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演讲训练实用优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校长的演讲训练实用优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校长的演讲训练【第一篇】
教学目标:
出自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2、学会使用关联词。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陶行知的名言。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孩儿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介绍陶套行知: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
2、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3、出示词语。
即使……也…… 既要……也要……。
三、指名读课文。
1、叫六位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2、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
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六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
3、自由读课文。
4、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指导写字。
陶、演、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
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凶”、“金”第九画是竖折。
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
健康。
学问。
每天四问 工作。
道德。
激励、鞭策长足进步。
校长的演讲训练【第二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__大学的校园内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因为,今天是我们的开学典礼。这对同学们来说既是一个庄重而热烈的欢迎仪式,也是大家入学后的第一堂集体课!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各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选择了__大学,这是对__大学的信任。作为学校,一定不辜负你们和家长的期望,努力把你们培养成才。经过几代__大学人的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学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现已成为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高水平大学,正在朝着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__大学,办学实力雄厚,基础条件坚实,校园环境优美,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将开启人生崭新的一页。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起点,要有远大的理想和高远的志向,关注国家命运,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类未来。理想是否远大、志向是否高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将来成就的高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我们__大学培育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他们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从事领域不同、工作岗位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自觉地继承和发扬着__大学的精神和传统,把勇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作为自己的追求,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树立了__大学的良好形象。
同学们,你们是当代青年的佼佼者,在你们身上承载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就要求你们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主动融入到民族振兴和国家进步之中,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学识、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
古往今来,以德为先,都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家庭有家庭美德,职业有职业道德,社会有社会公德,师有师德,医有医德,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个人的道德。大家之所以向往大学,在于大学是社会道德的坚守者,社会前进的引领者,她以学生良好的道德养成为最大关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使命,以探究真知、追求真理为核心价值。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当下与未来的精神风貌。因此,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做社会道德的守护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学生以学为主。而大学的学,与中学有很大不同,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学”也有所不同。大学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更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批判性、实践性。大学的学习不再是老师追着学生,而是学生主动问教于老师,多数时候还要和老师相互切磋,做到教学相长;大学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与同学讨论交流、听学术讲座、参加社会实践等都成为了学习的形式;书本知识也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内容,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等都成了学习的重要内容。
因此,大家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积极主动地向老师学,向同学学,从课堂里学,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充分领略大学“学”的魅力;要在学习中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真诚地希望各位新同学,珍惜大好时光,发奋读书,力争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为中华崛起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祝同学们在__大学学习顺利,生活愉快,学业有成!
谢谢大家!
校长的演讲训练【第三篇】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正确处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关系。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一方面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内容、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课内阅读教学中决定了语文课文的经典性、基础性和示范性。课文应当是精品,文质兼美,在思想内容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文风等方面有一定的典范性。因而课文也就成了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为重要的是课文能够使学生掌握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举一反三,更好地在课外进行其它类似文章的学习阅读。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二者必须相互结合,互补互助。课文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着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必须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能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核心是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校长的演讲训练【第四篇】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和他的简短的三句话。
著名特级教师xx老师还在主持xx中学语文教研的时候,每一次他主持活动,我都要去参加。不为观摩一节课,也不为评奖1篇论文,就为一种声音,因为那是追求的声音;就为一句点评,因为点评的不只是课,还有人生。在很多的他的专著或报告中,在很多的老师的笔记中,都藏有许多他的评点人生的智言警句。但于我,记忆犹新,永不磨灭的只有最简单最朴素的三个句子:
一直向前走。
趁着年轻多做事。
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
我给这三句话概括一下,就是“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我相信,xx年前,20年前,上溯到30年前,我们中间的许多人,一定心有所属,心有所求。那初上讲台的意气风发,当我们偶尔回想的时候,我们的心中还会泛起一种温暖。
因为,曾经我们都有过追求。年轻的时候,我们也充满了激情。
只是,因为时光的匆匆,让我们不再年轻。
只是,因为岁月的无情,让我们饱尝了生活的尴尬和艰辛。
只是,因为生活的风雨,让我们的棱角打磨得圆滑和整齐。
我相信,教育是清贫的,研究是艰辛的,尴尬是难免的,事与愿违也是经常发生的。但我更相信,简单的生活也可以是幸福的,专注研究可以收获快乐,尴尬与事与愿违更可以使自己变得沉稳和成熟。
因此,只要心中有追求,只要不失对教育的信念,我们的精神永远是富足的。
那就从今天起,让我们做一名有追求的教师吧!
