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整改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关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整改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整改1
镇文化中心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下,在上级文化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经过我们自身的积极努力,群众文化体育事业,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全面发展,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肯定。集中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抓普及,群众文体活动遍地开花。
去年,我们进一步扩宽工作思路,在着眼基层、着眼群众中下大力气,在文体活动普及上做文章,着力抓好群众文体普及这一中心工作。通过扶植各村、社区业余文体队伍、培育基层文体骨干、举办各类表演、比赛、汇演、培训、展览、展示等多种途径,大力倡导和带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的蓬勃发展。目前,全镇各村、社区都有业余文体队伍和骨干,全镇各个角落都能看到群众文体活动的身影,群众文体活动从未像今天这样普及和红火。
2、抓活动,文体舞台好戏连台。
活动是文化中心工作的生命。去年,我们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结合重大节庆和传统节日,策划主办一系列主题鲜明、艺术质量高、群众喜闻乐见的全镇性或全区性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如“庆国庆70周年文艺晚会”、“第7届东钱湖戏剧汇演”等等,还多次组队参加省、市端午节、合唱节、武术节等大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了文化中心良好的社会形象。
3、抓惠民,“送欢乐下基层”成为常态。
去年,根据区文联和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我们积极“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惠民活动,送戏送电影进村、特别是进文化礼堂进行巡回演出和放映。同时继续实行免费看电影、免费看演出、免费看图书、免费参加艺术培训、免费上台表现,全年影剧院完成公益电影放映60场次、下村流动免费放映电影200场次、公益演出41次、图书借阅15000多人次,受到广大老百姓的点赞。
4、抓培训、艺术教育成果丰硕。
为满足人民群众求知、求乐的需要,去年我们开办“甬剧教唱”和“声乐教育”两个常年性的艺术教育培训班,请老师、编教材、添设备、招学员210余名,按学年进行常年培训。较好的培训管理和较高的教育质量、引发社会良好反响,要求报名参加培训的人越来越多,由于教室位子局限,不得不再三解释和谢绝,但仍有不少人前来旁听、旁学,简直是人满为“患”。
5、抓保护,文物管理压力很重。
东钱湖为文物大镇,是全市乃至全省文物最集中的乡镇,包括新近公布的第七批国保,现全镇拥有国保单位13处,县保单位4处、市级保护点20处(75个点),文物数量多、级别高、分布广,区里又没有专职保护管理机构和队伍,保护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压力很大。但去年我们从进一步加强业余文保员队伍建设、落实文物保护管理责任制度、文物巡查制度、做好环境整治和文物养护等措施入手,特别是在群众性基础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文物人为偷盗破坏的现象得到遏制。同时在文物调查、信息报送、健全档案、特别是在开发建设中文保资料和信息的及时提供、文物抢修、修缮工作的介入等文物监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6、抓监管,文化市场平稳有序。
文化娱乐业、印刷业、网吧、电玩等文化市场管理也做了很多工作。去年我们按照市、区对文化市场监管的工作要求,积极做好日常巡查、积极配合专项整治、扫黄打假、安全检查等工作,全镇文化市场未出现明显的违法违规现象和安全事故,做到平稳有序。
7、抓好内部管理。
文化中心尽管受到天德物业的干扰和妨碍,运作上存在不少困难,特别是文化中心室外活动场地少,好多活动不能展开等,但我们并不气馁,通过做好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大家工作的信心很足、积极性很高,无论是文化中心的整体工作或是各部门工作都能积极努力地把它做好,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人员的分工、建章立制,财产、财务管理等不断完善和规范,文化中心对外形象不断提升。
2020年整个文化中心工作虽取得骄人的成绩,但与上级领导要求相比,用更高标准来衡量,仍存在许多不足和欠缺,我们决心通过不懈的努力,拾遗补缺,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夺取明年工作的新胜利。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整改2
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执法检查的通知和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公共文化设施检查的通知》下发后,市文化局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指定专人负责,成立了市文化局副局长江玉琴为组长的公共文化设施自查工作检查组,负责对全市自查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自查方案,下发了《关于开展公共文化设施自查工作的通知》,发放了公共文化设施调查表,并按省文化厅要求对县、区公共文化设施自查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保证了我市自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我市公共文化设施自查情况总结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对《条例》意义的认识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公布施行后,市文化局立即在县区文化局长会议上进行了布署,要求文化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把《条 例》的学习宣传,当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市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立即行动,狠抓落实,认真学习《条例》,准确掌握《条例》,深刻认识《条例》的意义,提高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道等新闻媒体广为宣传;通过橱窗、画廊、黑板报等文化阵地扩大影响;利用街头宣传和出动宣传车等营造声势,共印发宣传资料25000份,出动宣传车30多台次,掀起学习、宣传《条例》的热潮,并将《条例》的宣传教育纳入“四五”普法计划,深入宣传。使《条例》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为贯彻执行《条例》,打牢思想基础。
二、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文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设施建设,在市委五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上通过的淮北市在安徽率先崛起行动纲要上明确提出了“文化兴市”战略。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发展规划。**年,按市政协的建议,市文化局组织有关人员开展了淮北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取向、定位和布局的专题调研,并撰写了淮北市文化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提交市政府咨政会议,为政府全面制定淮北市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上,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维修、管理资金纳入本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每年都要求文化部门将第二年的建设经费提出预算,供财政统筹安排,并逐年 有所增加。重大建设项目优先安排、重点安排。同时积极倡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的投入。**年,市财政投入**万元,重建了市 群艺馆,新馆面积2162平方米,基本满足群艺馆开展活动的需求;**年市财政又投入3500万元,建成了淮北市博物馆,建筑面积10670平方米 ,成为淮北市城市建设的亮点;今年市政府准备加大对市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在原计划8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再次修改计划,扩大到1**- 15000平方米,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成功能齐全,有标识意义的现代化图书馆,全面提升淮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档次和品位。目前修改设计方案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年底有望动工。 淮北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拆迁、选址、新建和设计符合《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要求。各级文化设施管理单位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和条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扩大文化服务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努力为市民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最近为加强我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保护、利用和建设,市委、市政府两办下发了《关于实现文化设施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并建立和向公众公布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名录,对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三、立足长远,找出差距,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服务体系
