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离世的文案汇聚(通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奶奶离世的文案【第一篇】

和姐姐们一起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在阁楼里我们竟然发现,我们五姊妹从小到大所有的奖状、荣誉证书、课本、作业甚至练字的草纸都被精心的捆扎着,而我的东西是最全的,那些参加自学考试的资料、成绩单、毕业证登记表格,甚至自己平时都未留意的在各类小报杂志上发表的豆腐块,都被父亲细心地剪贴起来,再想想父亲平时生炉子时都用的是他练字的纸,看到这些东西时,泪水再一次占据我的眼眶,我仿佛又一次依偎在父亲的怀里,感受他温情的抚摸……那些剪报上有父亲亲笔的批阅,每一笔都凝聚着一个父亲对子女深深的爱,想像一下父亲在整理这些东西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希望、憧憬……所有的一切在父亲离去后都无法考证……今天,当我坐在电脑前,将自己心中的思念用文字敲打出来,我不知道天堂里的父亲是否能感知到,但我知道自己一直都很努力,努力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地让天堂里的父亲永远欣慰!

奶奶离世的文案【第二篇】

各位亲戚朋友、街坊邻里:

感谢大家不辞辛苦来为老奶奶送葬,大恩不言谢,这份感情我们永记心中。

老奶奶冯桂花于农历4月初6下午3点20分去世了。

她老人家走了,带着对儿孙的挂念与不舍,在与病魔整整抗争了半年以后,走了,永远走了。

从此以后,我们回到家里再也看不到她的慈颜,听不到她的话语;回到家里,再也不能为她洗头洗脚擦身体,再也不能搬着她那裹过的小脚给她剪指甲。

以前有这么一位至亲至爱的老奶奶可以孝敬,是我们多么大的幸福,如今再也没有了!

每当给她洗头洗脚洗澡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她老人家在享受儿孙孝敬时候的那种眼神,幸福又满足。

这种幸福也会传递给我们。

但每次我们心里都知道,这种机会在一次次减少。

奶奶年岁已大,终有一天她老人家会驾鹤仙去。

她给我们的这种幸福感觉就像一张定期存折,不同的是这张存折到期后永远不能续存。

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次支取都会格外珍惜。

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我们一直畅想着她老人家能做百岁老人,可是她却在94岁就溘然长逝,这张幸福存折的存期也总认为还是这么的短。

如今我们只能反复默念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这句古训,深刻体会其中的苦涩滋味。

她老人家走了,永远走了。

回到家里,再也没有人会坐到大门口等着我们,再也看不到门口藤椅上坐着的老奶奶。

以前我们远离家乡去上大学的时候,奶奶十分想念我们。

每次到了快要放假回家的日子,她老人家总坐在门口等着,无论寒冬酷暑。

记得放寒假,老三提前写信告知奶奶回家的日期,因为疏忽,将日期写错,结果奶奶硬是在凛冽寒风中坐在大门口等了七天,怎么都不回屋里。

奶奶永远想念着我们,过去这样,现在这样,以后我相信她老人家还会这样。

老二上大学的时候,每次写回家里的信,奶奶都会让老三无数次的念,一遍又一遍,她永远听不够。

老三上大学以后,写的信奶奶又让老四念。

念完以后珍藏到她的枕头下面,一封封积攒很多。

晚上睡觉,她想念孙子,她拿着孙子的信,一遍遍抚摸着,她知道里面有孙子给她说的话。

我们相信天上那两颗最亮的星星就是她的眼睛,永远在看着他最最疼爱的儿孙们。

无论我们奔波在哪里,都有她老人家在给我们指路导航。

奶奶去世的当天晚上,老三火速从北京往家赶,一路上大雨倾盆。

在高速上一边开车,一边流泪。

他告诉妻儿说,奶奶没有走,还在家里等着我们,现在就坐在大门口,你们信不信。

奶奶走了,还是永远走了。

奶奶离世的文案【第三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追悼会,追悼我的奶奶王秀英。

奶奶一辈子没上过学,18岁地时候在老家河北阳原嫁给了爷爷,1958年随爷爷迁居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市,她的6个儿女也在乌市出生,26年里奶奶也始终以一双勤劳的双手改善着全家人的生活。

