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随笔样例汇总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高中生活随笔【第一篇】

“和你的高一的朋友还能在一起八周,请珍惜!”这是几天前在空间里看到的一条说说。

岁月弹指过,转眼已千年。

脑海中刚来同升湖的记忆仿佛还在昨日,可如今离高一毕业只有八周。过去的那段时光里,每个同学从陌生到熟悉。有时我们要静心学习,同时也要保有努力和坚持。都说时间易逝,的确。眨眼之间,高一竟已过去了四分之三。高一过后,然后面临的将会是一批新同学。分离,说远已不远。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命运。

三毛说过一句话:“分易分,聚难聚。”我们方便来自不同的地方,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茫茫人海,我们相遇在三班,可最后还是要分道扬镳。

还记得刚步入高中时,然后我天真的以为高中课程和初中一样,可事实却给了我重重的一击。本以为高一会比较简单,但是,我错了。学习难度让我有点力不从心。爸爸经常会提醒我说高一是打基础的时候,要我抓紧学习时间。高一,我本以为是一段能够放松的时间,所以刚开学时我的心里还是有些放松。当考试结果没有到达自己的目标时,我便开始感觉到了压力,有些时候我会问自己:你是在全力以赴,还是尽力而为?尽力而为相比全力以赴显然没有那么走心。然后有些时候我会觉得很迷惘,做一件事情不明白该如何进行下去。有想放下的念头但还是选取了坚持。

人生是好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前面总会有另一番不同的风景。然后在过去的那段时间,经历的事情也将成为我的教训,毕竟我们只有不断修葺自己才会有机会重新缔造自己。

我多么期望时间就此停靠在岸边,多么期望时间不再前进,多么期望时间能够倒流,让我再一次珍惜这一年完美的友情,让我把回忆埋在心底,让这份友谊化作历史的缩影。

是风,总会有停下来的时候;是云,然后总会有化作雨水的时候;是水,总会有流入大海的时候;我们,总会有各奔东西的时候。相聚,只是暂时的。

青春散场,我们等待下一幕开场。

高中生活随笔【第二篇】

“起床啦!”一声“狮吼功”把我从床上震了起来,我埋怨到:“都放假了,还不让我睡一回懒觉嘛?”我嘟着嘴十分不愿意地睁开了双眼,眼前,妈妈板着脸,皱着眉,瞪着我,好可怕呀,我赶紧一溜烟地钻进了被窝,还是这里舒服,暖烘烘的。妈妈见了,习以为常,使用了第二种方案,她用冰冷的手伸进了被窝,到处挠痒痒,可我已经不吃这一套了,因为我练成了“不怕痒神功”。妈妈只好使用“掀被法”,可她怎么也没料到,这招太老了,我早已死死地拽住了被子,好像谁也不能把我们俩分开似的。她快要崩溃了,只好使用最后的绝招,她拉着我的小耳朵,大声喊:“小懒猪,下雪啦!”真的吗?我的耳朵立刻被拉直了,眼光也立刻转向窗边。

我三下五除二地穿好衣服,不洗漱,不梳发,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站在门外。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着,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疼,冻得我直打寒颤。一看,整个大地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辽阔的田野上铺满了一层一层厚厚的白地毯,它似绸、似缎、如银、如玉,踩上去“咯吱咯吱”直响。刚停了一会儿的雪,又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天空中,白茫茫的一片,一朵朵,一颗颗,晶莹如玉,洁白无瑕的小雪花从天而降,纷纷扬扬,飘飘洒洒……那一朵朵小雪花,就像一群白色的小精灵,戴着半透明的六角帽,轻盈的在天空中飘荡着,最后翩然飘落在雪白的大地上。不一会儿,雪花由稀稀疏疏变得密集起来,由米粒大小变成鹅毛一般,一团团,一簇簇,忽忽悠悠,像撒面粉一样。哇!地上山上全是白花花的雪,天连地,地连天,天地之间白茫茫的,浑然一体。看不清房屋,看不清树木,也看不清大地。

高中生活随笔【第三篇】

序曲:速度就是生命。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些学生自然也是如此了,每当放学铃响起,便见一道道身影从教室飞出,奔向食堂。

