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预算会计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预算会计范文1

预算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从学术上讲,预算会计是以会计学原理为基础的一门专业会计,同其他会计一样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核算和监督的经济管理活动。

2、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及各类事业、行政单位。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的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事业、行政单位。

3、预算会计的客体或者对象,是财政性资金运动、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以及有关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具体地讲,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是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等多项财政性资金活动。行政单位会计的对象主要是单位预算资金的领拨、使用及其结果。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是单位预算资金及其经营收支过程和结果。

(来源:文章屋网 )

预算会计范文2

一、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对预算会计体系的影响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合二为一,成为政府会计

编制部门预算。部门预算是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计划。主要包括:收入、基本支出和项目预算等内容。即部门预算是一个涵盖部门所有公共资源的完整预算。编制部门预算的基本要求是:将各类不同性质的财政资金统一编制到使用这些资金的部门。部门预算的编制采用综合预算形式,部门所有单位的各项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专户核拨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作为部门和单位的预算收入,统一由财政核定支出需求。凡是直接与财政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会计单位均作为预算管理的直接对象,如财政直接将行政单位预算编制并批复到这些单位。按部门编制预算后,可以清晰地反映政府预算在各部门的分布,从而取消财政与部门的中间环节,克服单位预算交叉、脱节和层层代编的现象,并把部门预算作为独立的政府预算法案汇编于本级总预算。随着部门预算的编制,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的改革将逐渐趋向于以一级政府为中心,核算整个政府的财务状况,即编制一级政府的收支情况表。因此,客观上要求将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逐渐合二为一,成为政府会计。

(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

改革前,旧式的预算管理制度下的拨款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问题:第一,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导致财政资金运作透明度不高;第二,财政信息反馈迟缓,财政资金使用缺乏事前、事中监督,不利于有效管理和全面监督;第三,大量资金滞留在预算单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第四,财政以拨代支,预算单位层层下拨造成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的发生,甚至出现腐败现象。

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建立我国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基本框架是:按照政府预算级次,由财政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性资金逐步纳入各级政府预算统一管理,财政收入直接缴人国库或财政指定的商业银行开设的单一账户,取消所有的过渡账户;行政事业等预算单位可向财政部门申请到财政指定的专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特设专户等。

财政性支出均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到商品或劳务供应者。行政单位为了执行国家机关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资金,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从本级政府预算集中的资金中分配和拨付。推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后,财政部门不再将资金拨到行政单位,只需给各行政单位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及审批预算单位的月度用款计划,在预算资金没有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之前,始终保留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单一账户上由财政部门直接管理。

行政单位的人员工资由财政部门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职工工资卡方式直接支付;行政单位的专项支出按预算指标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政府采购-商品供应商方式直接支付。

行政单位的小额零星支出及授权支付的款项,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行政单位零余额账户方式支付。国库集中支付虽然不改变各行政单位的预算数额,但其作用在于建立起了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机制。

新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优越性十分明显。一是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二是提高了财政资金拨付的透明度,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以往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截留、挤占、挪用和雁过拔毛等问题;三是提高了财政资金管理的规划程度,促进了预算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预算顺利执行。

实现国库单一账户后,由于各行政单位只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其所有的资金都是财政资金,都要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收付,其资金活动已通过总预算会计反映,因此,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相当于总括和明细的关系。它们将合二为一共同构成政府会计。

(三)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在财政支出预算管理改革中,政府采购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工程,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现代政府采购制度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质是将市场竞争机制和财政预算支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使政府可以得到价廉物美的商品和服务,实现物有所值的基本目标,另一方面使预算资金管理从价值形态延伸到实物形态,节约公共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事业单位会计向非营利组织会计靠拢

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的本质特征相近,但还是有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它有自己的业务收入,而且相当一部分非营利组织可以做到收支相抵。如一般事业单位除了财政资金外,还有其他性质的资金,这部分资金的收支不需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各种基金会更是如此,其会计系统的独立性相对较强,因而在会计原则、会计科目、核算方法上有较大的不同,只是由于它与政府会计有共同的非营利性的特征,因而,非营利组织会计和政府会计虽同属非企业单位会计,但不能统称为政府会计。

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对预算会计核算的影响

由于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使得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等需要进一步改革,以适应部门预算、国库单一账户、政府采购等改革的要求。

1.部门预算要求反映部门所有的收入和支出,涵盖所有的预算资金,因此,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预算会计,也应以预算资金全貌为对象,应不再有遗漏。其中,基建资金也应和其他资金一样一起编入部门预算。即部门预算应当涵盖包括基建预算收支在内的所有收支,真正反映综合预算。然而,由于基本建设财务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应增加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细化预算编制到项目,也就是收支要重新适当分类。因此,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应重新设计,明细核算应作相应调整。零基预算即预算一切从零开始,各类支出取消“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因此,采用零基预算方法,对预算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算会计不仅要提供收支流量方面的信息,还要提供资产存量方面的信息,从而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2.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的实行。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到财政收入、总预算会计向行政单位拨出经费、行政单位收到总预算会计拨人经费、行政单位向财政总预算会计上缴预算内外收入、行政单位向下级行政事业单位转拨经费等业务的发生及其会计核算都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现行行政单位会计的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将受到挑战。例如,行政单位的工资将由财政通过人民银行―――商业银行―――职工工资卡方式直接支付,此时,财政总预算会计根据拨款数做一笔支出。而行政单位在现行制度下,既要做一笔收入又要做一笔支出,这样做实际上不符合收付实现制原则。

