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论文样例【精选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论文样例【精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论文【第一篇】

青少年是当前“网络一族”的主要使用者,他们的自控能力、辨别能力较差,看到网络上形形色色的虚拟社会,被深深地吸引进去。

2、孤独心理和社交恐惧症。

如若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缺乏活生生的、有感情的、身体的联系,就容易造成交往能力的下降,产生紧张、孤僻和冷漠等健康问题。

3、矛盾心理和网络焦虑症。

网络无边无际,瞬息万变,青少年期望着能掌握它、运用它,却又容易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和无能,适应不了困难,在上网青少年中出现焦虑、苦闷和压抑的情绪。

4、失范心理和网络散漫症。

网络采用的是分散结构体系,具有不可控制性。青少年容易形成脱离社会规范的失范心理,甚至引起网络出轨行为。

故不应采用传统的严禁方式,不是封堵而是通过疏与导。其对策如下:

对策之一: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可邀请专家教师为学生开设互联网知识讨论,上健康网。可以定期开展网上主题活动,引导教师和学生上网的良好习惯。开展上网心理引导,宣传正确的上网心态,使他们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距。

对策之二:强化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让学生远离黑色网吧。要不断强化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信念教育,增强学生分辨是非能力,坚决抵制网络垃圾的诱惑,防止出现不良思想倾向。

对策之三:多开辟健康有益的心理网站,提供心理服务和心理治疗。

对策之四:增强心理防范意识,提高心理“免疫力”。还应提高自身遵守网络“游戏”规则的法制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网民。

对策之五:健全网上文明行为规范和法规,形成健康向上的主导心理。

对策之六:培养既懂心理艺术,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心理辅导队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使用的迅速增长,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场竞赛中,我们只有以一种健康、充满****的开放心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才可能使我们的基础教育多一份成功,少一份失败。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论文【第二篇】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心理学论文。

1、行为主义失助理论的主要研究者塞里格曼(seligman)认为失助又称无力感,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类似于临床上抑郁症常有的一种情绪或心理状态。失助者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或处境感到无所作为、被动顺从、听之任之,情绪经常低落、抑郁。幼儿教师对工作不满意而表现出的失助心理是指幼儿教师对自己的付出与得到失衡、福利报酬太低,社会及幼儿家长对自己工作不理解而感到无所作为、情绪低落的一种心理状态。

“社会上的许多人总是把我们看成是‘孩子王’、‘高级保姆’,对我们的工作经常持怀疑和不屑一顾的态度。在许多幼儿家长的观念中甚至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帮助他们看管好孩子,教孩子穿衣服,教孩子乖一点。因而,当我们因为教学的需要,要求家长配合让幼儿从家中带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废弃材料到幼儿园时,班级里的30多个幼儿家长,能得到支持与配合的经常只有那么10个左右的家长。而孩子一旦未得到很好的照顾,家长们就会对我们求全责备。即使照顾好了,家长也很少对我们说声‘谢谢’,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幼儿教师应该做的。家长这种对幼儿教师工作的不肯定、不尊重的行为极大地伤害了我们的心。”

3、厌烦是由单调工作引起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当工作内容不变化或只是简单重复变化时就易引起人的厌烦情绪。此外,厌烦还与个人的兴趣有关,如果一个人对一项工作不感兴趣,就容易产生厌烦感。当人产生厌烦情绪时,往往出现分心、唤醒水平下降,从而使工作效率下降。幼儿教师由对工作不满意而表现出的厌烦心理是指幼儿教师由对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的琐碎繁重、案头工作多和所处人际环境复杂的厌倦和烦恼而引起的消极的情绪反应。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论文【第三篇】

来自同一家庭的孩子,可能上不同的学校,或上相同的学校而遇见不同的老师。因此,教师也可被看成是影响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非共享环境因素。

