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生物感受器的作用4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生物感受器的作用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生物感受器的作用篇1
鱼类化学感受器的生物学意义
水产与生命学院
生物学
陈新页
m120110237
摘要: 鱼类化学感受器是鱼类化学通讯的主要工具, 将种间、种内及无机环境各种化学信息联系起来, 从而使鱼类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本文综述了鱼类化学感受器的类型及化学感受机理新进展及生物学意义, 包括嗅觉途径、嗅觉感受相关蛋白、信息传导、编码、加工处理、整合输出、感受谱及味觉感受机理, 为探索利用鱼类行为控制剂来监测、必要的科研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化学感受器
鱼类
生物学意义
abstract: fish chemoreceptors the fish chemical communication tools , interspecific and intraspecific and inorganic environment of various chemical information linked , so that the fish to make the appropriate behavioral chemoreceptors type and mechanism of chemosensory new progress and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 including the olfactory pathway , the olfactory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 signal transduction , coding, processing , to integrate output , feel the spectrum and taste receptor mechanism , is to explore the use of the fish behavior control agents to monitor the necessary research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words: chemoreceptor
fish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鱼类的化学通讯一直是化学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大部分鱼类是依靠种特异的性信息素通讯和相关的化学感受器来完成种群繁衍及相关功能的。化学感受器在鱼类化学通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是鱼类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最小功能单位, 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鱼类的化学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化学刺激而产生感觉的过程叫做化学感受作用。化学感受器是水生动物感受水环境中化学信息的专门器官.它们由特化了的细胞群组成。就鱼体来说,按其分布的部位不同.有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两类。它们的功能都是将化学刺激的信息转换成生理信息一感受器电位。
在鱼类的行为学研究中,一般所指的化学愈受器,多数是指分布在鱼的体表和口腔粘膜等处的外部跳学感受器。包括了鱼类的嗅觉和味觉感受器。鱼类嗅觉感受器及其感受机理
龟类的嗅觉和嗅觉感受器
