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北归读后感汇聚(优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南渡北归读后感汇聚(优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1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个益友。最近终于把《南渡北归》看完了,个人觉得,看《南渡北归》需要耐心,因为有几百万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够的理性,因为这本书给你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愤世嫉俗。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写作风格,就像一根根无形的线牵着我的目光,使我恋恋不舍地跋涉完这段悲喜交加的“书”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桥段时,难免哑然失笑,笑过之后的余味,却是深深的悲凉。《南渡北归》一本书能让读者如此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索之阵,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书中的吉光片羽,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南渡北归》这本书是写现当代渐渐远逝的大师群体。在这里有光环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随意地信手拈来,有褒有贬、有庄有谐、有血有泪、有喜有悲,让读者在大师们巨大的光环底下,仍能瞥见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最温暖的一面,最可爱的一面。我看到,在纷繁复杂的政治面前,大师们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烂漫。当隆隆炮火烧到北平城墙之下的时候,朱家骅、傅斯年等学界精英积极奔走,力争尽量多的“抢救”学人,“投奔”台湾。纵然拼尽全力,朱、傅二人在台湾的境遇却让人唏嘘不已,前者被老蒋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长的官帽,而后者则是在连一条棉裤都买不起的境况下,贫病离世。这二人的窘境是迁台学人的一个缩影。胡适虽然是著名的学界“大鳄”,过得却同样不甚风光,要忍受台湾同行的明枪暗箭,还要忍受小儿胡思杜的检举揭发,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适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实是一颗千疮百孔的心。最终,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会上溘然离世,总算死后备有哀荣。我想这份哀荣是以胡适为代表的具有独立治学精神的学者应有的。在胡适死后若干年发动的那场浩劫中,在红卫兵歇斯底里的批斗声中,曾经积极揭发过他的学生、朋友、亲戚,不知道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惭,还是恼恨?上天确实开了个冷玩笑——这一出闹剧明明已有前车之鉴,很多自以为得计的学术精英却依然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们哪里来得及看清。当那一记响亮的巴掌打下来,痛的不止是这些老者的脸,还有时代的心。“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这几个字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貌似绝决的含义透露出特定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那些曾经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却不是时代可以抹杀的。乱则隐,治则现的大贤处世法则,我想在任何时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经很明显,大师是有,但他们是否愿意出现在聚光灯下,就要取决于他们对这个时代的看法了。我曾经看到过有一些活跃在各大媒体上的知名学者,自封大师。那时,我跟绝大多数人一样,疑惑“大师”这一大多数情况下属于得道高僧的称谓,怎么会用来给大学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归》,我想我对真正的“大师”有了一个具象的认识。他们学高身正,难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师”吗?和尚修道在寺庙,大师修道在红尘。他们,其实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他们是一群可爱的普通人,分解出来就是可怜、有爱。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道曾经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经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堪怜。一心关心国家命运的梅贻琦,虽然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有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的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后也郁郁而终。台湾之于中国,是领土的割裂;而大陆之于台岛上的异乡人,则是整个思念的寄托。这份家国情怀,可能是大师们都有的一种普世情怀吧。1946年,林徽终于结束了九个年头的颠沛流离,跟家人回到了一直以来念兹在兹的北平,满怀深情地游故地。抗战结束之时,虽然已受尽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选择了放弃赴美治疗的机会,选择了“和祖国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后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样与病魔作着斗争,紧紧守护在祖国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对得起金岳霖对她“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终生未娶的痴情的。当下,有人不乏嘲讽地说,现在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却少了,而大师的故事却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诚地期待:《南渡北归》不会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师故事的一个变奏,是开启大师时代的一把小小的钥匙。最后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现在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着。但这句话也应该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现在,更应该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推荐这本书,就如作者岳南说的这样,希望你们能在这套书中读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张扬的那种”历史温情。(齐海燕)

-->

-->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2

看过《南渡北归》后,只想再悲叹一次:21岁了,我才明白真正的中国历史。

小学到高中,我花了时间学习历史。高中时,历史成绩常常全班第一,也是文科班的尖子生。可是,上大学四年,我才发现之前学的历史教材,错误的知识占到一半,甚至还多。这是什么样的感慨呢?生在这样的时代,年轻人,继续努力吧。

