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直报信息范例 舆情信息专报优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舆情直报信息范例 舆情信息专报优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有关舆情总结范文简短【第一篇】

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12312”总体发展思路,切实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688所,在校学生万人,其中,幼儿园877所,在园幼儿万人;普通小学507所,小学教学点142个,在校学生万人;初中学校142所,在校学生万人;高中学校64所,在校学生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8所,在校学生万人;高等教育学校34所,在校学生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619人,另有1127人随班就读。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情况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担任组长。切实履行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大会,制定市教育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建立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联系服务师生制度。开展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推动党组织书记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切实担当作为。二是筑牢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握新时代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印发《全市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全市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暨舆情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围绕“职责、制度、学习、课程、活动、保障”打造了“六张清单”,对意识形态八项工作职责和网络意识形态九项工作职责任务分解细化,确保了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全覆盖。三是强化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四抓两整治”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命名表彰35个示范性党支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创新“5+x”主题党日形式载体,用好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登录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43所学校(单位)圆满完成换届工作,调整配备党组织书记22名。开展学校党支部书记轮训工作,组织参加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提升党组织书记党性修养和党务工作水平。大力推广把党小组建在教研组的模式,积极搭建“双培养”实践载体平台,常态化开展党员老教师、党员教学骨干与年轻教师“结对子”活动,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教学骨干梯队。

(二)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一是积极应对,全力化解疫情影响。强化宣传教育,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教育正能量,在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网、甘肃日报等中央、省属新闻媒体发布有关稿件226篇,浏览量超过860万人次。坚持正面发声发力,讲好教育战线防疫故事,开展“同心战疫·携手前行”主题作品在线展播,开发创编“战疫情·天天练”室内锻炼视频课程。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兰州智慧教育·名师在线”项目开播课程,全市近13万名中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在线学习,学习量达772万人次。二是周密部署,复学复课平稳有序。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多部门联合,成立8个督查评估小组,深入10个区县和87所学校,对开学条件保障的要点进行了拉网式、全覆盖督查评估,对不具备复学条件的学校跟踪指导,确保整改到位。重点关注关爱防疫一线人员子女、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方式帮扶指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三是精准施策,全面做好保障工作。严格摸排管控,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建成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动态监测师生健康状况,逐级汇总形成管理台账。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重点人群实行“人盯人”式管理,做到“四个摸清”,实时掌握健康状况。积极筹备物资,协调相关部门,通过调拨配备、社会捐助和自行采购等方式,足量储备防疫物资。

(三)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开展教育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落实情况

一是继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兰州市校园安全保护区综合治理十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建立学校安全联席会议、部门协作、定期检查、分析研判、责任落实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三个百分百”建设,通过成立学校治安联防队、护校队、应急队等,强化校园安防巡查和防控力量。校园安全“日巡查、周检查、月排查、季督查”的隐患排查机制逐渐完善,闭环管理已经形成并趋于成熟。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中心,对校园周边影响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十类乱点乱象进行重点治理。二是强化学生溺水事故防范工作力度。通过国旗下讲话、专题讲座、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做到“六不”。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库、河流、湖泊、坑塘等进行全面排查整治,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设施,加强日常巡查,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妥善做好应急处置。

(四)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落实情况

一是足额落实教育投入,确保达到“两个只增不减”。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原则,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力度,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在校学生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2019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亿元,较上年增长亿元,增幅%;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元,较上年增长元,增幅%。二是按规定征收“两个附加”,管理使用合理规范。2019年,我市按规定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165646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101384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64262万元。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的“收支两条线”原则,根据人大批复的年初部门预算,及时、足额拨付教育部门相关预算资金。

(五)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情况

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就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提出明确措施。各区县落实主体责任,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高于当地公务员人均年工资水平。2019年,提高市属学校地方性绩效考核经费至每人每月1000元,各区县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区县的标准予以落实。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市级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各区县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由月人均300元提高到月人均400元,并依据边远艰苦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最高可达每人每月1300元。

