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平凉市麻武乡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平凉市麻武乡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平凉市麻武乡篇1
麻风村的管理
周军 但任 王义根 夏艳
湖北十堰麻风防治中心
摘要:十堰麻风防治中心是湖北省六个区域性麻防中心率先成立运行的麻防中心,通过近三年的运转,经过我们的积极探索与大胆尝试,我们已基本形成一套切合自身实际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实现了病区运转有序:管理制度健全,医疗、生活保障逐步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在这里,麻风康复者们生活得其乐融融。随着《湖北省区域性麻风防治中心工作规范(试行)》和《湖北省麻风病患者入院治疗与休养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及康复者的增多,对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优良作风,扎实工作,力争整体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使麻风村的管理工作逐步趋向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麻风村 管理 运行机制 人性化
中心麻风村项目建设于2008年6月动工,实际新建病人康复生活区1540平方米。其中:公共用房665平方米、病人生活用房875平方米。公共用房包括病人厨房、餐厅、影视、阅览室及医疗业务用房。病人生活用房为砖木结构平房,双人间,每间约21平方米,内设卫生、洗脸间。房屋设计充分考虑了麻风畸残患者的实际生活需要,通风采光良好,病人户外活动范围充裕且无障碍。2009年12月麻风新村投入使用,将在院的病人搬入新村,改原来分散式供养为统一管理、集中供养。我们中心的麻风村是全省首家投入运行,没有模式可借鉴,只有不断探索和完善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
1、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麻风村管理制度有住院病人管理制度,麻风村管理委员会制度,麻风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医疗、护理全套制度,用制度管理人。
2、完善科室设置和麻风村管理机构。一是成立了麻风防治科,负责新发麻风病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麻风反应及联疗药物副反应的处理;麻风病的畸残康复工作 ;住院现症病人的联合化疗;麻风溃疡患者继发感染控制;留院病人的常见病诊疗。二是成立了总务科,专门负责住院病人的生活保障。麻风村管理员加强与康复者沟通,发现矛盾及时调解,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三是成立医务科,由医护人员负责坚持每天查房,掌握病人的基本情况,做好病程记录,制订康复计划,每月开展2次业务学习,向病人传授手、足、眼等自我护理方法。四是进一步充实了检验科,投资三十余万元添置检验及相关设备,为麻风病的诊断、鉴别及留院病人的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五是成立了3名工作人员和4名病人代表组成的病区管理委员会。对病区的重大事项、大型开支均由病区管理委员会讨论,让病人参与管理。对病人医疗、生活费等专项资金建立了病人个人账户专帐,按病人单独核算,统一管理,每月在全体病人大会上公布,使病区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六是制定麻风村管理人员、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质控细则,做到岗位明确,职责到人,月月考核兑现。七是坚持每月的生活例会,加强麻风村的管理和病人教育,听取病人对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意见,病友之间开展交心谈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一栋住房选一名康复者为户长,协助管理员工作,搞好环境及个人卫生检查和自治,确保了麻风村和谐稳定。
3、2008年和2010年在麻风村配合国家医疗队保质保量的完成麻风畸残矫治手术的工作任务。从病人筛查、技术力量配备、手术筹备、病员输送、后勤保障等方面精心组织,项
目结束后国家医疗队和省卫生厅给予了高度评价,被省残联、省卫生厅授于“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4、抓好网络建设,规范网络信息宣传工作,建立了自己的网页,由专人进行维护,及时更新,并鼓励全体职工积极投稿,宣传麻防工作及麻风防治科普知识。麻风村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和病人健康档案电子管理。
5、按照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求,建立健康档案,每年开展康复者健康体检,麻防中心对所有住院病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内科、康复理疗科、心电、b超、检验科,对病区患者进行血、尿分析、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b超等检查,针对麻风村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较多的情况,迅速做出高血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展板,提高了病人预防知识水平。
6、想方设法丰富麻风病人文化生活,为了丰富麻风康复者的文化生活,加强麻风村的文化生活建设,麻防中心在定时开放娱乐室、影视厅的电视、报纸、杂志、扑克、麻将、象棋外,给他们添置了传统敲打乐器锣、鼓、钵、钩锣、喇叭,康复者们兴趣高涨,已能演奏风俗民曲几首,给麻风村增加了喜庆和欢乐。对另外一位二胡爱好的康复者,中心领导特批给他购买一把二胡,他表示不辜负领导的期望,一定为麻风村带来更多的欢声笑语。每年开展2次娱乐竟赛活动,给予相当的物资奖励,提高了康复者们的积极参与性,从而改善了他们的精神风貌。目前麻风村已开通网络,拟给康复者们装一台电脑,了解外面的世界并增加新的乐趣,使麻风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结论:十堰麻风防治中心自2009年10月正式揭牌成立以来,管理体制已经理顺,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各项保障政策逐步得到落实,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麻风病患者医疗与生活服务得到不断改善, 生存质量明显提高,麻风村的管理更加趋向于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他们受益于国家的繁荣富强,党和政府孜孜不倦的关爱弱势群体,这是前提和重要保证。他们纷纷表示:衷心感谢党和政府的这一德政工程,使他们“病有所医、残有所康、老有所养”。中心麻风村的管理任务任重而道远,随着麻风康复者的增多,我们要有更大的耐心和热情,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我们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建立工作平台,成立区域性麻风领导机构、成立区域性麻风病诊断专家库、成立区域性麻风康复机构,更好地履行区域性麻风中心的工作职能。
作者简介 周军 于2010年6月参加全国皮肤性病麻风病学术年会.湖北十堰麻风防治中心.0719-4225234 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十堰路93号442000.但任 麻风防治专业人员.从事麻风病防治15年.湖北 十堰麻风防治中心.0719-4225234 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十堰路93号442200.二人撰写的《竹山县麻风病防治规划中期成效分析》在2009年全国皮肤性病麻风病学术年会上交流.王义根 在麻风村从事管理10余年.于2010年6月参加全国皮肤性病麻风病学术年会.湖北十堰麻风防治中心.0719-4225234 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十堰路93号442200.夏艳 在麻风村从事护理5年.湖北十堰麻风防治中心.0719-4225234 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十堰路93号442200.
