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实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重庆高考作文题目范文1

自2014年高考开始,我们重庆市高考英语听力部分就从考试中独立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二级考试。这无疑给我们的学生,尤其是我们区县学生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因为较之前的重庆高考听力,全国等级考试在难度上加重了。而作为区县学生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呢?

1 了解全国等级考试的评价目标,做到知己知彼

PETS2是中下级,通过该级考试的考生,其英语水平基本满足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的要求,同时也基本符合诸如宾馆前台服务员、一般银行职员、涉外企业一般员工,以及同层次其他工作在对外交往中的基本需要。该级考生应能在熟悉的情景中进行简单对话。和之前我们重庆市高考英语听力考试评价目标相互比较,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评价目标在考察对象上有比较大的差异。重庆市高考英语听力只针对我们重庆市参加高考选拔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高中学生,而全国等级考试所面向的考生面要广很多,如:银行职员,前台服务等等。所以此项考试所涉及的考试内容要复杂很多,所考察的专有名词,规范用语是平常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遇到的。所以,作为才接触此类考试的重庆市学生尤其是我们酉阳县的学生在听力训练前就必须要了解此变化,调整战略方针。

2 抓准命题规律,做好试题分析

分析前几年的等级考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5题为简短的日常对话。此类对话往往非常简明扼要,一般两到四句话。语速较快,所以需要学生精力高度集中。6-7题为两段对话,分别设置两道题目。8-9均为对话,分别设置三,四道题目。10为独白,设置有四道题目。单从题目设置来看,听力考试题目数量逐渐增加,对话,独白的长度也逐级加长。按照平常训练看来,学生最容易出错的题目为3-4简短对话以及8-9的长对话中。究其原因,学生大多问题出在对很多听到的事物不够了解,或者听不懂语句的含义。

通过对题目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总结:作为区县学生要想在考试中拿高分在平常训练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对待与主城区学生间词汇量差距的问题,训练中努力总结,背诵与考试中容易出现的某些固定场合,某些具体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有名词,固定语句。

(2)在平常训练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短时记忆能力。每次听力听完后可能会发现前面的内容已经模糊,应进行要点记录,如时间,地点,人物。

(3)分析总结在等级考试中最容易出现的人物关系以及他们之间最容易出现的谈话内容甚至对话中最具标志性的词汇,短语,由此猜测人物关系。在人物对号中,常常需要考生进行循音辨人:根据说话人的语言,语调,音色,语速辨别说话人的身份职业。而更多的是循义辨人:如迟到,选课一般就是师生关系了。

3 考前准备做充分,考试场中少丢分

考前:做好充分的答题工具准备工作。抓紧时间扫题目及答案,预测听力内容基本走向,判断题目的主旨要义。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3篇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重庆高考作文题目的相关认知。

重庆高考作文题目范文2

Nohara在一份提交给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总体难度(Over all difficulty)的概念,其中涉及了四个难度因素:

(1) 包含“扩展性问题”的百分比;

(2) 包含“实际背景”的题目的百分比;

(3) 包含“运算”的题目的百分比,其中不包括属于“数量”部分的题目;

(4) 包含“多步推理”的题目的百分比.根据我国数学课程的具体情况,鲍建生在文[1]中对Nohara的总体难度作如下的调整:一是参照模型中的“背景”、“运算”和“推理”三个因素,但在每个因素的水平划分上进一步加细;二是取消上述模型中的“题型”因素,而代之以两个新的因素:其一是“知识含量”,用以考察每个题目中知识点的综合程度;其二是“探究”,用以反映数学题的开放和探究程度.建立了如图1的难度综合模型:

上述模型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数学题的综合难度水平,同时也概括了完整的数学活动过程:首先是“具体材料的经验组织化”,也即从现实“背景”中的问题情境出发,经过数学化的“探究”过程,提炼出数学的问题或者模型;其次是通过“数学材料的逻辑组织化”产生各种数学“知识”,其中包括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数学活动是“运算”与“推理”,当然也含有拓展性的“探究”;最后是“数学的应用”,又回到了现实的“背景”.此外,在五个难度因素中,“运算”、“推理”与“知识含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传统的“双基”,而“探究”与“背景”则多少反映了新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向.

1 探究水平

统计表明,重庆上海两地的试题中,属于“识记”水平的习题分别占46% 和48% ;属于“理解”水平的习题分别为%和48% ;属于“探究”水平的习题分别是%和4%.

从图2中可以看到,两地的试题中属于各个水平的题目的百分比没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我们注意到的是两份试题中“探究”的水平都较低,这与我国的课程比较重视 “理解”而较少关注过程有一定的关系.

2 背景水平

统计表明,重庆上海两市试题中不涉及实验背景的习题分别占67%和88% ;与“个人生活”有关的习题分别占15%与8% ;属于“职业与公共常识”的题目分别占18%和4% ;属于“科学情境”的习题都为0.

从图3中可以看到,重庆的数学题在实际背景上的变化还是比较丰富的,其别是与学生“个人生活”和 “职业与公共常识”有关的背景,占了全部习题的33% .相比之下,上海的数学题在背景的设置上比较欠缺,基本上属于“纯粹”的数学题.但值得注意地是二者在背景的选择上都比较注重联系地区社会生活实际.

如重庆24题是以2006年重庆异常的高温天气作为背景,题目如下:

如图4是我市去年夏季连续60天日最高气温统计图的一部分.