教师也许是对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之一,其影响可能对青少年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教师往往是青少年崇敬的对象与学习模仿的榜样,他们不仅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而且学习怎样为人。他们观察和模仿教师的举止、言行、态度,教师的思想、信念,对事对人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论中把尊重的需要作为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当教师尊重青少年、平等对待青少年,满足青少年尊重的需要后,青少年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会获得真实和坦率,更能表现自己,更自然地与人相处。我国研究人员曾以“好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为题在中学生中进行过调查,排在前十位的条件是:热情、耐心;因材施教;公正、不偏心;学识渊博;方法;态度;关心学生;平易近人;以身作则;关注学生兴趣。在一项以中国、美国、日本三国中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中人们发现,三国青少年都把教师“理解青少年”、“待人公平”、“和蔼可亲”、“乐于言谈”这四项条件排在了前面(郭亨杰:《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473页)。因此,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

教师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也会对青少年的人格产生不同的影响。具有民主型教育管理方式的教师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和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容易形成自信、自尊、诚实、情绪稳定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具有权威型教育管理方式的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缺乏和学生的交流,对学生斥责和训斥较多。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容易形成暴躁、易怒、攻击他人等不良的人格特征。而具有放任型教育管理方式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漠不关心,既不鼓励学生,也不反对学生,不参加学生的活动。这种教育管理方式极易使学生形成冷漠、孤僻、不合群、缺乏感情等人格特征。相比而言,在上述三类教育管理方式中,民主型的教育管理方式效果最好。国内外的研究都证明,民主型的教育管理方式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发展有良好的影响。当然,其他两种教育管理方式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也不是没有一点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是其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论文【第四篇】

本学年,我担任xx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配合政教处的工作,我顺利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在班主任教育过程中,有顺利也有挫折,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困惑,也有启迪,交织着酸甜苦辣。

班集体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目标的实现中逐步发展的。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共同感情,激励和指导全班学生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不断有新的奋斗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就充满信心,班集体就能朝气蓬勃,不断地奋发上进。

本学年,新生入学,学习任务非常艰巨,为了防止部分同学因跟不上而泄气或思想上不重视,我反复给他们讲了高一学年新课改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让他们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人与人的正确交往。重点抓自觉学习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与任课老师加强联系,二是抓自己的学习时间,即早读15分钟、自习课和晚上的晚修时间。督促课代表做好组织记录工作,并及时总结,以便学分认定。其次,继续抓好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工作。利用班会课请成绩优秀的同学、成绩进步快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方法。

集体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优良的班风是指在集体成员中普遍具有的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良好行为和习惯。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

首先从组织好班会入手。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班会包括班务会、民主生活会和主题班会。我充分利用班会宣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如课堂纪律、课间要求、考勤制度、考试纪律等,并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班集体中的问题,提出巩固和发展班集体体的措施;制定班级公约,总结班级工作;讨论班级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定期的时事教育;处理偶发事件等等。

其次是对班干部的培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切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为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民族,打下良好基础。

从本质上讲,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反感情绪,故意做出与该事件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针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不同成因,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疏导工作:

1、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我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循序渐进,不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2、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4、合理利用学生逆反心理的正效应。大胆利用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因素,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接受心理具有广泛性、多样性、综合性的特点,单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适合人的接受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中正好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为此我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艺术周,科技周,校运会等活动契机,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合作精神。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本学年我走访了近40多个同学,并与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与家长互通信息,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增进了师生,师长情感,促进了教育工作。

总之,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班同学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论文【第五篇】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当今全面实施新课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年代,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农村初青少年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学生家长陈旧观念的影响对教育者来说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强化初青少年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热点、焦点,从各方面来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情况令人担忧。据有关报道,约有20%的学生具有各类的心理问题,而农村学生占中国学生的半壁江山,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氛围不浓,绝大部分农民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对心理教育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同时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很薄弱,受农村大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农村这部分具有各种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的学生基本上得不到帮助,绝大部分不得不忍受家长和同学的误解和责备,无法和他人交流个人问题,更有甚者休学在家。在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一)学习压力重。

