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种子实用4篇
【导言】此例“致青春种子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致青春种子1
青春IP成 “泛青春”题材的中流砥柱
辛弃疾历尽沧桑、饱受愁苦之后,赫然写下“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青春向来是文人雅士所歌咏留恋的时光,也是影视剧作品颇为偏爱的题材。这一垂直领域的细分性极强,比如,专注校园风情的《十六岁的雨季》《十八岁的天空》;台湾经典偶像剧《恶作剧之吻》《绿光森林》;内地偶像言情剧《一起来看流星雨》;励志奋斗系列《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以及以“青春”为核心,穿着军旅、谍战、古装外衣的其他“泛青春”题材。
“泛青春”题材的普世性强,能够激起全民共鸣,比如去年的现象级电视剧《花千骨》。而叙事范围相对较窄的校园青春题材,看似相对小众,却是最能触发受众心弦的小旋律与小感动。今年的《最好的我们》与《致青春》,两者具有相似性又各具特色,它们均由原著小说改编,代表的是IP青春的两种走向。
《最好的我们》改编自八月长安的同名小说,原著小说豆瓣评分分,网剧堪称黑马,评分达到分,实属难得。《致青春》改编自辛夷坞的小说,豆瓣评分分。2013年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豆瓣评分分。作为导演的毕业作品,必然是掺杂着个人情感的怀旧之作,大银幕的表达艺术相对小屏幕更自我,想必受众范围也更受局限。但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火,还在于它带热了“伤感青春风”,青春片不再是课堂、考试、食堂,而是开房、堕胎、车祸等更多将“痛感”撕裂开来的作品,让人们感觉到这份痛彻心扉的伤感情怀。
而后的青春题材电影《同桌的你》《栀子花开》便席卷而来……
此类题材普遍出现了令业内人诟病的问题,比如,讨巧地切入历史事件串联剧情,网络段子与韩剧煽情起飞,大学生开房、出国留学成为必不可少的桥段,甚至还有“抢婚”这样的无厘头元素。
总之,东拼西凑的拷贝式编剧法,不顾前因后果的牵强逻辑。国产青春剧泛着一股浓厚的成人臆想风,少男少女说着不切实际的情话,堕胎、车祸为的是给“狗血”剧情添砖加瓦。究竟是我们老了,还是青春不在了?其实是因为过度地追求商业噱头,忘了青春该有的模样。
青春剧如何把握住他的写实性与商业性?如果表现得过于写实,会让观众觉得像纪录片;如果拍得太狗血太浮夸,又背离了原著作者与观众想要的初衷,而这,也是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被狗吃了的青春”才是你我的青春
《最好的我们》导演刘畅说,他拍了一部24集男女主角连手都没牵过的电视剧。其实在大结局有这样一段“趁着黑夜,耿耿强吻表白”。但那是成年耿耿,所以这是后话。全剧前22集讲的都是围绕“耿耿、余淮”为主线的高中生故事,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准确无误地诠释了青春的样子,并将它不偏颇、不刻意地表现出来。
也有人吐槽,“该剧情节、细节同质化,与同类青春剧作品其实都是一个套路,除了增加无谓叹息,没有多大的观看价值。”但平心而论,这部剧之所以火爆全网,成为上半年话题王,无异于能够激起人们的“同理心”。
这个时代“同理心”太重要了。
紧张繁忙的生活节奏使得很多人不得不被贴上冷漠的标签,缺乏共情能力。注意力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是你能够把目光停留在对方身上,进而产生“同理心”。
《最好的我们》的成功之处不在于超高点击量,不在于火爆话题度,更在于能够让观众深入剧情,迫切地感受到――“这就是我的青春”,没有牵手、没有kiss、没有滚床单,不靠卖萌、不靠卖腐、不靠洒狗血。青春片照样能够做得好看与动容。因为这就是大多数人的青春,曾被调侃过的“被狗吃了的青春”。
相对于《最好的我们》的写实性显著,剧版《致青春》的商业“噱头”俯拾即是。比如,男女主人公一见面就是在浴室,还半状态,这样的剧情给人一种“演得过头”的感觉;还有,两位男主上演接吻戏码,一言不合就“搅基”;而且,郑微与许开阳“一吻定情”后的相爱相杀也显得过于刻意和矫情。
当然,这并不是说《致青春》一无是处。辛夷坞曾说,“青春不只存在于校园,更存在于曾经拼搏努力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场是另一段青春的开始,有了职场的历练,经过成熟的蜕变,青春才算完整。”对于主人公进入职场的情节,小说里有10万字的描写,所以很多忠心的原著粉认为,“剧版《致青春》最大程度地对原著进行了还原。”
“青春感”应贯穿剧本开发到演员选角
《最好的我们》给我们上了一课――平平淡淡才是真。听过很多次这个道理,可还是无法复制下一个“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前,隔了一整个青春。”刘昊然饰演的“学霸”余淮,笑起来眼眯成一条线,可爱的小虎牙,诠释这样一个角色本色出演刚刚好。而比他大七岁的谭松韵本就长得少女感十足,满脸的胶原蛋白把“学渣”耿耿演活了,该剧的总制片人戴莹曾说,“他们都是上升期的潜力股。”可见制作团队对演员的考量也是极为重要的。
