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公文写作三部曲:领会意图、积累资料、模仿范例
一、领会意图,及时把握公文写作的方向
公文写作通常都有一定的目的和意图。动笔前准确领会领导意图,防止所写公文脱题离纲,文不达意,是提高公文写作速度的关键一步。
要分析清楚要素。起草公文首先要考虑行文目的。要分析清是向上级汇报还是向下级讲话,是内部交流还是公开发表;其次要明确格式和文体。要弄清是上行文、平行文,还是下行文,还要弄清是请示还是报告,是汇报还是总结,是演讲稿还是讲话稿等等;最后还要确定人称用语。公文是以第一人称写,还是以第三人称写,都要及时与领导沟通好、商定好,防止“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少走弯路。
要符合领导风格。“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撰写公文除要求实事求是、语言规范外,还需符合领导的办事风格、语言特点,不同的领导讲同一问题却有着不同的风格,撰写公文的语言特点、风格自然也不相同,喜直来直去的,则要用原汁原味的土话,实实在在地去写;爱生动文雅的,则要形象生动地、风趣幽默地作准备;好谈古论今的,则需引经据典、文言诗词并用,越古越有味道;同时还要注意控制篇幅的长短,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力求使所撰写的公文符合领导的“口味”、对领导的脾气,达到快速过关之目的。
要进行换位思考。首先要把自己摆到听众中去。从受文对象、发送范围切入,依听众的职业特点、思想状况及平时所掌握的信息,认真分析听众的心里,准确判断他们想听什么、需要什么,尤其是听众迫切想知道和急需想解决的问题,更要想周全、写到位;其次要站在讲话领导的角度上。从基本观点、解决问题入手,依领导的工作方法、思维习惯及单位近期工作动态,认真分析全局的工作,准确判断出单位目前需解决的问题和要实现的目标。
二、积累资料,全力打牢公文写作的基础
公文写作常被比喻为“来料加工”,这个来料就是日常积累的资料,资料全面详实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加工出来的“产品”的合格率。
要积累单位的资料。对单位资料的积累要尽可能地做到全面详细。一要积累单位的历史资料。如单位的组建过程、名称变更、隶属关系、发展过程、组织沿革、人事变迁、重大事件等;二要积累单位的公文资料。如单位历年的工作总结、工作要点、会议纪要、典型材料、重点工作、中心任务及当年的工作指标、工作要点、重大事项安排等;三要积累单位的数据资料。如单位的编制实力、现有实力、生产规模、完成指标、出口创汇、占地面积等。
要积累驻地资料。首先要收集驻地的地理资料。如地理分布,气候特点、人口数量、区域划分、县市设置、经济特色等;其次要收集驻地的节日资料。如当地的解放日、民俗日、重大工程项目庆典日等活动的信息;再次要收集驻地的人文资料。如文物古迹的历代演变、名川大山的来历传说、历代名人传记、现今的旅游状态等。
要积累时事政策资料。要及时收集党和国家出台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也要收集上级单位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要及时收集党和国家号召学习的先进典型的事迹材料,也要收集本单位、本行业的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要及时收集党和国家为本行业提出的发展方向,也要收集本单位超前发展的理念、层出不穷的新鲜词汇。
三、模仿范文,快速打造公文写作的精品
模仿范文进行公文写作是公文写作者入门的有效捷径,也是提高公文写作速度、出精品的必然之路。
模仿固定格式的公文。公文在长期的使用及不断的演变和规范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固有模式和一些特殊要求,其中部分公文还具有了相对固定的格式,如命令、通知、请示等,这类公文有着固定的开头用语、过渡用语及结束用语。对于这类公文的写作我们完全可以套用那些语言组织精练、结构严谨的现成公文来快速“移植”成文。
模仿单位高手的公文。所谓高手就是单位的“大笔杆子”,他们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经验,具备了较深的理论造诣,且单位的一些公文皆是其殚精竭虑、废寝忘食的结晶,具有极佳的形式和模式,堪称范本;同时,单位的大笔杆子还十分熟悉本单位领导的特点和习惯。向他们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公文的起草程序、格式规范、处理过程;模仿他们的公文,可以快速领会公文的写作要领、技巧处理、写作要求;另外,还可了解领导喜欢的公文风格及对公文要求的习惯。对此,要悉心学习、仔细揣摩、借鉴掌握,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努力实现公文写作的跨跃式升级。
模仿名人大家的公文。鲁迅讲:“凡是已有定评的大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这就有力地为我们模仿公文写作指明了方向。当然,名人大家的公文因年代、历史等原因在格式上不一定符合现代公文的要求,但其行文的语言与文风依然耀眼夺目,是公文写作模仿的重点,要模仿他们简明质朴不枯燥,新颖生动不浮华,简洁精炼的语言;要模仿他们内容充实不冗长,文章短小不空洞,严谨规范的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