该著作分三部,约180万字,包括《南渡北归—南渡》、《南渡北归—北归》、《南渡北归—离别》。书的封面写着一段话,颇具震撼力,“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终一代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封面下半部分写着八个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然后就是9个大师的肖像,有胡适、蒋梦麟、傅斯年、张伯苓、鲁迅……乐哥在第一页批了八个字,“大师远去,专家横行”。

回想起高中和大一大二时期读红色-小说,《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日》、《小二黑结婚》……这些所谓的名著都是历史书上推荐的,它们花费了我好久的时间,读完之后也带来了许久的感动。

可是,当看过《南渡北归》后,突然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原先民国期间还有这么多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为什么中学时期的教材不向我们着重推荐他们,而单单选择介绍郭沫若、沈从文、何其芳、吴强、孙犁这些人。

梁启超、王国维、胡适、傅斯年、李济、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朱家骅、吴宓、陈寅恪、曾昭抡、董作宾、曾昭橘、叶企孙、刘文典、俞大维……可叹这些人物竟然不能够在中国历史书中占据一些地位。还有卢作孚、张自忠、方先觉……看着这些感天动地的事迹,我想抹眼泪。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历史的角落,成为受人们尊敬的人。

西南联大数百人旅行团,从长沙到云南,徒步3000多里,这样的壮举令今日的大学生汗颜。更发人深思的是,过路百姓,甚至土匪也主动对他们加以照顾,为民族之未来保存期望。跟随保卫学生的军队官兵,在完成任务后婉拒了学校的酬谢。如此义举,怎不动容。

作为史语所所长兼台大校长的傅斯年,临死前急着写文章拿稿费,让其妻买一条棉裤御寒;董作宾主持史语所建造办公大楼和宿舍工程,一晃几年过去,眼看一座座楼舍立起,而董家生活依然极其艰难。当时建筑业与学术机关的知识分子,很少搞建筑拿回扣。比较今世“站起一座楼,富起一群狗”或“建成一条路,倒下一群狗”,往事实不堪回首。

梁再冰最初报考清华大学,未被录取。林徽因曾怀疑清华判分有误,当经过有关人员调看女儿的试卷之后,认可无误,遂让梁改投北大,并被西语系录取。梁从诫报考清华建筑系,因2分之差未被录取,不得已改为历史系。后世很多人认为凭借梁思成夫妇的地位和权力,遂两个孩子心愿是件并不难办的事,但梁思成夫妇没有这样做。就当时的情形而言,清华乃至整个教育界的风气尚属清廉,还没有太大的歪风邪气,教授们的思想差不错都是这样,特殊的例子倒是少见。

当知识分子一个个被打成“右派”时,当他们一个个走上绝路自杀时,当文革后清华要为吴晗立雕像旋即遭到质疑时,我只想在说一句:历史终将还世人公道,即使需要一百年。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3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终于将厚厚的一大本书,《南渡北归》第一部看完了。

这是一部写大家,大师的书,太应该看了,而且应该早点看。我看的虽晚了,但终归是看了,并收获满满。

《南渡北归》一共分三部,第一部是《南渡》,第二部是《北归》,第三部是《离别》。《南渡》应该是最难的吧?因为后面两部还没有看。《南渡》是因为日本侵略的原因,整个政治,经济和教育都向南方转移,称为南渡。

战争,本身就很可怕,在战争中逃难,就更难了。知识分子,拖家带口,前途未卜?作为读书人,授课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书。最惨的要数陈寅恪了,从日军铁蹄下抢救出来的书籍,一批在运输途中被换成砖头,一批被烧成灰烬,陈寅恪一次次被打击,昏厥过去。这些书,是陈寅恪经过批注的书,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智慧,稍加整理便是一部部惊世骇俗的大作。

作为世界级的大家,三百年仅此一人的陈寅恪,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研究员职称,还被牛津大学聘为教授,请陈寅恪去牛津大学主讲汉学。这是牛津大学创办三百年多年第一次聘请中国学者为专职教授。全欧洲的汉学家听说陈寅恪要去讲课,纷纷跑去准备听课。由于二战的爆发,陈寅恪未能成行,被困在香港。

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蔡元培,胡适,梁启超,蒋梦麟,梅贻琦,朱家骅,叶企孙,李济,陶孟和,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鲁迅,冰心……数不过来的大师,大家和名人。看他们的人生成长经历和学习过程是一种享受,佩服的同时,也有对自己的激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解和学习这些大师太有必要了。

