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冬残奥会介绍【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冬残奥会介绍【实用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冬残奥会介绍【第一篇】

场地中央,洁白的冰面渐渐幻化成闪烁星海。过往12届冬残奥会的光辉历史,在灿烂星辉中一一闪过。最终画面在“2022北京”定格,现场观众屏息凝神。

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冰球、轮椅冰壶等六大项目的运动员承载着冲破阻碍、突破自我的梦想,从现场雪道疾驰而下。当冰壶脱离推杆,标线随之一格格推进。“10、9、8……3、2、1”,在全场观众的倒数声中,冰壶入垒,属于全球冬残奥运动员的激情盛会就要开启。

在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衬托下,46个参赛代表团踏雪道而来,憨态可掬的吉祥物“雪容融”和标兵志愿者热情舞蹈欢迎八方来宾。这是有史以来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冬残奥会之一,也是女性运动员人数最多的一届冬残奥会。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也有初次参加残奥赛事的“00后”;有些来自高手如云竞争激烈的冰雪强国,也有些运动员的家乡气候炎热常年无雪。

“我练习滑雪已经5年了,最近3年都在参加正式比赛,冬残奥会是我最高的梦想舞台,为了来到这里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英国运动员亚历克斯曾遇意外,右腿不幸被截肢,在滑雪中,他找到了新的人生“赛道”。

尽管曾在生命中遭遇不幸,残奥运动员们仍自强不息,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排除万难终于登上冬残奥舞台,冰雪梦想照进现实。

伴随着熟悉的《歌唱祖国》乐曲,中国冬残奥运动员郭雨洁、汪之栋执鲜艳五星红旗,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中国队本次派出96名运动员参与全部六个大项的比赛,这对于冬残奥项目起步较晚的中国队是巨大的跨越和突破。从初征冬残奥会,到在平昌实现冬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所有中国运动员不畏艰难,以期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家门口创下新的奇迹。

“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为不同国家(地区)的运动员搭建了充分展示残奥运动魅力的舞台。”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说,他们将通过体育运动展示人性最光辉的一面。

当紫色“雪花”在夜空唯美绽放,我们共同期待代表着勇气、毅力和不屈的冬残奥运动员,在未来9天的冬残奥赛场上,挥洒激情,展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风采。

冬残奥会介绍【第二篇】

这场开幕式的参演人员里,约三分之一是残疾人,他们用质朴的表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排演过程中,残疾人表演者和健全人表演者彼此扶持、互帮互助。团结、友谊、共融,残健融合在各个细节里得以深刻体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视力残疾人悠扬的歌声在场内缓缓荡漾。残疾人运动员和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的8名代表,护旗入场。虽然其中有人坐着轮椅,但他们步调一致,坚定向前。当国旗冉冉升起,现场听力残疾人用手语“演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无声,却让人听到嘹亮。

随着舞台光影流转,来自各行各业、残健融合的普通人伴随跳跃的音符,演绎出生命中的动人时刻。

盲人女孩用一只红灯笼点亮生命之光、幸福的一家人放飞梦想、肢残的母亲喜悦地盼到女儿归来。

涟漪、浪潮、群鸟飞翔……场地中的盲文如同像素点,在变化中形成生命蓬勃的意象,最终定格为中英双语的“改变始于体育”,而残奥会正是改变的有力证明。

20至20,中国开展的冬残奥会大项由两个拓展到六个,运动员由不足50人发展至近千人,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打造无障碍环境,北京冬残奥会三个赛区的基础设施做出数十万处提升;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的出入口、56%的服务柜台、38%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中国8500万残疾人的生活将从中受益。

一位盲人的手掌上映出了国际残奥委会标志,经过手手相传,印在了每个人的掌心。他们中有肢残的公益活动志愿者、运动员、医生,有视力残疾的模特、小学生,也有残疾人与健全人携手的夫妻和双胞胎兄弟……残健共融的人们相互鼓励支持,情感在此汇聚交融,温暖世界。

这是历届残奥会与冬残奥会在“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环节中呈现出的最小标志,聚众“小”才能成真“大”。人们将残奥精神铭刻在心里,生生不息,它将感召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体育去改变。

作为改变的新起点,这届冬残奥会将为世界友人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它将成为一条纽带,将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命运的人们汇聚在一起,为共筑更加和谐的世界携手向前。

现场屏幕上,残疾人讲述着被称为“特殊人群”的困扰。事实上,占全球人口15%的12亿残疾人并不“特别”,他们也能从事多彩职业,探索生命的各种可能。只有将他们当作普通一员,才能打破彼此间的隔阂。开幕式上,无论是残奥运动员还是残疾人表演者,都各自怀揣梦想,绚烂绽放。

伴随盲人管乐团现场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会旗庄严升起。护旗入场的8名持旗手中,有6名残奥运动员。像他们一样,来自世界的数百名残疾人运动员将用梦想照耀冬残奥赛场,绽放出精彩的人生章,更激发“我们这百分之十五”向阳而生,循梦而行。

冬残奥会介绍【第三篇】

冬残奥会激战正酣,“三八”妇女节如期而至。身残志坚的女运动员们将铿锵玫瑰不折不挠、挑战极限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与此同时,来自北京各行各业的女性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于服务保障冬残奥会各项保障工作中,为举办一届精彩的冬残奥盛会贡献出一股强大的“她力量”。

