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最美医生事迹材料【参考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最美医生事迹材料【参考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最美医生事迹材料【第一篇】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小钟,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2008年,她为了与在乡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劳动,是美丽的: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记事

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网友称赞她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的“80后”小钟成为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丽”的劳动者。

记者到达时,临街的龙河村卫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买药。一个温柔的声音不断叮嘱道:“老人家,这个药晚上睡觉时才吃。”“头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卖,但可以送一包给你吃。”

说话的就是小钟。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2008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还是留?”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小钟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小钟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48岁的小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最后找到钟医生,2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小昌说。

村里不少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她就靠打手势,或请懂汉语的苗族学生帮忙翻译。2010年国庆节,小钟还自掏腰包,请来贵阳的妇科专家为村民坐诊,她也趁机学习。“我为自己学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点20分小钟就起床开门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毕,不施粉黛就开始打扫卫生。不到20分钟,就有村民来输液。她来不及吃早餐,却关心病人是否饿肚子,并把豆浆分给病人喝。

“病人多时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一直忙到晚上11点,有时脸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小钟说。

但最初多数村民对这位年轻医生持怀疑态度,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小钟就先给他们配一天的药,仅两三元钱,告诉病人若有效再来。每个病人进门,她总是先端上一杯热水。

渐渐的,“钟医生医术高、态度好”的口碑越传越远,邻村的群众赶来找她看病,外地来的建筑工人也把这里当成了“固定”医疗点。

小钟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几元药钱都免了,钱不够也可以赊账。村里一位78岁的空巢老人靠捡塑料瓶为生,全是一两毛的零钱,这样的病人,小钟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

时间一长,村民们把小钟当成了朋友,没病时也来拉拉家常,赶集时常来歇歇脚。也常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温暖。卫生室里的燕子窝每年都有燕子返巢;村民们常送来自家地里的蔬菜,逢年过节大家又不约而同的送来糍粑、红米饭;乡亲们一起看露天电影有说有笑,感觉人与人很近;她记得每一个医治过的孩子的名字,孩子们也亲切的叫她“姨妈”“小嬢”。

一次,一个老大妈对她说:“你一个城里的女娃娃,丈夫也不在这边,跑到我们山沟里来又挣不了钱,何苦呢?”这样的关心让小钟倍感温暖。在她看来,农村很能体现人生价值。在大城市,医生和病人多是纯粹的医患关系,但在农村,村民们却把医生当成了一家人。

但在龙河村卫生室,衣柜是装药的纸箱,只有单调的三四种蔬菜,买不到爱吃的巧克力和奶茶,更没有五彩斑斓的时装。电力不足时还常停电,晚上只能靠蜡烛或应急灯照明。丈夫刚调走时,她独自躺在卫生室里,听着山风呼啸,害怕得睡不着,只好爬起来靠在墙上坐到天明。

没有澡堂,只能用两个大桶提水到屋内,蹲在一个大盆里洗澡;农村简易厕所臭气冲天;夜深人静时,还能听见老鼠窸窸窣窣从床下爬过的声音。

最难以忍受的莫过于寂寞。刚来时,没有电视和网络,也没有朋友,病人又少,找不到人说话,“卫生室里静得很可怕,感觉外面的世界很遥远。”

但她娇小的身体里有一颗强大的心。邻居徐显佳说,有一次小钟得了重感冒,只能自己往脚背上扎针输液。“有人来买药,她还一只脚跳到药柜边拿药。我怪她不找我们帮忙,她却说能坚持就不麻烦大家。”

小钟也试着从贵阳请了3位医生来帮忙,长的呆了3个月,短的只呆了3天,都因无法忍受乡村的艰苦而离开了。

她坦言,自己也打过“退堂鼓”,朋友们都劝她离开,也有机会调到兴义市工作,和丈夫团聚。但乡亲们听说她可能离开时,纷纷跑来打听:“钟医生你要走了吗?”“我们舍不得你啊……”

“老百姓这样需要你,怎么忍心舍他们而去?”小钟说。

她的故事在网上流传后,被感动的网民,称赞她是值得学习的“美丽天使”。小钟听后笑着说:“和那些更偏远的乡村医生相比,我的条件已经很好了,起码油盐酱醋俱全。”

而在丈夫龙瑞见眼中,小钟就像“矿泉水”一样简单纯净,“善良宽容,不计得失,凡事总往好的方面想。”

如今小钟有四个家:贵阳市父母家、兴义市丈夫家、女儿所在的奶奶家,以及卫生室这个家。她对女儿和父母心怀愧疚,只能靠电话沟通,夫妻俩也很少在家里正正规规的吃顿饭。

但小钟说自己并不后悔,她和丈夫都觉得,有时一个眼神、一句关怀都能感受到默契和幸福。“我会干下去,直到更优秀的医生来给乡亲们看病。”

最美医生事迹材料【第二篇】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保障辖区儿童的身体健康自己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以用情工作、用心服务,赢得了社会和被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连续6年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100%,多年被院内评为优秀个人。

东新街辖区常住人口约10万人,计划免疫服务人员6人,由于工作人员少,这里的被服务人员流动量大,承担的责任、风险更大,需要得到的服务水准更高,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业务知识,通过上网自学了解相关知识,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工作中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地完成免疫工作任务及工作指标,网证相符率100%,常规免疫接种率、补种接种率均达95%。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我感受到不仅有熟练的业务素质,还应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医德医风,热心、耐心、细心的服务,我根据不同的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心理护理,特别是学龄前期儿童紧张恐惧情绪大不好配合,根据他们初具个性特点,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喜欢受到表扬,智能发育更完善,好奇、多问、好模仿,言语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容易受工作人员的言语影响,因此与儿童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给他们留下热情、和蔼、耐心、亲切的良好印象,接种后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使其今后的预防接种能更好地配合,使预防接种工作在轻松的环境及气氛中进行,对预防接种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接种门诊的工作琐碎而繁杂,每天接待儿童和家长几百人,每个儿童基本三四个家长陪同,每天答复家长的询问不计其数,说的话,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经常说着说着,嗓子就哑了,尽管如此,从无怨言,工作中接种疫苗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属于正常现象,但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儿童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尽管事先做了大量解释说明工作,事后部分家长还是不能理解,说出一些过激的话,面对误解和不公正的态度自己总是高姿态去应对,用微笑、用爱心、用耐心、用真诚、用科学知识去换取心灵的沟通,赢得家长和儿童的理解和信任,以博大的胸襟,坦荡的情怀,包容挫折,包容误解。

