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大全(优推5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大全(优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第一篇】
说明文的
教学
二、研讨目的说明文的“枯燥”,是因为它一般只有说明的对象、顺序、方法,没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没有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这类课,往往上成科学课,或是上成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致迷失语文的自我。我们希望通过对本主题相关资料的搜寻、整理和学习,同过“一课多磨”或“同课异构”的反复操练,达到掌握说明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使课堂既有说明文教学应具有元素,又不失浓浓的语文味,打造尽可能漂亮的说明文课。
三、
研讨过程与收获1、听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万里长城》。
这堂课,让我们感受到语文课堂可以比文本更有诗意。课堂上,老师要用诗一般的情怀,歌一样的语言,去承载学生的生命长城。
具体地展开,即“好课三味”。所谓好课,要具有“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
什么是“语文味”?怎样上出“语文味”?
2、资料学习
a.《“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
通过学习,我们懂得关于“语文味”的一些界定:
“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诗意美感和达到自由境界的教学,文化味是语文味的重要元素。
“语文味”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义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
“语文味”是渗透了师生生命体验的教学。是文本、教师、学生等教学要素在动态中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整体美。
b.《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这个材料,更加明确地告诉我们:
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语文课不是德育课、美育课、思维训练课。说明文教学中,过分关注自然科学知识、把语文课教成自然课的现象。这种过分重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而忽略表达这些内容的形式的做法,是与“语文味”格格不入的。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合磁化语文教学过程。要教出语文独特的情感、美感、和语感来。
3、扎扎实实的磨课。
理论的习得并非能力的真正提高,得在课堂这块舞台上反复操练,才可能将辛勤的汗水凝固成丰硕的果实。为此,我们进行了一轮又一轮扎实有效的磨课。
最近,各种活动不断:大会小会频繁、抽查视导忙乱。戴老师向大家展示的《秦兵马俑》一课,我们依然毫不怠慢,事先抽出时间进行了认真的试上与听课活动。
再拿《音乐之都维也纳》一课来说吧,沈诗红一人就上了四回。
(1)初稿
当沈老师有了初步的备课方案后,我们教研组专门利用时间进行讨论研究,梳理出一个当时认为比较合适的上课思路。
(2)第一次试上
效果不错。但是,我们教研组每个成员仍然群策群力,各抒己见,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付出热情,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教研活动记载簿上写了近三页纸的讨论稿时,教案第二稿有了雏形。与第一稿比,对文本的解读(尤其课文第二自然段)、重点的把握更加准确、深入。
(3)第二次试上
教学流程的大环节处理得相当不错,音乐、图片等的合理运用烘托了气氛,激发了学生情感。本着精益求精的求学态度,我们的讨论内容在会议记录上写了整整三页:除若干细节外,稍大的改动是2、3、4自然段与5、6自然段分别采用细品慢嚼与放手演说的方式教学。至此,第三稿方案初步形成。
(4)第三次试上
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提高。老师精当的指点、精妙而诗意的导语,换来学生对文本精深的理解和精彩的朗读。整个教学流程,学生密切配合,老师得心应手。这是一堂相对完满的课。然而,追求卓越的意识,使我们再一次围坐一起,精雕细琢起来:一句句子的独特语气、一个字词的多种预设等都再三推敲,直至教案第四稿浮出水面。
(5)第四次上
经过这么几轮的磨课,沈诗红老师驾轻就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详尽而丰富的资料补充,使学生恍如穿过时空隧道,来到18世纪的维也纳,聆听欧洲古典音乐最初的梦想;斟字酌句,使平面的文字立体起来,一条条用音乐家名字命名的街道、一座座古朴的音乐家雕像,友好地出现在孩子的想象世界里;伴着悠扬的旋律声情并茂的朗读,更把所有同学和听课老师的心激活了,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的蓝天,陶醉在掺合着花草芳香的晚风里……真是一堂熔书卷味、语文味、人情味于一炉的好课啊!