鱼类长期生活在水环境,其能见度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且变动很大。江河水域中的透明度常常只有几米,甚至少于1米。鱼类单靠视觉和侧线器的物理感觉将不能从环境中辨别远距离的猎物和敌害,也不能发现底栖的或不活动的食物。因此.鱼类在长期的适应水环境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套具有许多特性的嗅觉感受系统。嗅觉感受器是具有纤毛或微绒毛的双极神经元。早期的实验已经证实.鱼类的嗅觉是一种“距离”感觉。近期的生理学研究进一步证实鱼类具有非常敏锐的嗅觉。根据托马森等人1983年对蛙、蹲鱼类和欧洲鳗鲡进行的嗅电图研究表明,这些鱼类对氨基酸刺激产生反应的浓度阑值为10-9mol/l。康洁生等人1988年研究了二种石斑鱼嗅上皮对10种氨基酸刺激的嗅电图反应,结果表明,赤点石斑鱼对丙氨酸刺激的电生理闭值为10-9mol/l。这意味着当1克丙氨酸溶于一万吨水中时,石斑鱼都可以辨别出来。有研究证实,鳃鱼能够辨别每百万吨水中1克浓度的l一丙氨酸.这些充分说明了鱼类其所以能够远远发现职学源,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应的、高度灵敏的嗅觉感受器来检测水中浓度很稀的叱学刺激物.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鱼类嗅觉在以下几方面有重要的机能作用: ①、嗅觉对鱼类的摄食行为至关重要。包括最初对食物的探索、被食物所吸引和摄取食物。
②、嗅觉与鱼类的非摄食行为有关,即:生殖徊游、群居关系、识别配偶、逃避敌害、对污染水域的探测等。
鱼类的味觉和味觉感受器
早在1920年人们就已经知道鱼类具有味觉.斯蒂克在1924年首先采用条件实验法证明了一种够鱼的味觉能够分辨出葡萄糖、醋酸和嗤泞。一般认为,鱼类的味觉感受器是一种“接触”感受器。它不仅分布在鱼类的口腔上皮,而且分布在鱼类的唇、须、头部或躯体皮肤、鳍、鳃、咽等处.鱼类的味觉器官是由10一20个感觉细胞聚集而成为花蕾状.叫味蕾。鲤科和蛙科鱼类的味蕾在上胯聚集而形成“愕器”。鳅科、鳃科和婚科鱼类的味蕾遍布全身。据测量,一条长22厘米的黄绘,其触须和全身体表有17500。个味蕾,口腔和」l因喉只有2000。个。一般来兑.鱼类的味觉比人敏感。有人测定畔鱼对熹塘的味觉敏感度比人高900倍,对葡萄塘的味觉敏感度比人高1575倍,而墨西哥的一种侧带脂鲤的味觉敏感度超过够鱼数千倍。大多数鱼类在吞咽口中的食物以前都要依靠味觉作出判断。例如,希戴克等人1978年发现当豹斑余方纯将含有奎泞的淀粉面团摄入口中时,会立叩吐出这种味苦的淀粉面团。研究表明.部分鱼类的味觉感受器也具有探究食物的能力。巴达杰等人1967年在实验中切断了云斑叉尾纲的嗅觉和现觉系统,鱼仍然能在几米远的距离内找到食物,但是.除去鱼的一边触须就可干扰鱼的探究行为。
综上所述,除少数种类的鱼因味蕾遍布全身,有可能利用味觉寻找食物和进行通讯外,其他鱼类的味觉则主要是用于选择食物.嗅觉和味觉这两仲完全不司灼比学感觉之间的生物学区别,在于它们各育不同的优学感受器并由不同的猫神经支配。但是它们却育着共同的化学刺激物质。
2、鱼类的化学感受作用在科研中的相关意义
随着经济鱼类的大规模养殖.解决各种养殖鱼类的配合饵料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提高鱼类对纪合饵料约嗜食性.人们利用鱼类的化学感受乍用来寻找、筛选各种不同鱼类所喜好的气味物质,添加到配合饵料中去,以便提高配合饵料的适口性、摄食率和利用率,降低成本,减轻水质污染.其次,另一类是通过鱼的化学感受作用记录实验鱼的嗅电图变化,来确定引诱剂的种类和浓度范围.这方面大量的研究资料丧明.鱼类对各种摄食引诱剂的化学感受作用既有共性又有一定的种间特异性。例如.能够刺激硬骨鱼类产生强烈反应的甘氨酸.对软骨鱼类的刺激作用却很微弱.斑点叉尾蛔、鳗鲡、余方纯、真绸等鱼类的味觉感受器对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脯氨酸都有敏感性.其中丙氨酸对已经试验过的鱼几乎都起作用,但大西洋娃则例外。在物质特性方面,较为一致的研究结果是l一型氨基酸较其他型的氨基酸,其活性为最高。鱼类均选择性摄食.是先夭获得的本能行为,人们了以利用它的这一生物学特性,在配合饵料中添加鱼类喜食的引诱成分,以提高配合饵料的质显。
参考文献(references)albert pj, 20031 electr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sucrose from a gust atory sensillum on the larval maxillary palp of the spruce budworm,choristoneura fumif erana(clem.)(lepidopt era: tortricidae). physi ol., 49(8): 733-7381 anderson p, hallberg e, subchev m, 20001 morphology of antennal sensilla auricillica and their detect ion of plant volatiles in the herald moth, scoli opteryx li batrix l.(lepidoptera: noctuidae).arthropod ., 29: 33-411