在管理岗位上,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抓落实,安全有效做好接种,做好一人一针一管,从未发生过不良事件和差错事故,管理上注环节、重质量,抓好质量监测,作为科室负责人以身作则,勤勤恳恳,带动组员将预防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使技能服务优质化,爱心活动经常化,理论联系实际,搞好预防工作。几年来18项公共卫生考核成绩全区始终名列前茅。

在与同事相处中处处以团结为重,真诚相待,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对同事做到工作上体贴照顾,生活上关心帮助。

回顾过去,从事预防保健工作中取得了点点滴滴成绩这些成绩都是上级领导同志们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成绩只是代表过去,我将在今后工作中为东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疫工作尽绵薄之力。

最美医生事迹材料【第三篇】

xx,男,中共党员,1977年12月生,2000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兰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务科主任。社会兼职xx省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儿科分会委员、xx省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新生儿科分会委员、xx省妇幼保健协会第一届儿童保健分会委员、xx市医学会儿科委员分会第一届委员,先后被兰山区委区政府评为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全区卫生系统先进个人、2013年兰山区“健康卫生”等荣誉称号。

工作18年来,他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全区那些最需要帮助的患儿,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儿童健康事业,为那些深受疾苦的孩子病有所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四、励志竭精,只为撑起幼儿健康的“保护伞”。

儿科医生一直是医院紧缺人才,刚参加工作的xx,面临咿咿呀呀、疾患缠身的婴幼儿时,不免有些手足无措,心理上难以接受,打起了退堂鼓。但当他想起嗷嗷待哺的孩子那双渴望健康快乐的眼神,他的心被震撼了,坚定了他的信念,坚定自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天下饱受疾病折磨的孩子解除痛苦,还他健康,就是这个信念让他一干就是十八年。在这个岗位上,他兢兢业业,不畏脏、不畏累,一直坚守在一线,他的上进努力和甘于奉献不仅让疾患缠身的儿童及时康复,他自己也不断进步,渐渐成长为为数不多的年轻的中层干部--儿科负责人。

随着科室人员新老交替,而年轻医师的匮乏,使得科室发展举步维艰。患儿要救治、科室要发展,就是在这危急时刻,xx立足科室实情,稳扎实干,鼓励科室成员充分发挥青年党团员带头作用,不计得失,黑加白、五加二,全力扑在工作上。而他更是全年无休,手机时刻待机,及时再忙再累再晚,科室一个电话,立马赶到,不仅让患儿得到及时诊治,更为科室年轻医师筑起坚实的后盾。而面对身怀六甲的爱人及学龄前孩子,他充满了愧歉,他总是说到:“只有单位这个大家安定了,我才能安心,我们这个小家才安稳”。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十八年来,他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及服务理念,积极到三甲医院进修深造,总结出独特的临床诊疗经验,在全区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治上独树一帜,深受广大患儿家长的好评,撑起了全区儿童健康“保护伞”,为全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五、股肱之力,积极筹建全区新生儿深切治疗的“港湾”。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出生,如何保障新生儿成活率,是当今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他的提议下,经院长办公会同意,递交主管部门申请,着力打造全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又称“深切治疗部”,是危急重症患儿成功救治的重要“港湾”,需要全天24小时有医护人员监护,这使得原本人员就短缺的科室无法正常运转。xx根据当前工作情况,及时发挥医务科科长职责,统筹协调,对部分护理人员进行调整,选派科室人员到对口帮扶的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重症监护医疗管理。院内同步展开房屋装修改造,房间设计、流程设计、仪器选购、人员培训同步进行。在他不懈努力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如期运行,经上级主管部门测评,评定为全区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

监护中心运行以来,到目前为止,救治重症患儿近百例,保障了全区助产机构业务顺利开展。

六、将顺其美,全力做好医患双方“代言人”。

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优质服务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水平。作为医务科负责人的他,及时做好医德考评、完善就诊路径、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然而,随着社会医患关系的紧张局势,医患纠纷的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医疗事故,服务质量、收费情况、治疗效果等等都成为患者投诉的理由,而这方面的调节都少不了医务科。每接到一例投诉,xx总是第一个赶往现场,小的投诉他总是能当场解决,既稳固事态的发展,又为科室的工作开展排忧解难。对于偶尔发生的医疗纠纷,他更是首当其冲赶往现场宣传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政策及解决渠道,稳定患者情绪,引导患者通过医调委依法进行解决协商。他干的是一手托两家的活儿,一方面是正在气头儿上的患者,一方面是专门救死扶伤的自己单位,活儿很难干。而此时,他不断穿梭与单位和患者之间,登门到患者家中更是常事。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患方做思想工作,很多时候都吃“闭门羹”,甚至埋怨、挨骂。在他的努力下,有时原以为占理的患者方面对铁一般的证据如泄气的皮球,不再闹了。若是院方的原因,他引导患方通过医调委依法进行解决协商。黑的白不了,白的黑不了,医患纠纷主要因为信息不对称,当一切都摆到桌面上,理不辩自明。要想通过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就要推心置腹地给患者分析讲解各种法规,以此取得患者的信任之后为其服务,同时,还要维护单位的合法利益,他总是自嘲自己是“老好人”、“两面派”。

在他的努力下,单位优质服务满意率年年大幅上升,医疗投诉、纠纷事件逐步减少,并能及时解决,他这个“两面派”的“代言人”为单位及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多年来,xx同志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以自己最大力量,当好了全区幼儿健康的强壮卫士,履行自己誓言,为全区幼儿健康保驾护航。

篇2

xx,女,1966年出生,xx莒县人,1989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本科学历,主任医师。xx市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xx市妇科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xx省妇幼保健学会常务委员,xx省抗癌学会委员,现任xx市妇女儿童医院妇女健康中心主任。

2016年获“齐鲁最美医生”提名奖。她始终践行科学管理理念,带领科室创新发展收到无数的锦旗和赞誉,带领的专业评为省重点学科,2018年科室获得“xx市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等奖项。

一、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自工作以来,xx主任牢牢坚定一名从医者的崇高理念与追求,始终把工作和患者放在第一位,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疾患,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多少个晚上,别人家的妈妈正在为做着可口的晚餐或者辅导功课,她却专注在手术台上,为抢救患者而忙碌。为了在假日里做好患者的守护者,她曾经连续数年春节值班,在医院度过除夕,连续值班36小时,直至初一傍晚才返回家中和家人团聚,别人都是全家团圆、热闹喜庆地过节,她的家里却只有丈夫和儿子,爷俩做了一桌子饭菜,从热到凉,热了又冷,却依然等不到她回家的消息……有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她在手术室里度过,又有多少个疲惫的深夜,她被电话叫醒,重新站到急诊手术台边。无论是三更半夜,还是风霜雪雨,都阻挡不了她救治病人的急切心情,抢救患者的医护人员中总有她熟悉的身影。为了患者的尽快康复,她甚至经常彻夜不眠地守护着患者,直到患者脱离危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xx主任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没有怨言,反而她更加热爱这份工作。每当患者痊愈出院,她们的脸庞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对医护人员流露出由衷的感激,此时,她深刻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光荣的使命感,那一刻,再多的苦和累都已烟消云散。