过去,对其中的一些大师盲目崇拜,看了《南渡北归》知道了很多,也开始学习甄别了。因为这是一部关于历史的书籍,包含了很多历史记录和资料。历史,除了记录,还是一面镜子,形形色色的人留在了里面。

这些被称为中国最后一批的大师们,在《南渡》的过程中书写了新的历史篇章,而且都是实实在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能看出每个人的本质和特点,非常珍贵。

特别喜欢这本书,特别是关于陈寅恪等大师的部分,还有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和徐志摩,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与传说中的有所不同,是很值得羡慕的那种高尚的品格和关系。

接下来的`两部《北归》和《离别》也是厚厚的,慢慢看吧。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这样的书,看不够,还想看。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4

岳南的《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全景了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慢慢读来,不知不觉被大师的情怀所感动。

各大院校师生纷纷南下西行之际,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突然来到梁家,对梁思成说自己刚从外地潜回北平,有约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实验室的保险柜中。如今北平沦陷,日军已经进入清华园,如果这个东西落入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赵忠尧想起梁思成这位“铁杆”校友有一辆雪佛兰牌小轿车,决定找梁帮忙,一同进入清华园。二人冒着生命危险,趁着夜色,潜入清华园,抢救出这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科学珍宝。赵忠尧把盛满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里,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奔向长沙。他一路风餐露宿,蓬头垢面、破衣褴褛,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双手磨出了道道血痕,如乞丐般到达临时大学办事处时,梅贻琦校长热泪盈眶……这是怎样的信念。

“九一八”事变之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职演讲,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特别提醒师生“中国现在的确是到了紧急关头,凡是国民一份子,不能不关心的。……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这是怎样的理念。

自离开北平南下,辗转近万里逃难,梁家几乎全部“细软”都丢光了,战前梁思成和营造学社同仁调查古建筑的.原始资料——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记录等,被他们视为最宝贵的财富,紧紧地带在身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在李庄上坝月亮田几间四面透风的农舍里,梁思成和患病的林徽因,一面讨论,一面用一台古老的、噼啪震响的打字机,撰写并绘制向西方世界科学地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奥秘和成就的《图像中国建筑史》。这是怎样的坚守。

1935年主持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发掘的梁思永,肋膜炎病愈不久,白天里,他骑着自行车在各工地到处奔跑巡视。对于各工地在发掘中出现的新现象和产生的新问题,他随时都加以注意,加以解决。有时详细地指点助理员去做,有时甚至下坑亲自动手。晚上油灯下,他有时和工作人员谈论当天发觉中的新发现,有时查阅各人的田野记录簿,有时看着助理员们剔花骨等,有时整理当天出土品……常常忙碌到深夜。这是怎样的敬业。

68天的长途跋涉,“湘黔滇旅行团”的11名教师和290名学生,真正走出了象牙塔,进入到书本以外的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结合湘西、黔东一带的地形地貌,讲解河流、岩石的构造形成,以及黔西岩溶地貌和地质发育理论。闻一多指导学生收集当地民歌、民谣,研究不同民族语言,并对当地风土人情进行写生。北大化学系教授曾昭抡,每天自清晨走到傍晚,不走小道捷径,沿着盘山的沙石公路走,每当休息时,就坐下来写日记……这是怎样的言传身教。

这样的大师在书中比比皆是,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但是我要说:大师虽去,情怀永在。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5

通常说起历史,人们多会想起一些著名的战役,想到的是战士们的英勇献身,但是这部《南渡北归》却带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读历史。大家都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用思想来影响国人,但其实,大师们所做的还远不止这些。

书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东北进行考古调查,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也才有了两年后有傅斯年撰写的《东北史纲》,书中第一条便是“近年来考古学者人类学者在中国北部以及东北之努力,已证明史前时代中国北部与中国东北在人种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实依据驳斥了日本人“满蒙在历史上非中国领土”的理论,给日本“指鹿为马”者当头一棒,为中国人大出了一口志气。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梁启超坚持鼓励自己的儿子学习考古,尽力发展国内的考古业的原因了吧。文人们有自己捍卫国家尊严的方式,相比上战场冲锋陷阵,文人们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这些,又如蔺相如和廉颇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辅相承的。

这本书,带给我更多感动的则是那一代大师们在战乱中奋力保护祖国文化,传承祖国文化的那种坚持,数年颠沛流离,数次哀叹山河破碎,可也许是时代造英雄,这一代文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进行学术探究的严谨态度,也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点一点被抢救回来的文化。

