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精编5篇
【导言】此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
关键词:科学;科学精神;科学真理
由于科学自身包含着经验与理论、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本性,在科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总是不断地暴露自身的缺陷,不断地进行自身否定,从而也不断地完善自身,科学是内在的包含着真理的。
一、科学是革命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人类驱使自然力量为自己服务的强大手段,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
首先,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科学就是真理。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是由于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它发展的结果必将与旧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进而成为导致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重要因素之一。马克思在阐明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的同时,明确指出科学技术在整个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变革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重要作用。
科学的进步带动人类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而生产力的发展又会导致制度的变革。具体说来就是新兴的阶层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回进行一系列改革,就如同从奴隶、封建、资本、社会各个制度的变革,所以说科学技术又是革命的力量。
其次,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最后,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十九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环节,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可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它和生产力因素、人的发展因素以及其他社会因素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而科学技术本身又可分解为若干相互关联的因素。
首先,科学技术可以促使社会财富增值。现代科技不断地向生产活动和其他经济活动注入其成果,使现代生产力能够不断发展。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投入一定量的劳动和资金可以创造一定量的财富。当技术进步时,投入等量的劳动和资金可以获取更大的财富。等量的劳动和资金投入在不同技术条件下创造的财富的差额,是由技术进步创造的。根据商品价值量和财富量相一致的观点,科学技术就是商品价值的源泉。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收入效益。因此,可以认为,科学技术在创造商品价值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科学技术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中,人的因素日益重要。现代化生产不断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而大量的革新者、创造者、发明者等等高级人才则成为开拓新的生产力的主要力量。现代生产力是建筑在不断采用新的科技成果基础上的,科学技术进步在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又为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最后,科学技术是体制改革的动力。各个国家都力争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以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综合国力。谁落后,谁就会被动挨打。科技落后会使国家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处于软弱地位;而且,会使产品缺乏竞争力,在贸易中就只能提供原料和劳动力,事实上就会成为科技先进国家的新型殖民地。因此,各个国家都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科学技术并为适应这种发展的要求而实行改革。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是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著名论断。第二,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马克思认为,科学本身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因而是知识形态人类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形式。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必须经过转化才能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即将科学技术物化为新的劳动工具盒新的劳动对象,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马克思、恩格斯把后一个方面视为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根本途径。第四,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第五,科学作为生产力,既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上层建筑和思想文化的发展。马克思认为,机器的发展则是使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科学看成是一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为不断演进的社会实践所证实。
四、科学代表人类的未来。
当今世界正在进行着一场以经济为核心、以科学为依托、以整治外交为杠杆、以军事为后盾的激烈较量。这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打的是一场商品和科技的世界大战,进行的是一场科学家的战争。科学正日益强烈地冲击着这个世界,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较量,它引起了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向人们提出了许多问题。
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也破坏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一个高技术时代,由于运输和通讯等高技术的发展,地球的空间距离变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息息相关了,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全球问题的出现:能源问题、核扩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物伦理问题、等等。高新科技将地球上的人们结成一体,让全人类面临共同的挑战。
总之,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它可以使人类文明获得巨大的进步,也可以被用来制造毁灭性武器,破坏自然环境和导致资源枯竭,甚至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科学技术之所以有正负面,是人类使然。人类并非完美,人类制造的东西也不可能是完美的。科学没有善恶,但人对科学的运用却可以产生善恶。要解决这些矛盾,不仅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更需要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顺应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妥善把握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
2、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瓦尔特尔。霍利切尔,《科学世界图景中的自然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4、马蒂亚斯。霍尔茨,《预言大未来》,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年;
5、刘大椿,《科学活动伦》人民出版社,1985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5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希望能够让您对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范文2
关键词: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第三次社会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10028903
1引言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俯瞰世界,纵观全局,站在时展的最前沿深刻剖析了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结合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回顾过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站在历史经验总结的高度重新解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让这伟大的思想历久弥新、重新焕发光彩对于加快实现社会第三次转型,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指引作用。
2解读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