本文地址:http:///zuowen/
平凉市麻武乡篇2
分享该专题到: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这个台湾女记者放弃了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投身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为了让这些与世隔绝已久的孩子能尽快地融入现代社会,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
尽管已经过去了11年,第一次进入麻风康复村的情景,张平宜依然历历在目。“那真是个被刻意遗忘的黑暗角落。”这个台湾女人缓缓地说。那时,她还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多方询问后,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 这儿曾被人称为“隐形的村落”
从1959年开始,因为麻风病的蔓延,当地政府在此建立了麻风康复村,对麻风病人实行隔离集中的治疗,并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在村子里,张平宜看到,许多麻风病患者只能拖着残缺的四肢在地上爬行,身后带出一道道血痕,在自己的采访笔记里,她这样描述道:“他们的肢体被细菌吃掉了,就好像蜡烛燃烧后融化变形。”
村庄里到处都是游荡的孩子,他们不再有父辈那可怕的疫病,眼神里流露出野性的天真。这让这位两个孩子的母亲不由自主地想到,“这里总该有所学校吧?”
唯一的小学,在海拔1800米的山上。教室是两间破土房子,没有一扇完整的窗户。学校的招牌,是小偷唯一看得上的财产,早已被盗。这里挤着70多个学生,大部分只能站着听课,孩子们的脸都很脏,“脏到只能看见两颗眼珠子”。
如果连这所学校都垮了,张平宜不知道这些生长在麻风病阴影下的孩子还能有什么希望。这个一直生活在大城市的女人向老师许诺:“你留下来,我去筹钱盖一所新的学校。” 2002年,正如她承诺的那样,崭新的教室已经在大营盘落地生根,而这个台湾女人的命运,也和这个一度被外界遗忘的村庄紧紧地连在了一起。2003年起至今,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最开始,她将自己的动机解释为一种“最朴素的母性”。但现在,她的长期愿望是,“让这些麻风病人的子女都能正常地融入外部社会。” 外部的社会究竟是什么样子?这个村庄里很少有人知道。这儿的村民只能感觉到,自己是“令人害怕又讨厌的人”。就连这儿的老师去县城开会,当地的老师都没有人愿意和他同桌吃饭。
但这个朋友们眼里“典型的千金大小姐”,却在海峡对岸为这个令人恐惧的村庄呐喊。
她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讲、卖书,或是带着医生丈夫每月给的1万元新台币零花钱坐出租车,去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下辈子什么都不做,只要做个有钱人。”这个此前从没经历过窘迫生活的女人,一度“咬牙切齿”地说。
她带着这样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善款,回到大营盘,当上了新教学楼的“监工”。每一天,她都要在县城宾馆和大营盘村之间颠簸的土路上来回往返。因为学校没有厕所,这个有点洁癖的女人常常一整天不敢喝水。如果内急,就小跑半个小时到邻村,借用“猪圈隔壁的厕所”。
图为大营盘小学 “张阿姨就像妈妈一样”
在那些麻风村的孩子看来,“张阿姨就像妈妈一样”。她熟悉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与脾气秉性。比如依伙克古,只有5岁,是学校里个头最小的孩子,也是最认真的旁听生。他喜欢上学,因为在这里能见到爸爸依伙布都,这个22岁的年轻人,是小学6年级的学生。
像依伙爸爸这样的“超龄小学生”在校园里并不鲜见。甚至在2005年之前,这所已经成立了十几年的小学,还没有出现过一个毕业生。
因此,与家长“抢孩子”,就成了张平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拼了老命寻求一条希望的道路,有人走过来了,有人怎么却中途落跑了呢?”在大营盘的时间里,只要发现一个孩子消失,她就会跑到对方家里,“胁迫恐吓那孩子回来读书”。
阿被拉且曾经消失过。这个彝族男孩读完1年级后就回家放羊。直到学校重建,这个14岁的男孩才开始读2年级,他在这儿小学毕业,又在县里读 完中学。现在,24岁的阿被拉且在青岛的工厂工作,小时候那个“只敢傻傻看着的张阿姨”,如今已经成了朋友,他们常认真地分享心事。“父母着急让我回去结婚,可是张阿姨说,还是找一个真正喜欢的才好。”阿被拉且说。
对于张平宜来说,那就是“我的孩子”。她喜欢和孩子们亲近,只是,“只要稍微接近,就会被跳蚤咬60多个包”。这个年轻时颇有些“王祖贤味道”的女人,如今腿上布满了跳蚤留下的伤痕,甚至夏天也不敢穿上裙子。从洗脸、刷牙、洗澡开始,她慢慢教会那些孩子如何“保持个人卫生”。一个电视记者来到这个村庄后发现,如果农户家里有两把牙刷,那这两把牙刷肯定属于两个上过小学的人。
可是,一旦抛开孩子们带来的成就感,张平宜面对的总是非常具体的困境。大营盘小学周边没有水源,几年前,当地政府在这一带山区修建了引水工 程。不过,大营盘是这条水线的最后一站,一部分水管暴露在地面。有时,一头牛踏过去,或一个口渴的人截开水管,都可能给学校带来“停水灾难”。
“简直是要疯掉了。”张平宜用戏剧化的语气形容当时的窘境。有时停水要长达一个星期,学校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汽油桶,这个此前从来没在农村生活过的女人“就坐着小马车去邻近的村落运水”。
台湾义工郑玉婷也曾经历过那样的“抢水大作战”,她还记得自己当时的绝望,“在那样的山坳坳里面,我们连去哪里买一个水塔都不知道,又能做些什么呢?”
