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讲解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通用4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讲解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通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讲解【第一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约70万件,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当然,在这些文物里面,就其发掘的意义和价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其间出土的不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还有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乐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许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国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为国内所罕见。众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从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礼制、战争、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因此,我们到湖北省博物馆,不仅仅是去参观几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忆古老的中华文化。那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区域文化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摇篮,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三种区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为重要,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也不高,几乎是不足称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发展。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而且战争频繁,群雄割据,诸侯争霸。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候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楚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距武汉市约165公里,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许多器物上反映了强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因此,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还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较大的。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室模型,它是根据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
前面我们说过,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礼器展厅中,共展出了礼器用品38种134件,是我国历年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时间里可以慢慢的欣赏,领略我国悠远的古文化。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到楼上继续参观。
最后大家将要看到的便是世界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优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模、合金、浇铸、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处理得十分恰当。
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为了满足各种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聆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聆听这个时间长廊传来的音乐。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湖北省博物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讲解【第二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徜徉于历史的长河中,看荆楚风云,听古曲清音,与古人对话。
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是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点)。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余件(套),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有《郧县人——长江中游的远古人类》、《曾侯乙墓》、《九连墩纪事》、《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土与火的艺术——古代瓷器专题展》等十多个展览。
馆藏的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举世闻名,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馆区内绿荫掩映,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临时展览馆等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构成一个硕大无朋的“品”字。其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屋面采用深蓝灰色琉璃瓦铺装。是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也是武汉市一座光彩夺目的标志性建筑和对外开放的一大精品名牌景观。
今天我们主要参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曾侯乙编钟和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剑。在到博物馆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曾侯乙墓发现的经过和出土文物的情况。