在选角方面,《致青春》也可以说是毫不逊色。当年赵薇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捧红了杨子珊,大大提升了江疏影、郑恺等配角的知名度。而剧版《致青春》选择了新晋小花陈瑶来演“玉面小飞龙”,观众的接受程度很高。但从播出后的造型来看,网友普遍反映,“扮相略老”。 而杨W也从之前的大暖男,摇身一变成了渣男一号“陈孝正”,他对此表示,“被骂也是一种褒奖,证明自己演得挺好的。”就像《致青春》导演杨文军所说,“现在这拨演员我觉得很合适,第一他们年轻,第二他们洋溢着青春活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都是很会演戏的,悟性很高。”
剧情方面,两者有原创青春IP小说加持,原著作者的号召力自不在话下。但相比《最好的我们》这匹突出重围的黑马,剧版《致青春》豆瓣分的评分确实令人感到尴尬。毕竟它有着很好的基石,精良的创作班底,演技与颜值俱佳的主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上面的4篇致青春种子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致青春种子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致青春种子2
关键词 青春期; 青少年;“滞后释放”
1青少年能否安然度过青春期之不同观点
国际学术界将“青少年”分别以如下几个术语区分:Adolescence(狭义的青少年)是指10~18岁年龄段的人;Young adult是指15~24岁年龄段的人;Young people (or youth)(广义的青少年)是指10~24岁年龄段的人。在中国通常将14岁以下称之为“儿童”;将14~24岁年龄段的人称之为“青少年”;而将18岁以下统称为“未成年人”。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指“狭义的青少年”,即10~18岁这一年龄段,而集中研究处于青春期在校的初高中学生。
关于青春期,目前世界各国尚无一致的定论。有人认为,青春期即青少年期的开始阶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斯坦利・霍文持此说),青春期指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身心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尽管青春期和青少年期在内容上、年龄上有某些重叠,但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青春期的起止年龄一般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其年龄的上下限,均早于青少年期。无论从文字上,还是从喻义上,青春期都意味着长大成人――从文字上,词根adolescents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长大;从喻义上看,粗略地讲,它指的是从开花到成熟之间的一段时间。在对青春期的理解上,有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早期的人们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成人期和非成人期。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人类成长周期的划分越来越细致,非成人期被划分为新生儿、婴儿、幼儿和儿童期,成人期被进一步划分为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成年晚期。专家和学者们发现,在成年期和非成年期之间还应该有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既不同于非成年期,也不同于成年期,这就是青春期。很显然,青春期被认为是从儿童期向成年期的过渡。
大多数学者认为,青春期是一个新的诞生,青春期的到来标志着人更加高级、更加复杂的特质的产生。同时,青春期也是一个情感爆发和压力甚大的时期,是一个充满冲突和困惑的时期。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则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以后这一名称一直被延用。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青少年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弗洛伊德认为青春期中青少年性冲动重新转移到了生殖器部位,他们渴望通过正常的成人间的方式来得到性本能的满足。如果没有正常的方式和渠道来获得性满足,人们要么通过升华这个防御机制得到间接的释放,要么遭到性的压抑和挫折,这会进一步导致心理的冲突。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艾瑞克逊(1950)则提出“青春期的危机与转机”理论。他将人生发展分为八个时期,可简称为人生八段。其中有两点观念非常值得重视:任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的程度与前各时期、以及后各时期的发展有关。前期的发展,即身心统合的程度,对后期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人生的每一个发展时期,均可视为一个“危机与转机”的关键。人处于每一个时期,各有其可视为根本性发展的问题或困难;困难未解决之前,心理危机将持续存在;困难解决,危机化解,危机转为转机,继续发展,危机因发展而产生,是正常现象,故而又称发展危机。而有些人则由于发展危机不能适时化解,相继累积,导致丧失个人适应能力,形成障碍。