二、严谨治学,推动学科发展

医学是一门现代科学技术,要求从业者坚持不懈的学习,追求精湛的技艺。从医二十余年来,xx主任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位病患,遇到疑难杂症从不放弃,不仅翻阅资料,还虚心请教经验丰富的医生,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自参加工作以来,xx主任累计接诊门诊患者十万余人次,完成手术台次万余台。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持续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她也积极进行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1999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专修腹腔镜手术,完成xx市第一例宫、腹腔镜四级手术,并首家通过认证。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创新,使得腔镜微创技术不断发展,成为诊疗特色。她自行研制的免气腹腹腔镜操作系统,大大节约了医疗成本,扩大了手术指征,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并于2017年,成功开展了我市首例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她的带领下,医院妇科的微创技术一直走在xx市的前列。

聚丙烯网片在盆底重建手术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和《改良免穿刺尿道悬吊术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应用》等多项科研课题获xx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三、清正廉洁,恪守职业道德

多年来,xx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清正廉洁,医德高尚,作风扎实,顾全大局,处事公道,时刻以集体利益为重,将医德放在第一位,时刻以患者利益为中心,以“信”为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尽职尽责地为患者解除病痛。自觉抵制医药贿赂,用良好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2015年6月,一名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来到医院就诊,入院时患者已出现了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危重。接诊患者后,xx联系同事,多科会诊,积极施救,耐心治疗,从晚上9点到第二天上午9点连续施救12小时,一直忙碌在患者身边,直至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患者家属非常感动,为表达感谢之情,偷偷将一张面值500元钱的购物卡放到她的笔记本内。当天,xx奔赴济南参加业务培训,在她意外发现那张购物卡后,立即联系医院值班人员,经核实情况,委托护士长将500元现金送还给患者家属,并且嘱咐患者安心养病,她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医生,能为患者解除痛苦是我的职责,我只是和同事们一样,做了作为一个医生该做的事情!”。她始终认为,医生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务必恪守职业道德和操守,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近年来,她拒收红包等百余次,给自己的团队做出了表率,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获得广大患者一致好评。

四、与人为善,彰显医者仁心

对待年轻的下属,她悉心指导,毫无保留;

对待病患,她视若亲人,竭尽所能,不但做到精心诊疗让患者身体痊愈,而且做到满意服务让患者心灵康复。辛苦的付出,无私的奉献,刻苦的钻研,使她在妇产行业声誉不断升高,每次门诊,患者络绎不绝,常常使她错过了用餐时间,而她无怨无悔,总是和同事们说,患者来医院看病有的是长途奔波,有的排队数小时,他们真的不容易,做为一名医生,不能让患者无奈的等待。正是对患者这种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和赞许。

莒南县患者小刘产后阴道流血,慕名找xx主任求诊,经检查后诊断为绒癌,小刘刚26岁,家里还有一个不到一岁、嗷嗷待哺的孩子,家境非常贫困,打算放弃治疗。这样的境况让宋主任心生怜悯,她一边耐心解释病情劝她不要放弃治疗,一边组织科室全体人员捐钱、捐物。在她的帮助下,小刘重拾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治疗最终痊愈出院,出院时小刘流着泪水,激动地说:“宋医生,谢谢您,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她的无私奉献一次次得到患者的肯定,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是对她的最好诠释。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做为一名医生,xx正以她全部的爱心、积极的心态,实事求的态度、踏实进取的行动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使命,在她带领与感召下,xx市妇女儿童医院全体妇产科工作人员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优质的医疗技术,全身心投身妇女儿童健康事业中,为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更好的保驾护航。

篇3

xx,女,汉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xx市中医医院肺病二科主任,xx市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带领团队荣获市直机关“巾帼建功岗”荣誉称号。带领团队多次获得院级最美劳动团队。

多年来,她刻苦钻研医学知识,熟练掌握本学科技能,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和领导才能。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勤奋敬业,廉洁行医,诚信服务,无私奉献,医德医风高尚,受到社会和患者的高度赞扬。

自从担任科室主任以来,带领团队发展呼吸内科的学科建设,先后发展了呼吸内科内镜下的诊疗,发展了呼吸内科的睡眠医学,解决了打鼾病人的疾苦。发展了呼吸内科肺功能以及重症亚学科,多次成功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收到锦旗无数,同时做好呼吸系统的慢病管理,使呼吸系统的慢性病患者如哮喘和慢阻肺都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开展了经皮肺活检和肺癌微波消融技术,填补了医院的空白。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医,带领团队每日学习经典,背诵经典,用《伤寒论》和《内经》的理论来治疗呼吸系统的疾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做到了让患者花最少的钱看好自己的病。

作为科室主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一直是她信奉的准则,协调各种关系,与护士长精诚团结,带领大家多次获得了院级最美劳动团队。高标准、严要求每一位同事,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呼吸内科大夫和护士。与科室同事之间搞好团结,从未出现“小团体”和“小山头”现象。积极关心科室同仁,遇到家中有病人或是科室同事有病,带领大家去问候,尽最大的努力去关心同事,科室同事之间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温暖。

该同志以精湛的医术、优良的人品、高尚的医德、无私的爱心缔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赖和同事的敬佩。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她以娴熟的诊疗技能和满腔的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在社会上及病人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她担任的社会兼职有:xx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内科分会的主任委员,xx省医师协会中医医师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xx省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学医师分会委员,xx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青年委员会委员,xx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xx市医学会结核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xx市医学会呼吸内科分会委员,xx中医药大学兼职教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1年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一年,在进修期间学习刻苦,认真钻研,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学会了纤支镜的操作,肺功能的操作和判读,睡眠的操作和分析。掌握了血气分析的技术和判读,掌握了呼吸内科重症病人的呼吸机操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利用业余时间在睡眠室帮助老师做课题,2002年进修结束后获得优秀进修医师的称号。