ansebo l, coracini mda, bengtsson m, liblikas i, ramr 'ez m, borg-karlson ak, tasin m, witzgall p, 20041 ant ennal and behavioural response of codling moth cydia pomonella to plant volat l., 128(7): 488-4931 ansebo l, ignell r, lê fqvist j, hansson bs, 20051 responses to sex pheromone and plant odours by olfact ory receptor neurons housed in sensilla auricillica of the codling moth, cydia pomonella(lepidoptera: tortricidae). physiol., 51: 1 066-1 0741 anton s, homberg u, 19991 antennal lobe : hansson bs olfact er,
asaro c, sullivan bt, dalusky mj, berisford cw, 20041 volatikesassociat ed with preferred and nonpref erred hosts of the nantucket pine tip moth, rhyacionia ., 30(5): 977-9901 barnea g, l s, mancia f, sun x, nemes a, mendelsohnm, axel r, 20041 odorant receptors on axon termini in the e ,304: 1 4681 berg bg, galizia cg, brandt r, mustaparta h, 20021 digital atlases of the ant ennal lobe in two species of tobacco budworm moths, the oriental helicoverpa assul ta(male)and the american heliothis virescens(male and female).., 446: 123-1341 bernays ea, chapman rf, singer ms, 20001 sensit ivity t o chemically spanerse phagost imulants in a single gust atory neuron of a polyphagous l., a186: 13-191 bernays ea, chapman rf, 20011 taste cell responses in the polyphagous arct iid, grammia geneura : towards a general pattern for cat physiol., 47: 1 029-1 0431 bernays ea, chapman rf, lamunyon cw, 20031 tast e receptors for pyrrolizidine alkaloids in a monophagous .,29(7): 1 709-1 7221 bernays ea, chapman rf, 20041 variability of gustatory responsiveness to phenylalanine in the generalist caterpillar, grammia geneura(lepidoptera, arctiidae). physi ol., 50: 1 113-1 1201
bernays ea, chapman rf, singerms , 20041 changes in taste receptor cell sensitivity in a polyphagous caterpillar reflect carbohydrate but not protein l., a190: 39-481 breer h, 20031 sense of smell: recognit ion and transduct ion of ., 31: 113-1161 campanacci v, lartigue a, h¾llberg bm, jones ta, giudic-i ort iconi mt, tegoni m, cambillau c, 20031 moth chemosensory prot ein exhibit sdrastic conformational changes and cooperativity on ligand , 100(9): 5 069-5 0741
