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乐部管理3篇
【导言】此例“俱乐部管理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俱乐部管理范文1
关键词 宾夕法尼亚大学 体育俱乐部 管理体系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体育俱乐部不失为高校开展体育教学、健身和娱乐活动的较好模式。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方兴未艾到现今的如火如荼,其中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也充斥着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全过程。相比之下,世界一流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地更为完善和成熟,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高校在体育俱乐部发展条件、管理模式、运行模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例,探讨世界一流大学体育俱乐部发展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一、宾夕法尼亚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机构
(一)校体育俱乐部理事会
宾夕法尼亚大学体育俱乐部管理机构为体育俱乐部理事会(Sport Club Council),简称SCC。它由学校娱乐部(Department of Recreation,即相当于我国的高校体育部)支持主办。理事会成员由主席、两个副主席、财务主管和秘书组成。这些理事会官员每年都会由选举委员会的成员选举产生,每位成员都有详细的职责和分工。同时,这些官员也将形成俱乐部理事会的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mmittee)来履行体育俱乐部委员会日常工作的领导职责。SCC是校学生活动理事会(Student Activities Council,简称SAC)的一个成员并且要遵循SAC的法规和章程。
1.SCC执行委员会
SCC执行委员会是一个协助体育俱乐部管理机构实施SCC计划的学生顾问小组。主要职责有:对学生组织申请成为SCC成员进行推荐;作为上诉委员会裁决俱乐部的上诉请求;配合SCC和SAC两个组织的工作;为来年SCC修改手册提供建议;为俱乐部管理者决策提供建议;配合各个俱乐部更新学生干部和网站。
2.SCC办公室
SCC下设一个办公室,负责协助规划俱乐部的活动计划、与其他学校体育俱乐部进行比赛的时间调度、收集信件、复印资料、长途电话使用等服务。
(二)单项俱乐部管理机构
每个单项俱乐部都要选举、任命和指派学生官员,每个学期必须向娱乐部提供官员目录并要在娱乐部备案。俱乐部学生官员包括主席、副主席、财务主管、秘书、社交和招聘人员以及网络管理员。每个学生官员也都有明确的职责,共计十八条。
二、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俱乐部资格程序
在校的任何一名大学生都可以提出建立一个俱乐部,前提是建立这个俱乐部的目的必须取得SAC的广泛认可,然后才能按照下列程序申请新建俱乐部组织。
第一,必须举行一个招收俱乐部成员和预测成员对新建俱乐部兴趣程度的组织会议。第二,准备好一个组织章程、会员名单,并完成一项学生组织识别调查问卷,这些资料应在面试之前一周提交到执行委员会邮箱。执行委员会将向SCC和SAC进行推荐,然后在面谈时给出申请人推荐后反馈的建议。第三,委派一名代表向俱乐部理事会做一个关于申请建立这个俱乐部目的的简要描述和未来一年的试验性时间表,然后由执委会向理事会进行推荐并由理事会投票决定是否承认这个俱乐部组织,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票数才有资格提交下一学年的预算。
在一年的试验期里,必须证明俱乐部组织有足够的能力招募新成员并保持旺盛的活力。只有在试验期满并通过执委会的检查后才正式成为SCC的一员。
三、现有的体育俱乐部及其体系
(一)宾夕法尼亚大学现有体育俱乐部体系及管理
合气道、马术、乒乓球、女子足球、女子排球、羽毛球、曲棍球、旱冰曲棍球、游泳、男子水球、棒球、花样滑冰、女子橄榄球、花样游泳、女子水球、女子棒球、男子冰球、跑步、跆拳道、男子英式橄榄球、攀岩、女子冰球、帆船、网球、女子英式橄榄球、板球、高尔夫、滑板、男子极限、RAAS、冰壶、男子长曲棍球、壁球、女子极限、自行车、女子长曲棍球、男子足球、男子排球。
宾夕法尼亚大学现有38个体育俱乐部,许多俱乐部都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俱乐部每年都会参加区域性大学联盟或者校际间的比赛,有的俱乐部还参加全国锦标赛。
(二)俱乐部体系
俱乐部有着比较完善的体系,从人员结构上可分为男子俱乐部、女子俱乐部和男女混合俱乐部。依据不同目的可将俱乐部分为三种:分别为娱乐性的、指导性的和竞技性的。
娱乐性(Recreational)俱乐部:依据教学计划安排练习时间表。团队或小组活动是为了寻找快乐和放松。进行体育比赛的机会比较有限。
指导性(Instructional)俱乐部:根据学生兴趣制定练习安排时间表和教学计划。可提供比赛的机会,虽然不是必须要求。技能的水平范围从初学者到高级都有。
竞技性(Competitive)俱乐部:依据其它体育俱乐部或大学运动代表队计划以及教练员情况建立有规律的活动时间表。并大力鼓励通过外部资源募集资金。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俱乐部会员资格
一个俱乐部的会员必须有80%以上的本科生,只有本科生才有在俱乐部任职和投票的资格。学校教职工可以作为附属会员(associate member)参加俱乐部,但是有义务向娱乐部上缴非学生会员费。
(四)教练员的任务和职责
俱乐部聘请的教练员,必须是本人自愿并且符合SCC要求和规定的人选。如果一个俱乐部需要教练员,必须要在学校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参加的赛季初研究训练和比赛的专门会议之前提交一份“SCC教练员申请表”,这样才会被会议列入议事日程。提交申请表之前还应预先验证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教练员有明确的责任和要求。主要包括:教练员必须熟知SCC的有关程序;应该致力于训练并且允许学生管理俱乐部;必须始终保持良好的体育道德;不允许给予运动员奖金或酬劳;教练员资格不是持续拥有的,如果发现教练员没有以最大的热情和兴趣为俱乐部工作,教练员将被解职。每学年俱乐部要更新一次教练员申请表;教练员的薪酬不超过500美元,每学年年底支付,支出来源于俱乐部预算。
(五)设施设备预订
俱乐部可以请求使用娱乐部和学校的运动设施,不过一定要通过俱乐部办公室在娱乐网站进行预订,且越早越好。每个俱乐部必须填写“设施设备申请表”,并且要在每学期第一次全体俱乐部会议之前提交,没有按时提交,使用资格可能会受限。
(六)俱乐部财务
资金来源方式:成员会费、校内外自筹资金、来自SAC和SCC的预算拨款、个人或社团赞助、意外事故基金。每个俱乐部有责任让学校掌握账户情况,不允许开设另外账户,一旦发现则会冻结该俱乐部的预算拨款,并且对俱乐部资金合理的开支和不合理的开支有严格的区分。
(七)预算拨款程序
每个俱乐部在每年的二月份向SCC提交预算请求,SCC执委会将对每份请求进行评估分析,并在对俱乐部前两年财务方面执行能力评估后做最后的分配决定。
此外,俱乐部还有应急预案、风险管理、赞助商管理、俱乐部宣传与推广等条例,管理体系非常完善,值得我国高校俱乐部学习借鉴。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课题编号:JYGH2011029)
俱乐部管理范文2
