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之“自然辩证法”【通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中国古代之“自然辩证法”【通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自然辩证法课程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高校体育;辩证法

Abstract:There are hundred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but the college spor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the elite of society, is a matter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teaching, also must juggle university sports construction.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both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 levels, and have strong bodies of new talent, is the pow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uture. We are going to break the limitations of professional, active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dialectical mode of thinking, learn to use arm our minds materialist dialectics,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oblems facing in real society, to meet new challenges.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体育所涉及的一个具体领域,自然而然的与唯物辩证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对当代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新世纪下高校学校体育存在的各种异化问题,进而通过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待更好的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同时带动我国体育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1.高校体育发展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离不开高校体育,但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社会文化氛围、教育评价制度以及教师队伍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开展的现实状况却并不乐观:一则,高校体育对绝大多数教师家长和学生而言似乎处于不被重视的边缘化状态,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下,高校体育并不关涉学生能否真正掌握某方面的体育技能,这对高校体育不失为一种“自我地位失落”之殇,再则,学校体育似乎还处于可有可无的形式化状态,许多高校重视学校体育并不是因为它的“强体育心”作用,而是因为它可以带来更多的名誉,对学校而言却是一种“教育价值失落”之殇。[1]

2. 高校体育与唯物辩证法的接轨

唯物辩证法概述

联系与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的链条之上。并且,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世界上没有孤立静止的事物。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始终,对立统一即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唯物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一是量变质变规律。量变是事物的必要准备,质变是事物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事物达到质变又会促进新的量变到质变的变化,不断引起矛盾,解决矛盾。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坚持适度的原则,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度内;二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事物包含着至始至终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吸引的属性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制约的属性和趋势;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三是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明确事物的方向,正确对待事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坚信前途一片光明。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即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联系变化发展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万事万物都处在因果联系的链条上,这就是因果联系,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或者一因一果,一因多果。要透过现象(形式)看本质(内容),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始终,事事有矛盾,事事有矛盾,即矛盾的普遍性,不同事物同一事物以及同一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方面各有其不同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必然性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结果或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不一定会发生的属性或趋势。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需要唯物辩证法的指导

体育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教育大国。更应该加强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人才需要学习的培养,进一步改革学校体育就迫在眉睫。高素质的体育人才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而且需要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扎实的理论素养和技能水平。那么,唯物辩证法就成为一种必要。马克思曾说过:“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哲学在于思考,中国的体育人才是要会思考的,而不是被认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 。应该把唯物辩证法引入高校体育,并以之为指导,在以后特别是在新世纪国与国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更需要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

唯物辩证法需要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要对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在批评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不同时代,通过各种实践,经过每一代党的领导人的丰富和发展,使它在每个时代都具有不同的时代特色。在新世纪条件下,以为代表的党中央,力足本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需要我们不断为之奋斗,不断加强人才选拔,不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在新的时代变化发展中迎接新的挑战,加强学校体育的全面深化和改革,完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为实现“中国梦” 保驾护航。

3.新世纪下高校体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体育课形式单一、内容简化、难度降低

放眼望去,现在很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不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需求,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高校体育课所学的许多东西无新颖性创造性,学生毕业以后多数用不上。教材安排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终生体育脱节。

在教学模式上,大部分教师采取的形式还停留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基础上,无论教什么教材都是“讲解―示范―讲解―练习”这样的一个程序。上课时教师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规范化而忽视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教学过程公式化训练对象成人化,使学生觉得体育课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2]

学生身心发展“不完整性”

“一切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以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3]。而对于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来说,就是躯体与思想的关系。据资料分析显示,当代大多数人都处于健康与非健康的状态,即亚健康。无论有些人思想境界有多高,若没有一个强健的躯体作为载体,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而又有些人空有一个健康的躯壳,思想却停留在很低的水平。这些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人。我们的躯体决定我们是否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它是我们存在的基础,而我们的思想程度决定我们如何的存在,所以,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躯体与思想的统一体。

4.用辩证思维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高校体育必须以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为根本目的,始终把师生的发展作为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将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辩证对待,将教与学统一起来,既不偏向某一方,又不要忽视另一方。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构成了教学的统一体,以学生为本,还要看到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和锻炼的设计与组织的主导力量,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是学生发展和成长的保障。为确保体育教学的效益最大化,发挥师生“双主”作用。