老师们,追求阳光吧。当我们无力改变生存和工作环境的时候,就尝试改变自己的心态吧。热爱生活,善待一切;童心不泯,献出爱心;心怀感恩、襟怀坦荡;与人为善,豁达宽容。只有老师的心里充满了阳光,我们的学生才会更加阳光。
老师们,追求宁静吧。小说《围城》的作者钱钟书一生宁静淡泊,读书一辈子,写书一辈子。正是在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当我们在为这个越来越世俗的社会觉得不满和担忧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五花八门的诱-惑()而感到茫然无措和难以自制的时候,当我们的心也开始飞向围墙之外跟着社会变得浮躁起来的时候,就让自己的心安静一下吧。安贫乐道,宠辱不惊;不慕名利,耐得寂寞;知足常乐,宁静致远;静心修养,潜心治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只有我们自己守住心灵的安宁,我们的精神才会丰盈充实,我们的人生才会有滋有味。
老师们,追求事业吧。教师的事业就是教书育人。教有风格,育有艺术;教出成果,育好习惯。谁说教育的园地荒凉贫瘠?谁说教育的岗位平淡无奇?看一看名师的成长:余映潮老师用8年时间写完成名作《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1997年他50岁的时候走向省城武汉上示范课《狼》并一举成名,第一本书被现场一抢而空,那一种轰动的盛况我是有幸亲见并时常回忆。看一看身边同龄人的成长:小学语文教研员这样评价学校易翠娥老师的成功: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从尝试到磨练到成熟的.过程,重要的是看她是不是热爱而保持有一贯的激情,是不是有效地利用成长的平台。是啊,如果把教育当作事业,我们就能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精彩”。一节课能通过精益求精的艰辛打磨而精致完美,一个岗位同样能追求事业的极致精美。
老师们,追求幸福吧。肖川教授说人生幸福有“四有”: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家中有积蓄。如果我们这样想:子女健康成长、学业进步;教育改革发展、工资缓缓增长,教师心中“有盼头”。工作井然有序,家长学生认可,枕旁有爱人,膝下有儿女,卡中有存款,无病无忧,不疾不徐,我们的生活难道不也是“幸福”吗?如果我们觉得有距离,那就朝着“四有”目标一起追求奋斗吧。
做一个有追求的人,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
今天是青年节,却不只是青年的节日。因为,增添的是年轮,老去的是年龄,不老的是心灵。
祝福我的同龄人:人生总有几回搏,趁着年轻多做事,用工作和事业来滋养精神和丰富人生。
祝福还在观望和徘徊的青年人:要相信“你是谁,并不重要;你和谁在一起很重要”。珍藏好你心中的美梦和愿景吧,不要等待和观望中被人偷走你的梦。
校长的演讲训练【第五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但如果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上世纪--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学生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然而,由于现代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随之也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各类明确的职业指向使各种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窄。教学的内容设定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及时的服务,但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自弃,不是育人。它严重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为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事实上,现在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的毕业生的职业和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已逐年下滑,而且已经降到非常低了。也就是说你学这个专业,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一定是跟这个专业有关的。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必须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综合性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大学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评的那种职业的培训所。专业知识固然是重要,大家固然必须去认真地学习,但是你们在复旦仅仅做这点是不够的。按照怀特海德的说法,如果你仅仅只想学一些专业技能的知识,那么你是非常卑微的。因为纯粹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能够保证你真正能够学好专业,有时反而会扼杀你的文化生活和专业精神的基础。虽然专业知识是必须学习的,但是来到大学作为学生来讲,更重要的实际上是一个悟道的过程。
何为“道”?“形而上谓之道”,“道”首先是一套价值系统。儒学经典《大学》当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中国人认为智慧是以善为基础的,因而道自然也就包含了善。不仅如此善还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是道的终极目标。然而就现实来看,如果一个人对人类的存亡一点都不关注,对未来国家和民族将赋予你们的历史责任和担当一点都没有感觉,对崇高的价值体系没有过执着的追求,他就会缺少一个积极而又严肃的价值系统。这样的人在思想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必定会迷失自我。因此责任和担当应该是对道的一种悟,也是道的一种具体的外在表现。我曾经多次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包括对自己、对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有责任感。