(六)完善教育督导法规和机构设置工作情况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甘肃教育督导条例规定》要求,成立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设副县级专职督学1名,聘请挂牌责任督学59名、学校视导员90名。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多次联合相关部门分期分批组织专家开展座谈交流、反复研讨,拟定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修改完善后印发执行。进一步推动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出台《兰州市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实施细则》,2020年底前拟对安宁区进行督导评估,全面促进区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七)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情况

一是加强日常监管。指导区县组建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备案审查委员会,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培训班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进行备案审查。多次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收退费管理、师德师风、培训内容、疫情防控、创城工作等方面开展专项督查及“回头看”活动。二是加强公办民办学校招生统筹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及省上关于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建立统一招生平台,公、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工作。严防民办学校提前招生、变相“掐尖”、考试招生、超计划招生等违规招生行为。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100%招生计划电脑随机派位录取。三是落实年检年报制度。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组成年检组对各市管民办学校逐一进行评估,重点围绕学校法律法规执行、规范办学行为、学校校园安全、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办学条件达标等方面,对市管民办学校(机构)进行评估打分,年检结果在市电视台和兰州日报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八)教育脱贫攻坚及义务教育有保障推进情况

一是强化联控联保。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各区县、各学校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包抓,责任到人。用“过筛子”的办法,进村社、进家庭排查核实,建立控辍保学风险学生台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失辍学。二是做好保学安置。综合分析研判学业水平、学龄特点、家庭情况、家长和学生意愿等因素,对354名劝返复学学生和70名有辍学反弹风险学生实行“一人一案”,通过职普融合班等方式,做好保学安置。三是保障残疾儿童权利。会同卫健、残联等部门开展残疾儿童评估,根据残疾类别与残疾程度,采取就近随班就读、特教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和纳入兜底范围等多种举措,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四是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和资助政策及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政策。坚持做好“一体化办学”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着力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统筹各类扶贫、惠民政策,确保国家资助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及时足额下达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全面做好中央和省市有关东西部扶贫协作,组织永登、榆中、皋兰与天津市宝坻、宁河、东丽教育对口帮扶,全力推进教育扶贫,推动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五是强化督查问责。建立市级“控辍保学”包抓机制,成立5个包抓组16个督查小组,深入10个区县,走进94所学校,开展多轮次摸排清查。六是有效推进脱贫反馈问题整改。出台《义务教育有保障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工作方案》,对教育系统存在的控辍保学、两类学校项目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细化问题清单,逐一整改,巩固“3+1”冲刺清零成果。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消除大班额工作情况

一是扩大教育资源。落实《2019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兴办实事教育类项目实施方案》,完成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2019年新增学位万个。引进北京实验二小、北京八中等一批兰外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兰州,推进兰州二中雁滩分校、五十一中九州分校、五十八中新校区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比例从2017年底的%下降到%,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全市普通高中大班额全部消除。二是优化义务教育招生划片办法。完善小学招生政策,自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明确规定同一学校片区内一套房产六年只提供一个学位(同一户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情况除外),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防止“学区房”炒作。三是严格控制择校。加强学籍管理,对违规跨区域招生、不符合转学规定、在校生超过核定办学规模的学校一律不予办理学籍注册和转接。严格落实“凡小学择校入学的学生小升初不得享受对口划拨”和“初中择校入学的学生中考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对口分配名额”的政策,严格控制择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妥善处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严格执行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入学流程及办法,确保每个随迁子女都有学可上,不断促进入学机会公平。五是严格落实“两免一补”资助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好学生免除学杂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六是深入推进两类学校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就近、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要求,规划实施两类学校项目建设92所,总投资万元。其中,寄宿制学校27所,小规模学校65所,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为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和无证园治理工作情况

