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在外思乡(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学子在外思乡【第一篇】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移动微信支付彻底改变了看法。

上个星期天,好不容易放学早了一次,一回到家,就死皮赖脸地缠住老妈,非要让他带我到街上吃饭,也许是老妈的嘴也馋了,亦或是经不住我的软磨硬泡,就答应了我的要求,一听这话,我连忙拉住她胳膊,急匆匆的来到大街上。

看到街上一家挨一家的饭店,我们却犯了难,始终决定不出到底要去哪家吃,终于,在街上游荡了近二十分钟后,终于决定吃刀削面。进到了店里,报好饭后,我坐在椅子上,闻着饭香,腹中的饥饿感更强了,终于在我饿得两眼直冒金星的时候,饭上来了。我赶紧把出筷子,对着眼前的刀削面,狼吞虎咽了起来。果然,饥饿是世上最好的调味品,平时最普通不过的一碗面,此刻,却觉得胜过珍馐美味。

吃到一半,我抹了抹嘴,随口问道:“妈,钱带够了没?”她微笑道:“钱?我不是让你去拿的么?”我一听,暗道一声“不好”,我出门竟然忘了带钱,我慌忙问道:“那你身上还有钱没?”“没了”这两个字重重的打在我的心头,额头山瞬间冒出了细密的冷汗,我带着一抹尴尬的微笑,“妈,我忘了拿钱。”老妈的脸瞬间冷了下来。我继续吃着饭,饭还是哪碗饭,可却感觉不到之前的美味,吃在嘴里味同嚼蜡一般。

时间一点点流逝,天慢慢暗了下来,大地却被街上的霓虹灯给照亮,繁星在空中闪烁,似与地上的灯光斗艳。我想了良久,也没思考出来对策。看着穿外已黑的天空,这次可能真的要出丑了,目光从外面收回来,却在不经意间瞟到收银台附近的一个二维码,这店应该可以微信支付吧,我怀着一丝忐忑,走向了收银台,问道:“这儿可以用微信支付么?”“可以。”听到这两个字,是众多坏消息中的唯一好消息了我感觉有救了,兴冲冲的跑回老妈身边,把手机借到手,顺便问了下她微信上的余额,虽不算多,但吃顿饭足够了。来到结账的地方,说明了支付方式,在店员的一步步引导下,终于成功完成了微信支付。

回到家,不禁感叹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让市民的出行更加便利,以后外出再也不用带现金了,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走天下了。

学子在外思乡【第二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柔软的净土,那便是故乡。

总有一种思念,萦绕在我的心头。我一直不太懂,那是什么?直到我长大,我才明白,那是乡情。

我的故乡,是南京。六朝古都,我一直爱恋着她。她曾历经沧桑,终于,迎来了繁华和富饶。江南水乡,烟笼寒水月笼沙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最令我向往的景,并不是夫子庙、紫金山、秦淮河,而是奶奶家屋后的那一大片竹林。清风拂过,竹林摇曳,那沙沙的乐音,仿佛有人在^v^。那乐声,总是让浮躁的我安静下来,安下心来。走在那一条幽静的小路上,翠绿的叶子仿佛能滴下汁液。在竹叶缝中,微微渗出阳光,碎碎的,很是好看。我总是能在林中,找到慰藉。她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不能忘却的美好回忆。

南京人有一句日常的问候语,我虽然不会听方言,也不会说方言,但是我发现,每次我在唐山与远在南京的奶奶通话时,奶奶总是问我:啊吃过啦?我有时听不懂奶奶说的话,但在我不太懂时,奶奶总会慢慢地说,努力让我明白,我也会认真的回答。那熟悉的语调永远让我思念。奶奶的手巧,做的饭也最让我留恋,甜甜的鸡蛋,白嫩的汤圆,脆脆的炸猪肝。好吃两个字根本不能形容它们的美味。在奶奶家,我总是能胖上十斤。奶奶一直忙碌着,每年都会给我们送来咸肉,吃着咸肉,总会令我回想起,那浓浓的乡味。

小时候,奶奶家养着一群家禽。我呀,特别淘气,总是追着鸡、鸭、鹅跑。鸡们感到我追着它们跑,就惊慌地展开翅膀,咯咯哒咯咯哒地叫着,拼命往远飞。我倒是穷追不舍,一点儿都不看路,本来步子就小,一个小石子,我啪地就跌在那儿了。那群鸡看我还没追上去,雀跃地扑腾着,胜利地叫着,一副轻视我的模样。我又去追,它们又惊慌地往前蹦,弄得我浑身是土,还是没追上。每当想起这件事,我总会笑起来。浓浓的乡趣。