美国社会学家哈维格斯特(Robert Havighurst)则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人发展的影响。他认为人的发展实质上是学习并完成社会所要求的各种任务的一个过程。哈维格斯特将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几个连续的、有一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任务,这些发展任务包括技能、知识、功能、态度等等,是人在特定的阶段、特定的社会中取得成功的必需,每一阶段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将会导致下一阶段的发展任务顺利完成,否则的话,将会导致下一阶段发展任务的无法顺利完成,导致社会的非难和个人发展的失败。
与之形成鲜明对立观点的是美国波士顿塔夫斯大学(Tufts University)应用发展心理学系的系主任理察勒纳(2002),他认为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平安渡过青春期,青春期作为“危机期”肇因于社会上对青春期广泛的错误认知。研究显示,多数年轻人在青春期和父母的关系良好,从他们身上学到做人处世的态度和价值观,并在青春期结束后,成为好公民。谁说青春期一定是各种压力和家庭风暴的混合体?其实多数青少年都适应良好。这更能反映出美国一般家庭的状况。
美国学者勒纳最近15年来的研究表明,青春期确是一个过渡的时期,一如更年期。尽管青春期有激烈的生理和荷尔蒙变化,却没有规定这必须是一个混乱时期。这得要看青少年原本的个性和他们从身边成人所得到的感情上的支持。简而言之,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对青春期的误解可追溯至一世纪前,心理学家正在建构青少年发展心理学领域。他们寻求青少年时期不顺利的原因,发展心理学家重新检验这些假设。他们不再把焦点放在痛苦挣扎渡过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上,取而代之的是,他们正在研究平稳的青春期如何运作。勒纳正在进行一项为期6年的研究,探讨究竟需要什么条件青少年能平安度过青春期,而成人又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们。勒纳认为,家长和孩子经常以没有坏事发生来定义正面发展,而他们希望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和词汇,供家长和孩子来使用。“青少年的正面发展”研究的初步结论显示,顺利从青春期进入成人期的人,都拥有可以加以量化的人格特质。
由此看来,青春期中青少年处于心理冲突中还是可以平稳度过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讨论的焦点。虽然,众所周知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青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因此,青春期是一个既可以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时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那么大多数青少年在青春期究竟是处于心理冲突和消极反抗中,还是可以安全和平稳地度过?以及如何引导青少年安稳地度过青春期?这些将构成本文研究和须进一步解释的问题。
2青春期与“推拉理论”
按照“推拉”理论,青春期是一个生物性势能与社会性势能势均力敌、双方在争夺“拔河”的特殊阶段。青少年往往在独立与依附、个体倾向与社会取向方面犹豫不决,在试图独立与不尽的依赖情结间踯躅。心理发展使青少年度过儿童的他律阶段,进入自律阶段。青春期一开始,个体的独立意识便日渐增强起来。及至青春、青春后期,个体更是要把自己认作为成人,强烈要求按照自己的思考行为,独立地做出选择,并竭力摆脱家长、老师等来自成人社会力量的制约。青少年最忌别人不把他当作成人对待,甚至儿童少年的东西都成了他讳避的对象。人们称这种力求摆脱幼稚时代的心理状态为心理上的“断乳”,即从心理上割断对父母的依赖关系,与以往的幼稚时代决裂。但是,心理上的“断乳”要比生理上的“断乳”复杂得多。所以,青少年能否安稳地度过青春期,既与青少年心智发育成熟度有关,也与环境变量的“推力”或“拉力”相关(即“拔河现象”)。