第一章:不想插队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第二章:谈天说地。

尾声:叮呤咣啷,流水哗哗声。

饭吃完了,当然要把盘子碗倒进大桶好让食堂大婶清洗,可偏偏有人不把碗盘子轻轻放进桶内,而是“咣”的一声扔进桶内。一个人不觉得,可四五个人一齐“奏乐”整个一个鼓乐团,发出雄壮的声音。震耳欲聋啊!随着同学们在洗手时的流水哗哗声,结束了这一天的食堂奏鸣曲。当放学铃声响起时,这一奏鸣曲,便会再次重现。

高中生活随笔【第四篇】

有时莫名其妙的发呆不是因为不专心,而是我在想未来,想想未来的我要怎样。未来,这个神秘又虚幻的字眼,我是多么的向往,多么的着迷。思考未来是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思考未来是成功的垫脚石,思考未来才能创造未来。

青春是个无法用词语来形容的时期,或美好,或忧伤,青春是每个人的一道坎,迈过这道坎你就是成年人,迈不过只能说你幼稚,说你无知。在青春这条路上我们总是跌宕起伏,有时我们不得不放弃,也许生活也应该这般有舍才有得。

总觉得现实太残酷了,有点hold不住,总是容易在现实中迷失方向,而在这里面是没有人能帮你的,自己的行动决定着你的一切。天空是蓝色的,而我却是灰色的。蓝色的光辉映着灰色的人,看着怎么都不着调。或许,现在该为自己做一点打算了。

有时候觉得自己对一些事物好不屑,不屑一切的一切,或许有人认为这是高傲的.表现。但是我想说,我不屑代表我的不愿意,我的高傲只是代表我内心的冷漠。时间就是一个盗贼,盗走了我踮起脚尖的那一份坚持,盗走了我对未来的那份坚持,盗走了我青春记忆里的那一幅幅美好画面,盗走了我对现实的想法,盗走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时间一去不复返,为自己做一个打算。努力做好现在的自己,向未来迈进,对自己大喊:前进!

高中生活随笔【第五篇】

高中是最有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时候,每每想起,总会觉得那时候过得最充实,以下是随笔网网友为大家分享的“高中生活随笔样例汇总5篇”,欢迎阅读。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转眼间,我的的寒假就这样过去了,生活也要走入正轨了。

不过,回望这个寒假?发现还是有好多事情值得回味的。

这其中,最让人记忆犹新的事情,自然是那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了。那天,我可是经历了好多事情呢,待我娓娓道来……“今天愚人节吗?”妈妈仿佛在听我讲述天方夜谭,疑惑不已“你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也能当家?”

“我可以的!”我望着妈妈不屑一顾的眼神,胸有成竹,“我向您保证,明天我一定可以将整个家整理得井井有条,让全家人大饱口福!”在我的软磨硬泡和甜言蜜语之下,妈妈终于同意了让我当一天家的请求。

第二天,闹钟的响声打断了我和周公的幽会,我使劲睁开千金重似的眼皮,一骨碌爬起了床,拖着两条无力的腿,昏昏沉沉地走向厨房准备全家人的早饭。“早饭吃什么好呢?不如直接热牛奶吧,省时又省力。”心里打好小算盘后,我连忙烧开了水,将几瓶牛奶往里面一放,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冲向客厅,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我最喜欢的电视剧。

“咕噜咕噜……”什么声音?沉醉在精彩至极的电视剧的我才猛然想起:“我还在热牛奶!”我拖鞋都顾不得穿,让暖暖的脚丫子冬天冰冷的地板上四处跑动,来到厨房,虽然牛奶并没有“撑破肚皮”溢出来,但水娃娃已经蹦出了锅,整个厨房一片狼藉。我立刻收拾了“残局”,才与爸爸妈妈一起吃早饭。

“女儿啊,中午饭做好点啊,菜和肉都在冰箱里,我会从单位赶过来尝尝。”毕竟我是第一次当家,妈妈很是不放心,滔滔不绝地念着“紧箍咒”。我认真地点着头,将妈妈的话牢记在心。

