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初二读后感【参考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水浒传初二读后感【参考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水浒传初二读后感【第一篇】

-->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都读过吧!

《水浒传》里的人物有鲁达,武松,宋江,柴进,李逵……

李逵是沂水县人,在戴宗手下当小牢子,《真假李逵》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天李逵路过树林子,忽然见到有人涂黑了脸,了两把板斧喝令留下买路钱。李逵喝到: “你是什么人,敢当老爷去路?”那人说是李逵。李逵大笑,操起板斧去战假李逵,假李逵挡不住想逃,屁股已挨了一刀,李逵抢前一步,踏着那老家伙的胸脯说: “老爷才是黑旋风!”然后挺着胸脯走了。

林冲林教头被刺配沧州,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被押开封府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护送工人董超薛霸,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被董超薛霸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幸亏在这危急时刻被鲁达救了下来。林冲来到柴进庄上与洪教头比武,林冲胜了洪教头拿了五十两银子。

《水浒传》中108位好汉义字当头,对朋友讲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气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还有一个天真烂漫的李逵,他有一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民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他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

读了《水浒传》这不长篇小说,我仿佛认识了108位好汉的忠勇双全。我们一定要学那些正直,行善的人,不能学那些欺善怕恶的人。刘备说的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水浒传初二读后感【第二篇】

-->

读书是永恒的话题。读书不仅仅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而且通过阅读人们得以建造自己的心灵“花园”,并且给这座心灵的“花园”点上智慧之灯。

相信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书,有的人喜欢“漫画书”,有的人喜欢关于历史的书,有的人喜欢小说和散文,有的人喜欢关于侦探的书……反正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书。

大家读了这些书,肯定都有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有些人的体会跟别人不一样,就会吵起架来。那是因为有的人那本书读了很多遍,而其他人只读了一、二遍,这样,感悟自然就不同了。

而我家的书柜上放着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水浒传》。本来那本书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很薄的《水浒传》,可是,我总觉得那本薄的《水浒传》缺点什么,于是,我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足足有3厘米那么厚的《水浒传》。

就为了这一本书,我和爸爸足足吵了3次架,每次吵架都是为了那本《水浒传》的感悟。因为我的感悟是宋江太想做官,而不顾兄弟们的死活,如果晁盖没死的话,他当“大哥”,肯定去夺王位,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下。而爸爸的感悟正好和我相反。他认为宋江的`做法是对的,只不过是高俅在皇上旁边说宋江坏话罢了。如果每次不是妈妈在旁边把我俩拉开,估计我俩会吵个没完没了。

呵呵,我和爸爸可都是历史迷。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当年和爸爸吵架的事,我不得不由衷的笑了。

读书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水浒传初二读后感【第三篇】

《水浒传》是我最喜欢的书籍。在我心中,没有任何书可以代替的了它,它不仅告诉了我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让我知道了“忠义”二字的分量。

水浒传整篇都在突出“忠义”二字。起初,教头王进被高俅陷害,逃到史进庄上;后来史进到渭州找师父,遇到了提辖鲁达,鲁智深因为三拳打死郑屠,出家当了和尚,来到大相国寺看菜园,结识了林冲,林冲最后被逼上梁山。怎奈王伦要一个投名状,林冲下山等了几日,只等到杨志。杨志后来奉梁中书之命押送生辰纲,晁盖等人在黄泥岗把生辰纲给劫走了,朝廷派郓城县衙竭力捉拿晁盖等人,而郓城县押司正好是宋江——便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梁山起义。后来梁山军马被朝廷招安,奉命去征缴方腊,梁山军马损伤大半,最后宋江喝下御赐毒酒,梁山起义彻底完结,都是为了忠义二字。

宋江上梁山后,对晁盖多次提起要招安,当上了山寨之主,宋江也时时不忘让梁山众弟兄为朝廷效力。征方腊之后,宋江对朝廷一片热忱,明知是毒酒,也喝下了。此乃“忠”。为了救时迁,三打祝家庄;为了救柴进,二夺高唐州;为了报晁盖之仇,擒索超关胜,兵打大名府,火烧翠云楼,活捉史文恭,此乃“义”。宋江本是忠义两全之人,却被朝廷奸臣所害。