全力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印发《兰州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截至9月底,完成整改182所,整改完成率为%,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由治理前的%提高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由治理前的%提高到%。根据《甘肃省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市、区县两级教育、公安、民政等8个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对全市幼儿园开展了拉网式排查整治。截止9月底,颁发办园许可证2所,撤销办园许可证12所,待整改41所。

(十一)教育信息化及中小学(含教学点)出口带宽情况

持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和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创新教育扶智路径,缩小城乡学校数字鸿沟,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截止6月底,全市753所学校(含教学点)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全覆盖,班班通全覆盖,所有学校网络出口带宽均达到100m及以上,市属、安宁区、西固区所属学校均实现无线校园网全覆盖。市级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集聚教育资源3000多万条目,总容量约10tb。依托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人人通空间,教师开通率%,学生开通率%。今年9月,我市被确定为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单位。

(十二)超过三十万人口的县(市、区)独立设置特教学校建设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情况

全市30万人口以上的区县(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永登县、榆中县),除西固区特教学校计划今年年底建成外,其他区县特教学校均招生办学。全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5所,特殊教育职业中专1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6个,随班就读资源教室58间。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2161人,其中特教学校361人、送教上门148人、特教班72人、随班就读1127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初步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附设特教班为补充、送教上门试点为突破”的特殊教育发展体系。

(十三)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根据甘肃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安排部署,在借鉴教育发达省份和地区高考综合改革典型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市普通高中学校高考综合改革工作,从宣传舆论引导、办学基础条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课程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生涯规划指导及考试安全技术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各项工作思路举措,明确时间节点,确保2021年新高考政策在我市全面实施。

(十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一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出台《兰州市深化产教融合工作方案》,健全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和华住酒店管理集团、兰石集团、新区农投集团等优质实体企业深度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二是柔性引进全国知名职教专家马树超在兰州建立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特聘3名全国职教名师、选拔23名职教专家组建“兰州市职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特聘46名教师组成“兰州市职业教育兼职教研员”团队。建成5个省级、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三是大力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共有“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9所,试点专业分布点达197个,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人数7271人。四是全市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指标15项以上的学校数15个,6所学校达到全部指标。招生规模连续两年增长22%以上,全市招生职普比:。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把握新时代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紧盯重点建设项目,按照建设计划和进度,确保2020年底827个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顺利完成。全力推进为民兴办实事项目,确保新增学位万个。加快推进兰州五十一中九州分校、北京八中兰州分校高中部、初中部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政策,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四)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等十大行动。组织开展“新教育”实验专题论坛,举办“新教育”年会,总结新教育实验成果,推广实验先进经验。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综合改革,落实构筑理想课堂“三重境界”和“六个维度”,完善体育、美育课程设置与评价改革。

(五)深入推进评价改革。研究制定兰州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加强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六)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全面落实培育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实施“卓越师资培育行动计划”,切实发挥好“金城名校长、金城名师、金城名班主任”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帮扶活动,提高全市教师学科素养、教育教学素养、科学人文素养。

(七)切实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屏障。落细落实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学校健康副校长作用,开展健康教育等专题培训,普及卫生防疫知识,提高学校疫情防控处置能力,尽最大可能地防止疫情在校园内发生。

(八)巩固提升教育扶贫工作成果。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完成“两类学校”建设等各类办学条件保障项目,重点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

有关舆情总结范文简短【第二篇】

教育局按照市委意识形态联席会议文件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对教育系统x年可能出现的意识形态风险点、薄弱点进行了认真地排查梳理,并提出了风险应对策略与预案、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一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工作量大,业务性强。常态化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专题培训机制尚未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上热中温下凉”的情况仍然存在。

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一是将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通过精读原著、开展学习研讨、邀请专家辅导、交流心得体会等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二是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教师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三是严格落实《x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细则》,做好教yu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组织服务工作,加强对局属各学校与各乡镇办中心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指导和督查。

四是加强党组织集中学习,细化建立学习台账、完善请假补学制度,保证党员干部教师的的参学率,使党员干部教师进一步提高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文章、调研报告等的质量,确保学习效果。

