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国的节日风俗广播稿精彩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实用中国的节日风俗广播稿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最新中国的节日风俗广播稿【第一篇】

还有说法,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伎俩。

据不完全可靠消息,这个精明的商人生逢东汉,乃是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的大嫂。

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见蔡伦造纸有利可图,就鼓动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学造纸。蔡莫是个急性子,工夫还没学到家,就张罗着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质量低劣,乏人问津,夫妻俩只好对着一屋子的废纸发愁。

眼见就得关门大吉了,慧娘灵机一动,想出了个鬼主意。

那慧娘摇头晃脑,高声唱道:“阳间钱路通四海,纸在阴间是钱财,不是丈夫把钱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她告诉众人,她死后到了阴间,阎王发配她推磨。她拿丈夫送的纸钱买通了众小鬼,小鬼们都争着替她推磨——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她又拿钱贿赂阎王,阎王就放她回来了。

蔡莫装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说:“我没给你送钱啊!”慧娘指着燃烧的纸堆说:“那就是钱!在阴间,全靠这玩意儿换吃换喝。”蔡莫一听,马上又抱了两捆纸来烧,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苦。

夫妻俩合演的这一出双簧,可让邻居们上了大当!众人见纸钱竟有让人死而复生的妙用,纷纷掏钱买纸去烧。一传十,十传百,不出几天,蔡莫家囤积的纸张就卖光了。由于慧娘还阳的那天是十月初一,后世的人们便都在这天上坟烧纸,祭奠死者。

这两个传说一悲一喜,道具虽有不同(一个是烧棉衣,一个是烧纸钱),却都是拿死人做文章,拨的都是人们心中那根亲情弦。

最新中国的节日风俗广播稿【第二篇】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最新中国的节日风俗广播稿【第三篇】

寒衣节有啥讲究是大家当下最爱讨论的话题之一,毕竟俗话说的好:“十月一,送寒衣。”这句话所提到的就是我国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这一天。寒衣节又被称作“祭祖节”“十月朝”等等,其中的含义就是天冷了,别忘记给已经故去的祖先添一件衣服,也是体现孝道的一个节日。

最新中国的节日风俗广播稿【第四篇】

第一段:“传统节日的前世今生”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传统节日也随之孕育而出。其中一些节日具有很好的文化内涵,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等。这些节日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节日的庆祝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节日背后的内涵始终没有变化,正如传统节日一样,它们一直被人们所珍视。

第二段:“春节的美好习俗”

中国的春节是世界公认的华夏传统文化中的最重要节日,也是人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春节大约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办,这是一个漫长的庆祝活动。春节期间最为重要的习俗包括:贴窗花、挂灯笼、制作饺子等等。除此之外,祭祀祖先、放鞭炮、走亲访友等也是春节期间非常普遍的活动。这些习俗不仅能够体现出中国人对于祖先和亲情的尊敬,同时也跨越了年龄和性别层面的区别,成为了全民皆可参与的氛围。

第三段:“清明节的纪念祈福”

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扫墓节日,也是人们纪念祖先和缅怀已故亲朋的时间。本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已经无从考究,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清明节是一个富有纪念和怀念意义的节日。清明节期间,大多数人会去祭拜已故的亲朋好友,同时还会烧纸、留祷文、撒香。参加这些活动的人很少能够表达出看到时的深切感受,但是我们知道,这一刻,他们是在用心灵向亲人表达着沉重的思念和对逝去亲人的祝福。

第四段:“端午节的龙舟竞渡”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庆祝节日。在端午节期间,最为吸引人们眼球的活动便是龙舟竞渡了。龙舟竞渡起源于中国南方,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背景的活动。龙舟竞渡不仅需要体能和技术,同时还包含了很多月建议,所以能够在龙舟竞渡中融入才华的人也会受到欢迎。这种形式的活动,既有全民参与的肆意,同时又有精英选拔的竞技,被公认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庆祝形式。