作为70后的医务工作者,大二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如亲人”,经常亲自带病人做各种检查,有一次带病人做肺动脉血管重建时,看到另外一位病人的ct时,考虑重症肺炎,紧急将病人送入病房,给予急救,使病人没有错过最佳抢救时机,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爱岗敬业是一生不懈的追求。2012年冬一名大龄孕妇,剖腹产手术后,患者出现喘憋,不能平卧,大汗淋漓,呼吸窘迫,亲自带病人做肺部ct,诊断是重症肺炎,而此时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周身紫绀,一直在患者床旁调整呼吸机的各种参数,经过48小时不眠不休的抢救后,患者终于成功脱离呼吸机,后痊愈出院。自此以后,被科室同仁戏称为“宋铁人”。经常协助兄弟科室抢救病人,一次推拿科的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而宋主任刚巧走过推拿科,听到呼叫后立刻赶到患者床旁,紧急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后又主动到重症监护室监护病人48小时,直至患者转危为安。

事求实是,以“诚信”为行医之本,用耐心恰当的解释告知患者及家属详细的病情,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怕脏,不怕累,一孕妇分娩后半个月,出现心悸、咯血,在当地县医院治疗效果不好,多次辗转各家医院,考虑病人病情危重拒收。后经急救车送入我院急诊科,右下肺动脉完全堵塞,经过20多天的抢救,患者右侧出现胸腔积液,右肺只剩下1/4,经过反复胸腔抽液及抗凝治疗半年,患者痊愈。

她从医二十多年来,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呼吸系疾病的临床研究及诊治,尤其擅长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困难及用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呼吸内科近几年病人激增,每到冬天都会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作为科室主任,带领团队不怕苦不怕累,天天加班加点救治病人,多次受到病人的好评。作为医务工作者,学习是一辈子的事,在她的身上,诠释着这样的激情,每日学习到深夜。自从有了网络平台以后,带领团队努力学习,每周两次集体听医生站上专家的授课,买来最新的医学书籍督促大家一起学习。使团队的学习劲头强势,培养了优秀的呼吸内科大夫,发展了呼吸内科团队。同时利用微信群和qq群,每日发送背诵的经典,如《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同时用经典的思维给病人治病,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从事临床工作的同时,将临床知识转化为理论知识,发表论文10多篇,著书10余部。从事科研5项,分别获得xx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积极从事教学工作,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从事滨州医学院大四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认真教书育人,认真临床带教,每一届的医学生的体格检查都是手把手认真带教,连年被学生评为“优秀带教老师”。并且获得了滨州医学院理论教学比赛二等奖。

同时积极参加各种义诊活动,无论是哪种义诊活动都认真参加,积极给老百姓解决疾苦,同时义务培训乡医,经常去乡镇讲课,提高乡医的水平。经常参加各种健康大讲堂的讲座,向老百姓传授健康知识,做到未病先防,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在工作中,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任劳任怨,从不马虎。始终牢记医学生誓言,全心全意为病患者服务,视病人如亲人,不管再苦再累,白天黑夜,休息日还是节假日,病人随叫随到,从无怨言,并耐心细致的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真正做到了对病人“进门是亲人,出门是朋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患者群,受到了患者及社会的好评。

xx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心系患者、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勤奋工作,忠实履行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她的人生格言,她的案头置着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她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爱心,在广大患者和职工中树立了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爱戴与敬重,诠释了大医至精至诚的真谛。

篇4

如果你愿意接受我的承诺,就别犹豫,我也愿意将我的天职化做一场春雨,滋润你一段寂寞的旅程。”这段话很朴实,也很温暖,贴在一位外科主任的办公桌上,彰显了一位医者的仁心,他,就是xx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主任xx。

“心中常念患者苦,耳里如闻呼救声”。外科工作具有急、重、繁、乱、杂等特点,尤其是肝胆外科,更是因为风险高,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但是xx主任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0余年。由于工作表现出色,1999年,年仅35岁他就担起了肝胆外科副主任的重任,2003年担任普外科主任,2004年担任普外二科主任主要负责肝胆胰脾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治。作为一名科主任,他时时处处体现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及创新精神。自从担任科主任后,他从狠抓科室质量入手,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充分调动科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及充分利用了可利用的人力资源,极大促进了科室发展。30多年来,他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尽心竭力为病人施治,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他时刻提醒自己,责任重于泰山,把病人的生命放在首位,制定一套适合科室专业特点的培训方案及考核制度,强化了质量意识,提升了科室水平,保障了患者安全,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

专科,不懈追求的理想

1997年,医院委派xx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及长海医院进修一年,师从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教授。这一年对他的影响和触动非常大,尤其是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及长海医院的先进技术、人性化管理和团队协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1999年,xx担任科副主任,立志从这三个方面学习和赶超,将专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技术上,他一步一个脚印,勇闯禁区,在实践中不断赶超省内和国内一流技术,不断调整专科发展战略。1997年在xx市率先开展普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据统计,xx现已开展各种腹腔镜手术3000余例,其中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及完全腹腔镜下肝尾状叶切除属xx省地市级医院首例,完成包括血管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300余例、复杂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60余例。

潜心科研工作,催生科室发展的原动力

他潜心临床诊疗的同时,对科研和新技术总是身先士卒,带头攻关。工作之余,他自费订阅多种医学杂志,并潜心钻研,不断总结经验。其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的论文20余篇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杂志上发表。在开展新技术项目和专科建设中,他大力贯彻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积极支持和创造条件开展特色专科,为了培养人才,采用函授学习,鼓励自学成才,另一方面邀请北京301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长海医院、xx大学齐鲁医院等医院的有关专家进行对口支援,传授技艺,为科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明白科研是一个科室快速发展的动力,是造福病人的重要手段。他积极参与多项xx市科技局、xx市卫计委的科研立项研究工作。1996年以来个人先后荣获xx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参编著作2部,发明新型专利二项。2000年获xx市第一届青年科技奖。

抓管理,他有粗有细,注重服务和人性化管理

在科室管理工作中,他认真做好业务管理工作,负责医疗日常事务,落实科室各级各类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坚持每周一次大查房,每月一次医疗质量大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反复与有关医生进行沟通、学习,从不放过一个细小的环节,做到“三不”,即事情不澄清不放过,当事人不接受教训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对每个环节坚持督查到位。他视质量为生命,认真检查医疗操作规范,安排业务查房,业务讲座和疑难病例讨论,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

