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归纳(优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谏太宗十思疏 文言文《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归纳(优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译文【第一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地位低见识浅,(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远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罢黜*邪,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可以尽情享受出游的快乐,可以颐养得像赤松子与王子乔那样长寿,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劳神费思,代替臣下管理职事,役使自己灵敏、明亮的耳、眼,减损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天下的大道理呢!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及翻译【第二篇】

谏太宗十思疏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魏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为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谏太宗十思疏全文翻译:

臣听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底;想要河水流得远长,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德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底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的安定,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象陛下这样)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帝位的重权,处在天地间最高的地位,不考虑在安乐时想到危难、用节俭来消除奢侈,这也象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

所有帝王,承受上天的大命,开头作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难了吗?大凡在深重忧患当中必须竭尽诚意对待臣下,得志以后就放纵自己傲慢地对待一切人;竭尽诚意就能使胡和越这样隔绝、疏远的地方也能结成一体。傲慢地对待人,就是骨肉亲属也能成为各不相关的人。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众人;(百姓和皇帝的关系,就象水和船一样),水能载船也能够颠覆船,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

如果真的能够作到: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想到应该知足来警惕自己;将要兴建宫室土木,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使百姓安宁;想到君位高而且危,就要不忘谦虚加强道德修养;恐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所以巨大,是因为能居于百川之下;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为限度;忧虑自己松懈懒惰时,就要想到自始至终都要谨慎;怕自己耳目被堵塞、遮蔽,就要想到虚心接受下面意见;担心有谗邪的人在自己身边,就想到要自身正直,斥退邪恶的人;恩惠所施加,就要想到没有因为偏爱而给予不恰当的奖赏;惩罚所涉及,就要想到没有因为生气而滥用刑罚:总括这十思,扩大这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忠心,文臣武将都能重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何必劳神苦思,事事过问代替百官的职务呢?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知识整理【第三篇】

一、词类活用

(一)古今通假

1、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

(二)古今异义

1、必固其根本

古:树根;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古:大;今:景象

3、慎始而敬终

古:谨慎;今:尊敬

4、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古:虚;今:冲击

5、虽董之以严刑

古:监督;今:董事

6、居域中之大

古:处在;今:居住

7、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古:路人;今:走路

8、人君当神器之重

古:专指帝位;今:神奇的器具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思无以怒以滥刑:用刑。

2、形容词作动词

1)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视。

3、形容词作名词

1)人君当神器之重:重要的位置。

2)居域中之大:重大的地位。

3)简能而任之:有才能的人。

4)择善而从之:正确的意见。

5)则思正身以黜恶:邪恶的人。

6)居安思危:安宁的时候;危急的时候。

7)惧谗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

8)将有作:指大兴土木,营建宫殿苑囿一类事。

4、使动用法

1)欲流之远者:使……流得远。

2)思国之安者:使……安定。

3)则思止以安人:使……安。

4)思虚心以纳下:使……谦虚。

5)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

6)必固其根本:使……牢固。

7)宏兹九德:使……光大。

(四)一词多义

1、居

1)居域中之大:担负

2)居安思危:处在……的情况中

2、长

1)臣闻求木之长者:生长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生长

3)塞远而流长也:与“短”反义

3、固(多时为虚词但此时为实词)

1)固其根本:使……牢固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牢固

4、善

1)择善而从之:正确的意见

2)善始者实繁:好

5、下

1)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必竭诚以待下:在下位的人

3)则思虚心以纳下:在下位的'人

6、危

1)居安思危:危难的时候

2)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高

7、诚

1)诚能见可欲:如果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

3)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8、能

1)诚能见可欲:能够

2)简能而任之:有才能的人(名词)

9、思

1)则思……(等句):考虑

2)总此十思:要思考的东西

二、文言虚词

1、盖

1)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盖在殷忧

2、以

1)用、行:戒奢以俭

2)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必竭诚以待下;虽董之以严刑

3)用:振之以威怒

4)用来:则思知足以自戒,则思知止以安人,则思三驱以为度,则思虚心以纳下,则思正身以黜恶

5)而: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6)因为: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7)连词,不翻译:则纵情以傲物

3、则

1)就:则纵情以傲物

2)那么: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则思……

4、之

1)主谓间:臣闻求木之长者,欲流之远者,思国之安者

2)同“的”: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代百司之职役哉,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3)代词:

a)代指“天下”: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b)代指“臣民”: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c)代指“有才能的人”:简能而任之

d)代指“善者”:择善而从之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倒装句

1)则纵情以傲物:则以傲物纵情

2)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

3)振之以威怒:以威怒振之

4)则思知足以自戒:则思知足以戒自

5)则思谦冲而自牧:则思谦冲而牧自

3、省略句

1)盖(陛下)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2)虽(陛下)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其)苟免(严刑)而不怀仁,(百姓)貌恭而心不服。

3)怨不在大,可畏唯人(之力量也)。

4)(水)载舟(水)覆舟,(斯)所宜深慎。

5)诚(陛下)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6)(陛下)垂拱而治。

7)(陛下)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4、被动句

1)文武并(被)用,垂拱而治。

2)虑(被)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四、难句翻译

1、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臣即使是最愚昧无知的人,(也)知道这些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像陛下您这种)明智的人呢!