摘 要 本文首先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概念、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的原则进行了详细分析,使读者对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有个准确的理解;然后便从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定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优化管理组织结构、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四个方面分析了体育俱乐部型高校体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体育俱乐部 管理模式 构建
当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对自身的积极影响,因此,对于高校的体育管理改革势在必行。体育俱乐部型管理模式不仅符合教育部“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促进了我国全面推进全民参与体育的热情,在培养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体育的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概述
(一)高校体育俱乐部概念
高校体育俱乐部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专指各类高校体育教学类别的俱乐部,它主要按照我国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实际设置情况而制定;第二类主要指除了高校课程以外的运动训练、健身、参加各种比赛等活动的各类高校体育俱乐部。
关于其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韩勇认为:“体育俱乐部是人们自联合集体从事体育活动的基层组织不同形式。”孟先菊认为:“体育俱乐部式通过赛事运作,相关产业开发等市场经济活动,自我发展的体育组织。”但总的来说,体育俱乐部就是一种组织活动,需要大家聚成一个小的团体,相互交流和借鉴,以便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
(二)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的原则
通过管理实践发现,高校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需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分别为:以学生为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确保学生的人生安全。体育俱乐部型高校管理模式的实施必须要在此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以确保俱乐部实现稳定、高效发展;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以确保学生在做项目的时候不受伤害。
二、体育俱乐部型高校体育管理模式构建分析
(一)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是学校体育管理和发展的基础。现如今,学校体育将进一步表现出社会化、终身化、生活化、多元化、个性化和市场化趋势,学校体育管理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俱乐部型的管理模式考虑了学生主体发展的权利,允许学生存在发育情况、身心情况、身高、体重、经验等的个体差异,通过体育工作中的引导、创造、合作、练习,去发展他们的个性,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的管理理念。此外,先进的管理理念还体现在其知人善用上。众所周知,人是做好管理工作的根本,俱乐部型管理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民主性,在民主的条件之下,每个人都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力求优质高效完成自己的目标,俱乐部的领导也是民主选举的,更能体现大家的意志,更好地服务大家。
(二)制定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
随着学校体育实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与深化,对学校的体育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并向制度化、条例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同时,由于高校体育工作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要提高高校体育管理的工作效率,要使高校管理工作有序且规范,必须做到管理工作计划性强、层次清楚、工作程序正确又稳定,管理中规章制度健全,档案齐备。俱乐部型的高校体育管理模式要根据有关条例、标准、制度,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检查和评估管理体育工作成绩和效果的考核指标,并且确保其切实可行和有效实施。
(三)优化管理组织结构
体育俱乐部下设体育教学俱乐部、体育科研俱乐部、训练竞赛俱乐部和自由俱乐部负责管理实施学校的各项体育工作。这主要是依据高校体育工作的主体内容进行设置的,因此,高校体育俱乐部型管理的组织结构主要就包含这四个方面。具体来讲,体育教学俱乐部具体负责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如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成绩考核,以确保使学生掌握基础体育知识和基本的体育技能。体育训练竞赛俱乐部主要是为了迎合高校对内对外体育竞赛而设置的,在某种程度也满足了部分学生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的意愿。而所谓的自由俱乐部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开设的,下设有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和特殊俱乐部,如健康知识讲座,运动处方和裁判员培训等,这些主要由学生自身进行组织管理,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这也是俱乐部管理模式下的优越性所在。
(四)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法