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学习不动摇,始终以群众健康需求为服务宗旨,以院为家,满腔热忱地为患者服务,事事处处以病人为中心,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严冬还是酷夏,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不管是休息还是下夜班,只要病人需要,他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几乎一年到头都能在医院看到他的身影。有一年的冬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有一位45岁男性多发内脏破裂患者,住在几十里之外的农村,经辗转来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出现胸闷、气急、失血性休克,病情非常严重,生命垂危,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他接到急诊求助电话后,立即放下手中的饭碗,毫不犹豫地迅速赶到科室,抢救患者,立刻安排输血,行急诊手术,从前夜忙到凌晨,手术顺利结束,病人转危为安,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想:患者45岁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救了他就等于挽救了一个幸福家庭,感觉无比欣慰。他又一次体会到“白衣天使”的真正含义,心中只有一个理念:“病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回家稍息片刻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又开始新的一天。在诸多的病例中,他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切实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他总是为病人精打细算,选用经济适用的药物,从不乱检查,不开大处方,经常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减短病人的住院时间,热情关注每一位贫困家庭的患者,为了方便病人,他还时常为患者驱寒送暖,做好疏导,甚至帮助病人家属抬送患者至有关科室检查,而当病人感谢他时,他总是笑着说,“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团队协作,是专科发展的关键

无论在职还是退休人员生病有难,他都进行看望、伸出援手给予帮助,让科室成员深深感到作为科室一员的温暖。

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xx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医治水平居省内领先地位,特别是腹腔镜微创手术率,重症急性胰腺炎等危重病人成功抢救率居全市前列。

对家人,他亏欠太多,却从未后悔

不停手术,又对不住家中的老娘。思忖片刻,他毅然刷手上台,冷静的开始手术。5个小时后,他下了手术台,看着病人平稳醒来后,才立即驱车赶回老家。回到家后,母亲已经再也不能睁开眼睛,看看她最疼爱的儿子一眼……“在病人与家人之间,确实很难取舍,选择了这个职业,我只能选择患者。”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xx主任的眼里含着泪花,更含着对事业的坚守,对病人的负责。

xx市医师协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xx市抗癌协会肝胆肿瘤分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xx省医师协会普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xx省抗癌协会肝胆肿瘤分会常务委员;

篇5

记得《感动中国》一位获奖医生的获奖词里面有这么一句话:“一辈子做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这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我们仰望大医、名医。对我而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当然感人,但在平凡岗位上的尽心尽责,每天做的事情都对得起病人,同样也是大医精诚的一种境界。

我是xx,xx市肿瘤医院腹外一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九三学社肿瘤医院支社主委。23岁参加工作,行医31年,我始终坚持用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工作中,以医者的仁爱之心坚守着一切为病人着想的行医准则,用平凡的事迹诠释着一名外科医生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天职。

出身农家,秉承父训,始终如一。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父母的勤劳质朴造就了我宽以待人、不怕吃苦的秉性。三十六年前我怀揣梦想考入潍坊医学院,临行前父亲的一句“学好本领,造福乡亲”的嘱托,让我一直铭记于心,毕业后毅然决然的回到家乡,就这样,在咱们肿瘤医院一干就是三十一年,xx市肿瘤医院就是我的家,同时我坚信,也只有守得住才能成为一名公认的好医生。

无悔坚守,贯穿在31年的每一个白天和黑夜。

对我的家人,我经常说这么一句话:“选择了当医生,我的上下班时间就由我的病人来决定了。”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只要病人需要,我总是随叫随到。记得有一次,做完第二台手术已是晚上九点,还没来得及吃晚饭,又来了一位高龄嵌顿疝病人,出于对我们医院和我的信任,怎么都不肯去其他医院治疗。等手术结束已是凌晨2点,虽然疲惫,但看到老人那安详的面容,我内心感觉很踏实。

对我来说,病人如亲人,我不嫌脏也不怕臭,我愿以消除患者疾病痛苦为己任。曾经有这样一名患者,因食入过量炒知了,大便秘结近十余天不能排除,腹胀如鼓疼痛难忍,辗转几家医院找到了我,“医者父母心”,没有更好的办法,我就跪在床边,用自己的手指为她一块一块地抠除,整个治疗过程持续了近一小时。这样的例子在我31年的从医经历中不胜枚举。从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到现在孙女眼里的超人爷爷,31年我用一腔痴心不改的赤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汗水,以自己特有的坚韧和拼搏,实践着救死扶伤的从医誓言。

无悔坚守,融入在31年的医术钻研和努力创新中。

精益求精,挽救患者的生命是我职业的人生目标。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放心的医疗服务,是我从医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医无止境,医生这个职业是需要终生学习的。平时工作再忙再累,我也会挤出时间来学习,每遇疑难杂症、复杂手术,我会时常翻阅资料,往往推敲到深夜。有一次,一名被多家医院断定为“晚期肝癌”回家等待的病人找到我,看到她眼里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也感动她们夫妻俩的坚韧。我认真查阅了患者厚厚的一叠影像学图片和就诊资料,经过两个多小时问诊,组织相关人员对患者的症状及检查结果进行讨论,再进行仔细检查,凭借综合分析和几十年的从医经验,最后我非常肯定的告诉病人:“你得的不是肝癌”,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推断。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我把这一结论告诉她的时候,她眼里燃起的那种希望,如获重生。

有位已经做过两次手术又复发的腹腔恶性肿瘤病人,在国内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曾断言不能再手术、几乎无望时找到了我,我带领医师团队仔细分析、制订完善手术预案,经过六个多小时手术将肿瘤切除。当他远在淄博的亲属得知这一消息时,感到十分的惊讶,不敢相信我们医院能做这个手术。我最擅长老年胃肠道肿瘤和肠梗阻的治疗,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送给我“梗阻王”的雅号就足以能够证明。虽然这类病人手术的风险很大,但是我用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亲自陪病人去做各种检查,认真分析检查结果,动态观察病情演变,手术精细操作,从而确保了每例手术的成功。对于我来说,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都尽心尽力,绝不会去放弃任何一位来求助的病人。最大年龄的结肠癌患者92岁,手术成功顺利出院。

无悔坚守,体现在31年来对每一位患者的细心和善待。

治病的同时更要治人、治心。除了门诊和手术,剩余的时间我几乎把自己全部放到了病房,融入到病人及其亲属住院期间的治疗与生活之中,让他(她)们感觉到医生的关怀和医院的温暖,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及早出院。好多的大爷、大妈都说:“我的病怎么治疗,我谁的也不听,就听老王的”。这种信任和托付给予我多大的力量,同时也让我背后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从医三十余载,我没有一次医疗事故,几乎没有一例医疗纠纷。

秉承为病人少花钱、治好病的宗旨,尽可能地减少对病人生存和预后无重要意义的昂贵检查和高值治疗,可以说,我的病人,医疗费用在同行中是最低的。当我成为首批xx省医疗保险定岗百优医师的时候,我知道,身上的担子将会更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真正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只有用好国家有限的医保资金,才能规范好自己的医疗行为,才能让咱老百姓真真正正的放心。

