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的问题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带头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的问题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带头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的问题1

[摘要]高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并建构与这一理念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制度。当前高校面临教育管理行政本位化、人才培养维度单一、教育教学评价线性化、一线教师边缘化、教育教学生态异化等问题,对此,可以实行教育管理去行政化、评价体系多维化、教育生态正常化、教师地位主人化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问题路径

[作者简介]李伟(1973-),男,四川宜宾人,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基础教育。(四川宜宾644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5-0042-02

落实“办人民满意教育”,对于高校来讲,最直接、显性、可行的措施就是在教育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针对目前高校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存在的困境和障碍,笔者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高校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理念存在的问题

1.教育管理行政本位化。“官本位”思想在当代中国仍然根深蒂固,直接表现为每个高校都对应一个严格的行政级别。高校本质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观摩、沟通、讨论、交流的平台,通过授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思维、性格、经验、表达、理念碰撞而达到传道、解惑的目的。教育也是一个知识更新、再创造的过程。①教育管理中的官本位思想,直接将教育教学活动变成了一个具有隶属关系的指令与执行、上级与下级、管理与被管理的高度行政化的场所。普通学生的上级是班干部,班干部的上级是辅导员,辅导员的上级是校系学生处、团委,直至分管领导,这样一个金字塔型的管理架构,形成了一种科层隶属管理关系,强调严格的等级管理制度。在这种管理制度中,执行者几乎没有自由裁量权,无法推行以人的物质尊严、精神尊严和心理尊严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管理。虽然多数学校宣称教学应以生为本、以师为主,但教师治校仅仅停留在书面文字中。在这样一种行政本位严重、官本位盛行的教育生态环境下,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难度很大。

2.人才培养维度单一。历次教育方针都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品德、智育、体质、审美”方面的素质为最终归宿,这些方面基本涵盖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必备的要素,方针本身是较为科学和合理的。但是,由于我国过去的教育长期受政治影响,理工科课程占绝大多数,文科课程甚少,文科课程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首,取消了重要的哲学、逻辑学、社会学等内容。改革开放后,文理科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在全面性、科学性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和回归。进入20世纪后,在整个社会“唯学历论”“唯文凭论”“为工作论”的社会评价系统下,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课时安排等方面,都呈现急功近利、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特征,导致人才培养纬度单一,培养目标功利化,一味追求社会经济效应。部分高校放弃了教育的本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被异化为功利教育,导致培养的人才道德滑坡、体质下降、审美情趣低级。这种人才培养纬度的单一、扁平化,不仅使教育异化为一种工具,更使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主体地位②。

3.教育教学评价线性化。众所周知,教育教学评价事关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展开教育教学,以什么内容作为教育教学的媒介,以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原则来进行教育教学,以及以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施教。③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招生一直将分数作为录取的绝对和主导标准,教育教学评价走向线性化。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增加了5%的自主招生,但由于面试不透明而造成社会非议,甚至异化为掌权者的游戏。高考分数成为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唯一标杆,这也导致情景教育、愉快教育、快乐教育、尝试教育、素质教育等教育模式难以长期、大范围推广。新课改十余年来,改革效果远没有达到原先的设想,最大的原因就是高考录取标准的唯一性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高校的教育教学仍然把考试分数作为学生一门课程的结业、毕业标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缺乏实践基础。

4.教学一线教师边缘化。教学一线的教师工作量最大、承受的教育与教学任务最重、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按照经济学的成本与收益原则,他们理应得到较多的收益,但事实并非如此。以四川某二本学院为例,比较处于不同部门的同一职称级别教师的绩效工资,行政部门高于教学部门,这说明处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实际被边缘化了。如果说从物质的角度被边缘化,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暂能接受的话,那么在心理、精神层面的被边缘化将彻底导致教师对教育职业尊严感的绝望④。如果教师在学校的民主管理、绩效分配的参与、职称评定规则等方面没有发言权,教师看不到职业的基本人格尊严,那么将会导致优秀教师流失。