曾侯乙墓。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这座木椁墓,木椁保存完好、墓坑呈不规则多边形、面积达220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在当时乃全国之最。它比1972年在长沙发掘出土西汉女尸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大了整整五倍。踞后来考证,这就是距当时发掘已有2411年,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的曾侯乙墓。曾侯乙墓经过发掘、整理,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其中有规模巨大的乐器、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及造型美观的漆木器等,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下面我们专门来看看墓中出土的各种器具古玩。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包括兵器和乐器)共有6千多件,都是实用器,总重量2340多公斤。它们大多数出自东室。成组成套,排列有序,显然是根据墓主人生前宴乐的情景特意安排的。像这样完整的陈放场面,在古墓的发掘中是罕见的。曾侯乙墓的青铜礼器中,食器、酒器、水器三大器类齐备,器物组合大体沿袭了周代传统的“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组,豆成对,盘、匜匹配”的格局。不过在器形、器物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则呈现许多新的特征和文化。
鼎是中国古代食器中最多的一种。大家对“鼎”了解吗?先秦时人们对鼎特别重视。在祭祀天神、地祀、先祖等重大仪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食粮,是最重要的祭器。曾侯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镬鼎、盖鼎多种。在曾侯乙墓所出土的食器中,最重要的是能反映礼制和曾侯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们制作精巧,完好如初,十分珍贵。簋在祭祀、宴享等仪式和活动中与鼎配合使用。周礼规定,在仪式中,诸侯用九鼎八簋,曾侯乙墓出土九件正鼎、八件铜簋,这便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成语“一言九鼎”的渊源,正好和其身份相符。这套“九鼎八簋”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曾侯乙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金玉料器,数量之多,实在罕见。中国古代有所谓君子佩玉之说,所以玉器是身份的象征。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最精美的玉器要算十六节龙凤玉挂饰。出土时这件玉饰置于墓主头部,可能为冠上的玉缨(帽带)。
应该说,曾侯乙墓出土的最大收获就是乐器,墓中出土的乐器有钟、磬、鼓、瑟、琴、
笙、排萧等,乐器中最重要的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共65件,全部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钟架为铜木结构,由两列三层漆绘木质横梁联结成曲尺形,横梁以蟠龙纹青铜套加固,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全套编钟有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律如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的乐曲。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讲了这么多,大家对曾侯乙出土的丰富精美的文物一定已有所了解,对神奇的曾侯乙编钟一定心驰神往,我们可以在这里稍作逗留,看看漆器字画、车马兵器。一会儿我们将参观博物馆里的另一件宝贝——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大家看,这柄剑,就是被誉为“中国古代兵器之王”的越王勾践剑。该剑于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望山1号楚墓。剑全长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型挺拔、庄重,制作精良考究,保存完好如新,剑身上面满饰黑色菱形暗纹,剑格的一面由绿松石镶嵌,组成美丽的图案,另一面则镶嵌着蓝色琉璃,整个装饰显得典雅、华贵。靠近剑格处有两行错金鸟篆铭文,内容为“越王鸠浅自乍用剑”。“鸠浅”就是“勾践”,这八字铭文准确无误地标明了剑主人的身份和名字,使我们知道面对的是一件名副其实的稀世珍宝。越王勾践剑出土时插在木质剑鞘里,出鞘时寒光闪闪,耀人眼目,剑刃薄而锋利,令人赞叹不已。平时我们只是在电视里看到闪着寒光的剑,今天大家可以一饱眼福了。迄今为止,越王青铜兵器先后出土已达近二十件,但越王勾践剑的工艺之精美,造型之奇特,制作之精良,则首屈一指,无与伦比。越王勾践剑作为建国以来湖北省出土的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其当之无愧的原因,不仅在于剑本身所具有的精美绝伦的工艺价值,还由于剑主人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显赫的经历,那便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剑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无可辩驳地展示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好了,朋友们,湖北省博物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这次历史之旅能在您的心里留下深深的震撼,也希望不久以后能等到大家的再次来临。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讲解【第三篇】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是武汉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身旁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他有着5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们的旅游大巴。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再这次旅游活动中玩的高兴、玩的开心!
按照行程,我们今天将要参观的是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同时也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同时,它也是湖北最重要的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公益性文化机构。馆藏有反映湖北省从原始时期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类文物约70万件,这些藏品绝大多数来自考古发掘和各地征集,其中以出土文物为主,既有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基本反映了湖北地区古文化的面貌。馆藏文物丰富、器类齐全,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摇篮,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三种区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为重要,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也不高,几乎是不足称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发展。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而且战争频繁,群雄割据,诸侯争霸。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期不断扩张。于此同时,楚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了吧,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展馆去领略那古色古香的悠久文化吧。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室模型,它是根据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
