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的调查报告总结范例优秀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教育工作者的调查报告总结范例优秀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教育工作者的调查报告总结【第一篇】

为了丰富历史知识,也加强对历史的实践调查能力,本学期本班进行了多次历史考察。通过笔述、口述、访问等多种形式,并且结合拍摄、制作电子书等形式对几个具有赣南客家文化的围屋、古村等进行了实地考察,搜集并获得了了相关资料,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后的资料整理。现将本学期的历史调查进行总结,也谈谈本人对此调查后的体会、感想。现总结如下:

赣州是全国最大设区市,下辖18个县(市、区),总人口达830万。在赣南与粤闽边界线上有数百条大大小小的道路彼此相通,延伸着客家人迁徙的脚步。

在汉先民南迁、辗转、定居、生存、发展的过程中,赣州客家与当地土著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质。于今天看来,这种融合无疑构筑了博大深厚的赣州客家文化资源,其中尤以客家古村(镇)为最大文化资源。赣南的客家古村(镇)甚多,有以牛岗行著称的信丰大阿圩,以香菇著称的龙南杨村镇,以产金著称的南康赤土圩,以牛马岗会著称的石城高田圩,以茶篮灯著称的于都宽田圩,以酱酒著称的于都梓山,以瓷器著称的赣州七里镇„„还有具标志意义的一些古村,如夏府、白鹭、田村、密溪、东龙、三僚、唐江、营前、筠门岭、羊角堡等等。赣州客家古村(镇)的历史成因诸多,大多数古村(镇)因道路处于关隘或要汇之处而形成,部分因为军事、商业、围屋因素形成。现就以本学期实地考察过的地方为主要叙述对象:

一、因道路成就的古村(镇)——白鹭古村。

白鹭古村位于江西省赣县的最南端,毗邻兴国和万安,因此又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古。

来自

代白鹭村的地理位置、水路交通条件给明清时期白鹭村的发迹带来很大的优势。仗着缩短60公里流程和丰富的木竹资源打开了发家致富门路,这却也反映出自古“要致富,先有路”的道理。富了,就发展教育。教育,又反作用于经济,成为良性发展的规律。白鹭村的几百年兴衰史正是这一规律的体现。这里至今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以及浓厚的客家文化。到目前为止,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好集中的客家古村落,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一定规模的堂屋,祠宇共69座。只是在村里参观的时候,发现不少年久失修而倒塌的民居,几乎大部分现存的民居都缺乏有效的维护,听说现在村里正在申报历史文化名村,希望白鹭能借以得到妥善的保护。

白鹭古民居是沿着鹭溪呈月牙形分部,而且村里的四条主要街道,极似一大大的“丰”字。白鹭人很早就品评了村里含数字的主要景点,并归纳为“白鹭十景”:天一池、二义仓、三元官、四逸堂、五福第、六角亭、七姑庙、八角井、九成堂、十字街。虽然到现在,这十处街坊景观许多都不复存在了,但在白鹭老人的心里,一定保留着这些美好的记忆片段。白鹭民居以祠堂为主,分“专祀型”和“居祀型”两种,从建筑结构上看,大部分都是精美的雕花门楼和建筑实体围绕中突的天井构成的“四水归堂”式。祠堂外围的墙高大挺直,外墙的每块砖都要有一道研磨的工序,在没有水泥的时代,人们便用糯米和水来代替,虽经近千年的风霜,依然坚牢如初。