要转变对体育、健康的看法,正确对待体育的功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体育。任何事物都不是万能的,体育也不例外。健康受内因和外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能仅仅把这种结果归于体育。健康不仅受自身生活习惯、营养的影响,还受遗传、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多从自身找原因,同时兼顾其他因素。要尽量保持高校体育最基本的内容和方向,摆正自身的位置,分清目标和方向,正确确定自己的支点,避免泛化倾向出现。学校体育在为健康服务中要根据自身特点,通过体育手段,最大限度发挥体育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向上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事物要想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些曲折,只有不断地去战胜它,才能使自己更加强大。在体育活动中,离不开身体的运动,自然少不了磕磕碰碰,必然也会遇到许多伤害。一方面,我们要正视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积极对不同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把风险降到最低,甚至避免风险的发生。坚持两分法来分析问题,避免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分析问题。[3]

坚持将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思维,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新型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与老师沟通和交流,打破以往那种“学在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突破地域、时间、天气等外部因素的限制。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愉快的学习,真正的想学习,并且爱学习。

5.结论与建议

结论

体育哲学告诉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学校体育目标,以及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唯物主义辩证法则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协调解决学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新世纪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我们,有必要正确对待和认真学习唯物辩证法,不断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归纳推理能力,拥有辩证法精神,培养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思维方式,进一步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不断解决已有矛盾,促进学校体育全新发展。

建议

要重视和加强体育哲学辩证法发展方向的研究

体育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文化生活内容。随着现代体育的社会化科学化,体育领域中的众多问题都需要以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这就有必要研究唯物辩证法发展的方向,充分发挥辩证法的认识功能和方法论的功能,这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前途所在。

对于唯物辩证法研究的方向,要坚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研究体育领域中带有实质性方向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注重研究体育运动的本质发展动力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并注重研究体育科学发展的内外矛盾规律及发展趋势,从整体上把握处理体育领域中的各种矛盾关系,这些问题是高校体育理论研究的核心,它为人们正确认识体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是制定体育发展战略目标的理论依据。[4]

加强对辩证法师资队伍的建设[5]

对体育课程师资体育哲学辩证法精神的培养是培养体育课程师资中值得重视和探讨的研究课题。在素质教育为我国教育界普遍接受的今天,更要重视其内在的价值。在体育课程师资培养中必须摆脱只重表层知识而忽视其深层灵魂的状况。哲学精神是哲学深层内涵之精华,让体育教师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真正内化为他们的思维素质行为指南,其长远效益不言而喻。体育课程师资要树立哲学思维,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工作中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也要求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支数量可观年富力强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兼备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相对稳定的体育师资队伍,是面向21世纪体育研究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等院校学生应兼顾辩证法课程与体育课程的学习

由于现在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所以我们要加强体育课程的学习与锻炼,掌握科学的健身技能和方法,进行身体素质的练习,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是我们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同时,通过辩证法课程开设与教学的实施,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能使他们学会辩证的思维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科研部)

参考文献:

[1]沙金。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学校体育[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士论文。2012(6)

[2]林楚辉。当前学校体育在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9(1):83-86

[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自然辩证法【第二篇】

理解自然辩证法,需要摆脱主体、客体的思维定势,彻底告别把世界二元化的做法。然而,我国这几年来关于主体、客体问题的讨论是比较热烈的,其实,提出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一种向资产阶级社会科学的倒退,它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当代哲学的发展不具有任何积极意义。本文不想对主体、客体问题的讨论发表意见,仅想探讨一下,卢卡奇为什么因为自然辩证法而对恩格斯提出批评。

卢卡奇指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认为,在恩格斯那里,由于主张“片面的和僵化的因果关系必定为相互作用所取代”而“对最根本的相互作用,即历史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连提都没有提到,更不要说把它置于与它相称的方法论的中心地位了。然而没有这一因素,辩证方法就不再是革命的方法,不管如何想(终归是妄想)保持‘流动的’概念。”(《历史与阶级意识》第50页,以下引文均出此书)