在应试的达摩克利斯剑之下,学生始终处于高强度学习压力下,整日惴惴不安,心事重重,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在这种心理压力之下就会产生厌学,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青少年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而且特别害怕考试,总担心自己考不好,会遭到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自己平常学习不错,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拼命准备,总是失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还会头痛,所以每次考试都考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的地步,成绩也一直上不去,对学习就没有了兴趣。

(二)心理承受能力弱。

风险和挫折是人生中难免的事,敢冒风险和战胜挫折,这才是人生应有的品格。可是,由于青少年学生特有的天真幼稚,使他们对复杂艰难的现实生活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心理堤防容易崩溃,情绪容易低落,产生失望感甚至信念危机。

(三)自私狭隘,虚荣心强。一些学生常为一点小事而跟别人闹意见,斤斤计较,并且在很长时间内不能自我解脱,甚至耿耿于怀,缺乏包容开放意识,自以为是,瞧不起人,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学习上生活上只能听恭维,不能听批评,只能比别人强,不能让别人超过自己,对强于自己的人,常常犯"红眼病",当面冷嘲热讽,背后挖苦打击。对有小错或有负于自己的人,常常斤斤计较,甚至怀有报复心理。

(四)缺少意志、毅力。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现在,青少年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有的读书学习缺乏毅力,善始而难以善终,遇到困难与失败,表现为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由于农村学生基础较城镇有较大的差距,而部分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还是比较高,总希望能有所作为。这样就会在理想和现实中产生差距,家长、老师会表现出对学生要求过于高。然而在做思想工作时又往往单调,缺乏科学性,甚至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这样导致学生则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而灰心丧气,自我感觉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最终导致某些心理问题的产生。

(五)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

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在决定成功的诸因素中,智商只起20%的作用,80%的作用来自于其他因素,其中包括"情商"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即"情绪商数"的简称,它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六)上网,抽烟,早恋,拉帮结派等不良风气盛行。

随着互联网进入村镇,农村的孩子也开始迷恋于网络游戏。在双休日,不大的网吧里几乎全是学生,时常烟雾缭绕,乌烟瘴气。由于是农村,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在外打工,这些学生在双休日几乎是无人监管,家里也就成了他们的天下。有些学生经常在家通宵看电视,看录象,陶醉于凶杀,恐怖,暴力,色情等情节中。扭曲了心灵,于是出现了早恋等一些现象。有的学生还拉帮结派,成立了自己的团伙,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甚至有些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七)挫折适应能力差。

青少年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青少年们的反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一)、社会原因。

主要是社会理想与信念的紊乱,由于农村娱乐设施落后,许多家长空闲时,以打麻将,打牌消磨时光。有些还充斥着赌博的恶习,有些农民还大搞迷信活动,散步一些反科学的歪风邪气。同时,我国农村发展正处于转型期时期,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信息时代转变。在转型期中,由于新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涌入,为旧有的农村观念带来冲击,如拜金主义、权利意识等,给纯洁的青少年心灵造成很大冲击。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会造成学生心理的迷惘,极易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特别我县“沙县小吃”遍布全国,家长外出做小吃挣钱快,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我县农村青少年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二)、学校原因。

学校课程与学生兴趣爱好的矛盾。大多数的同学并不喜欢一些抽象或枯燥的课程,加之。课业负担很重,考试频繁,加上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又缺乏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处于恐怖和焦虑当中。在农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中学还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并且由于资金和师资的制约,普及不够,方法仍较简单,学校教育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学生心理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心理教育意识淡泊,这也是农村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家庭因原因。

