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讲课稿(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历史课讲课稿(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历史课堂1

任何一门课程教学都要有章有序,不能是一盘散沙,历史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历史课堂结构的重要性,把握好以下三种关系。

(一)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好历史的关键,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和在严肃、紧张的气氛中学习,其效果是不同的。历史教师要有驾驭课堂气氛的能力,既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又必须有张有弛,拿捏自如,做到有“严”有“活”。具体来讲,历史课堂的“活”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在讨论历史问题的时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严”指的是历史课堂上要有严格的纪律,在教师讲解问题时,学生要认真听讲;在参与小组讨论时,学生不能无拘无束,信口开河,要有组织、有秩序地回答问题。

(二)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在这一理念下,历史教学不但要注重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让学生懂得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判断、比较、归纳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设计,通过创设情境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

(三)准确把握“疑”与“释”的关系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突破疑问的过程,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要注重“设疑”,更要注重“释疑”。这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以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渴望中。例如,在讲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教师可先不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材料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通读材料后去思考,教师只需给予适当点拨即可。当然,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保证学生能够在讨论和充分的探究以后找出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这种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教学手段必定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优美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任何课程的教学,对教师语言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教学语言的成功与否对于课堂效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历史教师要注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让历史课堂的语言充满趣味性,这样学生就会对历史课堂充满期待,喜欢上历史课。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历史教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知识储备量,并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此便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画龙点睛的小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好奇心

课堂上最后的总结,会对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另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可以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在小结中,教师要设计新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历史课讲稿2

一、修订前的调研工作和问题的提出

2003年和2007年,为了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调研。2007年4月,教育部正式成立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并于上半年发文要求29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42个部级实验区就《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参加调查的教师达11万余人。2007年下半年,课标修订组收到了这些调研的修订意见和建议。另外,历史课标修订组也直接向各地区索要意见报告,得到省市报告19份,实验区报告5份。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在北京、天津、太原、无锡等地多次召开资深专家和一线教师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从这些调研反馈的意见,可以看出:

1.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已经获得高度认同。

2.被调查者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1)《标准(实验稿)》以“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编排内容标准,理性偏强,与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距离,并使历史的时序性、系统性受到一定影响,希望能够突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课程容量和难度还需要作进一步调整,以兼顾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3)希望进一步提高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修订组对调研意见进行了仔细分析,提出了一些重要意见:

1.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时序性和线索性,对于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应该让他们正确地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要坚持时序性,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

2.初中学生是13至15岁的青少年,对他们的要求应以感知为主,应根据历史发展的时序,在了解历史上重要的人和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理性要求。

3.《标准(实验稿)》中的六大学习板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设计合理,从大的方面遵循了时间顺序,符合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应该坚持。但是每一个板块中的具体内容采用“学习主题”的设计,存在问题:(1)限制了史事的选择,疏漏了重大历史事件。(2)主旨宏大,包含内容过多,有时出现生硬捏合现象,难以建立基于时序与地域之上的历史因果关系。(3)编排框架和体例容易割裂历史,使学生难以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主要事件和人物。(4)“学习主题”理性偏强,与初中孩子的认知能力相距较远,他们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困难,也会影响历史课程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4.一定要在解决“难、繁、偏、旧”的问题上继续下工夫,有效办法之一就是改变“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与此相一致,对每一个教学板块的导言也要修改。

5.此次修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的体现。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标准(实验稿)》,它的“前言”和“课程目标”等内容,也要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特别是根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参考各省市的意见,作较大的修改。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应该坚持并完善的基本理念。

二、修订工作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

1.与时俱进原则。

此次修订工作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因此修订稿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的内容,合理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008年北京奥运会、科学发展观等内容,使历史课程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以增强学生对国情和世情的了解,增强对祖国日益强大的自豪感和对世界发展大势的认识。

2.遵守历史学科的学科特征原则。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时序性和系统性。对于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应该让他们正确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初步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使修订稿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发展的进步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此次修订工作坚持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