不一会儿,爸爸妈妈就出了门。他们前脚刚走,我后脚就捧起我今天做饭的老师——妈妈常看的烹饪书,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西红柿炒蛋,肉末炒番瓜,扁食汤。”我一边仔细地看着菜谱,一边准备着午饭材料。

开始做饭!我不停地给自己加油打气。我按照妈妈所说先盛一碗米,经过几次淘洗之后倒入电饭锅,再将两碗水也倒入其中,最后盖上锅盖,插上电源,设定时间,开始蒸起了饭。

下面要做西红柿炒蛋。我先将西红柿去皮仔细清洗后,准备切成块放在一边。望着锋利的刀锋,我犹豫了:“切西红柿时会不会切到手啊?切到手了怎么办?可如果不切怎么做这道菜啊?别忘了给爸爸妈妈的承诺。”我暗暗鼓励自己,拿起菜刀,小心翼翼地将西红柿切成块,再开火将油倒入锅内,不一会儿就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声响。“唉呦!”我太过不小心,使那不听话的油喷到了我的脸上。脸渐渐发热,我连忙抓过身边的闹钟,通过背面反光,把它当成镜子照了照自己的脸。模模糊糊的“镜子”上看不到我清清楚楚的脸,却非常清晰地看到了脸上的红点。

我咬着牙,忍住暂时的疼痛,将早已准备好的两个鸡蛋依次打破,放入锅中,学着妈妈的样子,小心至极地炒了起来。见到蛋熟了,我立刻将西红柿倒进锅里,撒了些盐,味精,过了几分钟,一道香喷喷的菜就出锅了!

等到2016年6月8日17:00那一刻,“考试结束,请考生立即停笔……。”,心中弥漫的是一种不知名的情绪,高中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就像做了一场很长很长的梦。再见了,这些年盛放的青春。

那一天,当我们离开,一切都回到了我们来时的模样。那些曾经相伴的人,不会再整整齐齐地坐满一整个教室。我们毕业了,在这个奇妙的夏天。

忽然忘记了那是怎样一个开始,在三年前的那个八月。仔细的寻找,才发现,在时光隧道那头,站着自己模糊的身影,还有最初见到的同学,最初交到的朋友,最开始的那一份紧张期盼。所有的最初,定格成了一幅记忆中的画,开启了从此往后的故事。如果把每个人的故事都放在一起,这故事长的让我们在北纬23度转了好几个圈,长的让春天路过了夏天,长的让我们的年少忽然之间白发苍苍。

也许我们的故事很平凡,但对故事的主角来说,永远是难以忘怀的刻骨铭心。军训时的迷彩服,被汗水湿了一遍又一遍,在回忆中的风雨里飘摇,在阳光下熠熠生光。校服被开发出了各种功能,擦桌子,挡雨。却然在寒冷的时候给我们温暖。今后,我们可以穿上各种高档舒适的衣服,却也可以轻易丢弃。唯有校服,能成为我们舍不得丢掉又再也无法穿出去的纪念品。

一本又一本的参考书,练习册,我们曾经恨不得撕毁,却又掏钱买了一本又一本。感叹,题太多,又感叹,它们寿命太短,不知不觉就到了最后一页。毕业后,整理着以斤计算的书本,忽然发现每一本都成为了独一无二,承载着无法复制的青春。白天,长了又短,短了又长。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从此后只开在记忆中。

你不会了,你再也不会在每一个醒来的清晨,抱怨睡眠太少,

日子太长。你再也不会,常常恳请别人帮忙带早餐。你再也不会背着书包在铃声响起之前冲进教室,凌乱了自己。你再也不会,上课忽然走神,因为好玩的事偷笑,或者幻想成功后的自己。然后忽然醒来,问同桌老师讲到哪里了。

你再也不会,忽然找不到橡皮擦。你再也不会,在老师要听写的时候找不到听写本,中午放学到了食堂才发现忘了带饭卡。你再也不会,上课忘了关手机铃声,偏偏有人在关键时刻给你打电话。你再也不会,在上课时看窗外的树,看树的颜色随四季变化,从脆弱的嫩绿到随风飘扬,那是光阴的翅膀。