无悔坚守,表现在31年来的言传身教和满腔热忱。

作为科室副主任,我严谨求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毫不保留,认真做好“传、帮、带”。我几乎总是科室第一位上班的人,我也经常告诉自己的学生两句话:“把我有限的技术学到手,把你自己的爱心给病人”。带出来的徒弟都说:“跟王老师才真正学到技术和为人”。现在我已是桃李满园,有十几个学生考上研究生和博士,有的去了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有的成了国内知名专家。而我依然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带着青年医师,一如既往手把手的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在同事的手术遇到困难时,为了患者的健康,我顾不得自己的疲惫与辛苦,总是及时出现在需要我的手术台边,帮助他们解决了一次次的难题。同事又送给我一个称号:“不用付会诊费的院内特聘专家”。对我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自己的所有都回馈给医院和社会,让最好的技术和理念得到传承,让年轻的医务工作者站在我们的肩膀上,为一位位患者送去福祉与希冀。

无悔坚守,展示在31年竭力推动医疗公平与发展的至精至诚。

医者,施以仁术以救人,施以仁心以救魂。我热爱科普,忠实宣教。医疗事故鉴定、医疗纠纷三方调解、医院伦理委员会、医疗质量控制、疑难疾病多学科会诊都少不了我的身影。在《xx日报》和《鲁南商报》等媒体我都曾发表过很多科普文章。医院门诊大厅内,我为病人朋友所做的“癌症,治还是不治”的宣教获得了医患一致好评。在xx电视台和xx市卫生计生委联合举办的《名医面对面》栏目中,我主讲的“大肠癌早知道”专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匪浅。无论外出义诊,还是专家门诊,我都珍惜每一次的机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用最朴实的语言和实际的事例为身边人做医学科普知识宣传。我希望全社会更多的人多些了解健康相关的知识,做一名合格的“健康中国梦”宣传员。

我相信,无论我们身在何方位居何处,只要我们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只要我们铭记至精至诚的信念,只要我们饱有同情慈爱苍生的心灵,我们就有义务推动医疗的公平和发展,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们也可以成为一名大医。

如果说:军人的爱是为了蓝天下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安危,那么我们医务工作者的爱则是为了蓝天下那一张张笑意盎然的脸永驻人间!是我们用心血重新点燃了千万患者的生命之火,是我们用汗水滋润了千万患者干涸的心田,更是我们用火一般的热情护卫了患者安全舒畅的就医环境。

三十多年来,在各级党委和领导的培养下,在同事同行们的关心下,在患者朋友的理解下,我从普普通通的医生成长为一名医学专家。我始终坚守着“悬壶济世待患如亲”的宗旨,抚慰患者的心灵,重塑患者的健康。大医精于业,诚于心,厚于德。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务人员的硬实力,那么医德就是优秀医务人员的软实力。我愿自己是一根蜡烛,从顶燃烧到底,一直都是光明。我的一生注定是与病人利益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舟共济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我就是这样一位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政协委员,一位始终把病人放在心上的外科医生。

篇6

2009年9月h1n1流感病毒来袭,魏主任临危受命,他带领全科医护人员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夜以继日的工作。在甲流疫情最高峰,科内收治重症病例100余名,其中30余例危重抢救患者,工作的难度、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他为了工作,曾半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全科医护人员在他的带动下,也没有一个请假的。2017年春天,xx再次创造纪录,为了抢救一例h7n9禽流感患者,他33个日夜的倾力抢救。33天里,xx没有回过一次家,他寸步不离的坚守在病房。

忠于职守勇于担当

xx说,他永远忘不了2009年的春节,西北风呼呼的刮着,气温在零下7度,在那个合家团圆,走亲访友的日子里,他们坚守在病房,特别是几个青年医护人员,有的正在谈恋爱,有的孩子正需要照顾,他们多想和家人团聚,但为了患者生命相托的信赖,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那一个冬春,在那场救治甲流的惊心动魄的斗争中,他们憋足了劲,顺利完成了救治任务。

2017年春节前后禽流感疫情再次来袭!xx各地陆续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我市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凭借多年积累的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经验,魏主任二十四小时待命,做好了随时投入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工作的准备。

3月31日,一名极重症患者入院,“呼吸衰竭、休克、气促明显,血氧饱和度50%,病情迅速恶化,患者命悬一线”。4月1日,患者检验结果确诊为h7n9禽流感。魏主任带领的感染科一病区救治组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隔离病房昼夜实施严密的监护抢救治疗。“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和改善修复呼吸功能,控制继发感染,积极治疗肺纤维化,”三道险恶关口,医患共同面对考验,应对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病情变化信息随时上报、省专家及医院救治专家组集体会诊……33天的坚守战斗,33个日夜的倾力抢救,在这33天的日日夜夜中,魏主任没有回过一次家,他寸步不离的坚守在病房,同患者闯过了严峻的三道险恶关卡,三关过后,在鬼门关兜转了一圈又一圈的患者,被硬拉了回来。这一刻,魏主任总算松了一口气,长时间的劳累和精神的高度紧张,他病倒了,反复高烧40度,已经33天没有见面,仅靠电话联系的妻子,打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担心坏了,联系科室电话,才得知魏主任正处于寒战、高烧中,那时他蓬头垢面,满嘴长泡,虚弱的睁不开眼睛。他实在是太累了,同事、领导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都纷纷劝他回家休息,可他仍然坚守在病房,他说轻伤不能下火线,只有守在病房,守在患者身边,直到患者康复出院那一刻,他才能安心。经过88天的积极救治,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经专家组认可,6月27日患者出院了。

病历记录里面,整整200余页,影像科床边片65次,化验检查70余次,呼吸机辅助呼吸50余天……这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他们用坚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是使命的召唤,这是实力的硬战,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以魏主任为代表的感染科团队,他们在一次次的重大防疫战斗中,在与死神的较量中,义无反顾,竭尽全力,忘我奋战,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和肯定。

精益求精任劳任怨

作为感染科重症病房,科室经常收治病情危重患者,加班不回家,半夜起来抢救是常有之事。魏主任始终坚持以院为家,时时处处以患者为中心,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冬酷夏,也不论是白天黑夜,还是休息下夜班,只要患者需要他都随叫随到。

2015年春节,科室收治一位麻疹患儿,由于病情危重,呼吸机麻痹不能自主呼吸,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儿家属都放弃孩子回家了,魏主任一直守护在孩子身边,尽全力抢救,最终将患儿从死亡边缘拉回,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也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遇到患者做床边血滤,他都会坚守在病房,64小时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直到患者脱离危险才回家。他经常接到县区、乡镇医院会诊的电话,常常要在夜间驱车赶往几十公里以外去会诊,回来已是凌晨三四点钟,在科室值班室一躺,他又满血复活,精神抖擞的出现在患者身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感染科工作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益求精,任劳任怨。他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患者,他的患者有许多是靠口碑相传,亲戚朋友互相推荐来的,很多患者都说“我们就是认定你了!”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在鲁南、苏北率先开展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在重症肺炎、肾综合征出血热、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破伤风、hiv感染、麻疹、暴发性肝衰竭的抢救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不明原因发热这一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上总结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诊疗思路,成功培养了一批经验丰富、临床思维清晰合理的优秀医师,为慕名而来的大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解除了病痛,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朴实无华书写大爱