高校体育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体育专业内容和非体育专业的工作,尤其是采用俱乐部型管理模式,更是加入了许多非体育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景采用不同的科学管理方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为了广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用目标管理法,管理心理学也认为,目标是个体行动的动力。又如针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面大、任务多,可以实行计划管理法,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工作,对目标的实现任务的完成非常重要。此外还有过程管理方法和业务管理方法等。管理方法作为组织与管理的手段和途径,一定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科学的、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于整个学校的体育工作高效运转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曾文。高校双轨制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的构想[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04):81-84.
俱乐部管理范文3
关键词: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模式;管理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83-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大幅攀升,消费需求随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健身作为一种新时尚观念普遍被认可与接受。在经济时代下,人们对健身的追求日益强烈,我国居民用于体育消费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大,在总经济支出中占据的比重明显上升,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应运而生,并且成为我国体育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体育健身俱乐部的涵义与特点
尽管体育健身俱乐部这种商业健身经营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至今只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人们的消费观念与行为产生了一系列的转变,这使得体育健身俱乐部在经济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在数量与规模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体育健身俱乐部有别于女子健身美容院、高尔夫俱乐部以及游泳俱乐部等,是指经营者以向大众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体育活动为目的,以健身操、健美器材等设施为主的活动场所,它是依靠经济市场机制进行运转的会员制度,并配有专业的教练进行指导教学的群众体育俱乐部。在当前的经济研究中,我国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是指以其经营活动过程中所有基本因素为主要组成,且具有统一协调性的有机整体,并通过进一步理论加工后所形成的具备可推广或被模仿价值的样式。
由于体育健身消费是一种新兴现象,所以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消费产品的经常性、消费对象的经济局限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等特点。健身服务产品是通过科学健身活动,为消费者带来身体形态的明显变化,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另外,体育健身活动有别于其他体育活动,其更注重长期不间断的练习。体育健身服务产品的经济局限性体现在有偿体育健身消费中,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接受这种日常支出。
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特点包括初期投资相对较大、经济活动周期较长、收益较慢、价格稳定程度较高以及较明显的地域性限制等。
二、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现状
健身俱乐部的主要基本职能是健身和娱乐,并以营业性的商业机构形式存在,虽然我国健身俱乐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有了较大提升,但存在整体发展协调性相对较差的现状。
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健身设备不够齐全且收费标准相对较高。由于体育健身俱乐部在自身经营管理中存在诸多不足,且行业缺乏完善的管理措施以及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致使收费合理程度较低。另外,体育主管部门对健身俱乐部系统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使得经济纠纷较多,长此以往将对健身市场甚至体育产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建立完善规范的行业秩序势在必行,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保障,在发展健身事业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发展。健身娱乐设施是保障健身娱乐性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放眼我国健身俱乐部,其规模差距较大,多数俱乐部规模较小且场地和设施均相对简陋,在健身活动的选择上也比较单一。此外,行业之间竞争激烈,且彼此间的交流互动明显不够,这对整个体育健身俱乐部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当前的健身俱乐部在收费方面,相对高于大众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水平,短时间内还难以被普通大众消费群体所接受。
三、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立与主要消费方式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建立大致包括场馆的选取与租赁、健身器材的购买以及人员维护这三大方面。其中,租赁场馆和购买器材之前务必要考虑对健身俱乐部的定位,即健身俱乐部结合当前经济时代下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进行科学定位、并对场馆的地点、装修档次、环境以及器材质量等的定位均应符合人们的经济消费现状。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者是核心所在,他决定着俱乐部的经营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鉴于这是一个新兴行业,所以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管理,并随着经济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而调整经营模式,使其适合当前的经济时代大环境,并将创新作为体育健身俱乐部建立、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的主线。
