的优势在于精密仪器的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手段等。而中的优势恰恰是西薄弱的方面,中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诊治许多疾病,有其独到的特点。如对功能性疾病的诊治,退行性疾病的诊治,病毒性疾病的诊治,痰饮淤血病的诊治,疑难病证的诊治等尤具优势。人民群众对中中药的认识比较深刻,有相当多的人群喜欢中中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进化,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中中药的治病之本、调理、滋补功能就显得更加迫切需要了。
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是中越老越吃香。一个年龄大的中,尽管本事平平,都可以称老中,甚至夸大一点称“名老中”,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是终身制的职业。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学好中呢?《扁鹊仓公传》云:“人之所以病病疾多,之所以病病道少”,这说明中难学。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又说:“学不精,不若不学”。
学中诚然难,学精则更难。但既学就必须学精,至少要确立“学精”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方能学成一个好中。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根据我个人学的体会,主要在于两点:一要认真读书。中的书籍,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尚嫌不够。读中的书,不仅要读懂、弄通,而且要熟读、熟记,对许多重要的内容甚至要熟背。比如中诊断学、中方剂学、中内科学、中妇科学、中儿科学、温病学、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若要有高深的理论功底还必须学好《内经》。读中的书,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学的理论均源于《黄帝内经》,中的各科临床,均源于历代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举例说吧,比如学《伤寒论》,不仅要与《金匮要略》相融合,还要上与《内经》相联系,下与《温病学》相联系,此外,还要与内科学、方剂学、药物学、诊断学相联系。比如《伤寒论》的少阳证,这个少阳证就出自《内经》的《素问?热论》。《内经》的少阳证只限于少阳经脉症状“胸胁痛而耳聋”,而《伤寒论》的少阳证则为半表半里证,胆火上炎,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必烦喜呕”,用小柴胡汤主治。再联系温病学中亦有一个邪郁少阳证,寒热类虐,心烦,口渴,脘痞,舌苔黄白而腻,用蒿芩清胆汤主治,系湿热郁闭少阳。如此联系比较,自然融会贯通。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第三篇】
根据县卫生计生委通知要求和我院年度工作计划安排,我院定于2019年4月20日上午8点至9点在正阳医院输液室开展关爱老人健康知识讲座活动,现总结如下:
本次健康知识讲座活动,由邓亮组织结合视频播放,讲解关爱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识,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2种共40张,共有20人参加听讲。
本次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传授了关爱老年人,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目标对象的自我保健技能。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第四篇】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为了让中老年朋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中老年朋友晚年生活质量, 3月6日在西城社区特安排“中老年人春季保健知识”讲座。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医科**x主讲。
在本次健康教育讲座中,**x主要讲解了春季中老年人起居、运动、饮食、防病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本次活动还在现场为老人们量血压、同时免费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
此次的讲座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现场居民认真听讲,讲座中周主任与居民进行了交流互动,并提出健康知识问答,居民们踊跃发言,就自身疾病慢性病防治提出健康咨询,周主任都一一进行了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深受老年朋友欢迎。通过讲座,提高了居民保健意识,达到了健康教育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