不过,就在2010年,张平宜从台湾请来了一个水利专家,甚至从遥远的对岸运来“一根根水管”。他们用了将近50万元人民币,在荒山上建成 了一个个水窖,“从浮流水到地表水,全部储存起来,一滴水都不要流到外面去。”如今,就算停水,他们也可以在三天的时间里自给自足。同事们无法想象,这个看上去十分瘦弱的女人,是怎样一个个地攻克眼前的难关。但在他们的眼中,张平宜是个“执著又单纯的人”,讲话的速度很快,而且想起什么事儿,一定要做完才歇手。
大营盘小学里的学生,餐餐都是白饭配上青菜汤
“看到麻风村的那些孩子,我无法掉头离去”
在这个村庄里,因为大营盘小学而改变自己命运的孩子越来越多,甚至邻近的孩子都会到这里求学。眼下,这座曾经“快要撑不下去的小学”,已经有了100多个毕业生,13个公办教师,他们有着整洁的教室和食堂,甚至还有村里的第一栋公厕。
但问题远未完结。小学毕业后,孩子们必须每天走路3个半小时去县里读中学。对麻风病人子女的偏见还没有消除,他们的住校请求不能被批准。张平宜咬咬牙,“好,那么我就来盖一所中学”。
邻县的县长同意批给她一块地,但当她兴奋地带着从台湾募集来的钱款回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时,前任县长已经调离,新任县长拒绝了批地的请求。这个失望至极的女人大哭了一通。
当时间推移到2009年,为了解决麻风村子女的入学问题,四川省扶贫办在大营盘小学的校园内,用260万元盖起一座气派的中学。张平宜和她的同事们兴奋极了,为了迎接新中学的到来,他们翻新旧教室、绿化花园。
可直到现在,那所中学仍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也没有一个学生。当地教育部门迟迟没有派驻老师,而那些住在山上的孩子为了求学,仍然不得不每天在路上步行3个半小时。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很少有孩子能够坚持读完中学,“走路又远,功课会跟不上,还常常被同学歧视和欺负。”最让张平宜难过的是,愿意继续留 在学校读书的孩子正在逐年减少。为了给孩子们找出路,她又“强迫”在青岛开办工厂的弟弟,为想要外出打工的学生们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我的十几年青春,就这样献给了这里。”她感叹道。
一个曾经去过张平宜台湾的家里做客的朋友还记得,她的家是一栋4层楼的山边别墅,家中有一个佣人。这个有着很好艺术修养的女人,“把家里的每一处都布置得很优雅,过着优越的生活。”
只是,原来那些“逛街、喝下午茶的日子”,如今只能放在记忆里了。这个在台湾不曾下过厨的太太,已经能在大营盘给一百多个孩子做午餐。她甚至将咖喱、麻油鸡这些孩子们从来没有尝过的食物,带到了大山中的食堂。“在大营盘,我变成了一个非常能干的女人哦。”张平宜骄傲地说。
但这个“女强人”也偶尔会流露出脆弱的一面。有时候,遇到一些烦心事儿,她只有请朋友抽烟斗,“借助慢条斯理的烟草气息,放松濒临失控的情绪”。她有一定程度的神经衰弱,常会失眠,她的手袋里总塞着几包松弛神经的药物。
许多台湾朋友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疯子要跑到一个山坳坳里的麻风村,去吃这样的苦。”但对这个女人来说,在这片大山里,她似乎背负着某种使命,“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的那些孩子,我无法掉头离去。”(来源:中国青年报)
平凉市麻武乡篇3
人物发现
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一只希望的青鸟,飞过海峡,落在大山中被遗忘的角落。当人们看到久违的笑容和自信浮现在麻风村人的脸上,就会明白希望之翼的真正含义。今天的人物发现将带你走进张平宜的精彩人生。
张平宜,“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出生台湾云林县。她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在2011年之前的十多年里,这个台湾女记者放弃了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投身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她曾获第七届吴舜文新闻采访奖,入围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奖,2011年7月,获民政部“第六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行为楷模称号;2012年2月,获评“2011感动中国人物”。
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第一次进入麻风康复村的情景,张平宜依然历历在目。11年前,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来到四川省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这儿曾被人称为“隐形的村落”",没水没电、封闭隔绝的破败景象令她震惊,但更让她心痛的是麻风村的孩子——麻风病人尚有身份和补助,他们的子女却一无所有。张平宜看到,村庄里到处都是游荡的孩子,村里唯一的小学挤着70多个学生,大部分只能站着听课。张平宜决心为这些一出生就生活在绝望中的孩子们做点什么。这一做,就是11年。
张平宜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讲、卖书,或是带着医生丈夫每月给的1万元新台币零花钱坐出租车,去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她带着这样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善款,回到大营盘,当上了新教学楼的“监工”。每一天,她都要在县城宾馆和大营盘村之间颠簸的土路上来回往返。张平宜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十多年来,张平宜一直致力于大营盘村的教育事业,她奔走在台北和凉山之间,进行着一场跨越海峡的“爱的长征”。在成都双流机场进出不下百次,张平宜没去过都江堰、九寨沟,10余年来,她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大营盘。在这个外界曾经闻之色变的麻风村,台湾女子张平宜默默耕耘,帮助众多孩子接受教育、走入社会