我们在分析中国大城市独生子女性意识、变化时,首先应该注意到“环境推拉力”对青少年的影响。这种推力或拉力包括:家庭、学校、传媒、朋辈、知识等对青少年的“争夺”,也包括青少年在青春期中的生物、心理等自身变化(如性冲动、性梦幻等)作用。由此看来我们应该用一种社会建构主义的方法来看取影响作用于青春期中青少年的各种环境变量。
本质主义认为人类性冲动是天生的、自发的,而社会建构主义是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人的内在本质转向外部环境。它不是去探讨哪些内在动力产生了望,而是去追问:欲望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是如何形成的?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又是被怎样解释的?欲望是如何被制造出来,又是如何被行动的?这一转变是从内部转向外部,从天然转向人为,从普遍性转向局部性。青春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仅是个人本质决定的生理现象。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不是“能量”或“冲动”,不需要“宣泄”,性是历史和文化的变量。在人类生活领域中,同许多其他行为相比,性是最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一种行为。社会建构主义是将“性”视为可塑性很强的东西。社会建构主义相信“社会教化”理论。人类在开始时是一张白纸或一团胶泥,性总是受到占统治地位的文化道德“话语”的塑造和强化。人们之中的任何区别,无论是性别还是性取向的区别,都是由文化和环境的不同造就的,是通过对现存社会环境的改变加以改变的。青春期作为人类性发育、性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性意识、性冲动同样是社会化的一种经历,是青少年个体与社会的双向互动过程,是推力与拉力之间矢量的过程,也是社会文化影响作用的产物。
青春期的发展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通过青少年个体与社会互动而得到促进或阻碍的,这就是社会性认知的发展。社会性认知的核心思想是“意义采择”。意义采择涉及两种显然不同的活动:静态和动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采择意义的活动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如果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或者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感到平衡,也即采择了平衡的意义,那么他或她就会按照这一意义去理解生活和处理生活。然而,任何静态都是相对的,因为平衡是相对的。如果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感到失衡,也即采择了失衡的意义,那么他或她就会按照这一意义去理解生活和处理生活。失衡涉及到青年是接受心理变化还是拒绝心理变化,涉及到对自己的重新认识。由此看来,传统观点将青春期看成是“问题”就如将青少年看成为“问题”一样,主要是社会对青少年的“刻板印象”造成的。从不成熟走向成熟是青少年的典型特征,青少年阶段本身就内含了不成熟与成熟的矛盾性,内含了不成熟的问题和走向成熟的希望。身体发育,性发育,心智发展,生活扩展,人际社会性发展,个性完善,诸如此类青少年发展内容都处于一种过渡状态。青少年问题终究是社会的一种设定。当代青少年是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的社会中,社会许多“环境变量”每时每刻都在争夺、作用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身体发育和成熟提前,致使他们的性能量总要寻找释放的机会和对象。通俗地讲,青春期性能量的积累,要么得到释放、要么得以转移、要么被推迟或“压抑”,这主要看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与青少年的关系如何处理。如果我们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种变量很健康、很和谐,我们与青少年关系处理得当,那么我们的青少年就能比较平稳、安全地度过青春期;反之,我们学校青春期教育质量很低、我们家长素质不高、家庭不和睦、我们的社会环境(不良信息、朋辈文化等)很糟糕,那么,我们青少年的社会化、安度青春期就会遭遇问题。
“推拉理论”揭示了青春期中青少年何以发生,又何以约束的本质。它不是一个自然放任发展的过程,也不是一味扼杀的过程。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实证发现:越来越多的“环境变量”是健康的,性教育开展本身将有利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安稳地度过青春期,而不是相反。
3实证发现:大部分青少年能安全度过青春期