3.减轻学生负担原则。

修订稿应充分考虑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普及性和基础性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三、坚持并完善基本理念与改革方向

此次修订工作,是在继续坚持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改革方向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理念。修订稿坚持、发展和完善这些基本理念,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体验和认识,注重教学信息的多重传递和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具有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使教师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中发挥出主导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成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过程。

2.坚持并强化“三维目标”的整合。

修订稿完全认同并尊重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继续坚持从“三维目标”方面进行课程设计,进一步强调学生在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同时,养成认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情感和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从而更加突出历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3.重视初中、高中、大学历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衔接,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如何对初中、高中、大学的历史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构建、并使不同时段的课程有机衔接,避免重复、断裂、脱节与错位,一直是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从教者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在此次修订工作中,修订组对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中国近代、现代史部分以及大学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进行了认真全面梳理和深入研讨,对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的内容也在研读相关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做了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4.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历史课程是通过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的发展过程来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就是确立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历史课程已被视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得到了广泛认可和重视。修订稿继续坚持这一方向,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所具有的思想性、人文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一样,对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修订稿进一步强调历史教育的独特性,即:历史课程是通过学生学习人类社会按照时序的发展过程来塑造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标准(2011年版)》的突出特点和最大变化

《标准(2011年版)》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坚持历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中的地位的同时,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按照时间的顺序,精选最基本的史实,采取了“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这样的课程设计和知识点的呈现方式,既突出了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又凸显了历史发展的主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同时也降低了难度,从一个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为什么要强调历史的时序性和系统性?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以说明:

第一,历史学是记录我们人类成长的学问,它所反映的是人类何以经过这样的成长而达到今天的高度的。因此,历史学科的基础是时间,正是时间这条线,串起了人类从古至今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也正由于此,当我们在学习、考察、研究某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就一定要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时空环境中去作具体地、动态地分析和把握,既要弄清楚已经逝去的历史事实的存在状态,又要展现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对现在及未来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脱离了特定时间,就难以理解任何历史现象,也就难以理解和认识历史对我们今天以致未来的影响。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从纵向看,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尽管并不是所有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都无一例外地按照这个序列向前发展,而是先后不一、形式各异,但是这个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仍然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的意义。马克思在1859年为《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的序言中指出:“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胞胎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1] ()①

从横向看,人类的历史是从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渐发展为全世界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息息相关的整体的客观过程。在历史的横向发展方面,物质生产的发展仍然是其推动力量。实际上,甚至早于上述关于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已经指出,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世界市场,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 (,88)。

人类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纵向的重大历史现象会对横向发展形成制约,横向发展也会对纵向发展产生反作用。所以时序性和系统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

正是基于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的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我们在此次修订工作坚持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力图使修订后的《标准》能够帮助初学历史的初中学生正确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时序意识和时空概念,初步获得对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认识,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发展的进步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三,从国际上看,一些国家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也都遵循历史时序性原则,强调以历史发展时序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进程。例如,《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标准应该以年代学为基础,因为这种组织方式有助于学生明了历史上的发展模式和因果关系”,“时序思维能力是历史推理的核心。如果没有历史地看待时间的明确意识,学生肯定会把诸多事件看作一大堆杂乱无章的东西。没有强烈的年代学意识,学生就不可能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解释历史因果联系。年代学是组织历史思维的智力前提。”《英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在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理解能力”的要求方面,第一点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对时序的理解能力”。日本的标准也强调历史线索的重要性[3] (,20,79,346)。可以看出,时序性作为历史学科的特性,是各国的历史课程标准都遵循的。

五、历史课程设计思路的重要调整

具体地说,就是在保持(实验稿)的总体框架——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大板块划分的同时,适当弱化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并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以基本的史实为主,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使保留、选择的史实链接起来基本能够反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时空线索。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大部分,它们各有其专门的对象。这种区分符合初中学段的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此,我们在修订工作中,首先确定了中国史和世界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中国古代史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以及历代基本特征为核心,注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重视中外交流的发展。中国近代史以中华民族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中国现代史突出反映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世界古代史注重全面反映多元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在欧、亚、非洲之间不断进行的交往。世界近代史注重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马克思主义诞生和殖民地人民对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反抗,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世界现代史注重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第三世界发展历史进程,以及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了世界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

