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读后感【汇集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艾青诗选读后感【汇集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艾青诗选读后感【第一篇】

《吹号者》,是我在这本书中看到最有感触的1篇文章。

吹号者,比起那些打仗的士兵更辛苦。从艾青的诗中:

“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他轻捷地绑好了裹腿,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他看着那些发出困乏的鼾声的同伴,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黎明没有到来。”

看出他们是被黎明最早惊醒的人。天还在黑暗之中,他们就用浸濡着血迹的铜号吹响带着新希望的黎明。

他没有任何怨言,他甚至认为这是一个神圣的事。他看着山,呼吸新鲜空气,便吹响了铜号,可是谁又能知道在这响亮的号声背后却是吹号者的痛苦。

“当他用自己的呼吸摩擦了号角的铜皮使号角发出声响的时候,常常有细到看不见的血丝,随着号声飞出来……”

艾青也是一位不惜生命的吹号者,他不惧痛苦和劳累,为当时社会的新希望奋斗着,吹号者的脸常常是苍黄的,刚开始我觉得有些夸张,可在后面的阅读中慢慢认为这是对于他们而言在正常不过了。他们在那些蜷卧在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的困倦的人群里,在那些穿着灰布衣服的污秽的人群里,最先惊醒。

在决不回头的一致的步伐里,在狂流般奔涌着的人群里,在紧密的连续的爆炸声里,他吹着最热烈的号声,激励着热血奋战的战士。在最后的一颗子弹穿过他的胸膛时,他缓缓的躺下了,却没有人发现。

在这首诗里,他为我们在中国历史的广场上塑立了一个吹号者和浸濡着血迹的铜号的形象,让我们在今天仍然能清晰地听到那曾经唤醒了一个民族并激励这个民族奋勇前进的号声,也展现了艾青的爱国情怀。

艾青的诗歌让人荡气回肠。

艾青诗选读后感【第二篇】

“春风十里,夏花百里,秋雨千里,都不如你。”

——题记

很早就听说过艾青是有名的诗人,曾无数次幻想他的诗是什么样的,是像毛泽东那样豪放,还是像秦观那样浪漫,初读艾青诗选,心中竟泛起阵阵涟漪。

艾青出生在一个封建家庭,一到三岁都被寄养在一位农妇家中,他从小便感受到生活的贫苦,却始终心中充满阳光,充满希望。我很喜欢艾青的现代诗,总觉得那些充满沧桑的文字让人读起来热血沸腾。任时光荏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是在记忆里永存的。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读后感的优先选择也一定是它,可我却独独钟情于他的另一首诗:《愿春天早点来》。

这首诗是他前期的作品,风格深沉,表现对春天的无限向往。这是一幅很美的画面:我站在屋檐下看着田野,门前有一条黄色的路,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池沼凝结着冰层,山上闪着残雪的白光。天空暗沉,有些灰蒙蒙的。

他希望雪可以赶快下完,美好的春天可以早日到来。待万物复苏,暖阳到来之际,他便穿上芒鞋去寻觅温暖。他从小就受了不少苦,便不愿度过冬天这样的严寒季节,所以他喜欢春天,喜欢太阳,喜欢温暖。心中充满阳光,充满希望,期待春天的生机勃勃,期待春天的温暖美好。

春天终将到来,阳光变得柔和,伴着微风,夹杂着花香……

艾青诗选读后感【第三篇】

“群星已经隐退,而你依然站在那里,期待着太阳上升。”

——题记

寂静的黑夜张开了它血腥的大嘴,无尽地向边缘撕裂开去。有黑暗的地方,也有光明。细读《艾青诗选》,你不难发现里面最常见的词汇便是“希望,青年”等等,还有就是“光”。

在抗日时期这样黑暗的时代,艾青的诗便如人们的救世主一般,给人们带来一线光明,一线希望,穿破黑暗,刺破黎明。

艾青在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封建家庭,自幼便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他从小就经历了封建社会,封建教育的压迫,于是他便参加革命文艺活动,为的是用文字来喊醒沉睡的中国人民。可是却被逮捕了,但他没有放弃,在狱中依然坚持进行文学创作,以宝石般不屈的精神鼓动着大家,终于,在1933年以“艾青”这个笔名正式发表了《大堰河——我的母亲》这首诗,之后便一举成名,成为当时举足轻重的诗人。

是什么让他转变成为诗人?

艾青望着这个充满了硝烟与腐败气息的世界,他想要改变这个社会,于是毅然决然地放下画笔,拿起钢笔,开始进行诗歌创作。他知道,想为中国开辟一条光明之路很难,这条路上必定充满了阻碍与崎岖,但他的信念丝毫没有被撼动,反而更加坚定,于是,他挥毫泼墨,写下了《向太阳》。

“初升的太阳,照在我们头上,久久垂着,不曾抬起的头上,我们仰起那沉重的头颅,一致地,向高空呼喊:‘看,我们笑得像太阳!’”

艾青的诗就是冬日里的一股温暖的阳光,照在中国的大陆上,照在老百姓的面庞上,他的诗雄壮激昂,直击人心!他的诗对当时正处于迷茫的青年来说,这是一首鼓舞人心的乐曲,是世界上最温暖人心的诗。这缕阳光又像一把闪耀万丈光芒的尖刀,直捅反动派和地主们的.心坎,刺破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艾青的诗更是来自普通人民发出的怒号!

他的诗中,有不屈男儿的血色,有处于水生火热境界的老百姓的枯黄,有无尽彷徨的灰色,更有那富有生机的新绿。他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的形象都承载着他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就连那面普通的镜子,也给人无限启迪。

艾青诗选读后感【第四篇】

《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知道当时的人们过的很辛苦,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抗日战争初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在绝望中无力的嘶喊着,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这篇诗的开头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鸟。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渺小的,短暂的。鸟是辛勤的,它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学会飞翔,围绕着这祖国飞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为祖国歌唱。但是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它也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折磨的鸟,显然它已经唱不出优美的歌声,可是它仍在歌唱着,这是它用生命发出来声音,抒发了对土地义无反顾的执着和不放弃。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己也与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看似是排比,其实“暴风雨所击打”,“无休止吹刮着”,“悲愤的河流”这些告诉我们,当时艾青所魂牵梦萦的他热爱的土地,正遭受着打击,满是伤痕累累。

“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悲愤”“激怒”,表现出人民对侵略中国的暴行表示愤怒,和意志昂扬的战斗精神;“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表达了人民对那里的向往。

最后一节很直接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深沉”一词,可能仍是无法表达出艾青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后面紧跟着的省略号,似乎还有无尽的情绪在涌动着,使读者沉浸在其中,回味着。这首诗在问答中,将诗的情绪推上了高潮,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之中,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艾青对祖国的热爱,我们看在眼里,敬佩于心中!艾青的精神,我们值得学习!

-->

48 2535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