如果学校的教育只是重视一些专业的知识教育,而不重视德性的培养,那么很可能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我们每一个人在对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的追求当中,都不得不去思考一些十分基本的问题,这也是建立价值系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些问题包括人类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人类的终极命运到底会怎样等等。虽然这些问题很大,现在甚至于未来没有人能够对这样的问题提供一种完整的答案,但是我们必须对它进行思考。因为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才能获得一套崇高的价值。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人文精神应该总是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并宣示崇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他对崇高的价值体系的追求远远地高于他在物理上的巨大的成就。我们复旦大学实行通识教育,就是希望通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及专业课程改革,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到一种价值的追求当中去。虽然我们对这类问题不可能提供一个终极答案,但是我们至少能够提供一些思考线索,而这种思考线索的重要性在于启示人们如何让这个世界成为有道德、有精神和理智的世界,从而在充满着种.种困难的现实世界当中不至于迷失。不仅如此,而且我们还要为这个世界提供新的希望和合理性。在今天的中国,这套积极而严肃的价值系统,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说来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我们更具有使命感,才能让我们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具有更大的担当。
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传道,这个“道”就是传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而我们学生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悟道,就是去追求,去践行这个崇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谓的“道”也是一种智慧。智慧很难定义,在我看来,智慧是一种思考、分析和探求真理的综合能力,是掌握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也包含了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认识问题的方法。因此,智慧使人能够深刻地理解世上的事物乃至社会和宇宙。与智慧相比,知识只是获取智慧和悟道的一种途径而已。我们常说的升值引以为荣的智力只是“形而下谓之器”当中的“器”而已。就获取知识而言,在今天网络时代,我们有了更多的渠道来获取知识,尤其是诸如慕课等等网络视频课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教育获取知识的方式。以至于有人认为,在网络教育时代,大学教师将沦为节目主持人;而更加危言耸听的是,就连我们大学存在的必要性都应该受到质疑了。其实这种担忧并非什么新鲜的事,早在上世纪--年代,哲学家罗素就指出过学习并不是一个传播知识的过程,当然其中某些东西确实需要传播,但教师不是传播中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注意,知识传播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任何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可以从图书馆获取信息,现在途径更多了。如果我们把大学只是理解为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也就是传道授业当中的授业,学生也只是去接受授业,那么上述的担忧当然就不无道理。因此当时罗素就提醒我们,说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应该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知识。如果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那么教师可能是要失业了。其实,教书育人自古就是为了使得学生的心智更加成熟、人格更加独立,惟有人格的独立,方可获得智慧。因此,教育更为重要的内涵是传授思维方法,而学习的本质那就是获取隐藏在各种知识背后的智慧。
学习一定要悟道,悟道是获取智慧的过程。但是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既然道难以言说,中国古人就说“学必悟”。因为他们认为,认识“道”的最佳方法就是“悟”。悟道这个过程我想是不太可能通过网络或者软件来完成的。网络和软件能够做什么?在我看来,只有当某些知识能够非常准确地被定义,只有当学生在学习这一类知识的进步能够非常定量地、精确地来进行表征,那么相应的课程和教材确实可以实现一种网络化、自动化。然而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实现计算机编码,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授的能力;同样的知识,只有好的教授更能引导学生获得意想不到的洞见。
其次,网络上的论坛无法完整地复制现实当中的讨论这样一种微妙的互动关系和各种现实对话中的丰富性。除非在网络上参与讨论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小说家一样娴熟的技巧,有能力以小说或者散文的形式来重现复杂的思路和体现,这个要求是太高了。更为重要的是,悟道的过程实际上是贯穿于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微妙的互动关系当中的,这种微妙的互动关系才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因此,除了课堂教育以外,复旦大学是通过书院的方式来创造更好的这种互动空间和方式。这种互动是任何机器所无法模仿的,不管程序编得如何先进,不管技术如何发达,人毕竟是人,学生对课堂和书院里所遇到的辩论情境,以及与他人实时接触时的思考,机器无法复制。而这些恰恰将对学生产生极其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和大学的存在,其意义不仅没有被削弱,而且在当今显得更重要。在现代技术的挑战下,大学应将教育、教学更多的转向传道意义上的智慧教育,即授人以渔,以传授思维方法为主的教育。这种转变与其说是变革,还不如说是高等教育的某种回归,回到古代、古典关于教育的定义,回到更加注重智慧传授的教育,回到中国人说的传道。从而也能够让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智慧,获得一套崭新的、合适的思维方法。