父母的过分保护,使青少年在生活上产生了依赖性;在性格上形成了自私性,在情感上具有了脆弱性。家庭的非科学化教育使一部分青少年失去了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很多农村学生家长在外地打工,没有精力管理或督促子女的生活与学习,有些是单亲家庭或“空巢”家庭,这些学生的生活起居与学习状况处于放任自流的现状,因此他们生活中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造成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有些家庭因父母离异、双亲外出、生活贫困等原因,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机会少,他们有部分常年在外,要么打工,要么做生意,无暇照顾孩子,更不要说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使得孩子就像“孤单的候鸟”有话无处说。家境方面的原因使得大部分的农村孩子争强好胜,又有些自卑失落,这也促成了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如某校一学生因家庭贫困,整天沉溺于如何赚大钱的幻想中去而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导致精神幻想症。

(四)、自身原因。

初中生处理发育高峰期,身高体重剧增,性开始成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得许多学生意识到自己不是孩子了。但是青少年身体成熟速度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性,同性别和不同性别之间都存着差异。

除了学生生理变化这一时期也是青少年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期,意味着即将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是心理“断乳”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内心精神生活充满矛盾冲突,处在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稳的状态中,有着名目繁多的心理矛盾。如渴望独立与仍旧依赖的矛盾;理想与实现的矛盾;自卑与自傲的矛盾;性成熟与性心理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渴望理解的矛盾等等。诸多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若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由于农村初青少年有着家庭环境、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的不同,所以培养初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探索培养初青少年现代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更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学生美丽的心灵。

(一)社会方面的应对策略。

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康与社会上不良风气、内容不健康的大众传媒、良莠难分的网络侵蚀有密切关系。学校与家庭都是在社区之中的,由于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在形成阶段,很不稳固,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出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所以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或法规,采取一定强制手段来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如大力规范网吧经营,减少学生受网络侵害。进一步打击不健康的书籍,音像制品流入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等。再则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逐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另外可以通过聘请心理医生来校开辅导课或是请公安干警来上法制课等方式,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学校方面的应对策略。

1、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又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途径,也是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如果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异常表现能送去一个眼神,宽容学生暂时的不足,减少学生被老师批评的焦虑,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放下心理顾虑,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如我所任班级的小胡同学,是个厌学,怕学,逃学,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责,他毫不在乎,迟到旷课无时不有,打架,抽烟打牌无所不在,有时还上网。一次,他又和同学打架,并且他被打伤了。这时我没有责骂他,而是立刻把他送到医务室,敷好药后,我请他到我房间里,我没有讽刺他,歧视他,而像母亲对待生病的孩子一样亲近他,和风细雨地开导他,和他促膝谈心,讲道理,指出打架的危害,要求他认真改正,鼓励他努力学习。从而这位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气,学习用功了,在2003年还考上了大学。

2、组织有益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身心得到必要的放松。

通常,学生心理有压抑,往往渴望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支持和理解,也希望通过一些活动来实现心理活动的迁移。作为教育工作者,对有心理负担的学生要积极疏导,帮助他们分析心理负担的原因,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心理负担以及不顺心的烦琐之事,树立战胜不健康心理的自信心,走出郁闷的误区。

3、学校开设交流信箱,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青少年所处的特殊阶段,决定了他们内心的矛盾性与冲突性。这种矛盾与冲突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泄,就会导致心理疾病,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还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心理问题咨询信箱”,鼓励学生把心头的困惑说出来,向老师咨询,以寻求解答。由于此项活动绝对保密,很受学生欢迎。因为这使他们有了自己情感的发泄地,即使得不到相应的指导,把烦恼说出来,也仿佛甩掉了一个大包袱,在老师的指导下,使自己的困惑得到解答,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家庭教育方面的策略。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因而,家长能否及时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显得非常重要。

1、首先家长应该多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等状况。孩子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每个孩子总想将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新知识向家长炫耀向亲友诉说,但由于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家长工作的繁忙和工作压力的增加,使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勾通的时间减少,质量下降,孩子只好通过其他途径和方法与他人进行交流或是花大量时间与电视、电脑等进行单向交流,即使有疑问或是想表白也只能“望而止语”,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亦不断加大,形成了所谓的“代沟”。“代沟”使得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一旦形成“代沟”,就很难通过孩子和家长本身予以消除,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家长也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各种培训,多学一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有关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

