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湘夫人教案一等奖 湘夫人教案教学反思(最新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湘夫人教案一等奖 湘夫人教案教学反思(最新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湘夫人教案一等奖 湘夫人教案教学反思【第一篇】

教学要求

学习目的

初步了解屈原,了解楚辞和楚文化的特点。

感受此诗表现的凄美意境。

掌握屈赋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比兴特征。

学习要点

《楚辞.湘夫人》同《诗经蒹葭》一样,都是表此刻水一方的意境。所不一样的是:《诗经》产生于黄河流域,大都是民歌,表现着现实精神;《楚辞》产生于长江流域,多是屈原个人创作,散发着浪漫气息。

《湘夫人》通篇笼罩在凄美的氛围中。开头几句是秋水的绝唱,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诗薮》)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么原因,总是爱而无因,见而不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在他们之间,永恒地隔着迷惘的水域。这首诗就细腻地表现了湘君对湘夫人由企盼,到幻觉,到失望的凄楚情感历程。而境界是十分唯美的,那些来自水中的香花香草满溢着纸卷,杜若、辛夷、荷、芷……让读者环绕在香氛和灵异构成的神秘奇异的世界里。《湘夫人》就是这样浸透在满怀的香气里。湘君和湘夫人的形象,也所以显示出高洁优美来。这就是楚辞常用的香草美人以譬君子的笔法。《湘夫人》,和《九歌》中的其他作品一齐,向读者展示一个神秘美丽的世界。

作家生平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7?),名平,原是他的字。出身于楚国的同姓贵族。屈原在楚怀王时曾担任左徒的官职,地位是相当高的。《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博闻强志,勇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一、课文朗读(略)

二、背景简介

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本是古乐章名,在《楚辞》中则是一组诗歌的总称,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十一首诗歌。

王逸《楚辞章句九歌》认为: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

《九歌》实为祭歌,是屈原在当时楚国祭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套歌舞辞。

三资料述评

注释(略)

述评

1、神恋生活中期约难遇的杯具情景;

读《湘夫人》首四句,我们能够想象出这样的情景:湘君迎候湘夫人于洞庭始波,木叶飘零之时,但“帝子降兮北渚”,可望而不可及。

这就像《诗经》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写怀人不得之情,凄迷哀慕之感,令人嗟叹惆怅难已。《湘夫人》中写湘君待湘夫人而不至之怀恋怨慕之情,同样凄艳哀恻,令人感慨。爱而不见,怎一个“愁”字了得。

第二段十四句,写湘君在期约难遇后的追随行为和心理活动。湘君在恍惚中日夜奔驰于沅、湘之间,颇似《蒹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的情景。

第三段十六句,铺叙湘君筑室水中以迎娶湘夫人的情景。

第四段六句,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诗的行为和心境。

筑室水中,容与江滨,湘君之期望和失望,正与《湘君》中湘夫人之深情相互映衬。寸心难表,两情不通,会合无缘,生离死别,自是古来恨事,又岂止儿女旖旎之情!

2、佳句赏析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写景如画,仿佛一幅秋风图,湘湖洞庭秋景如在目前,作者妙在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湘夫人》此二名之妙,还在以景写情。刘熙载云:“叙物以方情谓之赋,余谓《楚辞九歌》最得诀。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出‘目眇眇兮愁予’来;‘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正是写出‘思公子兮未敢言’来,俱有‘目击道存,不可容声’之意。”(《艺概赋概》)“鸟何萃兮萍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是以反常之事为喻之法,在《楚辞》中很常见。如《湘君》中言:“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卜居》则云:“世混浊而不清,暗翼为重,千钧为轻。”而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所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汉乐府《上邪》)之类,均是其例。

3、难点讨论

①不知为何标题和资料反置?

提示:《湘君》篇,写女主角思君;《湘夫人》篇,写男主角思帝子。

②湘君与湘夫人是不是配偶?若是,为何两地分居,相互苦相思?

