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系统主题教育党课讲课稿范例实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文旅系统主题教育党课讲课稿范例实用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文旅系统主题教育党课讲稿篇1

7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以“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努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题,为文化和旅游部党员干部讲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主题教育中央第十九指导组组长巴音朝鲁、副组长张季及成员到会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李群、王旭东、腊翊凡、卢映川、饶权出席会议。

**在专题党课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就“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述精神,深刻把握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深刻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内涵、鲜明特征、实践要求,有助于我们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总结好运用好过去能够成功、未来继续成功的宝贵经验,走好自己的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书写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崭新篇章。

**强调,“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自信自立自强,矢志不渝为人类进步事业不懈奋斗的豪迈宣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要深刻认识这一重要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认识的新境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指明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方向,提供了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深刻理解我们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植根中华文明,守正创新、传承发展产生的新型文明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是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是致力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新型文明形态。

文旅系统主题教育党课讲稿篇2

10月31日下午,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华以《守初心担使命 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为题作主讲,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全体党员参加会议。

张建华围绕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的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经历,从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历程中探寻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他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对照《党章》《准则》和《条例》找差距、抓整改,统一思想,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明确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专题党课要求全局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从“提高政治站位,树牢理想信念”“严守党的纪律,划定规矩底线”“提高道德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强化宗旨意识,发扬奉献精神”四个方面,自觉做到“守初心、担使命”。

党课要求,文旅局机关及下属事业单位全体党员党员干部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转变思想认识,做好协调服务,创新工作理念,推动工作落实,团结协作,形成合力。

文旅系统主题教育党课讲稿篇3

同志们: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个长期的思想武装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要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增强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学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领导干部上讲台、讲党课的有关要求,我重点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题,向大家汇报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提升政治站位新高度,精准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报告中“文化”一词出现了58次,贯穿了报告始终,成为了报告的热门关键词;而“旅游”一词也出现了2次,这是这些年来“旅游”首次被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可以说文化和旅游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报告专门用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对文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又在第八部分的第四点对文化和旅游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指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清晰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阐释了文化建设规律和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地位作用,明确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历史方位,为做好文化和旅游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提供了根本遵循。

通过学习,我觉得报告中有4个关键词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个关键词:“两个结合”。报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了深入阐述,特别是富有独创性地对“第二个结合”作了深入阐述,用“40个字”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了二者之间的高度契合性。同时,把中华文化精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了我们要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在今天和未来要弘扬什么样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和任务。

第二个关键词:“自信自强”。报告在十九大报告“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强”。强调“文化自信自强”是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一致、相协调的。***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现代化,不仅物质上要强起来,精神上也要强起来”。报告在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报告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文化强国。这就是新时代文化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第三个关键词:“文旅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文旅融合的重要意义。旅游本质上是人文活动,与文化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当前,我国旅游业处在转型期,正进入提升质量的爬坡阶段。提升旅游业品质,根本上说是用高质量的文化来塑造高质量的旅游。当前,我国旅游人数每年已达60亿人次,是我国最大的人文活动。如此庞大的人文活动,必须用先进文化引领,必须建成文明的高地。这就要求旅游业必须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倡导者、引领者、践行者。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文旅融合的内涵,就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要塑造旅游,必须用文化精品来塑造。所以说,以文塑旅的过程,也是文化自身提升质量、创造精品的过程;旅游要彰显文化,必须用高品质的旅游才能彰显高品质的文化。所以说,以旅彰文的过程,也是旅游业品味和品质提升的过程。高品质的文化塑造高品质的旅游,高品质的旅游彰显高品质的文化,高品质的融合推动着文旅高质量发展。可以说,文旅融合,既是文化也是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句话,给现阶段文旅融合提出更高要求,这就是“深度”两个字。文旅融合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业内的共识,已经化为文化和旅游的生动实践。“深度”,简言之,就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往深里做、往深里走。在政府层面,要形成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政策体系,推出一批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国家项目。比如国家文化公园,就是典型的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国家项目。在产业层面,要形成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市场主体,培养一批文旅兼容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在报告中,还有多处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文旅融合”,但实际上讲的就是“文旅融合”。比如:报告提出要振兴乡村文化。乡村文化的振兴是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结果,乡村文化为乡村旅游提供资源,乡村旅游带动了乡村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比如报告提出要用好红色资源。我们知道,对红色资源用得最广泛、最直观、最生动、最吸引人的就是红色旅游,现在红色旅游人数占到旅游总人数的30%左右。用活红色资源必须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用红色旅游激活红色文化。这就是我们要重点抓好的事情。