风险隐患问题二教育系统战线长,人员涉及面广,全市目前有教职员工x人,学生万人。仍然面临着非法宗教、邪教渗透问题。

党员干部信教、搞封建迷信活动有可能回潮问题,阵地失守风险依然存在。

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一是严格落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报告制度;二是严格落实一事一报制度,加强对学校报告会、研讨会、论坛、讲座的管理,严把政治关、导向关、内容关;严肃学校课堂纪律,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三是对全市各学校开展的对外文化交流、学术研究等项目和活动进行全程监管。四是把好学校教师入口关,加强对学校重点人群的管控。五是继续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把是否信教、搞封建迷信活动作为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个人说明事项。六是全面排查党员信教问题,对信仰动摇、参加宗教活动的党员,及时帮助教育,经教育后仍不改正的,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七是深入开展互联网信息平台和净化舆论环境专项治理,确保权责明晰、管理规范、信息安全。八是严格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和x市教育局相关要求使用教材,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需要相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需要各乡镇办事处和民主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加强对宗教场所的规范管理,严格履行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宗教场所的管理职能。

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比较薄弱的问题仍然存在,重大舆情不仍然能完全控制。

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一是严格按照《教体系统关于加强重大舆情应对处置的意见》,加强舆论引导、部门联动和上下协调,提升敏感舆情态势的感知力、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二是实施信息分级分类监测处置,实现网上舆情早发现、早预警。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提升新闻发布水平。

需要相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需要市互联网监管部门加强网络监管,协助教育系统应对突发重大舆情快速反应,牢牢掌握舆情传播的主动权。

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四学校校报、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等从业人员不专业,可能存在政治素质不过硬、舆论导向不正确和“三审三校”制度落实情况不到位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一是加强管理,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二是深入开展“******新闻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深化“三对照三检查”活动,落实“四向四做”要求。三是严格落实“两个所有”要求,加强对传播平台、从业人员的管理。

需要相关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需要市互联网监管部门加强网络监管,指导网管工作专业的管理培训。

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五文化事业投入总体偏低和基层文化工作力量薄弱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

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建立长效机制。二是落实中央、省委、x市委《关于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意见》,配齐配教育系统各党支部宣传委员,解决好宣传委员兼职过多、难以聚焦主业的问题。

三是落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

四是完善政策、落实待遇,配齐配全村(社区)文化管理员,解决好相关配套资金,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人干、阵地有管。

有关舆情总结范文简短【第三篇】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688所,在校学生万人,其中,幼儿园877所,在园幼儿万人;普通小学507所,小学教学点142个,在校学生万人;初中学校142所,在校学生万人;高中学校64所,在校学生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8所,在校学生万人;高等教育学校34所,在校学生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619人,另有1127人随班就读。

(一)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情况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担任组长。切实履行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大会,制定市教育局系统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建立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联系服务师生制度。开展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推动党组织书记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切实担当作为。二是筑牢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握新时代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印发《全市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全市教育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暨舆情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围绕“职责、制度、学习、课程、活动、保障”打造了“六张清单”,对意识形态八项工作职责和网络意识形态九项工作职责任务分解细化,确保了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全覆盖。三是强化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四抓两整治”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命名表彰35个示范性党支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创新“5+x”主题党日形式载体,用好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登录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43所学校(单位)圆满完成换届工作,调整配备党组织书记22名。开展学校党支部书记轮训工作,组织参加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提升党组织书记党性修养和党务工作水平。大力推广把党小组建在教研组的模式,积极搭建“双培养”实践载体平台,常态化开展党员老教师、党员教学骨干与年轻教师“结对子”活动,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教学骨干梯队。