提示:一方是:“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一个是:“目眇眇兮愁予……登白薠兮骋望”。

一方是:“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一个是:“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一方是:“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一个是:“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写湘君与湘夫人苦相思、闹矛盾……可能是屈原为表达“先受重用;现被疏远;企盼重新得到怀王任用”而而设置的情节。既非写舜与二妃;也与“祭祀”无关。

四艺术鉴赏

1、水神祭祀仪式酿成意境的扑朔迷离;

2、杂而不乱、多而能一的结构匠心;

一个期约难遇的特定情景;

一串心理活动的行为描述;

一条情感流动的内在命脉。

3、供给了借景抒情的三种范例。

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

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四句,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

极力铺陈完美场景。

浪漫是什么?浪漫难道不是对善和完美的无止境的追求吗?浪漫是想象,是一次长长的牵引,是永远不会腐朽的一种力量。

五作品评论

《湘君》和《湘夫人》描述的都是迎接湘水神的降临,以及巫与神双方复杂的情感状态。“横流涕兮

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湘君》),“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无论

是巫还是神,他们都怀有十分真挚的感情,可是别多聚少的经历又使他们变得很脆弱,所以,在期望和绝望的交织中,感情表现得如此缠绵哀婉。……

诗人善于用景物来衬托人物的心理状态。《湘夫人》云:“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九歌》中大多数诗篇都包包含神与神或人与神相恋的情节。这些恋爱,在诗中又都呈现会合无缘、彷徨怅惘的状态,透出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忧伤怀疑。那里面也许包含着屈原自我人生失路、孤独凄凉的心境。如《湘君》、《湘夫人》写一对配偶神,他们彼此相待,却终不能相遇,唱出悲痛的歌子。

《湘君》开头写道:“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在这幅清秋候人的画面上,深秋的凉意和情感的寂寞不安融为一体,渲染出一派难以言说的凄迷惆怅之情,从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

六思考练习

1、《楚辞·九歌·湘夫人》与《诗经·秦风·蒹葭》(或《诗经·周南·汉广》)展示了怎样的相似意境?

提示:点缀了寥落凄清的秋容,隐寓诗人此时凄寂情怀。意境亦复相似。

湘夫人教案一等奖 湘夫人教案教学反思【第二篇】

一、教学目的

1.经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经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经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梦想的执着精神。今日我们来学习他的另1篇诗歌《湘夫人》。

二、常识介绍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团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进取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进取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终,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资料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立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3)湘水神的传说,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三、讲解诗歌。

(一)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

(二)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

(三)资料评析。

1.师问: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生答:湘君和湘夫人,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2.师问: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答:讲的是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杯具。

3.师问: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答:幽怨哀婉

4.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婉的苦恋故事的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师问:这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诗作,此刻我们朗读第一段,看看诗人是怎样“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的

生答:“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师问:第一段中“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在表现情景关系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这是比喻湘夫人最终没来,种种费心都可是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悲痛和失落。

生答: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师问: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找出来

生答:“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

(3)香草美人,寄予梦想。

师问:我们学习《离骚》明白,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试找出诗中出现的香草意象

生答:白薠白芷兰草辛夷薜荔杜衡杜若石兰……

师问:“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多香草,为什么要采香草送给姑娘

生答:对感情坚贞不渝,对梦想执着追求。

5.主题研讨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感情坚贞不渝的主题!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完美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梦想的情愫。

板书情景交融

歌颂感情追求梦想

香草美人

湘夫人教案一等奖 湘夫人教案教学反思【第三篇】

湘夫人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教案→教学设计2015-04-11手机版

教学目标

1、把握作品人物形象

2、分析诗歌主旨

教学重难点

分析诗歌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

路漫漫其修远兮,。

让学生说出上下句,教师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答案。从这几句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屈原,一个坚持真理,不遗余力去追求和探索的屈原,他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今日就让我们走近屈原,品读《湘夫人》。

二、诵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诵

2、学生自由诵读

三、梳理情节

约会相约不见

赴会只见流水

想象完美生活

平静期盼等待

四、重点赏析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问题设计

1、湘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2、湘君为什么要给湘夫人建造一座这样的宫室?