卢卡奇不愿考虑自然界的原生状态及其本性,他要求把辩证法严格限制在历史领域。卢卡奇认为,马克思是在历史本身中发现了辩证法的,“辩证法不是被带到历史中去的,或是依靠历史来解释的……辩证法是来自历史本身,是在历史的这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的必然的表现形式,并被人们所认识。”(第264页)“辩证方法不管讨论什么主题,始终是围绕着同一个问题转,即认识历史过程的总体。”(第85页)而总体的基础是人,“本身作为历史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作为历史辩证法的基础的同一的主体-客体,是以决定性的方式参与辩证规律的。”(第279页)这样一来,在卢卡奇的眼中,辩证法的唯一形式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否认自然辩证法,或者说从辩证法学说中剔除自然是有着逻辑的合理性的。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辩证法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的人学基础,可以从人的总体性,从人这个主体-客体的统一体出发来阐发辩证的总体观。而一旦涉足自然就会使辩证的总体观要么陷入不可理解的神秘主义,要么退回到旧的自然哲学的独断主义。而且对于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来说,自然辩证法的提出,总有推广辩证法的存在范围和为辩证法的理论提供自然方面的证据之嫌。所以,卢卡奇为了总体的可理解性不得不牺牲“自然”。

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历史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生、发展,人的一切现实活动都是与自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离开自然,单纯从社会历史内部寻找理解历史的根据是很难建立起科学的历史观的。在研究历史时,恰恰不能放弃自然,而是应把对自然的思考作为全部理论建构的起点。

卢卡奇攻击自然辩证法,是由于传统思维方式影响的结果。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激烈地抨击了资产阶级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但他并未真正摆脱这种思维方式,所以,他觉得自然界中的辩证法是不可思议的。传统科学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分析、分解的方法上,这种思维方式对一切都首先加以“分”,然后才开始真正的研究。对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来说,在哲学的层面上,首先应该加以区分的是自然与社会;其次,在社会中看到人与社会、我与他、整体与个体等等,重新对这些方面作以概括,得到主体与客体这对范畴,这个时候再去看自然界,自然界就被纳入到了客体的范畴中来了,因而也就成了社会范畴。

实际上,传统的思维方式把世界二元化了,由于这种二元化,社会历史中的人就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将自然界视作纯粹必然性(或纯粹偶然性)支配的领域,是完全被动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则发现了完全不同的情景,看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处处都显现着人的活动,洋溢着人的能动性,人在这个范围内,改造和重塑着属人的“自然”,把这个“自然”看作社会存在的一部分。

根据传统的思维方式,社会历史领域是属人的领域,是辩证法唯一能够发生和存在的领域。因为,辩证法可以简化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存互长等等规定,而自然界是不存在这些规定的,或者说,在自然界中,由于没有人、没有自觉的主体,因而不存在自觉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存互长等等。只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在主体和客体之间才具有这些规定。因此,所谓辩证法就被最终归结为主体-客体的辩证法,辩证法的一切具体规定和具体存在方式都成了主体-客体辩证法的分殊,他的外部边界就是社会历史,超出这个领域,辩证法就被视作是神秘主义的因素。所以,卢卡奇要攻击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第三篇】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在苏州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辩证法强调对自然界客观存在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尊重,改造自然更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苏州园林从开始营建就遵循着园林所在的自然地理条件,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就是对大自然的充分尊重和保护的代表,不论是在水景还是植被分配上都体现了园林景观中的自然生态理念。苏州园林的构景要素中的山水、植被和建筑,无一不被赋予了人的主观色彩,有了人文内涵,在以人为本、充分保护自然、运用自然条件的理念中,将自然与人的关系、自然与科技的关系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苏州园林之美,与中国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注重自然的意味与情趣,注重园林的意境与内涵。[2]苏州园林的灵魂就在于此。苏州园林的营建和设计,不仅是对自然的充分诠释,更是对于艺术的高度追求。

(一)物质性

园林艺术的物化形态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自然科学本身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但从作为绝对存在着的物质本身来说,它是固有的、不变的、永恒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物质是某种既有的东西,是某种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的东西。”[3]在苏州园林中的一些自然山水景观,例如一些岩石、土壤、植被、水体,都是在意识没有产生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只是没有具体的定义而已,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文征明在拙政园建园初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法乎自然”更是对自然物质性的遵循。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并决定意识,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二)系统性