第四个关键词:“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发展战略”。报告再次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这几句话指明了未来5年我们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是以内循环为主,文旅产业发展和投资的大方向仍是国内旅游为主,政策对文旅消费的激励、市场对新业态新模式下的文旅新消费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催生新的文旅场景和增长。这就是我们发展文旅产业的方向。

二、抢抓发展面临新机遇,切实增强做好文旅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党的二十大把文化和旅游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省第*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省“两会”和市委*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安排部署。我们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发展意识和机遇意识,精准把握中央、省、市关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切实增强做好文旅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第一,文化工作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是从国家层面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从战略和全局出发,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四个自信”,把文化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就文化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文化建设的政策文件,覆盖了文化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文化工作迎来了最明媚的春天。

二是从省级层面看。省第*次党代会作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战略部署,并从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繁荣发展舞台艺术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省委*全会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打造文化旅游强省”,强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战略,繁荣发展文艺创作,提升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人代会也对文化工作作出了一系列具体安排。可以说,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工作高度重视,为文化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是从市级层面看。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工作高度重视,作出了建设文化强市和到2025年文化改革发展各项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前列、把*市建设成为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高地的战略部署。市委高规格召开全市文化发展大会,将文化事业作为民生事实的重要内容,有力推动了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从发展基础看。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服务效能稳步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程度位居全省前列,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彝绣等非遗技艺闯出了大市场;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群众在文化事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对文化事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期望值越来越高,对文化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可以说,发展文化事业基础坚实、需求旺盛、舞台宽广。

第二,旅游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是政策机遇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旅游业发展相继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指出:“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二十大又历史性地将旅游写入了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将文化和旅游作为辐射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对标国际一流标准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品质,支持打造一批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省委*全会再次提出了打造文化旅游强省的目标任务,明确开展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对文旅产业发展进行全面部署。市委、市政府也把文旅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重点打造,提出了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15%左右的目标,并出台了系列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二是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在疫情前的2019年已经达到6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万亿元,国内游和出境游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疫情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也加剧了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随着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将迅速释放,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给旅游业恢复发展带来重大积极影响,全国旅游市场迅速回暖。2023年春节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亿人次,同比增长%,实现国内旅游收亿元,同比增长30%;全省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旅游业在“重生”的同时,消费结构、消费环境的持续变化也带来了旅游消费格局的深刻调整。省委经济工作会指出“疫情三年旅游停滞、创新停滞,但疫情之后春天到了,将迎来新的机遇”。省委书记强调,“我们要从过去的旅游业态中跳出来,大力推进旅游业态创新,开发中高端产品,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转变”。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去年“十一”黄金周有%的游客选择小众旅游目的地;携程网数据也显示,一些小城市的订单比同比增幅超过100%。淄博火热、反向旅游等现象火爆,无不说明这一点。具有区位优势、后发优势的我们,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三是发展前景十分可期。*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重要的交通、水利、能源、大数据、物流枢纽,具有区位、资源、生态、产业、民族文化等优势,发展旅游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拥有广阔市场和巨大潜力。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长征长江文化公园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市旅游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机遇。特别是后疫情时代,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将迅速释放,旅游模式从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微旅游、周边游、近郊游、乡村游蓬勃兴起。*市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日照充足、阳光明媚,山川秀丽、生态良好,具有发展康体养生、休闲度假旅游的先天优势,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发展气候旅游、阳光旅游、生态旅游最好的地方之一。全市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正迎来战略叠加的机遇期、蓄势跃升的突破期、转型发展的攻坚期。

三、汇聚跨越发展新动能,奋力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这为新时代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紧扣省委“3815”发展战略,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职责使命,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超常之举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让文化兴起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要求、把握历史主动,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文化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理论特质的认识,充分认识这一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一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当代马克思主义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华民族历经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也不断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伟力所激活,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推动*市各项事业发展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深刻领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相结合的理论特质,坚定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不断丰富学习方式,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多形式多渠道做好宣传阐释,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在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中增强定力、把牢方向,在传承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把握规律、指导实践,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外部环境风高浪急、推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任务仍然繁重,尤其需要坚定文化自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更好巩固团结奋进新征程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树立爱党爱国大德,凝聚起齐心协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精神力量。要传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培塑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