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完全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和社会现实状况,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支撑。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观点的合理发展。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指出:“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1]“因此,如果说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那么生产力的这种提高并不是靠增加另一方面的劳动消耗换来的。”[2]马克思还指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3]马克思在原著中多次提及并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观点,他从物的角度和人的角度两个方面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一方面,他认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工具、手段直接或者间接地进入生产领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影响甚至控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他所说的“革命阶级本身”是指工人阶级,这时科学技术作为一般的社会知识被工人阶级所掌握,大大地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所以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是毋庸置疑的。同时生产力中也包含了很多的要素即矛盾内部的各个方面,有劳动者、科学技术、管理、劳动资料等,所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总有一种要素凸显出来成为生产力矛盾的主要的方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的主要方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社会和国内社会状况的反思与总结。
国际社会状况: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世界格局从两极格局演变到一超多强的局面,这让世界各国充分意识到了科学技术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他指出:现在世界突飞猛进地发展,科技领域更是如此,中国有句老话叫“日新月异”,真是这种情况[1]。
国内社会状况:一是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缓慢。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的生产技术水平是什么状况?几亿人口搞饭吃,粮食问题还没有真正过关。我们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几十分之一。新兴工业的差距就更大了。”[2]邓小平深知中国的生产力薄弱,一再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他提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靠科技和教育。”[3]面对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局面,他开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处方。二是我国科研力量薄弱,科学技术落后。1977年5月,邓小平说:“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人,苏联有90万人,我们只有20万人,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4]邓小平充分认识并承认了我国当时的科技水平落后的现状。面对我国当时高科技军事武器缺乏、工业技术老套,新型农业工具严重匮乏等状况,他将解决重点落在了科学技术上,指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5]
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大论断的指引下,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总而言之,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邓小平时
期的效应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大论断的指引下,中国不仅成功地实现了第一次社会转型的华丽转身,还推动了第二次社会转型前期即邓小平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飞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第二次社会转型前期的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强调。1985年6月,在军委扩大会议上,邓小平认为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与日益激烈是制约世界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1992年,他在南方的讲话中惊叹道:“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6]可见邓小平充分认识到了世界各国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以及彼此间的相互竞争局面。其次,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再次深刻认识。对于中国社会的经济状况邓小平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提出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1],对于如何发展经济,他又进一步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靠科技和教育”[2]。最后,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科学技术薄弱、对忽视科研人员现状的重新反省与改进。
第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与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社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1978年农业生产总产量达到30475万t,粮食按人口平均占有量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油料、糖料、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产量都比上一年有较大增长。1978年工业总产值又比1977年增长%;原煤增加到61800万t;原油增加到10400万t;钢产量增加到3178万t;化肥增加到869万t;发电量增加到2560亿kW·h。199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总产值比上年增长%。原煤达到亿t,石油达到亿t,钢产量突破7000万t,化肥(折纯)达到1988万t,发电机组容量1184万kW。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对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业、工业、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第三,提升了科学技术和科研队伍的整体实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伟大论断使得我国更加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科研工作者的培养和重视。1982年,中国科学院设立自然科学基金,并实施了第一个国家科技发展计划。1987年人大审议通过《技术合同法》,以法律法规的制定表明了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与保护。1988年,北京市在海淀区设立新技术开发区。同时在1985~1992年间,我国加快了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如星火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这些多方面的重要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水平,增强了我国科研的实力,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基石。
4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
会转型效应我国正处于第三次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人们的价值观念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转变,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矛盾也日益尖锐。在2013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国家富强靠什么?靠自主创新,靠技术,靠人才,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不能少,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再次强调了科技的重要性,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和延续。在第三次社会转型时期再次强调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加快实现第三次社会转型、解决社会一系列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效应。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效应。一是有助于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仍显薄弱,百度、联想、华为、阿里巴巴等信息产业规模较小、创新驱动力不足、技术研发力量较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存在一定的差距。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新产业的发展,所以大力扶持科学技术的研发能加快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二是有助于实现原有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状况,我国亟需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产业的技术革新,从原有的模仿经济、加工经济向创造经济、技术经济转变,提高产品的质量,特别是技术含量;三是有助于提升第三产业的总体实力。