当然,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不应该截然分开的,尤其是在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中,两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六、《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变化

1.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总体目标、分目标、课程性质和实施建议。

(1)发展与完善“前言”涉及的课程总目标。《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这一提法,是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做出的最新论述,进一步确立了历史课程的目标价值取向。

(2)对“课程性质”做了较大的修改与完善。修订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四大特性:

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2.课程内容的主要变化。

(1)根据“课程设计思路”的弱化学习主题、依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所做的调整,重新编写每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导言的目的有三个:第一,通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和解读课程内容中所选择的史事,基本勾勒该学习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特征,揭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第二,使教师能够了解该学习板块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和结构;第三,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提出教师和学生通过该学习板块的教与学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

(2)在课程内容的具体选择上,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该学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出发,总的目标是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实,降低难度,减轻负担。为此,我们增减了一些知识点。

为了合理增、减知识点而又不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我们制定了以下一些标准。根据这些标准,我们按照时序,重新排列每一个板块中的史实。

增加知识点的具体选择标准:

①根据历史课程的时序性要求,为了给学生必要的历史发展的整体概念,适当增加一些知识点。例如,中国古代史增加文景之治、东汉、安史之乱等内容;中国近代史增加了义和团、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混战等内容。

②历史发展中出现的、初中学生应该掌握也能够理解的新事物。例如,中国现代史增加雷锋、北京奥运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等内容;世界现代史增加了社会保障制度、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生态与人口问题等内容。

③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而必须增加的内容。例如:由于西欧庄园是理解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关键知识点之一,因此在世界古代史的知识点中增加了西欧庄园,但在教学要求上降低难度;又如,由于手工工场、租地农场是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变化、资本主义产生的关键问题,因此在世界近代史中也增加了这两项内容,但在难度上也有所降低。

减少知识点的标准:

①课程内容整合与相关学科的衔接。例如,考虑到在讲述祖冲之的数学成就时会向前追溯到《九章算术》,而且在数学课中也会涉及这个知识点,因此就不再将《九章算术》列在《标准(2011)》之中了。又如,考虑到地理课中也会讲到《水经注》,物理课中也会讲到阿基米德,故在《标准》中就不再列入。

②从学段角度出发,考虑知识点的难度,对一些较难的知识点,不在初中讲述,而是放到高中课程中再讲,使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有机衔接。如《资治通鉴》、左宗棠收复新疆、和平解放、1954年宪法、运动、伏尔泰、绥靖政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印度独立、中东战争等。

③从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出发,删减一些不影响初中学生理解历史发展主线的知识点。如元谋人、尧舜禹传说、禅让制、世袭制、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计算机网络技术、“863计划”、教育、文艺、体育、就业制度、医疗保险、南方古猿、人类起源、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布匿战争、查理马特改革、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国会纵火案、反犹暴行、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生物工程技术,等等。

④《标准(2011年版)》未列入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课外活动可以自我获得的知识。如马可·波罗、《荷马史诗》、巴黎圣母院、德莱赛、毕加索、爵士乐、好莱坞等内容。

总的来看,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在内容总量上有所下降,也使课程内容更加集约,重点更加突出,历史主线更为清晰,更适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3)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在修订过程中,我们将近30年来已经被学术界基本认同的新的研究成果,适当地吸收到修订后的《标准》当中。除了具体的内容外,最明显的是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之中。这样做的理由是:根据国内外近几十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已经基本得到公认。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以代表党《山草香·》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为依据给以叙述。

3.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上提出依次递进的更明确的要求。

初中一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历史的时空观念,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

初中二年级:主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阅读、分析基本史料的能力和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初中三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绘制简单的历史示意图,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总的来看,《标准(2011年版)》具有一些基本特点:

1.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

2.在“课程基本理念”上,更突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的“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更强调探究式学习和教与学的创新。