众所周知,青少年的成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是性成熟、生理成熟;其二是社会性的成熟。按照西方独生子女“智力汇合”理论,中国大城市家庭父母将精力和金钱几乎全部投资于自己的孩子,独生子女比多子女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怀,我们的研究发现,现今中国城市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无论是经济状况、居住面积、代际关系都要好于以往的多子女家庭,这有助于独生子女一代青少年安稳地度过青春期。我们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课题组十五年来的跟踪研究发现,对学校生活越感到快乐的城市独生子女青少年,越倾向于认同传统的性观念,认同在婚前要守贞洁。
按照独生子女“子代中心”理论,由于我国目前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典型模式是三口之家。家庭成员间关系既具最简单、无重复的性质,又具有对象集中、关系强度大的特色。在子代家庭与祖辈家庭的关系上,独生子女家庭与祖辈家庭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具有三个“唯一性()”,即独生子女是家庭中同父母进行代际价值交换的唯一对象,独生子女是家庭中同父母进行亲子社会互动的唯一对象,独生子女是父母老年社会保障所依赖的唯一对象。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结构要素不可缺少性;二是角色不可替代性;三是性别不可选择性。这使得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沿着“子代中心”的轨道发展。这点早被德国学者内特尔(Neter,E)(1945)研究所证实。内特尔认为,独生子女总是受到过分多的教育,这里面有各种类型,其中一个就是“过分保护”型。由于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在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宠爱中长大,从小到大的很多事,都是大人替他们安排好的,很少要自己去思考去顾虑。大城市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普遍良好家庭教育,加上大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成长从身体、心理与学业上普遍较关注,他们任何细微变化,一般都会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所以,导致一方面容易使独生子女青少年社会性成熟变慢,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副产品”)使得独生子女中的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平稳、安全地度过青春期。我们的实证研究支持了上述结论。
4城市青少年“滞后释放”现象
我们研究发现,当代中国城市青少年的一些新现象新趋势,在此愿与同行分享和讨论。
4.1中学生性活动的存在被人为地“高估”了
大城市独生子女青少年能够平稳、安全地度过青春期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中国升学压力存在。中考、高考的制度性安排,致使城市(包括农村)众多的中学生压抑掉了许多进入青春期带来的性冲动、望,而不得不面对紧张的学业、升学考试的竞争。当下一些社会调查显示,中国城市青少年(中学生)早恋、已是非常活跃,问题已相当严重。然而这仅仅是社会媒体或公众对青少年的“刻板印象”造成的。我们1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问题远没有想象得那样夸张。笔者认为,由于存在众所周知的中考和高考制度,使我国大城市青少年(中学生)性冲动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推迟或“压抑”掉了。因而,时下媒体和社会对青少年(中学生)评论报道,带有主观猜测或者“高估”倾向。
通过数据(见表1)我们发现,即便是在有过(边缘性或核心)的大城市青少年中,初三和高三这两个年纪的青少年明显呈现出一个“低峰”现象,这显然与中考、高考紧张复习和压力相关。
4.2性观念开放者其也相对开放,但并不必然导致的激进
从性观念开放度与实际接触异性身体相关分析,我们进一步发现:青少年性观念开放度并不必然导致的激进。认为“可以有“(如接吻、、性关系)之青少年,并不必然发生相应事实上的。统计显示,持有较开放性观念之青少年与其实际之间,只具有统计学上的一般意义。
4.3中国青少年发生率低于港台地区同比,远低于欧美
近十多年来国内关于青少年(中学生、大学生)性观念和做过很多调查,由于测量时间、对象年龄与地区、抽样方法的差异,结果有所不同。笔者对其中比较权威的10次调查做了比对分析,发现如下结果:(1)近15年来我国中学生的有所上升,但没有出现像有些学者宣称的那样大幅度上升趋势,中学生性经验发生率自我报告1989~2003年平均在2.8%(2002~2003年平均在3.5%;1998~2000年平均在2.6%;1989~1990年平均在1.75%)。考虑到人对自己敏感问题的响应率一般为低,但中国青少年发生率远低于港台地区同比,更远低于欧美日(平均超过50%)同比水平。