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分配和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全球化水平较低,未能实现与国际接轨;市场规范不够明确,规范竞争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效应。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体现在对污染的预防。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控,能有效提高寻找发现污染源的能力和定时检测环境质量,给预防和治理污染提供精确的数据和信息。二体现在对污染的治理。现代化的污染处理厂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水采用不同的技术。三体现在研发环保的绿色科学技术。如采用洁净煤技术、不燃油无污染的电动汽车技术、无氟的绿色冰箱技术,研发可降解塑料、研制绿色建筑材料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科学技术的力量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充分利用可再生、环保可持续的资源实现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人的思想意识的效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信息的全球化发展,加速了全球范围内思想意识的传播。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愈演愈烈,利用发达的科学信息传播技术向我国人民灌输了大量的种族主义、殖民主义等,严重歪曲了我国民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危及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人们正确思想观念的树立。要增强我国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数量,既要抵制西方糟粕文化的入侵,也要向全中国、全世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共同维护好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当今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谁掌握了最前沿、最重要的信息,谁就站在了思想意识形态的最前沿。落后的思想意识缺乏创新的活力,只有最先进、最前沿的思想才能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范文3
翻开全球500强企业的发展传略,就会发现500强的蓬勃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历史,其管理思想、市场战略、领导艺术、企业文化等都可圈点,但是在其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面前都退而其次,像因特尔、西门子、诺基亚、松下、摩托罗拉、惠普等榜上有名的公司,他们都以其自身的科学发展历史表明:在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技术创新的发展速度和影响力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它成为上至国家兴衰、下至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事实上,谁在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中领先,谁就创造了新的商机,谁就成为这个行业的大赢家。从《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我们看到,在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信息科技行业,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以31%的利润率位居500强企业利润榜之首,它每销售100美元产品便可净赚31美元的利润;芯片之王的英特尔以21%的利润率位居第二,锐意进取的技术创新力量使他们掌握了独占性技术,高利润的核心技术又使他们保持在同行业中的顶尖地位。从全世界的经济增长来看,上世纪初,全世界的年GDP是1万多亿美元,1950年为6万亿美元,2003年则达到了40多万亿美元。在这一个世纪经济的增长过程当中,科技的贡献从本世纪初的5%升到现在的70%,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阶段,知识经济自然也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积极引进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外国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综合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拿廊坊开发区来讲,建区12年来,通过大力实施项目人才带动战略,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全面引进各种先进的生产要素,终于在一片沙荒地上建起了一座年工业总产值近百亿元、财政收入近8亿元、出口创汇近2亿美元的高科技、外向型、园林式的现代化新经济区,其基本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了大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行业涉及微电子与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与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与光机电一体化、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能源科学与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等8个方面的高新技术。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和利税分别达到全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企业利税额的65%和7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推进开发区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几年来,廊坊市坚持“科技兴市”,大力实施“人才高地”战略,每年都从市外引进大量大学毕业生、研究生和各种专门人才,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从而使廊坊市有了人才资源这个重要条件来引进和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与周边地区相比,廊坊市的经济总量还比较低,财政支撑能力还比较脆弱,高科技主导行业、高科技龙头产品还不够突出,对全市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发展中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困难。现实和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困难和挑战,抢抓机遇图发展,抢占高新技术和人才的制高点,正确处理好发展科学技术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关系,处理好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的关系,坚持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争取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作者:河北省廊坊市副市长)王会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
〔关键词〕 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N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3)01-0018-04
关于科技革命,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 “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 〔1 〕 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 〔2 〕 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科技革命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
(一)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是以日心说、牛顿力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革命,促进近代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的发展,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促进了当时英国冶金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以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等为代表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汽车、无线电、航空等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促进了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发展。前四次科技革命表征为主体科学技术在发生革命的过程中渗透或带动了与其相关科学或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
第五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学科群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以某主体学科为先导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群革命。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轨迹看,科技革命不仅体现了从某学科革命走向学科群革命,而且体现了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