五、作者介绍

屈原出身贵族,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对内进取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屈原之后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写作此文时屈原正被楚王流放在荒蛮的沅、湘一带,处境艰难,心境忧伤,但仍然时时挂念国事,执著梦想,期盼楚王能回心转意。

补充材料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屈原贾生列传》

六、主旨探讨

1、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感情杯具。

2、屈原身世杯具的抒情诗。

3、社会人生中,一切执著追求而始终虚幻难得的种种现实境况。

七、课后作业

阅读屈原的作品《湘君》《橘颂》等

附板书设计

湘君湘夫人

屈原君王

人梦想

湘夫人教案一等奖 湘夫人教案教学反思【第四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本事以朗读背诵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身的文言语感并积累文言知识,体会楚辞体的节奏;欣赏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理解诗歌哀怨坚贞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能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多角度探究诗歌主旨,从而体味诗歌借助意象营造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生发对楚辞体这种传统文学样式的喜爱之情,从而更深切地领悟屈原对自我人生梦想“上下求索”的追求精神。

教学重点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多角度探究诗歌主旨。教学难点体会诗歌借助意象营造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湘水之神——导入解题

1、导入:湖南岳阳的君山上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竹子,名叫“斑竹”,大家明白它的来历吗?

传说湘君(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尧帝的二个女儿)听到丈夫的死讯后追随到沅、湘,因丧夫而落下的悲痛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今日我们就来学习1篇与这一传说人物有关的诗歌《湘夫人》。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一种新诗体。因《离骚》是楚辞中最伟大的作品,所以楚辞也称为“骚体”。特点是:①篇幅较长;②句式参差灵活;③多用“兮”字。

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作家的作品共16篇修改而成。其中屈原的作品最多,价值最高。

《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我国诗歌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风”是指《诗经》,“骚”指《楚辞》。

3、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进取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可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之后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异常,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我的政治梦想。

作品:《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评价:杰出的政治家、爱国诗人。

4、写作背景:屈原曾两次被放逐,在第二次被放逐的20年间,他最终修订完成了长期以来收集并分享的“2024年湘夫人教案一等奖 湘夫人教案教学反思(最新5篇)”,带有浓厚的楚国民间文学色彩,反映了当地巫风盛行的情景。《湘夫人》就是《九歌》中的1篇。

5、湘君与湘夫人:古代舜王(文中湘君)巡视南方,死于苍梧,葬在九嶷山(今湖南省宁远县境内)。他的二妃(尧王之女)娥皇、女英(文中湘夫人)千里迢迢前来寻觅,溯潇水而上,到了洞庭湖一带,明白舜帝已去,于是二女也投湘水而死。这一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在民间一向流传。人们为了祭祀他们,在湘水旁边,由女巫扮成湘夫人模样去迎接湘君,而男巫则扮成湘君的模样在湘水中修盖华贵的房子,迎接湘夫人的到来。

二、初涉湘水——整体感知

1、播放多媒体朗诵视频。

2、正音。

渚(zhǔ)眇(miǎo)薠(fán)罾(zēng)蘋(pín)芷(zhǐ)澧(lǐ)澨(shì)潺湲(chányuán)葺(qì)荪(sūn)楣薜荔(bìlì)擗(pǐ)櫋(mián)庑(wǔ)嶷(yí)袂(mèi)遗(wèi)褋(dié)搴(qiān)汀(tīng)橑(lǎo)

3、伫立水畔的人是谁?他在湘水之畔做什么?

明确:湘君,赴约。

主要动作:登、骋望、远望、观——驰、济、筑室——捐、遗、搴、遗。

主要事件:水畔遥望、水中筑室、遗兮远者。

4、用几句简短的话概括诗歌《湘夫人》写的故事:湘君和湘夫人彼此深深地眷恋着对方,却不知什么原因,两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

5、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幽怨哀婉、幽怨悱恻。

6、其实诗歌的开头就给我们奠定了全诗幽怨哀婉的基调,请同学找出是那句诗?

就是“千古言秋之祖”——“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诗句中有三个意象:秋风、秋水、秋叶。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并且,这三个意象不是孤立的,而是自然联系在一齐的:秋风荡秋水,秋风扫秋叶,秋叶随秋水,秋水飘秋叶,三者紧密相连,浑然天成,构成了一幅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使湘君的心境更加惆怅万分。这种写法叫“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7、诗歌的情感变化:相约不见(惆怅)——只见流水(迷茫)——构筑爱巢(喜悦)——寄物期待(执着)。