4.4中国青少年性活动“后滞释放”现象
青春期是青少年社会化之重要阶段。市场经济和开放社会的竞争压力,使得当代中国独生子女青少年在走向社会之前必须学习,学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接受更多的社会化训练,这一方面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另一方面,这些负担又是他们成熟所不可缺少的。从总体上说,升学压力和高考的制度性安排,使得中国大城市中学生青少年性活动“活跃期”有被人为推迟至大学阶段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这姑且可称为青少年性活动的“后滞效应”。除了我们调查证实了上述结论外,由美国福特基金资助的“青春健康”项目、首都师大性健康教育中心等机构所作的大型调查同样支持我们的观点。“青春健康”(2003)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目前性成熟年龄普遍比上个世纪70年代提前了4~5岁,目前中国21岁的年轻人中79%有过婚前,在农村地区该比例则超过80%。可以说,19~21岁是这种“后滞释放”的爆发期;首都师大性健康教育中心(2004)对中国近30所大学10000名在校生观念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有的男大学生达15.7%、女大学生为5%,而且赞成婚前的男大学生为57%,女大学生为26.7%。
研究表明,中国女性的首次平均年龄为20.3岁,仅有8.9%发生在中学时代,总数平均为1.2个,并不像社会感觉得那样开放。北京大学妇幼保健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2002)针对北京、郑州、南宁、深圳四地区10家医院2002位做人工流产的未婚女子所做的“性与生殖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女性90%认为,如果双方相爱,就可以有婚前。而关于总数平均为1.2个,其中两个以上达到23%。首次平均年龄为20.3岁。1/3人首次发生在19岁之前,8.9%发生在中学时代。未婚女性首次流产最小年龄为13岁。平均性生活年龄提前2.1岁。此外,被调查者曾有11.7%遭遇过性暴力,首次中,有7.8%是被迫的(大部分是其男友)。
由此可见:(1)即使针对特定的比较开放的人群,女性的首次平均年龄也要20.3岁,仅有8.9%发生在中学时代。(2)接受调查的女性90%认为,如果双方相爱,就可以有婚前,即绝大多数青少年女性是有爱才愿意发生的。(3)总数平均为1.2个,平均性生活年龄提前2.1岁,并不如媒体报道得那样开放。在中国大陆,18~23岁大学生才是性活动的主流群体,而不是13~17岁的中学生。所以,我们的青春期性教育要注意到我国城市青少年性活动的“后滞释放效应”。时下社会、学界一方面对青少年(中学生)存在“高估”偏向,另一方面却对大学生存在“低估”倾向。
总之,我们实证调查发现:中国当代城市中学生性意识的最新变化,其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开放;性观念开放并不就意味其之激进;当代中学生的性存在被人为“高估”和青少年“滞后释放”现象等结论。并由此提出开放环境应该进行开放、科学的性教育;性教育有助于独生子女青少年安全地度过青春期;青春期性教育有助于减少青少年不安全的性。
参考文献
1 杨雄.青春与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67-169.
2 姚佩宽主编。青春期教育调查报告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
3 [英]考尔曼。青春期的本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5-9.
4 Adler,T. Restraint is in style, new sex surveys find[M].APA Monitor, 1990,24.
5 [美]保罗・马森著,孟昭兰等译。人类心理发展历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326.
致青春种子3
青春,永不散场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许振华
2011年8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2013年4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2014年,后会无期;
前些日子,在你我身边,致青春2.
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电影中的青春,脆弱如风干的纸。可是,朋友们,青春真的如此吗?
北大的90后米粉哥张天一,读了一个法学硕士学位,却去卖了米粉。他挑战了自己,他找到了自己的感觉,他认为这就是青春。无独有偶,清华的陈生下海卖了猪肉,如今百家连锁,终成一代猪肉大王。还有北大的"屠夫"陆步轩,还有你身边的她或者他。我们是否会觉得,青春就是不走寻常路,独辟蹊径去致富。然而,青春真的仅仅如此吗?
