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方案大全【精选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方案大全【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4年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方案大全【第一篇】
[论文摘要]文章结合现代礼仪发展的要求和高校礼仪教育的实际,提出从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两个方面对高校礼仪教师的职业形象加以塑造,进一步发挥高校礼仪教师的示范性和影响力。
[论文关键词]高校礼仪教师职业形象。
近年来,高校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将其列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范畴,专门开设了礼仪类课程。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也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对高校从事礼仪教育教学工作的礼仪教师来讲,因身负礼仪文化传承之使命,加之礼仪学科的规范性、对象性、操作性等特征,更加凸显出强烈的示范作用,这就需要高校礼仪教师塑造其专业化的职业形象。礼仪教师的职业形象是礼仪教师内在素养与外在表象的结合,它是礼仪教师思想素质、职业技能、工作态度、举止言谈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它在礼仪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校礼仪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就是礼仪教师,“名师出高徒”,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礼仪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是影响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形成教师威信和产生良好示范性作用的巨大教育力量。礼仪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着装、待人接物、工作作风等都在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从而推动和提高整个教师群体的礼仪素质。特别是大学生耳濡目染,必然有助于他们修正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学习、生活、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礼仪修养。因此,作为高校礼仪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高校礼仪教育中的责任,认识到自身的职业形象在礼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自身的礼仪影响,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一)内在素养的塑造。
1.高尚的道德素养。礼是基本的道德规范,仪是“礼”的表现形式,这使礼仪具备了道德的本质和道德的功能。孔子认为“仁(即德)发于心”,然后“行则合于礼”,无德则无礼。“尊人、敬人”是礼仪的核心内涵,孔子在《论语·宪问》中强调“修己以敬”,认为修养好自己的品德是严肃、尊敬地对待一切事物的基础。高尚的道德素养是做人的立身之本,更是高校礼仪教师的基本素质。蒋萍认为,礼仪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以德带礼,又以礼显德。就是礼仪可以把内在的道德精神与外在的道德形象很好地结合起来。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人们总是通过礼仪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作为礼仪传播者的礼仪教师,更需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正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以道德的原则来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完善人格,努力追求道德修养。
2.丰富的知识内涵。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是高校礼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是有效教育指导学生的基本保证。礼仪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的礼仪专业知识。我国古代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以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周记》《仪礼》《礼记》最为系统,曾是维系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因素,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影响最深远的重要内容。作为身负文化传承使命的高校礼仪教师,势必要通读这些代表中国礼仪文明的文献经典,以具备扎实的礼仪专业知识功底。现代礼仪继承并发展了古代传统礼仪,适应了现代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需要,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华礼仪与西方礼仪相接合,从而形成了中西接轨、古今相通的现代礼仪。因此,高校礼仪教师要广泛、深入地学习研究古今中外的礼仪文化知识,不断提高礼仪专业素养。此外,礼仪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涉及社会学、伦理学、民俗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心理学、美学、文学、艺术等,因此不能孤立于礼仪本身的学习,还要有加强相关学科知识学习的意识,广泛阅读其他方面的书籍。由于礼仪的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和变化,所以礼仪教师还要关注时尚,不断吸收新的信息,让自己具有时代感,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3.高雅的审美情趣。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高雅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修情养性,对礼仪教师的气质修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为高校的礼仪教师,要加强自身对艺术知识的积累,培养文学、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如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文学、戏剧、旅游、摄影等。这不但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能提高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其实礼仪本身就是美的体现,是一个人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的窗口。