7、自由诵读。

诵读提示:《楚辞》中的语助词“兮”字,往往表示节拍的停顿,是衬字。本篇节奏较《离骚》更为缓慢。

三、香草美人——感悟形象

1.指名细读1—2段,感悟湘君形象。

⑴解释关键字词并翻译诗句。

⑵分析点拨:望穿秋水——思念、哀怨、寻觅、失落、等待。

⑶结合诗句,想像诗境:请结合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沅有芷兮澧有兰”、“观流水兮潺湲”,想象补写。

示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你眼神飘渺,时而纵目远眺,时而低眉落泪。你含愁的双目越过迷蒙江水,渴盼着帝子降临;你哀怨的眼睛,穿过那萧瑟秋风去追寻那在水一方的伊人;你企盼的眼睛,望穿秋水不见伊人,木叶飘飞,流水潺湲之中都是湘君的忧愁哀思;不见伊人却难忘怀,水边的芷与兰都寄托着湘君真挚的思念。

2.筑室水中——执着、热烈、痴迷。

⑴指名朗读第三段,解释关键字词并翻译诗句。

⑵分析点拨:因为感情,湘君有了担忧;因为感情,湘君不停寻觅;因为爱的信念,湘君仿佛听到湘夫人的召唤;因为爱的信念,湘君仿佛看到了感情完美的未来。

⑶请一名男同学朗读湘君筑室装饰的过程。

请给这所房子起一个温暖的名字,概括屋室特点。这所房子暗含着湘君怎样的感情?

特点:从外到内,从大处到细节用各种香草精心地装饰。香草:纯洁完美的事物的象征。《离骚》中抒情主人公“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直至现代诗人戴望舒还有“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室:高洁、完美。真挚、热切、纯洁的情感的物化。

⑷学生合作朗读体悟“筑室水中”的深情。

3.指名朗读最终一段,注意读出情感的波澜。

⑴解释关键字词并翻译诗句。

⑵湘夫人最终有没有来?失约了。

⑶湘君的反应如何?

捐、遗——弃掷(追求未果的失落)

搴、遗——赠送(无法释怀的期盼)

聊——姑且(遭受创痛后的自慰)

5、小结:这首诗歌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境。

四、读出个性——我是谁?

小组合作探究——知人论世:诗歌中的“我”究竟是指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诗中的“我”最感动我们的是什么

⑴“我”是湘君。

执着:“朝驰余马兮荷盖,夕济兮西澨”显示他的等待是从早到晚;他盖房子的过程,用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十分的繁杂,说明他对妻子十分的执着十分痴情;第一段中“目眇眇”,还有“骋望”,还有第二段中说“远望,观流水……”就是一向不停的向远看,期待着湘夫人的到来。

浪漫、用心、细致入微:盖房子装饰房间的东西有很多,选择这么多的香草来装饰房间,突显房子的漂亮芳香,体现湘君的一片深情;烘托人物品质的高洁,展现湘君的完美形象。

忧愁苦闷:湘君在等待的过程中自我的心境十分的焦急、渴盼,不断的失望又不断的期望;湘君没有等到湘夫人,到最终他只能“聊逍遥兮容与”来开解。

⑵“我”是屈原。

湘君对湘夫人苦苦的等待表现了湘君对感情的执着追求,而屈原本身也是心系楚怀王,表现了他对政治抱负的执着追求;

湘君在等待的过程中自我的心境十分的焦急、渴盼,不断的失望又不断的期望,而屈原也是满怀期望地等待楚怀王的运用,但始终抑郁不得志,但仍然忠心耿耿;

湘君没有等到湘夫人,到最终他只能“聊逍遥兮容与”来开解,而屈原不能应对楚国的灭亡,投江自尽,愿与楚国共存亡;

这首诗看似是一个感情杯具,可是在这首诗中影射出了屈原的政治杯具。

填空,启发思维:屈原和湘君的相似点:湘君是(屈原)的化身,湘君对湘夫人的痴情象征着(屈原对君王的忠诚),湘君为湘夫人细致入微,精心造房意味着(屈原向楚王展示自我高洁的品质和卓绝的才华),湘君因追求不到湘夫人而忧愁苦闷象征着(屈原因为得不到楚王的重用时的苦闷悲痛)。

⑶“我”是逐梦者。

实际上就是苦苦追求梦想的人,当然那里也有屈原。湘君是追求梦想的人,为了梦想,执着追求;为了梦想,精心造房,采摘香草,期待胜利女生眷顾自我,来到自我的身边;经受了很多的苦难和折磨。