写到这里,我很想代表我个人,也代表我们教研组全体老师感谢学校领导,感谢你们组织的各种活动,使我们教研组的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共同参与,共同活动,共同提高,使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使人与人的情谊更深!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我的发言完了。
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第二篇】
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繁忙中顺利结束,在教研室领导以及中心校的关怀下、在东片区学校领导支持下,圆满完成了各项研讨和研究任务,提高了教学质量。现在对组内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如下:
为提高组内老师的业务学习能力、教学教研能力,老师们经常自觉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用新标准度量科学探究活动,用新教法实施教学过程,真正做到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
本学期,教研室倡导“问、议、导、练”践行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活动,本组成员结合科学课的特点,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联片教研活动,确定了题目为《在探究活动中践行科学课的“问、议、导、练”》的活动内容。为了锻炼新任科学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与指导学生探究活动的能力,在经验丰富的老科学教师们的指导帮助下,组内余发雨老师成功执教了一堂示范课,同时,组员凌老师、杜老师、王老师、李老师以此为契机,认真进行了评课,执教老师诚恳反思,并整理出有效的活动材料,为今后的教学活动积累了成功经验。这次活动得到了教研室领导徐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使活动在诚恳、热烈、有效、务实的气氛中圆满完成。
学期开始,片内老师去听取优质课,期中之后,积极听取各校教学能手们的选拔课,把自己的听课感受、听课心得通过座谈的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不仅互相学习,而且突破了种种的限制,使相互学习变得轻松快捷。
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活动,组内老师都能够互帮互助,尽心尽责,诚恳无私。为了学生,为了工作、为了教研,组员深知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氛围对于一个团体的成长,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总之,一个组就是一个团结的整体,是一个前进的组织,本学期的工作已经成为过去,希望我们组能够在新的学期锐意进取,孜孜不倦、努力收获更大的成绩。
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第三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和谐课堂的阵阵春风,又一个充满挑战、富有收获的学期结束了。回顾我们朱子小学数学教研组本学期所走过的足迹,不难看出,我们的步伐迈得踏实、稳健、有力,可圈可点,既有值得继续发扬光大的成绩,也有应该引以为戒的不足。现总结如下:
一、继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估,转变了广大数学教师教学观念。使我们的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掌握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熟悉基本功,正确把握数学学科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名数学教师不易,当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更不易,不加强学习,是必定要在新课改中落伍,甚至被淘汰的。数学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应用性强,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改革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广大教师已基本能适应数学教学改革。
二、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有校领导公开课、集体备课、教学会诊、研讨课等活动形式。大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吸取营养弥补不足,毫不留情的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谦虚接受,使教师们在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尤其是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在好教师的帮扶下成长很快,并在区和中心校青功赛中获奖。
三、组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内容有校领导讲座、课改综合实践、数学课题研讨等形式。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并且每位语文教师都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编写工作。
四、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
(1)开展好了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了条件,加强了课外阅读的指导。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他们参加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如书法小组、口算小组和墙报小组等。
(3)适当组织了数学兴趣小组,如参观访问,自己动手办报,开故事会。
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我校教研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广大语文教师端正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本学年每位老师都撰写了1篇以上的教学论文。
百尺竿头,仍需进步,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第四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有效性是教学的准则,只有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全面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素质目标。为了贯彻新课程倡导的这一教学宗旨,县教研室于xx年确立了“课堂教学取舍与有效课堂教学”前瞻性的研究课题,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抓取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辟又一条促进我县教学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取舍与有效课堂教学”这条09教研主旋律,第二教研责任区的六个乡镇在3月份分别举行了优质课竞赛与主题研讨活动,通过选拔脱颖而出的18位优秀代表于4月x日齐聚会师镇回民小学,我区优质课复赛活动在大家饱满热情的浓浓氛围中拉开了序幕。