自然界不是各种物质的堆积,而是一个巨大的、相互联系的系统。自然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各要素之间、各系统之间以及相互作用并不断变化,把握其内在联系和系统性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因素。苏州园林在布景上,不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各种景观的堆砌,而是一个多重相关的小景观的和谐组合。时至今日,拙政园仍然“以形状富有变化的水池串连各景区,成为既有主次、又有变化的统一体”。[4]中国的园林创作中主张“天人合一”。“在营构布局、配置修建、山水、植物上,努力寻求顺应自然,着力表现纯自然的天成之美,并力图突破情势上的调和和整一,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5]苏州园林在营建和设计中充分认识到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并尽可能地尊重每一自然景观要素,并合理发挥好了各要素本身的特性。如拙政园中很多高低起伏的长廊,不仅使两年的景色充分展现出来,更展示了水面的高低和变化,水、石、廊等各个因素的综合,不仅是对自然的充分应用,也展现了自然的系统性。此外,还有一些叠山置石景观、视觉与嗅觉相结合的雪香云蔚亭等等。

(三)层次性

层次结构是由若干要素之间相关性关系所构成的系统,再通过新的相关性关系而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一种结构关系。层次性在园林设计中运用的非常广泛,通过层次性的布局和设景,以获得更引人入胜的景观效果、更加美观的景观感受。苏州园林在设计构筑中,多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通过借景、隔景、对景、分景等多种手法来组织和构筑空间,形成层次性强的多重景观,叠山理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让游人有“步移景异”的观景感受。这也是中国式园林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如拙政园中的中部水面,被池中的两座小岛以及曲桥、房屋和花木分割为几个部分后,水面迂回流通,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景物更显得立体而深远。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或与植物相互映衬、或与水景相互交融、或与亭廊融为一体,层层叠叠,让人不仅有身在林中的感受,更有一种移步换景的多重感受。

二、科技观在苏州园林设计中的充分运用

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界的辩证法,也是科学技术的辩证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科学技术作为自然辩证法研究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及发展规律的媒介,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作用重大。苏州园林在设计中对于科技手段的运用大大增强了园林的美感与多样化。园林设计的定义中提到的工程技术手段、植物种植、园路铺设、建筑的营造等就涉及科技问题。在苏州园林的景观设计中,植物的种植布景、亭廊的建筑设计以及园路的铺设都是科技观的体现。例如:以“林木绝胜”著称的拙政园,除了就地取材,经过科技手段的不同搭配,便与山石水景完美相结合。拙政园的“倚虹亭”,园中“与谁同坐轩”的扇亭,扇面两侧是实墙,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的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鸳鸯厅”,而后面的那一窗由于面对着山,窗中正好映着入山的笠亭,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狮子林中多似狮子的石凤峰林立;园路铺设中“海棠春坞”海棠花铺地图案,海棠花的雅致与素净的墙面、精美的花坛反映了文人的精神品味;脊饰雕塑仙人寓意富贵吉祥等等。这些景观带给人一种美感的同时,更是科技与自然、人文的结合。

三、自然辩证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运用的启示

(一)以人为本、遵循自然规律

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们首先应该遵循客观规律,并掌握基本的科学与技术实践方法论问题。设计师们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当地居民传统民俗与文化,尊重所在城市的文脉与文化情结。现代园林的设计应更加重视人的行为意愿,重视使用者的心理感受,满足其游赏及其他需要。[6]严格按客观规律来设计符合人类需要和现展的综合性园林景观。

(二)紧跟时代、合理运用科技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科学技术为园林造景和效果呈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但与此同时,也应意识到过分依赖科技而忽略了自然美本身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应在园林设计中合理运用自然美,在营造效果上注重对科技的运用,打造自然与科技相结合的园林景观。中国几千年的园林艺术历史,造就了无数的优秀园林艺术作品。每个时代的园林设计作品都反映了当时那个时代的风貌,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既要顺应时展,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又要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园林设计中高度结合,设计符合时代特征、体现时代文化、时代精神,延续历史文脉的园林艺术作品。

(三)生态先行、科学规划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界,而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那些试图奴役自然、征服自然的观点和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当今的园林规划应当借鉴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建设符合生态学的科学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园林景观,建立一种人、植物、动物、建筑等和谐共处的秩序,实现科学发展,形成稳定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在规划建设中不应破坏原区域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当地的山体、植被、湖泊等各要素,构建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不断丰富物种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在提高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上有着重要意义,园林景观设计的方式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在遵循自然辩证法原理以及中国园林的具体实际的情况下,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发展、合理运用自然辩证法,建立系统的自然观与科学技术观,建立一条生态的、可持续的园林景观设计之路,才能让中国的园林艺术长盛不衰、独具魅力。

作者:徐汇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塔洪,黄生惠.园林景观设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赵仁冠,托马斯•克凡.苏州园林———中国园林设计原理分析[J].时代建筑,1986,(2).