(二)科技革命发生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科学革命主要来源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技术革命更多来源于社会外部需求。“发达国家的科技需求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更紧密。” 〔1 〕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来源于英国解决棉纺织品质量低劣、竞争力低问题,因急需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需求而产生;电力革命起源于欧洲,发生于美国,“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人少地多,劳力不足,需要发展节约劳力的机械技术。” 〔3 〕第五次科技革命来源于解放脑力劳动和解决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能源、生态、环境等危机的需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地。因此,科技革命是否发生需要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的推动。
(三)科技革命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革命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四)科技革命发生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发生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断走向一体化。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相隔仅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越来越走向一体化。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术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 〔4 〕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一)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从目前世界科技发展视角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 〔1 〕生物学发展对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发展具有变革力。从我国科技发展情况看,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关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看法与对策建议。从统计资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有院士认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 〔5 〕从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来看,围绕民生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所以,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生物学为先导,包括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
(二)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看,学术界多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领域。” 〔5 〕
从社会需求看,21世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选择。美国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为重要维度之一;欧盟把“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资源的管理”作为四个主题计划之一;日本把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且生活质量高的国家”作为科技发展三个目标之一;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与民众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能源科技、环境科技、人口与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科技,以及与公共卫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领域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重点领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广泛影响的领域。” 〔6 〕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 〔1 〕,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 〔4 〕 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四)民生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趋势。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机理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交替发生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实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体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化时间越来越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融合趋势,预示着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将走向一体化。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展开,它从一开始就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一旦有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三、发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现实路径
从科技革命发展历程看,中国错过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第五次科技革命收获不是特别多。所以,对第六次科技革命倍受学界关注。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创新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二)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发展需求的耦合。从科技发展的内部需要看,近年来生物学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中,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 在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 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也将生物学列入了重点支持领域。“2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4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药学与毒物学居世界第6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学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居世界第12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居世界第13位,临床医学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居世界第16位。” 〔7 〕这些学科多是与解决民众健康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领域。
从民众需求看,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外部需求。“十七大”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从资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进行规划,体现了民生科技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撑功能。从目前看,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决民众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我们应创造条件加快民生科技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建立起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大学与民众参与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产业上加快环保、健康、医药卫生、安全等民生科技产业的布局,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国民生科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撑都比较缺乏,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比较滞后,这些严重影响了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对传统农业、工业等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等问题,要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安全和环保发展,必须加快民生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革命是不同时展的产物。” 〔8 〕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 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决策,2011(8).