本文地址:http:///zuowen/
生物感受器的作用篇2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熟悉鱼类原料的形态、结构、风味等,掌握鱼类原料的烹饪运用规律以及常用的各种鱼类原料及加工制品。
教学要求掌握鱼类原料的组织结构、风味特点;掌握鱼类原料的烹饪运用规律;掌握鱼类制品的特点和运用。了解并认识常用的淡水鱼、海水鱼和回游鱼的种类的外形和肉质特点。
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难点:鱼类原料的组织结构特点;
重点:鱼类的组织结构特点;鱼类的烹饪运用;常用的鱼类原料品种及鱼类制品。
教学内容
第五节 鱼类原料
一、鱼类原料的特点
(一)鱼类的肉组织结构特点、肌肉组织: 是鱼类供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
①鱼肉的肌纤维较短,结合疏松,且其肌节从侧面观察呈 m 形。②在鱼类的体侧肌中,白肌和红肌的分化很明显。
a .红肌的肌纤维较细,周边结缔组织的量较多,其血管分布也较丰富。另外,脂肪、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的含量也较白肌多。
b .肉食性鱼类一般白肌发达而厚实、红肌较少,尤其是淡水鱼类表现得更为明显。
c .由于白肌所含肌红蛋白较红肌少,故色白,是制作鱼圆的上好原料,同时白肌的结缔组织相对较少,口感细嫩,肉质纯度相对较高,便于切割和加工。
③鱼肉中结缔组织形成的肌鞘很薄,加热时易溶解,从而使鱼类在烹制时不易保形。2、脂肪组织: 鱼类的脂肪含量较低,多在 1 ~ 10% 之间。①冷水性鱼类通常含脂肪较多; ②同品种鱼年龄愈大含脂肪也愈多; ③产卵前比产卵后含脂肪多;
④鱼类脂肪多集中分布在内脏,有的在皮下和腹部脂肪含量也较高。
⑤鱼类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容易被人体吸收,但在保存时极不稳定; ⑥鱼类脂肪中还常含有二十二碳壬烯所形成的酸,具有特殊的鱼油气味,是形成鱼油腥臭的主要成分之一。3、骨组织: 在生物学分类上,将鱼类分为 软骨鱼类 和 硬骨鱼类 两类。①软骨鱼类的骨骼全部为软骨,有些由于钙化的原因相对较硬,如鲨鱼、魟、鳐等都属于软骨鱼类。有些软骨鱼类的鳍、皮、骨等经加工后可制成相应的干制品,如鱼翅、鱼皮、鱼骨。软骨鱼类除骨骼为软骨外,其鳞是盾鳞,较硬,烹制初加工时须特殊处理。
②硬骨鱼类较为常见,为烹调中常用的鱼类原料,其骨骼一般不单独用来制做菜肴。
(二)鱼的鲜味和腥味、鱼的鲜味
①鱼类的鲜味主要来自于肌肉中含有的多种呈鲜氨基酸,如谷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等;
②浸出物中的琥珀酸和含氮化合物如氧化三甲胺、嘌呤类物质等也增强了鱼肉鲜美的滋味。③并与蛋白质、脂类、糖类等组成成分有关。2、鱼的腥味
① 海水鱼腐败臭气的主要成分为三甲胺。原因在于新鲜的海水鱼体内氧化三甲胺(tmao)的含量较高,当鱼死亡后,氧化三甲胺还原成具有腥味的三甲胺(tma)。另外,某些海水鱼如鲨鱼、魟等板鳃类鱼肉中尚含有 2% 左右的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氨而产生氨臭味。
② 淡水鱼的腥气成分主要是泥土中放线菌产生的六氢吡啶类化合物与鱼体表面的乙醛结合,则生成淡水鱼的泥腥味。此外,鱼体表面粘液中所含有的δ氨基戊酸也都具有强烈的腥臭味和血腥臭味。
③体表粘液分泌多的鱼类,与空气接触后往往腥味较重。这是因为粘液中的蛋白质、卵磷脂、氨基酸等被体表的细菌分解产生了氨、甲胺、硫化氢、甲硫醇、吲哚、粪臭素、四氢吡咯、四氢吡啶等腥臭味物质。去除腥味的方法:
① 由于导致鱼腥气产生的三甲胺、氨、硫化氢、甲硫醇、吲哚等物质都属于碱性物质,所以,烹制鱼类菜肴时添加醋酸、食醋、柠檬汁等会使鱼腥气大大降低。
② 淡水鱼在初加工时应尽量将血液洗净,去掉鱼腹中的黑膜会使腥味减少。③ 烹制过程中加入料酒、葱、姜、蒜也可使鱼腥味物质减少或被掩盖。
④由于尿素易溶于热水,所以,鲨鱼、魟等鱼类在烹制前宜先在热水中浸漂以去除氨臭味。
二、鱼类的主要种类及烹饪运用
(一)海产鱼类 :海水鱼类的肉质特点与淡水鱼有一定的差异,如肌间刺少,肌肉富有弹性,有的鱼类其肌肉呈蒜瓣状,风味浓郁。
主要品种: 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鲅、真鲷、鲳鱼、牙鲆、高眼鲽、舌鳎、鳕鱼、鲈鱼、石斑鱼、金枪鱼、远东拟沙丁鱼、马面鲀、鲱等。
(二)洄游鱼类