三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我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类网络平台、自媒体、网络名人作用,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网上传播,助推文化繁荣发展。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潜力,让传统文化更好地连接都市消费者。整合市内网络媒体资源,围绕民族文化、生态文明等内容,精心策划推出等一批新媒体爆款精品。不断巩固和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充分利用网络传播优势展示非遗保护成果。

四要大力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水平优化文体设施服务,高品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高标准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打造便民利民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更多的精品力作丰富市民精神家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推动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延伸。倡导全民阅读,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城市书房、乡村文化礼堂等城乡“文化微地标”,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挥好数字技术优势,助力弥合数字鸿沟,建设智慧便捷的城乡文化生活圈。要推动国有文艺院团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实施文艺精品繁荣计划,努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

第二,落实保护传承,加强开发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内涵深刻、思想精深、论述精辟,为新时代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入领会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深入领会做好文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有效落实到文物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转化为工作理念、政策法规、具体措施。

一要在保护传承上聚力加强。常态化开展全市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推进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统筹好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积极向上争取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项目,充分利用好智慧化科技手段,确保各类文物不塌不漏不灭失,防火防盗防破坏,各类非遗项目得到有效赓续。不断提高保护传承的效能和水平,切实维护好文化遗产和文物资源的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坚决守住文化根脉的安全底线。积极推进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创建工作。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民族传统节日振兴工程。探索推进“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非遗展示”活动,打造有影响力的市级非遗会展品牌。

二要在发掘研究上加压奋进。加大对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的扶持力度,搭建服务、宣传展示平台,支持开展传承人研修培训,壮大传承人队伍,增强传承活力。加强遗址考古工作,在对全市文物资源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等课题的研究,力争形成一批新成果。

三要在活化利用上创新推进。充分发挥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政治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在保持原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实现文化传承与现代建设的协调发展,加大文博创意产品开发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化IP和文博创意产品。真正让文化“活起来”、文物“会说话”,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四要在项目建设上提速加力。紧紧抓住国家正在全面推进黄河、长江、大运河、长征四个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的建设,紧紧围绕长江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标准,深入挖掘我市长江、长征沿线的文化资源和文物资源。坚持保护第一、规划引领、活化利用、彰显特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市遗址公园建设。

五要在文旅融合上升级业态。旅游是挖掘、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提升旅游文化价值文化生命力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我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文化和旅游在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促进文化资源转化为优质旅游产品。加快推动文物与旅游“宜融则融、能融尽融”,让文旅融合成为我市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推动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成为特色旅游目的地,推进文物和旅游深度融合。在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A级旅游景区、精品旅游线路产品中,有效利用文化遗产资源。

第三,推进融合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让文旅旺起来

***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大机遇,不断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全力打造“*旅游胜地”。

一要千方百计推进产业恢复发展。积极推进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文旅行业恢复发展系列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积极组织文旅企业、旅行社申报奖补资金、新增流动贷款财政贴息补助、景区门票补助等,切实帮助文旅企业共渡难关。充分发挥资源特色和交通区位优势,与各地旅行社、旅游协会协作,合力打造推出一批精品疗休养旅游产品和线路,加快促进旅游业恢复发展。

二要多措并举培育新业态新产品。继续深入推进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做特康养旅游,做深文旅融合,做活特色夜游。推进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生物医药、旅游+现代农业、旅游+体育等。积极推进打造一批符合文旅发展方向、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突出、文化和旅游消费规模较大、消费质量和水平较高、具有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的融合发展项目和线路产品。积极发展“夜间游”“微度假”和城市“周边游”等旅游新业态。

三要聚焦聚力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加快推进*、*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省级重大项目、市级重大项目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已签约项目的落地实施,加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确保达产见效。

四要全力以赴推动产品宣传营销。加快构建“政府、媒体、企业、中介”四位一体的宣传营销体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加强区域联动协作开发,加强与周边地区及重点客源地区域合作,积极构建“资源共享、客源互送、信息互通、要素流动、互利互惠”的合作发展格局。

同志们!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要坚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理论同实际相结合,学原著、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提高自己,努力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党中央要求,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事业发展需要。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48 2102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