而对这一历史温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传承了这种精神,这本《南渡北归》他写了八年,数次进行实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访中所说:“我看到他们当年用什么锅,睡的什么床,描写的时候就更加真实。”而大家也会发现,书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并附上了具体的资料来源。

最后说一说这本书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想这也许是欠妥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才,现在也有着很多为发展而努力奋斗,作出大贡献的青年人。但这句话也应该作为对后世的一个警示,在争着评教授职称,为金钱所迷惑双眼的现在,更应该有些人能够一心扑进科学,把全部生命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学科。

推荐这本书,就如作者岳南所说的这样,希望你们能在这套书中读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种,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张扬的那种”历史温情。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6

中国人素来注重家风,注重家族的传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的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只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万个家庭才能成为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生远。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视。尽管对于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现在有很多批判的说法,但是对于子女的成人、成才的重视程度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南渡北归》浩浩荡荡地书写了一大批中国旧时代的文人大家的经历轶事,可歌可叹,这些风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师,随着那个时代远去,他们已经在史界、文学界留名,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自不是我辈所能评说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普通的读者,不妨就从一个教育者(家长)的角度去读去体会这本书,这样话,偌大的一本书,我找到了一个思考点来梳理自己的感受。既从家庭教育,家风传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辉煌的家族—————梁启超的家族。梁启超的子女后代可谓是人才辈出。大女梁思顺是文史学家,次女梁思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后担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梁思达经济学研究者,五子梁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学家。这一长串的名字可见梁氏家族所不同凡响的家族影响力。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尽管梁氏子女在发展上有梁思超作为文坛大咖显赫地位有关,但除此之外,梁启超在对于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岳南的广泛罗列资料的《南渡北归》中可以读出一些事例。在梁启超为孩子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将来所学专业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他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安排,面对外国强而中国弱的现状,抱着以学术薪火传家立业的目的,为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了建筑和考古专业。“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梁启超从国家的高度,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国家的学术发展考虑。可见梁启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让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条路(建筑和考古),提出了将来可以互得观摹之意,真是最好没有了。可见梁启超作为家长也并未只是为孩子指了一条路就算完了,而是考虑到自家孩子之间将来的相互照应,相互帮助,毕竟古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此方面考虑也不谓不周全。在两个孩子在国外学习期间,梁启超也不断的为他们去留心观察找寻锻炼的机会。他打算让梁思永“丰富古文化的知识,多参观几个新成立的博物馆,然后再去欧洲深造几年,那时再回国于田野考古这门学科一世身手。”作为一名家长,尽管我们反对说包办孩子的未来路途,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做家长的责任,因为一个家族的发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作为我们承载着的后辈的家长来说,应该尽自己能力为孩子们去找寻发展的机会,提供锻炼的机会,这一点梁启超可谓是表率。

而一旦选定了目标,我们就要为孩子的发展不断加油鼓劲,为他们指点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梁思成曾向父亲梁启超写信询问,“自己与弟弟所学的专业与国家民族进步到底有没有用?”梁启超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又有语,“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

“知子莫若父”,梁启超正是熟知儿子的脾气秉性,才为他们选择这样的未来。但是教育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一代大儒也无不在渗透着梁家拳拳爱国之心。为振兴祖国落后的科学,并在这门科学上为祖国争得世界性名誉和地位。受此影响,梁氏兄弟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所能之处,为国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应了那句“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说了梁家,再说说曾家。曾家,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曾国藩。的确《曾国藩家书》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国藩时代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曾国藩讲求耕读持家,并以此作为家训提出了“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曾国藩也在书中记录到,予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报愧犹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国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视修身齐家之道。常说科名有无迟早,总有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吃千般苦读万卷书,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类家训名言比比皆是。

还有一点要紧地,就是郭大家长提出每房的长孙不论孙男孙女,她都要带到身边,以便接受教育。书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抡与其兄曾昭承同时考上了庚款留学生,即将赴美国读书时,家族姑母大表反对,对陈母说:“他们将来在番邦招了驸马,你怎么办”。曾母表示招驸马事小,留洋事大,坚决让儿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见一斑。

古人一直有“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与“妻贤夫祸少,妻贪夫招罪”等之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断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于母亲的重视也尤为重视,“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亲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诠释的淋漓尽致。

