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作文万能样例3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高中作文万能样例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中作文万能篇2
感恩朋友在生活中,我们应当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自然,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朋友。
生活中的关心
体育课跑完800米,我大汗淋漓,感到口干舌燥,嗓子中仿佛着了一团火,急需一点水来将它浇灭,我到处找水壶,把书包翻了个底朝天,连水壶的影子也没见到。忽然想起今天上学时书包出奇的轻——原来我忘了带水壶。怎么办?我急得抓耳挠腮,这时一只水壶出现在我的面前,“忘拿水壶了吧?给,先喝我的吧!”耳边响起清脆的话语,我抬起头感激地看着她,接过水壶大口的喝了起来。朋友的关心不只是口渴时的一壶水,还有伤心时的一声安慰,下雨时共用的一把雨伞,生病时的一次补课这些朋友的关心让我感到温暖和感激,让我常怀感恩之心。
学习上的帮助
“同学们,翻到第n页,把这几个题做一下。”数学老师又在上面发难了,全班在一阵叹息声后,开始了艰苦的奋斗。刚开始我做的还是蛮顺利的,可最后一个题把我难住了,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我终于决定向某某求助,可又有些犹豫,她和我成绩相差无几,她会告诉我吗?鼓起勇气我问了一句“第x题你会做吗?”“这个题呀,应该这样做r”“谢了!”“上面这个题应该怎么做呀?”那个题我已经做完了“应该;”
在这个互相帮助的学习环境中,我和朋友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让我有了不断进取的力量。
友谊地久天长
“那谁,你生日是什么时候呀?”我毫不在意的脱口而出“今年7月23日。”“在暑假呀,真可惜,没法给你过了。”我心中猛地一颤,从小到大,就是因为生日在暑假,从来都是我一个人平平淡淡的过去,没有蛋糕,没有朋友,没有礼物……
下午,“给!”“这是什么呀?”望着自己手中这个做工粗糙却精致的小人,我惊讶的问道。“这是提前给你的生日礼物,自己做的,不要在意!”我有些惊讶,但转眼有被喜悦所代替,第一次,第一次有人送给我生日礼物,我的心中充满着喜悦和感激。
朋友的情谊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感情,也是最浪漫、最动人、最坚实、最永恒的情感,在朋友的友谊中,我感到充实而幸福。
高中作文万能篇3
编者按:周诺,女,我校06届理科应届优秀毕业生,被北京大学化学专业录取,大二后转学中文专业,现被保送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高中曾获全国生物竞赛二等奖,省一等奖;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省数学竞赛一等奖。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她是如何成功的。
收到通知书后,我又回了一次学校,从教室的窗口经过,看到的是堆积如山的资料和一个个专心学习的背影。三年前,我也是这样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我想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下我整个高中的生活,并用我高中三年的想法和经历去解释这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乐观”。
这是大部分和我接触较多的人给我的评价,我曾经给一位同学写了一张“快乐心法”,原文找不到了,大意是:(1)人要学会感恩,世上没有那么多可抱怨的事,烦恼一般都是自己找的。(2)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分数上,生活的内容还很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3)反正已经考完了,哭闹后悔都没有用了。还不如省下那精力投入下一步的学习呢。
这是当时的看法,现在对乐观又有了新的认识,它似乎等同于“客观”。有两句看上去差不多的话,一句是“生活真不容易啊!”另一句是:“生活本来就不容易”。后者比前者高出一个层次的,它能认识到生活艰辛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地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进而去战胜困难。很多时候我愿意去预想事情最坏的结果,然后一方面努力避免最坏的结果,另一方面为最坏的结果做好打算。比如我曾很认真地思考过,如果高考时很多大题没做出来,落到二本去了,我的大学生活怎么过?想好了也就没有心理负担了。临近高考时我突发奇想,把高三一年各科考到的最低分数加了起来,总平均分是626,心想发挥得再糗也能过重点线吧,那还有什么压力呢。乐观和自信是实力的外现,不是所有人的最低分数加和都能达到626的吧,没有心理负担是因为我曾认真地努力过。
第二个关键词是“用功”。
我并不是很聪明,很多时候为了让自己“显得聪明”,我只好用“重复”和“笨
