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论文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中学数学论文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学数学研究论文1

论文摘要:问题解决理论认为: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驱动学生“做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预设有效问题?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教”走向学生的“学”,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课堂答问便成了必然。事实上,由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不是太难就是太简单;不研究教材内容,不分析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预设的问题不能环环相扣、逐步推进,不能揭示知识发生过程;再加上教师不考虑提问的方式方法等等;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根本不知道怎样思考或怎样回答,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这样的问题,不但起不了好的效果,有时还误导学生,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预设有效问题。

一、预设问题要有“障碍”,防止“滑过现象”产生

“滑过现象”源自于英国学者EdardBeBono关于思维训练中“注意滑过”的一个形象比喻。他说:当我们驱车从A地到B地欣赏美景时,往往由于车速太快,忽略了途中更美的风景C;由A地到B地的路越顺畅,C地被忽略的可能性就越大。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师将教学任务设计得面面俱到、自然流畅,问题坡度太小,没有给学生留下跨越“障碍”的空间,学生无需要多少时间即可一蹴而就,就会使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在不经意间滑过。在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三角形中位线》合作学习中有一个问题: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一个三角形和梯形,如果要求剪得的三角形和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应当怎样剪?对于这个问题,一教师预设了三个小问题来引导学生:

(1)、像图1那样剪,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2)、像图2那样剪,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3)、怎样剪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呢?

SHAPE\*MERGEFORMAT

图1图2

教师预设的前两个问题,的确能很好地为第(3)问做好铺垫,是不错的引导;但是由于教师问题设计过于详尽、顺畅,没有给学生留下“障碍”,学生轻而易举地回答出第(1)、(2)问,第(3)学生短暂思考就回答出来,这个问题便显得没有挑战性,探究价值就“一滑而过”,这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没有益处。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先不给出任何预设的小问题,就让学生先动脑动手画,再让学生动手剪。在大部分学生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给出预设第(1)问。这样整个问题的处理上坡度不会太小,学生能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考过程,也把握了时机,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预设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数学教学过程应当将学生主体的“做数学”摆在突出的位置。教师对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环节且慢“说破”,留下“更美的风景C”让学生“欣赏”,使其在探索、思考问题的体验中提升思维和激发兴趣,这是防止“滑过现象”的基本策略。教师的教学智慧不是体现在“先知于学生、胜学生一筹”上,而是体现在“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学生”。“说破”的火候掌握在教师的手里,但取决于学生的需要,所谓“教不越位,学要到位”就是这个道理。

二、预设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研究表明,知识处于“最近发展区”时,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在预设问题时,不考虑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水平,预设的问题坡度太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于复杂,从头到尾受益的学生寥寥无几,提问也只能流于形式、走过场,结果多数情况下教师自问自答。比如说某教师在上浙教版八年级(下)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三课时——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先要求学生用已经学过的配方法解两个方程:x2+15=10x;3x2-12x=6,在学生解完这两个方程后,教师说:大家能用配方法来解关于x的方程ax2+bx+c=0吗?结果全班基本没有人解出。教师原本想用配方法解系数为常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来作为解系数为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作一个铺垫,但由于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解方程ax2+bx+c=0的复杂性,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大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而没有为解方程ax2+bx+c=0预设引导性的问题,最后教师不得不自己一步一步讲解。

一堂课中多有几个这样的问题,学生就对这节课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多有几节这样的课,学生就对这门学科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经验的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能把预设问题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教师在上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分式方程》时,在上课导入时这样预设四个解方程的题目:

(1)3x-2=2x+3;(2)(3);(4)

听课的很多老师当时就在嘀咕:在学生连分式方程的概念还没有了解教师就给出了分式方程让学生解,这样做不恰当。其实,事实说明,这位教师这样预设问题问题,恰恰把握住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在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很容易就解出了第(1)、(2)小题。学生在解第(3)小题时,有的凑出了答案,有很多学生就是两边乘了x解出了方程。其实学生解第(2)小题时利用了去分母解了方程,这无形就为解第(3)小题作好了铺垫,学生只要在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就能利用去分母解第(3)小题。教师就是抓住了这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学习过程就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三、预设问题要避免低级庸俗,应具有启发引导性