1983年,举家回国,迁居湖北襄樊,奶奶又在这里养育着子孙后代,她的养育之恩深深铭记在每个人的心里。

我是奶奶唯一的孙女,从小到大在她老人家的爱护下长大,我知道现在我最亲爱的奶奶离开了我。

回忆起奶奶来,她永远是头发黑亮、矮矮胖胖、嘴角带着笑意、颤巍巍提着菜篮子的样子。

爷爷是一大家子人地主心骨,她则是我们一家人的精神纽带。

不论谁从外地回家,等待他们的是热乎乎的饺子;端午节里姑姑、妈妈在奶奶的带领下包一大堆粽子,奶奶拌的香甜的红枣葡萄干馅还能浮现在眼前;等到八月十五,全家人团圆的日子,她则一定会亲手做红豆沙馅的大月饼,傍晚的时候按全家人的分数切好,不论在不在家人人有份。

我的奶奶有着一颗包容的心,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家里的每个人都倾注着无穷的爱。

她用行动告诉我们:家和万事兴,要以一颗无私的心爱护、关怀、支持每一位亲人,这种精神也将在这个大家庭的子孙后代中传承下去。

奶奶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平淡但却伟大的一生。

亲爱的奶奶、奶奶,多想再看你一眼,多想再握握你温暖的手,但你却永远离我们而去……。

在这里我代表全家人感谢所有参加追悼会的亲朋好友,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奶奶和我们全家人的关心。

奶奶一路走好,也请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健康!奶奶安息吧!

奶奶离世的文案【第四篇】

20xx年3月23日(阴历二月初五)下午6时,我们将永远记住这个日子。我们可敬、可亲、可爱的奶奶,带着一生的朴实,带着一生的勤劳,带着一生的苦累,带着一生的疲惫,带着与病魔顽强抗挣的无奈,永远离开我们了。奶奶走的是那样的匆忙,连一点守侯床前尽孝的机会也没有给儿孙们留下;奶奶走的是那样的安详,彻底从病痛中解脱了出来。奶奶太累了,奶奶太苦了,奶奶是睡着了,静静地睡着了。

今天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悼念可敬、可亲、可爱的奶奶。奶奶,你一路走好。

奶奶是一个命苦的女人。奶奶生于一九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十八、九岁就来到了我家,封建、落后、贫穷、愚昧的旧社会在奶奶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奶奶整日踮着一双小脚奔波于田间地头和锅台灶上,侍侯老人,养育儿女,和睦妯娌,友善亲邻,奶奶一刻也没有闲着,奶奶的生命字典里从没有过自己两个字。奶奶48岁时,爷爷因病撒手西去。爷爷的去世,给奶奶留下了一身的伤痕;给奶奶留下了还不完的外债;给奶奶留下了一孔黑呼呼的窑洞;给奶奶这个瘦弱的女人留下了一群可怜巴巴的儿女;给这个家庭留下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欲哭无泪、含悲带血的数不尽的悲伤。人常说,"命苦如黄连。"奶奶的命比黄连还要苦。爷爷去世时,大伯铁保27岁,大姑姑宝菊24岁,都刚刚成家;父亲铁有19岁,二姑姑抄菊11岁,小姑姑冬菊只有7岁。奶奶这样一个瘦弱的女人,既要牵挂刚成家的大伯和大姑,又要养育父亲和两个未成年的姑姑,奶奶吃的苦比山还重,流的泪比河还长。白天到地里挣工分,晚上纺线织布,挣工分织布,织布挣工分,奶奶用锨、锄头和织布机给我的家带来了希望。记得我问奶奶,"姑姑们那么小,你整天干活,谁管她们?"奶奶说,用绳子把她们绑在炕上,掉不到地上就行,都挣工分,哪有时间管她们。每说起这件事,姑姑们都很伤心。

奶奶说她的命苦,生就是个爱干活的命。奶奶确实是个命苦的人,正是奶奶的命苦才换来我们这个家庭的甜和幸福。

我们苦命的奶奶,您,一路走好!

