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总结范文范例(优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总结范文范例(优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总结【第一篇】

我们深深认识到,如果教师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本学期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组内教师深入学习《国家课程标准》、《有效备课》等,认真做好笔记并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教学中的热点和冷点教学问题,从而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认识教学新策略,并积极利用新方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让教师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科研型转变。

我们组同事之间是团结和睦的。在隔周周二的的教研组活动中做到“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每次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活动中对每一章节可能出现疑难问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预设和分析,对近期要进行的教学内容由一个人进行分析主讲,其他人补充发言,针对如何突破重难点一起探讨,交流各自的良策,并一起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互相借鉴,努力在教学上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备课活动中对已经上过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补漏,探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处理学生中的疑难问题。提高我们每一个人的业务水平。

在学生方面,本学期为了促一促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低段数学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数学口算竞赛,动手操作及解决问题的比赛活动,教研组在赛前有计划、有准备,赛后有反馈总结、有奖励。同时就存在问题,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制定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活动,如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典型课例的磨课,错例收集分析,课题教学故事交流等,实现教研和科研的紧密结合,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低段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还没有成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出现许多错误。针对这些我们制定了小课题“低段学生计算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主要针对他们在平时作业中常出现的一些错误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解决策略,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通过该课题的实践和研究,我们找到了今后对待低段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错误的分析及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3、粗心致错的矫正策略。

(抄错、写错、计算错)对于这一类型粗心的学生矫正的方法需要学生的努力和老师与家长的监督密切配合。草旦发生就更加引人注目、促人思索.因此,在教学中可多途径稿潦草、字迹模糊,计算马虎,急于完成是抄错写错计算错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学生平时端正学习态度。惊讶产生于意外,意外之事一创设情景,设置一些有一定因抄错写错而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例,这样能激发学生惊奇感,以提高学生去纠正粗心错误的愉悦性,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少看、漏看、跳跃看)对于这一类型粗心的学生矫正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分析能力。可选准时机,有意按照学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歧路适当出错,把错误重新暴露给学生,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分清错误类型,搞清问题之所在,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清除病根。

(概念不清认知错误)对于这一类型粗心的学生矫正的是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掌握概念,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多种途径,多个层次,来理解定义和概念,对于相同相近相似的概念和定义,还可以进行及时的分析和比较,比较他们之间的相同相似的地方,也比较他们不同相反的地方,并以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体系,从而真正的理解概念,掌握知识,应用概念。

(类似题目混淆)对于这一类型粗心的学生矫正的方法是,遇到作业中,是是而非的内容千万不能放过,对相同相近的题目多进行比较对比,找出题目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多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发学生一系列的观察、分析、比较等思维活动.在辨明了以上错误之后,使学生澄清了有关概念,并对粗心的后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1、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够。虽然我们通过自学、外出培训等形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但在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时还是碰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所以,今后我们应更多阅读教育刊物,多观看名师教学课堂录像,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素养并更好地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

2、常规教学创新的力度还不够。

3、专题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进一步细致,还没有形成有高度的研究成果来。

4、对于优等和有潜力的学生,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仍旧有待提高,计算综合运用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培养,整体的数学成绩还需再上台阶。

1、我们要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开展教研组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我们数学教研组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从上课、批改作业、能力训练入手,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古语“教不严,师之惰”,以此相互勉励。

3、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进行有序地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力争以后在教科研、教学实践上做文章,争取早出成绩,出好成绩,把工作搞得更好、更扎实。

《新课堂阅读教学要点与方法》学习心得。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独立学院中外国文学课程的阅读教学。

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总结【第二篇】

这是1篇关于语文课题实验总结,阅读教学模式,小学阅读兴趣小组总结的文章。20xx年秋期,是我校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进入实质性研究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此课改实验以来,最有收获感的一个学期。

20xx年秋期,是我校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进入实质性研究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此课改实验以来,最有收获感的一个学期。为将下一个阶段的实验深化下去,特对本阶段实验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一、集体备课是保证