第五段:“中秋节的传统饮食”

中秋节是中国另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一个充盈着美食的节日。中秋节期间,每一个人都会准备月饼,与亲友共赏。月饼除了具备较为强烈的食欲刺激,还具有着浓厚的传统色彩和精神内涵。除了月饼之外,中秋节期间还有一些更为传统的食品,比如桂花糕、莲蓉饼等等。这些食品可以说是中秋节庆祝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表达祝福和愿意的形式,成为了庆祝形式的重要载体。

结尾段: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每一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庆祝形式。无论是春节的丰富氛围、清明节的缅怀感慨,还是端午节的器重和中秋节的美食煊赫等等,在不同的节日庆祝形式中,人们都能够放松自我、体验乐趣,并且在其中表达寄托和祝福。因此,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形式,在这些年代背景下,依然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最新中国的节日风俗广播稿【第五篇】

重阳节的传统风俗列举如下。

1.重阳节登高。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可以是登高山、登高楼或者登高台等。

2.重阳放纸鸢。人们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高,则福气越浓。

3.重阳赏菊。人们重阳赏菊,因菊花象征着长寿。

重阳节登高“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人们爱在重阳登高;首先是源于古人的对山岳的崇拜;其次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观念;还有就是登高远眺,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畅快感觉。

重阳放纸鸢,古人将重阳天高云淡,风轻日明,纸鸢可轻松乘风而上的气候原因和“放吉祥”、“放福气”的美好寓意巧妙地结合起来了;充分表现出了古人的智慧和对美好寓意的向往。

古人历来就有重阳赏菊花的风俗,所以重阳节也称菊花节。人们认为菊花象征着长寿,所以赞美菊花为“长寿之花”;同时也因为菊花“凌霜不屈”而为人们所欣赏。

重阳节的简介。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项,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包含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项。

重阳节喝什么酒。

菊花酒。菊花酒主要是由菊花和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又被称为长寿酒,味清凉甜美。菊花酒是重阳节必饮的一种酒,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而菊花是重阳节常见的一种花,所以重阳节的传统就是喝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而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重阳节的意义。

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使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九月也预示着冬天的来临。天气渐冷,人们需要准备衣服保暖,孝顺的子孙由此思及祖先,便将这天作为给先祖们烧冬衣的时间。因此,重阳节也成为了祭奠死去的家人的节日。

最新中国的节日风俗广播稿【第六篇】

春节,又称农历新年、大年,俗称过年,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过年的习俗,起源是一只叫“年”的怪兽。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十分害怕。

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后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被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过了好久才想出个法子,决定在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关于清明节,有这样一个传说:

当年晋国公子重耳遭陷害四处流亡,一个名叫介子推的随行大臣曾经在他快要饿死的时候,从腿上割下一块肉给他吃挽救了他的生命。后来公子重耳回国当上了晋国国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晋文公,封赏了所有跟随他流亡的大臣,却惟独忘了自己的恩人介子推,等他想起来,介子推已经带着母亲躲进树林里,谁请都不出来,于是晋文公就将树林点燃,想将他逼出来。可是树林都烧光了也不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派人四处搜查发现介子推抱着一棵柳树被活活烧死。晋文公十分后悔。以后每一年的那一天,晋文公都将柳条发给大臣们,以怀念介子推,并规定在这一天禁止生火,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禁止生火的习俗已经没有了,而插柳,扫墓以怀念故人的习惯一直保留着。

吃粽子赛龙舟,可谓是端午节独具一格的风格。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每年端午节都会举办赛龙舟,除此之外,在那天,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直到大雨过后抛进水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有传说,端午节的由来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现代,七夕节又被人们正式地称为“爱情节”。

相传很久以前,天上的诸仙女一起下凡,老实小伙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十分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双牛皮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天河便出现了,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中元节俗称鬼节,指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源于佛教《大藏经》中的目莲救母的故事。