5.教育教学生态异化。对学校教育教学影响最大的教育生态环境,包括家庭教育生态环境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生态环境。一是家庭教育生态环境。孩子的人格健康与否、品德好坏、是否自尊自爱自信等,都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很多父母教育子女的方法仍然原始、粗暴、简单,要么讥讽、呵斥,要么棍棒伺候,这与当代社会文明倡导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人格平等、信任沟通、互相尊重、孩子民主参与家庭重要事件等行为严重相悖,没有体现平等、民主、主体性的教育理念。二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生态问题。每当学生出现行为、品德、人格等方面的问题时,辅导员、教师从不深刻反思自身的行为是否正确。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缺乏深入了解,不尊重大学生自尊的现象随处可见。⑤如果从小学到大学一直生活在一个没有地位、尊严、人格,缺乏平等交流与相处的家庭、学校与社会中,学生的身心都难以正常发展。

二、高校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对策

1.教育管理去行政化。去行政化不是取消高等学校与公务员序列相对应的行政级别,而是指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不应简单套用行政管理事务的方式方法。教育作为一个传承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和智慧结晶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活动,需要从业人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绝非简单地传达、告知。在这个活动中,双方都是具有主动性、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所以,行政化的教育管理是与教育教学活动相悖的⑥。这就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必须转变观念,管理者要从以往的权威服从(执行)型管理模式向平等商讨(服务)型管理模式转变。权威服从(执行)型管理模式使大部分管理者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容易陷入自己是国家、社会的代理人的角色误区,并据此实施管理,对师生的管理以服从、听话、循规蹈矩为目的,最终压制甚至扼杀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正如哈贝马斯所言,管理者之间、人与人之间只有通过平等的管理、交往方式,才能找到合理的、共同接受的生活(规则)方式。⑦平等商讨(服务)型的管理模式正是把教学放在中心地位,尊重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独立意志以及创造精神。

2.教育教学评价多维化。单一性评价高度关注教育教学的结果而不是过程,评价手段和方式方法单一、枯燥,定性评价不足而过度依赖定量评价,参与评价的主体单一,学校评价多而家庭、社会参与少等,导致评价出现的问题多且不能全面反映评价结果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长期、丰富的动态发展过程,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个阶段的身心特征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必须采取动态、多维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主要表现为:对教育教学的评价内容应转向学习兴趣、习惯、技能、情意发展、身心健康等全面评价;评价主体除了教育者,还应有受教育者、学生家长、社会等,并加入自评、互评、第三方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评价方法应向过程统计、日常评估、分层评估、档案袋评价等全方位、多维度评价转变,这样才能使教育教学评价回归本位。

3.教育生态正常化。一是从家庭教育生态出发,明确家长的本质。从法律角度看,父母仅仅是一个法律规定的监护人,抚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是权利。父母本质上是与孩子有平等人格、相对独立的两个主体。孩子本质上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尊严、情感、意志的社会人,绝不是哪一个家长、家庭、家族的私有财产。⑨这就意味着父母应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愉悦的学习环境,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人格尊重。从高校管理者和辅导员出发,必须扭转传统的以等级来维护教育秩序的观念,真正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公正的师生观、管理观。只有在一种正常的教育生态的指导和支配下,才能彻底扭转那种居高临下、唯我独尊、不平等、专制、独裁的教育作风和方式,实现平等、民主的教育思想,为“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贯彻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4.教师地位主人化。《高等教育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只有当一个教师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时,才会为学校的发展规划献计献策,才会真正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上。因此,任何一个真正为学校师生发展着想的校长都要意识到,所有的校务都应建立在教师民主、有序的讨论并投票的基础上,绝非由学校的管理者或某些教师代表来决定。现代学校制度要求任何一个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和职员都要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而不是充当居高临下的发号施令者。只有当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得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才能真正得以贯彻。

5.人才培养全面化。现代人才观认为:人才包括成“人”和成“才”两个层面,两者缺一不可。成“人”,主要表现在性格、品行、道德方面,体现对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成“才”,主要表现在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谋生、立足技能以及利用这些技能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能力。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首先进行的是“成才”即智育教育,兼顾“成人”教育。在当前的教育中,必须纠正这一理念,将成“人”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扭转高校教育教学中动辄宏大、高尚的理想主义、共产主义、民族主义教育,回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轨道上。

总之,高校的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积极树立当代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知识观、人才观、学习观,重视一切教育教学任务在学生头脑中的建构、生成、内化、创造过程,重视学习者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和维护,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自由通行境界,将受教育者变成拥有独立意志、自由精神、自主探索精神的充满幸福感的人。

[注释]

①(英)鲍尔.管理学:一种道德技术[A]//(美)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99.