的老师都是通过考调来的,或是学校最得力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业务精、热情高。因此,大家勤于钻研,热烈讨论,认真深入分析《学案》、学生与教材,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备课深入、质量高,因此,集体备课成为上好课、进行有效课改的重要保证。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关键

本阶段我校紧跟教科所、县总课题组的步伐,主研五环节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环节--带疑初读。又特别是针对我校语文教学现状,我们把课改的侧重点置于小组合作学习上。在课题组的集体探讨下,各实验教师充分发挥自己及班级的优势,将本班学生分成7-8人一个小组,各小组组长的任用、组员的分配;表达交流的口语表述形式、小组长的组织协调、对组内差生的引导等各方面都细致地进行了探究。

同时,课题组及时组织实验教师进行集体反思,查找出问题及时想方设法去解决。因此,一个学期扎实地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学生的转变真的令人刮目相看了:学生敢于自主学习,乐于自主表达,善于同伴协作,勤于读文批注;语言表达的能力、合作学习的效率、课堂思维的深广度、活跃度都有了极大地飞跃。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三、师师、生生、师生协作是核心。

针对本校课改开展难度系数极大的现状,课题组要求全体实验教师抱定不妥协、不放弃的决心,一心一意开展好本实验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之间自觉地相互研讨、相互学习,如有经验,大家分享;有困惑则共同解决。无论是办公室、餐桌上,还是闲谈间,大家都将研究中的得失作为最热烈的谈资。学生之间呢,也在教师的影响下,优生帮带差生,生生之间相互合作,使差生也有了表达交流的胆量,第一环节中基础知识的落实,也让每位差生获益匪浅,全班学生共同进步则是每个班所呈现的最好势头。而教师在课堂上、在各组内疾走穿梭、出谋划策;时如良师,时如挚友;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产生思维的融合,这又成为师生之间有效协作的表现形式。

正因为有了师师、生生、师生之间的协作,本课题研究才有了实在性,这些在老师们的研究文章《蝶变》、《历程》、《期末复习也自主》、《有感于"学生比老师讲得好"》等中均有展现。

四、下个学期亟待改进之处

虽说这一学期确实有了实在的进步,但综观整个研究过程以及各班的变化,尚还不能用"圆满"来形容,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1、研究结果的理论性呈现形式比较薄弱。表现在虽有进步,但老师们却没有从研究的表象中提炼出理论性的东西,来便于今后的总结、推广。

2、实验参与面不广。学校参与本实验的班级共有9个,老师共有7个,这很不利于实验的长足发展。因此,下个学期准备在1-3年级中试验两个班,使本课题研究的年级低段化,以便于今后在各年级广泛推进。

3、研讨的活动有待更优化。本期虽然组织了公开课、阶段研讨、集体备课等活动,但每次活动中,老师们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学生的客观因素,从而严重影响了探讨的质量。今后要将探究的话题细化、具体化,将活动的内容深化、可操作化,将探讨的形式广泛化,从而推动实验的进程。

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总结【第三篇】

我个人认为阅读课它的核心目标应该是读书。那么孩子怎么才能学会阅读?他的主要途径应该是通过读书来学会阅读。在读中才能会读。因此我们阅读课上的目标定位,主要目标、核心目标应该是读书。应该是紧紧抓住读书训练不放。阅读课只有通过读书训练,才能整合我们现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你譬如学生,在读书中他可以学到知识,在读书中可以领悟明白学习的方法,在读书中,可以明晓道理,在读书中可以受到情感的熏陶。抓住读书不放,语文教育的三维目标就能得到很好的整合,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我认为这样的阅读课才能算得上是高质量的阅读课。甚至是高品位的阅读课。我觉得,作为老师,我们起到的就是指导作用,应该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阅读做出指导,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文章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

怎样学会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呢?