高校礼仪教师应该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素养,这是一个人在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等方面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和能力,它使礼仪教师在辨别美、传播美的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修养。因为礼仪教学的过程,更是礼仪美的传播过程,礼仪教师加强在这些方面的修炼,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感受,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4.良好的沟通能力。礼仪是一门沟通的学问,礼仪教师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以礼待人,善于沟通,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和生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体谅、理解他人在生活思想、情感上的需要,豁达开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形成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它使礼仪教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让他人亲近喜欢,从而受到你的感染与影响;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尊敬喜爱,从而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引。因此,高校礼仪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至关重要,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为礼仪教师职业形象的塑造添砖加瓦,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二)外在形象的塑造。
内容总是要通过外在形式表达出来,在现代社会只注重内在的修炼是远远不够的,人们早已开始加重了外在形象的分量。美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是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的和谐。高校礼仪教师良好的外在形象的展示,正是对学生进行礼仪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礼仪教师对自身的外在形象要有更高的自律意识和修炼意识。
1.整洁的仪容修饰。仪容指人的容貌,包括面部、头发和未被服饰遮盖的肢体等部分。整洁的仪容体现的是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自己对他人和工作的尊重。高校礼仪教师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仪容修饰,其总体要求是洁净自然、形象端正、注意修饰。身体的清洁是良好仪容的基础,礼仪教师应注意保持身体清洁、口气清新。发型注意修理,干净整洁。男教师要修面剃须,清爽干净,女教师悦己宜人,勤修指甲,色彩淡雅。
2.良好的仪态体姿。人的仪态在表达人的内在气质、涵养、自信、心理活动方面具有语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真实性。仪态礼仪是礼仪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高校礼仪教师良好的仪态,是最直观的示范,是礼仪美的最好说明。良好的体态不仅表现出礼仪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是对学生尊重友好的反映。仪态包括体态和面部表情。
良好的体姿,是高校礼仪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挺拔自信的站姿、端庄稳重的坐姿、从容潇洒的走姿、大方自然的手势,都展示着礼仪教师的教养和风度。礼仪教师要注重身体的锻炼,保持良好的体态体型,特别是身体的挺拔,做到立腰、沉肩、头正,一举一动注意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以供学生效仿。
面部表情,是教师在课堂上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积极的面部表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构成面部表情的主要因素是微笑和目光。在人的所有表情中,微笑是最有吸引力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够准确、自然地展示出自身的心理活动。因此,自然的微笑和亲切的目光是礼仪教师必须拥有的,并且要养成习惯。对礼仪教师而言,它不仅是职责所需,更是善意、尊重、友好的体现,可拉近师生距离,创造温馨的交往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专业的着装修饰。服饰不仅以包裹身体为目的,它是一个人社会角色、社会地位、修养、个性、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的直观反映。着装最重要的修养原则是:让自己的服饰随着时间、地点、场合、角色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正如在朴素的场合穿朴素的服装,在高级的场合穿考究的服装,在运动时穿运动装,在职场上穿职业装。这里谈高校礼仪教师的着装,主要是针对礼仪教师在教学场合的情况。
教学场合需要的是专业、庄重、典雅的教师形象。高校礼仪教师的衣着应是整洁、典雅、大方的。无论男女礼仪教师都应着职业装。职业装就是有职业感、正式感的服装,它能够赋予人庄重、专业、明快、大方的美感。男教师必须穿着长裤,有领比无领有职业感,衬衫比t恤有职业感,有外套比无外套有职业感。注意着装细节,如袜子颜色与裤子或鞋的颜色一致,单排扣西装纽扣最下面一颗不扣,或者全解开,双排扣西装纽扣必须全扣,腰带上不挂东西,服装色彩素雅等。女性的服装较男性更为丰富多彩,这就要求女教师必须要掌握服饰搭配的技巧。高校礼仪教师的着装要既端庄典雅又不乏时尚元素,既得体大方又富有品位。女教师可着款式简洁大方的职业套装(套裙或套裤),为避免死板,可将套装分开来穿着,或选用丝巾、胸针等配饰加以点缀。着装细节注意:着黑色或肉色丝袜(不露袜头),黑色船鞋,忌紧、透、露,避免妩媚、性感元素的服饰,配饰的选用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等。
莎士比亚说:“服装可以表现人格。”服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表达自我的重要窗口。这也是一门学问,高校礼仪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加自己在服饰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的积累,深入理解着装文化的内涵。还要有犀利敏锐的眼力(审美力)和与时俱进的时尚观念,以专业得体的着装去影响、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礼仪美的熏陶。