作为感染科一病区的主任,魏主任时刻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他经常要为退回患者的“红包”而头疼。每当有患者和家属以不同方式给他送红包时,他都婉言谢绝,实在推脱不掉的,就先暂时交由科室存放,以打消患者及家属的顾虑,等患者痊愈出院时,由护士长交给患者手中,有时干脆把钱交到患者住院押金中。这样的事情,一年不知道要遇到多少次,他都采取不同的方式一一退回,许多患者及家属深受感动,便再次送来锦旗、感谢信,以表达他们的心意,赞誉他们心中医德高尚的好医生。每当这时他总说,我们退回的是红包,换回的却是患者对医院的信任。

不仅如此,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他还会自掏腰包救急。他经常从餐厅给家庭困难的麻疹患儿捎点饭回来,把自己舍不得喝的牛奶,送给孩子喝。2016年2月,科室收治了一位肾脓肿怀孕流产后并发多器官衰竭的患者,大额的花销已把患者家属拖得筋疲力尽,家中一无所有,魏主任毫不犹豫的带头捐款,他的举动感染了身边的人,科室医护人员、其他住院的患者及家属,纷纷捐款表示爱心……那一刻,患者家属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不出话,只是不停地鞠躬行礼。由于他的表率作用,也带动了身边的医护人员,他们履职尽责,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牢记宗旨一心为民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魏主任以身作则,谨记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2008年,汶川地震,他作为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挺进灾情最严重的地带,整整一个月,他同救援队在条件艰苦的灾区完成了救援任务。因抗震救灾成绩突出,他荣获省委、省政府“援川抗震救灾工作记三等功”、市人民政府“援川抗震救灾工作记二等功”表彰。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不仅对工作兢兢业业,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面向社会的各项公益活动,成为群众所熟悉的一名健康大使。对于出院的患者,他坚持保持电话联系,询问出院后的情况,督促按时复查,他的手机也成为很多出院患者咨询的热线。除了请进来,他还主动走出去,走进广大群众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当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依靠熟练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他还是一名爱心使者,20年来自愿无偿献血多次,用自己宝贵的鲜血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用涓涓热血书写着大爱人生。

他就是这样一位,同事无论谁家有事,只要他能帮上忙,都会搭把手的热心肠;

他就是这样一位,无论工作有多繁忙,仍然尽心做好科室实习学生传、帮、带,把自己多年学习、总结、积累的知识经验倾心传授的好老师。

篇7

我叫xx,来自xx市肿瘤医院妇二科,参加了今年最美医生的评选活动,经过医院各部门层层评选,我获取了xx市卫计委最美医生评选资格,今将本人情况汇报如下:

感谢医院给了我成长的平台,在生活、事业危难时刻,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感受到人性的美好,激励我在追逐事业的道路上,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童年是在那闭塞、落后的农村度过的,从来就没见到过正规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也从来不知道还有医生和护士这个职业,当然更不知道医生和护士是干什么的......直到读高中时,突然高烧不退,老师同学把我送到学校附近的“公社”医院,打针输液.......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穿白大褂的所谓的医生、护士......后来才知道的那就是白衣天使,“白衣天使”的形象,就这样在我心目中诞生了,由此也就成了我的青春梦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奋斗的足迹,时而绽放出幸福的花朵,1980年我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枣庄卫校,成为一名走出农村,吃上国库粮的以后能当医生中专生生,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因为那毕竟是迈进我青春的梦想第一步。

也成长了。下面是我从医35年来,所经历的点滴故事,今呈现给大家。

一、我能为别人做点事情感到欣慰

记得2006年12月18日,下午医院正在开院务会,突然一术后患者突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死亡,那是刘春娜医生管的病人,但当天刘大夫到河南探亲去了,无法赶到现场。大家都知道,这是非常让医生头疼的事情,死亡病人家属不冷静,尸体拉走又拉回来,放在了病房里,因为那时,春节将近,病房里病人不多了,病房里的场景就是:整个病房很空、也很冷,护士站对过的房间里,躺着死亡的患者、怒目而视的家属,满病房的的烧纸烟灰,那一夜我没回家,而是在病房安慰患者家属,观察事态态发展,还替刘大夫整理好死亡病人的病历资料,当时我也没觉得有什么,觉得是应该的,因为我比她大,但刘春娜医生从河南回来后,知道这件事情的经过后非常感动,抱着我哭着说“你真是我的好姐姐……”

我院2016年创三甲,是医院发生蜕变的关键时刻,任务重而艰巨,全院职工,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当时我们科4名医生怀孕,需要照顾,怎嘛办?但我的信念,就是无论有多少困难,也要克服,坚决不能给医院丢分,我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学会的自己先学会,大量的条款、制度需要记牢背熟。只能笨鸟先飞,我们的加班时间较医院里规定的时间提前2个月,从5月1号(医院里是从7月份开始的)开始,要求我们科全体工作人员,早上提前20分钟上班集体学习条款,我大约提前40分钟,每天,第一个到工作岗位,叫别人学,我必须先学,吃透,那些事重点,找出记忆方法,等人到齐了再和大家一块学,晚上最后一个回家。有一天,熬夜到凌晨1点,因不敢走夜路,叫传达室孙少卿同志,把我送回家的。这期间因过度劳累,忘记了喝水,膀胱炎性出血3次,严重的时候每天30多次小便,同志们都害怕,但仍坚持工作,那时候真正将自己的身心溶入到创三甲的工作之中,忘记了家和孩子的存在。有一天孩子电话问“妈妈,你还能想起你还有个女儿吧,”那一刻,我懵了,突然想起,我说:“我还有一个女儿,”女儿在电话那头无奈的说,妈妈你忙吧,一句话没说就把电话挂了。当时我回过神来一想,奥,有一个月没给女儿打电话了,我真的把在外读书的女儿忘了,7月模拟检查总结时,我们科全院成绩第一名,总分86分。这期间父亲病重去世,不但一直没有时间回去看望,就连9月7日的百日坟,也在医院里度过的(因为这一天正好三家评审)。