奶奶是个能干的女人。奶奶有五个儿女,爷爷去世时,大伯和大姑姑刚成家,父亲、二姑姑和小姑姑都还小。奶奶在大伯和大姑姑的帮助下,拾柴卖柴,织布卖布,一分二分,一毛二毛地攒着家底,盖了三间南房,给父亲成了家;又给两个姑姑找了婆家,办了嫁妆。天下做母亲的都想给儿女们办风风光光的婚事,但奶奶一个女人又能给儿女们带来多少风光呢?这其中的苦和泪,奶奶心里知道,大伯,父亲和姑姑们心里也知道。与其说奶奶能干,不如说奶奶能吃苦,奶奶的能干是吃苦吃出来的。大伯铁保年轻时给集体担麦子伤了身体,医生说每天早上要喝鸡蛋,而且要喝一百天,奶奶硬是横下心给大伯喝了半年近二百天的鸡蛋。

在我的记忆中,奶奶非常爱剪纸,逢年过节,奶奶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红纸能剪出各种各样的花,贴在窗户上,非常好看。每次看到窗户上的纸花,就会想起奶奶。

我们能干的奶奶,您,一路走好!

奶奶是个勤劳的女人。奶奶干活从不知道累。在大集体时,不管是三伏酷夏还是数九寒天,奶奶总是早早地赶到地里,从不愿叫别人说自己落后,干活时不挑不拈,实实在在,多次被公社和村里评为"五好社员"。土地承包后,父亲包了果园,奶奶脚小跑不了路,就在果园里自己做饭吃,一个人把果园里分享的“奶奶离世的文案汇聚(通用5篇)”,从此养牛就成了奶奶的专业。奶奶一天早上、下午到地里割两回草,每次都满满的背一大筐,手里还用腰带捆一捆柴提着,割草拾柴两不误。牛圈就在奶奶的窑里,晚上奶奶要等牛吃饱了才睡。有时牛不好好吃,奶奶就会不停地给牛添草,往往到半夜才能睡觉。直到我妈去世后牛卖了,奶奶才能早早地睡觉了。

父亲在青坡岭上包了九亩地,每到割麦时,奶奶脚疼,中午就在地里不回来了,一个人顶着太阳割麦。我们吃完饭后给奶奶带上馍和水,奶奶将就着吃点,就又干开了。"勤劳才能致富"。奶奶的一生都是在勤劳中度过的。

我们勤劳的奶奶,您,一路走好!

奶奶是个勤俭节约的女人。奶奶一生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有两件事至尽记忆犹新。一是关于吃馍。奶奶吃馍时总在腿上伸一块护裙,吃馍时馍花就掉在护裙上,吃完后,奶奶把护裙上的馍花抖在一起,再吃了。我们吃馍时奶奶也给我们伸一块手绢,把掉在手绢上的馍花扭成小包包,再让我们吃。奶奶常说,"你们没有挨过饿,要珍惜粮食,糟蹋粮食老天爷会扭鼻子的。"二是关于点灯。奶奶晚上不干活时从不点灯,奶奶说一是耗油二是费洋火。后来家里按了电灯,但奶奶从舍不得用,用时开一下,不用时就马上关了。尽管奶奶做的这些事很小,有时又显得小气,但正是在这种小气中,给我们儿孙们成人树立了榜样。古人常说,"勤俭持家。"奶奶的勤俭节约使我们家慢慢地兴旺了起来。

我们勤俭节约的奶奶,您,一路走好!