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的灵魂,防止鬼怪的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的是它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礼器展厅中,其展出了礼器用品38种134件,是我国历史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时间里可以慢慢的欣赏,领略我国悠久的古文化。
欣赏完礼器展厅,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到楼上继续参观。
这里展出的是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春秋战国时期新颖的作战武器脱颖而出,此墓出土的兵器,数量多,质量精,正是当时社会大变动,技术革新的反映。看完兵器部分,大家一定会在脑海中呈现出群雄割据、诸侯争霸的战争场景。
最后大家将要看到的是便是世界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桐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优美的音色,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模、合金、浇铸、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处理的十分恰当。
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现在经过考古学家们的共同努力,曾侯乙墓的全套乐器已经全部复制出来,面对这些古代的杰作,真叫人叹为观止,称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大概也不为过吧?为了满足各种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久的历史长河之畔,聆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聆听这个时间从长廊传来的编钟之乐。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的省博之旅到此就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与服务能够成为大家今后美好的回忆,同时也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顺心,期待我们下次再见!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讲解【第四篇】
想要知道如何更好地像顾客来介绍湖北省博物馆呢?本文的内容是湖北省博物馆
导游词
大全,欢迎参阅。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湖北省博物馆。
(如大家所想的一样,)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收藏、研究、展览历史和革命文物的中心,共收藏文物约70万件,其中有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举世瞩目的珍品。当然,在这些文物里面,就其发掘的意义和价值而言,恐怕得首推目前展出的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其间出土的不仅有被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梅柳英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还有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漆棺、漆器、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种类繁多的兵器、车马器、乐器以及玉器、金器和许多日常用品等。在我国古代史上,一次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齐全为国内所罕见。众多的出土文物反映了从墓葬制度到祭祀、宗教礼制、战争、科学技术以及日常生活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因此,我们到湖北省博物馆,不仅仅是去参观几件出土文物,而更重要的是去追忆古老的中华文化。那么,曾侯乙墓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区域文化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摇篮,它孕育了长江流域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吴越文化,三种区域的文化中,以楚文化至为重要,而那时的楚文化只是综合了中原文化的末流和楚蛮文化的余绪,特色还不多,水平也不高,几乎是不足称道,一直到了春秋中期,才有了发展。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大动荡、大转变时期,不仅学术上百家争鸣,而且战争频繁,群雄割据,诸侯争霸。楚国正是在这样一种时候不断扩张。与此同时,楚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吸收、融合之中,逐步形成了有异于中原周文化而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种区域文化。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谈一谈曾侯乙墓和曾国。曾侯乙墓的发掘地点是在今湖北随州,距武汉市约165公里,从曾侯乙墓的出土文物来看,在礼制上它沿用了周的一套东西,但在许多器物上反映了强烈的楚文化特色,有的则是周、楚文化艺术特色的综合。因此,很难单纯的把曾侯乙墓归于楚文化还是周文化的范畴。学术界一般单称其为曾侯乙墓,而不称其为“周墓”或“楚墓”,有人干脆提出了曾文化的概念。既然曾侯乙墓既不属于周,又不属于楚,而又同时具有两者的特色,我们可否说它反映的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主流--中原周文化和南方楚文化呢?从这一点上看,曾侯乙墓发掘的意义不亚于甚至超过秦始皇陵的发掘,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常言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还是让我们一起到里面去看看吧。
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这在同时代的墓中规模是较大的。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椁室模型,它是根据1:10的比例制作的,其中,整个墓室分为兵室、礼室、和乐室三大厅,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参观。
前面我们说过,曾侯乙墓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要想在有限的空间全部展出是不可能的,这里展出的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大家请看,这件鹿角立鹤是这个古墓中造型艺术和铸造工艺都比较高的一件杰作,它由鹿的角,鹤的身子、鸟的翅膀组合而成,当然自然界中是不存在这种动物的,它是人们想象出的一种仙鸟,放在墓穴中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守护死者灵魂,防止鬼怪侵袭,再就是护送死者灵魂升天。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铸造工艺也是比较讲究的,这反映了当时的青铜铸造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在礼器展厅中,共展出了礼器用品38种134件,是我国历年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较全的一次,所以,大家在余下的时间里可以慢慢的欣赏,领略我国悠远的古文化。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到楼上继续参观。