根据上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日最高气温为40℃及其以上的天数是日最高气温为30℃~35 ℃的天数的两倍,那么日最高气温为30 ℃~35 ℃的天数有_________天,日最高气温为40℃及其以上的天数有_________天;

(2)补全该条形统计图;

(3)《重庆市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规定,从今年6月1日起,劳动者在37℃及其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工作,除用人单位全额支付工资外,还应享受高温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如下表:

日最高气温37℃~40 ℃40 ℃~每人每天补贴(元)5~1010~20某建筑企业现有职工1000人,根据去年我市高温天气情况,在今年夏季同期的连续60天里,预计该企业最少要发放高温补贴共______元.

这道试题以人们关注的天气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经历一种数学化的过程.上海的试题也出现了背景问题,如21题、22题,它们关注学生的上网时间,药品降价等问题,以这些背景为切入点,分析背景,让学生体验一个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排除了一些伪情境化的可能.此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虽然目前都在提倡“科学探究”、“研究性学习、“跨学科综合活动”,但是在两地的试题中都没有出现以科技素材为背景的的问题.这与学生的知识背景有关,但是如何在数学考题中设置有意义的“科学情境”需要进一步研究.

3 运算水平

统计表明,重庆上海两地试题中不含有运算的题目的百分比分别为18%和20% ;包含“数值计算”的题目的百分比分别为39%和28% ;包含“简单符号运算”的题目的百分比分别是21%和28% ;包含“复杂符号运算”的题目的百分比分别是 22%和24%,如图5.

虽然二者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重庆侧重于数值计算,而上海试题侧重于符号运算.从绝对比较的观点来看,两地对于运算的水平要求都比较高,这同我国注重双基的教学和考察的传统是一致的.

4 推理水平

统计表明,重庆上海两地的试题中不含推理成分的试题分别占到39%和36%;含有“简单推理”的习题分别占到36%和40%;含有“复杂推理”的习题分别占到25%和24%,如图6.

从分析可以看出,二者题目的难度大致相同,简单推理和复杂推理的题目所占比例基本相同,没有较大差异.

5 知识的综合程度

统计表明,重庆上海两地的试题中只含有“一个知识点”的习题分别占39%和40% ;含有“两个知识点”的习题的百分比分别为36% 和44% ;含有“三个以上知识点”的习题的百分比分别是25% 和16% ,如图7.

二者在试题上的知识综合程度上有显著差异,重庆试题的知识的综合程度比较高.对照具体的题目可以看到,两地在“知识的联系”上各有所侧重,重庆强调的是数学知识与实际背景的联系,而上海更注重数学知识本身的关联.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1)二者在推理、运算水平和知识含量上无较大差异,并且保持了我国注重双基考察的传统.

(2)两地都注重了知识背景的考察,关注了试题与社会及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社会发展的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两者在探究水平上要求都较低,对于过程性的评价较少.对于探究水平的考察应该加强.

参考文献

1 鲍建生.中英两国初中数学期望课程综合难度的比较[J] .全球教育展望,2002(09)

重庆高考作文题目范文3

重庆2004至今这十一年的高考题中,标点符号考查了八次之多。其中考查的,既有问号、冒号与句末点号位置这样的全国各省市试卷都热衷的热点,也有引号、顿号这样的“冷门”。但不论热点还是冷门,都设置了一些考生不易察觉的错误,例如以下一些误区。

1.集合词语误用顿号分隔。

例如:中小学生、男女老少。“中小”之间不需要用顿号,“男女老少”四个字之间也不需要使用顿号。

例: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2004年重庆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误用问号;连续发问时,没有使用多个问号。

例:1995年,27岁的孙炯去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导游考试①遇到一道考题②英国小说家J③希尔顿的小说④消失的地平线⑤里写到的⑥香格里拉⑦源自哪种语言⑧法语、英语⑨还是喜马拉雅山麓的一种方言⑩答案是最后一个。(2006年重庆卷)

根据句义,“法语、英语⑨还是喜马拉雅山麓的一种方言”表示的是选择疑问,所以,第九处空缺部分应该使用逗号,第十处使用问号。

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2012年重庆卷)

最后四句话分别是四个指向不同的疑问句,所以,每个句子后面都应该使用各自的问号。两个逗号就都需要改用问号。

她对着妈妈跺着脚大喊:“我的话你听见没有呀?干嘛要做那么多事呀?你知道不知道我不需要你做那么多、管那么多呀?”(2014年重庆卷)

三个使用问号的句子是连续发问,所以问号的使用正确。

3.引语中句末点号位置模糊。

√山草香★√“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核心展品。“她很小,”哥本哈根旅游中心的彼得一勒默尔?汉森说,“但她想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渴望却令人惊叹。”(2012年重庆卷)

“某某说”讲一段引语分成两部分,每部分的句末点号均要放置在引号里面。同时,“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此句话正确。

古人赏梅,欣赏的是它那盘曲的虬枝老干,品味的是它那馥郁的浓香。宋代范成大《梅谱》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不肖,莫敢有异议。”(2005年重庆卷)

对于考生来说,一个简单的原则即是:引文前如果同时使用冒号、引号,结尾点号必须放在后引号前面。

4.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没有使用双引号。

中国重庆——德国杜伊斯堡,2011年开通的渝新欧铁路,横跨欧亚六国,为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打下了基础。(2014年重庆卷)

“新丝绸之路”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要使用双引号,该句话显然是错误示例。然而,对于这一考点在高考考题中极少见到,也是历年重庆试题中第一次出现。也由此看出,一些“冷门”的考点也开始渐渐成为命题者热衷的方向。

48 1016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