3.随着政府采购制度的展开,政府采购资金运动就成了预算会计的一个新的重要核算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的许多采购项目,既有财政预算资金,又有其他资金,这些采购资金,应集中到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统一支付。因此,也就产生了资金从预算单位(部门)向财政部门流动的现象。由于政府采购货物的验收、项目的实施与货款的支付存在时点间隔,或者一些公共工程的大型采购尾款的支付需要在经过较长的工程保修期结束后才能支付,如按现行的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处理,在采购和支付间隔跨年度时,对预算单位来说,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账实不符,不能真实反映预算单位的经济业务;对财政部门来说,会出现预算支出信息未能如实、完善地反映政府实际支出活动的问题。为此要改革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办法。

三、预算会计改革方向

鉴于上述预算环境的变化,现行预算会计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应该考虑预算会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重新明确预算会计的分类

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对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的划分方法,即按照单位活动的目的不同进行分类。对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企业会计则可以按照其核算重点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这种划分方式可以明确各个类别会计核算的目的,根据其活动目的考虑其会计核算的特点加以规范,以充分满足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二)引入权责发生制计量基础

权责发生制是使用者评价政府财政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必要手段,也是新公共管理体制下政府会计的改革方向,西方不同政府会计模式都不同程度地采纳了这一会计基础。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只有在政府提供服务时才加以确认,而且在政府接受服务以后,就应该将相应的义务(如职工退休福利)确认为当期费用,并将其作为债务列入资产负债表③,这样,政府的会计报告就可以完整地反映政府的财政状况和运行成果;同样,权责发生制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所有的经济资源,如新西兰将高速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确认为资产,并确认了其折旧费用,这样就会使政府更加注意其对有关资产的管理和维护,更好地认识未来的短期债务、更好地管理基础设施、更有效地重新分配预算。

预算会计范文3

现行预算管理制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还是有所欠缺,在核算和真实的反应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财政采购制度后会产生新业务差异,财政总收入和财政总预算在国库集中收付下也都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它的变动多数是因为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之间拨出经费及经费回拨、周转之间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例如,行政单位工资的发放是由财政通过我国央行转到中国招商银行再转到员工工资来支付工资的工资,这种情况下,行政单位要制作两项费用的记录,即支出一项、收入一项,而财政总预算仅仅制作一项支出,这样就会导致与实际收付实现原则不符。在部门预算方面,一切的支出和收入包括全部的预算资金,为此导致预算执行情况的预算会计不能有任何的遗落,必须反馈出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会计,例如,涵盖在部门预算中的基建资金必须和其他财政资金相等,换一句话说想要真实的说明综合预算,那么一切的基建预算收支都必须毫无疑问的囊括在部门预算里。在预算单位会计体系中汇集了所有的预算资金,有时不得不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的应付收支做相应的类别调整,因为在会计单位核算体系中会有特别的业务,导致必须对预算会计的会计科目进行新的设置,例如,对财务报表的结构进行调动,来满足国库管理制度和会计预算的需求。所以,重新组建会计体系,让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要素交融是势在必行的。

政府采购资金的做法将成为预算会计核算内容的重中之重,财政部门将全部支拨行政企事业单位的一系列采购支出,其中囊括财政预算资金和其他资金。为此,预算单位的资金流向财政部门的现象也就应运而生了。某些工程的大额采购尾款支付是要经过漫长的保修期才能给予付款,这个现象的形成是因为政府在项目的施行、货物采购的验收与付款都存在时间的间断。这些情况会导致现行的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在做账过程中与实帐存在很大的差异,无法确切的反应预算单位的经济项目。这些情况会导致财政部门的预算支出信息不准确,继而真实的政府支出活动将被掩盖。所以,只有改变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事业单位定位会计核算方法的问题

三、现行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超出预算之外的资金通通被财政专户管理,通常体现为三种方式,比例上缴的方式、全额上缴的方式、结余上缴的方式。而这种做法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就此三种方式中的比例、结余上缴的方式应该被取缔,在两种方式中他们与自身的制度就是冲突的,根本无法适合当代公共财政管理的制度。例如在没有被核准的预算之外收入应当是单位组织对外的负债项目,三种方式同时被不同的单位组织所使用,一定会产生有悲有喜的单位组织,严重的会造成单位组织管理上的失误和凌乱。三种方式分别被使用时即使不出现混乱,但按结余上缴的方式在会计账务上也存在规范性的漏洞。相关的制度明确的规定:单位组织有收入时,必须对单位组织的全部收入项目进行核算,之后在对结余上缴财政专户进行定期结算。当今最大的难点在于单位“大收支”的环境影响下,既要在会计上反映部分资金结余又要清晰、明了的结算资金结余。在实际中很多的经常性费用和专项资金账务的核算存在边界定义的模糊。经费支出,拨出、拨入经费的科目下依次设置了相应的专款支出,拨出、拨入专款等二级科目,这些在现行制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混杂专项的经费与正常经费的性质是经常出现的,将专项经费与正常经费通通放在经费类总账科目下进行结算是在行政单位中经常出现的,这些会计的核算方法都是存在不当的,导致没有清晰的账务思绪。所以,行政单位应像事业单位的会计账务一样,建立与专项结算、转款专用的,与之相符的会计账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量体裁衣。

