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惊诧论范例【精彩4篇】
【导言】此例“友邦惊诧论范例【精彩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友邦惊诧论【第一篇】
您好!我是您的好朋友引号,我知道您很忙,可是今天还要给您添麻烦,请管教管教您的学生。
虽然在1篇文章里,我与文字大哥相比是处于次要地位,充当配角,但是他离开了我,文章这出戏还真就演不好。因此,多年来我们始终能和睦相处,相敬如宾,文人墨客也对我刮目相看,可是您的部分学生却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空口无凭,事实为证: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春望》中写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本来我的躯体由两部分组成,可是李杰却把我的一部分砍掉,这不是存心要我的小命儿吗?
――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如果引文本身是原文中完整的句子,引来仍作为独立的句子使用。引文末尾的点号用原文的点号,才可进入我的领地;如果引文不是原文中的完整句子,或者虽然是完整的句子,但引来后不作为独立的句子使用,那么,引文末尾的点号则不能进入我的领地,可是张明偏不这样,魏、蜀、吴不分,结果闹出国际争端。
――如果我的前半部分处于一行的最末位置,应易位到下一行排头;如果我的后半部分处于一行的排头位置,应易位到上一行末尾,可王芳偏叫我原地不动,结果让别人说我不守规矩。
岂止李杰、张明、王芳三人,这样的同学为数还不少呢。我想他们如此待我,无非是认为我在文章中的地位无足轻重,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啊!这同样是有案可稽的: ――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小桔灯》)
表示引用离不开我。
――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友邦惊诧”论》)
这里的“呈文”指学生的请愿书;表示特定称谓,也离不开我。
――好个“友邦人士”。(《“友邦惊诧”论》)
实际意义是:坏透了,这些日本帝国主义的帮凶:表示讽刺、否定还是离不开我。
――殊不知他根本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对于所谓“六书”等起码的知识一点也不懂。(《从三到万》)
“六书”是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方法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表示专用名词、术语的是我。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怀疑与学问》)
表示强调的也是我。
我儿子单引号年龄尚小,身单力薄,可一旦同学们需要,也和我一同上阵,竭尽全力地为同学们服务。然而他们却如此待我,我实在想不通啊!谁叫您是我的好朋友呢,您就是再忙,也得挤出时间来管管这些学生,别让我以后再受委屈,拜托了。
此致
敬礼
您的好朋友引号
友邦惊诧论【第二篇】
关键词:对比;鲁迅;初中
鲁迅曾说过他自己好用反语,每遇辩论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好用反语是鲁迅杂文讽刺艺术的一大特色,说反语成了鲁迅的创作特色之一,这是大家都承认了的,不需谁再去证明的。在这里我所要证明的是鲁迅的另一创作特色――对比手法。
入选初中语文的鲁迅作品共7篇:回忆性散文两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小说3篇:《孔乙己》《故乡》《社戏》;
议论性杂文两篇:《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的倒掉》。这些作品有以记叙为主的,也有以议论为主或夹叙夹议的,但不管属于哪一类文章,这7篇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也就是都在文章中或多或少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再深入一步研究会发现,文中所用对比之处,往往是表现人物性格之所在,表现中心之所在,表现作者感情之所在。
还是让笔者以这7篇作品为对象来分析论证吧!先来看散文两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第1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文章的标题看,两者比照的意味就很浓厚,事实上这篇文章有三处就运用了对比:第一处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对