1、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学会“读书”。阅读教学以读为本,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读的次数多、内容多、形式多,有利于感悟和积累,有利于废止繁琐分析,有利于打破沉闷呆板的课堂气氛。我想各个年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默读、背诵。小学阶段特别要加强朗读和默读的指导。要重视指导朗读和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用培养语感和感悟力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2、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倡导新的学习方式,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5、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会 “应用”。

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总结【第四篇】

现行的语文课教学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知识理解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思维训练型"的教学模式。前者教师致力于让学生理解语文完整的知识系统,一般按照"解题--释词--分段--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练习"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只让学生理解语文工具的知识,而忽视培养他们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后者教师致力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一般按照"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程序教学。运用这种模式的教师则强调语文课程的发展性,而比较忽视语文的工具性。只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以上两种模式尽管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和不同的教学活动结构,但它们也有两大共同点,一、是前者教师"一讲到底"后者教师"一问到底"。教学活动都以教师为主体,而不以学生为主体。二、是教学活动都以理解为重点,前者是理解课文的知识内容,后者是通过理解课文发展学生智力。两都是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衡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的标准:1、是否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在教学中是否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3、是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4、是否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即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创造性的关系;5、是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即要遵循发展性原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学汉语拼音、理解字、词、句、段的意思,和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进行综合性学习。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注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掌握语文工具的知识和学会运用这种工具的能力,并重点培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觉得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阅读课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索溪峪的"野"》这一课时,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讨论中我提出了各小组要解决的四个问题:(1、"野"在课文中指什么意思?2、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这种"野"的?3、是怎样写出这种"野"的?4、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内容多读一读,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大家踊跃加入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我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有的还提出了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也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激烈的争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学会团体协作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沉闷,被动的了。而乐于去学,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中。"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因此我觉得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但我们也要充分运用课外的学习资源,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跨出校门,走向社会,*近自然,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增长才干,学会做人。例如:我在教《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时,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上网去查阅有关天文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自己感兴趣内容,和解决课文中的疑惑。再让学生在班上把上网后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大大激发对天文知识的浓厚兴趣,课外我还让学生组织一个天文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再上网或到图书室借阅课外书及观测天体,进一步让学生去认识、探索宇宙的奥秘。又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当小记者,我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轮流练习当小记者,对别的同学进行采访。在小组模拟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总结:怎样采访才能获得成功,及当记者应当注意些什么。并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中去实践,让学生当小记者去采访本村的主产业"蛏苗"的养殖户们,让他们去了解蛏苗的养殖过程、了解劳动者的艰辛、了解水污染对水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学生在当小记者的过程中,充分的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在这次小记者采访中学生学到了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

注意阅读教学中人文内涵的渗透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价值在于使学生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受到熏陶感染。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人文性的渗透。如在教孟郊写的《游子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后,我让学生谈谈学了这首诗后的感受?并说说你们的母亲又是如何?你将来想怎样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各自母亲是如何对自已无微不致的关怀,将来要如何去报答母爱。我听了后,感到很高兴,及时地加肯定和表扬,并对学生提出期望,希望同学长大以后能够真正懂得去孝敬父母。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父母的养育我们的艰辛,懂得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落花生》这课是1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做人的道理。在学习中领会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用有贡献的人。在教学中渗透了人文内涵,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法指导

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建立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

2、交还自主权,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本,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时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3、转换角色,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质

(1)转换师生之间的角色

这种方法往往是教师创设某种疑问,让学生帮助解决的方法。这样做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在"帮助"老师弄清疑问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

(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角色转换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教师就可以让他当小老师去教其他的同学学习;如果谁的课文朗读得好,就可以请他范读;如果谁理解得深刻,就请他来表演。这样在学习中角色不断地转换,能够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心理,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因,不断探索知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挖掘创新的潜质。

(3)学生与学习内容中的角色转换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思想,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及多元化的角色,为学生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教学中可以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表演的方法,让他们与这些角色同喜同悲,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与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鸣,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学生的再创造中得到延伸,学生学习语文的时空得到了拓展,学生创新的潜质也可以发挥了。