主要品种: 鲥、鲑、鲚、银鱼、河鲀、鳗鲡等。
(三)淡水鱼类 : 淡水鱼味鲜美,是鱼类菜肴制作的常用原料。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是人工养殖的鱼类,其中以四大家鱼为多。
主要品种: 青鱼、草鱼、鳙、鲢、鲤鱼、鲫鱼、鳝、泥鳅、鲶、鳢、团头鲂、黄颡鱼、鳜、长吻鮠、虹鳟、罗非鱼、鲮鱼等。
三、鱼类的烹饪运用
鱼类原料由于品种繁多,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是烹饪中运用及其广泛的一类原料。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根据各种鱼的肌肉组织特点、风味特点等,选择相适应的加工和制作方法。但总体上,鱼类的烹饪运用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鱼类原料主要作为菜肴的主料运用;也可作为汤品或面点的馅心用料,如鲫鱼汤、鲅鱼饺;有的还可用于调味,如长江下游地区常将银鱼油炸后制成面鱼脯,具有独特的风味。、鱼体的肌肉组织在烹饪运用中使用的最多。某些鱼类的副产品,也可作为菜肴的主料加以运用或是加工成珍贵的制品,如鳙鱼头、鲨鱼皮、鲟鱼子、黄鱼肚等。、通常,体形小的鱼如鲫鱼、泥鳅、黄颡鱼、沙丁鱼等以及体重在 以下的草鱼、鲤鱼等多整条使用;而体形大的鱼以及肉厚刺少的鱼如鲢、青鱼、鳗等可进行多种刀工处理;白肉鱼类常用于鱼圆、鱼糕等的制作。、烹饪中的各种加工方法都适应于鱼类原料的制作。另外,几乎所有的鱼都可以油炸或红烧;脂肪含量高的鱼如鲥、鳜、鲳、鲈等采用清蒸的方法更能突出其鲜香风味。、当鱼类原料新鲜度高时,其鲜味突出、腥味很小、没有膻味,所以,适合于咸鲜、茄汁、糖醋、咸甜、酸辣、蒜香、家常等多种调味方式。
四、鱼类制品
(一)鱼类制品的分类
概念 :是以鱼肉或是以鱼身体上的某个器官,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制作而成的产品。多为干制品。共性 :除咸鱼、鱼子酱等制品外,大多本味不显,烹制时应以高汤入味,或与鲜美原料合烹。由于多为干制品,应用前需先涨发,所以,烹调工艺较其它原料复杂。
(二)主要鱼类制品举例 1、鱼翅
(1)概念 :用鲨、鳐等软骨鱼类的鳍经干制而制成的产品。其供食部位主要是鱼鳍中细长而不分节的角质鳍条。为我国传统的海珍烹饪原料。(2)分类及质量: 鱼翅的分类方法多样。
① 按鱼鳍的位置可分为背翅(披刀翅、脊翅)、胸翅(肚翅、划翅、青翅)、腹翅和臀翅(上青翅、荷包翅)、尾翅(钩翅、尾勾翅、勾尾)。背翅肉少、翅筋长而多,质量最好。② 按加工与否或加工品的形状又分为未加工翅即原翅和加工翅两大类。
a .原翅直接干制而成,又分为咸水翅(以海水漂洗)和淡水翅(以淡水漂洗)两种,以淡水翅质量为佳。b .加工翅一般选含翅筋较多、骨头较少的鱼鳍除去鱼鳍基部附着的肉后,经过多道工序制成。a.按加工程度的不同分为毛翅和净翅;
b.按成品形状分为散翅、排翅、翅饼(凤尾翅)、月翅、翅砖五类。
③ 按鱼的种类可分为黄肉翅(尖齿锯鳐的鳍)、群翅(群尾翅,许氏犁头鳐的鳍)、披刀翅(青翅、勾尾翅等,日本翅鲨、阔口真鲨、大青鲨等的鳍)、象耳白翅(三锋锥齿鲨的鳍)、象耳刀翅(平头哈那鲨的鳍)、猛鲨翅(姥鲨的鳍)、花鹿翅(皱唇鲨与豹鲨的胸鳍)等等。
(3)鱼翅的营养成分 :主要是软骨粘蛋白、胶原蛋白和软骨硬蛋白等,均属不完全蛋白质,烹制时应与肉类、鸡、鸭、虾等共烹,以达到蛋白质的互补和赋味增鲜的目的。
(4)选择标准 :以翅筋粗长、洁净干燥、无霉变虫蛀、无油根、无夹沙、无石灰筋者为佳。(5)烹饪运用 :鱼翅在使用前均需用水涨发。由于无显味,所以必须在烹制前或烹制过程中用高汤或鲜美原料如鸡、火腿、干杯、虾蟹、冬笋、香菇等赋味增鲜。常采用烧、扒的方法成菜,也可烩、蒸、炖、煨等,适于多种味型。代表菜式如黄焖鱼翅、红烧大群翅、蟹黄鱼翅、鸡茸鱼翅、蚝油扒鱼翅等。2、鱼肚
概念 :为大黄鱼、鳇鱼、鲟鱼、鮸鱼、鮰鱼等大中型鱼类的鳔的干制品。富含胶质,故又称为鱼胶,自古便属于海珍之一。
品种 :根据加工的鱼种不同,可分为鳘肚、黄鱼肚、鳝肚、鮰鱼肚、毛鲿肚、鮸鱼肚、鲟鱼肚等多种。特别指出:
(1)黄唇肚 是鱼肚中品种最好、质量最佳的一种,成品为金黄色、鲜艳有光泽、具有鼓状波纹,稀少而名贵。
(2)行业上称为“ 广肚 ”的是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沿海一带的毛鲿肚和鮸鱼肚的统称。广肚有雌雄之分。雄的形如马鞍,略带淡红色,身厚,涨发性能好,入口味美;雌的则略圆而平展,质较薄,煲后易溶化。
(3)札胶 是原产于中南美洲的鱼肚,亦分雌雄。雌肚身厚,质佳,煲后易成糯米粉状而粘牙;雄肚则身薄肉爽,煮起来不易溶。