市委、市政府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的指导思想、清晰地发展思路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使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基层文化设施也有了明显的改观,保证了《条例》的贯彻落实。但应该清醒的看到,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之经济的制约,观念的影响和现行管理体制的原因,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和文化事业整体发展的要求。市区文化建设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少,布局不合理,新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速度过缓,与经济发展的 速度和城市化进程不同步。由于观念的滞后,公共文化设施单位内部机制不活,社会捐助很少,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缺乏,利用率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建成了杜鹃花工程省级标准点1个,省级点5个,市级点9个,县级点5个,在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整体发展不平衡。现全市三区一县共有30个乡镇。除濉溪县有文化馆和图书馆外,其余三区均无独立的文化馆和图书馆;30个乡镇都有乡镇文化站(文体广播站),但有活动场地的有26个,占总数的%仍有少数乡镇一无所有,基层文化建设“四落 实”还不尽如人意,基层文化站活动经费困难,成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制肘。
四、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努力构建和谐淮北
正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是繁荣文化事业,推进各项文化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振奋精神,扎实进取,找准发展公益文化事业的切入点和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努力达到文化的率先崛起。
(一)继续加强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学习宣传,采用有效的形式,多途径、大范围、强力度地开展宣传,使《条例》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二)进一步强化对公共文化设施保护、利用、管理意识。科学管理公共文化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精神文化服务。
(三)加大对文化政策、法规落实执行的检查力度,确保政策法规的实效性。
(四)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要充分尊重文化部门的意见,充分考虑文化工作的特殊性、专业性,提高规划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五)公共文化设施单位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管理机制,激发内部潜力,增强单位活力 ,吸引外部财力,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社会功能。
(六)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当作繁荣文化事业,打造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并长期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开展社会文化活动的基础和阵地,是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条例〉对于促进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淮北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有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实现我市在安徽的率先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整改3
上半年以来,我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实施综合文化服务再提升工程,加快全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一)着力完善全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1.加快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样板建设。今年,**镇投资401万元,在东苑社区建设集党建、文化、志愿服务、司法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着力打造设施完善、项目丰富、特色鲜明、群众满意的示范点。目前图纸设计已完成,招标工作已完成,预计8月底建设完成。
2.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提升。今年3月,我镇开展了油田移交地方文化资源普查,对油田文化设施、服务项目,文化管理队伍、业余文艺队伍、艺术专长人才,经常性开展的文化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潜力资源等情况进行摸排登记。下一步,将结合现有的油田文化资源,做好文化设施的提升利用工作,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二)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1.开展群众文化需求调查。 采取电子媒体公开征集和实地走访调查的方式,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群众文化需求调查,全面了解群众文化诉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促进文化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目前共征集意见三大类,已明确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将通过一定渠道向公众发布。
2.丰富群众文化生活。6月9日,我镇4个文艺节目共30余人,赴河口参加“文化乐万家幸福你我他”河口地区优秀节目展评,参演群众热情高涨,精心排练,认真演出,乐在其中。还有部分群众积极性较高,但由于年龄较大,不便出远门参与演出,下一步,将结合各社区,为老同志们在“家门口”提供演出平台和机会,让老同志们“过把瘾”。
3.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我镇团结社区和文明社区有大量文艺爱好者,在组织好日常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其精心编排思想内涵丰富、艺术性欣赏性俱佳、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团结社区精品节目《感恩的心》,16名演员通过手语舞蹈剧的形式,表达疫情期间对白衣天使的赞颂。该节目经过多次创作改编,目前正在进行最后排练,即将完成。
(三)着力推动文艺人才队伍提升
1.健全社区文化管理员队伍。油田社区移交后,**镇共有6个社区,为每个社区配备两名文化管理员,确定村、社区管理员队伍。下一步,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加强队伍建设,服务百姓文化权益。
2.拓展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依托镇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组建由学者、艺术家、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才、退休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为农村地区提供服务的文化志愿队伍,扎实推进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
(四)着力推动文化融合发展
1.推动油地融合发展。我镇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均为受聘的油田员工,在社区活动中,油地融合、共同参与成为一大特色。在振兴社区举办的“品读国学经典,诵读祖国之爱”的读书活动中,既有我镇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参与,也有油田港区社会化服务协调中心团员青年参与,在融洽的活动氛围中促进了油地友谊。下一步,我镇将不断摸索经验,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扩大参与层面,为油地融合加油助力。
2.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眼于近远郊独特的文化、生态、民俗等资源,遵循“生活即体验、生活即旅游”的时尚理念,寻找将镇村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有效途径,通过设计导入、整理风貌、微调空间、再造功能,将各村辟建为现代都市农业公园和休闲观光度假区,逐步使传统村落向体验生活乐趣、感受四时变化的现代旅游景点转变,以此促进镇村文化的延续传承和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