鸟先飞”的方法。暑假里如果发了新书我就会提前自学,对英语来说就是先背课文,我对音标没感觉,只好让“金山词霸”领着我读,一天能慢腾腾的念熟一遍课文,但一个暑假下来就能很有成效,高二之前那个暑假30天,我背了四五个单元的课文,再上晨读时,别人背课文,我背《新概念英语》,高考之前,以这种蜗牛爬行的速度背了半本《新概念英语》(3)。
用功除了愿意做这种枯燥的工作还要有时间保证,我不习惯早起晚睡就开发午休的时间。我们吃午饭很快,10分钟左右搞定,余下来的时间就做一点语文摘抄或者读《21世纪报》(那是一份大学生版的英文报纸),考试后再翻阅那份订了半年的《21世纪报》自己都惊讶,因为每一个版面上都有很多很多的标注,音标、汉译、例句,好像随手写下的东西积累起来也会很厚重。有人曾抱怨在教室里闷头“用功”一整天也没感觉有多少进步。我想起了两个意义相反的成语:“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坐在教室看一天的书是“事”,而学到东西是“功”,是效用,所以用功也可以解释成用一定的方法获得学习效益,由此我提出:
第三个关键词“高效”。
我完成任务的速度很快,这在班里是公认的。在我看来,高效的秘密法宝是“计划”。“五分钟的计划等于十五分钟的工作”。其实要做一天的学习计划三分钟足够,首先看看课程表,今天都有什么课,再想一下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一般绊住我的题我都会记忆深刻,也会在讲义上做一个明显的记号,上课专门听这些,有时课上没有必要全听的,特别是那些程度比较好的同学,画出不会的认真听,老师讲你会的东西时,你就可以用这些时间干别的。我习惯于每节课前花一分钟告诉自己这节课要完成哪些具体的任务,比如这节是生物
,老师要讲的我全会了,那就用这节课干掉下一个专题的选择题,或者这节自习我要做完数学上交作业和3篇英语阅读。任务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否则计划老是完不成会有挫败感,但也不能太放松自己,我给自己定的任务能让我在比较投入的情况下完成,并且每节课还能余下一两分钟活动筋骨,等待下课。这给别人造成的印象是:周诺一直在玩耍却总是学得很快,其实是我充分利用了我不玩的时间。
关于做计划和实施计划有很多小技巧,比如做计划与实施计划的时间间隔越
短,计划被完全实施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记性不好,就像我一样把任务写在纸上贴在桌子上;如果自制力不好可以对自己实行些奖罚措施。另外,要摸清自己的生物钟,具体哪个时段做什么事效率高,依据生物钟做计划可以事半功倍。还有一些具体的东西只有自己具体做了才会知道。
第四个关键词是“投入”。
这个词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思维集中,全神贯注,这要求自己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就是“我学着学着都忘了旁边有人了”,其实这种状态不难找,只要你愿意深入地思考,问题就会像磁场一样把你吸引住。
投入的另一层意思是感情投入,就是发自内心地热爱知识本身,我曾在周记上写过一段话:“如果光看知识本身你就会发现它们是那样的神奇美妙:不说字字含情的诗文,也不说活泼可爱的英语,单是令我头痛的数学就让人赞叹不已。那一丝丝分析巧妙绝伦,那一步步论述严谨无比,一道道数学题让上帝赐予人类的智慧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高二时写的。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信念:这不多不少的一摞课本容纳了人类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智慧,我是多么地幸运能够认识、理解甚至应用它们,我应该感谢这个时代,它让我有机会去学习,也应该感谢那些令人心烦的讲义,练习,它们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去深刻地理解知识。
学习的动力一个是热爱,一个是目标,目标具体是什么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但大体方向是不会变的。高三时自己的目标已经不单是考大学了,我对自己30岁之前的生活轨迹做了一个规划,简单概括一下是“考一个较好的大学——努力学专业和英语——争取拿到国外高校的全额奖学金——留学——拿到硕士和博士学位——回来报效祖国,基本上还是一个不断汲取知识的过程。所以到底是考清华北大,还是复旦、交大,或者山大,对我来说,它只是我长长的规划的开端,漂亮当然好,不尽人意也没关系,以后还要努力。所以整个高中的学习我更看重对知识的掌握,而分数是知识之后水到渠成的东西。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我投入、热爱所能产生的巨大作用。我非常喜爱生物,从开始接触这门课就觉着它太有意思了。初中高中的生物课本我背了不知多少遍,因为背生物对我来说是休息和享受。到一中后我给自己下了个命令,一定要参加生物奥赛,不论名次如何,一定要尽力。也算我幸运,高二寒假时山师大举