4.规范的言行举止。规范的言行举止是礼仪教师外在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礼仪教师,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一名公众人物,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则,如遵守社会公德、注意公共场合举止禁忌、遵时守约、宽容大度等。总之,任何场合都要注意语言亲切有礼,态度谦恭自信,待人诚恳温和,言行举止规范。礼仪教师的职业形象直接关系到礼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认可程度,语言得体、举止文雅大方的高校礼仪教师更易赢得学生的喜爱和社会的尊重。
高校礼仪教师作为育人者更需要自律,不能自律,何以正人?礼仪修炼的过程其实就是自律的过程,需要反复践行,持之以恒,使其成为一种习惯,成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形象一定要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高校礼仪教师要学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考虑自己的形象,要重视自身修养,在意自身言行,内外兼修,将美好的职业形象融入到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让其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诠释礼仪规范的教育价值,展示礼仪规范无穷的魅力。
2024年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方案大全【第二篇】
2、为浮动工资及奖金的发放提供依据。通过考核准确衡量员工工作的“质”和“量”,借以确定浮动工资和奖金的发放标准。
3、通过考核,奖优罚劣,对员工起到鞭策、促进作用。
二、绩效考核的原则
绩效考核标准的制订要本着“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原则。
三、绩效考核周期
学期考核:每学期末进行考核
四、考核内容
从工作量、工作表现、工作成效方面考核
五、考核方法
360度绩效考评法
360°绩效反馈是一种较为全面的绩效考评方法,它是指帮助一个组织的员工(主要是管理人员)从与自己发生工作关系的'所有主体那里获得关于本人绩效信息反馈的过程。
我们利用多渠道收集信息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反馈我们教师的工作。(可插图。就是首先,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其次,系主任熟悉教师的岗位职责,他提出的意见常常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意义。第三,学生与教师保持着最经常、最直接的接触,他们的具体建议和意见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态度、组织管理等具体环节。第四,同行具有和评价对象相同或相近的知识和背景,从事相同或者相近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他们能够提出中肯的意见。
六、考核基本程序
1教师个人自评
2组织民-主测评 3考核小组考核 4公示考核结果
七、具体实施:教师工作实绩考核量表
2.平级互评
3. 学生评价
部门: 参评职工姓名: 职位: 日期:
八.分数计算方法及考核等级确定
九.考核结果的使用
1.在全校范围内公布每年度本科教学业绩考核成绩优秀的教师名单。 2.凡申报学校教学科研岗位、专职教学岗位聘任的教师,聘前考核期本科教学业绩须达到有关岗位聘任要求。
3.凡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教师,其教学业绩成绩须达到学校有关要求。破格晋升职称者,近三年教学业绩考核必须有一年为a,对于科研成果、社会贡献特别突出者,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也须连续为b以上;近五年来教学工作业绩考核累计三年为a者,优先晋升高一级职称;在最近三年中,其中二年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为d者,或最近一年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为e者,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教授、副教授教学业绩考核为e者,降低一级聘用,直至合格为止。
4.在省级各类针对教师开展的评先、评优项目中,在项目实施周期内教学业绩考核成绩必须有一年为a。
5.教学业绩考核成绩为d者,由学院与学校职能部门共同向教师本人发出通知,提出改进要求。
6.对教学业绩考核结果连续两年为e者,停止其教师资格,不得聘为教师。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
2024年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方案大全【第三篇】
紧紧围绕今年教师节主题,认真总结一年来我镇教育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大力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充分展示广大教师的`精神风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争做“四有”老师,为推进我镇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二、活动安排。
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按照既隆重热烈又简朴务实的原则,今后每年都按照方案开展评先奖优活动。重点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一)召开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9月10日上午在赛口初中礼堂召开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总结近年来我镇教育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表彰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及先进学校、幼儿园。
会议安排:
时间:9月10日上午10点整。
地点:赛口初级中学礼堂。
主持人:李结华(镇长)。
参加人员:赛口镇班子成员,镇二级机构负责人,镇关工委工作人员,镇直机关负责人,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县教育局相关领导。
会议程序:
1、镇相关领导宣读《表彰决定》。
2、对获奖教师颁奖。
3、获奖代表发言。
4、镇主要领导讲话。
5、县教育局领导讲话。
(二)开展慰问活动。
镇主要领导在教师节前深入学校(赛口中学、赛口初中、赛口中心学校、金堤中心学校)开展慰问活动,看望一线教师。
(三)开展奖教活动。
镇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教师。
1、办学成果:针对赛口高中在高考中突出表现奖励人民币3000元;赛口初中中考全县第二奖励3000元。
2、优秀教育工作者:每人奖励400元。
3、优秀教师:每人奖励400元。
(四)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镇党政办、镇广电中心、各学校在9月上旬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和典型。计划采访报道一两位优秀教师、一两所在教学教研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