12年的岁月,对于绝大多数衣食无忧者而言,可能都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走过。台湾女子张平宜,在过去12年中,却百余次往来穿梭在台湾与四川麻风村之间数千公里的路途上,用她纤弱的身体和无惧的大爱,撑起了中国第一所麻风病人子女小学。让这个被社会遗忘的角落里的孩子,学会了洗脸、刷牙、洗澡,穿上了衣服,喝上了水,读完了小学。
一位拥有4层独栋山景别墅、生活优渥的台湾美女记者,一次探访偏僻、贫穷、肮脏、恐怖的“麻风村”的独特体验,令她“看到了,便再也无法掉头而去”,往返百余趟,风雨十余载,筹款千万元。天使容颜菩萨心,给绝望死寂的“麻风村”带来欢声笑语„„
张平宜说,做这样一个事情是有意义的。我们人生总是觉得活着就应该让自己存在的价值发挥更大。我觉得,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们成立一个基金会,我也希望两岸动起来。大营盘小学只是一个起点,它也是一个示范点,我觉得可以类推,凉山州、云南、贵州„„有这样一个孩子,甚至他不一定是麻风村的孩子,可能是偏远地区的孩子,他有这种失学的困扰,我们都可以尽一点点小小的心力,这是我的新年新希望,希望能够也在大陆有一个小小的基金会,希望人民的帮忙。“只要耕耘,就有收获。没有自私,只有爱与分享。没有歧视,只有快乐与希望。”这曾是张平宜最初的梦:“希望学园培养的就是希望和爱心的种子,希望 孩子们将来成为一个能给予他人机会、施予爱心的人。不管目标能不能达到,至少在过程中,需要教给学生一些东西。我在做梦,但我一直也在努力啊,而且一心一意来做这件事。她如同苍茫混沌的大地上一抹新绿,像一株顽强不息的小草,难能可贵,应该让世人知道。
没有谁会要求我们做张平宜那样的人,但她做的事,我们多少都能够做一些。如果仔细分辨,我们也许还会发现,当每个人都有所付出,世界也变得更像我们想象中的样子。张平宜最大的意义并不是感动中国,而是告诉我们,每颗心都是小小的太阳,只要愿意,就能散发光和热。
一个善举能改变一个村的命运,如果说她十一年的付出是为了揭丑,那么放弃都市生活只为了换取一种辛苦;如果说十一年的爱心是为了某个动机,那么离乡背井只为了成全网友的质疑。张平宜和徐本禹是同一类人,为了报恩,为了改变命运,为了满足求知欲,而放弃了本该幸福的白领生活,选择了援助。这种善事值得我们学习,值得这个社会宣传,值得这个社会的嘉奖,而不是质疑和猜测。人生有不同的价值追求,物质的富足,精神的超越,都来源于我们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比较于其它公益慈善的从事者们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捐款,或是对一大片地区的改造,张平宜12年的工作,看起来真的很微小。她扎根在大营盘,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大营盘小学,小学毕业了再想到建中学,继而是职业教育。真善不是比谁捐的钱多,是由心里发出的真爱,这种爱简单而又温和。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10余年的爱心播撒是一种无须证明的善行,这足以说明张平宜的善良和坚定。有时候,我们对弱势群体只报以同情,却想不到或无力伸出援手,而张平宜想到了、做到了,且持之以恒——要说伟大,这就是伟大。诚然,点滴鲜活事实的力量远远大于逻辑严密的说辞。当人们看到久违的笑容和自信浮现在麻风村人的脸上,希望之翼的真正含义不表自明。
张平宜的爱心、善意和坚持,让我看到每颗心都是小小的太阳,只要愿意,都能散发光亮;张平宜的爱心、善意和坚持,让我们看到生活方式的变化并没有扭曲价值取向,当有人愿意成就别人人生的时候,收获的是一路掌声;张平宜的爱心、善意和坚持,还让我们看到,一只青鸟愿意飞过海峡,落在对岸被遗忘的角落,这对于曾经经历过战火与分离的两岸同胞而言,自然又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感动。
平凉市麻武乡篇4
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简介及事迹(精
选多篇)
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简介及事迹
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张平宜,女,52岁,台湾云林县人,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2014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多方询问后,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2014年,她履行自己的承诺,为村庄的小学兴建了崭新的教室。2014年起2014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为了筹建建校的资金,她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
讲、卖书,带着医生丈夫每月给的1万元新台币零花钱坐出租车,去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她带着积攒起来的善款,回到大营盘,当上了新教学楼的“监工”。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14年至今已培养百余毕业生。为了给孩子们找出路,她又让在青岛开办工厂的弟弟,为想要外出打工的学生们提供职业技术培训。
感动中国2014十大人物张平宜
张平宜事迹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2014年起至2014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致力于四川省大营盘村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平宜的颁奖辞:跨越海峡,跨越偏见,跨越怀疑,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荣誉代表期许,我要有更坚定的心!”