2、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译: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居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3、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译:(历代)所有的帝王,(都)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人确实很多,(但)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4、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译:因为(陛下)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竭尽诚心对待臣民。

5、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译:即使(陛下)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人民,用神威吓唬《“振”通“震,威吓”》他们,最终(人民)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陛下)的仁慈。

6、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译: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7、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译:担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就要想到使自己的心谦虚下来并采纳下面的意见。

8、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译: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那些有智慧的就会施展他们的全部才谋,勇敢的就会竭尽他们的威力,仁爱的就会广施他们的恩惠,诚信的就会报效他们的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知识梳理【第四篇】

一、通假字

1.振: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 )(2)

二、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1)下: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3)

2)刑:思无以怒以滥刑(用刑)(3)

2. 形容词作动词

1)傲: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视)(2)

3.形容词作名词

1)重:人君当神器之重(重要的位置)(1)

2)大:居域中之大(重大的地位)(1)

3)能:简能而任之(才能的人)(3)

4)善:择善而从之(正确的意见)(3)

5)恶:则思正身以黜恶(邪恶的人)(3)

6)安、危:居安思危(安宁的时候;危急的时候)(1)

7)谗邪:惧谗邪(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3)

8)明哲:而况于明哲乎

4. 使动用法

1) 固:必固其根本(使……牢固)

2) 远:欲流之远者(使……流得远)

3) 安:思国之安者(使……安定)

4) 安:则思止以安人(使……安)

5) 虚:思虚心以纳下(使……谦虚)

6) 正: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

7) 宏:宏兹九德 (使……光大)

8)覆:载舟覆舟 (使。。。。翻)

9)尽、竭: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使。。。尽,使。。。竭)

10)劳:何必劳神苦思(使。。。劳)

5.意动用法

1)乐:乐盘游(以……为乐)

6.名作状

1)貌、心:貌恭而心不服(在表面上、在内心)

三、一词多义

1、危

1)居安思危:危难的时候

2)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高

2、诚

1)诚能见可欲:如果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诚心

3)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3、盖

1)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盖在殷忧

4、以

1)用、行:戒奢以俭

2)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必竭诚以待下

虽董之以严刑

3)用:振之以威怒

4)用来:则思知足以自戒 ;则思知止以安人 ;则思三驱以为度 ;则思虚心以纳下 ;则思正身以黜恶

5)而: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6)因为: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7)连词,不翻译:则纵情以傲物

5、则

1)就:则纵情以傲物

2)那么: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则思……

6、之

1)主谓间:臣闻求木之长者 ;欲流之远者 ;思国之安者

2)结构助词,的: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代百司之职役哉 ;人君当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3)代词:

a)代指“天下”: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b)代指“臣民”: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c)代指“有才能的人”:简能而任之

d)代指“善者”:择善而从之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

1)戒奢以俭

2)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3.省略句 (略)

4.被动句

1)文武并(被)用,垂拱而治。

2)虑(被)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古今异义

根本 树根 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知识整理【第五篇】

一、语海拾贝及文学常识

垂拱而治 垂拱,垂衣拱手,旧时用以谀颂封建帝王的所谓无为而治。

居安思危 处在安定的环境里,要想到危险、困难可能会出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比喻事物用之得当则有利,反之必有弊害;也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

魏征,字玄成,以直言敢谏著称。本文写是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之一,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观点。

二、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认为。

三、词类活用

① 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

② 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

③ 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权。

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

惧谗邪 邪:邪恶的。小人。

择善而从之 善:好的意见。

则思正身以黜恶 恶:奸恶的小人。

简能而任之 能:有才能的人。

④ 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 尽:用尽。

⑤ 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 固:使……稳固。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宁。

正身以黜恶 正:使……端正。

则思虚心以纳下 虚:使……谦虚。

四、重要虚词

之:

臣闻求木之长者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结构助词,的。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代词,指代天下。

盖: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

虽:①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然。

②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诚:①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②诚能见可欲:如果。

而: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

④子产而死,谁气嗣之:连词,表假设。

下: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

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当: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③安步当dàng车:当作。

安: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

②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

信:①信者效其忠:诚实。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④忌不自信:相信。

求: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④不求闻达与诸侯:追求。

治: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

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表目的的连词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

哉: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表反问语气,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反问语气,呢

所: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

山峦为晴雪所洗。表被动

五、句法

1、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介宾短语后置

2、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省略句

3、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岂……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译为“难道……吗?

4、 判断句: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六.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

七、成语

居安思危 载舟覆舟 择善而从 善始善终 垂拱而治

48 3187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