(4)鱼肚中称为“ 花心 ”鱼肚的品种是由于鱼肚内未能干透的结果,因其不易涨发,品质不佳。选择标准: 鱼肚一般以片大纹直、肉体厚实、色泽明亮、体形完整的为上品;体小肉薄、色泽灰暗、体形不完整的为次品;色泽发黑的,说明已经变质不能食用。
鱼肚的涨发常采用油发、水发或盐发。发好的鱼肚色白、松软、柔糯。烹饪中常采用烧、扒、烩、炖等方法成菜,但烹制时间不必太长;且需用高汤以及鲜美的配料赋味。代表菜式如红烧鱼肚、奶汤鱼肚、虾仁鱼肚、干贝广肚、汆鱼肚卷等。3、鱼籽酱
又称鱼籽,是新鲜鱼子经盐水腌制而成的制品。北欧美人誉为世界三大美食之一。根据新鲜鱼子的来源不同,可分为红鱼籽酱和黑鱼籽酱两大类。其中,品质最好的鱼籽酱是用产于黑海海域中的 beluga、asetra、sevruga 三种鲟鱼的卵制成。
鱼籽酱味鲜咸,有特殊的腥味。品质好的鱼籽酱颗粒肥硕、饱满圆润,色泽透明清亮,略带金色的光泽。鱼籽酱在西餐中一般作开胃小吃,或冷菜、冷点的赋味及装饰用料。也可用于少司的制作,如莫斯科少司。4、鱼骨(fish bone)又称为明骨、鱼脑、鱼脆
概念 :以鲟鱼、鳇鱼的鳃脑骨、鼻骨或鲨鱼、鳐鱼等软骨鱼类的头骨、鳍基骨等部位的软骨加工干制而成。特点 :成品为长形或方形,白色或米色,半透明,有光泽,坚硬。由于鱼的种类及原料骨的位置不同,质量有所区别。通常以头骨或颚骨制得的为佳,尤以鲟鱼的鼻骨制成的为名贵鱼骨,称为龙骨。
运用 :烹制前需用水涨发,然后用上汤赋味或与鲜美原料合烹,采用烧、烩、煮、煨等方法做汤、羹菜式;也可配以果品制作甜菜。代表菜式如芙蓉鱼骨、清汤鱼骨、桂花鱼脆。、鱼皮(fish-skin)概念 :由各种鲨鱼、鳐鱼等鱼的背部厚皮经加工干制而成。主产于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品种有犁头鳐皮、青鲨皮、真鲨皮、姥鲨皮等,以犁头鳐皮质量为最佳。
选择标准 :选择时以皮厚身干、无肉、洁净无虫伤、有光泽者为上品。
运用 :经涨发后,采用烧、烩、扒、焖等烹制方法制作菜肴。因本味不显,需赋鲜味。代表菜式如白汁鱼皮、干烧鱼皮、凉拌鱼皮等。、鱼唇(dried fish lip)又称鱼嘴
概念 :为鲟鱼、黄鱼、鲨鱼、犁头鳐等鱼的唇部软肉(有时带有眼腮)的干制品。通常从唇中间劈开分为左右相连的两片,带有两条薄片状软骨。以犁头鳐制成的鱼唇为佳品。其主要成分为胶原蛋白。此外,广东、香港一带将取自鲨鱼尾部的皮也称为鱼唇。
运用 :本味不显,烹制时需用上汤赋味或与鸡、火腿、干贝等鲜美原料合烹。用水涨发后,可采用烧、扒、蒸、煮、煨、烩等方法制作菜肴、羹汤。代表菜式如红烧鱼唇、白扒鱼唇、肉末鱼唇等。、鱼信(fish spinal cord as food)又称为鱼筋 概念: 为鲨鱼、鲟鱼、鳇鱼等鱼类的脊髓干制品。
特点 :成品呈长条状,色白,质地较脆 , 产量较低,为名贵原料。
运用 :烹制前用温水洗净,然后上笼蒸至涨发。由于本味不显,需用高汤赋味或与肉类、鱼类、鸡鸭、虾蟹等鲜美原料合烹。代表菜式如鲜熘鱼信、蟹黄鱼信、芙蓉鱼信等。
生物感受器的作用篇3
生物学之意义
2009-10-06 10:55
在现实层面上来说,生物学不过是一门工具,或者做多有时候充当美感的触发器、设计灵感的源泉。当下环境问题突出,饥饿灾病肆虐,而我们又陷入了一场与各异病毒及拥有强抗药性的细菌真菌的纠缠(只是这一点还未获得广泛关注)。因此生物学的工具意义更加突出了。只是这种工具性的意义反而疏离了普通人。因为既然是工具,那么问外人自有自知之明,将生物学束锢在生物学专业圈子中。更重要的是,它掩盖了生物学作为科学对人的认识、道德及观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只有退回到生物学作为科学的层面上,才能解说普通人与其的关系。
大概自伽利略时代起,道德及其灵魂(哲学)便结束了对科学的统治,后者作为认识反过来强有力的影响了道德。达尔文撕碎了神学到的最后的屏障,这场道德震荡直到很久以后才平静下来;牛顿和拉普拉斯将上帝赶出了自然;量子力学对熟知的确定性、时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对神经及大脑的研究否定了心灵的实体性,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心理学的出现。而他所造成的到的真空即使到现在也未曾平息:潜意识、非理性等概念击碎了我们曾热烈追求甚至为之流血的理性。人类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人性枯若纸灰。在无目的生活的阴霾下,人们不知明天的意义,只有将生命沉溺于虚无主义、达达主义。
生物学的冷酷之处(也是价值所在)在于提供一种对生命系统的物质性认识,将对生命的思考从形而上世界中解脱出来。但之后面对的是什么呢?冰冷的地面、粗糙的表皮、无规则排列和凌乱而异常丰富的细节——这就是物质世界带来的。我们恍惚中摸索到:原来我们与“死”别无二致,崇高圣洁的生命、活力、精神竟然有这如此原始粗粝甚至肮脏的身体。