你再也不会,在上课时闭上双眼,告诉同桌“老师来了叫我”。你同桌也不会,用手肘碰睡着的你,露出比你还紧张的表情。你再也不会,在被老师抽起来回答问题时,小声问你的同桌“老师问的是什么。”你再也不会,在考试之后知道了语文选择答案,为错了n个选项愁肠百转。

你再也不会,恶意编纂传播他人八卦,让无聊的生活有了不同的色彩。你再也不会,在食堂排起长长的队,感叹肉太少,价太贵。你再也不会,和你的兄弟在篮球框下挥汗如雨。你再也不会,和你的死党,在晚饭后绕着足球场漫步,天南地北地有说不完的话。你再也不会,和你的朋友,细细数着毕业后要做的事,说兴奋地要去某地旅游,想考什么大学,要买某件衣服。你再也不会,忽然想吃学校门口的鸭血粉丝,然后让别人去带。你再也不会,因为老师的一次口误,笑的天翻地覆。你再也不会,偷拍别人睡觉的样子,拍下偶尔晴朗的天空,拍下你想要留住的瞬间。

你再也不会,只记住了别人的外号,而常常忘记了他们的名字。

你再也不会,在玩真心话时有窥探别人秘密的好心情,在玩大冒险时,幸灾乐祸开怀大笑。你再也不会,在堆得比自己还高的书旁挑灯夜战,心中无数次痛骂中国的教育体制,又按捺不住澎湃的梦想。你再也不会,望着那些毕业过的学长学姐的照片,想象6月8日后的自己会在哪里。

成一的样子。你再也不会,定下许多计划,下决心明天要重新开始,却从来没有实现过。

你再也不会,心中单纯地放着某个人。看到某个字,某个场景,在心中拐千百个弯也要想起他(她)。你再也不会,喜欢一个人,却不靠近,却又在每个空下来的时间里想起。只求在最美丽的年华,遇见他(她)。三年,一段充满泪水与汗水交织的时光。无奈过,伤心过,哭过,恨过,惆怅过,但依然幸福更多。回首时的嫣然一笑,覆盖了那些曾经清晰的疼痛,怀念吹走了所有的伤怀。

我们毕业了,有很多事还没来得及做,有很多话还没来得及说,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同样的教室,坐在里面的是陌生的他们。后来之人,在以他们的方式,演绎与我们相似的青春。校园的墙,束缚了我们一千多个日子。却在复杂偌大的世界上,为我们围起了一个单纯安全的天地,远离了金钱欲望。这里有,最单纯的感情,这份感情比天还高,比地还辽阔。

岁月静好,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当我们走出校门那一刻,完成了人生最重要一次成长。从此以后,离别让我们天涯海角。沧海桑田,我们都会拥有各自的生活。但无论我们贫穷富贵,无论我们在世界哪一个角落,我们都会在寻找从前的自己时露出最真最柔和的表情。曾经,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那些怦然心动的瞬间,那些关于永远的天真誓言,那些阳光下奔跑的身影,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追逐,在记忆里循环播放,一遍又一遍。

从此以后,我们各安天涯。有一天,我们也不再年轻。这些年轻奇妙的时光,便会美好地让人心疼。我们,也许会静静地躺在椅子上,慢慢地,给我们的子孙,讲述属于我们的故事:“那一年,青春真好…。”有一天,这世上不再有我们,我们会带走我们所有的往事。

我们都曾有过一张天真而忧伤的脸,手握阳光的我们望着遥远。不管时光如何流转,不管浮华虚名如何蒙蔽世人,愿我们,永远记住刚走出校门的自己,永远做最真的自己,幸福不是我们终点,是我们的每一天。那一年,我们毕业了。