(二)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一是积极应对,全力化解疫情影响。强化宣传教育,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教育正能量,在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网、甘肃日报等中央、省属新闻媒体发布有关稿件226篇,浏览量超过860万人次。坚持正面发声发力,讲好教育战线防疫故事,开展“同心战疫·携手前行”主题作品在线展播,开发创编“战疫情·天天练”室内锻炼视频课程。在疫情期间充分利用“兰州智慧教育·名师在线”项目开播课程,全市近13万名中学生积极参与网络在线学习,学习量达772万人次。二是周密部署,复学复课平稳有序。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多部门联合,成立8个督查评估小组,深入10个区县和87所学校,对开学条件保障的要点进行了拉网式、全覆盖督查评估,对不具备复学条件的学校跟踪指导,确保整改到位。重点关注关爱防疫一线人员子女、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点对点”的方式帮扶指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三是精准施策,全面做好保障工作。严格摸排管控,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建成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动态监测师生健康状况,逐级汇总形成管理台账。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重点人群实行“人盯人”式管理,做到“四个摸清”,实时掌握健康状况。积极筹备物资,协调相关部门,通过调拨配备、社会捐助和自行采购等方式,足量储备防疫物资。

(三)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开展教育防范学生溺水专项行动落实情况

一是继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兰州市校园安全保护区综合治理十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建立学校安全联席会议、部门协作、定期检查、分析研判、责任落实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组织开展“三个百分百”建设,通过成立学校治安联防队、护校队、应急队等,强化校园安防巡查和防控力量。校园安全“日巡查、周检查、月排查、季督查”的隐患排查机制逐渐完善,闭环管理已经形成并趋于成熟。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中心,对校园周边影响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十类乱点乱象进行重点治理。二是强化学生溺水事故防范工作力度。通过国旗下讲话、专题讲座、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教育孩子做到“六不”。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库、河流、湖泊、坑塘等进行全面排查整治,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等设施,加强日常巡查,切实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妥善做好应急处置。

(四)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落实情况

一是足额落实教育投入,确保达到“两个只增不减”。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原则,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力度,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在校学生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2019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亿元,较上年增长亿元,增幅%;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元,较上年增长元,增幅%。二是按规定征收“两个附加”,管理使用合理规范。2019年,我市按规定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165646万元,其中教育费附加101384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64262万元。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的“收支两条线”原则,根据人大批复的年初部门预算,及时、足额拨付教育部门相关预算资金。

(五)依法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情况

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就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提出明确措施。各区县落实主体责任,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高于当地公务员人均年工资水平。2019年,提高市属学校地方性绩效考核经费至每人每月1000元,各区县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区县的标准予以落实。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市级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各区县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由月人均300元提高到月人均400元,并依据边远艰苦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最高可达每人每月1300元。

(六)完善教育督导法规和机构设置工作情况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甘肃教育督导条例规定》要求,成立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设副县级专职督学1名,聘请挂牌责任督学59名、学校视导员90名。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多次联合相关部门分期分批组织专家开展座谈交流、反复研讨,拟定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修改完善后印发执行。进一步推动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出台《兰州市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实施细则》,2020年底前拟对安宁区进行督导评估,全面促进区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七)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管理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情况

一是加强日常监管。指导区县组建校外培训机构学科类培训备案审查委员会,对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培训班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进行备案审查。多次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收退费管理、师德师风、培训内容、疫情防控、创城工作等方面开展专项督查及“回头看”活动。二是加强公办民办学校招生统筹管理。严格落实国家及省上关于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政策,建立统一招生平台,公、民办学校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工作。严防民办学校提前招生、变相“掐尖”、考试招生、超计划招生等违规招生行为。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实行100%招生计划电脑随机派位录取。三是落实年检年报制度。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组成年检组对各市管民办学校逐一进行评估,重点围绕学校法律法规执行、规范办学行为、学校校园安全、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办学条件达标等方面,对市管民办学校(机构)进行评估打分,年检结果在市电视台和兰州日报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八)教育脱贫攻坚及义务教育有保障推进情况