办生物奥赛冬令营,就是给中学要参加奥赛的学生进行辅导,我到那里一听课就傻眼了,奥赛考的全是大学内容。当时教授列的书单子就是他们的大学教材,8开的书,老厚,有十几本,要参加竞赛必须全看一遍。要知道那是1月12号,竞赛是5月中旬进行的。当时我心里直打怵,觉着全看完是不可能的事,不过我还是打算开始,不能让自己败在自己手下。当时高二课程已经相当紧了,我必须在完成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再挤出时间看生物,幸好那时我英语已经预习了好多,生物的新课也基本弄完了。我每天定点:后半节晨读,午休,静楼和第三节晚自习看生物竞赛书。老师的作业我必须快速地在课间和课上的时间做完。那段时间很“疯狂”,中午一放学就把一本硕大的大学生物教材塞进包里,端着饭缸提着包一路跑到食堂,吃饭基本是为了填饱肚子,绝对的闪电速度,再跑回宿舍,坐在床上倚着墙垫着枕头开始看。看到1点多时就会困得要命,眼前冒花。我靠着墙打个小盹,顶多五分钟,因为手里还有笔,一睡着手就会松,笔向下一滑我就醒了,这时候眼不花了,接着看。4月底我看完了教材,然后又吃掉了一本竞赛辅导,两本竞赛题库。现在那本竞赛辅导我还留着,侧面一圈全是黑的,都是我翻的。
那次竞赛结果我自己是很满意的,笔试枣庄市第一,总成绩(笔试加试验)全省排名第30,虽然没有得到保送资格,这已经很出乎我的意料了,毕竟只有4个多月的准备时间。
我想无论何时,学习都是需要一点“疯狂”的,有那种一定要做成这件事的信念,有那种愿意付出的果敢,生物竞赛对我影响颇深,高三时经常对自己说:现在的状况真的很难吗?生物竞赛那么看似不可能的事都能做下了,还有什么是不可能呢?拿出生物竞赛的劲头,周诺,你一定行的。
最后,我提出的关键词是“总结”。
就像喜欢做计划一样,我非常喜欢作总结。为了写这篇稿子,我翻出了刚进高三时1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文章。蓝色墨水的字迹已经褪色了,但激情仍在。那次主要是总结了高二时为考科大少年班而参加的05年高考。05年高考成绩是语文125,数学125,英语141,理综248,这些分数在当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有一些蒙蔽性,比如数学和理综亟待加强,特别是物理大题,理综出错的52分中有四十多分栽在物理上,语文和英语形式好像很乐观,但我自
己从心里明白高二下半年基本上是把语文荒废了。梳理清后我列出了学习上的几个漏洞:物理和数学都是训练不够,规范不够,准确率不够,数学经常把题目看错。语文的基础知识没落实,英语语感不错,基础不牢。针对这些漏洞很快我对学习的重点做了调整。
由此我对总结的建议是: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一面。总结是为下一步的学习计划服务的,不要自欺欺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自己的整体实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估。看“好”的方面是为了给自己找信心,看“不足”是为了下一步的调整、提高。
前面写了很多,看上去很笼统,好像和我们学习的语数外理化生不是很沾边。记得哲学上有一句话叫“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换句话说:“人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做”。“乐观,用功,高效,投入,总结”是我学习上的“世界观”,希望它们对大家有一点启示。
在谈完“世界观”的基础上我还是想提几点具体的“方法论”。不过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论”还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高中作文万能篇4
夏末的天很蓝,像是重新浸洗过的缎子,却不知被哪个顽皮孩子沾上了棉花糖丝儿。风拂混着热与凉,我坐在门前的竹藤小椅上,微眯着眼,托着腮帮子,像一只假寐的猫咪。
那蓝天下衬着的,不是绿地,不是清河,而是,满满一空地的黄豆荚。看来也觉得充实,像是一条金色的毛毡从脚边铺开。我翕动了几下鼻子,寻嗅着豆香。
倏忽间,耳畔响起一阵爆鸣,我惊得睁开眼,只见奶奶正挥舞着手中的杆,用力捶打着那豆荚。她的粗布衬衣、她的青黛长裤、她的笠帽都随着她的动作微微颤动着。我诧异为何要干这项苦活,她却只回我:“豆子不打不出窍。”
我一下子来了兴致,从椅子上蹦起揽过奶奶手中的竹杆,跃跃欲试。学着奶奶先前的样子,画着圈儿地用力,将特制的杆前活动板甩出漂亮的弧度。豆子在我的施压下轻轻蹦跳着,原先卧着的、蜷着的,蹦到了外侧、蹦到了上层;之前躲着的、闭合着的,一一露出了笑脸,咧开了嘴让干黄的豆粒滚落出来。每一颗黄豆的迸出,都伴着清脆的破荚声,此起彼伏地在我耳边响着,惊了河面上吐着泡泡的鱼儿,惊了电线杆上谱着曲的麻雀,像是一场盛大的欢歌。我乐此不疲地做着同一个机械的动作,不想停,心里不可抑制地就希望这欢歌能继续盛大下去。
大片的豆荚依旧缠连纠绕着,豆壳已不是刚采摘下来那般紧闭,豆藤下积淀着豆粒,远远看去却仍旧是一体的样子。我渐渐地停下动作,衣服黏黏地吸附在身上,鬓角的头发垂着汗滴,面颊通红得像是进了蒸笼,我将工具递还到奶奶手中,又爬上了藤椅,徐徐喘着气。
脑海中忽又浮沉曾经剥黄豆的情形,那时还是毛茸茸、青涩的,指甲从侧缝将其外衣展开,豆粒都还是柔软的。也还不会自发地咧嘴笑,更没有干练的破荚而出声。
现在才是它们真正成熟的时候吧!我闭上眼冥想。
阳光暖暖地拥着我,“噼里啪啦”的声响不绝于耳。在经过生命漫长的孕育、积淀之后,这声音包含着快乐与满足。这声音代表着成熟,更代表了成功。在生命最辉煌的那一刻的酣喊,是这般令人向往。
如豆,如人。
在我内心深处,不可抑制地渴望着,在我生命的灿烂的一刻,会有这样的声音。
那是代表成功与喜悦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
上一篇:家有二宝作文字【热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