当然书中的两个家族只是中华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从这两个分支的昌盛来看,我们作为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优秀的教育经验,为子孙的兴旺做出该有的贡献。再往长远一些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国是千万家,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家族昌盛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千千万万的家兴旺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7

中国人素来注重家风,注重家族的传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的.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只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万个家庭才能成为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生远。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视。尽管对于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现在有很多批判的说法,但是对于子女的成人、成才的重视程度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南渡北归》浩浩荡荡地书写了一大批中国旧时代的文人大家的经历轶事,可歌可叹,这些风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师,随着那个时代远去,他们已经在史界、文学界留名,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自不是我辈所能评说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普通的读者,不妨就从一个教育者(家长)的角度去读去体会这本书,这样话,偌大的一本书,我找到了一个思考点来梳理自己的感受。既从家庭教育,家风传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辉煌的家族-----梁启超的家族。梁启超的子女后代可谓是人才辈出。大女梁思顺是文史学家,次女梁思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后担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梁思达经济学研究者,五子梁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学家。这一长串的名字可见梁氏家族所不同凡响的家族影响力。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尽管梁氏子女在发展上有梁思超作为文坛大咖显赫地位有关,但除此之外,梁启超在对于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岳南的广泛罗列资料的《南渡北归》中可以读出一些事例。在梁启超为孩子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将来所学专业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他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安排,面对外国强而中国弱的现状,抱着以学术薪火传家立业的目的,为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了建筑和考古专业。“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梁启超从国家的高度,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国家的学术发展考虑。可见梁启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让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条路(建筑和考古),提出了将来可以互得观摹之意,真是最好没有了。可见梁启超作为家长也并未只是为孩子指了一条路就算完了,而是考虑到自家孩子之间将来的相互照应,相互帮助,毕竟古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此方面考虑也不谓不周全。在两个孩子在国外学习期间,梁启超也不断的为他们去留心观察找寻锻炼的机会。他打算让梁思永“丰富古文化的知识,多参观几个新成立的博物馆,然后再去欧洲深造几年,那时再回国于田野考古这门学科一世身手。”作为一名家长,尽管我们反对说包办孩子的未来路途,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做家长的责任,因为一个家族的发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作为我们承载着的后辈的家长来说,应该尽自己能力为孩子们去找寻发展的机会,提供锻炼的机会,这一点梁启超可谓是表率。

而一旦选定了目标,我们就要为孩子的发展不断加油鼓劲,为他们指点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梁思成曾向父亲梁启超写信询问,“自己与弟弟所学的专业与国家民族进步到底有没有用?”梁启超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又有语,“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

“知子莫若父”,梁启超正是熟知儿子的脾气秉性,才为他们选择这样的未来。但是教育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一代大儒也无不在渗透着梁家拳拳爱国之心。为振兴祖国落后的科学,并在这门科学上为祖国争得世界性名誉和地位。受此影响,梁氏兄弟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所能之处,为国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应了那句“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说了梁家,再说说曾家。曾家,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曾国藩。的确《曾国藩家书》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国藩时代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曾国藩讲求耕读持家,并以此作为家训提出了“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曾国藩也在书中记录到,予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报愧犹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国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视修身齐家之道。常说科名有无迟早,总有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吃千般苦读万卷书,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类家训名言比比皆是。

还有一点要紧地,就是郭大家长提出每房的长孙不论孙男孙女,她都要带到身边,以便接受教育。书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抡与其兄曾昭承同时考上了庚款留学生,即将赴美国读书时,家族姑母大表反对,对陈母说:“他们将来在番邦招了驸马,你怎么办”。曾母表示招驸马事小,留洋事大,坚决让儿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见一斑。

古人一直有“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与“妻贤夫祸少,妻贪夫招罪”等之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断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于母亲的重视也尤为重视,“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亲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诠释的淋漓尽致。

当然书中的两个家族只是中华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从这两个分支的昌盛来看,我们作为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优秀的教育经验,为子孙的兴旺做出该有的贡献。再往长远一些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国是千万家,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家族昌盛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千千万万的家兴旺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8

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晉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風景不殊」,晉人之深悲;「還我河山」,宋人之虛願。吾人爲第四次之南渡,乃能於不十年間,收恢復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薊北。此其可紀念者四也。

书的封面有个副标题(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吸引着我一本本的读下去,来探索验证这个答案。