[3]邓晓松.对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

[4]邵忠.苏州古典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自然辩证法【第四篇】

(一)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它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某一具体规律、科学技术某一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中具体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吸取了历史上自然观的精华,摒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研究和认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学图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和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想象来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成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社会认识实践具有重要的自导意义,唯物辩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阐述了我们在实践中所用的方法、技术和逻辑过程。

自然辩证法课程范文【第五篇】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课程;对话式;教学;应用

随着近些年政治理论类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方案的出台,自然辩证法课程面临着学时不断减少和内容不断增多的困境,这给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教师不得不在困境中开拓创新,寻求新的教学思路以应对这些变化。笔者从自身的研究和应用经验出发,提出了“对话式教学”的方法,认为教师应当注重自然辩证法课堂的特殊性,关注学生的特点,突出学生和教师的主体特性,强调以问题带动课堂过程和哲学思辨的思想意识,构建平等的对话式教学模式。通过创新课程导入方式、选择贴近生活主题、准确及时反馈内容和充分发挥学生动能四种方式,实现教学整体目标。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特点

自然辩证法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不仅是一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更是一门思维科学,交叉包含了很多领域的知识在其中。好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哲学思辨是自然辩证法课程的一大特点也是培养学生的目标之一,使得课程具有哲理性、交叉性和综合性。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自然辩证法课程能够实现人文学科相互融合、学生生态思维构建与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强化等多种功能。最新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大纲中,要求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对课程的实效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要求。当前的自然辩证法课程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实现更多的教学内容的传授,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带有一定不利于教学的特征,如知识固化趋势、人机交互习惯、文化诱导冲击、快餐文化影响、后现代化倡导等非主流的文化特点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时,要借助哲学思辨的方法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通过对话式教学平台的建立,最大化的调动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建立在平等师生关系和立足现实机制上的对话模式,让学生从学科壁垒中跳出,反思问题的答案和原因,了解自己长期以来的思维结构和思维路径,在问题意识中找寻探索的乐趣和动机。在师生之间构建的平等关系能够促进其更好地倾听和学习,从而实现学生能力提升和课堂效果改善的双重目标。

二、“对话式”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对话式教学强调了教学主体与受体之间建立的一种平等关系,两者在对问题的讨论和对话中实现对真理的共同认知。在教学中要首先明确教学受体与教学主体之间鲜明的个体性,通过教学过程为载体够贱的平等关系不仅具有传递知识的渴望也有情感交流的需要。

传统的宣教教学模式中,教学主体占据着知识的优势和道德的优势,对受体进行知识的狂轰滥炸,一旦受体表现出态度消极就使用道德的批判,受w在学习时往往趋于被动或迫于压力,这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时很大的。对话式教学在承认教学主体智识优势和批判优势的同时,强调其更是一个平等对话的对象,是受体认识世界、认识现实、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传统的授课方式中,教师与学生往往只是单向交流,教学时并不多关心学生对世界的理解和感受。而对话式教学有所不同,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学受体与主体之间需要进行双向的多层次交流,主体必不可少的关注受体的感受、内化、评价、理解以及反馈的信息,受体也愿意与主体分享感受和认识,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倾向于给出各种结论,对结论的形成机理呈现的较少,在给出判断的同时没有注重判断背后的思考过程,只告知学生是什么,很少告诉学生为什么。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学主体要给予教学受体主动思考的机会和过程,通过层层问答和引导让教学受体感受思考过程和认知过程,在对话交流中彰显沟通和求知的乐趣。

对话式教学的出发点是基于对受体个性的关注,不能够将受体当做接收器,也不能把教学主体当作发送器。尤其是现如今的学生在对话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时更应当注重平等交往平台的效果,通过相互探求和相互尊重的过程实现课堂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对话式教学中反复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放弃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教师必须要有智识和责任上的相对权威,对学生负责任。

三、“对话式”教学的实现路径

在对话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思想上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协同进化者。具体实现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推陈出新,积极创新导入课程的方式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认为,每一个人在自身长期的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地形成一些认识,这些认识犹如堆积木一样在人的思想潜意识中逐渐构建起自身的认知大厦,随着人不断成熟会把各类现象逐渐的归类到“习以为常”,更少的出现“大惊小怪”,减少惊讶错愕的过程,进而选择性的观察和选择性的接纳外界信息以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系统中。可以看出,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会不可避免的抗拒新的讯息,本能的强化固有认知。在当前社会的现状下,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并不强烈,在上课之初甚至是抗拒的,这边对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想要建立平等对话式教学模式,要重点关注第一节课,通过创新课程导入方式,从一开始就破除学生内心的成见,让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产生进入课堂探究的兴趣。通过让学生找到自己思维的边界来让学生从抗拒的态度中走出来,用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深化教学主体与教学受体之间的对话深度。