预算会计范文4

预算会计是政府行政会计的组成部分,与企业会计相对应,是我国现代会计体系中一个会计分支。预算会计是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行使政府会计管理职能,是核算和监督政府及行政事业单位以预算执行为中心的各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是实现国家政权财政职能、执行国家预算工作的重要手段。

二、改革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意义

政府财务报告和财政报告不同,现行预算会计报告是政府财务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核算财务报表的收入支出两方面。财政报告是政府有关财政收支预算及执行情况的报告说明,有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具备,因此,不适用。现行中,我国迄今为止还缺乏各级政府部门完整的、系统的政府财务报告,因为它没有全面反映整个政府活动的财务状况及责任履行情况。因此,改革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势在必行。

三、我国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预算会计要素滞后不能真实、完整地核算新业务。我国政府财政部门已针对预算改革试点情况在制度中作了部分修正,并制定了相应的预算核算办法。但是,该预算办法仅适用于某些试点单位,不适用于全国地方财政和所属预算单位,对于各地在日常活动中出现的新业务也没有统一适合的要素核算,因此,这种办法不具备普遍实用性。目前,我国各地区针对所属本地实际均在开展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试点,由于我国会计改革前长期以来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由于存在区域因素影响,而试点办法没有兼顾各地不同情况的做法,并不利于各地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二)现行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确认原则不合理。世界同行做法是采用权责发生制,这是世界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向,而我国预算会计主要采用原苏联的收付实现制会计确认基础,这与国际政府会计的通行做法不一致,由于计划经济的废纸,该办法存在诸多弊端,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问题。主要体现在:采用的收付实现制,体现现金收支不能真实反映各级政府的经济资源和承担债务情况,在特定会计期间的经济活动及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因而不能准确反映政府所提供公共服务的实际支出以及产生的效率水平,不利于对政府收支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也不利于政府内部管理效率的改进。总之,在使用的收付实现制确认会计基础情况下,我国预算会计体系不能全面反映政府履行受托责任的运营情况,更好的为社会公众服务。

(三)现行预算会计某些科目使用不规范。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进程不断改变,政府投融资途径复杂多样,随着民间资本、外资等介入公共领域,业务量的增加导致预算会计科目相应增加,信息使用者对政府部门预算会计信息的准确及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客观性要求提高,并要求政府部门提供充分的数据信息来进行决策。随着预算外资金增加、社会保障基金在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的突飞猛进,需要相应拓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相关内容,解决预算科目和总预算会计科目相协调趋同的问题。

(四)现行预算会计财务报表制度后续监督不完善。全国人大加大了对政府财政收支的监督力度,推进各级政府预算公开制度的实施,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预算及相关信息,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为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方便进行,我国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都有相对应的各自帐表,并提供上下级汇总的会计报表,但各套表不统一自成体系,不能够真实、完整地反映各级政府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情况的合并会计报表。此外,我国预算会计报表侧重点在于反映预算收支情况,对国有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政府负债及其还本付息情况缺少全面反映,政府担保形式的隐性债务等相关信息没有在正表核算,这使得全国人大、社会公众等难以对政府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反映出的会计信息资源也难以为政府做出决策利用。

四、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几点对策

改革开放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及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及政府集中采购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推出深化,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呈现出不足和缺陷,某些方面经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现行预算会计进行改革,要求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纠正我国预算执行的弊端,发展更为完善且符合我国国情的预算会计体系。

(一)完善我国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与国外的政府部门及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活动相比,国外的政府会计包括国有企业会计,以及国家控股的营利组织。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的构成与其相似,但区别在于我国的政府会计不包括国有企业会计,我国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会计、集体会计同属于企业会计体系,跟政府会计是不在一类,这是预算会计体系的特色表现。由于事业单位是非营利组织,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可借鉴国外非盈利组织会计的核算方法,依照非营利组织的核算原则进行确认计量。

(二)改革、完善预算会计财务报告制度。经济发展了,会计核算环境变化了,在拓宽会计核算内容、改进会计科目设置等方面,各预算会计主体提供的有效信息,反映了该机构的资产负债和收支绩效的整体情况,可以满足各级政府和公众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今后,可以改革预算会计原则,资产负债表要按照“资产=负债+基金+结余”的会计等式。固定资产的信息,预算会计没有必要全面概括,可以利用统计局、国资委提供的资料,。

48 1907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