比,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在草木虫鸟中玩,乐趣无穷。三味书屋是“全城最严厉的书塾,这里沉闷、枯燥乏味;第二处是书屋后那个小小园子和书屋的对比;第三处是先生入神的读书和儿童偷偷地搞小动作的对比。对比是这篇文章突出的艺术特色,作者就是这样的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环境的对比描写,通过园中和屋里生活的对比描写,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热爱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还表现了作者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在《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中,鲁迅也运用了对比手法,文中的“试卷风波”“电影事件”写的是日本“爱国青年”的精神表现,如:写匿名信、狂呼万岁等,这里用受军国主义影响,妄自尊大,思想狭隘有民族偏见的日本“爱国青年”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心胸宽广,没有民族偏见的优秀品质,通过这样的对比反衬,藤野先生的形象显得更高大了,在当时背景下,日本能出现藤野先生这样一位老师,实在难能可贵,鲁迅在此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品质,实在是妙笔。
以上是对鲁迅两篇散文的分析论证,下面再来看鲁迅的小说3篇。
第1篇《孔乙己》,它是鲁迅最喜欢的1篇小说,在这篇小说里,当然少不了鲁迅的特色――对比手法,如在小说的开头,就用了对比:来酒店喝酒的顾客有“穿长衫的”和“短衣帮的”,他们在店中喝酒的地点不同:“一里一外”,喝酒的方式有别:“一坐一站”,买的菜色有异:“一荤(富)一素(贫)”。这些鲜明的对比都在告诉读者,这是严重的阶级对立,是人类等级社会在此店里的缩影。
用了对比的地方何止此处,你看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一节,就是一段精彩的对比描写:小伙计对孔乙己爱理不理,而孔乙己越说越来劲,年纪上的一老一少,态度上的一热一冷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对于热情的教学者孔乙己,小伙计认为:“讨饭一样的人,也配得教我么?”“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只好无奈地惋惜。在此鲁迅用孩子的心态反映社会,更能说明等级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此外,文中用了对比手法的还有:通过描写孔乙己肖像的前后变化对比,反映孔乙己的命运更加悲惨。通过写同是读书人的孔乙己和丁举人的不同境遇的对比,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所用对比之处针针见血,中心突出。
第2篇《故乡》,它所用的对比手法更加突出,例如,写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外貌对比,少年闰土:“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脸,头戴一顶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而中年闰土:“先前的紫色的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戴一顶破毡帽,身上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那手已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再如,写杨二嫂外貌以及她生活前后的对比:在我的孩童时期,她终日坐在店里,擦着白粉,以姿色招徕生意,买卖很好,人称“豆腐西施”。20年后,她不但变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而且变得更加势利贪小了。又再如,写中年闰土称呼我,不再是先前的“迅哥儿”,而是“老爷”。“我所记得的家乡不是如此,而是好得多了”等,都是对比手法。对比是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鲁迅不但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而且通过人物的先后变化来表现主题:文中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比,反映了劳动人民悲惨的历史命运;通过闰土和杨二嫂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憨厚朴实的闰土的崇敬和同情;通过闰土对我一声老爷的反常称呼,反映了封建等级社会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通过杨二嫂生活的前后对比,揭露了旧社会的腐败残酷、通过写故乡情景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的日益凋敝。
第3篇小说《社戏》,它较前两篇小说,对比手法是用少了些,但不能说没有对比手法,比如:“我”把那个“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极偏僻的临河小村庄”,当作是我的“乐土”。这是在对比中得出的结论,因为这里没有三味书屋那种枯燥的生活,“可以免念”“秩秩斯斯干幽幽南山了”。这里有我在别处所没有的优待。再如:“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也是对比手法、事实上那夜的戏并不好(少年们高兴地去,骂着回来),豆也不过是普通的豆,它们好在哪里?那就好在,在“乐土看的戏,在乐土吃的豆”(说到底是乐土的人太好)。这是日后看戏和吃豆不能和它对比的。只上面这么一对比句,就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鲁迅不但在记叙为主的作品好用对比手法,而且在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中也好用对比手法。我们再来看入选初中的鲁迅议论性杂文《友邦惊诧论》《论雷峰塔的倒掉》。