2、家长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树立正确地培养观,对孩子的期望值要符合实际。家长要爱之有度,要热情耐心,要鼓励帮助,要严格要求。切忌用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口气来教训孩子。应放下家长的架子,尊重和理解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一些平等的心灵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当孩子向你倾诉他(她)的内心感受时,应耐心倾听,并给予劝慰和鼓励,尽力帮助孩子化解心理矛盾。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培养人才观,正确估量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爱好,为他(她)的发展和成长确立一个科学的可行的目标,切不可给孩子提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目标过高,脱离实际,孩子无法实现,会加重孩子的精神负担,并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酿成悲剧。2000年金华四青少年徐力杀母事件便是明证。

3、家长自己应成为子女的楷模。孩子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家长,家长的道德品质、行为准则、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就要求家长时时、事事、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做出表率,以自己高雅的情操和文明的的言行熏陶孩子,用榜样和人格的力量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总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国家的未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广深入,农村教育愈发得到重视,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青少年优异的心理品质,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国家的未来,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这不是一项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但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论文【第六篇】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随着比赛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规则的改变,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运动员之间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的差距日趋缩小,运动员要想在紧张的比赛中持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并取得好成绩,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战术水平,而且还要必须拥有良好、稳定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比赛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临场发挥技战术水平、体能的前提和保证。心理训练它的作用在于挖掘心理潜力、发挥心理优势,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最佳的竞技状态。心理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高度重视。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论文【第七篇】

来自同一家庭的孩子,可能上不同的学校,或上相同的学校而遇见不同的老师。因此,教师也可被看成是影响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的非共享环境因素。

教师也许是对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之一,其影响可能对青少年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教师往往是青少年崇敬的对象与学习模仿的榜样,他们不仅从教师那里学习知识,而且学习怎样为人。他们观察和模仿教师的举止、言行、态度,教师的思想、信念,对事对人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论中把尊重的需要作为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当教师尊重青少年、平等对待青少年,满足青少年尊重的需要后,青少年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就会获得真实和坦率,更能表现自己,更自然地与人相处。我国研究人员曾以“好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为题在中学生中进行过调查,排在前十位的条件是:热情、耐心;因材施教;公正、不偏心;学识渊博;方法;态度;关心学生;平易近人;以身作则;关注学生兴趣。在一项以中国、美国、日本三国中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中人们发现,三国青少年都把教师“理解青少年”、“待人公平”、“和蔼可亲”、“乐于言谈”这四项条件排在了前面(郭亨杰:《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72-473页)。因此,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良好的人格特征。

教师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也会对青少年的人格产生不同的影响。具有民主型教育管理方式的教师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和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容易形成自信、自尊、诚实、情绪稳定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具有权威型教育管理方式的教师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威,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缺乏和学生的交流,对学生斥责和训斥较多。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容易形成暴躁、易怒、攻击他人等不良的人格特征。而具有放任型教育管理方式的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漠不关心,既不鼓励学生,也不反对学生,不参加学生的活动。这种教育管理方式极易使学生形成冷漠、孤僻、不合群、缺乏感情等人格特征。相比而言,在上述三类教育管理方式中,民主型的教育管理方式效果最好。国内外的研究都证明,民主型的教育管理方式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发展有良好的影响。当然,其他两种教育管理方式对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也不是没有一点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是其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论文【第八篇】

首先,关于心理的实质问题,主要是普通心理学的课题。普通心理学指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就是说,心理是由客观现实决定的。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而心理、意识是第二性的。

(2)作为客观现实反映的心理,是通过脑的活动实现的。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3)心理的反映不是像镜子般机械的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人的反映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在人的言语参与下进行的,因此,人的心理、意识具有社会性和自觉能动性。

(4)心理、意识虽是第二性的东西,是一种反映,但它不是毫无作用的副现象。它一旦形成之后,就能在人的活动中起调节作用、定向作用。这就是说,人的心理在实践中产生,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