由于是同题异构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所有的参赛课均在教室进行,没有电教设备,给教师备课和上课增加了难度,为他们提出了教学用具、呈现方式、学习方式的又一选择难题。但课堂上教师通过自己的巧妙构思和精心准备同样达成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给评委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又为课堂教学的选择取舍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同一个舞台追寻同样的梦想,同一个课题闪现异构的智慧,有效的脚步从一节节生动精彩的课堂中走来,拾阶踏上下一个有效。
4月x日清早,60双教研的脚步又匆匆迈进会师镇南咀中学多媒体教室,热烈的掌声点燃了酝酿已久的思维,三位夺魁的教师和六位参加论坛的校长先后发表了生动精彩的演讲,他们将课堂中分散的有效有机整合,从众多翔实的具体案例中归纳推移,让课堂中各位老师的有效做法逐渐清晰完善,实现了从实践操作到理念概述的跨越。虽说只是出自个人智慧并非完美无缺,但他们抛出的砖和玉足以让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找到准确定位,为今后的努力探索提供了正确方向和有力帮助。
随后,如东来我县支教的陈德明副主任做了指导性发言。他从5个方面全面深刻的阐述了合理取舍、追求有效课堂教学的精髓,即用课程标准指导取舍。以教材为本合理取舍。凭教学思想灵活取舍。依教学资源确定取舍。由主体唤醒判断取舍。陈主任不仅精确定位取舍,更借恰当通俗的比喻易化了有效的内涵,让大家在简单的具体中领悟了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行动指向。读懂课标,吃透教材,成熟的教学思想,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是课堂教学取舍有度的保证,是演绎课堂最佳有效状态的捷径。陈主任的高度概括将研讨推向更具专业化的高度。
最后,县教研室副主任李映河做了激情洋溢的总结发言。他在肯定活动略有成效的同时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要不断加强学习,学课改、学专业、学取舍,积淀知识,丰富内涵,增强研究能力。二要重视取舍的研究,通过合理取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特色、有创新的课堂新气象。李主任的讲话更像是一首动情的散文诗,透过文字,我们清晰的看到众多教研人执着前进的背影和身后留下的串串深深的灿烂脚印,我们坚信,有了大家风雨无阻、同舟共济的决心,教研定将谱写“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天地。
本次活动一波四折,但一浪淹过一浪,一折胜出一折,打破了以往教研场面冷清、水平推进的局面,在重拾大家信心的同时让我们这架教研马车驶向了高速路,更为以后教研活动井然有序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活动结束后,参赛教师、论坛校长和评委团成员合影留念,将这份上下求索的美好记忆永久珍藏。
教研活动总结与反思【第五篇】
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多教研活动总结!
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本学期,我组根据教师发展中心和学校安排,我们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的活动是有序而精彩,获得了龙湾区综合实践优秀特色校,现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
本学期教研组以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温州市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为指导,继续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理论《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温州市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等级评估办法》,以及学习书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案例》,做到读有所记,随时感悟。同时我们还要求组员特别关注中国综合实践活动网,要求从网上不断学习新的最前沿的理论知识。
二、积极参加培训
我校从不让教师轻易放弃任何一次培训活动,在这每一次的培训活动中,除了要求组员认真参加培训活动以外,还要求能将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教学活动相结合,不断进行反思,取长补短,认真写好每一次的培训感受与收获,为自己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陈琼瑜老师参加了温州市综合实践研修班学习。陈琼瑜、陈月红、王爱萍等3位老师参加区综合实践24学时培训。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
1、为推进第7片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全面提高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水平,现具体参照《温州市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温州市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等级评估办法》、《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关于成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片区科研训中心组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成立第7片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
2、开展龙湾区综合实践第七片区中心教研组活动。
20xx年10月27日,龙湾区综合实践第七片区中心教研组活动在沙城一小五楼会议室举行本学期的第一次研训活动。
会上,首先由中心组组长陈琼瑜老师组织老师学习《温州市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估细则(试行)》,并就学校创建工作作了分工。接着各综合实践指导师开展了如何更好地制作“综合实践档案袋”的讨论,活动中,老师们纷纷发言,对于“综合实践档案袋”制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全体综合实践指导师观看了视频成果展示课《走进端午》。教师们畅所欲言,就课堂活动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展;希望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能收到实效展开热烈的讨论。