3.更新“课程设计思路”,在具体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弱化学习主题,采用按照历史发展时序的“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凸显了历史发展的主线。

4.更为清晰明确完整地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横向的课程目标,并与课程内容中规定的纵向的目标结合得更为紧密。

5.在课程内容上,根据“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构建课程体系。在六个板块的学习内容上,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重新排列史实,并提出必要的相对应的教学活动建议;同时根据上述原则撰写导言。

6.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删除过难、过偏、过多的知识点,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7.“实施建议”清晰具体,切实可行,富有弹性;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教学活动、评价实施、教材编写、资源开发都留有更大的创新空间。

七、对教师理解并指导教学工作的建议

1.理解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

教师要学习并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类社会形态演进的阐述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阐述,从而加强对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是时序性和系统性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在使用《标准(2011年版)》时能够看到,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无论是中国史的课程内容还是世界史的课程内容,我们在排列重要的知识“点”,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时,都是根据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这两条纵横交错的“线”来安排的。

下面让我们分别看看这六大学习板块中的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联系。

在中国古代史中,纵向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多,而且因涉及的时间很长,我们将其划分为7个时段。在这段历史时期,我们既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中国古代的王朝更迭和各个朝代的基本特征,看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看到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的传承,还可以看到随着中国的生产力发展,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往不断扩大,如“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知道佛教的传入”;“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等等。

教师要注意到这种编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祖国历史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古代的中外交流,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在中国近代史中,中国与世界的横向联系更为明显,因为这个近代史的开端本身就是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且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与世界历史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在这一历史时期既可以看到中国以被侵略者的身份同西方列强“密切”接触,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历史成为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专制和独裁统治,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也可以看到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如洋务运动、张謇办实业和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新式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近代社会生活、解放区的,等等。

教师要充分理解近代外部世界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近代中国的民族苦难是国内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和外国列强入侵造成的;认识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道救亡图存和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人民奋斗的基本目标;知道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性;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从而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在中国现代史中,中国不仅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而且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修订稿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从而使中国生产力大发展的历史,也可以看到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不断融入世界、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为此,修订稿选择抗美援朝、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与改革开放、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与中美建交、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内容来说明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教师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世界古代史部分,我们基本按照世界各个古代文明出现的顺序编排,选取最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来体现世界历史的发展。在这一历史时期,我们即可以看到在世界各地诞生和发展的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也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区之间横向联系与交往的不断扩大,如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等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树立民族自信心,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在世界近代史中,不仅能够看到西欧、北美、俄国、日本等地相继建立并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两次工业革命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也可以看到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被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教师在讲述这段历史时,不仅要讲清资本主义在西欧、北美、俄国和日本的发展,还要注意资本主义发展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揭示19世纪末所形成的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历史原因。

世界现代史部分主要叙述的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在此阶段,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的危机所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和美苏对峙的冷战,看到社会主义制度从理想变为现实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曲折前进,看到世界殖民体系的解体,看到在和平的环境下世界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人类面临着各种严重的问题,更能够看到当代世界已经形成一个息息相关的、多样性的整体,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修订稿中选取的所有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都与整个世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影响。

教师在备课中要有意识地使学生了解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多样性的整体,构成了世界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从而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

2.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放到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中讲述。

《标准(2011年版)》仍然把中国史和世界史各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按照时间顺序列出若干重要的知识点,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等。其中的一些知识点是以事系人,重在讲事件的来龙去脉而涉及到人,一些知识点是以人系事,重在讲人的生平事迹而涉及到事,以前者居多。教师在教学中,要依照历史顺序(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让初学历史的学生具体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和学生自己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发生和存在的时间和地点,启发学生探究这些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理解能力。如果没有明确的历史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只是讲述历史事实,那么,面对这些事实,学生就会感到杂乱无章,没有头绪,甚至发生历史的错位,无法正确地考察这些事实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无法揭示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达不到历史课程的培养目标。