二、因围屋成就的古村(镇)——杨村镇的燕翼围、关西镇的新屋围。

主要有龙南县杨村镇的乌石围、燕冀围,关西镇的新屋围,安远县镇岗镇的镇岗围。这些古村(镇)共同的特点是族人都绕着巨围繁衍。

1.燕翼围。因高守如磬,而有高守围之称。要了解客家围屋的人,没有不到龙南杨村燕翼围来的。因为燕翼围是赣南围屋的代表物,它高大,雄奇,绝无仅有。

明末清初,粤赣边境的杨村时有战火烽烟滚滚,家道殷厚的赖福之和弟弟上赠、上球,奉祖敬溪公和父郁华外出避难,原想到黄塘高围亲戚家一躲,岂料对方无义,杀了探问的孝古子,于是改奔黄牛石避乱。待事息返回,只见“庐舍已为灰烬,闾井萧索,鸡犬不闻”。赖福之饮恨思痛,念及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古训,逐萌生了建造高守围的构想。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由丰城师傅领衔筑建新围的工程正式开始。据说,起基便用去银元一大谷斗,整个工程因过于浩繁,竟费了27年时间,历经三代,待其长孙济斯3岁时,庞大的围屋才矗立起来。峻工后的围屋呈方形,四层高15米,长42米,宽32米,面积1368米,房间136间,一层为膳食处,二、三层为居住,四层为战楼,有58个枪眼;围门有三层,门口有一生活用井,围内有二口暗井,一为水井,一为粮库井,平时以土埋之。因高大易守,可闭关自守一年不出围,而有“高守围”俗称。

直到道光29年,高守围始有了今天的“燕翼围”之名。这个雅名乃清朝道光二十九年赣州府台周玉衡所题。当时围屋的主人盛邀周玉衡来杨村高守围作客,并敬请府台大人题名,周为围屋主人相敬如宾的仪态,热情待客的真诚所感,联想到古语,便题了“燕翼围”名,取“夫妇举案齐眉、燕侣比翼”之意。民国时期,蒋经国先生也在此围小住过三天。

保护单位,2001年7月与燕翼围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江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关西新围,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围墙高约9米,墙厚2米,围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楼。关西围整体结构如巨大的“回”字,围屋的核心建筑就在中间的“口”字部位,其构造如同乌石围,是在客家民居“三进三开”特征基础上扩大为“三进六开”,从而形成“九栋十八厅”大型客家民居的典型建筑,共有主房124间。

关西新围开基祖徐老四,名名均,字韵彬,号渠园,因在八兄弟中排行第四,人称“徐老四”。徐老四经商致富乃至后来做关西围,与燕翼围不无关系。其时,他姐姐嫁在燕翼围,青少年时的老四常到姐姐家作客,时常为燕翼围的雄伟高守所神迷,内心暗藏竞争意识。姐夫赖世樟资助精明肯干的老四做木头生意,没想,他天生聪慧,生意竟渐渐做大。后来,有一回,他从赣州发排往南昌时,顺路搭了省府税官之公子返省,公子的父亲有感于徐老四慷慨助人,遂给了徐老四一块免税牌,从此,老四生意如鱼得水,呼风有风,唤雨有雨,一时间,许多排贩纷纷依附老四,也求徐老四给打上其“西昌”火印商号,徐老四则收商号费,从而盈利滚滚,搭靠着做生意,老四乐得收些小费,遂发财而富。

三、因商业成就的古村(镇)——田村镇的宝华寺。

主要有赣县的田村镇、南康市的唐江镇、会昌县的筠门岭镇。这类古村的特点是地处交通要汇、附近或本身是宗教文化中心。因此,商业成就的古村(镇)有一部分与道路成就的古村(镇)历史渊源上有一定交叉,如夏府因为十八滩而形成,历史也是繁荣一时的商业村。

1.宝华寺。田村被誉为“千年古镇”。它的成因有两方面因素。其一,历史上它是承接从鹭溪河至白鹭过来的中原先民之中间站,从路途上计算,正好是万安溯鹭溪河过来的客商夜宿之地,历代南迁客家先民在这里少做停息,带动了这里的商业繁荣;其二,它的境地内有两座古寺,即汉代契真寺和唐代宝华寺,古老的宗教文化活动影响并带动了这一古镇的商业繁荣。