也许一别一辈子。

亲爱的,谢谢你们陪我成长。

1957年,第一初级中学改名第七中学,成为完全中学,招收高中生。1958年暑假我从第七中学初中毕业,考入母校,成为第七中学第二届高中生。

从初中到高中,感觉变化不太大,连校园环境都没有变。要说最大的变化,就是从高一起,开设了外语课,那一届高一共招收5个班级,我被编在高一3班,1、2、3班学俄语,4、5班学英语。这个偶然的差别,却让几十年后的我怨悔不已。命运之手在这个小小安排中,显露出它的强大、无情。由于学了当年亲苏年代的俄语,而我对外语又情有独钟,尽管我把俄语学得至少全班第一,并在以后自学了一阵,结果我在俄语上的兴趣爱好全部付之东流。因为几年后,中苏交恶,整个社会就把俄语抛弃了。反之,如果当年学了英语,那么在改革开放年代以后,我有英语基础就可以发挥优势,继续自学,不说改变命运,至少可在某些方面提高我的生活质量,如阅读,旅游,上网,观赏外国电影,等等。英语毕竟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世上没有后悔药,一辈子最爱的外语,就这样与我失之交臂,空留下万般无奈和遗憾。在60岁退休后,我心中对外语的热爱和痴心仍没有放弃,甚至想将俄语、英语一起从头学起,但学外语的条件实在苛刻,重点是语言环境,而这一点离我的现实相距太远了。只得痛苦地放弃。

高一时的俄语老师是黄洽民,刚从北外毕业,风华正茂,风度翩翩,可上了一两个星期的课就离开了七中,调到无锡轻工业学院去了,北外毕业当教师,已属大材小用,教中学,更是太委屈。黄老师去大学任教,理所当然。后来的俄语老师是女的,傅昕,湖南人,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刚毕业,身材偏瘦,高挑而俏丽,喜欢穿裙子,上课打扮得花枝招展,漂漂亮亮,从课堂走道中走过时裙裾飘逸,香气袭人,让我们这些毛头小伙子,心里痒痒的。

后来可能受到同事和领导的批评,不用香水了,但俏丽依旧,花裙子依然如蝴蝶般在教室里翻飞。我是傅老师最得意的学生,我的俄文字也比她写得漂亮。她的俄文写得过于直挺,同她的汉字一样,缺少曲线美。有时叫去她办公室帮她批学生的俄语试卷,她批一张卷子,我早已批好三四张了。因为凡是学过的,我肯定比她强,反应快。高三时的俄语老师侯荫泰,原在银行工作,解放初期听广播自学俄语,以此改行当了教师。侯老师是聪明人,由于出身财经行业,多了些商气,少了些书卷气。他板书的中文字和俄文字,大气、圆熟,然而与我相比,我的俄文字不及他圆熟,却比他写得华丽、潇洒,俄语成绩又永远满分,永远第一,大小考试从不写错一个字母、一个重音、一个标点,他不得不看重我。

高一、高二时的班主任是孙义,一个瘦小温柔的中年知识女性,教我们数学。孙老师在学生中威信较高,不在于她的教学水平,而在于她的为人,对同学的关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升高三时,因为抽调一批学生去北京当防化兵,将五个班的学生并成四个班,拆掉的就是我们高二3班。我班学生,一分为三,一部分到高三1班,一部分到高三2班,剩下最多的,并入新的高三3班(即原高二4班)。这是一个令人痛苦的变化,对这些小孩来说,或许是人生中第一次“不幸”,因为在高三这两个学期中,我们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不是“嫡系”。况且,每逢上外语课,我这个班级中三分之一的学生去上俄语课,三分之二的学生上英语课,这样的分割,十分别扭,也人为地在学生中形成隔阂。40多年后,当年3班的学生,都已是退休前后的老人,大家相互寻找、通知,聚会了几次,并请来了当年班主任孙义老师,回忆高中时的分班一幕仍心怀怨恨。

高中留下印象的,还有高三时的班主任张老师。在极左年代里,这是一个奇特的标本。张看起来比较老实,教我们化学,上课也很尽心,但在智商上似乎有些小缺陷。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那一年张突然平步青云,大红,成为全校教师的学习榜样,深得领导青睐。看不出这个人有什么优点和突出之处,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捧上了台。他可能也是身不由己。具体情况学生当然不会知情,但他在班主任职位上的做法,学生们还是有感觉的。一句话,突出政治,不问学业,喜欢和培植“小报告”。或许这就是当年那个特定年代里飞黄腾达的窍门。不过,张的暴发毕竟是没有根基的,再说做了不少见不得人的坏事,文革中他备遭迫害,后来一蹶不振,死得很惨。死的时候可能五十岁还不到。