一是强化联控联保。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各区县、各学校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分工包抓,责任到人。用“过筛子”的办法,进村社、进家庭排查核实,建立控辍保学风险学生台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失辍学。二是做好保学安置。综合分析研判学业水平、学龄特点、家庭情况、家长和学生意愿等因素,对354名劝返复学学生和70名有辍学反弹风险学生实行“一人一案”,通过职普融合班等方式,做好保学安置。三是保障残疾儿童权利。会同卫健、残联等部门开展残疾儿童评估,根据残疾类别与残疾程度,采取就近随班就读、特教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和纳入兜底范围等多种举措,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利。四是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和资助政策及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政策。坚持做好“一体化办学”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着力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统筹各类扶贫、惠民政策,确保国家资助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及时足额下达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全面做好中央和省市有关东西部扶贫协作,组织永登、榆中、皋兰与天津市宝坻、宁河、东丽教育对口帮扶,全力推进教育扶贫,推动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五是强化督查问责。建立市级“控辍保学”包抓机制,成立5个包抓组16个督查小组,深入10个区县,走进94所学校,开展多轮次摸排清查。六是有效推进脱贫反馈问题整改。出台《义务教育有保障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工作方案》,对教育系统存在的控辍保学、两类学校项目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细化问题清单,逐一整改,巩固“3+1”冲刺清零成果。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消除大班额工作情况

一是扩大教育资源。落实《2019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兴办实事教育类项目实施方案》,完成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2019年新增学位万个。引进北京实验二小、北京八中等一批兰外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兰州,推进兰州二中雁滩分校、五十一中九州分校、五十八中新校区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截止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比例从2017年底的%下降到%,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全市普通高中大班额全部消除。二是优化义务教育招生划片办法。完善小学招生政策,自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明确规定同一学校片区内一套房产六年只提供一个学位(同一户主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情况除外),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防止“学区房”炒作。三是严格控制择校。加强学籍管理,对违规跨区域招生、不符合转学规定、在校生超过核定办学规模的学校一律不予办理学籍注册和转接。严格落实“凡小学择校入学的学生小升初不得享受对口划拨”和“初中择校入学的学生中考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对口分配名额”的政策,严格控制择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妥善处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严格执行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进一步规范和简化入学流程及办法,确保每个随迁子女都有学可上,不断促进入学机会公平。五是严格落实“两免一补”资助政策。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好学生免除学杂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六是深入推进两类学校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就近、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要求,规划实施两类学校项目建设92所,总投资万元。其中,寄宿制学校27所,小规模学校65所,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为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和无证园治理工作情况

全力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印发《兰州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方案》,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截至9月底,完成整改182所,整改完成率为%,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由治理前的%提高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由治理前的%提高到%。根据《甘肃省无证幼儿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市、区县两级教育、公安、民政等8个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对全市幼儿园开展了拉网式排查整治。截止9月底,颁发办园许可证2所,撤销办园许可证12所,待整改41所。

(十一)教育信息化及中小学(含教学点)出口带宽情况

持续推进三通两平台和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创新教育扶智路径,缩小城乡学校数字鸿沟,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截止6月底,全市753所学校(含教学点)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全覆盖,班班通全覆盖,所有学校网络出口带宽均达到100m及以上,市属、安宁区、西固区所属学校均实现无线校园网全覆盖。市级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集聚教育资源3000多万条目,总容量约10tb。依托甘肃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人人通空间,教师开通率%,学生开通率%。今年9月,我市被确定为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单位。

(十二)超过三十万人口的县(市、区)独立设置特教学校建设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情况

全市30万人口以上的区县(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永登县、榆中县),除西固区特教学校计划今年年底建成外,其他区县特教学校均招生办学。全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5所,特殊教育职业中专1所,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6个,随班就读资源教室58间。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2161人,其中特教学校361人、送教上门148人、特教班72人、随班就读1127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初步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附设特教班为补充、送教上门试点为突破”的特殊教育发展体系。