“麻烦您去学校门口接一下孩子,然后帮忙送到亲戚家,多谢您了!”3月4日,李文平在网约车平台上下了一个特殊的订单。因为自己和丈夫都忙碌在冬残奥会的保障战线上,当老师通知她孩子突发急病时,心急如焚却又身在赛时闭环的她只好向陌生的网约车司机求助了。

李文平来自延庆区人力社保局,目前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运行团队的一名成员。

冬奥会场上,她被分配了两项最“提心吊胆”的工作——筛选国旗和报送成绩。这两项工作的容错率为0。“一共83个国家,我们准备了350余面国旗,每一面都要仔细检查国旗的图案、颜色等,不能出现任何错误。”为了完成任务,她把国旗矢量图打印出来贴满了办公室,将各国国旗的样子刻到心里。“比如上下、正反就容易弄错,还有很小的细节需要注意,当时有一个国家的国旗里面有牛的形象,其中的牛角是直的,可正确的牛角形状应该是弯曲的。所以这面国旗肯定不能在会场升起。”

冬残奥会刚开始这几天,李文平所在的颁奖团队主要负责引导运动员,送上“金容融”。最多的时候一天进行6场纪念品颁发,每两分钟就要送上一次礼物。更大的挑战很快就会到来——3月13日,将在这里举行3场颁奖典礼,筛选国旗和报送成绩的任务仍由李文平负责。

在当天的比赛现场,李文平要目不转睛地盯着全英文界面的计分系统,当成绩出来的一刹那,立即通过对讲机将名次通报给下一环。她的同事将根据她的通报挂好国旗,然后举行颁奖典礼。

“冬奥会时,从成绩公布到举行颁奖仪式,只有6分钟时间。冬残奥会时,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殊情况,时间可能会有延长,但肯定也是相当紧张的。”李文平已经在为3月13日的颁奖典礼做准备了。

冬残奥会介绍【第四篇】

奥林匹克公园坐落着两座竞赛场馆和两座非竞赛场馆,很多货运车辆要在公共区穿行。谢健和她的团队掌管着“4把钥匙”——车证、人证、安检签封与mds系统认证,保障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车辆、物资的平稳运转。

谢健在朝阳区城管执法局奥林匹克公园执法大队工作7年了。当被分配到这个区域担任物流业务领域副经理时,谢健一点儿都没怵——虽然物流这行带着偏男性的色彩,而且自己也没有任何经验,但这里的每一个场馆,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角落她都熟,管片单位的负责人都是她的老朋友,车来了从哪个入口进,物资卸下来往哪儿放,她都门儿清,所以工作做得得心应手,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

在冬奥会期间,谢健带领团队为公共区运行团队提供保障物资近8000件,为通行公共区和进入场馆的货运车辆上传审核数据信息4000余条。

“到新岗位后我就没有双休日的概念了,每天都是看着月亮到岗,顶着月亮回家。”每天9小时轮转,有时货车凌晨两三点抵达……谢健和6位同事靠着这股子拼劲儿,没有延误一件物资的发放,没有传错一条数据信息,工作零失误。

现在,谢健和团队成员已经在为赛事结束后的撤离工作做准备了。他们陆续将一部分已经用不上的电暖气、饮水机、小圆凳等物资撤离。等到闭幕式结束后,他们要将全部物资迅速有序地移出公共区,完整地交回冬奥组委主物流中心。“践行节俭办冬奥的理念,确保所有物资100%回收利用。”

她们做出的伴手礼让运动员们爱不释手

冬残奥村运动员的房间里,一份特殊的礼物独具匠心——一件纯手工制作的皮影。这件中国特色的伴手礼让运动员们爱不释手。更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是,这些皮影作品出自一群同样是残障人士的北京巧娘之手。

这群北京巧娘来自小蚂蚁皮影艺术团,6名成员均是身高米以下的袖珍人。去年10月中旬,她们接到了制作冬奥礼物的任务。总共需要1000件,全部使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面对这个庞大的任务量,“小蚂蚁”们迸发出强大的力量。陈鸿栗带领着姐妹们立即开始了工作,6个人从早上九点开工,每天都要干到深夜11点多。

为了体现北京特色,巧娘们选择了天坛祈年殿、大熊猫,以及京剧中美猴王、关公、窦尔敦的脸谱形象。大家一直忙碌到腊月二十六,才将1000件作品交工。

薄如蝉翼,栩栩如生!这件北京特色礼物在冬奥会上大放异彩,运动员们赞不绝口。“冬残奥会也要一批!”大年初五,冬残奥会的订单就来了。近200件的任务量,要在2月20日之前完成!可当时巧娘们大多回老家过年了,陈鸿栗赶紧把材料快递出去,巧娘们在家赶工,终于如期完成。

“跟冬残奥会上的运动员一样,我们袖珍人也是残疾人,虽然我们从事的工作不同,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共通的。我们将祝福凝注在一张张薄薄的皮影之上,祝愿他们赛出好成绩,也希望他们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陈鸿栗说。

48 1906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