我的故乡,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每当想起,心中就会升起,剪不断的乡情。

学子在外思乡【第三篇】

家乡的水土养育了我们,就像母亲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留恋,不亚于亲情。也许这种留恋只有在千里之外强大起来才能体会的更深。

几年前,我跟随父母远离了童年的天堂——故乡,一路来到这里。在这里的这些年里,不管发生什么开心或悲伤的事情,我总是想念我的家乡。“每个假期都想家人”这句话没错。每到假期,想家的感觉变得更强烈,回家的感觉变得更迫切。离开家乡这么多年了,家乡的各种事情在我的记忆里还是记忆犹新。

依稀记得,刚进校园的小孩子,充满了兴奋和激动。六七岁,什么都不懂。我很天真很傻很可爱。进入校园,一切都感觉焕然一新,环境陌生,面孔陌生。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胆怯,但是想到以后在这里读书,和朋友一起玩,我就觉得无比自豪。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像只快乐的小鸟,唱着自己的歌。

依稀记得,在冰天雪地的深冬时节,屋里人都不敢出来,我们这些活泼孤独的孩子都受不了。偷偷溜出来没跟我妈说,大家穿得像只企鹅,手和鼻子冻红了,鼻子里全是白烟。大家看着别人可爱的样子,然后相视一笑,互相扔雪球。每个人都被白雪覆盖着,就像雪人一样。

依稀记得,在家乡的收获季节,田野里满是金黄色。我们的孩子最喜欢的是玉米。看着玉米就像看到甜甜的爆米花,忍不住流口水。这个季节也是昆虫的全盛时期。当然,最好玩的游戏是在田里抓蟋蟀,然后用狗尾草串起来,竞争谁抓得最多。

依稀记得,绿油油的田野,绿油油的草地,羊肠弯弯曲曲的小路,春夏秋冬换衣服的环境,我们一起哭着笑着的傻傻的童年场景。

原来我们是那么依恋家乡,就像一个婴儿依恋妈妈温暖的怀抱。在此之前,我看过学者和诗人关于乡愁的文章,总觉得他们在夸大事实。但现在看来,是感同身受。未来无论走多远,家乡永远是我们停泊休息的港湾,是我们心中最深的眷恋。

学子在外思乡【第四篇】

虽然它离开我已有三年之久,但是它早已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内心深处。

初见时那一份快乐,我到现在仍然记得格外清晰。

“汪汪,汪!”那小狗的皮毛并不花哨,是最鲜明的对比——黑与白。它竟然叫丢丢,这名字也太随便了。我天生对狗有些怕,不敢去摸它那柔柔的皮毛,也不敢蹲下好好看它,好像它是美杜莎,一看就被石化。

姑姑家的客厅在楼上,我上了楼,心想能躲过它。然而我越躲它,它越叫得欢,小尾巴拼命的向上摇,我飞快的上了楼,如风般快速的上了楼,它紧随我身后的“风”,也跟上了楼,“砰”我使劲的把门关上,丢丢安静下来,乖乖的坐到了门外,那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感情,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心软了,也许它只是想和我一起玩。

我鼓起勇气,出了门,慢慢地蹲下去,伸出手去摸它,它的眼中流露出欣喜,前掌离开了地面,扶着我,伸出舌头舔我。

我开心,因为我认识了一只热情好客的小伙伴。认识了这只小狗之后,每一次去姑姑家都不孤独,和它玩球,找东西,只要能玩的我都和它一起玩过。殊不知,三年后,这只能成为永远的回忆。

知道了和丢丢一起玩有多么欢乐,我天天盼着去姑姑家,两个月后,我又来到了姑姑家,但这次迎接我的却是无尽的失落和悲伤。

再到姑姑家时,熟悉的汪汪声和欢快的身影并未出现。姑姑家的小院不算太大,但有许多丢丢可以藏身的小角落。我相信,它一定是藏到了某一个小角落里去了,而我找了一个多小时也未能找到,当我问起丢丢,姑姑的回答却是丢丢被送人了。

虽然已经过去三年了,但我仍然能想起丢丢,在我心中它从未走远,只是走到了我的心里,有一些事与物,只要你坚信它的存在,那它一定会存在,会在心里永远生活下去。

亲爱的丢丢,愿你新主人那里一切安好!

48 324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