高中时的语文老师江凌云,安徽人,是个当年的名教师,他孤傲自负,目空一切,有着旧时文人的坏脾气,对学生,想骂就骂,想挖苦就挖苦,想讽刺就讽刺,一句话,很随意,很凶。在他眼里,我这个学生算是语文课上有出息的了,作文课布置写的议论文也受到认可,但在师生感情上可以说从未亲近过,课上课下,他从没有和我单独讲过话。江老师的长处是古文翻译和杂文写作,当时在市报上常见他写的杂文,简短、鲜明,逻辑性强。这一点同我的风格比较接近。回想起来,江老师的上课,备课花的精力很少,(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业余写作上了)每次上课,精神不振,好像无话可说,开始几分钟,都是在故意消磨时间:取钢笔,写点名簿,钢笔没有水,就用力甩,还是写不出,再向学生借笔,再写……接着,沉默一会,再慢慢地将课本打开,慢悠悠朗读几句,讲解一下,中间停顿时间较长,再在黑板上写写揩揩,松松垮垮地将一节课打发过去。几十年后,他已年近八十岁了,有段时间担任《吴文化》刊物编辑,偶尔在单位见面聊天忆旧时,他才说,你走的其实是同我一样的路,靠写作和自学,最终干上了文字工作;但此时的他仍傲气不变,从未说过我的文章已超过了他,一句肯定表扬的话都没有。

高三时的老师,记得的还有数学老师杨秀全,四川人,物理老师上海人周玉璧,都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尽职守业,对学生认真、负责、亲和。

亲爱的三年后的自己你好吗?当你在旧家翻到一个泛黄信封,但字迹依旧清晰整齐,你会不会记得,那时你高中时期的字迹,于是乎脑海浮现的每个美丽瞬间使你不由得停住急促的脚步,你含着热泪用指尖触碰着每一行字,读着读着心却狠狠的颤抖着。

你已经步入大学的殿堂,那该是满怀兴奋与渴望的吧。你拾起梦想的翅膀,终于卸下高考的使命,走在这宽敞的绿道上,感受三年来的拼搏赐予你的足够的信心与实力。如今你全身心为了梦想而奔跑,在这个洒满心血的起跑点上,四年后你定能追到并踏上那片属于你的天地。记得你高中为了该死的数学成绩无数次对前路深感迷茫,即使身在文科尖子班,但多次的考试怎么说都会削去你那么一点点信心,再削去那么一点点信心。

可是你依旧没有放弃,那时候老师几句不经意的鼓励,同学们的彻夜苦读都激起你的好胜心。那段日子,课间的一首江南style能使同学们兴奋一个上午;有那么一节自习课教室里就会泛起久违的笑声;盼到一个双休,放学前的兴奋也是最让你享受的。这些点滴常使你满足,虽然是在苦海中难寻的一种知足心,但那一定是你一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你望着鲜红的倒计时表,在它年龄较大时,一天天地掉落,你可以习以为常,总说“还有”,当它逐渐年轻时,它却客气地送给你一块巨石,而你又将背负这块巨石走向终点,抑或是零点。

在这个时候,我希望你已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

你曾经很叛逆,不愿意顺应父母的要求去做事。你的命运一直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久久不愿放下,父母也曾饰演着路人甲,一味遭你冷眼。当时的你还太年轻,总以为自己的难处他们不会懂,殊不知你的痛苦在他们的眼里都是加倍的。你逐渐沉浸在自己的生活圈里,是啊,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有多珍惜朋友,哪怕别人眼里的你如冰山般冷漠。你却幼稚得可以为朋友连周末也不愿和他们多说一句话,更不用说关心了。他们以为你忙,生怕他们的半句叮咛会伤害到你,以致于你们逐渐成了形同陌路的人。现在十九岁的你,看着老爸花白的鬓发,看着老妈手心的粗茧,再也容不下你玩耍的空间,是否心脏早已狠狠的痛着?以前的你为了读书而远离他们,现在的你为了追梦仍远离他们,那么读到这里,纷纭的往事才会在你眼前幻现得清晰,父母的苦难与伟大才会在你心中渗透得深彻。