在新课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改革的浪潮下,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原则,达到一种双边互动充分、课堂气氛热烈的效果,经常大量设问,于是不由自主地提一些不疼不痒的问题。例如:一教师在讲“雉兔同笼”问题时,提出“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什么?”“雉有几只脚几只头?”“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的意识是什么?”这样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还有“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问题。这种问题缺少启发性,难以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是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及其主观能动性,是对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漠视。“有疑而问”本是天经地义,但这种浅显的问题,往往问而无疑,学生对答如流,表面上互动得轰轰烈烈。但实际效果如何呢?学生从这些问题中得到了什么呢?这种设问除了在形式上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外,没有什么教学价值。除此,有些教师预设问题太庸俗。一教师在介绍圆柱和圆锥的三视图画法后,他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谁能画出人的三视图,就画我们的校长?”结果一学生在黑板上画了三个椭圆,引得全般哄堂大笑。这样的问题令人啼笑皆非,庸俗及至。

有经验的老师设问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恰当、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能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理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教师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让学生带好长度分别为3cm、4cm、7cm、10cm的小木条,预设以下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后思考讨论:(1)能拼成几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什么?(2)哪三根不能拼成三角形?这三根的长度都有什么关系?(3)三根木条符合什么要求才能拼成三角形?教师层层设问、逐步推进,充分突出学生“做数学”的同时,启发引导了学生主动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记忆“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小于第三边”的定理。

很多教师不研究教材内容,不分析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预设的问题单一且不能揭示知识发生过程。一教师在上浙教版七年级(下)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在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教学环节时,教师是说:这个方程组的解是什么呢?我们利用一个表格来探求。

X

20

21

22

23

24

y

接着学生就填写表格,找出了解。笔者却要反问:用表格来探求方程组的解,为什么表格中x只列举20、21、22、23、24呢?教师没有预设其他问题,这就没有把握探求方程组的解的内在规律,没有正确引导学生探求方程组的解。

其实,初中生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思维活动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他们的思维活动越来越具有独创性,并试图解决问题。高明的教师会利用这一心理特征,在预设的问题往往循循善诱、层层设疑、步步为营、节节出新,最后水到渠成,让人恍然大悟,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使大脑皮层出现“优势兴奋中心”,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一教师在教学“圆的定义”时,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同学们都会回答:“这还用问,当然是圆的。”接着问:“为什么要造成圆形?难道不能造成别的形状,比如说三角形、四边形……”同学们就会兴奋起来,纷纷说:“不能!这样的轮子无法滚动。”教师接着再问:“那就造成鸭蛋的形状吧!行吗?”学生开始感觉茫然,继而大笑起来:“若是这样,车子会忽高忽低的。”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造成圆形不会忽高忽低呢?”学生又一次活跃起来,纷纷议论,最终找到了答案“因为原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处处相等!”这样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圆的定义。教师在讲圆的定义时,根据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预设了四个逐步推进的问题,学生生成圆的定义非常自然且记忆深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余味无穷。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预设有效的数学问题便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师教学环节中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互动教学”的必要措施。当然,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有效提问时要注意的不只是以上四个方面。比如说,预设有效问题应当在何处何时用何种方式何种方法进行预设,这些都是数学教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预设的问题必须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思维发展水平相一致;必须要吸引学生,用问题驱动学生在互动中的生成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做数学”,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荣《关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研究》《内蒙古教育》2008年第3期;

2、宁连华《数学探究教学中的“滑过现象”及预防策略》《中学数学教与学》2007年第2期;

中学数学研究论文2

关键词科学教育;理念;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行下,要求教师更新科学的教育理念,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尤在高中数学这一门科学性较强的学科中实行科学的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影响着教师教学的严谨性,还影响着学生接受的知识的正确性.高中数学应提倡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学的科学性,但如何做到科学教学,仍有待解决.本文意在探讨如何在科学教育理念下,进行科学教学的策略.

一、科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名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教师摒弃以往一味照本宣科、学生麻木接受的教学模式,而是要不断更新科学的教学理念,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交流合作、阅读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学习.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可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教“排列组合”这一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提出一个探究性较强且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索答案的问题:中,双色球获得一等奖的可能性有几种?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讨论和探索,比赛看哪个小组可以又快又准确的探索出答案.学生通过自由讨论、自主探索,可以自主探索出答案,加深对“排列组合”这一内容的了解.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科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开创思维的学科,也是一门实用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与实践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数学知识的传授,还应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演绎证明、抽象概括、运算求解、空间想象、数据处理、归纳类比等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可以对客观事物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判断.例如,在教“空间几何体”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提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可以发现多少种形状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有什么几何结构特征?引导学生回想所见过的建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几何体的特征,并请学生举例回答.通过讨论后学生均会对几何体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应展示出台、锥、柱、球等结构特征的空间物体,并顺势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所举的建筑都是由这些几何体组合成的,那么谁能通过观察这些空间物体而将它们进行分类,并说出你是根据什么标准来进行分类的?学生通过将所见过的建筑物和教师展示的空间物体进行对比思考后,会对其中的规律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可顺势导入“空间几何体”这节课的中心内容.通过引导对几何体联想的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几何体知识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习时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因而使得抽象思维较差的学生学习时难以掌握和理解,致使其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各种抽象的立体图形、无线循环的数字、复杂的公式等均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变和更新陈旧的教学方法,科学设计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教“不等式运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播放一些五颜六色的礼物盒子照片,然后提出一个富有趣味的问题:去过礼品店的同学肯定知道,礼品店内的礼品都是用五颜六色、精美的包装纸包装的,现在店长遇到一个问题,她要包装一个特别的礼物,但是她只有一张长40cm、宽30cm的彩纸,她要用这张纸包装礼物,那么她可以做多大的礼物盒子呢?学生们联想到精美、漂亮的礼物盒子,而引起探究的兴趣,从而对问题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未果时教师可导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教会学生使用不等式对问题进行运算,很快学生便能解答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答案.通过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不仅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可让学生深刻领会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

