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幸福宣言实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家庭幸福宣言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家庭幸福宣言1

幸福是心灵的一种感受。我们开展幸福进家活动,把我们的家庭建设得更加美好,每个人的心灵则能得到幸福的感受。

幸福进家是一个善举。它能使千百万人在家庭这个幸福的港湾中得到幸福的感受。它能对构筑稳定和谐的家庭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我所知,《祝你幸福》杂志目前在全省的发行量达30多万册,如果以每个家庭3个人来计算,它就可以使90万人的心灵得到幸福的感受。让《祝你幸福》杂志进入更多的家庭,会使更多的人的心灵得到幸福的感受,所以这是一个善举。

幸福进家活动是一个明举。建设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幸福进家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同时,家庭又是社会和谐的支撑点,它符合建设和谐社会最普遍的规律。所以说开展幸福进家活动是一个明智之举。

幸福进家活动是一个壮举。大力开展幸福进家活动,把我们的发行量由30万册扩大到300万册,这个比例就会提高到十分之一,进而对全省三千多万家庭文明程度的提高,对全省九千多万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说幸福进家活动推进的不仅仅是一本杂志的问题,它是推动了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加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因此它是一个伟大的壮举。

我在《祝你幸福》杂志中,找到了家庭幸福的三个法宝:孝、诚、爱。

“孝”扎根于人们心灵深处。孝最基本的寓意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上面为孩子遮风挡雨;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背着父母。

孩子一般18岁高中毕业离开父母,或外出上学,或外出打工,此时父母一般45岁左右。按照父母平均寿命80岁计算,此后父母的人生历程只有35年时间。

如果子女每年回家两次,今生我们能与父母团聚的次数不过70次!如果我们每年能多回家看望父母两次,就可以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多见70次,这相当于延长了父母35年的生命!

论语中有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教育我们,在父母有生之年多尽孝心,才不会留下终生遗憾。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位正厅级的领导干部,讲给我听的,他的亲身经历。我听过之后很有感触。

他有一个很优秀的儿子,找了一个同样很优秀的儿媳。儿媳的家在贫困的农村。办婚事那天,这位领导干部,特意把亲家接到省城。婚礼上,当主持人宣布“请新娘父亲致辞”的时候,农村老人走到台上,伸出长满老茧的双手,轻轻抚摸一对新人充满幸福的脸颊,许久没有说出话来。

正当台下窃窃私语之时,新娘父亲转身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望着女儿,激动地说:“孩子,你长大了,我和你娘希望你永远记住:双方父母,一样恩情,要好好孝敬你的公公婆婆。”

所有的人都被这位老人朴实的言语打动了。这位领导干部也激动万分,说:“此时此刻,爸妈有千言万语要对你们讲,但今天只送你们一句话:一个不孝的人,在社会上是站不住脚的!”

这位领导干部告诉我,那天的婚礼特别的成功,所有参加婚礼的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终身难忘。

诚是家庭幸福的基础。它是人的善良本性,是生命的基本元素。

人们说,“撒谎都不脸红”,是说此人的良心没有了。当一个人撒谎的时候,瞬间会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表现出脸红、神情慌张、语无伦次等反应。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我把它叫做“良心反抗原理”。

诚是生命的基本元素,放大这一元素,可以使你活得自在。

第一,诚实可以使人健康。第二,诚实可以使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第三,诚可以使你的事业越做越大。

爱是家庭幸福的源泉。爱是有程度、有层次的。爱的层次是不同的,要求等价回报的爱、要求一定程度回报的爱、不需要回报的爱……

家庭成员间的爱应该是最无私、最深刻的爱。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善良的心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从不求回报,这是最高境界的爱。

《祝你幸福》杂志走进家庭,要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用真情、真意、真心来呼唤人们内心当中真、善、美的情感,让每一人都做一个好人,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幸福的家庭,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更加文明,这对于每一个读者来说就是大恩大德,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举、明举和壮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家庭幸福宣言,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家庭幸福宣言的相关认知。

家庭幸福宣言2

关键词:幸福社会;建设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164-03

有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在本质上是公众对于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追求和需要的满足程度,主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个人家庭、教育、健康和职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见,外在的生存发展因素和内在的心理感受是影响幸福感和幸福社会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从人文环境、物质保障和公众评价三大方面加强幸福社会建设,提高社会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一、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积极向上的社会“软”环境