我觉得语文阅读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思想道德修养。才能真正地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总结【第五篇】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逐渐地把阅读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能够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现在我和自己班的学生一同总结出一些适用的读书方法,在指导学生自学的程序与内容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案书写中的学习目标往往千篇1律,一般都是三大块:认学本课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都直接指向内容的理解,也是导致教师课堂教学“重意轻文”的主要原因。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在指导学生批注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师生共同总结出了一些批注方法:质疑法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地方用相关符号划出,包括课题、文本内容和插图;联想法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积累进行批注;解释法对文中重点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进行解释;联系法联系课文题目或前后文、文中人物等写出所感;补白法顺着行文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本中“空白处”、插图展开联想,进行补写、续写或扩写等;对话法设身处地与作者、文中人物进行对话;欣赏法对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进行欣赏。这些批注方法中,只有欣赏法指向了“文”,其余均指向“意”。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大多常用的也是前几种,所以在批注理解和汇报交流中,就对作者表达的意思,内心的情感着力过多,而对表达的方法、技巧却关注不够,出现“重意轻文”的现象。

如果说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圈养”,那么批注式阅读教学就相当于“放养”。让学生自主、自由地走进文本,去寻找批注点进行阅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学生的着眼点会在一词一句一段上,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批注本来是在“体会那微妙的咀嚼味儿”(朱自清),但这里容易出现的这个“味儿”却仅是一草一叶的,缺乏整体的关照,便不深不浓。若教师再不加以引导,汇报交流中出现的就是一些文本的散点,极易导致理解上的肢离破碎。

丁培忠老师生前一直倡导,阅读1篇文章要经历“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我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的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学生的自主批注是一种精读,要求潜心默想,沉入到字里行间去涵泳。正如清人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所云:“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泳,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阅读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境中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但在实践中,学生往往是边读边批注,对某处有所感悟就开始写,记录下的是初始粗糙的感受。大多是对句、段的总体、模糊的感受,尤其缺少对词语的批注。即便是对词语进行批注,也只是浅层次的,未经过多思考与深入理解的。如对“端详”一词,学生的批注有“看”、“认真地看”、“欣赏地看”,距离“仔细地看、反复地看”正确理解还存在着差距。要沉入文本,潜入到语言的深处与细部,就必须通过对词语蕴含的精细寓意的理解来达到。这也是批注式阅读教学需要加强的。

缺少质疑,其实是阅读教学长期来的一个基本现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掌握着课堂的提问权,学生习惯了答疑。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尽管将“质疑法”作为一种批注方法总结出来,但在实践中,学生的质疑批注从量上和质上都不理想。这说明学生还不具备质疑的能力,而质疑又是通向深度阅读、独立思考的主要途径。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第一环节是基础,第二环节是保障,第三环节则是拓展。在这几个环节中,学生的自主批注是第一位的,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学生的语感、阅读能力有强有弱,直接导致批注质量的差异。交流中如果能力低的学生再不主动汇报,教师就无法发现批注的无效为批注而批注,仅将文本内容换个说法写在空白处,未经思考,所谓批注只是一种简单的内容搬家;批注的无用有的学生批得过于肤浅,进入一种模式,经常用简单的“太美了”“太好了”等毫无意义的感叹词来批;批注的错误没有关照全文,错误地解读文本。如学生对介绍人种来历的传说故事这样批注:我终于知道了人种的来历。这里,就将传说当作了真事。对这些能力较低的同学如何在自读批注和交流环节予以关照,达到阅读批注的深刻性和创造性,也是一个难点。

主要体现在第二环节,即学生交流批注,教师顺学而导上。这几种现象可以说一直存在着:一是被学生牵着走,导致对课文理解的零乱无序和肢离破碎;二是学生间就批注进行平行交流,对重难点的理解各抒已见,没有交叉深化。

这些问题的反复出现,仍源于教师对教材、尤其是刚刚拿到手的课外阅读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不强,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如果对重难点批注不到位,又不能够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便很难达成批注式阅读教学目标。因此,我深刻地明白一点,要想使用好批注式阅读教学,首先要自己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达成批注式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总结【第六篇】