悟道必须坚持持续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就是思考和思想。只有经过思考才能达到释惑,也才能解决你心中长久存在的一些迷惑的问题。曾经有人说过,没有经过谨慎慎思的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表明思考的重要性。当然“思”还是思想,我们虽然习以为常地说这个世纪是一个知识的时代,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脱离了思想,脱离了对道德的知识,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还是其它任何什么学科,一定都是一把双刃剑,可能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祸害甚至毁灭人类。要让知识真正服务于人类未来的命运,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和智慧,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道,以及对道本身的思考,思考人类的大道,思考我们每一个专业学科中的专业之道。人类近一两个世纪的巨大发展,基本上是基于20世纪中叶思想家们和哲学家们的思想而来的。人类在近一两个世纪以来,由于在技术上的巨大成功,也包括社会科学知识的巨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然法则、社会法则对人类自由的限制。但是我认为它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思想极度贫乏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所依据的所有思想,其原初和原形基本上都是在中世纪时候所诞生的。因此我更加希望在新世纪初时,将知识的时代转换成为一个思想的时代,转换成一个一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辈出的时代,转换成一个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家辈出的时代,因为科学也需要思想家。我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有再强的经济军事,若没有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就成不了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它最多是一个武装到牙齿的国家而已。同样,如果人类出不了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我们就很难解决当今和未来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而又复杂问题的挑战。
复旦的先贤们为我们选择的校训十分深刻,我认为它是对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种具体阐述。“博学而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矣”,所以我最近在对校训有关的诠释当中提到,我们的校训当中其实还有一个内在的重要逻辑,也就是唯有博学方可笃志,惟有切问方有近思,这样去做了,你们与别人包括与社会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也就是仁就在其中矣。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你们来到复旦学习一定是正确的选择,但是这也意味着你们将开始痛苦而又快乐的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我为什么要把痛苦放在前面?从我个人来讲,我不相信那种所谓快乐学习的说法,这就是刚才陈思和老师讲的,只有当你热爱它了,那么乐就在苦中。若你们在复旦悟得了这个“道”,那么在你们离开的时候,你们不仅具备了专业知识,而且你们将变得更加智慧、更有思想,对国家民族就会更有担当,对整个全人类也会更有担当。我希望大家成为这样的人!
校长的演讲训练【第六篇】
教学目标:
出自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学会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教学重难点:
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课型:新授课。
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学具: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一、预习展示交流,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1、读完课题后,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陶校长要做演讲、陶校长是谁?做什么演讲?给谁做演讲?)。
导入交流: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说说你想从这节课了解到什么?
二、明确目标。
1、结合课后生字自由读课文,解决在读课文中出现的障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分组讨论、合作。
1、小组内交流一下现在谁能做个演讲?从而明白演讲的一些注意事项。
2、小组内自由读课文,互相帮助解决课文中遇到的困难。能够把课文读熟练。
3、交流讨论,文章分为几个层次。
四、展现提升。
演讲稿正文共6个自然段,课分为3个段。
第一段(1):开门见山地提出演讲的中心议题——谈“每天四问”。
第二段(2—5):具体阐述“每天四问”,分别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三段(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五、巩固应用。
六、达标测评。
1、完成配套练习册一、二。
七、布置下节课的前置性作业。
1、这篇课文中的“每天四问”是按照一种什么形式呈现的?
第二课时:
一、预习展示交流,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1、这篇课文中的“每天四问”是按照一种什么形式呈现的?