总结:湘君:痴情。(感情诗)

屈原:忠君。(政治诗)

执着追求梦想的人。(寄寓诗)

五、水的祭奠——总结延伸

1、寸心难表,两情不通,会合无缘,生离死别,自是古来恨事,又岂止儿女旖旎之情。透过历史的尘雾,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峨冠博带,手握长铗,彳亍于湘水之畔,远望郢都,吟唱着属于自我的感情与梦想。历经千年,最终与这澄澈婉约的湘水一齐融入了古典的永恒。

请同学们欣赏本校同学在文体艺术节期间的诵读视频,再次感悟诗人的情感和高尚品格。

2、斗转星移,逝者如斯,形容枯槁、用血泪吟诵诗篇的人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凝聚天地精华,美如香草的文字依旧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味道。上下求索,苦苦追求,九死不悔,屈原对国家对人民的情感已经凝聚为一种民族精神。请带着这份情愫背诵屈原给我们留下的文章。

背诵比拼。

湘夫人教案一等奖 湘夫人教案教学反思【第五篇】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并背诵全文。

2、理解本文的主旨。

3、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所创造出来的楚辞体对后人的影响巨大。今日就让我们一齐经过学习《湘夫人》,来体会屈原的文学风格。

二、作家简介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进取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可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之后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我的政治梦想。

2、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很多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3、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梦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

“美政”就是屈原梦想中的完美政治,它包括诗人的一切政治主张,如振兴楚国、统一天下,以民为本、施行德政,斥逐奸佞、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依法治国等等,它是屈原毕生的追求,也是诗人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体现。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屈原的人格梦想和影响: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

(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职责的勇气。

(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

6、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团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并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所以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构成。

三、背景介绍

洞庭湖特殊的自然景观,由于其独特的美景以及瑰丽的神话传说以及一些古代的文人(如范仲淹等)在文章中的赞美和歌颂,因而就显得异常有名。在我们所明白的历代文人中和洞庭湖关系最密切的,影响最早的就是屈原的神话杯具故事《湘君》和《湘夫人》。

洞庭湖中有君山,又叫洞庭山。山上有二妃(尧的两个女儿即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女英)墓和湘妃寺,在二妃墓和湘妃寺周围生长着高低起伏、郁郁葱葱、苍翠茂盛的斑竹,在这些竹子上长满泪痕似的斑点,有人说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景观。

根据《山海经》、《尚书》的记载,在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尧考察他的接班人舜,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还把自我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之后舜外出巡行生了重病,娥皇、女英就赶去看望他,当她俩赶到洞庭湖中君山的时候,那边传来消息说大舜已经崩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悲痛哭泣,然后就投江而死。她们投江而死之前哭泣的泪痕就化成了此刻的斑竹。

正因为这个故事太感人了,再加上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以男性作家为创作主体的社会,所以后代以这个神话传说创作的作品能够说是数不胜数。在以男性作家为主的文坛上,这样的题材多少寄予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对婚姻感情的一种期待、理解和渴望,所以这个题材历久不衰。

九嶷、斑竹、娥皇、女英、二妃墓、大舜等,这都和《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神话传说有关,是屈原创作这两首诗的原型和背景。屈原没有流于这个题材的这样的一个杯具故事传说,而是在此原型和背景上,进行了再创造,虚拟了两位湘水配偶神的约会,从而创作出优美的诗篇。北京大学的林庚教授以往讲过,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完全能够把它故事化,但在屈原的笔下完全被诗化了。在《湘君》《湘夫人》中,仅有一个瞬间的情节--一个约会的片段,别的都是丰富的内心活动。屈原正式截取这个杯具故事的一个片段,凭着精神的流动而创作了这两首优美的诗篇。《湘君》是写湘夫人到达约会地点没有见到湘君而对湘君的思念;《湘夫人》是写湘君前来和湘夫人约会儿没有见到湘夫人而对湘夫人的思念。

四、课文诵读

1、示范朗读

2、诵读指导

(1)《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其基调是幽怨、哀婉的。

(2)诗中“兮”字是衬字,无实义。在句中,将王言句分为前三后二两个节拍,或将四言分为前二后二两个节拍。

3、学生齐读

五、字词梳理

1、读准下列加红字的字音。

渚_________眇_________罾__________潺__________

袂_________汀_________遗__________搴__________

(答案提示:zhǔ、miǎo、zēng、chán、mèi、tīng、wèi、qiān)