②③(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96,214.

④郑金洲.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改进路向[J].教育研究,2004(1):39.

⑤张良才.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6(6):42.

⑥李伟,弓巧平,田春艳.现代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285.

⑦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183.

⑧吴迪.多元性:素质教育评价的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1(4):39.

⑨(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36.

带头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的问题2

自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以来,自身能够按照市委、市法院党组思想作风整顿活动实施方案和办公室支部的安排,用心参与到这次活动中,并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围绕思想作风整顿的具体资料,对照自我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认真查摆了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以及危害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以期到达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目的。

一、主要问题

到法院上班近两年的时间里,在院党组、办公室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忙下,虽然做了一些工作,较为认真地完成了领导交办、本职范围内的工作,但是对照思想作风整顿活动查摆问题阶段的实施方案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理论水平、工作潜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不主动,自觉性不高。

往往以近期信息报送任务比较重或正在赶写材料为理由,不能自觉主动抽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利用工作空闲和业余时间学习也比较少。经常是上级要求学什么就学什么,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多学,与工作关系不大的少学,常常是需要什么学什么,急用什么学什么,碰到材料才找依据、查资料。没有系统地学习一些现代法律知识和科技知识,不能高质量完成文字材料撰写工作。个性是对

政治理论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够深刻理解和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质内涵,对于利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面指导自我的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还缺乏必要的认识。

二是业务功底不扎实,文字水平不高。

自我以前在在部队工作,虽然对材料工作有所了解,但也只是只知皮毛,文字水平、写作潜力还处在一个低层次界面上。掌握知识不全,尤其是对一些部门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导致所写文章华而不实,有时写作片面依靠网上或现成文稿材料,不愿作深入思考、东拼西凑、文稿质量不高,由于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对领导分管部门不了解,很难站在领导角度去思考问题,缺乏对全局性的把握,不能很好地理解领导意图并融入文稿。虽然自我目前写得只是一些比较小的材料,但也还颇感吃力,甚至成型的材料连自我看了都不是很满意,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三是工作被动落实多,主动超前少。

大多是承办领导交办事项,工作中经常是处于奉命行事,落实任务,不能做到想领导之未想,超前思考、提前预测、及时准备;谋领导之所谋,深入调研,带给资料、当好参谋。尤其是在写材料过程中,遇到稿子多、时间紧、任务重时,往往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疲于应付。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创新性不够,为领导服务只是限于写一些简单的简报,其他工作远远不够,与领导要求有相当差距。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时会采取逃避的方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自我力求寻找对策,而是等待办法自我出现,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经过剖析,自我感到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思想观念比较陈旧。

由于未能做到系统研读原著,在其精神实质的掌握上又不求甚解,思想理论素质未能得到有效提高。因而不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工作中很难有所创新,在理论学习中,没有很好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从而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信念,因此在思想上出现理想信念有所动摇,在工作上出现干劲松懈,工作职责心、进取心下降的状况,没能及时用科学思想分析出现问题的原由,及时纠正主观认识上出现的偏差。同时,总认为自我在部队时以前从事材料工作,有必须的基础,足能够应付目前的工作,对更新知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

二是认识上存在偏差。

从部队转业到法院工作以来,对法院办公室工作的基本资料已比较熟悉,思想上逐渐产生了厌倦情绪,认为办公室工作无非就是写写简报、搞搞材料,外加做一些服务保障工作。少做了对大局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多做了也成就不了什么大事业。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缺乏用心进取的精神,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对如何开拓性地开展工作研究不够,有时甚至流露出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思想,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用心性。对自我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体会不深,总感到从事文字工作太辛苦,从而导致有推、拖、等的思想,降低了自我的工作标准和要求。