3、20xx年12月9日,龙湾区综合实践第七片区中心教研组活动在沙城一小五楼会议室举行本学期的第二次研训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主要以“高效课堂”的为主题,沙城一小项飞云老师上了一堂专题研讨课“遨游汉字王国”--成果汇报课。课堂上五(4)班4个小组学生参与“遨游汉字王国”主题活动的实践成果汇报,各组学生采用了上网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等学习方式,通过书法、成语、谐音、歇后语等各种丰富多彩的精彩汇报展示,获得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听完课,老师们针对这堂课展开了研讨。
四、组织好每一个活动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我们经常性地收集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资源,正是来自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学生才能积极投入。如: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走进传统节日”问卷调查,从而诞生了《中秋节文化研究》、《清明节文化研究》、《端午节文化研究》、《冬至文化研究》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2、五、六年级学生“参观区商业基地”综合实践活动。为了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9月29日下午,沙城一小六年级全体师生分班级二批赴温州文化用品市场参加校外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回来后,每位孩子都写了活动感想或建议书等,在该校指导师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同学们精神饱满,虚心学习,认真记录,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教育效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实践,才更懂得生活,学生们在活动中锻炼着,快乐着,收获着。本次活动,达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标,也展示了该校学子文明的风范。
3、四年级段学生参观农业实践基地。10月27日上午,沙城一小四年级段全体师生乘坐旅游车来到灵昆,兴高采烈地参观了龙湾区实践学校的农业综合实践基地。
全体师生到达后,首先由农业实践基地的叶老师介绍情况并分配带队工作。在参观活动中,讲解员老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种植蔬菜的方法和采摘毛豆的技巧,激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他们认真的记、不停的问,并亲身经历了种大蒜和采摘毛豆的过程,令人难以忘怀。最后我们还参观了西红柿和芹菜的大棚种植区。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究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一次农间劳作的过程。
4、三年级参观区综合实践素质基地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近日,我们三年级段在瑶溪二小素质实践活动中心开展了综合实践课活动。
在为时2小时的实践活动中,他们参与了软陶手工、绘制脸谱、开关装搭、手工串珠这几项课程,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的各方面综合实践能力都能到了有效锻炼,同时给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校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为更好的进行课程研究、开发、实施,我校在进行课程实施的同时又进行课题研究,本学期成立课题《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构建立体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同时申报区级课题立项,实施一年多后,这学期顺利结题了。
六、积极参与创建工作
本学期根据《温州市龙湾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等级评估办法》,我校参加区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等级评估创建,积极整理资料参与创建,获得了龙湾区综合实践优秀特色校。
七、取得家长支持。
由于小学生的社会活动范围、经验和能力相对不足,而综合实践活动要求走出校园、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家长不仅要带领孩子安全地开展调查、采访、资料收集、整理等活动,同时要与老师和孩子一起,共同挖掘家庭蕴藏的课程资源。如:“传统节日文化研究”、参观区素质教育劳动基地活动、冬至做汤圆等,就是在家长参与下完成的。
八、养成收集、整理资料的好习惯
要说有多少经验,我们组的组员可以说是很少,但我想只要我们肯做就一定会有收获。在教会学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同时,我们老师更应灵活掌握。所以在期末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整理好一学期的研究资料,包括计划、方案、反思、学生成果展示资料等,养成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
九、困惑和误区。
随着课程的实施,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我们发现在活动中存在一些困惑和误区,主要是教师怕上综合实践活动课,原因主要有: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我们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该课程实施还未匹配,觉得无从着手,不知道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该如何有效指导、正确评价,业务素质不够。虽然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师资培训,但缺少专家引领,摸索过程太过漫长,对学生发展也不利。
2、综合实践档案袋的管理,学生还未能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下学期还有待重点开展。
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我们感到欣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活动中都得到了锻炼,教师们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信心和兴趣日益浓厚,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将有更多的教师加入进来,将有更多的学生受益。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大场所。我们要不断挖掘自身优势资源,发挥地域优势,凸显学校特色,前路还很漫长,但我们有信心在综合实践活动这块土地上开出灿烂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