第1篇《友邦惊诧论》,先看笔者摘之文中的一段:“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在这里鲁迅运用的不是对比手法吗?他善于设置对立面,通过三个“不惊诧”与一个“惊诧了”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露了“友邦人士”他们支持侵略和压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同伙,是国民党反动派镇压人民的帮凶;他们反对人民反对革命,是中国人民的死敌。
在这篇文章中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揭露敌人的本质的,当然不止这一段,这里就不一一例说了。
第2篇《论雷峰塔的倒掉》,它也有好几处是运用了对比手法的。例如开头段:在对“雷峰夕照”的认识评论上,封建卫道士们,把它捧为胜景,说是“西湖十景之一”,“我”却与其唱反调:“破破烂烂,并不见佳,我以为”。再如本文的第五段:“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了?”这也是一段对比,它讲明了雷峰塔的倒掉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又再如本文的第七段:“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本段也是运用了对比手法,它把白蛇娘娘和法海禅师,在法海“造塔的时候”“当初”“现在”以至往后的不同境遇对比,嘲讽了镇压人民的封建卫道士的可耻下场。
综合以上分析论证,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鲁迅确实是好用对比手法,对比手法确实是他创作的特色之一。
对于以上论证的这一论点,也许会有人提出异议:“你在论证这一论点时,只是在入选初中语文的7篇鲁迅课文中研究并寻找论据,论点恐怕不可靠”。笔者认为有这种疑虑的人是对鲁迅的了解太少了。其实鲁迅好用对比手法不是偶然的,这是鲁迅结合他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他本人所擅长的分析事物的矛盾的特点而选择的,鲁迅在当时的环境下,对难以直说的话,表达上只能是隐晦些。如:在《故乡》一文里,你敢一针见血地说,是当时社会造成农村的日益衰败,农民的日趋破产吗?在《友邦惊诧论》一文中,你敢直说“友邦”是人民的死敌,“党国”是“友邦”俯首帖耳的走狗吗?即使你敢直说敢写,在言路狭窄,没有言论自由的环境下,也不会有发表的地方。但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把以上要说的话隐晦地表达出来是可以的呀。聪明的鲁迅何乐而不为?因此,对比、反语等手法便成了鲁迅最优的选择。其优点是:它不但能把作者那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含蓄地表达于字里行间,还能让读者从好同坏、善同恶、美同丑的对比中得到借鉴,或取或舍,或褒或贬。
再是,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绝非是单纯的技巧问题,就可以写出“好戏”来,更主要的是鲁迅具有过人的洞察力、分析力,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深切的了解,能捕捉抓取尖锐对立的矛盾现象,揭露社会生活的矛盾。这是鲁迅文章中,对比手法运用之处,好戏随着出现的必然。
对比手法是鲁迅创作的特色之一,我们认识了这一特色,对
于鲁迅作品尤其是初中入选的课文,在教学上的分析及指导,无不有益。教者可以做到:抓特点而精讲解。
友邦惊诧论【第三篇】
1. 反驳论点
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这是驳论文中最常用的形式。摆出对方错误的论点,然后针对这个论点,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指出其错误和荒谬。
例如初中课文《“友邦惊诧”论》,鲁迅先生针对国民党当局的反动论点:“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直接反驳:“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作者摆出确凿事实,在对比之中证明“友邦”并非友邦,而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后台,是中国人民的死敌。随后,作者指出其险恶用心:“‘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杀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就残酷镇压。”
反驳论点还可以间接反驳,比如用归谬法。即根据对方的错误观点进行合理的引申、推理,暴露出它的荒谬,从而驳倒对方。例如:
一次,一个美国外交官在谈到台湾问题时,对一位中国外交官说:“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中国外交官反击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无须向别人做出什么保证。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要向我们做出什么保证吗?”这位中国外交官的最后一问就是用了归谬的方法,让那位美国外交官无言以对。