四、科学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中学数学研究论文3

研究背景

习题训练是有效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提高成绩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习题训练能够有效的对于学生当前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进而为今后的强化方向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在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错题不可避免,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学生当前的数学学习情况;在对于错题的认识上,随着现代教学观念的完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错题都有着一定的重视度。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往往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推进学科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引导学生重点温习、攻克以往的错题,但随着学生错题量的庞大之后,学生便不能有效的对于庞大数量的错题信息整理,进而错题对于学生的实际成绩以及学习能力推动作用出现明显弱化。

错题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而言,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同时强化对于错题资源的科学利用也是强化数学学科教育的最佳措施。在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烦恼:对反复练习的习题,学生仍会犯错,而且栽倒在同一个错误上,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怨言:题目做了这么多,做错的题目也及时订正了,但稍有变化还是不会做稍稍关注一下中考状元的学习经验,发现电子错题本是常用法宝为此,笔者所在学校为每位学生准备了各学科的错题积累本,错题积累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作业教师会进行定期批阅,藉此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错题积累和反思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自己则借助软件,将平时教学和学生的各种作业练习及考试中等遇到的典型错题,按初中数学教材知识单元分别整理,按时间顺序积累,形成不同专题的错题集与学生普遍采用的手抄错题集相比,教师电子错题集。具有应用更便捷、易保存、易修改更系统等优点。

研究问题

就本文的研究而言,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错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错题”类型的总结、原因的探究,可给教师如何规避出现类似错误提供帮助,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数学素养,发展教师的命题能力,提高教师评价素养,也有利于严肃数学学科的科学性。同时还可以变废为宝,可以帮助学生重构知识体系,可以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和思维的批判性。其中初中数学电子错题集的应用实验为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研究初中数学测试题中“错题”及归因分析、错题订正的检测评价等等实验来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电子错题集的应用加以诠释。

第二章 结论与启示

中学数学研究论文4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影响因子

一、教师的素质对全面推行新课程的影响

1.知识、能力结构。新教材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初等数学中次要的、较为陈旧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同时新教材也增加了一些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有着广泛应用的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并把多项数学内容综合编写为一门,这就要求教师对删减和增加的内容非常了解,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努力吃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

2.教学能力。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师必须深刻地意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这决定了教师应该给学生的不是单一的知识灌输,而是方法库、工具库;教学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板块,而应是: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

3.教育能力。新教材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数学知识差异的多样性,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有创新的数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法。

4.教师培训。新课程的推行也对我们的教师培训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1)树立牢固的课程意识。一是教师的主体意识。二是课程的生成意识。三是课程的资源意识。(2)树立新的课程观。一是确立整体的课程观。二是树立整合的课程观。(3)更新教师的知识观。

二、应试要求对全面推行新课程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中,本来具有一致性的“基础”与“创新”关系却成了一种冲突与排斥大大多于一致与互动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繁重的课业任务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的能力,课程资源的欠缺也阻碍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实施。

三、新增内容的适用性(选修3、4)对全面推行新课程的影响

新课程中数学选修3、4的知识呈现方式和顺序以及知识内容的教学目标要求与以往课程大大不同,造成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之间产生了很大矛盾,特别是在高考要求不明晰的情况下,难以把握好课程教学的深度、广度,教师更感到难以适应。

四、新高考对新课程推行的影响

新高考对知识三个层次的要求由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这一要求变为了解、理解和掌握。其中新说明的了解增加了模仿要求(可理解为类比)。理解增加了清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用数学语言对它们作正确的描述,能初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这对学生的数学语言和应用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则相当于以往的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增加了能够对所列知识进行准确地刻画或解释、推导或证明、分类或归纳,相对而言说明中的要求更加明确。能力要求中思维能力变化为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其要求更加具体明确,更具操作性。新课程目标和新高考目标的一致性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王林全,吴有昌。数学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3]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改革[J].数学教育学报,1996,(1).

