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社会实践总结【优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暑假社会实践总结【第一篇】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

七月,在结束了军训之后我们实践队踏上了前往宁波支教的路,前期准备中,我们选择走进社区进行募捐活动,在居委会的热心帮助下,募捐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成果也是颇为丰盛的。在短短几天的实践活动中,汗水淋湿了我们的衣裤,泪水模糊了我们的眼睛。但我们选择了坚持。我们把关爱的精神带去了社区,并在社区人民的心底留下了美丽的印象。七月,我们走进火热社会,用汗和泪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这是爱的奉献,这是我们的无悔选择。七月,我们撒播希望,同时拥抱丰收,就如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也给社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接下来的五天行程便进入了我们的正题。在象山三伟民工子弟小学进行支教活动,我们去的第一天,已有很多小孩子在操场上玩耍嬉戏,见到我们,也如显得害羞生涩。可小孩毕竟是小孩,在我们的游戏环节中,轻易地熟络了起来,既然隔阂已经消失,剩下了便是教书育人的重担了。

我们实践队在早上的课程中安排了英语课和绘画课,开展动口、动脑、动手三方面,让学生活跃起来,上课内容也推陈出新,穿插英语歌曲和绘画涂鸦等趣味项目。下午是课业辅导和素质拓展。充分调动学生,让他们过的精彩每一天。

离别总是最难舍难分的,在一场包饺子活动和班会过后,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正式落下了帷幕,心中对孩子却已有不舍,总有实践队员在最后心酸哭泣,甚至与学生围抱落泪,相互安慰,一声声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围绕在耳边,也许意识永别,但我们希望能留下些什么,留下有限的知识,留下团队意识,留下积极向上的精神,留下永不言弃的态度,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

此外我们实践也有很多困难的地方,包括经费不足,联系不完备,准备仓促,组织松散,分工混乱,但因为是第一次,这些也给我们积累了经验,相信以后会越办越好的。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暑假社会实践总结【第二篇】

真情回报父母,知识改变命运今年的暑假有别于往年,只能休息一个月。虽说一个月时间很短,转瞬即逝,但对于出生在农村的我来说,能帮父母多干些活,尽量减轻他们生活负担,同时利用外出打工的机会磨练自身的意志,已成了我今年暑期的“必修课”。

以前的暑假,我几乎很少回家,或者去外地旅游,或者是走亲访友,总之,主要原因是父母“不忍心”让我回去。他们总认为,我学习了那么长时间一定很累,假期应该出去散散心,家里的活读书人也帮不上什么忙——一度天真洒脱的我却总是信以为真。而今我已长大,必须认真解读父母的良苦用心,勇敢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今年放暑假的那天,我迫不及待的想回家看看。当坐在缓缓启动的列车上的时候,想到我阔别已久的家及日夜思念的慈祥的父母,心中顿生几分温暖、几分感动。看着窗外迷人的风景,我用农村孩子特有的思维,琢磨着父母在干什么。

我大约上午十点多到了家,但直到中午十二点多仍没有见到父母的面。“难道每天都如此吗?”,我依稀明白了他们不让我暑假回家的原因: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天气,且今年老家的降水量又几乎为零,庄稼岂能长好,而对于靠田养家的农民来说怎能不忙?!中午一点多,母亲才骑自行车回来,本来已经非常疲惫的她,猛然看到半年未见的我,刹时以慈祥的笑容掩盖了满脸的倦意,仿佛所有的疲惫都烟消去散了。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他们到底在忙些什么……,直到晚上九点半,父亲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了。可是对于骄生惯养的我来说,几乎什么农活都不会干,只能是无奈加惭愧,有劲儿无处使。