事实上,在新形势下,法院办公室工作涉及面广,作为其一名工作人员,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如何为法院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带给决策的依据,是很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针对自我在工作中存在种种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加以改善,时时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我,坚持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行动上要增强奉献意识,不计得失,尽力尽心干好每一项工作,做到不抱怨、不计较、不拈轻怕重,待人宽,对己严,勇于奉献,正确对待领导交付任务,持续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文字工作要在“精、细、严、实”上下功夫,细心认真,有条不紊地处理每一项工作,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在进一步加强学习上下功夫。

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紧迫性,要真正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坚持不懈。透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职责意识、忧患意识。不仅仅学理论,同时还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金融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历史知识。

二是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

作为市法院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我将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助手意识。透过与基层法院的沟通,了解基层法院信息工作的状况,热心为其带给帮忙和指导。加强与

市法院各部门联系,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向院领导提出有价值的信息和推荐,为领导决策带给可靠的依据。加强与同志间的思想交流,做到相互帮忙、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以诚相待。

三是搞好廉政建设和改善工作作风。

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法院建设的需要中,正确对待权力、金钱、名利,时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职责感和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以树立法院良好形象为自我行动、处世的准则,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我,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勤政廉洁。

总之,今后我将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忙支持下,在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中,继续查摆自我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我,真正使自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善、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努力把领导分配给自我的各项工作做好,取得成效。

带头践行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的问题3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任务。改革能否深入、经济能否发展、社会能否稳定,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能否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团结带领党员和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新的业绩。

许多党员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和关键时刻,冲锋在前,舍己为人,充分展现了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优良品格和时代风范。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党性强、作风正、工作积极,能联系群众的优秀党员,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党的威信日益提高。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各种利益关利的调整和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腐朽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会从各个方面侵蚀我们的党,使党内极少数意志薄弱者经不起执政、改革开放和金钱美色的考验,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败行为,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认真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和组织不纯的问题,才能把一个“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完全巩固,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进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带入21世纪。

一、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软弱涣散,缺乏“五力”。地位下降,缺乏领导力;职能削减,缺乏监督力;组织涣散,缺乏凝聚力;素质下降,缺乏战斗力;威信下降,缺乏吸引力。

2.党员教育工作同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够有力,缺乏针对性、吸引力。党组织的活动形式单调、呆板,制度不够健全,抓落实不够,效果差。

3.党员的年龄偏高,老化现象严重,缺乏朝气,没有生机和活力;文化程度偏低,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生产一线的党员偏少,难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怀疑,对共产主义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政治上糊涂,理论上混乱,“不信共产主义不信党,信神信鬼信钞票”,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对党的政策,理论上说不清,做法上看不惯,行动上跟不上,认为“解放思想过了头,放宽政策过了边,搞活经济乱了套”。对党的政策品头论足,随心所欲,乱加指责,百般挑剔。

5.党员标准低,政治素质差,党性修养不够。对自己要求不严,党性观念不强,纪律松弛,党群关系紧张;革命意志衰退,胸无大局,精神不振,得过且过,追求生活安乐,不求政治进步,想的是位子、票子、房子、车子,工作劲头不如入党时大,学习钻研精神不如入党时足,对自己的要求不如入党时严,模范作用不如入党时突出;工作上不前不后,难活不抢,重担不挑;作风上不好不坏,疲疲沓沓,松松垮垮;思想上时冷时热,称心时表现尚好,不遂意时就消极;在利益上,不是为民谋利,而是与民争利,不是为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而是添麻烦,中共党员不如中共群众。

6.政治素质不高,全局观念差。搞宗派活动,破坏党的团结和统一。拉帮结派,培植亲信,任唯亲,排斥异己,把家族、宗族关系带到党内;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严重影响党内正常生活,突出个人,独断专横,不接受党内外监督,不听不同意见,搞“家长制、一言演唱堂”,闹个人名誉地位,不遵守纪律,不执行党的决议,会上不说,会后乱说,会上赞成,会后反对,自由主义严重。