宝华寺在田村镇的北面15公里,又名龚公山,为隐士龚毫所栖(龚毫系唐玄宗开元年间虔州知府)。宝华古刹,风水宝地,殿宇朴素,一派肃穆,清雅古韵,百代流芳。它是马祖道一名僧从赣州马祖岩避山鬼迁居至此的,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宝华寺以玉石塔、千人锅、千人床、千年柏、白果树、龙泉井、出木井、四方竹、古鼎钟、倒栽葱等合称为宝华“十宝”。玉石塔,原来是智藏大师圆寂后,唐宪宗谥智藏大师为大觉祥师,故而建塔,塔由玉石雕凿而成,故称玉石塔。全塔至今保存完好,塔高米,分七层,底座两米见方,塔内正面有一尊小佛像,塔身有唐代宾护李渤所撰碑铭,由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塔四周雕刻有动物、花纹等图案。雕刻细腻,雅致美观,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有“江南第一塔”之美称。

四、对客家民俗文化的感想。

(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风俗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有的现在仍传于民间,有些则在民间逐渐退化、消失。其间,有些则附带着相当浓厚的迷信色彩,但作为风俗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仍有其文化和学术上的价值。主要价值赣南客家民俗,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赣州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赣南区域的优秀民间民俗文化。是古文化的一种遗存,一种表现。发掘、抢救、保护客家民俗,其价值主要有三点:

1.学术价值。发掘、抢救和保护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将带动和促进整个赣南客家文化的弘扬。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掘、抢救和保护赣南客家民俗,不仅对丰富和完善中国客家文化。乃至对中国文化史的丰富和完善,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2.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赣南客家民俗,对赣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宏扬客家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促进人们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3.历史价值。赣南客家民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掘、抢救、保护赣南客家民俗,对于研究客家文化历史、客家民系能提供较好的生活素材和历史素材。

4.文化价值。赣南客家民俗是客家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们的良风美俗。是赣南客家先民的智慧的结晶、文化的集成。

(二)濒危状况:赣南客家民俗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作了许多发掘、抢救、弘扬工作,活动开展良好,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少。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民俗活动失去了生存的依托: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提高以及观念的变化,对一些客家民俗的兴趣愈来愈淡漠,民俗活动也愈来愈少,一些熟悉民俗活动的老人相继离世,年轻一代外出打工使赣南客家民俗的发展举步维艰,后继乏人,一些民俗项目的濒危状况难以改变。

在客家文化的孕育、成长及向外播迁中,客家文化内部也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整合,并在其整合过程中,不断地吸取周边文化的营养,来不断地发展与壮大自己。所以,客家文化与中国其它文化一样,又是不断发展的文化。正因为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客家文化中过去为适应自身生存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一些合理文化事项,如小农经济意识、小团体主义及与之有关的生活习惯等,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今天,也许会显得有些陈旧,有些不符合时宜。所以,作为客家的一员,我们应该跳出客家圈,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正确地认识与估量客家文化,以发扬客家人不断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弘扬客家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勇敢地抛弃其中不合时宜的因素。使客家人能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在维护祖国的独立、统一,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工作者的调查报告总结【第二篇】

榛子是铁岭县的林业特产之一,以果大、皮薄、味美而著称。经过近几年的连续开发,我县的榛子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垦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全县野生榛林垦复面积已经达到13万亩,20xx年我县正式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榛子之乡"。榛子产业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主导产业和农民致富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资源优势。铁岭县地处辽宁省北部,境内东部为长白山余脉,属长白山植物区系针阔混交林地带,雨量充沛,光照和土壤都十分适合榛子生长。全县野生榛林总面积17万亩,约占全市榛林总面积的1/2,主要分布在平顶堡、李千户、横道、大甸子、鸡冠山、白旗寨、腰堡、熊官屯、种畜场等九个乡镇(场),其中李千户、横道、平顶堡3个乡镇集中连片的榛林就有6万多亩,成为全县重要的榛子生产基地。目前全县建成千亩以上标准化榛园8处,年产榛子1000余吨,产值6600万元。仅榛子生产一项,东部山区9乡镇年人均增收近300元。