我希望你永存那颗感恩的心,即使远在他方,也要常回家看看,看看那沧桑容颜。

追朔你初三的模样,你开始被文学所陶冶,敬仰那些年轻作家。你的梦想在那个时候萌芽,就像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踢一颗路边的石子。你一路以来却为这个伟大的梦想而自豪,渐渐地你的脚步愈加急促,直至高考结束,你的梦才变得真一点。

好了,亲爱的自己,希望你拥有足够的阳光,好让你永远保持乐观的态度,不管生活看上去多么令人消沉;希望你拥有足够多的雨水,好让你更加感激那些阳光普照的日子;希望你拥有足够多的问候,好让你度过每一次离别。蓦然回首那几年心酸的日子,你该笑,不然今天的你就学不会得意时要淡然,失意时要坦然的人生态度;追忆那些曾经或依旧亲近的朋友,你该笑,不然在那个陌生的环境下你就不会重拾信心;重新翻开褪色了的日记本,你该笑,那是你曾经心灵上的寄托。

尽情的收获吧,眼看你的双翼已逐渐丰盈,那么请奋力飞翔吧。当你读到这封信时,三年前的自己为你回首的这一路脚印,是现在的我为你书写下的梦想,用希望创下的未来!

生命满希望,前路由我创!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每天重复着上学、回家的动作,连日子也不曾计算了。如果不是别人提起,我几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是的,我满十六、将十七、明年十八。仿佛是俯仰之间,我竟也要成年了。而记起这些事的直接后果便如打翻了酒杯,醇香的回忆开始向每一个角落渗透,无孔不入。

若不是又照片为证,我不会记得三四岁之前的事情。我不会记得爸妈带我去过动物园,不会记得在江边带过又伸缩舌头的小丑眼镜。不会记得爸爸带我去过网球场。连自己的样子也不会记得。

脑袋里最初的记忆在幼儿园。每天早上赶着第一个去幼儿园,因为可以当值日生。每天争着第一个吃完饭,这样饭后排队散步时就可以排在第一个。午睡的时候与邻床的同学用手指演喜欢的动画片。经常跟着幼儿园的艺术团一起出去演出、比赛。对于那些时候,我只有个大概的印象。依稀还记得那时候的我,对学校充满了期待。

本以为小学毕业后的那个暑假可以有时间休整了,结果又被妈妈送进了不知在哪找的小升初衔接班。这一上,又是十几天。再加上去初中报到后领到的厚厚一大本暑假作业,我幻想的玩乐暑期又泡汤了。初中的学业比小学的更重。暑假上的那些课,学校用不到一个月便上完了,那些补习时光,我又虚度了。除了第一个寒假,我的寒暑假、周末依旧是在补习班度过的。不知是谁提出的所谓课改,给学生减负,把课本改简单了,乍听之下,这消息犹如学生的福音。可事实是考试的内容依旧是以前的难度,而随着难度降低而减少的课时根本不足以应付考试,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那些课本之外的知识。最匪夷所思的一点是,考试时想运用课本上没有的公式定理,你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重新把它再证明一次。高中的课程同样也是这样。

我自认为最倒霉的一件事就是我们这一届赶上了两次课改。初中科学新课改的最后一届,高中新课改的第一届。被确定为上一个实验的失败品后,我们有沦为了新的试验品。如果这样的改革试验能为以后的学生、中国教育的未来做点什么贡献,那我们也认了。但愿这不是某些人仅仅为了证明自己能力的头脑发热。

从婴儿时代的爬爬大赛起,我们就要开始于人竞争,越来越多的童星,越来越多的“小小发明家”、“小小翻译官”无一不在提醒着我们竞争的低龄化。而隐藏在这些耀眼之后的绝大多数的孩子就必须走上读书的道路。这条路上自然有人快有人慢,智力的差异不能算作落后的理由,因为“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至理名言。你可以耗掉你的童年,你的青春去弥补差距。有人不愿意,便放弃了;有人愿意,但不一定成功了。

尽管对于中国的教育模式还存在着很多疑问,可我没有能力去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也只能沿着这条路开始我的人生。

我就是这样长大,快乐或者痛苦,都已然长到这么大。

-->

48 1897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