“荣誉代表期许,我要有清澈的眼,更坚定的心!”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人物》揭晓,张平宜成为10年来首位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的台湾同胞。她在3日晚接受新华社驻台记者独家访问时说,她会坚持下去,凝聚两岸更多的爱心,帮助更多大陆偏远地区的孩子。
张平宜是台湾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过去十余年扎根四川凉山麻风康复村捐资助学。去年7月,新华社长篇报道了她的事迹。
1999年,时任《中国时报》记者的张平宜走访了大陆西部几个麻风病康复村,就再也放不下对当地孩子教育问题的挂念。不久,她离开新闻界,专心投入针对两岸麻风病人群体的公益行动。在考察了大陆各地20多个麻风康复村后,张平宜“落脚”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的大营盘村。
从此,张平宜常年奔走在台北和凉山之间,进行着一场跨越海峡的“爱的长征”。她在台湾募集善款,为大营盘小学建起了崭新的教室、宿舍和花园式校园,向孩子们发放奖学金和生活补助,办起了营养餐。她和协会志愿者还常驻学校,协助老师教育和照护孩子们,并且在青岛为中学毕业后无法升学的孩子开设了职业培训班。
一路陪护这群特殊孩子茁壮成长,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这个“台湾妈妈”赢得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热爱与尊敬。
面对如今更多的肯定,她说:“这份荣誉代表了社会的认可,而我更感受到了一种压力。我必须做得更好,要名副其实才可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智慧、更多的耐心,我们需要更多人、更多力量的加入。”
如今的大营盘小学已经扩建成为一所9年一贯制学校,面向全凉山州18个麻风康复村招生,学生总数达到330余人。张平宜告诉记者,她希望未来能
够推动这个“爱心行动”更加专业化,帮助凉山州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让他们更好地就学,并协助他们更顺利地迈向社会,实现就业。
又到开学的时间了,张平宜很快将再次跨越台湾海峡,去到凉山深处的大营盘,还有青岛,去看望她的那些孩子们。采访过程中,她又开始念叨自己特别担心的几个孩子:“教育的路很漫长,我会继续陪着他们!哪天,我做不动了,还会交给后来的人继续下去”。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罗金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罗映珍在医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能眨眼,能开口讲”你好”、”是”、”累了”等几个简单的字。见证了这个奇迹的人
们都说,是罗映珍的坚持和爱,唤醒了沉睡的丈夫。2014年,她被评选为感动云南十大人物。2014年,全国妇联、云南省妇联分别授予罗映珍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临沧市公安局还授予罗映珍二级警司警衔。罗金勇及其妻子罗映珍的先进事迹经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伸出关爱和援助之手,积极支持好警嫂罗映珍。
授予罗映珍的颁奖词:把爱人从沉睡中唤醒,是生命的奇迹,还是心灵的力量?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对罗映珍这样评价:谁说久病床前无贤妻?罗映珍用行动告诉我们: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在推荐罗映珍的时候这样写:苦难磨励爱情的坚强,爱情总因苦难而显光芒。
她不仅唤醒了丈夫,也唤醒了许多人在这纷杂时代中对内心情感最深处的拷问。
群体嫦娥一号研发团队,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上实现的又一个重大的跨越。在这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航天工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更难能可贵的是,在
这宏大的系统工程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用中国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自己的设计、自己的条件完成的。“嫦娥一号”,是完全的“中国制造”!