3.贯彻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和普及性原则。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亦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应以普及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为主。初中历史教师要认真学习并充分领会课程标准中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全面理解课程内容所采取的“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避免追求过全、过深、过细的历史叙述。一些较深的内容,在初中教学中不必过多涉及,避免从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上超出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

4.《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进一步强化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的教育。

修订稿适当弱化了学习主题,采取编年体“点-线”结合呈现方式,使学生在历史的时序发展中,了解和感悟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从根本上培养初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素养;更强调民族交融、民族和睦、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见下页表2)。

5.要全面理解并实践《标准(2011年版)》对教学工作提出的七点具体建议。

(1)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2)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3)注重对基本事实进行必要的讲述。

(4)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5)注重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

(6)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7)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真正能够通过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师生双方的积极有效互动中,将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将“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徐蓝,女,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之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历史课堂3

关键词:初中历史;快乐课堂;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005

当今时代,课改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笔者的教学思想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教育理念有了更新。我们以往的历史教学,过分强调对知识的学习,过分强调深入研究,过分强调历史化,却不重视学习过程。而当学生结束初中学习后,历史知识忘光了,就等于白学了三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得到很少。因此,按新课程的要求,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倡导学生勇于质疑、积极竞争,使历史课堂充满欢乐,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新做法。

一、把表演活动引入课堂

以往的历史活动课都是教师在台上卖力地讲,学生在下面却是听得无味、无趣,以至于厌学、懒学、不学。那么,如何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变得有趣味、学生爱听呢?笔者根据学生好动、爱表现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即兴表演。例如在讲《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找出四人,即兴表演“三顾茅庐”的故事。学生们一下子兴趣大增。然后在上课过程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们分析得出诸葛亮未出隆中,己知三分天下,孔明辅佐刘各,连合孙权共抗曹操;赤壁之战,曹操败回北方,刘各占据西南,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这就比教师的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好多了。再如学习《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一课时,笔者一上课,就先问学生:“读过的诗词《沁园春・雪》吗?”然后让学生表演最能体现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这样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情绪高昂、气氛热烈、思维活跃,学生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二、争取每课都讲一个历史故事

每节课笔者都力求讲一个历史故事,或由教师讲或由学生讲。如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让学生讲炎黄帝的故事,进而懂得皇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的创始者;讲大禹的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五课讲《封神榜》的相关故事,第八课讲相关的成语故事:一箭之仇、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而其他课也都力求有历史故事,学生们讲得津津有味,怎么还会不听不学历史,怎么还会不爱上历史呢?提起学生兴趣后,再分析讲解其他知识就容易多了,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多思、多疑、多问

1. 思,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做到积极思考是关系到学习质量和数量的关健具有广阔的时间和空间性。笔者在上课时,非常注意让学生积极思维。多出、常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如在《宋金南北对峙》一课中,笔者出了十多道思考题;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一课中,笔者出了一些学生结合周围生活积极思考的问题。这样做,激励了学生,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2. 疑,即是发现问题的能力。笔者在上课时注意培养学生在阅读自学或上课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自始自终保持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3. 问,即是解疑、解惑。思、疑、问是紧密相联、层层推进的。学生们经过思考、质疑后,就会发问、提问,寻找答案。这时,笔者就引导学生装做把问题摆出来,大家互相讨辩论。例如,学生们在学到:成吉思汗和他的后代子孙率领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建立了庞大的亚欧帝国。那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国家版图却那么小?蒙古族的对外战争对中国是好还是坏呢?……学生们一下子议论开来,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四、善用、巧用比较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做到善于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法学习。它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由一个知识点展开去,进行广泛的想象和联想,有利于引导学生以极大的兴趣向知识领域的纵深探索,把大脑中储存的信息全都调动起来,使学生灵活地接受知识,并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到隋炀帝时,笔者让学生们回忆:历史上有哪个帝皇与隋炀帝相似?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的想象与联想。引导学生们比较隋炀帝、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异同点,归纳出秦亡隋灭惊人的相似:相似的人物;相似的残暴统治;相似的灭亡原因、过程、意义;相似的短暂。总结出王朝衰亡的规律,并提示学生思考下一课:唐太宗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这样,一系列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出现,并串联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灵活学习的能力,降低了单纯记忆知识的难度。