相传,目莲历经千辛万苦才到阴府,见到死去的母亲被一群饿鬼折磨,目莲用钵盆装菜饭给母亲,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只好向佛主求救,佛主被他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莲按照经中指示,每年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饿鬼再也不敢来抢夺了。从此七月十五这一日便演变成了祭祀已故亲人的中元节。

中秋节,象征着阖家团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全家围坐在一起吃饭赏月,是中秋节扎根在中国人心底最重要的意义。中秋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中秋”,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相传之前天上同时有10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大英雄后羿射下了天上的9个太阳,才使得民间天下太平。后来,后羿从王母娘娘那里得来了可以成仙得道的灵药,便把它交于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保管。谁料此事却被坏人得知。

有一天,后羿外出打猎,只留嫦娥一人在家。坏人趁机逼迫嫦娥交出不老灵药,嫦娥自知自己不是坏人的对手,情急之下便一口吞下灵药,从此便成了仙子,居住在月亮中的广寒宫内。

后羿回到家后悲痛欲绝,但却无能为力。后来,为了表达对妻子的思念,每年月圆之夜,后羿就便下人摆设香案,遥祭在月宫中的妻子。后来,人们听闻嫦娥成仙了,也纷纷在月圆之日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仙子祈求平安吉祥。

从此,中秋节拜月便成了一种习俗。

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这一日,又称为“重九”。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才被立为老人节。

关于重阳节,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

很久以前,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很伤心,所以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终于打听到一位法力高强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拜那位长老为师学习仙法。学满回家时恰好是九月初九。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凭借着高超的技能,恒景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最新中国的节日风俗广播稿【第七篇】

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2.燃灯节。

用柞木烧成木炭,压成粉末,搀入咸盐,用纸包成香肠状,外面缠上细草绳。到了夜晚,绑在长杆上点燃,便会劈里啪啦作响,放出耀眼的火花。重五与秋夕,男人们进行摔跤比赛,妇女们进行跳板、秋千比赛。

3.旧历年。

旧历年是朝鲜族最主要的节日,也是家族成员团聚的日子,因而住在他乡的儿女们都要回到父母身边一起过年。从腊月三十开始过年,这天小孩身穿有彩条袖子的喜鹊袄,晚间不能睡觉,要守岁,据传睡觉眉毛就会变白。正月初一都要穿新衣或干净的衣服,叫岁装。早晨首先祭拜祖先,称作“茶礼”。这天的早餐叫“岁餐”,吃饼汤或打糕,早餐时喝的酒叫“岁酒”,而且从年幼者开始喝。儿女们给祖父母和父母磕头拜年(家拜),饭后还要向长辈亲戚和村里老人拜年(村拜)。此时老年人向拜年的年青人说些吉利话,此谓“德谈”。这天开展各种民俗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妇女们跳跳板和青少年们放风筝。初一夜晚为防止夜光鬼把鞋偷走,把平时脱在檐阶上的鞋拿进屋里,大门上要挂个箩。

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并不陌生,因为端午节就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但是端午节同时也是朝鲜族传统节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

朝鲜族的端午节最明显的特色在于丰富的民俗游戏。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进行各种活动。其中最常见且著名的有荡秋千、跳板、摔跤。

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朝鲜族妇女会身着彩色长裙,在秋千上前后摆荡,越荡越高,如紫燕凌空,自由自在;如仙女腾云,优美飘逸。

跳板同样作为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和秋千一样具有着极高的观赏性。跳板的两边会分别站着一个人,交替蹬板,错落起跳。在起跳的空中,会展示各种优美的动作,有时还会手持扇子、彩带等增加观赏性。