2009年4月,一个不起眼网站正式上线,很有趣的是,我第一次看见它竟是在洗手间,它就叫饿了么,好奇葩的名字,好尴尬的场合,我相信这肯定是个搞笑宣传。然而,2015年5月,当你我看到票圈里都在推送着王祖蓝给你免费送红包的时候,我才惊讶的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公司竟然已经占有了全中国外卖餐饮行业的第一市场份额。而他的CEO竟是当初交大制冷与低温研究所的两名酷爱打游戏的研究生。不得不说,他们用业绩告诉了所有人,彪悍的青春是不需要解释的。勇敢地选择自主创业,小时候叫"任性",青春期叫"叛逆",长大了叫"作".他们就属于没作死,一不小心作活了那种。很幸运10月在一次讲坛中遇到旭豪师兄,他对我说,创业就是他们的青春,是热爱,是一种纯粹的热爱,是勇敢,是面临挑战的无所畏惧。
大家还记得93年出生的胡振宇吗?又有谁会想到,当初那位只是钟情于烟花爆竹的小伙子竟然在13年的7月,在内蒙科尔沁成功发射了自制探空火箭。在无数荣誉让他备受关注的时候,他说道,是不满足,是不满足点缀了他的青春。
今天我站在这里,觉得很骄傲,因为和你们在一起。因为和你们一样来到交大,一样这么年轻,一样奢侈地拥有着美好的青春。许多人问,青春是什么?青春允许我们失败,青春允许我们重来,青春就是资本,是我们勇于挑战而无需畏惧的资本。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简单地追逐自己的梦想,就像歌舞青春中那群疯狂的年轻人一样;青春是试错,就像同去网的小伙伴们一遍遍调试着bug,就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生活、交流一样;青春是一种状态,就像今天在场的所有人,依然被这群年轻人感动、振奋一样,我们要相信青春无关年龄,只要没有用遗憾替代追求,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是正青春。
朋友们,青春是一辆飞驰的列车,我们会登上这趟列车,自然也会到站下车,那么青春一场最终留下的是什么呢?他们提醒我们,留下的应该是扬在脸上的自信、是长在心底的善良、 是融进血液里的骨气、 是刻进生命里的坚强。一个真正拥有青春的人不会总是失败,不会总是怀念与惆怅。
致青春种子4
现如今,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虽拥有美丽青春的外表,但却无青春活力的底蕴,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致使青春暗淡无光;他们虽拥有风华青春的年龄,但却无令人信服的业绩,胸无大志、碌碌无为,致使青春黯然失色。这些人,他们的青春是狭隘的,是短暂的,是惨白的,因为他们只知道满足一己之私,而忽视了青春的真谛——那就是奉献。
奉献是什么?于大自然,是阳光照拂,星星闪烁,火炬燃烧,绿叶陪衬。于人类,奉献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道德风尚,更是一种社会担当。既表现在必要时为国家人民挺身而出,也融汇于日常生活中的助人为乐,更是蕴含着我们青年一代在本职工作中的克尽职责和兢兢业业。
奉献,自古有之。古有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近有周总理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多的,是像螺丝钉般在社会机器中坚守着人们,虽平凡,渺小,却缺之不可,伟大可敬。于是乎,我们看到:雪灾寒冷,却有一双双温暖的手,一双紧挨着一双,扶着我们走过了那一段天寒地冻的日子,迎来了春意盎然;地震无情,却有一个个宽阔的背脊,前赴后继地支撑着我们度过了那一段满目疮痍的日子,开始了顽强的重生之旅。
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无私奉献,经受住考验;但是,在平常生活中,却出现了另一种声音:不愿意去当志愿者,怕平白浪费心力,被人说把志愿当做跳板,太功利;不愿意去捐血捐款,怕平白浪费钱财,被人欺骗;甚至于不敢去扶摔倒的老人,说是怕被诬陷,不识好人心呢。
而我说,奉献应当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更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概。赤诚的奉献本就不求回报,也就不需要以别人的认可为准则。志愿行动,总有你服务到的人;捐血捐款,总有需要的人在等待你们的救命之物;搀扶老人,总有需要我们热心帮助的人在等待着。正如鲁迅先生说过:“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种是星星就要闪烁,是火炬就要燃烧,是青年就该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秉承发扬。
上一篇:节能环保项目优秀4篇
下一篇:我最喜欢的季节(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