最后大家将要看到的便是世界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编钟源于我国原始社会,乐宫中最为显赫的属编钟,巨大的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全套编钟总重为2500公斤,它至今保留着优美迷人的音色,有深沉浑厚的低音、铿锵圆润的中音、清脆响亮的高音,整套编钟铸造十分复杂,要经过设计、制模、合金、浇铸、铸后加工等多道工序,编钟的装配、布局从力学、美学、实际操作上都处理得十分恰当。
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为了满足各种中外游人的需要,湖北省博物馆在每天都要安排大型编钟演奏,让您徜徉于那悠悠的历史长河之畔,聆听这人间仙乐,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聆听这个时间长廊传来的音乐。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湖北省博物馆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一下,半小时后在大门口集合上车。)
各位游客,大家好,位于武汉市东湖畔的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重要的国家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博物馆内绿荫掩映,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编钟馆等仿古建筑三足鼎立,构成一个“品”字,其布局体现了古楚国建筑的“一台一殿”、“多台成组”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
游览湖北博物馆,最值得看的是四大镇馆之宝:1978年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可以演奏中外各种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精品之作越王勾践剑,至今锋利无比,在它边上展出的是“吴王夫差矛”,生前两人是死对头,死后两人的兵器“在一起”;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地质年代距今约100万年,早于北京猿人的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是元代青花瓷中极其罕见的精品。“元青花”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反映人物图案的器物更为罕见。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的疆域,博物馆的日常展览具有非常鲜明的古楚文化和古代长江流域文明的特征。目前馆内常设展览有《楚文化展》、《郧县人——长江中游的远古人类》、《屈家岭——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盘龙城——长江中游的青铜文明》等。这些展览,展示了与北方黄河文明不一样的中国南方古代文明。
在博物馆观赏文物之余,还可以欣赏编钟表演。在馆内的演奏厅,每天有四场编钟表演,时间是10:30、11:30、14:30、15:30,每场演出时间约20分钟。看编钟表演需要另外收费,每场15元。
馆内展出文物和陈列位可能因需求而变动,游客可以依照馆内的指示牌进行参观。湖北博物馆内设有游客休息区域和商店,商店内出售仿制的部分文物。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湖北省博物馆,徜徉于历史的长河中,看荆楚风云,听古曲清音,与古人对话。
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是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点)。其中一级文物近千余件(套),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乐器陈列馆。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有《郧县人——长江中游的远古人类》、《曾侯乙墓》、《九连墩纪事》、《秦汉漆器艺术》、《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土与火的艺术——古代瓷器专题展》等十多个展览。
馆藏的郧县人头骨化石、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举世闻名,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馆区内绿荫掩映,综合陈列馆、楚文化馆、临时展览馆等高台基、宽屋檐、大坡面屋顶的仿古建筑三足鼎立,构成一个硕大无朋的“品”字。其总体布局高度体现了楚国建筑的中轴对称、“一台一殿”、“多台成组”、“多组成群”的高台建筑布局格式。整个建筑风格突出了楚国多层宽屋檐、大坡式屋顶等楚式建筑特点,建筑外墙为浅灰色花岗石装饰,屋面采用深蓝灰色琉璃瓦铺装。是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也是武汉市一座光彩夺目的标志性建筑和对外开放的一大精品名牌景观。
今天我们主要参观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曾侯乙编钟和被称为“天下第一剑”的越王勾践剑。在到博物馆前,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曾侯乙墓发现的经过和出土文物的情况。
曾侯乙墓。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国的国君,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讲,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这座木椁墓,木椁保存完好、墓坑呈不规则多边形、面积达220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在当时乃全国之最。它比1972年在长沙发掘出土西汉女尸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大了整整五倍。踞后来考证,这就是距当时发掘已有2411年,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的曾侯乙墓。曾侯乙墓经过发掘、整理,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许多都是前所未见的珍品。其中有规模巨大的乐器、制作精美的青铜器及造型美观的漆木器等,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下面我们专门来看看墓中出土的各种器具古玩。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包括兵器和乐器)共有6千多件,都是实用器,总重量2340多公斤。它们大多数出自东室。成组成套,排列有序,显然是根据墓主人生前宴乐的情景特意安排的。像这样完整的陈放场面,在古墓的发掘中是罕见的。曾侯乙墓的青铜礼器中,食器、酒器、水器三大器类齐备,器物组合大体沿袭了周代传统的“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组,豆成对,盘、匜匹配”的格局。不过在器形、器物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则呈现许多新的特征和文化。
鼎是中国古代食器中最多的一种。大家对“鼎”了解吗?先秦时人们对鼎特别重视。在祭祀天神、地祀、先祖等重大仪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食粮,是最重要的祭器。曾侯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镬鼎、盖鼎多种。在曾侯乙墓所出土的食器中,最重要的是能反映礼制和曾侯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们制作精巧,完好如初,十分珍贵。簋在祭祀、宴享等仪式和活动中与鼎配合使用。周礼规定,在仪式中,诸侯用九鼎八簋,曾侯乙墓出土九件正鼎、八件铜簋,这便是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