一次和女儿的随意交流中,女儿告诉我“她在大学期间,党员转正,让她去发言时找不到u盘了,情急之下,女儿口述了妈妈工作的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作为她这次党员转正演讲的内容,也是她入党的动力源泉,她说,当她演讲结束时,不仅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且好多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含满了泪花……当女儿说这件事的时候,我不知道女儿讲的是什么……但我只觉得很惭愧,很对不住女儿,因为从2006年,我一个人带孩子生活,女儿从小学6年级到高中毕业,连续7年孩子的午餐都是在学屋和学校食堂度过的,因为我们科室,手术太多,中午经常加班手术,无法保证下班时间,当然也就无法给孩子做午饭,多少年来这种对孩子的惭愧之心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我……今天却被女儿搬上了大学的演讲台,好丢人……我责怪她,说:“你为什什么不讲黄继光、董存瑞、孔繁森等典型人物,而拿妈妈说事”,女儿说,那些人虽然出名,但只是我听说的……妈妈虽然无名却是我亲眼见到……你虽然把学习,加班做手术,抢救危重患者等,经常废寝忘食的工作看做是一些很平常的事,但在我看来,你就是一个让我值得学习和自豪的妈妈……女儿的这番话,我真的感到既欣慰又惭愧....还有年迈的老父亲在此期间病的很厉害,我也没有顾得上去照顾……不久过世了,更对不住老人家的是,上白日坟(9月6日)(因为9月7日三甲评审)也没能参加,想想非常难过,三甲评审后,有一天自己跑到父亲坟前,默默地哭泣一场,真的觉得太亏欠他们了。

三、追求知识,开拓医疗新技术、对技术要求精益求精

工作35年来,我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参加了两次成人高考,(1

最美医生事迹材料【第四篇】

个人”“优秀科主任”等荣誉称号。

从事医疗工作二十多年来,她始终立足于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刻苦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团结和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圆满完成各项医疗任务,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专业科研工作方面,她注重自身水平提升,2018年个人申请举办了地区级继续教育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班,同时还参与申报了地区级《耐药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科研课题,发表结核病方面论文6篇,并参与自治区重大专项科研课题4项。她常常说,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才能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

积极发挥人才作用,开展各项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业务查房,专业学习讲座等方式,指导科室医生规范诊疗行为,优化常见急危重症的诊疗流程,提高诊治急危重症的水平。通过师带徒的方式,传授肺结核病诊疗的经验,培养出数名能独立进行结核病诊疗的骨干医生。在服务基层方面,她积极参加院部组织的下乡义诊送医送药、知识宣讲等活动服务广大基层群众及医务人员。在2019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活动期间,她不怕麻烦,深入学校、机关单位做知识讲座,在县域内各级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授课,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群众及医务人员的传染病防治知识。

最美医生事迹材料【第五篇】

最美接种医生事迹材料

我叫张丽,是一名基层预防接种医生,也是一个七个月宝宝的妈妈,从事免疫工作7年,7年来对疾病的认识从对症下药到免疫防病,对预防接种工作从一孔之见到轻车熟路。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本是万家团聚的日子,我辖区内一名刚满周岁儿童,因患麻疹于市医院住院,该儿童属于早产低体重儿,体质较弱,尽管我曾督促多次,也没有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麻疹传播性强,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会发病,但是接种麻疹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未及时接种疫苗而让孩子生病,家长无奈悔恨的眼神让我记忆深刻。庆幸通过询问调查,患儿家中其余三名儿童及邻里十余名儿童均已接种过麻疹疫苗,没有造成更大的影响。而这次大年三十入户调查事件,让我深刻认识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使我对做好预防接种工作有了更高的使命感。

预防接种遵循“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但是农村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及儿童,许多儿童家长没有手机,也不认识字,预约单看不懂,更说不上能短信提示,为了尽可能保证所有儿童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我带上花名册每月定期上门,督促督促儿童来卫生院接种。通过多方面的宣传,大多数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都比较重视,每次上门通知家长都特别的热情,积极配合工作。也有个别家长因儿童属计划外等各种担忧拒绝接种,甚是冷眼相对拒人门外,任我多次上门劝解无动于衷,气愤恼怒过后,过几天又去,通过耐心举例宣传,讲解预防接种知识,最终在多次接触取得的信任及邻里家长的帮助下都一一化解了。强化免疫和应急接种,对预防接种医生来说莫过于高考,限定的接种时间、辖区大量的常住及流动儿童、100%的接种率、早出晚归摸底、熬夜整理花名册、偏远地区背上冷藏箱入户接种、十天半个月不着家,是这项“考试”通过的必经之路。记忆最深刻的一次乙脑强化,和同事早上骑车出门到一个最偏远的村入户接种,因为雨后泥路路况太险,只能从另一个县城绕道回医院,到医院时已经深夜11点。回来时因担心我们路上不安全,家长扛着锄头一路一一排除危险障碍,送我们直到安全路段,离别时远远道别的电筒光束,照暖了眼角的星星泪光,照亮了深夜的盈盈月光。虽然有苦有累,但是心里暖暖的。

每次赶集接种日的晚上都会有些担忧,担心儿童接种后出现异常反应,更担心出现反应后家长慌乱无措,所以给大部分儿童的接种本都记上了我的电话号码,手机二十四小时待机状态,虽然会打电话过来的少之又少,但是心理安稳舒适很多。生宝宝在家休息了几个月,家人希望我请假在家安心带宝宝,宝宝四个月我开始上班,纯母乳喂养,家人只好轮流带着宝宝陪我上班直到添加辅食。之后每天上班我挤好母乳冷藏,宝宝第二天白天喝,一段时间后宝宝不适应,肠胃不好,加上上班后母乳有些供应不足,急得家人挨个打电话让我休假回家,最终我选择混合喂养,宝宝又出现便秘,让我一度动摇了上班的决心,可是岗位也需要我,还好调整了一段时间宝宝慢慢适应过来了。几年的工作,跟可爱孩子们接触的点点滴滴,历历在心,记得怀孕后一次接种日,一个宝宝因害怕打针哭的特别伤心,怎么哄都不配合接种,突然她看到我的大肚子立马不哭,笑着稚嫩的声音甜甜的说了一句“奶奶,阿姨肚子里有小宝宝耶!”,逗得所有人眼泪都笑出来了。现在我也是一位母亲,预防接种医生和宝宝妈妈双重身份,再次站在这个岗位上,面对家长的信任及孩子们童真的笑脸,心里又多了一份亲切、一种怜爱,更多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牵挂。

预防接种能有效的防止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进而达到最终消灭疾病的目的,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七年的工作历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守护好儿童预防接种这关是我们接种医生必须倾心坚守的职责,在此我祝愿所有的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且向共同奋力于预防接种战线的战友们致敬!向所有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48 172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