2. 反驳论据
论点和论据,是议论文的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论点是论据的集中和升华;论据是论点的基础和支撑,揭穿了对方论据的虚假性、片面性,犹如釜底抽薪,对方论点也便颓然倒塌。
如鲁迅在《文学和出汗》里批驳对方的观点“文学要描写永久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长久”时,就用到这种方法。对方的论据是“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人不这样,就都消灭了。”先生抓住对方论据的漏洞反驳道:“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胡涂’了。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它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解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从看见,却居然断定它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是啊,既然都消灭了,后人应该都看不见了,后人看不见了,怎么就断定它们的消灭是因为不是写的永久不变的人性呢?可见,作为支撑对方论点的这个论据是有问题的,论点也理所当然地不能成立。
3. 反驳论证
论据与论点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才能成为论点的有力支撑。指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论证不合逻辑,由这样的论据推不出这一论点来,对方的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例如:
多年前一个英国记者曾对周总理说:“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将来一定会向外国扩张。”总理说:“我不同意这种说法。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4400万,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经是‘日不落’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的人口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及全球,美国的海外驻军达150万。中国人口虽多,但是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国外领土,更没有在外国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是决定于人口的多少,而决定于它的社会制度。”总理的话就指出了英国记者推论的荒谬,其观点的错误也就清晰明白了。
驳论文的写作,一般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树立靶子――摆出对方的错误观点或论据或论证,放“矢”先要有“的”;第二步,分析批驳――选用确凿的事实和正确的道理直接批驳,或用归谬法、反证法间接批驳,分析对方的错误所在,揭示其本质;第三步,得出结论――破是为了立,经过层层批驳,在总结中立出自己正确的观点。
立论和驳论,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说理方式,但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阐明正确的主张,驳论其实也是为立论服务的。在批驳时要抓住对方言论的要害作为“突破口”,针锋相对,使文章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
下面,我们就来对1篇驳论文进行简要的点评。
中国人该不该抵制《功夫熊猫》
秦淮川
28日零时,熊猫“阿宝”重出江湖,《功夫熊猫2》的零时场人满为患。同时,《功夫熊猫2》的上映也遭遇了其他声音,比如行为艺术家赵半狄公开要求抵制观看《功夫熊猫2》,表示该片是老美对中国的一种“文化侵略”,这一说法还得到了学者、北大教授孔庆东的支持。
把《功夫熊猫2》上升到文化侵略,是不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好莱坞确实在赚我们的钱,但是不是文化侵略?好莱坞也确实把中国符号拿去了,但是不是为了征服你?又是不是在洗脑和征服我们的心?这自然大可商榷。
如果好莱坞确实征服了我们的心,最该探讨的是,为什么好莱坞这么容易征服我们的心?我们的心为何这么容易征服?国产电影每年不知道有多少部,但为何就不能像《功夫熊猫》《功夫熊猫2》一样征服国人的心?不少电影迷当然希望国产电影雄起,希望国产电影争气,更希望国产电影走出国门。不反思自己,却一味指责对方,这显然是狭隘的。
其实,无论《功夫熊猫》还是《功夫熊猫2》,之所以备受国人喜欢,不仅仅是熊猫这个符号,还有深刻的电影哲学和朴素的价值观传达出的励志、乐观等奋斗精神,以及影片本身的叙事方式、拍摄技术,如果说好莱坞刻意迎合国人的话,那么我们的艺术从业者能不能也导出几部这样的电影?当前,最不该的是抵制,而应该是学习,是“拿来主义”。
