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武汉重启一周年相关报道 武汉解封一周年感想感悟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武汉重启一周年相关报道 武汉解封一周年感想感悟3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武汉重启一周年相关报道 武汉解封一周年感想感悟篇1

今天是武汉重启一周年。2020年4月8日,武汉终于“重启”归来,涅槃新生。76个日夜,给了我们太多的回忆与感动,数以万计平凡而伟大的人,是他们用点点微光萤火,汇聚成璀璨星空,他们的言行激荡着我们,成为我们身边仰之弥高的榜样。

工期就是生命

冬日的武汉,寒风料峭,疫情就是命令,数万名建设者火速集结,千余台机械设备同时作业,日夜鏖战。施工工地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臃肿的棉衣外套着反光背心,与平日不同的是他们都戴着口罩,还带着争分夺秒,竭尽所能缩短工期的焦虑,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一位工人的话说出了他们质朴的心声:“不干不行啊,要抢工期要救人”。在他们忘我的辛勤劳动下,不到半月,火神山、雷神山两座集中救治医院拔地而起,再一次彰显了“中国速度”。

他们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做微小的“螺丝钉”

疫情暴发后,无数志愿者勇敢“逆行”,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华雨辰老师就是其中一员,一顶小红帽,一副口罩,一件绿马甲,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志愿者的工作非常繁杂,华雨辰当过方舱医院的广播员,当过运送救援物资的搬运工,当过值守路口的体温检测员,无论做什么,她都无怨无悔,她说:“我不是医生,不能冲在救死扶伤的一线。但作为一名年轻人,只想站出来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哪怕微小的如同螺丝钉”。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确实微不足道,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澎湃的力量需要点滴汇聚,“螺丝钉”精神拥有着榜样的力量,值得我们学习。

平静从容的“清流哥”

“清流哥”躺在方舱医院病床上,白色被子盖至胸前,漏出宽松的蓝色秋衣,一头短发,清秀的他戴着口罩,倚靠在床头,平静从容地看着手中的书,仿佛在家中,仿佛他从未感染病毒,周围的一切都无法影响他丝毫。“清流哥”出舱时,还对病友许下承诺,帮忙照顾他们家15岁的小病友。他平静地说:“我和你儿子一起出院,你放心,出院后,我照顾他。”随即又怕病友不放心,又安慰说:“出院后隔离,我每天会控制你儿子看手机的时间,我会让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

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豪言壮语,平静的面对,从容的承诺更加显现出真诚的态度,这难道不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吗?

疫情终会过去,春天就在前方,但76个日夜的故事永远不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消退,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本文地址:http:///zuowen/

武汉重启一周年相关报道 武汉解封一周年感想感悟篇2

2021年4月8日是武汉重启一周年,一年前的今天,武汉“解封时刻”记忆犹新,如今我们共同见证了武汉“解封”一年间的变迁。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武汉向全国爆发,让我们成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宅男”“宅女”,云旅游、云学习、云聊天、云拜年等线上活动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这场疫情,若是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终将会化为一粒尘埃,但山河今有恙,现实生活中这粒“尘埃”不管落在哪个家庭中都如一座大山。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休过的最长的春节假期,曾经习以为常的一切突然变成了奢望,每天都有大量的疫情信息扑面而来,2020年的开头,异常艰难。可“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五湖四海手足同胞爱心的汇聚,才让这个庚子年的冬天显得格外温暖而充满力量。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曾经车水马龙的武汉,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热闹被病毒藏了起来,很多画面看起来如同电影场景,寂寥无人的街道,临时封闭的城市,可对一千多万的武汉人来说,这里是他们一生也无法割舍的家。无论是令人谗涎欲滴的热干面,还是作育英才的武汉大学,都是这些武汉伢从小到大,无论走多远都惦记的根。江城生病了,可我相信它很快就会虹消云散,一群描伤口如花朵、抬泪仰望远方的人们,不会轻言放弃。多难兴邦,共克时艰,中华民族是一个饱受磨难的民族,我们从未被困难所吓,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都在一起,即使山高路远,我们总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坚定不移地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追寻那属于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中国梦”。

前段时间,一条“你希望重启2020吗?”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点赞投票里远超过一半的人希望这个2020年只是一场梦,醒来发现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没有令人后怕的野味市场,也没有新型肺炎爆发,春运如期而至,所有人都平安归家,柴米油盐齐全,锅碗瓢盆具备,一切看起来简简单单,却是我们最最幸福的时刻;没有让人寒心的医闹,陶勇医生没有被砍伤,李文亮医生也没有离开,忙完一整年的工作,他们满怀幸福的回家吃团圆饭;科比没有离开,男孩们的梦依旧还在,我们会经常想起当年,忍不住向孩子展示那些经典的视频,难忘的单场81分,双绝杀……;赵忠祥老师也没有离开,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依旧会有他的身影;爱的人永远都在身边,争吵过后依然爱你的父母,生怕你饿着的爷爷奶奶,打游戏吃火锅的朋友闺蜜,还有那拐角处的猫咪……也许这就是生活最初、最美好的样子。人生无常,不单是2020年,那些已流逝的年月,无一不充满着意外和遗憾。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直播,只愿经历山河,仍觉得人生值得。