建设幸福社会,必然离不开社会“软”环境的有力支撑和强化引领。近年来,不少地方城市面貌大大改善,城市人文气质不断提升。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公园,定期开展的公益性论坛,遍布社区、公园的健身活动场所,都显示出社会文化气息渐浓了,市民文明素养渐高了,但仍与人们的愿望相距甚远。为此建议:

(一)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软治理”环境

软治理的文化理念可以塑造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有利于解决社会冲突、协调社会关系、维系社会秩序。这种理念强调通过心灵的滋养、精神的提升和心智的开发来调节和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规范人们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原则。当前,加强幸福社会建设,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的城市精神引领下,营造良好的社会“软”环境,倡导公民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并由此推进社会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

一是大力弘扬幸福价值理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首先,有效引导人们的幸福信仰。探索理论宣传与形势政策宣讲相结合的新途径、新载体、新方法,打造“改革发展高层论坛”、精品论坛讲坛,抓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人们的政治信仰。其次,有效引导人们的幸福追求。全面实施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风尚为核心的“创新文化工程”,增强全体市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让城市精神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再次,有效引导人们的幸福理念。以党员干部、青少年、新市民等为重点对象,以机关、学校、“窗口”行业、村镇、社区、家庭为主阵地,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使尚德修身成为一种幸福价值理念。

二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着力创造幸福宜居环境。文明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积淀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的过程。建议加大专项整治力度,重点抓好市容环境卫生、城市公共秩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专项整治,营造良好城市环境;抓好“文明交通工程”,改善城市环境、维护公共秩序、倡导文明言行、提高服务质量,营造开放有序、文明和谐的氛围;定期测评公布窗口行业文明服务公众满意度,打造“优质服务品牌”,推进“放心消费”和“文明风景旅游区”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文明行业(单位、机关)作用,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深化文明家庭(楼院)创建,营造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社区文化,构筑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城市人文环境,让市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三是营造公平正义、奋发进取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奋斗者有收获、消极者受鞭策。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社会公正,主要表现在社会规则上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社会成员机会均等、按贡献进行分配、社会调节顺畅;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社会各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且恰如其分的回报;社会各阶层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至少一部分人的富裕和幸福不以另一部分人的贫困和不幸为代价。只有在这样的公平正义环境中,才能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让公众对他工作生活的城市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才能让幸福社会建设充满活力。

四是营造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当前,由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取向趋于分化,为获得社会不同阶层、 不同群体、不同界别对城市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自豪感、认同感和支持感,需要通过完善社会管理制度,营造开放包容、和而不同的社会环境。即:建立并完善公平、合理的分配体制和激励机制,缩小贫富分化,避免因贫富差距、地位差别带来的阶层分化;为公众提供平等的社会流动机会;不断扩大社会中产阶层比例;增进不同社会阶层人群之间的互信、互助和相互理解;致力于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与融合,关心弱势群体,使整个社会保持活力。

(二)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家庭幸福宣言3

一、指导思想

坚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决定》为指导,以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为主线,以婚育新风进万家为载体,以培育温馨家庭、文明家庭、富裕家庭、健康家庭、幸福家庭为目标,大力倡导讲科学、讲美德、讲文明,积极引导农民群众确立新型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婚育观念,养成热爱学习、追求科学、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健康生活、计划生育、崇尚美德、文明办事等新风尚,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素质、身体健康素质,为我镇全面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活动主题

促进婚育文明、建设幸福家庭

三、总体目标

2008年镇选定樊套村、南吴村、横沟村、七闸村、新都社区、北苑社区6个村居为首批争创扬州市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先进村(居),在此基础上,镇争创扬州市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先进镇;2009年再选定6个村居争创扬州市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先进村(居),首批6个村居要争创扬州市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示范村居,镇要争创扬州市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示范镇;2010年其余村(居)要争创扬州市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先进村(居)。通过"十一五"的努力,全镇人口计生工作基本实现:依法行政规范,各项服务良好,群众评议满意。全镇广大群众基本形成:婚姻观念文明、婚育管理文明、生育行为文明、家庭生活幸福。