然而现实如此。人的生物性急切地要求以生物性为原点,重估一切价值。爱情退化为生殖冲动,谨慎谦卑是生物隐藏自我伺机捕食之本能的影子;宗教道德对人健康的压抑,冥想、通灵的生理分析(精神异常的兆头),形而上学的作为人发源期历史和生理-心理结构的侧现,关于此些的思考构造了一个重估的框架。
人们或许业已明白,重估需要一个怎样长期而艰苦的历程,一段怎样苦痛的反思和悬搁。自然语言积重难返,滞留了太多我们早已习惯并忽视的先入为主的臆测(譬如上下左右暗示了一个平坦但有极性的宇宙),演变为一门极抽象的语言。人类的思维沉痼于其中,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才能勉强瞥见高墙外的树影。总之,他们都是非生物性基础的;而重估的思考必定要求以生物性为原点。
首先是生物学概念对日常生活的入侵,然后开始对传统形而上学概念的替代和结构,随后才通过长期的培养,形成基于生物性的思考。(重要的是“基于”而非专业知识研究。)我们可以回顾物理学是怎样改变我们思考方式的;我们更可以在整个人类史的跨度上考察科学造成了史前逻辑与现代逻辑的怎样的不同。
我们赞同生物学专业性的研究在认识上为思考提供了极为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原材料,然而最重要的一点仍旧是生物学知识在人群中的普及以及它能深刻地影响人,仿佛人本该如此。以赛亚·伯林将大学生称作思想的承袭着与传播者,那么大学生们——无论是不是生物学专业——理应为此提供自己的思考。在传播的意义上,非专业者承担着更为沉重的担子。
我们处在一个道德稀薄的时代,而这正是成熟道德的前奏。既然生物学打开了盒子,那么就要完成这未竟的事业。重估刚刚完成了初始阶段(即达尔文),但还很不彻底;更为复杂的生物学领域甚至还未进入大众的情感范围;然而它终
将完成,因为那是未来人性的所在。
而当他们回味奋斗史时,一定会注意到曾经的生物学给了他们多少启迪。这就是生物学的意义。
生物感受器的作用篇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新课程不仅强调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及价值观的形成。”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再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而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为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不可替代的。
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人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生物学素养的基本要点。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理解力,能够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并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例子: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例子:我们进行实验时,一些同学抱着增强实验技能的态度,认真严谨的做实验,不怕失败,有疑惑一定找老师、同学解决。而少数同学却抱着得过且过,应付任务的态度进行实验。
3.增强对生活常识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例子:酿酒工业,制作榨菜,传播艾滋病的知识,养花
4.增强环保知识
5.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例子:1.在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有些学生随意把水温升得很高,把金鱼活活烫死。实验结束后,将金鱼随手扔掉甚至将金鱼的肚皮撕烂,这些都很令人痛心疾首。
2.去年网上发生的虐猫事件,引起人们热议。空有满腹墨水,却无仁爱之心,这是当代教育的弊端。学习生物这么课程有助于我们弥补这点。
6.为学生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7.涉足人类未知领域,探索宇宙奥秘,开阔视野,造福后人。
8.要贯彻终生学习的思想,与学生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