成语
“一言九鼎”的渊源,正好和其身份相符。这套“九鼎八簋”被定为国宝级文物。曾侯乙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金玉料器,数量之多,实在罕见。中国古代有所谓君子佩玉之说,所以玉器是身份的象征。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最精美的玉器要算十六节龙凤玉挂饰。出土时这件玉饰置于墓主头部,可能为冠上的玉缨(帽带)。
应该说,曾侯乙墓出土的最大收获就是乐器,墓中出土的乐器有钟、磬、鼓、瑟、琴、
笙、排萧等,乐器中最重要的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共65件,全部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钟架为铜木结构,由两列三层漆绘木质横梁联结成曲尺形,横梁以蟠龙纹青铜套加固,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 全套编钟有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律如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的乐曲。这套编钟以其造型美观,铸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备齐全,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音频准确而成为我国古代编钟之最。
讲了这么多,大家对曾侯乙出土的丰富精美的文物一定已有所了解,对神奇的曾侯乙编钟一定心驰神往,我们可以在这里稍作逗留,看看漆器字画、车马兵器。一会儿我们将参观博物馆里的另一件宝贝——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剑。大家看,这柄剑,就是被誉为“中国古代兵器之王”的越王勾践剑。该剑于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望山1号楚墓。剑全长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型挺拔、庄重,制作精良考究,保存完好如新,剑身上面满饰黑色菱形暗纹,剑格的一面由绿松石镶嵌,组成美丽的图案,另一面则镶嵌着蓝色琉璃,整个装饰显得典雅、华贵。靠近剑格处有两行错金鸟篆铭文,内容为“越王鸠浅自乍用剑”。“鸠浅”就是“勾践”,这八字铭文准确无误地标明了剑主人的身份和名字,使我们知道面对的是一件名副其实的稀世珍宝。越王勾践剑出土时插在木质剑鞘里,出鞘时寒光闪闪,耀人眼目,剑刃薄而锋利,令人赞叹不已。平时我们只是在电视里看到闪着寒光的剑,今天大家可以一饱眼福了。迄今为止,越王青铜兵器先后出土已达近二十件,但越王勾践剑的工艺之精美,造型之奇特,制作之精良,则首屈一指,无与伦比。越王勾践剑作为建国以来湖北省出土的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其当之无愧的原因,不仅在于剑本身所具有的精美绝伦的工艺价值,还由于剑主人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显赫的经历,那便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剑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工艺价值,无可辩驳地展示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好了,朋友们,湖北省博物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这次历史之旅能在您的心里留下深深的震撼,也希望不久以后能等到大家的再次来临。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
现在我们正前方的是博物馆的三座主要建筑,如果从高空俯瞰,他们呈现一个品字形的格局,一主两翼,中轴对称,具有浓郁的楚文化建筑风格。位于我们左手边的是楚文化馆,中间的是综合陈列馆,右边的是编钟演奏馆,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楚文化馆参观。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楚文化馆,馆内的这面墙展示的是楚国特色的漆器文化,大家看到了中间的那个符号了么?可以猜一下它是什么字,它是一个“水”字,周围的是四个字是“太一生水”,出自荆州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郭店楚简上,其大意讲述的是宇宙生成的先秦道家理论。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是在荆州出土的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越国的国王佩剑为什么会在楚国呢?目前历史学家有两种观点,一说是作为楚越两国连姻的嫁妆带到楚国来的,另一说是楚国发兵攻打越国时作为战利品带到楚国来的,这把剑因为剑身上被镀上了一层含铬的金属而千年不锈,充分向世人展示了春秋时期越国高超的铸剑技术。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第二件镇馆之宝,位于综合陈列馆的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文字材料说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国诸侯王,编钟是1978年于随州出土的,随州在古文献记载中属随国,为什么在这里会有一位曾国国君的墓出现呢?历史学家们考证出曾国和随国的姓氏、疆域、年代等均相吻合,所以得出了曾和随为“一国两名”的判断,但是因为没有直接证据而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曾侯乙编钟已经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全套编钟共65件,分三层,每件铜钟敲打正面和侧面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被称为“一钟双音”,也许是铸造过于复杂的缘故,汉代以后编钟的制造技艺就失传了。
接下来我们参观的是第三件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四爱图”,即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大家可以先看一下这个梅瓶的形状,肚子很大口很小,这就好比我们做人要想成功,第一肚量要大,就是我们常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第二守口如瓶,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这是一件在湖北钟祥明代郢靖王墓出土的元青花精品,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梅瓶,梅瓶早期是用来装酒的容器,后来因为体形似“窈窕淑女”的身姿,而渐渐转变为陈设观赏用的艺术瓷。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是第四件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化石,郧县人的年代非常古老,地质年代早于北京人,与蓝田人的年代相当,但郧县人化石在体质上却显示出许多早期智人的特征,这一发现,改变了人类起源非洲的传说,也是湖北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各位游客,今天下午的参观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在参观浏览过程中给予我的支持和配合,也欢迎大家对我的导游服务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我祝大家一路平安,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