四、主要任务

1、倡导文明的婚育观念。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的作用,积极运用现代化宣传教育手段,努力构筑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引导农民群众不断破除传统落后的生育价值观,牢固树立"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家庭幸福"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2、树立文明的服务观念。积极推广计划生育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采用各种先进服务手段,进村入户,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生殖健康技术指导,为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的按需服务,有效地提高康检到位率、知情选择率、随访服务率和无偿服务率。

3、建立文明的管理机制。继续完善计划生育"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积极改革创新,健全各项制度,规范管理服务,促进人口计生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4、倡导文明的生育行为。大力营造良好的宣传环境,加强生育文化园、生育文化街、生育文化大院和生育文化品牌的建设。结合新农村文明建设工程的建设,打造生育文化载体,增添生育文化网络内容,形成全镇网络宣传平台体系,营造有利于生育文明建设的舆论氛围。

五、创建标准

1、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先进镇创建标准。具体达到"十有、五到户、二好"。十有:有生育文化园或婚育新风园、有生育文化(婚育新风)一条街、有生育文化大院、有生育文化庭院、有生育文化中心户、有生育文化(人口)学校、有生育文化图书室、阅览室和生育文化宣传橱窗、有生育文化公益性宣传牌、有生育文化教学课程(中小学)、有一套有利于独生子女成长和家庭发展的政策措施。五到户:计生家庭优先优惠政策兑现到户、生殖健康服务和免费项目服务到户、新型生育文化知识宣传到户、群众民主合法权益享受到户、计生家庭的帮扶解困措施落实到户。二好:生育政策执行好、干群关系好。

2、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先进村(居)创建标准。具体达到"八有、四提高、一保障"。八有:有生育文化学校(人口分校)、有生育文化大院、有生育文化庭院、有生育文化(婚育新风)一条路、有生育文化中心户、有生育文化宣传橱窗、有生育文化宣传知识袋、有生育文化公益性宣传牌。四提高:计生困难家庭致富能力明显提高、村(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居)民婚、孕、育质量明显提高、村(居)民婚育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一保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有保障。

3、“幸福家庭”的建设标准。具体有四条:

(1)、弘扬新型生育文化方面。守法诚信好、依法生育好、义务履行好、优生优育好、少生快富好、邻里关系好。

(2)、颂扬高尚美德方面。思想新、言行新,邻里示范作用好、婆媳关系好、执行国策好、勤劳致富好。

(3)、张扬社会道德方面。思想解放,敢破陈规陋习,生男生女一样好、遵守村规民约好、执行生育政策好、婆媳关系好、乡邻影响好、勤俭持家好。

(4)、建设和谐家庭方面。依法和谐治家好、文明和谐建家好、科技和谐发家好、勤俭和谐持家好、友爱和谐兴家好。

六、评选方式

新型生育文化先进村(居)原则上每年评选6个,评选方法:村(居)申报,市推荐、验收、表彰。

"幸福家庭"的评选,原则上每年评选10个。2008年通过开展关爱女孩行动,评选温馨家庭5个;通过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文明家庭5个;2009年通过"妇女发展项目"和落实计生家庭优先优惠政策,评选富裕家庭5个;通过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系列工程,评选健康家庭5个;2010年评选"六星级(计划生育好、子女教育好、健康身体好、家庭和睦好、邻里关系好、勤劳致富好)"文明幸福示范户10个。评选方法是:村(居)民推荐、申报,镇验收、表彰。

七、创建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要围绕“促进生育文明,建设幸福家庭”的主题,将“倡导婚育新风”、创建“新型生育文化先进村、镇”、建设“幸福家庭”活动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的具体措施。镇成立由分管镇长王进任组长,童祥云、吴惠芳任副组长,吴世平、强红梅、莫利斌、史德琴、王明宏等同志组成的创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各村居要将其列入"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成立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制定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要在各个层面上宣传发动,积极引导,营造氛围,凝聚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力量,保证创建工作的健康实施,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整合资源,科学有序实施。争创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先进镇、村(居),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地方多领域性工作。各村居要结合实际,发挥特点,统筹运作,部门间优势互补,用足用好创建技能型先进村(居)及小康村建设资源。同时,要科学借鉴开展计生"双民主、"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等活动的现有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48 531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