第二天,我决定去地里帮忙。在我再三的恳求下,他们才勉强的答应了。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浇地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刚开始的几个小时怎么也不会干,后来在父亲的示范下,我逐渐地学会了如何灵活自如地应用手中的工具去取水浇地。这样辛苦劳作的日子一直坚持了两周——可就是这样的辛苦,不知那遭旱已久的玉米不知是否还有收成?在暑期劳作的日子里,每当晚上休息时我却久久难以入睡,倒不是因为自己有多累,但想想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父母,整日面迎黄土背朝天地耕耘着全家的生活,同时供我和妹妹上学,却从来没在我们面前埋怨过什么……我愿将朦胧的泪眼化作点点繁星照亮父母早出晚归的崎岖小路,我更想让晶莹的泪花凝成暑天的晨露滋润双亲久旱而宽广的心田……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打算去工地上锻炼一下自己。在朋友的帮助下,很快便找了一个工程比较小且活也不太累的地方,但明显地感觉到缺少了家里的那份关爱与温暖,却平添了一份孤独与苦闷。

在工地上近半个月的日子里,我的手多次被磨破,穿的衣服已破烂不堪,但每每想到在家辛勤劳作的父母,我这点苦又算什么呢?记得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能吃苦的人吃半辈子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辈子苦”,况且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难道我们连吃苦的精神都没有了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知识改变命运!

暑假社会实践总结【第三篇】

大一的第一次暑期实践,我们每一个组员都满满的期待着它的开始,期待着能从实践中学到很多。作为建筑学的学生,古建筑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它的修缮调查,我们更多的希望了解到现今社会对于它的保护情况和以及人们是以怎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一些有破损的古建筑的基本状况。

一大早,我们就从不同的地方赶到古建筑修缮调查的目的地:宁波余姚。我们所调查的第一个点是余姚博物馆。余姚博物馆是全方位展示余姚悠久历史文化的殿堂,是集收藏、研究和社会教育、文化娱乐诸功能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余姚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

余姚博物馆是在“第一山庙”原有建筑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的。于xx年1月18日建成开放。进入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序厅、陶瓷厅和青铜玉杂厅,陈列展出了自河姆渡新石器时代至清明时期的各类代表性文物。有图表、模型、雕塑、石器、骨器、玉器、印章等精简品。看着这些文物,我们不禁感慨先人的心灵手巧。

而后,我们进入古建筑修缮调查的第二个点:王阳明故居。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创立“心学”,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在十几颗哲学史占有重要地位。

王阳明故居处于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阳明晚年因战功被封为“新建伯”。故居在xx年的时候还在修缮,听人介绍,当地政府投入xx万修缮此地,当时故居前是一片修建的阳明公园。此时此刻,在广场间有一座雕像,是阳明身着武服、手按宝剑的戎装像,威武无比。故居的很多建筑也是新近建的,或者是从周围保存下来的民居中划过来的,让人感觉后来的王家真有一副公侯气派。其实真正保存至今的阳明故居只有现存故居最深处的瑞云楼,也就是阳明的出生之地,现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存的王阳明故居并非明代故居,乃是后世所建,至21世纪初之前皆为其子孙居住。而关于王阳明的出生也是另有一个传奇故事。

我们在故居里面游览了很久,也有许许多多的旅游者和我们一起敬仰王阳明。我尤为喜欢故居中的砖雕门楼,我觉得这种古建筑是很能展现一个时代的特色文化,尽管它可能是后人修建的,但还是深深的映射出文化的积淀。我们在故居拍了很多照片,两个点都是修缮的比较完全的。

下一站是龙泉山,龙泉山实际位于余姚市市中心偏西,姚江北岸。王阳明故居和余姚博物馆实际都是在龙泉山下。龙泉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她旧名灵緖山,亦名屿山。传说远古时这里是一片汪洋,龙泉山是露出水面的一个小岛屿,这是屿山之名的由来。山上有一石井,即使天旱少雨,仍井水清盈,常年不枯,且因水面常呈现两条游龙波纹,如双龙戏水,故称“龙泉”。大约从东晋时起,山亦因此泉而改名为龙泉山。山腰有泉,泉水不大,但终年不涸,名龙泉,因该泉号称天下第一泉,故名龙泉山。但可惜的是我们此次去并没有寻到那泉水,或许是我们寻到了也不知道那就是。山中有井,名为龙泉井,龙泉井在北宋时声名远播,苏东坡曾赞扬“龙泉石井甘胜乳”。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应余姚县令谢景初的邀请,多次登临龙泉山,题有《石井》诗两首,其中一首道:“山腰石井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