其次,关于心理发展的问题,在心理科学中,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的。

(1)心理的种系发展。所谓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心理这一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是跟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相联系的。

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它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人类心理发展史则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心理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准备起来的,是跟动物心理有联系的,但同时又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心理、意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过程中、在言语的参与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人的心理、意识不但能适应现实,而且能变革现实。

(2)心理的个体发展。所谓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

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具有心理?他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在人的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中,心理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它是按着什么规律发展变化的?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和教育上具有怎样的意义?……所有这些,都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史必须阐明的问题。

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中,人的儿童时期(包括少年期和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是被研究得较多的部分,这个部分,就组成儿童心理学这门科学的主要内容。

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又叫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主要是儿童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亦即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关于人的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发展时期的心理发展的研究。而儿童心理学则是关于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儿童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核心的部分。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论文【第九篇】

摘 要: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已经从没有疾病扩展到躯体、精神和社会三方面适应的完全状态,并已经充分认识到“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的健康”。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更好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这里仅谈谈笔者在教育工作实践中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认识自我。

人的健康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密切相关,互相依存,不可分割。“1974年5月召开的第27届世界卫生会议强调研究心理因素在保健和疾病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因素对一切疾病的预防和处理都是十分重要的。”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他们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1、适应环境。个人与环境的适应是指个人的生理和心理能力与环境保持平衡。从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看,心理健康的标志是:内心与生活的周围环境之间能保持平稳,能接受和承受各种社会刺激,能习惯地遵守有成文规定或无成文规定的各种社会规范,个人的需要和欲望能从社会中获得满足,个人具有安全感、稳定感。当环境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与欲望时,能积极地去改变环境,驾驭环境,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认识自我。正确地自我认识,是指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实事求是的反映与评价,特别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身体条件、经济条件、社会角色、责任、义务等有清楚的认识。在与环境发生关系时能适度地调整自己的动机、欲望和行动,从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做到心态稳定,精力充沛,独立性强,能发挥自己的潜能,自我具有现实感、愉悦感。

3、人格完整。人格完整表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欲望、理想、目标与行动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心理障碍是指由各种社会因素、情绪因素导致认识、情感、行为、意志等心理活动失调的症状。当前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障碍。如感知方面的感觉过敏、幻觉,记忆上的衰退、亢进、遗忘和健忘症、不识,思维活动的水平低下、迟钝和紊乱、虚妄的判断、言语障碍等,都是智力常见的异常心理现象。

2、情感障碍。情感障碍者常显示一些可察觉的特征:过分敏感、肌体紧张、行为古板、孤独自处、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宁等。它主要表现为病理性优势情绪、情感引起的异常、情感不协调、情感退化及其它形式的情感障碍。

3、意志障碍。主要表现为意志缺失、强迫行为、固执行为、排斥行为、运动阻碍等。意志障碍往往造成问题行为,为学习生活带来困难,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4、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一般根据发展程度分为障碍和封闭两个层次。人际交往障碍的典型表现是在与人交往时过度紧张,面部表情和行为通过反馈更加强了紧张意识和恐惧感,形成恶性循环,给人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

5、人格障碍。人格阻碍旧称病态人格,指因个体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而导致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形成特殊的行为模式,在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上发生异常,并且影响了个体社交和职业(学业)功能,造成社会适应不良。

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业负担过重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它会使学生丧失信心,降低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学校应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给学生减轻过重负担,提供独立学习条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进而促进智力发展,使产生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减少到最小程度。

2、加强管理。要了解学生生活的环境,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表扬与批评既要及时又要恰当,还要帮助学生适应学校教育的各种规范,并让学生尽早地学会评价各种不良行为。