朝廷想让梁山军覆灭,便想出了让他们去征方腊这条计策。江南方腊也是四大叛军之一,手下兵力雄厚,有猛将数百员。梁山兄弟浴血奋战,收复失地,同时也一个个惨烈的死去。梁山十六小彪将折的只剩三人,步军将校十七员也只剩三人,天罡星上将秦明,董平,张清,徐宁,索超,刘唐,史进等也都战死沙场,武松被方腊割下一条胳膊。林冲,杨志,穆弘被瘟疫病死。最后只剩二十七人回京。尽管如此,朝廷众奸臣还是不放过他们,最后宋江,卢俊义,李逵被毒酒毒死,花荣,吴用在宋江坟前双双上吊。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梁山泊十面埋伏,宋公明二赢童贯”。奸臣童贯统大军征缴梁山泊,宋江排下九宫八卦阵,杀的童贯大军丢盔弃甲,在逃跑的路上,吴用又布下十路精兵,张顺,花荣徐宁,秦明林冲,关胜呼延灼,索超董平,史进杨志,鲁智深武松,解珍解宝,李逵鲍旭李衮项充,张清龚旺丁得孙,童贯所带八员大将俱被杀死,朝廷从此再不敢正眼瞧梁山军了。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讲得就是忠义二字,那种披荆斩棘,四海盟约的义气,浴血奋战,不惧生死的勇气,都令我折服。

水浒传初二读后感【第四篇】

清凉夏日,坐在书桌前读这一本好书,是十分惬意的事了。最近我便在读《水浒传》,这是明代初期的小说家施耐庵的作品。讲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作者将书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黑旋风李逵了,他虽性情暴躁,杀人不眨眼,但是他却孝敬母亲,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惩恶扬善。梁山108位好汉性情或许不同,但是他们骨子里都有忠义二字。救济百姓,铲除恶势力,帮助兄弟脱困,已看成家常便饭,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却也时刻威胁着朝廷的安危。

朝廷——每个朝代必将有一些小人。正如贯穿整个故事的殿帅府太尉高俅,他便是一个小人。原因只是高俅曾经因聚众欺辱百姓而被王进的父亲教训过,高俅想乘机打击王进以报宿怨,逼迫王进逃亡。后因为其干儿看中林冲的夫人,陷害林冲将其发配沧州,预谋在途中将其杀害,结果被鲁智深阻止,后三番五次陷害,最终林冲被迫上梁山。一直到故事的结尾,蔡京、童贯、高俅、杨戬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后,他们设计用水银害了卢俊义,用毒药掺入御酒毒死了宋江和李逵。这种人若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上,便是国家的不幸啊。最让我吃惊的是,整个故事的最后高俅并没有受到任何一点伤害。这难道是恶人遗臭万年?至于朝廷后来慢慢失去了与梁山好汉抗衡的能力,归结于一味将外部势力归于谋反或乱贼、土匪,没有认清其真实性质。导致渐失民心,三番五次无法攻下梁山。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朝廷中,奸臣的猖狂,肆无忌惮。总之,梁山好汉便是在当时社会**十分剧烈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他们反映了民众对朝廷、官府、政权的不满,揭露了当时百姓生活并不幸福。

绿林好汉——“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句话是江湖中惯用的一句,当我们听到的时候,便联想起江湖中的侠义之情,朋友、兄弟之情。而梁山好汉们也拥有这种情怀。他们会惩恶扬善,行侠仗义,重情重义。虽然我对他们凶残的性格,杀人不眨的做法并不赞同,但他们毕竟只会对恶人刀剑相向。我敬佩的是他们的兄弟、朋友情谊,他们会为朋友打入京城,劫囚车、劫刑场。这么一帮年轻热血好汉便也是喜欢同朋友、兄弟一起行侠仗义,闯荡江湖。虽说他们可能在一些地方干了一些并非正确的事,但是我们看中的是他们一股侠肝义胆的精神和这些好汉的绝技才能。不知是宋江考虑的周全还是不周全,招安后却落了个悲惨的结局,人员死伤大半,带回的人只有20人,连武松、鲁智深等大将都离开了。最后宋江、李逵被毒死,花容和吴用也吊死在宋江坟前。当初招安时,大家的劝阻,后来,武松、鲁智深的出家修行,林冲的瘫痪,杨雄、时迁、杨志、穆弘病死,燕青又悄然离去,花容、吴用的忠心。难道答应招安有错?可若是不答应,朝廷早晚也会铲除他们吧。宋江等人葬于蓼儿洼。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在悲剧中结束了!

梁山好汉做了当时许多人不敢做的事情,这样一个群体不管存在的对错,不管结局的好坏。至少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多学习他们惩恶扬善、行侠仗义的.作风,以及对朋友忠贞不变的友谊。

48 24535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