〔6〕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
关键词: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先进生产力论;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跨越式发展论
中图分类号:K02;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7-0029-05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研究”(05BKS013)的中间成果。
作者简介:黄亚玲(1977- ),女,安徽阜阳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字面而言,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可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新生产力的发展理论,另一种则是新的生产力发展理论。本文的主旨倾向于后者,是针对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生产力思想而言的。因区别于传统的生产力理论而取之于“新”;因“发展”是生产力的本质特征,且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生产力思想侧重于生产力发展的方方面面,而称之为“生产力发展理论”。笔者对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概念的界定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传统生产力理论及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着眼于解决在当代中国“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怎样更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这一课题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它主要由先进生产力论、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四个部分构成。
一、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历史考察
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形成,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为起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这一理论经历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和体系化时期,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四大,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酝酿和萌芽时期。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到十四届四中全会,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向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过渡顺利完成,第三代领导集体担负起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重任。在此期间,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上主要是延续前人的做法,在维护社会稳定、抓紧党的自身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顺利完成治理整顿任务的同时,也开始了对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初步探索。这一时期新生产力发展理论萌芽的标志,主要是在坚持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动力论的相关内容。
从1992年10月的十四大到1997年9月的十五大,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主要观点及其基本轮廓初步形成并不断深化的重要时期。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深认识,提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在实践中落实了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折射出可持续发展论的形成,而这正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从1997年9月的十五大到2002年11月的十六大,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体系化时期,其标志是先进生产力论与跨越式发展论的提出。在这一时期,党的领导人在坚持科技动力论与可持续发展论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跨越式发展论及先进生产力论,进一步完善了新生产力发展理论。
二、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生产力发展理论既吸收了传统生产力发展理论的精彩篇章,又有着与时展相适应的新内容。它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要素理论,落脚于新生产力三系统理论。其中,先进生产力论是其核心内容,它既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理论的突出之处,也是贯穿整个理论的一条主线;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跨越式发展论则是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先进生产力论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新生产力发展理论。
(一)先进生产力论:生产力内涵的新拓展
在马克思之前,生产力只是一个经济学概念。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创立科学世界观时提出:一切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种物质生产活动本身就是生产力。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他们提出了更趋理性和具体化的生产力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他们认为,生产力并不是每个人身上所蕴藏的生产能力的抽象,因为“各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1]128。这些交往和相互联系集中地体现为生产方式,而“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1]80。后来,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作了更具体的阐述:“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2]邓小平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直接同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联系起来。他还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生产力理论的内涵。
在全球生产力发生由工业化生产力向信息化生产力和与此相联系的新工业化生产力平台跃升的背景下,提出了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的思想,这是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继承和创新。先进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先进生产力”是相对于“落后生产力”而言的,显示出在生产力的发展形态和发展水平上与以往的质的区别。其二,先进生产力是以科学技术为载体的、体现社会生产发展新要求的生产力。其三,先进生产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其四,先进生产力是社会化程度更高的生产力。
先进生产力论对生产力内涵的拓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先进生产力”的提出本身就是概念上的更新。每一个符合实际的理论新概念的产生,都标志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新的飞跃,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晶。先进生产力正是基于对我国生产力状况的科学认识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挑战而提出来的。 “先进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突破了过去我们讲生产力的发展只关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要求,而对生产力构成要素优化发展的要求关注不够的局限,实际上是对生产力的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概括。
第二,先进生产力论体现了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拓展。在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先进生产力论对生产力构成要素的认识更趋丰富,尤其突出了科学技术、经营管理以及信息等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在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发展史上,第一次把党的本质直接同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相联系,提出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第四,提出生产力在性质上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这不仅是对生产力性质和决定作用从理论上的发展,更是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
(二)科技动力论:生产力动力认识的新飞跃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考察并肯定了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作用。邓小平结合20世纪下半叶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趋势,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1975年,他在领导科技工作整顿时,针对“”破坏科技工作的谬论,明确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阐述和分析了二战以来科学技术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88年,在总结了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这一命题作了进一步的强调和发挥。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对它作了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实现了理论认识和领导实践上的新飞跃。这主要体现在:其一,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3]42的论断,从生产力发展的深层动力的层次,突出强调了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的重要地位,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这一飞跃使我们的社会发展动力观告别了以“生产-技术-科学”为主导的时代,而与新时代的“科学-技术-生产”的格局相一致;也表明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它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主导着劳动对象和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以及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创新,从而实现了对生产力发展动力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其二,突出了科学技术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联系。今天,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根本标志与集中体现。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用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动力,主要来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生产力诸要素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生产力先进与否的根本标志。