复习导入:
1、读词语。
生命之本 否则 锻炼 健康 堡垒。
源泉 造福社会 专心致志 坚韧不拔 彼岸。
2、说说这篇演讲稿中陶校长共跟大家讲了哪几个问题。
二、明确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每天四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三、分组讨论、合作。
1、小组内讨论陶校长从哪几个方面提出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讲解陶校长提出的四个问题。
四、展现提升。
1、四问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2、每讲解完一个问题,认真读课文,体会陶校长的用心良苦。
五、巩固应用。
1、让学生能够复述课文。
2、用“即使……也……”、“既要……也要……”造句。
六、达标测评。
1、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2、建议在班队活动时召开一次演讲会,演讲内容可搜集合适的演讲稿,也可自己写、合作写。
七、布置下节课的前置性作业。
1、查找贾岛的简介。
2、在读《寻隐者不遇》的过程中,解决遇到的障碍。
3、查询古诗的意思。
教后反思:
校长的演讲训练【第七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让它滋润;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谢大家,因为大家给了我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使我有机会参加第三初级中学副校长竞聘,希望能在第三初级中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参加竞聘有三点优势第一年富力强,我1969年出生,比较年轻,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有着虚心好学,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第二阅历深厚,综合素质高。我于1986年参加工作,一直奋斗在大边沟中学教学第一线,担任班主任,教数学,是教学中的骨干,先后担任了教研组组长,工会主席,村小校长,湾甸子中学副校长,主抓教学工作,大边沟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不同角色的转变,为我今后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特别是在村小时,我能够带领大家构建一种团结、向上、和谐的工作氛围。湾甸子当副校长时让我体会到了责任与压力,当时湾甸子各方面工作都处在最低谷,我是被镇党委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才调到湾甸中学的,凭借自己的知识,能力,品德等非权力因素去赢得各方面的认可,促进相互理解,工作上的支持,感情上的共鸣,和王福荣校长经过两年的时间,取得显着成效,教师间的帮派没有了,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融洽了,改变了教师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有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他们能够潜心研究教育教学工作,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为湾甸中学夯实了基础。
大边沟九年一贯制学校,让我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每年的中考就是见证,虽然我们每年都要面临这样那样困难,但都被我们战胜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绩,特别是08年中考有24名考生,考取重点高中统招6人,指标到校2人,考取二高中10人的喜人成绩。今年效果也不错,19名考生,699分以上的有8人,二高中录取完只有一人没有领到录取通知书,可以说为大边沟学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可见,不同角色成就了不同梦想,取得的成绩见证我的成长历程。
第三、俗话说:“小用看业绩,大用看人品”,一路走来,我不仅仅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我认为认真做事的人,只能把事情做对,只有用心做事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做人不仅仅要做个好人,更要做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能够给别人带来帮助的人,俗话说得好:“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我有着吃苦耐劳、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凭借以上三点我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第三初级中学副校长之职。
大家如果能给我这个机会,我准备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 作为一名管理者,不仅仅在于如何去管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高层次去影响人: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领”教职工努力工作、用心工作、快乐工作。
第二、 与学校忍辱与共、做校长得力助手。在工作中,我能想校长之所想,急校长之所急,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到“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与学校忍辱为己任,将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全体教职工达成共识,调整好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配合好校长工作,成为校长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
第三、 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改变不了自己作为一个服务者的角色,我会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校,用人格魅力感染师生,让学校因我的存在更加精彩。
第四、 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方法不同,产生的效果就不同,我会寻求更有效、更科学的工作方法,摆正位置,当好配角,校长是鲜花,副校长是绿叶,我会扎实工作,实现绿叶的价值,遇事多请示、多汇报、多沟通,做到少抱怨、少误解,把握好分寸,做到主动而不妄动,到位而不越位。我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科学有效的工作效率、雷厉风行的工作节奏开展好工作,用出色的业绩向大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会更好的挑战自我、锻炼自我、超越自我,请大家相信我,支持我,只要大家给我这个舞台,我便还大家一个精彩。
校长的演讲训练【第八篇】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
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板题、交流资料、听范读。
1、板书解疑,陶校长(交流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录音范读)。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的好习惯,争取在()取得()。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字词。
1、讨论书写要点。
2、归类写字:
左右结构:演、锻、稳。
3、比较组词:
陶()炼()彼。
葡()练()履。
4、完成习字册。
5、抄写词语。
(设计2)。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
2、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
3、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
4、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
二、初读课文 。
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
正音:锻炼 堡垒 稳定 激励 鞭策专心致志韧性。
指导书写:锻炼 堡垒 激励等。
3、分段朗读。学生评议。
4、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
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5’。
1.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2.集体交流:
a.指名回答。
b.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
c.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
d.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
e.朗读体会。
3.总结:
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4.理清层次:
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5.齐读本段。
四、课堂练习。
1.熟读课文。
上一篇:质量月活动方案(案例)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