(五)各校(园)开展相关庆祝活动。
教师节期间,全镇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根据本校(园)实际开展有意义、有特色的庆祝教师节活动,如观看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联欢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学校少先队、共青团等组织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尊师活动,共同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并将各活动图文及时报送至赛口镇党政办。
2024年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方案大全【第四篇】
摘要: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是近年来国内外盛行的师资教育研究范式之一,反思实践是其本质。本文针对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行动研究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旨在为师范类高校efl教师提供一种职业发展、自我提高的新途径。
一、引言。
当前,随着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以及终身教育观念的普及,传统的封闭式教师培训已经逐渐被创新、开放式师资教育所代替。作为自我反思的一种方式,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是近年来国内外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它鼓励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观察和反思,通过反思和评价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有效解决外语教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科研脱节的问题。行动研究有助于推动教师的职业化发展(richards&nunan,1990),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英国学者stenhouse(1975)最早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teacherasresearcher)的主张,他鼓励教师积极地对教学活动进行探究,把自己看作一个教育实际工作的研究者,而不仅仅是“教书匠”。教师只有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才能不断培养自己独立的自我发展意识,检验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原则,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最终达到教师的职业发展。wallace将教师发展的过程表示为一个教学实践与反思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见下图:环形反思模式教师发展过程(wallace,1998)上图表明,教师实践与循环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职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教学研究的过程。因此,教学研究和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基础,而教师发展又是教学研究与反思的必然结果。
二、英语教师行动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本文作者将行动研究引入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们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研究意识是限制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行动研究的核心是“教师成为研究者”。而绝大部分教师还不能准确理解新的教学观“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真正含义。虽然有些不愿被称作“教书匠”,但他们也不祈求成为“学者型教师”。一些教师认为他们的职责只是“传道、授业和解惑”。谈及研究,他们几乎一致认为“那是专家、学者们的事”。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不断重复常规教学工作,由于对教材和教法过于熟悉而对教学工作却失去了新鲜感和创造力,从而最终导致缺乏专业发展意识,行动研究更是无从谈起。他们定期举行的教研活动也只限于听课、评课,研究教材和教法等。这些形式的活动基本上是学校组织,教师参与,活动内容紧扣教学这一环节。他们也认同教学论文和课题研究是教研活动重要内容之一,可对集宁师院外语系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完全没有撰写过教学研究论文和不知道如何写的人高达46%,他们撰写论文和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评定职称,而发表的论文大多以经验总结为主,选题空泛,和教育教学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缺乏问题意识和一定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大多数教师认为他们撰写论文和课题研究对促进自身发展和提高没有帮助或帮助甚少。显然,教师们还没有把教学研究提到应有的高度加以认识。因此,激发教师们提高科研意识、不断追求自身发展、摆脱观念上的困境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2.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调查中教师们坦言,他们撰写论文和课题研究只是为了职称、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的`评定,这无疑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对教师实现由“知识传授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角色转变还不能起到根本的推动作用。
3.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尚未成为教师自身的内在需求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外语教师没有系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积累经验的习惯,对问题的思考有很大的随意性,传统的教师观根深蒂固。好多教师不赞成“研究是教师的职责”。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如火如荼,今天的英语教师在知识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诸方面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极大的挑战,克服挑战的唯一办法就是进行教学研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最终成为“学者型教师”。诚然,教学科研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创造性劳动,缺乏必要的信心和恒心是难以为继的。当系统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内化成为教师一贯的行为倾向,当研究内化为教师教育教学每一个具体环节的成就需要,新的教师观才会形成(程炳友,)。但是,一线教师参与研究未成为教师自身的内在需求是不争的事实。