对于嫦娥团队的评价语: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为达到“精确变轨,绕月飞行,首飞成功,一年寿命”的探测工程目标,他们针对月球
探测卫星的新特点,集思广益开拓进取,短短三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是一只高度团结的队伍,统一决心、统一意志、统一目标和统一行动。这是一支不负众望的团队,11月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中国航天人再一次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雄辩地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征途上不断谱写新的华章。中华民族完全能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最崇敬他们,创造惊天动地的伟业
最热爱他们,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
大江后浪推前浪,丰田新穗赶旧穗。
好日月,好社会,崛起振兴
靠的就是这新一辈
少年壮志当拿云。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团队,十年磨一剑,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飞天之梦。从此,仰望星空,嫦娥不再寂寞;环顾宇宙,骄傲在心中荡漾。辉辉中华,泱泱大国,开始展示一个文明古国应有的大气与辉煌。
嫦娥是中国美丽的传说,嫦娥一号是中国强大的现实。神话成真的设计者们飞扬着青春,飞扬着激情,飞扬着智慧,飞扬着报国志,飞扬着强国梦。70后、80后们证明他们已经接过承载着中华复兴使命的接力棒,以超越前人的速度雄心大展,剑指未来。嫦娥一号是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的转折点,更是中国航天人完成代际交接的里程碑。
一个千古不变的奔月梦想,几代中
华儿女的不懈追求,时间推移到公元2014年,嫦娥飞起,一个民族的心也一起飞腾。壮哉嫦娥,圆我中华千年飞天梦想;壮哉中华,崛起神州,飞腾世界。中国人对于奔月的梦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真正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的,是当代的航天功臣们。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国人插上了飞天的翅膀!
他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团结合作,是“嫦娥”成功奔月的强大动力;他们知难而进,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嫦娥的舞姿如此精准完美;他们“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的航天精神永恒地镌刻在浩瀚无垠的太空。
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简介和先进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院士个人简介:
中国科学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2014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922年生于福建,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学院院士,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14年荣获201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孟超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国际肝癌研究的重要开拓者、肝脏外科事业的重要推动者。1996年,吴孟超创建了我国第一所肝胆外科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奖励近40项和各种荣誉30多项。创造了中国肝脏外科的无数个第一:翻译出版第一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出中国第一具完整的肝脏血管铸型标本;成功完成第一例肝脏外科手术;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术;切除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成功进行世界第一例腹腔镜下的肝癌切除手术;率先提出巨大肝癌先经综合治疗再行手术切除的“二期手术”概念等,以这
些创造性的贡献和成就成为国际肝胆外科界的杰出人物。
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材料:
编者按:吴孟超院士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医德在媒体上广泛宣传后,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在与吴老接触半个月后撰写的这篇人物传记,把吴孟超院士放在中国历史上苍生大医的背景中去考量,追溯他的性格、心志、学识在20世纪的祖国如何形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引为骄傲的人物,吴孟超就是这样的人物之一。他是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杰出院士,是拥有55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时值建党90周年,我们特首发此文以飨读者。
第一章
这是个近乎神奇的人,他仿佛就是为了战胜侵害人类生命的肝癌,而来到这个世界。
在他出生的时候,还没有一个中国
医生做过一例成功的肝脏外科手术。1960年,他打破了这个零记录,成为中国第一个主刀成功施行了肝脏手术的外科医生。这年他38岁。
至今,他已经做了万余例肝脏手术,这是个世无其匹的数据。令人惊叹的数据还有:其中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有近30%的患者已活过了10年。迄今,如果肝癌手术后复发,人们更觉得不好办了。在他这里,经他初次手术和复发后再手术的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最长者已有45年,今已82岁,仍然健在。这些成就对于人类与肝癌的搏斗,无疑是巨大鼓舞。
他有一双神奇的手,比一般人的手要小,显得精致而灵巧。他青年时期曾“下放”到黄土高原去搞医疗,也经历过知识分子都要参加的劳动,那是个讲究手里有老茧才光荣的年代,他劳动时总戴着手套,防止长茧。这在那时,不免要给他带来麻烦,但他觉得他这双手不是他自己的,是上苍给他要他给病人做
手术的。他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那双比女人的手更加细皮嫩肉的手。没有一点儿茧的手,才能更敏锐地感觉到病人肝脏内部的微妙信息……人们通常以为打开腹腔做手术,是看着做的,其实不尽然。有些肿瘤长在肝叶重叠的深处,眼睛看不见。
配合他做手术的护士说,他的手指上长着眼睛。因为他做手术有时并不看腹腔,而是举头或闭目,他的手在患者腹腔内探索……谁也看不见那手在里面做什么,却见他忽然就把肿瘤摘出来了。他今年已90高龄,仍然在做手术,最多时一天要做3台。这是真的,我目睹了他仍在主刀手术的全过程。他平日握笔的手有些儿微微颤抖,但只要一握住手术刀就不抖了。
我还注意到他握笔的姿势就像握手术刀,笔杆是直立的,写字像要刻字似的。每个人不管长大后做什么,总是先学会写字的,用硬笔写字的现代人,握笔姿势一生都不会改变。可是,这个
外科医生,从小就习惯了的握笔姿势竟然被他日后握手术刀的姿势改变了。这需要一种怎样的历程才可能改变?