中华民族之所以自强不息,就在于总有人在危难发生时勇往直前,总有人愿意舍小家顾大家。多次被“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没有讨价还价”的担当而骄傲;被“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的无私而感动;被“90后餐饮店老板邱贝文坚持24小时为一线医护人员送餐”的爱举而泪目。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们常说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挡在疫情前面,“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向英雄们致敬!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铮铮誓言,令人钦敬。请愿书叠成了厚厚的一摞生死状,即便有去无回也初心不改,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红指印的背后,是一颗颗赤忱奉献的医者之心。你为我风雪抱薪,我愿你平安顺遂,虽然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们知道你们是为了谁。钟南山院士在高铁上疲惫入睡的照片感动无数国人,李兰娟教授为研发抗疫药剂每天只睡三小时,张定宇院长用渐冻的生命与时间赛跑,雷神山的建造者不舍昼夜工作,十余天建起一座医院……不由感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薪火相承、巍然屹立,就在于总有人愿意在千钧一发之际勇赴国难!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今日的盛世荣光。他们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速度,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温度。 因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一定会战胜这一次疫情!”所以我相信:这场仗,一定赢!一个民族的伟大,常体现在它遇到灾难时,我们依然戮力同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始终在一条战线上,我们终将会战胜一切。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天都有无数默默付出的一线抗“疫”战士,可能你宅得无聊的家却是他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我们看到黑暗吞噬火光,更看到有人执炬而行,他们虽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但同时也是各自父母的心肝宝贝,他们的身影逆光出现,星星点点摇曳,却如同火光,把这片阴霾的天空照得滚烫发亮。鲁迅先生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万物之中,希望最美,让我们等待云开雾散樱花开,等待春天如期归来。

基辛格曾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而这次疫情的爆发,让我对“勇敢”一词有了新的定义----我怕但我还要做。每当面对天灾人祸时,他们虽怕但依然毫不犹豫去做,依然会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军人、是志愿者、是手足同胞,有的人称他们为“最美逆行者”,也有人说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 ”……但也请不要忘记,他们也是年迈父母的子女;是年幼孩子的父母;甚至是刚踏入社会的00后……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灾难面前,人总是显得那么渺小,但总在灾难来袭的时候,总有人用自己小小的身躯,为我们撑起这片蓝天,让我们能够看见希望。

遏制疫情,万众一心。大学生是与新时代共进的主体,在疫情防控的斗争面前,“众志成城”四字比仍何时候都显得铿锵有力,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我们必会肩负,同心协力为夺取抗疫斗争的胜利作贡献,努力做好抗击疫情的“守护者”、“修行者”和“识途者”。

若是你问我,面对这场疫情,我能做些什么?在家中的我们虽然我无法冲到战“疫”一线,但至少可以做到: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明医理,面对网络上的信息,我们更要做到知者言其所知,不知者不信谣、不传谣,用自己的力量为时代发声,用文字记录身边的战“疫”故事,书写下中华儿女在复兴之路上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这些,就是平凡的我们为祖国做的最大贡献。

17年前,我们能战胜非典,今天,我们也同样能赢!就像湖南湖北电台主持人为疫情而写的《守望汉江》里所唱的:再长的夜会看得到,黎明的曙光。

希望你在风雪抱薪中,也能平安顺遂,有着英雄历史的武汉城市,你会好起来的。喜欢的很多,但想要的很少,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健康的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必胜信念,夺取抗击疫情斗争的最终胜利。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让我们等待云开雾散樱花开,等待春天如期归来。

武汉重启一周年相关报道 武汉解封一周年感想感悟篇3

自去年5月19日以来,武汉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自去年6月1日起,武汉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这才是健康、安全、充满活力的武汉。”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护士方雅芳,曾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战52天,今年春天,她专门带着新婚丈夫来汉赶赴“樱花之约”。眼前的变化让她感叹不已:这里根本不像一座经历过疫情的城市。

这一切来之不易。从最早遭受疫情重创的城市,到“健康安全的城市”,一年来,湖北武汉始终铭记总书记“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殷殷嘱托,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解封”之后,武汉又进行了全球史无前例的千万居民核酸检测。从5月14日0时至6月1日24时,前后十多天、支出9亿元左右,累计检测万人,没有发现确诊病例。

这场全员检测,不仅为世界抗疫提供了“武汉经验”,也让历经70多天禁足的武汉人放心走出家门,整座城市从“物理解封”到“心理解封”,迎来活力奔涌。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武汉“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坚持“人、物、地”同防,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

一套应急指挥与疫情大数据应用系统建立。武汉全面整合913家医院病历、检验检查结果数据、全市5000余家药店、2565所学校、13类重点场所等,建立了60类自动触发点。近1万工作人员在系统的调度下开展业务,做到应急指挥、应急处置、指挥调度,一键达基层。

今年初,河北两例确诊病例在汉有活动轨迹。获悉消息后,武汉用时不到一天,便迅速完成排查、封控、流调、消杀等工作。次日“警报”解除。

经历过疫情首轮冲击,如今的武汉,疫情防控已成为市民的自觉之举。昔日的“江夏方舱医院”变身“大花山方舱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人们排队走进接种点,以另一种方式继续为抗疫做贡献。

为打好公共卫生“安全补丁”,一年间,湖北全省开工建设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1142个,规划总投资1381亿元。在武汉,62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在疫后完成标准化建设,4家平战结合医院建设正如火如荼,都将于今年7月交付。

48 26578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