4.教师成为研究者缺乏自身的能力保证有关调查显示:教师队伍中,对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知之甚少者不在少数,而懂得一些教育研究基本方法的更是凤毛麟角;完全没有参加过更没有主持过教学研究项目和不知道怎样申请也不会写课题论证的教师大有人在;完全没有做过教学试验和教学统计分析和不知道如何做的也不在少数。教育研究能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们虽然不一定认同,但他们还是实事求是地表示在这方面能力较弱。究其原因:(1)教师们比较重视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文化专业课的提高,却忽视了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2)教师们只顾埋头教书,误以为研究仅仅是专家、学者的事。他们中大多没有教育研究经历,虽然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教学经验,由于缺少必要的研究方法训练,缺乏课题的拟定、实施等能力,这些经验很难加以总结,使之形成理性的认识,妨碍了英语教学经验的提升,阻碍了教师的发展。
(3)即使教师有研究的愿望,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任务指向不明确,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备受挫折后最终放弃。教师漠视自身潜在的研究能力,导致了教师研究能力的最终退化或丧失。
三、对策。
针对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教师在实施行动研究中所存在的以上问题,作者简要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1.更新观念,提高终身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自觉性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改革的成败。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育改革在推进,这些都对教师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目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和评估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以及引发这些行为的认知内涵,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自觉性,最终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使教师教育研究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英语教师不把自己看成是研究者,就不能在教学工作中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也不能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教师发展有多种途径,坚持自学是英语教师终身学习以获得不断发展的最佳途径。自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精读重要理论著作,如语言学理论、应用语言学理论、学习策略理论、以及教师发展等方面的理论书籍;泛读专业期刊以了解当今外语教学研究的前沿动态、热点问题。
(2)坚持作反思记录。有意识地将自己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并适时地分析和总结这些材料,以便对自己教学实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3)定出自学计划。首先要确定自我专业发展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或需要重点研究英语教学某一领域。其次,要确保时间和精力,使学习计划得以落实。(4)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学。e时代已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网上信息,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方便的学习机会。但教师要学会有鉴别地、合理地取舍网上资源来为我所用。总之,教师要逐渐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将教师专业发展看成是自己一生的追求。
2.加大政策力度,建立校本学习共同体目前,教师教育研究尚未成为教师的必然需要和自觉行动,进行政策调控,加大政策力度,才是推动教师实现由“知识传授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角色转换的关键。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的职责,加强过程管理,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强化教育研究意识,建立健全的教育研究机制,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大力实行校本培训(程炳友,2001)。
当前,校本培训已成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无论从哲学的视角、教育社会学的视角,还是从心理学的视角,校本培训都有着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其作用和价值日益凸显。国外研究证明,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校本培训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校本学习共同体实际上是一个“同伴帮助同伴”的过程,它倡导教师之间互相观摩课堂,共同探讨和解决教学问题。整个过程是基于教师个人和集体改进教学的愿望,它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对形成积极、正面的学校文化氛围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3.教师要迎接挑战,积极开展行动研究一提到“研究”二字,人们难免会想到抽象的理论、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这些研究难免拒广大普通教师于门外。行动研究与传统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基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同时又区别于普通的工作经验总结。行动研究与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相比不那么重视“控制性”和“精确性”,但与“随意性问题解决法”相比强调公开、系统、科学的探究(lewin,1946;borg,w.,1963;stenhouse,1981)。行动研究实际上是指教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考察,开展教学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探究普通教学行为中蕴藏的深刻理论,并用这些理论指导实际教学(吴欣,)。