这个非常杰出的人,叫吴孟超。
第二章
吴孟超3岁还不会走路,长大后身高只有米,学医后申请当外科医生就因个子矮曾被拒绝。没有人会想到,这个3周岁后才终于站起来的孩子,将来会海内外走得那么远,会攀登到人类肝脏外科领域几乎是独步最高峰。
他生于福建省闽清县白樟乡后垄村,小村山清水秀,但田地少,种粮不够吃,他的父亲在他3岁那年就“下南洋”谋出路去了。日后吴孟超回顾,他3岁还不会走路,因严重营养不良所致。“我的妈妈是童养媳。”这也是家里太穷的一个证据。
我由此想,吴孟超生在贫穷的农村,先天严重不足,对今天所有成长中的孩子,尤其是穷乡僻壤的孩子,都是很大的鼓舞!因而,比他的杰出成就更
值得追溯的大约是:这个昔日先天不足的孩子,怎样成为中国当代医学界的一位巨人!
第三章
吴孟超的生日是农历七月初九。中国在商周时期就把农历七月定为秋季的第一个月,称之孟秋。吴孟超生于七月,小时候的名就叫孟秋。孟秋上初中后,给自己改名为孟超。这是我所看到——从他内心发出的第一个渴望自强的信号。
此后的吴孟超,一生都在努力地超越自己,超越环境对他的束缚,包括父母的爱与期望交织在一起的“父母意志”对他的束缚。17岁,他就经历了一次重要超越。
他5岁时随母亲去投奔在马来西亚做工的父亲。家里穷,父母只供得起这个矮小的孩子读书,起初是期望他学了知识将来能有饭吃。不料他书念得非常好,读完初中,当地没高中,父母决心送他去英国继续读书,这时是指望他
将来长了学问改变一家人的命运。可是,吴孟超却坚持要回国。
这是1940年,中国正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蹂躏。吴孟超17岁半,为什么要离别父母弟妹回国?这是个值得追思的问题。
他在马来西亚上的学校是当地华侨办的,叫“光华学校”,取的是光耀中华的意思。校名是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孙中山还写了一副对联:“求知求义最重实践,做事做人全凭真诚。”此联成了这所学校的校训。知识不仅有助于一个人谋生,知识里是有一个日益增长的大世界的。祖国正被侵略,学校里的课程也变了,华侨教师给学生们讲祖国、讲正义、讲国内的英勇抗战,讲得热泪盈眶。青年是有热血的,青年吴孟超是初中的班长,他的心中不再只有一个家,更有祖国,一个宽广辽阔的很大的祖国!
他在实现着人生中极其重大的一个超越,从关心自己的家到关心祖国!他的热血和情感在为此激动,他已经无
法服从父亲的愿望,无法仅仅为改变一家人的生活处境而去英国读书……他深知父母在五六个孩子中只培养他一人读书,自己肩负着全家的厚望,可是他坚持要回国……回国能干什么,去打仗,还是去读书?国内还有平静的课堂吗?他自己也不清楚,只想要回国。1940年1月,他是与6位同学一起回国的,可见那个年代怀有一腔报国热血的青年是不少的。吴孟超成为吴孟超,必还有他个人的因素。
第四章
但是,现在我们还无法放下大环境来寻索吴孟超的个人因素。“九州遍洒黎元血”,国内大环境是这样猛烈地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华北确实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均南迁,众师生徒步数千里汇集云南**,组成西南联大。“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的校歌就是这样唱的。
日军的飞机炮舰是科技所支撑 的……灾难深重的祖国在强烈呼唤着中国读书人学科技,南中国汇聚着中国教育最杰出的教授群体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吴孟超与同学们回国到达**,一入境就接触到一个为救国而拼命教学的环境。这是前所未有的为拯救祖国而汇聚到一起拼命教书读书的惊涛骇浪!
吴孟超成为其中的一滴水,他在这里读高中,此后与许多怀抱工业救国理想的同学一样,想考工学院。这期间他与吴佩煜发生了恋爱,吴佩煜来自杭州。他们是在频繁躲避日机轰炸的日子里萌生爱情的,到处可见被日机炸死炸伤的躯体,还有病痛疾苦的人民。吴佩煜的理想是学医,并影响了吴孟超,两人一同考入了同济大学医学院。
无论学工还是学医,都有很多学生,吴孟超如何能脱颖而出?我们似乎应该来研究一下这位个体了。
第五章
但是,还有一个外因不能忽视。
吴孟超说他深受裘法祖教授的影
响和指导。裘法祖1914年生于杭州,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在二战中曾挽救无数德国人的生命。裘法祖的手术做得非常快捷流利,“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没有”,乃至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都对他敬佩不已,誉之“当代中国外科之父”。1947年吴孟超首次听到裘法祖讲课,心受震撼,这成为他选择当外科医生的重要因素。
可他医学院毕业后申请做外科医生被拒绝,以致毕业后即失业。这年正是1949年,他27岁。8月,解放军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向社会招聘医生,吴孟超去应聘,仍报外科,遇到这所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主任郑宝琦。郑宝琦1946年曾赴美国辛辛那提医学院进修。郑宝琦当场录取了吴孟超。因郑宝琦从吴孟超的眼神中,从他回答问题的简明扼要中,看到了一种沉稳、坚定的气质。郑宝琦回顾说,他当时想,自己要的是这种气质,而不是身材。所以,郑宝琦的慧眼识人,也是不能忽略的。
然而外科的分支有很多,吴孟超如何瞄准了肝脏手术?