2、理解下列句中加红词语的含义。

①帝子降兮北渚__________(水边的浅滩)

②与佳期兮夕张__________(张设罗帐)

③罾何为兮木上__________(鱼网)

④蛟何为兮水裔__________(边)

⑤朝驰余马兮江皋__________(边)

⑥葺之兮荷盖__________(编草盖房子)

⑦时不可兮骤得__________(轻易)

3、说说下列诗句的含义。

①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②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用荪草装饰墙壁啊用紫贝壳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满屋都有芳香。

③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④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机会啊不可多得,我姑且逍遥,舒闲自在。

六、整体感知

1、第一段

(1)齐读:

(2)译文: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我张设了罗帐。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3)分析:

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似乎已经飘然降临到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只看到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于是感到无限惆怅。已经做好了佳人到来准备,却见到世事颠倒,真担心约会要失期。

2、第二段

(1)齐读:

(2)译文: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3)分析:

第二段写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急切地等待恋人而不见来到,神思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3、第三段

(1)齐读:

(2)译文:

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用荪草装饰墙壁啊用紫贝壳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满屋都有芳香。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屋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

(3)分析

第三段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早上弛马于江边高地,傍晚渡过西面水涯,湘君到各处寻找湘夫人。在幻想中,似乎听到佳人召唤,要他吩咐车驾,与她一同前往。于是湘君在水中建造高贵的宫室,打算同湘夫人一齐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从室内到室外,从摆设到器具,新房子都布置得高雅、华贵、精巧,表现出对湘夫人的一片深情。这时,九嶷山的神仙纷纷出动,与湘君一齐迎接湘夫人,但湘夫人并没有来。湘君的一切等待和祈助,一切准备和幻想,全都化成了泡影。

4、第4段

(1)齐读:

(2)译文: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机会啊不可多得,我姑且逍遥,舒闲自在。

(3)分析:

第四段表现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但仍流露了藕断丝连、依依不舍的深情。

小结:

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期望和绝望交织在一齐,从而更显得他们的感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这是一首感情的绝唱。

七、问题探究

1、思考下头的问题,理解作品的主题。

(1)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感情杯具,实际上是他自我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杯具的曲折反映(参见“相关链接”中王、刘勰语)。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查找有关资料,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

明确同意。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有崇高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他苦苦追求,尽管饱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他的忧愤深广,富于杯具精神。这一切,都体此刻《湘夫人》中。这首诗写到湘君为追求梦想和感情,是多么执著,多么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但在失望多于期望情景下,又透露出来不可抑制的、惆怅、焦虑之情。这一切,不正折射出屈原的身世杯具吗?

(2)第三段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境?

明确诗中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这表现了湘君对湘夫的执著、深挚的感情,共同过幸福生活的完美愿望。写得越铺张,越细致,就越能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如海深情。

(3)此诗开头所渲染的气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首诗的开头四句,写湘君眺望洞庭,仿佛湘夫人飘然而降,但又倏忽不见,心中充满愁思。以景物衬托情思,以幻境刻画痴情人的心理,尤其动人。第三、四名写沅湘秋景,清丽如画。开头四句渲染的环境气氛与人物心理交融在一齐,这凄凉、冷落的景色,正衬托出人物的怅惆、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诗,为全诗定了感情的基调。

2、比兴是《诗经》等民歌体作品常用的艺术手法,此诗中也用了一些即景兴的问句,如“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些问句和主人公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关系?

明确这些问句都是用自然现象的错位、颠倒,比喻诗中主人公的感情不顺利,愿望得不到实现。

3、这首诗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试举例加以说明。

全诗所描述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

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很多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褋”(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很多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日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归纳楚辞的特点:

作为一种诗体,楚辞的想象力丰富。楚地巫风盛行,祭祀时往往以巫觋扮演诸神,表演一些神话传说故事,以娱乐神人。这些都培育了楚人丰富的想象力,使作品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离骚》、《九歌》等均是如此。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即:①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

②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③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

④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

八、作业

背诵《湘夫人》。

48 24859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