此书共有三本,分别是南渡-北归-离别,越读到后面越沉重,它呈现了从日本侵略中国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在剧烈的历史变迁中的结局。处处引证、各处搜罗,相对真实地还原了梁启超、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等等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大师们感伤的命运。

读第一本的时候,印象深刻的是,中华民国初年学风极盛,海龟众多,大师辈出,办学恪守学术之自由独立之精神,学术研究蔚然成风,真可谓人才济济,但随着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大师们只得叹声无奈地踏上那悲壮而浩大的南渡之旅。在西南联大那么艰苦的教学环境下,依然激情四射地给学生们讲课,连“跑警报”跑的都很浪漫,苦难让师生们变得更加坚韧,让中华文明的血脉得以延续,并相继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而对比我们今天的年轻人,这么好的学习条件,生活衣食无忧,却少有大师们的成就,真是要感到惭愧啊!

经全国军民与知识分子的共同奋战,终于赢来了抗战的全面胜利,南渡之后的北归,本可以快慰人心,可谁又想到不出三年,内战爆发,大师们的命途依旧多厄,又需做出一次无奈地人生抉择,忍痛别离,自此天各一方,海峡两岸遥遥相望,命运从此不同。

最后一部离别,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百废待兴需重建,而在大陆的知识分子则需要迎接一场又一场的运动,人性的贪婪展现的是和战争一样的残暴,让我们在运动中送走一位位大师;而在台湾的傅斯年、梅贻崎、胡适等也纷纷驾鹤西去,相继离别。

大师们虽已远去,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是永存的,面对国难、国乱,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勇气和力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坚守信仰,无问东西。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9

《南渡北归》讲了民国时期大学教授和学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图书,文物转移到西南地区,抗战胜利后再北上的故事,全册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书中,一个个坚韧绚烂的生命,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记忆。

全书开始于沦陷后的北平,屈辱与尊严,征服与抗争。每一个人,都是毫无杜撰有血有肉的人。这批人,他们护送中国文物和大学图书在烽火下南渡。在军阀混战,中日战争的硝烟中描绘出中国最初的考古,建筑轮廓。也在山区的艰难环境下完成生物科学实验。本该在优越实验室中完成的任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仍不放弃。他们,让“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在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

正因为有这批坚守信念的大师们,当我们再去凝视这段沉浸在深渊的历史时,才会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风骨凛然,这是中国式的风骨,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

在逃亡路上,为了不丢弃人才培养,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大。在艰难的日子里讲课声常伴随敌机的轰炸,师生们却把躲防空洞的事儿风趣地写成对联“人生几何,恋爱三角。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晚上停电时,刘文典就一袭长衫,对月讲《月赋》。但却这么艰难的日子里,它为祖国培养了多少人才。

解放战争时,梁思成焦灼地在楼上转圈,一看到有飞机在北平上空飞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这些古建筑要全完了。”罗哲文回忆,梁思成在二战末期经常抱着日本地图标注古建筑所在,并把地图交给美军请求他们不要轰炸这些人类共同的遗产。日本知晓后极为感激——梁思成此时却早已死去多年。

看过一张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他们坐在檐上,并肩笑望镜头,林穿着合体的旗袍,脚下踩着一双平底布鞋,他们正进行维修测量工作。那时候,所有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欣然。看照片的人关心的不会是林徽因的脸蛋长得美不美,也不会是照片拍的模糊而没有色彩。它展现的是中国大师们的坚定信念,在一个古国的土地上,用生命的时间抢记建筑的记印。

书本仍在读,它在慢慢展现更完整更浩瀚的中国,我想,这就是梁思成和《南渡北归》的意义吧。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10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提到中国内部的动乱时期除了打打杀杀的士兵将领,文人学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视的。他们的精神从不动、毫不畏惧。

不忍忆王国维大师的投湖而死。一天的安详平常,却被那投湖一声脆响刺的干干净净。头陷淤泥足可见王大师一心求死的态度之坚决精神之强大。正如这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让人久久从难以回神。

是的,或许在平凡人眼里,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然而,这正是大师超越平凡人的地方。作者认为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而死,其一死是对当时混乱无序的时局和世风日下的现实作出的近似“尸谏”的抗争。