beaseley&riordan(1981)归纳了在职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很多优势:(1)行动研究的核心是在职教师关注的问题;(2)在行动研究中,教师既是研究者也是参与者,从而消除了研究者与参与者之间的理解偏差;(3)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收集数据和分析,增强了对教学过程的敏感度;(4)它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教与学整个过程;(5)它消除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
onel()认为,研究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任何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研究。作为在职教师,对研究不要有畏难情绪,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和未来,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科研方法,学会反思,努力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强与学生、同行的沟通和合作,构建专业发展的终身体系。
4.强化科研管理,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研究素质的提高和研究工作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科学管理水平。只有加强科学管理,有效地发挥人、财、物、信息等因素的作用,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才会产生高素质的研究型教师(丁连信、卞惠林,2001)。首先,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研究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大力实施“科研兴校”,建立教学科研激励机制,使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步入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其次,学校主管部门要积极主动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学术团体建立联系和沟通,争取研究经费、图书资料、信息服务、学术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最后,学校对教师的研究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并对教师的研究成果进行考核,对高质量的研究给予一定的奖励,且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作为教师,要加强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如教育科研方法论、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实验学等。
闲暇之余,要积极参与课程和教材的开发和建设,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教学问题的敏感度、熟悉研究基本技巧来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这样,教师对教育教学研究就会有一定的理论认识和感性认识,变“不懂研究”为“我能研究”。
四、结论。
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教师发展的途径有多种:教师培训、自我探索、教学反思、构建研究共同体和教师行动研究等。毋庸置疑,多年来教师培训一直是国内外教师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方法,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也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培训模式,对教师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教师培训不等同于教师发展。传统的“学徒型”教师培训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它的局限性日益显现。
这种模式只是经验的积累和传承,缺少教育理论基础和指导。后来的“应用科学型”教师培训是由培训教师传授给培训人员一整套理论的师资培训模式。受训教师首先接受这些理论,然后把它们应用到实践中去。实践证明,这种自上而下的师资培训也有它的局限性。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授的,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建立在学习者主动理解基础上的。再者,教师个人获得教育实践知识的途径是个人对复杂教学过程的认识和处理,光靠被动的理论学习是难以奏效的。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一些教学理论和流行的教学方法不一定能被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因而,如何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并相互促进一直是广大教师所关心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教不研,教学固步自封;只研不教,研究脱离实际。行动研究强调教师成为研究者,鼓励教师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和评估教学行为、教学过程以及引发这些行为的认知内涵,从而使教学实践与教育理念不断达到和谐和统一。因而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行动研究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2024年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方案大全【第五篇】
参加人员:全体队员,全体教师。
前期准备:
1、横幅(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感动实小”优秀教师表彰会鲜花6束(总务处安排);
2、通知优秀教师代表。
3、中队辅导员开会。(活动对教师要求:不收一支鲜花,不收一张贺卡。辅导员参加活动戴好红领巾。)。
4、9月8日晨会通知:穿校服,旗手到队室拿旗。
5、队员献花代表6名训练,旗手训练。指挥、主持人、音乐负责。少先队献词队员。
6、联系总务处,当天早上旗台后横幅拉好。
活动过程:
整队。
1、出旗。(出旗曲)。
2、唱队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3、宣布活动主题。
4、少先队员献词。(五(4)中队)。
5、校长宣布首届“感动实小”优秀教师名单并致辞;
6、队员代表优秀教师献花。(音乐:我爱米兰)。
7、全体队员献歌,《祝你节日快乐!》并有拍手动作辅助!!