科技动力论体现在领导实践中,主要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这不仅是新时期全党全社会对科技和教育战略地位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也是对邓小平关于依靠科技和教育进行现代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拓展。首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我们不仅“要从目标任务的确立、规划计划的制定、政策措施的实施等多方面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3]52,更要从体制和机制方面促进这种结合。其次,必须把科技和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两者的协调发展。科教兴国必须先兴科教,必须真正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战略发展重点,这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前提条件和必然要求。从科技和教育的关系来看,科技是先导,教育是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在坚持科技与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坚持科技、教育与经济相结合的正确方向,才能共同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第三,坚持自主创新,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强大动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关键是要加强和不断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3]147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对我国来说,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极为重要。没有自主创新,就没有我们在世界科技领域中的位置。第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现代化,必须靠知识,靠人才。可见,科教兴国战略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它更加突出科技和教育的结合,更加注重科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更加重视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更加强调科技人员作为新的生产力的重要开拓者的地位和作用。[4]
(三)可持续发展论: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新取向
当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更是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1992年,中国政府在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21世纪议程》;1994年又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初步形成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1995年和1996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四次人大会议,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使其与科教兴国战略并列成为中国面向21世纪的两大发展战略。1997年,在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同年,中国向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特别会议提交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不仅如此,还完整地阐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指出其实质就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追求以人为中心的,由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诸要素构成的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追求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论体现在领导实践上,就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这一战略同样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首先,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强调要在发展中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有可能不断消除贫困,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其次,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并举的方针。一方面,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加速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只有不断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科教兴国战略又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传统的粗放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才能真正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并举,最能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了在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两方面同时取得进步的崇高理想。
(四)跨越式发展论:生产力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在唯物史观理论中,生产力发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的历史过程式的发展,另一种便是跨越式的发展。第一种形式的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在继承前代生产力的基础上渐次发展,因而存在着封闭性、自发性和发展缓慢等特点。第二种形式的发展即跨越式发展,其重要特征就是一定民族或国家的开放性和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广泛交往。正是世界往的历史条件,使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当前,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和日益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抓住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转变发展模式,发挥后发优势,大力推动本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模式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突破就表现在:其一,它突破了一定国家或民族的闭关自守,使其进入世界历史,“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114。其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超常规的发展,它打破了以往经济发展缓慢、渐进、稳步的常规顺序,以快速、突进为主要特征,从而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由较低生产形态向高级生产形态的转变。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清醒地看到了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指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表明,信息化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5]这里的“跨越”,是指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国家,在发展中不再依循传统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而是力争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来推动自己的发展,以实现对传统生产力的跨越,较快地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先进生产力的水平。
中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同先进生产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党中央制定的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大力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大力推进高新科技的发展,以此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全过程;明确提出发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走一条信息化与工业化并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党要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高度,深刻认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大力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跨越以消耗大量资源为特征的高成本的传统现代化阶段,直接建立起以现代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级现代化。[6]
其二,明确了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条件和根本保证。生产力要素的提升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既是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标志,也是推动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首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各级政府的有效工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先进思想文化的引导以及良好的对外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和根本保证;而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则是获得这些条件的必由之路。因此,要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
其三,明确了中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来实现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本身就是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思路。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都曾经历过一个高资源消耗、重污染排放的粗放式发展阶段。对于今天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而言,不可能也不允许重复这条路。我们要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寻找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即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的道路。
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新生产力发展理论主要由先进生产力论、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内在统一的。其中,先进生产力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核心理论,是其他理论的基础。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都是围绕先进生产力论展开的。同时,科技动力论、可持续发展论和跨越式发展论又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怎样更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没有科技的支持,可持续发展与跨越式发展就不可能有前进的动力;没有科技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同时,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又规范、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另一方面,跨越式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为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全部内容,内在地统一于科学发展观中,并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具体体现和进一步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6
[3].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张爱茹。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J].党的文献,2002(4):64-65
上一篇:小数的产生与意义说课稿大全
下一篇:窗口服务(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