这仍然得益于裘法祖的指引。
今天回望吴孟超的道路,似乎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心中是要有自己敬仰的高山流水的。裘法祖确实是外科界的高山流水。在二战中的德国,他曾经“从头到脚什么手术都做”,因轰炸造成的创伤可伤及任何部位。这使裘法祖对各种外科手术都了解。1956年吴孟超正考虑自己究竟该向外科的哪个专业发展,他去向裘法祖请教。导师告诉他,现在世界上医学发展很快,但肝脏外科还是薄弱学科,中国在这个领域几乎是空白。裘法祖建议吴孟超去做这个难题。
这不是一个轻易的建议。因肝脏血管非常密集,无法解决止血问题,就无法避免患者流血不止而死,因此肝脏被视为手术禁区。导师的建议,基于对吴孟超的了解和信任。今天看来,吴孟超听从了导师的指路,无疑是他通往未来
极重要的选择。
中国是肝癌高发国家。据2014年的一个统计数字,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多达亿,全球每年新发数十万名肝癌患者,约一半在中国。这意味着肝脏手术治疗有多么巨大的需要。由此溯到1959年,整个中国还在等待着能做肝脏外科手术的医生。一旦突破这个禁区,这就是必有大贡献的领域。
第六章
人有高志,当从基础做起。1956年的吴孟超去跑图书馆,据说几乎找遍了他能翻到的所有藏书目录,只找到一本英文版的《肝脏外科入门》。就这本“入门”,已万分珍贵。
吴孟超拿着书去告诉导师,裘法祖则对他说:你尽快把它翻译成中文吧,让更多我国医生能看到。
这是个重要情节。此前,吴孟超只想到阅读它,还没有想到翻译它。导师这话,不是一般的鼓励。裘法祖心里想着的不只是一个吴孟超,导师在想着中
国的肝脏外科,导师心里装着中国无数的肝脏疾病患者。当年吴孟超
平凉市麻武乡篇5
张平宜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张平宜,女,52岁,台湾云林县人,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2000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多方询问后,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2002年,她履行自己的承诺,为村庄的小学兴建了崭新的教室。2003年起2011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在海峡对岸开办“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为了筹建建校的资金,她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讲、卖书,带着医生丈夫每月给的1万元新台币零花钱坐出租车,去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她带着积攒起来的善款,回到大营盘,当上了新教学楼的“监工”。11年来,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2005年至今已培养百余毕业生。为了给孩子们找出路,她又让在青岛开办工厂的弟弟,为想要外出打工的学生们提供职业技术培训。
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张平宜
张平宜事迹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2003年起至2011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致力于四川省大营盘村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平宜的颁奖辞:跨越海峡,跨越偏见,跨越怀疑,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荣誉代表期许,我要有更坚定的心!”
“荣誉代表期许,我要有清澈的眼,更坚定的心!”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1人物》揭晓,张平宜成为10年来首位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的台湾同胞。她在3日晚接受新华社驻台记者独家访问时说,她会坚持下去,凝聚两岸更多的爱心,帮助更多大陆偏远地区的孩子。
张平宜是台湾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执行长,过去十余年扎根四川凉山麻风康复村捐资助学。去年7月,新华社长篇报道了她的事迹。
1999年,时任《中国时报》记者的张平宜走访了大陆西部几个麻风病康复村,就再也放不下对当地孩子教育问题的挂念。不久,她离开新闻界,专心投入针对两岸麻风病人群体的公益行动。在考察了大陆各地20多个麻风康复村后,张平宜“落脚”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的大营盘村。
从此,张平宜常年奔走在台北和凉山之间,进行着一场跨越海峡的“爱的长征”。她在台湾募集善款,为大营盘小学建起了崭新的教室、宿舍和花园式校园,向孩子们发放奖学金和生活补助,办起了营养餐。她和协会志愿者还常驻学校,协助老师教育和照护孩子们,并且在青岛为中学毕业后无法升学的孩子开设了职业培训班。
一路陪护这群特殊孩子茁壮成长,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这个“台湾妈妈”赢得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热爱与尊敬。()面对如今更多的肯定,她说:“这份荣誉代表了社会的认可,而我更感受到了一种压力。我必须做得更好,要名副其实才可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要投入更多的智慧、更多的耐心,我们需要更多人、更多力量的加入。”
如今的大营盘小学已经扩建成为一所9年一贯制学校,面向全凉山州18个麻风康复村招生,学生总数达到330余人。张平宜告诉记者,她希望未来能够推动这个“爱心行动”更加专业化,帮助凉山州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让他们更好地就学,并协助他们更顺利地迈向社会,实现就业。
又到开学的时间了,张平宜很快将再次跨越台湾海峡,去到凉山深处的大营盘,还有青岛,去看望她的那些孩子们。采访过程中,她又开始念叨自己特别担心的几个孩子:“教育的路很漫长,我会继续陪着他们!哪天,我做不动了,还会交给后来的人继续下去”。(
上一篇:工作经验的分享(精编3篇)
下一篇:实用政治生活的题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