2.选择贴近研究生日常生活世界的话题

对话式教学的选题是每一个教师应当倍加关注的问题。所选的题目不仅应当是依照大纲设计的核心话题,而且应当是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校园事件、未来发展等方向的。要切实的挖掘和发现当下学生最关注的实际问题,围绕这些真切的问题设计整个教学体系。所选的话题既要吸引眼球也要富有趣味,让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直接面对问题进行理性思辨和步步深入。

3.自我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出发,教师应当注重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因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其实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根本需求,通过关爱、理解、尊重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活力和激情,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动能。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参与话题的同时也加入到下一个话题的设计中,通过不断的尝试来调整和找到适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学习能力的对话方式。广义上的对话式教学过程应当包括现场表演、辩论、小组教学、讨论、分组汇报、基本问答等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话题特点和学生偏好鼓励学生创新性的参与,在学生的高度配合和参与中实现最终教学目的。

4.学会倾听,及时准确地反馈

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捕捉学生的反馈,也要交会学生如何倾听,用问题打开学生思考的大门,教会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现实,用哲学批判和理性思辨来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食物。通过倾听,师生之间可以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对话氛围,从而形成闭环反馈机制,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四、“对话式”教学的三个要点

对话式教学有如下三个方面的要点

1.有理论深度、沟通能力和个性的老师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的人要通过有理论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探求过程,要将哲学思辨的思维注入到对话过程中,通过对话的交互性和细节性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而且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善于捕捉学生的反馈和问题,从身边微观的事情中发现潜在的教学方向。教师可以通过自己课堂上不断创新的方式来给学生打造不一样的课堂,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专业素养,构建有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的对话环节。

2.三个纬度的构建

笔者在“对话式”教学的实践中发现,成功的对话应该从一开始就帮助学生从三个纬度来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即时间、空间和与自我的交互关系中三个纬度中。无论是个人、国家、世界,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过去时间线索发展的产物,是未来发展的起点;每个个体在与他人的相互依赖中,在社群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个体应该能与自我对话,拥有批判意识,能够在自处中反思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拥有不断自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时空纬度体现唯物主义辩证法是联系发展地看待世界的方式,而内向的纬度则是体现哲学反思能力的构建。对话不仅要实行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还要启发每个个体自问,“我可以做什么让自己得更好,我可以做什么让世界变得更好。”因此,每个话题最终都是“我可以做什么?”

3.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自然辩证法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一个中间环节,是唯物辩证法从自然、科学技术到人类社会的普遍地自觉地应用。在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常常不急于给出实质、具体的答案,而是带领学生去追问:一种有关知识或者行动原则的主张,因为什么理由才是“对”的或者“好”的,是应该相信或者遵从的。或是追问,当我们做出一个判断时,如何才能说是一个好的判断。哲学的追问和对知识的理性质疑,实践的判断标准和历史辩证地看待问题,这样的方法论可以贯穿在每一次对话中。

五、结论

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和应用经验,提出了“对话式教学”的方法,建议建立师生以问题为契机、以现实为导向、以思辨为过程、以研判为答案的平等对话课堂过程,通过创新课程导入方式、选择贴近生活主题、准确及时反馈内容和充分发挥学生动能四种方式,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和个体性,从多角度构建话语体系,最终帮助学生运用自然辩证法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伍巧珍。浅析自然辩证法对管理学的应用[J].品牌(下半月),2015,(12):209.

[2]周玲,窦玉玉。“对话式”教学模式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应用――以《婚礼来信》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01):70-72.

[3]谢莉。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对话式教学的应用解析[J].音乐时空,2015,(24):164.

[4]李海涛。新形势下增强“自然辩证法”课程实效性的探索[J].学周刊,2016,(01):11-12.

[5]周在娟,孙道进。《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生态伦理学的自然本体论[J].河南社会科学,2015,(02):78-82+123.

[6]张连德,宋雪。对话式教学在高校理论性课程中的应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93-194.

48 646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