7.党的宗旨观念淡薄,个人利益第一。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热衷于个人得失,利用职权破坏财经和人事纪律。在生活上搞特殊化,拉关系“走后门”,挥霍浪费,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不是忧党忧国忧民,而是忧自己能不能从集体、企业中捞到好处,不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而是为谋取个人私利不择手段;“只想收入年年长,不管理想不理想,只想捞好处,不想尽义务”,把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和权利看成是谋取私利的资本。

8.政治观念淡薄,政治立场模糊,缺乏起码的政治判断力,是非不分在一些原则问题上态度暖昧,患得患失,回避矛盾,推卸责任,见矛盾“绕着走”,对错误言论不批评,对坏人坏事不斗争,“只栽花,不栽刺”,搞好人主义,庸人哲学,缺乏政治上的敏感性、鉴别力和尖锐性。

9.骄傲自满,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对主管的工作不调查、不研究、不了解情况、不解决问题;对上级指示照抄照转,对下级报告不看不管,遇事推诿,不负责任。

以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虽然是局部,如果任其蔓延发展,不仅会腐蚀党的肌体,破坏党同群众的关系,影响党的战斗力,而且还会严重损害党的威信和党的事业。因此,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建设问题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对策,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措施与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到实处。党的基层组织分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扎根于职工群众之中,在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完成各项任务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了,党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才能有可靠的保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委负有重要的责任,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认识到位,措施办法到位,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

首先要增强和树立“党要管党”的意识。要树立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树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越是要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正确处理经济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关系,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决克服和纠正那种认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软任务,抓不抓无关紧要的观念,抓党的建设会影响经济工作的错误认识,进一步增强党委一班人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其次是要健全和完善党委的工作制度。形成党委重视,书记带头,党委分工明确,班子齐心协力,职能部分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要确定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定期研究和讨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并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指导。

四是要保持和发扬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精神,制定实施可行的规划、措施和办法,积极主动地工作,努力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从本企业、本单位的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特别是我们建筑企业任务严重不足,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老化,负担过重;工程压级压价严重,三角债突出,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在改革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新困难,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日趋建立和完善,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客观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基层党组织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企业面临如此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保证企业改革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完善厂长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来开展工作;要围绕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职工素质等任务来开展工作;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体现在推进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充分发挥服务作用。

3.要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和教育。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担负着教育广大党员和非党群众的重要任务,其影响和作用比一般党员大得多。特别是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高不高,党性强不强,作风好不好,对党的事业和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很大。过去在党员教育工作中,往往只注意研究对基层一般党员的教育,忽视对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的教育,有少数党员干部也往往以教育者自居,不参加学习,不接受教育,成了“特殊党员”。似乎职务的提高就带来了思想觉悟和知识能力的提高。其实,职位本身不会给领导干部来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较多的知识能力,相反地却向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领导干部的头脑,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和“三个代表”的教育。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按照“三讲”和“三个代表”的要求刻苦地学习,勤奋地工作,做表率,当模范。要彻底纠正过去那种认为党员教育只限于一般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可以例外和党员领导干部以教育者自居,只教育别人,自己可以不受教育的错误观点。各级党委要把对领导干部的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下决心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4.要抓好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过去搞活动,往往是“上级喊、基层办、领导看、群众干”,这是严重脱离群众的表现。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密切群众的关系,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十分重要。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带头受教育,带头做好事,办实事。要一级说给一级听,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机关要做基层的表率,党委要做支部的表率,党员领导干部要做一般党员和群众的表率。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明确党员的标准和党员干部的基本条件,弄清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按照党章和党规党纪的要求办事,严格履行义务和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利,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和合格的干部。

5.要做好对党员的系统教育。要以党章为基本教材,对党员进行系统教育。《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一定要把党章的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弄清楚,模糊思想要澄清,错误认识要改正。通过教育,使每个党员真正做到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履行党员的义务,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按照党章的各项要求去做,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是要进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远大目标的教育。一些党员信念动摇,信心不足,认为“理想是远的,信念是软的,多捞钱才是真的”,一些党员对群众的利益看不到、想不到、办不到,不起先锋模范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淡泊了。要教育党员树立共产主义必定实现的信念,从社会发展规律上认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要教育党员认识到共产主义是一个伟大的事业,但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前进的道路是不会一帆风顺的。一个党员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任何时候都不能信念动摇。要教育党员把大目标和本职工作、目前任务联系起来,明确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关系,使党员振奋精神,看到美好前景,增强信心和力量。