五、勤于动手,乐于动脑

为了适应课改,现在的七年级新生开始使用新的历史教材。新教材的实施,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活动空间、创造空间,有利于培养创造性及开拓性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新教材的实施,使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教师是主体变为学生是主体了。因此,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我们七年级的历史新教材,在每一个单元都有活动探究课。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勤于动手、乐于动脑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在学习《了解身边的“历史”》这一课之前,笔者先让学生们自由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拟定主题,利用周末时间收集有关资料。在上课时,每个组的的组员都非常活跃,争相介绍。或是自己的家庭情况;或居住房屋的变化;交通工具的发展:或是通讯工具的更新……。学生们还出示了相关的照片或配制相关图画。正是这样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使他们更注意收集资料充实自己。学生们学习历史,不再拘泥于某个知识点,不再苦烦恼地去背,而是以各种丰富的活动和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辩论、竞争的意识,加强了审美观。

历史课堂4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这表明,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课堂效果。初中历史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很多教师都是“兼课”的非历史专业教师,对历史课堂语言把握不够,常常把一堂生动活泼的历史课讲得索然寡味,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较差。教师如何把握历史教学的语言呢?

一、要有历史特色

历史语言不能类比、臆想和夸张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不能改变历史知识的原样性。如把秦朝的太尉说成“国防部长”,把太学解释为“大学”,等等,这些不准确、不科学的语言都会有损历史的真实性,把历史混淆成经过艺术手段加工的电视剧,造成学生对历史知识的错误认识。

历史教师为了渲染历史的时代特色,提高学生的兴致,可以适当引用古人的原话和文献原文。如“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体现了元世祖重视农业;“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引用《马可·波罗行纪》中的原话说明元朝大都的繁荣。

二、 要生动准确

语言通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书面语言换成口头语言。教师也可用比喻、诗歌、民谣、谚语等来再现历史现象,以达到语言通俗化。如四大家族在国民党统治区剥削农民时,有的教师引用流行当时四川的对联“自来未闻粪要税,而今只有屁无捐”,横批为“民国万税”,通俗形象且入木三分。这里应注意在引用原文、诗歌、民谣等板书时,要让学生看清,听懂,能收到较好效果。

历史课讲得形象生动,可以补充一些与中心内容有关的细节。如讲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教师可以讲如闻一多、李公朴等人的生平事迹,能够再现这些民主人士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教师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上课能让学生感到愉快,发人深省,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历史课有很多幽默题材,如《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瓜分势力范围》这节,可把俄罗斯比喻成北极熊,形象地刻画帝国主义的贪婪野心。幽默的历史题材加上生动的历史语言能够使学生为之一振,课堂气氛融洽和谐。

三、要适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教师课堂语速快与慢,语调高与低,应与学生心理特征保持一致。对重点、难点内容,教师要重锤敲打,节奏分明,使学生感到兴奋;课堂提问语言要简洁明快,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步步深入,且有节奏感,使学生不易疲倦。有时历史课安排在上午第四节或下午最后一节,此时学生已疲倦。教师应振奋学生精神,可用自然轻松的谈话、形象生动的直观教学、引人入胜的故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四、要多借助体态语言

所谓教学中的体态语言,就是教师借助手势、躯体的姿态、面部的表情等来修饰特定的语言内容。历史教学如能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则能生动、具体地描述历史现象。如讲述中国近代史林则徐虎门销烟中鸦片对人的危害时,笔者让一个学生表演一个人吸食鸦片时的情景剧,吸食者吸鸦片时的亢奋情景、吸食者缺烟时那种痛苦表情,让学生知道了鸦片的危害。笔者也顺理成章地指出当时鸦片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危害,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虎门销烟大多内容和理解和领悟。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时应像一名演员,如表演呆板、生硬,则这节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表演生动、形象,则这节课就会事半功倍。

48 1347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