(十三)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根据甘肃省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安排部署,在借鉴教育发达省份和地区高考综合改革典型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落实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市普通高中学校高考综合改革工作,从宣传舆论引导、办学基础条件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课程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生涯规划指导及考试安全技术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各项工作思路举措,明确时间节点,确保2021年新高考政策在我市全面实施。

(十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情况

一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出台《兰州市深化产教融合工作方案》,健全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兰州现代职业学院和华住酒店管理集团、兰石集团、新区农投集团等优质实体企业深度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二是柔性引进全国知名职教专家马树超在兰州建立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特聘3名全国职教名师、选拔23名职教专家组建“兰州市职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特聘46名教师组成“兰州市职业教育兼职教研员”团队。建成5个省级、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三是大力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共有“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9所,试点专业分布点达197个,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人数7271人。四是全市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指标15项以上的学校数15个,6所学校达到全部指标。招生规模连续两年增长22%以上,全市招生职普比:。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把握新时代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

(二)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紧盯重点建设项目,按照建设计划和进度,确保2020年底827个义务教育学校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顺利完成。全力推进为民兴办实事项目,确保新增学位万个。加快推进兰州五十一中九州分校、北京八中兰州分校高中部、初中部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政策,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四)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等十大行动。组织开展“新教育”实验专题论坛,举办“新教育”年会,总结新教育实验成果,推广实验先进经验。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综合改革,落实构筑理想课堂“三重境界”和“六个维度”,完善体育、美育课程设置与评价改革。

(五)深入推进评价改革。研究制定兰州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加强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六)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全面落实培育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实施“卓越师资培育行动计划”,切实发挥好“金城名校长、金城名师、金城名班主任”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帮扶活动,提高全市教师学科素养、教育教学素养、科学人文素养。

(七)切实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屏障。落细落实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维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充分发挥学校健康副校长作用,开展健康教育等专题培训,普及卫生防疫知识,提高学校疫情防控处置能力,尽最大可能地防止疫情在校园内发生。

(八)巩固提升教育扶贫工作成果。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强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完成“两类学校”建设等各类办学条件保障项目,重点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的学生资助体系。

关于舆情新闻通稿范文(精【第四篇】

20xx年电台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动员全区力量按照党的xx大精神要求实现全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生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围绕总体要求,我们制定了广播宣传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即"新闻立台、节目活台、外宣响台、活动强台"。峄城人民广播电台将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使广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广播的作用日益凸观。

一、提高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水平,为峄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运用新闻手段,靠雄辩的事实为正确舆论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总揽全局,针对舆情,及时发表评论,表明立场,为社会舆论树旗定向,以使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流动并迅速发展为主导性舆论。弘扬主旋律,大力宣传先进典型。积极开展新闻批评,扶持正气,鞭挞邪恶,形成社会舆论的健康主流。善于处理热点问题。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使舆论导向实现正效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出精品,创,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

二、要做好我区各项事业发展的宣传报道,做好对内宣传

在新闻的焦点上,我们要求新闻将加大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力度,对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惜篇幅,深挖深究,形成重头报道,力争一期新闻,在群众心中打一个烙印。我们将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总要求,明确责任,准确定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统一起来,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把每天发生农业、农村、农民中的生动事件、感人场景、动情故事和农民迫切需要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文化精品、通过声音、通过电波传递给广大农民,切实为"三农"服务,求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应"三贴近"要求,改进节目结构,扩大农村广播节目的影响力。

在广播节目的结构设计上,将逐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以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播报最新消息,关注人间万象,传承社会文明为宗旨的《峄城新闻》,以短新闻为主,内容全,种类多,既有动态报道,也有深度报道,既有时政新闻,也有社会百态,既有领导活动,也有群众实践。

随着峄城人民广播电台的发展壮大,我们在制播方式上,将变过去单一的录播方式基础上,发展为录播、直播两种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形成听众与电台互动,吸引更多的听众参与,提高收听率;在节目设置上,将精心设置《峄城新闻》、《法制与生活》、《三农直通车》等7个录播节目和《与你同行》、《生活资讯网》、《娱乐新干线》、《戏曲大放送》等直播节目,在播出时间上由过去的6小时延长到12小时,能够比较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收听人群的听众需求。