秋夕。

秋夕的传统美食是松糕。这天,朝鲜族村屯普遍宰牛,把肉和内脏切割成小块,分成好多份,穿在荆条上分给各户。

秋夕也会举办各种如摔跤、秋千、跳板等体育比赛。有的村屯还会举行斗牛比赛。斗牛比赛所用的牛是我们朝鲜族地区的大黄牛,各户主人会在牛身上写下白色的编号,随着身着韩服的引导员展示数字,对应的两头牛进入赛场,先是四目相对,然后互相角力,再然后扭打在一起,最终胜利者会仰天长啸,失败者则会落魄的逃走,只留下满身伤痕。

洗头节。

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婴儿生日节。

即婴儿周岁生日节。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婴儿的一周岁纪念日最受重视。婴儿一周岁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也非常隆重。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然后把孩子抱到已准备好的生日桌前,让婴儿“过目”专门为他摆设的“涉猎物”。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笔、书、小枪等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客人到齐后,婴儿的妈妈就叫孩子从桌子上五花八门的东西中随便拿自己喜欢的中意之物。当孩子伸手从桌子上拿一样东西时,客人们就欢腾起来,说一些使祝兴的话。这个过程人们叫做婴儿受生日席桌的“仪式”。有的地方还有老人给孩子脖子套上一团素白色线的习俗,以示希望孩子像雪白的线团那样做一个洁白的人,能像长长的线那样命长延寿。

最新中国的节日风俗广播稿【第八篇】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作为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不同地区长久以来经过了各种变迁,产生了很多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中秋习俗。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晚上祭月,陈列“月光马儿”,即指神像,还供有月饼、毛豆、鸡冠花等。“月光马儿”用纸做成,上部画太阴星君和菩萨像,下部画月宫和捣药的玉兔。玉兔像人一样站立着,拿着捣杵。神像金碧辉煌,颜色极为鲜明。长的七八尺,短的二三尺,顶部有红绿两面旗,向月而供,供完就烧掉。

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树中秋。

在广州有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燃灯以助月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大街小巷中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兔儿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历史上兔儿爷曾出现过20来年的断档,白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销声匿迹,当20世纪80年代初重新出现时,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兔儿爷有了新生命的同时,也有了新的属性和新的功能,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中秋南京人都到夫子庙白鹭洲公园里的“玩月桥”上去赏月。桥上水畔绝对是赏月的好地方,不过这座桥是明代“玩月桥”的复制品,是南京城中秋赏月最具人气的地方。

“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据夏仁虎《秦淮志》记载:“马湘兰故门前有玩月桥今不可寻”,马湘兰乃“秦淮八艳”之一的名妓,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相貌虽不出众,“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她聪颖机敏,能诗擅画,才华横溢;又是个仗义疏财的女子,济贫救弱,颇有侠女风范。据传,当时每逢中秋之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

博饼。

厦门的“博饼”,也叫“博中秋饼”、“博会饼”。这一风俗的形成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据传是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每到8月15日月圆之时,满怀反清复明之豪气的将士们,难免有思乡思亲之情。为了抚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念,激励士兵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巧设“中秋会饼”,通过“掷骰子”活动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郑成功亲自批准从农历13至18,前后6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这独特的游戏,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早年,博状元饼,多为亲友或结拜兄弟姐妹间大家出钱,购买一二会月饼,共同博之,谁得“状元”,来年中秋节要赠送一会给大家博。这样,年年有增无减,会饼越来越多,只好再分开两独立组。一般家庭由长辈主持,每年买一二会,全家围成一圈博之。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地飘出,各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于是,中秋博饼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无论是什么习俗,但都是为了家人能够团聚一起,在皓洁的月亮下共度幸福的一晚,寄托着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家人的祝福。

中秋夜,月圆,越团圆。是要外出游玩,抑或去回味家乡的一轮明月,都要有够宽敞舒适的乘载空间,才能装得下全家人的美满,自在。用汉兰达的7座大空间载着长辈,爱人,孩子,跨过距离的界限,去观赏最美的月色。

6.关于中秋节的风俗及习惯。

48 3146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