(二)生态优势。榛子主要生长在我县东部山区,远工业和生活污染源,本身就可以达到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的标准。同时我县又具备了发展绿色榛子和有机榛子的环境基础。20xx年,全县的187万亩耕地、山林、水面通过了环境评价。20xx年以来,又先后被评为省级优势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县、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县、"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整体推进示范县。20xx年李千户乡的1万亩榛林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这些都为发展绿色和有机榛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品牌优势。我县十分注重榛子品牌开发,先后注册了"宝华"、"铁珍"、"马侍郎"、"春园"、"刘迁"等知名榛果品牌,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20xx年,铁岭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榛子之乡","春园"和"铁珍"两个品牌通过了国家原产地保护认证,这为铁岭榛子取得了通关条件和关税上的优惠待遇。品牌效应拉动了榛子价格翻番上涨,青榛子收购价格由上个世纪的80年代的4元/公斤,90年代的10元/公斤,一路飙升到现在的24元/公斤,成品榛子的价格更是由每公斤10元、20元,一路上涨到60元。

(四)历史优势。榛树在我国已有六千多年的栽培历史。铁岭县种植榛子历史也较为久远。《铁岭县志》有:"本境有名特产。邑东诸山皆有之,其仁光圆甲于他处,秋末成熟,味极香,前清作进呈贡品"的记载。据考证,李千户乡的榛子从明朝万历年间就开始作为皇宫贡品,历经明清两代,享有"御榛"、"贡榛"的美誉,至今已有450余年的历史。

(五)市场优势。到目前为止,全县从事榛子生产、经营、加工及相关产业的人数已达2万多人,有经营榛果的榛子行及网点近千家,已牢牢占据沈阳、铁岭市场,并远销到广东、北京及东南亚等地。平顶堡镇小红石村农民佟宝华是全县最早承包榛子山、在城内开设榛子行、注册榛子商标的第一人,他经销的榛子除占领沈阳、大连、鞍山等地的市场外,还成功打入首都北京。小红石村另一榛子经营大户刘迁也将真空包装的榛子打入沈阳中兴、新盟两大超市,年销售量在5000公斤左右。

一是管理粗放。目前全县野生榛林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只有6万亩,仅是全县榛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大多数的野生榛林仍处于无序采摘、粗放管理的状态,有的只采不管,亩产只有几公斤,个别老化榛林甚至颗粒无收。就是纳入园化管理的榛子,也限于看护、倒茬、少部分防虫的简单管理。可以说榛子生产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造成榛子产量不稳定,品质不理想。目前全县榛子的亩产只有15公斤左右,产量的低下直接导致经济效益不明显,严重的制约了榛林产业的发展。

二是品牌杂乱。虽然我县在榛子品牌方面做得较早,品牌较多,但是由于受个人经济利益的驱动,全县榛子品牌仍处于各自为战、杂乱无章的状态,根本达不到"一个拳头对外",造成品牌优势不明显,外埠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近年来,"宝华"牌榛子的销量一直保持在5万公斤的水平,"刘迁"、"马侍郎"等品牌榛子的销量也在2万公斤左右徘徊。由于多个品牌的无序竞争,致使榛子销售还是局限在银州区或沈阳市,而且哪一个品牌都难以做大做强。

三是缺少龙头牵动。尽管我县成立了春园绿色产业集团、铁岭县贡榛有限公司、宝华榛子行等榛子龙头企业,但目前这些企业的基地规模只有2万亩,而且还仅处于收购榛子、粗浅加工、包装上市的初级状态,难以发挥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精深加工不够。榛子果实营养丰富,既可生食亦可炒食,味美可口并有止咳作用。果仁可制成精美的糕点,也可以制成榛子乳、榛子脂等高级营养品,还可以用于榨油,出油率可达50%左右。可以说榛子的综合利用价值很高,但现在我县榛子产业的终端产品只有榛果一种,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要想提高榛子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快高科技终端产品的开发,搞好榛子产品的精深加工。