3、加强情感教育。学生已形成的良好情绪情感状态,是心理调节的一种巨大力量。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教育要尽可能地为此创造机会和条件。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可使人多知,友情可使人欢悦。学校教师要努力使学生集体形成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氛围,要利用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师生榜样作用,促进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5、进行挫折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的航程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挫折在所难免;要正确地对待挫折,冷静地分析各种困难因素,善于灵活应变,及时而理智地实现目标与情绪的转移,“吃一堑,长一智”。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压力。

6、正确认识自己。应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端正对自己的态度,尊重事实,正视现实,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和物质利益不斤斤计较,对学习、工作、事业孜孜以求,才是真正健康的心理。

二、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今天的中小学生将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的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明日世界的风貌。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石,是“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合作”的基本要素,是人才成长、发展和成功的资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

因此,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成长,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师要注意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使他们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反应适度、行为正常、人际关系和谐、个性健全、自我意识明确,能正确评价自己,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有自知之明,自尊、自信、自爱,坚持自我修养,勤奋进取。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论文【第十篇】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留守青少年增多。由于家庭教育不足、部分人的歧视等原因,部分留守青少年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家庭教育差,行为偏差明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关爱和教导,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影响是巨大的。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的留守青少年,缺乏的正是来自父母的爱。犹如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如果在白纸上执笔写字的人没有认真练习写字,这张白纸上怎么会出现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法?调查显示,家庭良好教育的缺失,容易让留守青少年行为存在着明显偏差。研究表明,由于留守青少年缺乏亲人的关注,容易出现退缩或冲动、焦虑、内向孤僻、自我评价不高、性情古怪等行为障碍。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留守青少年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事的工作大多为高强度、低收入,工作时间较长,很大程度上影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因此,已经为人父母的农民工,要将子女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将对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交流,建立维系亲情的纽带,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将孩子不健康的想法扼杀在萌芽阶段,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健康、正确的人生观。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使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感,滋润孩子渴望爱的心灵。

二、社会原因影响,心理起伏较大。

来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多数从事一些较脏较累的工作,他们的子女有时可能受到一些歧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被人看不起”给部分留守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让部分留守青少年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比如自卑、抑郁、敌对、孤僻。调查显示,留守青少年在敌对、心理不平衡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要解决这一类社会问题,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要歧视留守青少年,要引导和教育城市青少年正确对待留守青少年,共同关心爱护留守青少年。同时,社会应在法律、政策上关心留守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要努力消除留守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的差别,让城市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从心底互相认同。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在生活上关心留守青少年,温暖他们的内心,在学习上帮助留守青少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与留守青少年家长经常沟通,建议他们从心理上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指导与帮扶留守青少年纠正不良的心理倾向。学校要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教学方法,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使留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三、适应情况不良,产生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部分留守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留守青少年不愿与城市青少年交朋友,不合群,而且留守青少年更倾向于将失败的责任归于自我,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在学习方面,留守青少年的焦虑程度明显比城市孩子要高。这需要教师用真诚的关爱来缓解留守青少年的不适应问题,一视同仁地关心所有学生,并在学习上多多鼓励留守青少年。比如,在班级里展示留守青少年的优秀作业,让留守青少年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抑郁、孤独感较强也是适应情况不良的一种表现,许多留守青少年表示自己没有什么真心朋友,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与人交流,对人际关系敏感、紧张。多数留守青少年感到“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课堂讨论时怕自己语言不当不敢发言,课外活动时也不能很好地和伙伴们交流。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尽量让子女的生活具有稳定性,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学校,对于留守青少年的适应问题也要付出相应的努力,要倡导素质教育,加强专题心理健康辅导,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政府制定的相应政策也是很重要的,要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让留守青少年和城市子女有相同的待遇。这对增强留守青少年的归属感,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

四、结束语。

总之,解决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刻不容缓,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避免出现管教失序状态。城市的家长要对留守青少年平等相待,学校要充分关注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政府应制定一些政策,从根本上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营造关爱留守青少年的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形成关爱留守青少年的工作合力,并教育留守青少年自立、自强、自律,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景欣,刘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01).

[2]卢飞.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01).

48 1934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