简单一句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原来,文化的力量可以这么强大。原来,文学大师沉默的反抗是这么的让人震撼。当然,志同道合的人更能理解对方,并给予最真实的赞扬。难怪陈寅格一句道破:“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再说到另一位国学大师梁启超。从教科书上我们也对梁启超的爱国、他的先进思想充满敬佩。从《南渡》中,再一次认识更加生动的梁启超大师。他看到世界范围的考古学迅速发展,而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境内,从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种名义来华的外国学者。他对这种现状颇为不满和不服气,很希望有中国人自己出面做这一工作。他认为“以中国地方这样大,历史这样久,蕴藏的古物这样丰富,努力做下去,一定能于全世界考古学上占有极高的位置。”这种自信与魄力让人折服,也唤起了我们普通人对大中国、对自己的信心。

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将自己两个孩子培养成中国历史上又两个杰出人才。

李济,也正是因在文化思想上的共鸣,而和梁启超走到一起,成为相差23岁的挚友。

“以考古家眼光看中国,遍地皆黄金,可惜没人会捡。”从李济这形象的一句话便可一眼看出他的思想辽远,以及与梁启超的相契合。当然,更加相像的还是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学术是天下之公器,中外合作是可以的,而且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必需的,但古物是公有的,而且是国有的。”李济先生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眼光并没有使他在爱国,在维护国家权益上做任何让步。

我想,因思想的共鸣而结成的友谊是绝对纯粹而坚定的。而因血液中流淌的中国血液而氤氲而生的爱国之忠情,更是让中国爱国人士自发的团结及渴望和平。

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强大到是人力无法控制与收敛的。我们不能小瞧它,更不能忽略它,我们所能做的,是利用并发扬它。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11

-->

《南渡北归》这部170余万字的书,是我读过最厚的一部,也是我最愿推荐的一部。它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笔,止于大陆___后。近四十年光景,中国烽火连天,风雨飘摇。最终一批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傅斯年以及卷滚在大潮里的众生学者,从历史的苍茫中走来,又消失在那幽暗尽头。这样情形下,一大批知识分子、学界精英奔波向祖国西南,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到蒙自、李庄,在几近食不果腹时,仍专心学术,不忘民族复兴,用知识去触摸那“为万世开太平”的梦想。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的几个大字,貌似决绝地渗出那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曾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当时光逝去,他们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贵的灵魂却却与年轮共生,“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本书关注更多的是,在大师光环下,他们作为一个学者最真实,最温暖,最可爱的一面。退居台湾的“傅大炮”,穷困至买不起一条棉裤,却仍将史语所好生安置,而撒手离去。身赴台湾的胡适,临死都不知曾谩骂他是“美帝国主义走狗”的小儿胡思杜已然自杀,还饶有深情地在遗嘱中提出给小胡分遗产,其状甚怜。一心维系家国命运的梅贻琦,纵在台湾新竹完成了重建清华的夙愿,却直到生命弥留之际再也没能见过爱子梅祖彦。考古界巨擘李济,因为海峡两岸的政治对垒,因故旧凋零、思亲情重,最终郁郁而终。

而作者的知识面广博确使我感慨良多。作者以既全面而又不突兀的笔触再现一批大师的轨迹,又如生地为我们展开他们丰功的画卷,使我深刻看到最具影响的几大学府的发展和灵性。

大师们求学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计个人得失而从容投身祖国怀抱,且在条件十分艰苦前提下,做出伟大功绩和壮举,将以八股论优劣的时代,翻开中华民族的新篇章。他们从海外归来,谱写历史,创造辉煌,这二三十年代产生我国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学,甚至在抗战的艰苦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组建的西南联大仍是中国大学史上的光辉。

在民国那个打开国门,融入世界的年代,知识分子们何去何从?我想正如蒋梦麟在《西潮》一书中对于文化道路的思考:西潮来袭,有人选择了随波逐流,有人选择了墨守成规。在潮起潮落中,对传统的坚守,对新潮的吸收,才是我们民族屹立不倒的根本。

还在历史学系的时候,一位教师说:“我们怀念民国的学术氛围,不是民国先生们学术多么高超,而是先生们的风骨我们再也见不到。

南渡北归读后感篇12

《南渡北归》一共三部《南渡》、《北归》、《伤别离》,将近60万字,假期只是草草浏览了一遍,却着实遇到了诸多困难,知识盲区太多,导致阅读时障碍重重。读书少了,真的连书都读不懂了。