目前,我国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提供的主要消费方式包括日常消费、会员制和各种培训课程。其中,会员制是多数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主要经营服务方式,它是通过对消费者进行引导,而使其进行长期健身消费,从而对健身俱乐部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的经营方式。国外发达国家在健身俱乐部会员制度的制定方面已十分成熟,我们可结合我国消费者经济水平和消费情况来加以借鉴。
(二)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项目和方式
对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的选择与经营经济效益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我国目前的经营项目主要有形体训练、健美操、机械健身等,一些健身俱乐部还经营跆拳道等项目,体育健身俱乐部逐渐形成各自的资源特色,经营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另外,锻炼身体只是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目的之一,同时还包括休闲、交友或提高运动技能等需求。鉴于此,健身俱乐部在设计经营项目时,也应对运动项目之外的休闲活动加以重视和拓展,从而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消费需求,提高俱乐部的经营效益。
就我国当前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方式来看,大致可归纳为私营、个人承包经营、集体承包营以及联营四类。联营方式即通过与社区等行政部门进行联合经营,其优势比较明显,不仅能够享有诸如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其管理也相对较规范,具有一定的信誉保证,消费者对其信任度相对较高,这直接导致其经济收益结果较高。私营和个人承包经营是一种完全独立的经营方式,自负盈亏并且自我谋求发展。
四、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模式分析
连锁经营作为经济时代下最具经济效益的一种商业组织形式,是21世纪最有活力的经营模式。经研究,连锁经营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归根结底是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零售业,从而实现了商业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统一化,这构成了产生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的连锁经营可分为直营连锁、特许经营和自由连锁,其中直营连锁占据重要比例。连锁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各城市的分布总数量能直接反映出该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北、上、广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代表,其健身俱乐部就相对集中,另外一些休闲娱乐氛围较强的城市,如成都、大连、武汉等,虽然经济实力与江浙、深圳等无法相比,但其用于娱乐消费的支出在总经济收入中占较大比例,且相对稳定,这表明健身连锁具有较强的区域性。
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采取连锁化经营模式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采用连锁化加盟,能有效吸引民间游资来加入特许经营体系,将原来的独家投资转化为多元投资的健身俱乐部产业,有效降低了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连锁化市场扩张的成本与风险。
第二,在实现较低成本经济市场扩张的同时还获得了市场的直接控制权,使其可持续性经营得到保证,并促进了供应链的完善。统一经营管理模式使各种费用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了商业健身俱乐部与消费者共赢的良性局面。
第三,在特许经营系统中,体育健身俱乐部成功的品牌效应、经营系统及支持系统等均能够实现复制,促使无形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与增值。另外,特许经营这种模式通过网络等手段迅速将品牌进行推广,从而有效改善并提升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拉动我国的就业率,进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我国体育健身俱乐部在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优化措施
(一)通过积极创新来拓宽经营管理模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体育健身俱乐部行业应加强战略沟通与联盟,实现连锁经营和协同发展,可通过建立行业协会来加强互动,并进行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另外,可组织共同参与公益性社会活动,以此来树立良好的健身俱乐部形象,达到开发、引导并培养市场的目的,促使健身行业和健美、健身运动的整体发展。同时,联盟经营模式还能有效降低经营风险。
(二)e极提升专业水平并及时更新经营管理理念
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管理者及专业教练指导员要积极关注国外发达国家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动态,并结合自身现状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对消费者要结合不同个体实施科学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针对性的健身计划以及专业的健身指导等措施来实现其心理期待,进而发展为终身会员,促使健身俱乐部的会员队伍不断壮大。
结合经济时代特点,及时更新经营管理理念,不仅局限于健身训练,还可以通过举办表演比赛等形式来进行多渠道的经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引进专业素质过硬的经营管理人员,为俱乐部提供良性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经济支柱,全面健身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体育健身俱乐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上来积极引导全民投入健身运动,从多方面着手进行探索与改进,为俱乐部消费者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并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强。关于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的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0).
[2] 刘英。体育健身俱乐部加盟连锁经营模式下的品牌模式[J].四川体育科学,200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