奶奶是个要强的女人。奶奶常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依靠别人不算是好汉。"奶奶很要强,事事总不愿求人。奶奶常告戒我们,"吃亏人常在。"叫我们不要小眼别人的东西,不偷、不摸、不抢,这样才能心安理得。奶奶的要强在我妈去世后更为明显。1998年11月25日,我可怜的母亲去世后,奶奶天天哭着说,"你不该死却死了,我该死却没有死,你幸福去了,让我在世上受罪。"但说归说,奶奶却从不认命,坚强地支撑着这个家。我父亲铁有有病,要多吃菜,奶奶坚持9年3000多天给我父亲切菜。奶奶给我说,"你父亲不会做饭,我死了,你父亲就稀活了。"我每次从县城回家,奶奶都给我做饭吃,锅里打一个鸡蛋,奶奶会全舀到我碗里,锅里打两个鸡蛋,奶奶也会全舀到我碗里。奶奶总怕我吃不上,吃不好。母亲去世时,我的弟弟二娃还没有成家,天黑时,二娃从地里没有回来,奶奶就会站在院子里等。一个苦命的奶奶,在我们眼里却同时扮演着奶奶和母亲两个角色,支撑着这个残破的家,自己却从不叫苦。这就是我们要强的奶奶。

四年前,奶奶不幸染上了带状疱疹的可恶的病,病痛把奶奶折磨的没有了精神。医生也没有好办法治疗,就安慰奶奶说疼三年就不疼了。医生的一句话给奶奶增添了许多信心,尽管疼的厉害,但奶奶一直强忍着,整天干活。三年过去了,奶奶问我,"医生说三年就不疼了,怎么还疼的厉害?"我偷偷地哭了,我可怜的奶奶,强忍着疼痛坚持了三年,在我们的安慰中又坚持了一年。但奶奶终于忍不住了,弟弟二娃和弟媳二女天天床前细心侍侯,可再细心也顶不了奶奶的疼痛。我们可怜的要强的奶奶,在于病痛的抗挣中无奈的走了。

奶奶一生度过了89个春秋,养育儿女68载,养育孙子45年,养育孙媳20年,养育重孙15年,与病痛顽强抗挣了4年。

奶奶确实太累了。

今天,我们孝子孝孙跪了整整一院子,我们悼念可敬、可亲、可爱的奶奶,我们更要牢记奶奶的朴实、勤劳、勤俭节约和坚强的美德。

青山翠柏含悲,

绿水花草泣咽;

儿孙满堂悼念,

永记奶奶美德;

和睦友邻行善,

团结勤劳致富。

奶奶,您,一路走好!我们深深地爱着您,永远怀念您!

奶奶离世的文案【第五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追悼会,追悼我的奶奶xxx。

奶奶王秀英生于19xx年10月16日,20xx年4月18日十点三十分因病永远离开里人世,离开了她给予一辈子关怀和恩爱的大家庭,走完了简单但却不平凡的一生,享年72岁。

奶奶一辈子没上过学,18岁地时候在老家河北阳原嫁给了爷爷,1958年随爷爷迁居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市,她的6个儿女也在乌市出生,26年里奶奶也始终以一双勤劳的双手改善着全家人的生活。1983年,举家回国,迁居湖北襄樊,奶奶又在这里养育着子孙后代,她的养育之恩深深铭记在每个人的心里。

我是奶奶唯一的孙女,从小到大在她老人家的爱护下长大,我知道现在我最亲爱的奶奶离开了我。回忆起奶奶来,她永远是头发黑亮、矮矮胖胖、嘴角带着笑意、颤巍巍提着菜篮子的样子。爷爷是一大家子人地主心骨,她则是我们一家人的精神纽带。不论谁从外地回家,等待他们的是热乎乎的饺子;端午节里姑姑、妈妈在奶奶的带领下包一大堆粽子,奶奶拌的香甜的红枣葡萄干馅还能浮现在眼前;等到八月十五,全家人团圆的日子,她则一定会亲手做红豆沙馅的大月饼,傍晚的时候按全家人的分数切好,不论在不在家人人有份。

我的奶奶有着一颗包容的心,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家里的每个人都倾注着无穷的爱。她用行动告诉我们:家和万事兴,要以一颗无私的心爱护、关怀、支持每一位亲人,这种精神也将在这个大家庭的子孙后代中传承下去。

在这里我代表全家人感谢所有参加追悼会的亲朋好友,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奶奶和我们全家人的关心。

奶奶一路走好,也请保佑子孙后代平安健康!奶奶安息吧!

文档为doc格式。

-->

48 1637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