暑假社会实践总结【第四篇】

作为同龄人的我们一路走来,有太多的感想需要诉说,面对这个话题首先我们去了常州市第十五中学找了相关部门进行了了解,但令人感到惋惜的是他们拒绝了我们,我们满怀希望就像是被冷水泼过了一样,多少有些失望。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紧接着我们去了文化宫,两年前我在文化宫上过一个多月的课,没想到两年后的今天我会以不同的身份来这里进行调查,并认识到了教育参事徐琰先生。

但是我们又非常想了解整个过程,想听听同龄人的新声。这不仅是学校让我们进行实践活动,更重要的这是我们想要的答案。小时候就听说过上海知青把庄稼地里的青青麦苗当作韭菜的笑话,因为生长在大都市初出校门的年轻人,他从来没有走过三月的麦地,所以他们不知道麦苗和韭菜的区别是情有可原的。由此我想到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个能得到博士、硕士文凭的人,他们能通过各种考试,也许他们能把书上的东西倒背如流,无人能敌,但是他们未必能通过王小丫这一关。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最后竟然在阴沟里翻了船。

现在的教育是不是一种误区呢?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们体会到做人的道理。“诚实、聪明、勤奋”,如果给现在的学生选,我相信他们一定会选择“聪明”,他们认为现在的社会善人是做不得的;他们不懂什么叫做竞争,不知在竞争面前要叫一个条件:“公平、公正、公开”,如果没有这三点,就不叫竞争,叫“自私”。

其实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我们需要空间;需要轻松的环境;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现在父母总是帮助我们安排着一切,不去考虑我们愿不愿意,把我们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都掩藏起来,去让我们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因此让我们叛逆心理越来越大、厌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因为他们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所以他们的潜力没有爆发出来。记得正衡中学陈玉萍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像一个无底洞,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大,只有自己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的时候,才是真正爆发实力的时候!作为学生的我们既不是老师也不是教育人事,我们无法改变这一状况,但是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了解一些日常知识,增加自己的课外知识和内涵。

暑假社会实践总结【第五篇】

在过去的一个暑假里,我和四十多位同学一起担任了在校的护校工作。在这里的一个月的工作中,我更加清醒地认识了自己,也真正意义上得到了锻炼。我的工作和居住的地点是第三教学楼,同在一起的还有另外三位大二的学长和一位门卫王叔叔。我们的工作时间是全天24小时,因此两人一组,轮流上班。我很幸运,也许是我们关照我吧,我是值白班的,不如他们辛苦。值班期间,我一段时间后巡视整栋楼,奇遇时间在办公室。这里白天有值班的老师,我的责任还有就是提醒他(她)向保卫处报平安,我还会三天去一趟收发室,做好办公室的后勤工作。在这个暑假期间也有一些学生和教师家属到教学楼来,我们都给予了适当的安排和相应的说明,保证了教学楼区的安全。第一次在外过暑假,感觉并不孤单或思乡念家。在同学们及早念着返家与亲人团聚时,我就对这个暑假做了冷静的思考。小鸟总有离巢的时候,已经上大学的我们难道还不应该学会独立生活?我认为早点适应会更好的。

相隔半年未见面的同学或许有太多的话语,然而想到现实中的我们的差距,未免有些难于启齿。经过一学期的适应,我已经把赣师当作我的新家,我有责任去热爱它、亲近它。高中时代激烈竞争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但在这里只能到图书馆去,才能感受得到。这并不仅仅因为现实与我们的理想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还有我们主观地放松自己!在上学期里,我给自己制定了四年的大学规划,我向指导老师说明了,他告诉我得保持高三那种紧张状态才能实现。他给我指导后,我想我应该让我的大学生活充实起来。因此这个宝贵的暑假我也抓得比较紧。专业知识和课外阅读都没放松。在学校的有个月,我结交了不少朋友,获得了不少乐趣。其中王叔叔的“做人比啃书更重要”一句话对我启发很大。

48 206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