说白了,好莱坞推出《功夫熊猫》《功夫熊猫2》,只是再次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即如何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我国每年进口影片数以千部计,而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正如前国新办主任赵启正所言,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化发源地,只出口电视机,不出口电视机播放的内容,就成了一个“硬件加工厂”。这一席话一语中的。
“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正式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软实力要立足于自信与相互借鉴,应是坚持不懈、潜移默化的提升过程,是从国家到国民素质的提升与展示。基于此,还是少一些浮躁的抵制,多一些老实的学习和沉静的内功修炼。
友邦惊诧论【第四篇】
一、白描式的讽刺
这类讽刺并不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的具体描绘,有时也不借助抒情议论,只是运用平白、朴实的语言,特别是使用精当的动词、形容词,极省俭而又极准确地突现最本质的矛盾,聊聊数语,看似信手拈来,其实一字千金,一语中的,极耐咀嚼,这是鲁迅惯使的白描手法在讽刺中的独到运用。例如,“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狂人日记》)吃人者“欢天喜地地”,却又“呜呜咽咽”,是笑,还是哭呢?鲁迅将两个具有矛盾性对比色彩的词语放在一起,淋漓尽致的剥去了丑陋者虚掩的庄严、神圣的外衣,把吃人者的凶残本质、虚伪心态、卑劣手段,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所以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了花轿里抬去了。”“……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祝福》)对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鲁镇的人们是把它当“故事”来鉴赏咀嚼的,男人们听了“没趣”的走开了。这些老女人“特意”来“寻”“满足”,待到祥林嫂动情的呜咽了,他们才“陪”出眼泪来,并且“评论”着。把祥林嫂的悲惨故事,当成了笑料“咀嚼鉴赏”,在当时社会是故事发展的必然逻辑。逼迫祥林嫂改嫁是“装“”塞”。鲁迅用这些带有眼泪的形容词、动词等,刻画了“铁屋子”里“熟睡”的人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针对的就是这些愚昧的国民。在这里,作者没有大段的具体描绘或议论抒情,只极经济的用几个饱含讽刺意味的词句,就如此准确写到了“熟睡”人们病态心理的深层。我们掩卷深思,会在含泪的痛苦的笑声里,深味出被封建传统文化氛围所禁锢而造成的巨大精神内伤,从而深刻体会到作者“必须改变他们的精神”,改造国民素质的伟大思想。这就是鲁迅用白描式手法批判麻木国民的鲜活例证。
二、谩骂式的讽刺
中外反动派的倒行逆施使人忍无可忍,白色恐怖的浓重窒息使人喘不过气来。面对这样的现实,鲁迅不避艰险,怒向刀丛,采用了怒骂式的讽刺,把久郁心中的无比愤慨化为投枪、匕首,向敌人刺去,这是战斗日益激化的反映,是鲁迅在极端困难的环境里愈战愈勇的见证,从而起到了强烈的讽刺作用。例如,“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了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友邦惊诧论》)读这段话,我们仿佛看到怒火中烧、怒不可遏的作者在指鼻怒骂敌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敌人的憎恶和轻蔑,这就是鲁迅怒骂式讽刺独特的战斗风格,句中连用反复、排比,犹如连续刺去的一把刺刀,剖开“友邦人士”的险恶用心,撕去洋主子的伪善面纱,戳穿“党国”的奴才嘴脸,而在一连串具有浓郁色彩的抒情句中,大量溶入反语,这就是鲁迅怒骂也成了文章的讽刺手法,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和讽刺效果。
三、嬉笑式的讽刺
这种讽刺通过人物形象的描绘或故事情节的铺叙,或用变形的独特夸张,或进行漫画式的勾勒,或以人物的矛盾言行进行对比,或用人物高尚的表白反衬其丑恶的心灵,或表现人物违反正常生活逻辑的心态,来造成戏剧性的讽刺效果。这种手法多见于鲁迅的小说和记叙性的散文中。读者需在了解全文或相对完整的篇章之后,才比较容易体会到其中强烈的讽刺意味。怒骂成了文章,嬉笑也成了文章。例如“,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阿Q正传》)乍一看阿Q的形象,让人大笑不已,再一看笑意顿失,你怎么能笑的出来呢!文章记叙的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在现实中无法取得胜利,就通过自己的语言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这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的一种表现,是旧社会愚昧无知的一种反应。阿Q正是鲁迅先生所描写的麻木的国民,这种讽刺语言更能彰显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和不成功。
上一篇:精编绩效考核员工评语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