本书主要讲了民国时期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到后来的抗日胜利,一群大学教授和学生们拼死保护文物南下到后来北上的故事。将这些大师们戏剧性的经历展现于眼前,陪着他们一起经历了这漫长而又短暂的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人们铭记的更多是冲锋陷阵的大英雄们,然而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用别样的方式在同敌人抗争着,在用生命维护着国家的文化和尊严,他们同样是时代的英雄,他们就是岳南笔下的大师们。

北平沦陷,日军进城,在这局势异常严峻之际,郑天挺——北大秘书长兼历史系教授,大家都忙着逃离这危城,他,仍然每天到校办公,解决职工教授生活、安全、校产保护等问题,甚至自掏腰包,向经济困难的滞校生发款,想法设法帮助他们离开。

炮火连天,人心惶恐,郑天挺一直坚守到最后一批离开沦陷的北平,危难面前,民族大义,人格尊卑,诠释的漓淋尽致。

在内外交困,险象环生的大混乱大动荡时,众人忙着逃离的北平城清华大学教授赵忠尧却偷偷潜回来,冒着生命危险,一路狂奔驶入清华园,取出那50毫克极其珍贵的放射性镭。之后昼夜前行,风餐露宿,用一个咸菜罐子让那珍贵的“物资”脱离了日本人的魔爪。

枪林弹雨又如何,只要祖国有需要,一样舍身逆行。

1926年初,梁启超身染重疾,此时西医才刚刚进入中国,笃信科学的他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坚持去最好的西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治疗,力排众议后却没能像电视剧中一样出现剧情反转,在手术中,因为医生失误将其好的肾割除而留下坏的。若无这次失误,也许这时代的巨星也不会那么快陨落。得知真相的梁任公不仅没追究医院责任,反而发声力挺西医。

在他看来,西医就是科学的代表,维护西医就是维护科学,维护人类文明的'进步事业。

他默默忍受着内心的煎熬与痛苦,甚至用生命为代价来维护他笃信的科学。

国家的灾难兴亡,民族的悲壮兴衰,除了他们,还有吴宓、李济、傅斯年、梁思成、陈寅恪、罗家伦等等数不尽的大师们,在这悲壮的历史长河中用生命在起舞。

什么是民族气节?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中国风骨?这些大师们给的就是答案。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确实,他们的信仰、追求,他们的气节、风骨是难以超越的!(玲子)

南渡北归读后感

《南渡北归》讲了民国时期大学教授和学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图书,文物转移到西南地区,抗战胜利后再北上的故事,全册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书中,一个个坚韧绚烂的生命,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记忆。

全书开始于沦陷后的北平,屈辱与尊严,征服与抗争。每一个人,都是毫无杜撰有血有肉的人。这批人,他们护送中国文物和大学图书在烽火下南渡。在军阀混战,中日战争的硝烟中描绘出中国最初的考古,建筑轮廓。也在山区的艰难环境下完成生物科学实验。本该在优越实验室中完成的任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仍不放弃。他们,让“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在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

正因为有这批坚守信念的大师们,当我们再去凝视这段沉浸在深渊的历史时,才会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风骨凛然,这是中国式的风骨,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

在逃亡路上,为了不丢弃人才培养,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大。在艰难的日子里讲课声常伴随敌机的轰炸,师生们却把躲防空洞的事儿风趣地写成对联“人生几何,恋爱三角。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晚上停电时,刘文典就一袭长衫,对月讲《月赋》。但却这么艰难的日子里,它为祖国培养了多少人才。

解放战争时,梁思成焦灼地在楼上转圈,一看到有飞机在北平上空飞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这些古建筑要全完了。”罗哲文回忆,梁思成在二战末期经常抱着日本地图标注古建筑所在,并把地图交给美军请求他们不要轰炸这些人类共同的遗产。日本知晓后极为感激——梁思成此时却早已死去多年。

看过一张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他们坐在檐上,并肩笑望镜头,林穿着合体的旗袍,脚下踩着一双平底布鞋,他们正进行维修测量工作。那时候,所有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欣然。看照片的人关心的不会是林徽因的脸蛋长得美不美,也不会是照片拍的模糊而没有色彩。它展现的是中国大师们的坚定信念,在一个古国的土地上,用生命的时间抢记建筑的记印。

书本仍在读,它在慢慢展现更完整更浩瀚的中国,我想,这就是梁思成和《南渡北归》的意义吧。(黄湘闽)

48 223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