(一)加快发展,扩大基地规模。虽然我县榛林面积在全市所占比重较大,但根本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榛子,一部分是本地所产之外,另一部分是从吉林、黑龙江以及辽南地区外运而来。由于外购的榛子质量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榛子在市场上的信誉度。因此要做大榛子产业,就必须扩大榛子基地规模。在做好野生榛林垦复的同时,积极采取退荒还榛和平地栽榛等方式,争取每年新发展榛林2万亩,到20xx年全县榛林总面积达到20万亩规模。

(二)集约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从野生自然生长到果园化管理,是提高榛子单产的有效途径。因此,提高榛子产量和品质必须在实行园化管理上下功夫,实现榛子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目前我县已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开发榛园的政策,探索出了一整套榛子生产技术。应进一步引导农民采取垦复倒茬、生物防治、疏敦疏果、定期灌溉、适量施肥等技术措施,提高榛子单产。实践证明,如采取上述措施,就可使榛子的亩产由目前的15公斤提高到30公斤,亩效益可由现在的280元提高到720元。

(三)组建协会,为榛农提供优质服务。要进一步把榛子产业做大,就必须尽快组建榛子协会,密切利益关系,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榛农的组织化程度。要以全县为单位,积极探索组建兴办榛子协会和榛子生产合作社,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为广大榛农提供一系列服务,形成全县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良性发展格局。

(四)整合品牌,积极开拓外埠市场。积极整合现有品牌,打造全国知名品牌,靠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开拓外埠市场,拓宽榛子产业的发展空间。在打造品牌的同时,积极利用"铁岭榛子"的品牌集聚效应,打造面向东北的榛子交易市场,向东北三省和更大的范围辐射,形成背靠东北、面向全国的榛子集散地。

(五)搞好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要把榛子产业做精做深,就必须丰富榛子的终端产品,实现榛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开发榛子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在扶强做大现有榛子加工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榛子精深加工企业,大力开发优质、特色榛子产品,真正把榛子产业发展成为振兴山区经济和强县富民的一项支柱产业。

教育工作者的调查报告总结【第三篇】

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酚、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时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硫醇等难闻气体,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江流总量的14%以上,而近年来,我国城市水污染问题严重,1998年监测的176天城市河段中,52%的河段污染较重,据统计,1999年全国城镇废污水排放总量为606亿吨,其中工业废水量占67%,废水污水排放总量较1980年增加了近一倍。根据水利部门监测结果。1980年全国受污染的河长比例为21%,1999年增加到38%。据监测,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好水标准。

(1)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细菌、有机物、重金属等)。

(2)分子团小,溶解力强。

(3)含有适量的氧气。

(4)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并呈离子状态,易于被人体吸收。

(5)呈弱碱性。

(6)具有负电位。

(三年前)。

(现今)。

远观水质无太大变化。

(三年前水样)(现今水样)(纯净水样)。

3人9人28人。

38人2人。

17人23人。

中年中年中年。

21人9人。

10人20人5人25人。

老年老年老年。

10人6人4人。

16人4人。

13人7人。

(我们的调查问卷)。

时有污水溢出等等,这些都成了杭城水资源污染的主谋。据了解,水一旦被污染,其恢复自净十分困难,甚至要一百年以上。看来对水进行保护刻不容缓。

我们应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保护河水,杜绝污染的自觉性,加强城市污水处理以及相关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水资源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保力度,提高我市水资源的质量,为国家防治水污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育工作者的调查报告总结【第四篇】