三、切实提高峄城区的知名度,做好对外(上)宣传

1、在现有基础上,认真分析上级台的用稿需求,查找问题,寻找对策,同时加大在省级电台的上稿力度,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工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自主创新等主题,及时宣传和挖掘我区各单位的先进典型和经验作法,加强对我区各项工作的报道力度,切实提高峄城区的知名度,努力把我区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县。

2、加强记者的学习培训力度。继续选送优秀记者到省市电台学习培训,进一步熟悉省市台报道的重点,加大重点新闻的报道。

3、进一步搞好上联,做好通联。继续加强与上省、市级台及兄弟电台的业务联系峄城人民广播电台继续加强与7个镇街记者站的通联工作,及时下发宣传报道要点,确定节目选题,做好内外宣传工作。

精选舆情直报信息范文(精【第五篇】

20xx年,在区网络舆情办公室的正确指导下,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新区文广中心认真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研判及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工作。

20xx年,亭湖新区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及文广中心负责本单位的网络舆论引导监督工作,负责监控、收集好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网络舆情信息,切实提高舆情监控的广度和效果。同时,从明确职责入手,建立健全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一是明确结合本机关的职能,细化网络舆情监管指南;二是建立网络舆情档案,做好本单位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上报工作;三是制定好网络舆情应急预案,在发生网络舆情事件时,用心配合区网管中心做好舆情处置工作。

在十八大、区两会等各重要时刻节点,文广中心相关人员负责全天候搜索有关本单位、本部门的网络信息,力求无任何负面新闻在网络上流通。同时,对网上反腐倡廉舆情及时进行跟进、分类整理,并报送相关领导参阅,及时锁定舆情反映的问题,充分挖掘事实明显、情节清晰、细节详尽、可查性强的案件线索,及时流转案件管理部门,提高成案率。对一些影响面大、可能导致事件升级危机的舆情信息,及时、快速核查其真实性。对于可信度高、可查性强的案件线索类网络舆情,确保在第一时刻展开调查,在不泄露案情的前提下,适时在网络上通报调查进展。调查结束后,对反映属实的舆情,按规定予以通报;对于舆情反映不属实的,用证据消除网民的顾虑,并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从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网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管理,对网络新闻、消息从线索带给、初稿采写,到审稿签发、网上发送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确保信息发布、公开工作既顺利进行、健康发展,又无失密、泄密事故发生。文广中心及时了解掌握本机关的政策落实、重大部署、重要工作推进和重要案件信息,透过网络择机适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同时加强对网评、跟帖、博客等网上反腐舆情的跟踪监控,并提前准备好相关舆情预案,尽量减少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在发现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时,本着“宜疏不宜堵、宜快不宜迟、宜统不宜分”的工作方法,加强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和以互联网展开合作,拓宽掌握网络舆情的渠道,及时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壮大网络主流舆论,使网友能在第一时刻了解事情真相,明辨是非。

新区根据市、区相关领导的要求,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做好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工作。相关工作人员每一天负责对涉及新区的相关舆情进行监控,并在下班前跟分管领导汇报当日舆情信息。在重大会议、重要庆典活动、重大项目建设期间,坚持做到24小时监控,并落实舆情汇报工作制度。

网站,主动向社会各届公布新区发展、新城建设的相关资料。为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载体和渠道,今年下半年,对亭湖新区新城街道门户网站进行进一步完善、提升;从而有效整合政务资源,提高办公效率,创新办公模式。新区用心将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相结合,建立公众沟通互动平台,便于公众查询,节省查阅成本,保证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率。网站信息公开栏目重点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受理处的建设,构成统一受理、统一办理、规范服务的工作流程,为公众了解信息带给便利。

48 491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