其次,是要进行党的宗旨教育。我们党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共产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党员的宗旨意识树立得牢不牢,主要表现在能否摆正个人利益同党的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通过宗旨教育,使党员弄清党员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懂得党员只有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任何利用职权侵占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权利。每个党员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必须在思想上想着人民,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在行动上为了人民,真正做人民公仆,带头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在维护稳定和完成急、难、险、重的任务中,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要奋不顾身,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不搞不正之风,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要真心实意地相信和依靠群众,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关心群众的疾苦,解决群众的困难;要做到在荣誉和权利面前不骄傲自满,不以权谋私,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不怀疑动摇,脚踏实地地实践党的宗旨。

三、是要进行党员标准教育

各级党组织要拿出一定的时间,集中一定的精力进行党员标准教育。要组织党员反复学习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8条义务和党规党法对党员的要求。要求党员在思想上把党员标准树起来,要知道党员标准的内容,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规定,知道自己的差距和今后怎么办;在行动上按党员标准做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在缩小和消除同党员标准的差距上有实际行动。要教育党员和干部充分认识到,过去合格不能代表现在合格,一方面合格不能代替全面合格,领导职务不能代替党员标准,组织上入党不能代替思想上入党。要在党员中深入开展以学理论、学党章为主要内容的双学活动,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的头脑,指导一切工作。同时,还要对党员进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教育,使党员进一步提高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6.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从建筑公司党员队伍的结构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一线党员少。公司共有党员122名,其中35岁以下的党员16名,占党员总数的%;36~45岁的党员65名,占党员总数的%;46~60岁以上的党员41名,占党员总数的%;平均年龄岁。从文化结构看,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72人,占党员总数的%,中专、高中文化程度32人,占党员总数的%,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8人,占党员总数的%;从分布情况看,生产一线的党员46名,占党员总数的%。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有些基层党组织不重视发展党员工作,有的党支部连续几年都没有发展党员。这也是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在生产一线的中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逐步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和分布。在发展党员工作中,要把保证质量放在第一位,做好教育工作,严格把好“入口关”,切实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进行衡量,认真履行审批手续,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做到既严格标准,又不搞突击入党。

7.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保持党组织的纯洁性。反对腐败,保持廉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廉政建设,是新时期摆在全党面前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它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因此,反腐败斗争一定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之下进行,一定要纳入民主和法制轨道,按照法制程序办事。近几年来,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非常重视,把查处大案要案作为突破口,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普遍感到,从整个形势上看,顺势;从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要求上看,顺心;从要解决的问题上看,顺茬;也看到了清除思想上瑕疵的紧迫性,改造世界观的重要性和党要管党的必要性。但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斗争,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社会原因。

因此,必须把反腐败斗争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要加强廉政教育,使每个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反腐败和保持廉洁的重要意义,牢记党员职责,严守党纪国法。要查处大案要案,特别是要集中力量查处群众意见大,危害严重的重大案件,做到“有案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究,有势必严”。要建立和健全廉政制度,强化制约机制,使管理工作规范化,要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置于法规、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下,消除随意性。要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增强透明度,不仅要发挥纪检、监察的职能,还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职代会、妇联及各种群众团体的监督作用和舆论作用,弘扬正气,揭露腐败现象。

8.要加强党建工作者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党建工作是我们党非常重要的工作,党建工作者是我们党忠诚可信的干部,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因此,党务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党建工作者在政治上要做强者,思想上要做开放者,工作上要做开拓者。要不断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努力解决西部大开发、企业大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到与西部大开发建设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

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面对新世纪的党建工作其任重而道远,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党建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点,用发展的观点,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态度,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把优良传统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转变中适应,在发展中提高。这样,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建设必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不屈不挠,开拓进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努力开创21世纪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48 2292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