夏天的家乡海岛,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蔚蓝的大海上,波光磷磷,渔民都会不约而同的聚集在海边,大人们谈论海市,谈论家庭,小孩们或跳进大海畅游一番,或在海边嬉闹玩耍,都陶醉在大海母亲宽阔温暖的怀抱里。这是我童年的家乡海边景象,现在可这只是留在心中童年的梦想。

做为一名新一届的政协委员,我深感自身责任重大,联系我多年的所见所闻,以及我和学生一起所做的调查报告,现分析总结如下:

(一)造成海水污染的`原因;

1、生活垃圾直接倒入大海;

2、渔轮修理造成的废油污染;

3、近海养殖的有机饲料造成有机污染;

(二)防治的措施:

1、严禁生活垃圾直接倒进大海:

做为一名新一届的政协委员,我深感自身责任重大,联系我多年的所见所闻,以及我和学生一起所做的调查报告,现分析总结如下:

(一)造成海水污染的原因;

1、生活垃圾直接倒入大海;

2、渔轮修理造成的废油污染;

3、近海养殖的有机饲料造成有机污染;

(二)防治的措施:

1、严禁生活垃圾直接倒进大海: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林山青在就如何保护好海洋环境,发展海水养殖业等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出,要保护好海洋环境,必须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入海总量,也就是说要严禁生活垃圾直接倒进大海。所以希望有关部门当机立断,坚决杜绝这种换汤不换药的环境措施,因为把陆地上的垃圾倒入大海的卫生行为,就连小孩都知道那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可笑行为。

2、建立废油回收工厂,循环利用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鹿西100多对的渔轮每年都要整顿修理,大量的废油直接倒入大海,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如果政府部门出面协调建立废油回收工厂,创办相关的乡镇企业,既保护了海洋环境,又可以使石油资源得到循环利用,还减低渔业资本,增加国家税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真可谓一举四得。

3、合理规划,适度控制养殖规模:

同时,由于渔业活动会对海洋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尽管目前我国大部分近岸海域增养殖区的环境质量基本能够满足海水增养殖的环境要求,但为做到海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海洋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我们的有关部门对洞头沿海各地在发展海水养殖业时应从长计议,乡镇部门要注意搞好合理规划,适度控制养殖规模,减少养殖活动本身造成的污染。只有保护好海洋环境,海水养殖业才能在健康的轨道上持续、快速发展,为渔业经济发展、渔民增产增收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增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措施,坚持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绝不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让我们的大海母亲永远象童话般美丽,让我们鹿西的子孙后代都能在大海那宽阔温暖的怀抱里健康成长!

教育工作者的调查报告总结【第五篇】

如下:

1、信息工作:20__年,全局政务信息撰写目标为450条,被__市委、市政府和__市司法局各类简报采用目标为120条。截至目前,我局各科、室、处、所、中心已撰写各类政务信息共398条,编改196条,向市委、市政府及上级部门报送各类司法行政工作动态、措施和经验信息179条。一年来,各类信息被《崇州信息》、__市《政务专刊》以简报形式采用10条;崇州公众信息网以政务动态形式采用30条;被__市司法局以《成都司法行政简报》(工作动态、队建动态)形式共采用20条,其他各类工作简报形式采用5条;为《成都日报》提供素材1条。

2、继续采取季度通报形式,定期对全局各科、室、处、所、中心的信息报送及采用情况进行考核通报,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共同改进。

4.完成“崇州司法·20__上半年刊”1期,并已全部赠发到__市有关单位及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相关领导处。

6、正在积极编写“崇州司法·20__下半年刊”1期。

等文字材料。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措施经验类信息报送较少;。

2、对典型性、创新性工作信息的关注和挖掘力度不够;。

3、要进一步提升反映公证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服务民生、全局性调研工作、特色亮点工作等重点工作的信息数量和质量。

三、明年工作打算。

1、要进一步加大对经验类、典型类、创新类重点信息的深度挖掘和报送;。

2、要加强信息时效性;。

3、进一步提升调研文章质量。

48 1922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