中学数学研究论文5

论文摘要: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认可,正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但实际教学中有不少课堂的合作学习只停留在形式上,实效性不高。为了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在深入钻研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合作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时间进行充分、科学、精心的预设。

合作学习就是师生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主要在于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用团队精神面对困难,用构建的群体力量战胜困难,在合作学习中主要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精心预设,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

数学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于合作学习,过于简单、结构良好、只有单一答案的学习任务,如简单计算之类的学习内容就不适合于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依据学生的数学认知,把那些具有思考性、开放性、趣味性,必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内容才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寻找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动手操作,通过画、剪、割、补、拼等实践活动,去发现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小组交流将自已的观点、想法、收获告诉同学,同时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争辩、互助的过程中进一步归纳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a+b)h÷2。

又如教学“统计”时,教师可设计“统计某路口1分钟通过的车辆的情况”,由于是播放录像,速度比较快,各种车辆目不暇接地从学生眼前通过,学生一时统计不下来,这正是教师的设计意图:让学生想到要寻求合作,这样既能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又能很好地感悟集体协作的威力。结果学生分工有的统计摩托车、有的统计小轿车,而写字太慢的学生就画“正”字来表示车辆通过数等等…·许多办法都让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凑出来了。

此外,学生个人思考和探索有困难、需要互相启发的学习内容,答案多样性、问题涉及面大的学习内容也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冷静的思考、理智地分析。

总之,教师要深入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及教材的特点,精心预设,精选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二、合作学习的积极参与策略

学生主体性的实现,需要其自身的主体意识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主体意识的最终形成又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思维能力为制约条件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凭自身的学习水平,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借助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可以产生交互影响,使他们从感性上形象地体会其自身的主体地位及其意义,以达到主体地位的感性实现“合作”必须“参与”,只有“参与”才能“互动”,参与互动越多,越积极,主体地位的感性体验越强烈,主体意识就越强,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高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全程参与“合作学习”教学仍以班级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活动形式,其基本教学模式为合作设计——小组活动——反馈评比——归纳点讲。因此,无论是在哪一个教学阶段,教师都要巧妙设计,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

差异参与: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在分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别、成绩、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组成异质小组,这样才能保证组与组之间同质平衡性和组内成员之间异质的互补性,充分体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特点。为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提供保障。

三、营造民主平等氛围的策略

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情感交融,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日本心理学家菊池亲夫指出:教师态度温和这一变量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是正相关。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问的心理距离非常近,他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他的拍肩摸头也会使学生因此受到鼓舞。

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融,可以从师生互爱、生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等四个方面来实现。

师生互爱:师生间沟通的渠道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爱。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爱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的导航者和引路人,理应受到学生足够的尊重,但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待生,以情育人,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建立浓厚的情感基础,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愉快。

在合作学习中,如果达不到师生互爱,有些学生就可能出现不喜欢老师所教学科,也就不可能促进组内全员合作学习的效果。因为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个别同学或几个同学就可能不按老师要求去办,这样组内其它成员或组长必然出面干涉,由此就可能激发组内成员之间的矛盾,影响合作学习。

生生互爱:在合作学习中,生生互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而小组间的各成员是异质的,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相互影响,共同探究,共同提高。只有生生互爱,才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避免优生一言堂,差生闲着玩,甚至出现优生瞧不起差生,排挤差生的现象。

“智者多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在合作学习中,生生互爱,相互尊重,人人都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就会达到人人都想说,敢说;人人都想做,敢做。达到人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人格平等: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各动态因素之间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无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只有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等了,教师才会融入每个合作学习小组之中,把自己当作学生中的一员,倾听学生意见,尊重学生的观点,学生才敢把老师当作朋友,坦露直言。因此,人格平等有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学习的共同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挥。超级秘书网

教学民主:教学民主,在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观点开放”和“教学对话”两种。

“观点开放”即除了原则性很强的是非问题之外,对许多争论性的、假说性的、未有定论的、尚有分歧的各种观点,应持开放性的态度。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民主,而且是一种科学态度,它能让儿童从小适应各种不同观点及争论环境,激发他们追求真知的欲望,达到“百家争鸣,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目的。

“教学对话”即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真正的生动活泼的适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活动。主要采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提问,发表个人不同见解,并以此作为人共同对话的理由和动机。教师要尽可能在“同一等级上”,在事先未确定的道路上开展语言交流活动。

48 207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