8、优秀教师代表致辞。
9、呼号。
10、退旗(退旗曲)。
11、宣布活动结束。
2024年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方案大全【第六篇】
充分利用教师节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弘扬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激励全校教师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建设一支“志存高远,严谨笃学,师爱为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得利用教师节日收受学生家长的馈赠等);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励全校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校教育和教师个人的提升和发展。
(教师)走进学生心灵,让彼此不再遥远(学生)感恩老师,让心灵飘香。
全校师生。
1、师生活动师生共庆教师节活动时间:暂定在x月x日下午第二课后,x月x日下午的第三课调至中午进行。
活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师生共庆教师节文娱活动,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必须到班参加。各班与x月x日前将简单的活动方案上报级部。
责任人:各级部、各班主任。
2、家长活动家长眼中的好老师活动方式:学校给每位家长发一封公开信,请家长写一写他所认识的实验初中的好老师。作品直接发至学校邮箱。
活动时间:x月x日前。
责任人:政教处。
2024年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方案大全【第七篇】
新的教师一般都是大学刚刚毕业的,比较没有经验,为了锻炼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所以都会展开培训。
根据《市初中新教师试用期培训课程方案》的要求,从新教师从事班团的工作实践和需要出发,通过示范、答问、观摩、研讨、检查等途径,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岗位需要。
1、进一步巩固新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基本原理的了解和掌握。
2、指导新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开展班级工作,初步学会班级管理。
3、帮助新教师学会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组织与开展主题班会。
4、提供班级工作问题处理的政策支持与咨询指导,引导新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提高新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素质与修养。
1、班级工作常规(如班级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学习生活常规与班集体制度的制订与建设、卫生保健与心理卫生的指导、偶发事件的处理、问题生的转化、品德操行的评定等)。
2、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如了解学生技能、计划技能、领导技能、语言技能、总结技能、班队会指导技能训练等)。
3、主题班会的组织艺术(如常规工作与主题班会、工作联系与主题班会、德育和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组织渠道与具体形式、主题班会主题确定与准备及评价等)。
4、班级德育工作(如班级德育的途径与内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青春期教育方法、劳动技能教育及文体活动的开展等)。
5、学习与生活指导(如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男女同学关系的处理、升学指导等)。
6、问题学生的转化。
7、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
1、重点:
(1)班级工作常规。
(2)主题班会。
2、难点:
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
1、以按需施教学原则,确定指导工作计划实施的具体目标,选择指导内容,增强指导的针对性。
2、开放指导组织方式,灵活地运用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综合培训等模式,提高指导的实效性。
3、执行培训的有关制度,尽好导师职责,参与校本培训工作实施,完成指导工作任务,保证指导的彻底性。
4、拓宽指导的途径。指导新教师通过教育实践、理论学习、教育科研等加强自我修养,关注指导的全面性。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导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水平,做新教师的表率,发挥指导的垂范性。
6、以人为本,积极参加业余培训和开展自我学习,加强指导模式研究,注重指导的发展性和民主性。
7、抓好指导工作的自我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落实指导工作任务,体现指导的计划性。
(一)困难学生的转化。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产出原因,发现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和转化点,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进行转化,提高他们的应对困难学生的能力和教育能力。
3、主要内容:困难学生与人才观;困难学生的评价与干预;困难学生与教育评价手段;困难学生与家长教育;困难学生与教师心理。
4、教学建议:6学时。案例介绍,交流讨论,个别指导或专题讲座。
(二)班团活动的组织。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活动课程理论,初步掌握班团活动组织的操作方法,提高组织各种活动的实际能力,适应班团活动开展的需要。
3、主要内容:晨会活动;主题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传统节假日活动。
4、教学建议:6学时。讲授、研讨、观摩或实习。
(三)班主任常规工作。
1、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处理班级常规工作和日常事务,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
3、主要内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活动的计划;操行评定;伦理谈话;家访;偶发事故的处理;班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班级总结的写作。
4、教学建议:18学时。经验介绍、专题讲授、实践反思、个别指导。考查。
1、课时安排参考:
(1)班级工作常规15课时。
(2)主题班会6课时。
(3)实践活动指导6课时。
2、阶段重点建议:
(1)第一学期指导重点:班级工作常规指导。
(2)第二学期指导重点: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
3、培训指导工作日程安排表(略)。
2024年高校教师职业发展方案大全【第八篇】
近年来,高校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不断增加,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学历高、干劲强、个性鲜明,承担着高校的主要教学任务。这一群体的职业素养以及整体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育水平和发展潜能,关系着高校发展的未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未来,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未来。然而,从当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状况来看,其自身的职业素养也有待提升。
职业素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多方面。高校教师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学术知识、教学科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教师的全面发展表现为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体现在教师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和和谐发展。
教师职业素养与教师全面发展都是为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师职业素养是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门槛,是教师内化的一种职业特质。教师的全面发展是教师的内在需求,是教师培养的一种模式,也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所要最求的目标。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托。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是实现教师全面发展的动力和着力点。
教师职业具有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学生成长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工作内容的超前性和创造性、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是一种良心工程,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对青年教师全面发展起主要作用。因此,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已成高校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校领导必须给予高度关注,要有计划、有目标地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健全一些有效制度,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职业素养。同时,高校青年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及高校发展的需要。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
2、加快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改革,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
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评价大都由名目繁多的教学科研量化指标来衡量,这种定量性的评价机制虽然有利于管理的简便易行,但却很难将教师的个人成长、全面发展与学校育人事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反而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对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短、科研积累尚不深厚的青年教师来说,为了完成岗位目标千方百计的发表缺乏深入研究的论文,追逐科研立项,把大量精力用在应付完成工作量上,而对教学质量、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师德品质、社会工作、管理服务等设计教师职业素养的内容则很容易被忽视。这种量化考核、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管理方式,虽然有利于鞭策教师去奋斗但却会扼杀最优秀教师的发展,不利于教师全面发展和学校拔尖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高校育人事业的发展。改革高校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延长对青年教师考核与评估的时间和周期,克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短期行为,实现高校教师管理机制的去官僚化、民主化、平等化、人性化,建立重师德、重教学、重育人、重贡献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3、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教学科研能力是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教师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对每位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发展规划,确定适合青年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制定专门的培训方案,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学科研能力。同时,对青年教师进行长期的跟踪培养,及时发现青年教师的短板以便及时通过培训等手段进行干预和提高,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影响内因。高校教育工作是“树人”工程,要求高校青年教师必须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不断学习、认识、实践、体验,把对职业道德的认识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转变成个体的道德需要,进而外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坚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将社会条件与自身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努力实现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1、青年教师应自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青年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的内涵与职责,实现准确的自我定位。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负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责和使命,就要热爱教师岗位,就要耐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对自己所司职的事业做出总体规划,而不是一个接一个物质化的目标,而是要靠自己过硬的本领塑造职业威望和职业自豪感。同时,要自觉加强职业素养,严格职业操守。教师的角色形象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职业形象,对教师素质的形成起控制与推动作用。崇高的职业道德、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观念和良好的个性修养,是现代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青年教师应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青年教师应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渊博的知识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大学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努力地扩大自己的知识内涵,熟悉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动态、先进的研究方法,满足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需求。课堂教学是青年教师的主要工作场所,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课堂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青年教师除了渊博的知识,还需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活波生动的语言、良好的形象和气质与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职业素养的完美体现。青年教师应从以上方面出发,自发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3、青年教师应完善自身生理与心理素质。
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青年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青年教师应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以便能更好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青年教师还应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态,不要总是抱怨自身的职业,学会缓解压力,避免产生职业倦怠。能够神采奕奕地站在讲台上对学生侃侃而谈是教师职业素养的美好体现,是教师全面发展的保障。总之,青年教师职业素养影响着高等学校未来的发展,不仅学校应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措施来提高青年教师职业素养,而且青年教师个人也应积极主动地通过努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实现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青年教师的人生理想。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安工业大学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6jbz11)。
参考文献:
[1]易方.试论教师职业素养的构成[j].长沙大学学报,(2)。
[2]乔南.提升高校新近教师职业素养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2)。
[3]陈牧川.加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素养的若干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1(12)。
下一篇:冲天演讲稿范文汇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