议论文阅读复习指导是中考阅读复习中的一块儿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阅读复习教学的薄弱环节,就目前学生对议论文的阅读能力表现现状看,大部分的学生只停留的表明的认读,囫囵吞枣地接受,未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加上文体上的特点,造成了复习教学课堂上沉闷压抑的气氛,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从而造成阅读能力低下,在中考中失分不少。

1.教师对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目标把握不透,对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着力点把握不准。

2.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课文内容的讲解,忽略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3.忽略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忽略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技巧的传授,造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被动和能力的缺陷。

如何突破以上三道防线?这是提高阅读复习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点。在这一问题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反思,笔者认为,要提高议论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得从新运作我们的教学策略。以下是笔者的粗浅看法,以此就教于同仁:

议论文阅读复习教学的目标应是什么?阅读复习教学的着力点在哪里?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总结。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命题与语文学科的其它知识模块一样,都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依据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着重强调:“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实施建议”中,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见,中考议论文阅读设置的考点,其实是对这些要求的细化和显性化。纵观以上地市的中考考查情况,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几个规律:

1.材料的选择。议论文阅读所选的材料规范,能够注重文化内涵,突出人文精神,反映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注重对学生在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人生观教育等方面的引导。这些文章的选材都围绕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启迪,所选文章的内容都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益,贴近人的心灵。

2.考查的内容。纵观我省一些地市的中考命题情况看,这些题目难易适中,注重双基,着眼能力,着眼整体,着眼思维的训练。文体知识的考查与学生的的阅读分析及运用能力紧密结合。考查要点全面多样:分析概括论点;辨析论据,补充论据,理解论据的作用;辨析论证方法,探究论证方法的作用;理清论证结构思路;赏析品味议论的语言;理解文章关键词、句;理解、感悟文章内容的等。同时,题目也逐渐趋向于迁移拓展,渗透积累。更加注重思想内容与个性品质及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读写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开放性试题大量增加。

3.考题的形式。中考命题的题号为2~5题;分值在10~15分之间;试题形式填空、简答是主流;直接考查识记、判断文体知识的题目很少出现;迁移性,开放性试题大量涌现;考题答案灵活多样,不局限于一种答案。

1.转变观念。这是优化复习教学方法的前提。转变教学观念,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教材和资料的关系。以往复习中,教师往往重资料轻教材,殊不知,过度远离教材、引进资料、沉湎题海,导致学生学习疲惫,所学知识零乱,知识结构体系难以构筑,最终制约学生能力的形成。二是基础与能力的关系。传统复习中往往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强化训练,忽略知识积累。正确的做法应注重双基,侧重能力的培养。三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传统的复习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是接收器。学生是主体,就教育对象而言,它要求我们的复习教学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2.纲举目张。这是优化复习教学方法的原则。纲举目张,即复习教学要以“课标”、“考试说明”为纲,以教材为目;以课内为纲,以课外为目。构建“以教材为基础,以思维为重点,以课堂为中心,以创新为目标,以能力为核心,以教法为保障”的教学体系,才能凸显语文复习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认识有序,学用有机,创新有序,能力有提。

3.教法创新。这是优化复习教学方法的核心。在复习教学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的教法就得创新,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在阅读复习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对议论文有关知识、技能进行讨论探究、启发辩论等的语言活动,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联想、想象等的思维活动。通过启发、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思维的训练等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融为一炉。

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出示三则材料:一是课标对议论文阅读要求的文字材料;二是中考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的文字材料;三是出示表格材料,表格设计近六年来龙岩市议论文阅读的篇目、考查的题目、题型、分值等。要求学生研读三则材料,探究议论文阅读复习的目标,明确中考考查的范围要点。经过探究,师生总结,得出议论文学习的六大考点:

(1)分析概括文章的论点

(2)辨析论据的种类,概括论据

(3)辨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理清议论文的结构思路

(5)议论文语言的分析理解(含词句理解、语言赏析)

(6)拓展、感悟、启示(开放性试题)

第二阶段: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明确上述问题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按平时惯例,每四位同学为一小组,每小组有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检查员,将全班分为12小组。教师出示讨论的问题,明确讨论的目标:

问题:梳理并交流讨论上述每个考点的知识要点,解题方法。

分工:第一、二组完成第一个考点;第三、四组完成第二个考点;第五、六组完成第三个考点;第七、八组完成第四个考点;第九、十组完成第五个考点;第十一、十二组完成第六个考点。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记录员记下小组讨论的结果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并推选一名代表上讲台发言。

第三阶段:交流心得总结归纳。每一小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心得体会,其他小组补充,教师板书,师生共同构筑议论文阅读复习的知识、能力、技巧等知识技能体系。

第五阶段:学生评价反思改进。在练习批改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引导学生自我纠错,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改进。

这样的阅读复习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一讲到底的复习模式,复习有目的,针对性强,学习效果显著,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教是为了不教”,从学生终身受用的观点出发,我们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系,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1.梳理要点。在阅读复习中,不能为教知识而教知识,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会梳理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议论文的有关知识进行详细的梳理,或以网络的形式,或以表格的形式以形成知识系统,使学生对议论文的定义,论点、论据、论证、结构、论证方式、语言特点等有明确的、系统的、完整的印象。

2.点拨技法。在阅读复习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会梳理知识,还要教会学生针对每个考点的考试方法技巧进行分类总结归纳。注意点和面的结合,从课内总结知识点及方法,再进行课外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针对考查方向精编题目进行系统训练,在训练中总结题型,总结方法,形成能力。

3.规范答题。在中考阅读复习中,教会学生规范答题是获得阅读高分的关键,在考点的训练中,我是按照以下答题的步骤方法要求指导学生的:

第一步:浏览题干,审读要求。审题要把握三个要素:明确命题的角度;看清题目表述的要求;根据题意确定阅读范围。

第二步:整体感知,掌握大意。对阅读文章要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议论文的整体感知包括所议论问题的感知、所议论作者观点的感知,还包括作者所运用的论据、论证方法的感知。这时的阅读只须掌握大意即可,不必咬文嚼字、深究细研。

第三步:对应原文,聚焦考点。根据设计的问题,逐一找到原文的对应处,再联系上下文,确定考题的落脚点:一是局部的语段或语句;二是文章的整体。

第四步:整理信息,稳妥解答。从文章中收集整理有关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摘录原文词句或提炼文章有效信息,用确切的文字加以表述。

第五步:掌握方法,规范答题。有些题目明确规定答题的字数,解答这种题目可分三步走:首先读懂题意,不限字数的多少,尽可能网罗答案。其次根据字数要求进行简缩:抓住核心内容,剔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或可要可不要的词句。最后根据题意和字数要求组织答案,做到简明通顺。有些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答好这种题目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根据题意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内容和语句来回答;然后再把原文中的内容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a.变换句式法:如将文中的疑问、设问、反问句改为语意明确的陈述句;b.提炼概括法:对原文相关句子进行提炼概括,剔除一些修饰语和无关紧要词语;c.词语替换法:是用通俗易懂的词句替换原文的生僻词句。

这些解题方法的指导培养,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复习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总之,要提高学生议论文阅读复习的效果,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需总结规律,瞄准教学着力点;转变观念,优化教学方法;精心引导,加强学法指导。只有坚持运用这三种策略才能使我们的阅读复习立于不败之地。

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总结【第七篇】

近年来,随着新教材、新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也在不断推向深入。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我校位处南京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聚集地——银龙花园地区,根据所处环境以及生源特点,我校近年来相应开展了一系列推进学生阅读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重视阅读、推动阅读。

新课标推行以来,学校的教学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开展的有声有色。与此同时我校领导班子也在不停的进行反思,希望在教育改革中,创新教学技巧,共同塑造学校的新愿景,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使人人都具备带的走的能力,来织就自己幸福的人生。

推进阅读这一理念的出台正是基于这一思维。学生有兴趣,家长表示支持,社区人士也拍手称赞。作为深化新课标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整合了多方面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塑造校园阅读文化,提高学生素质。

因此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对于家长,我们提出希望能够重视孩子阅读,教导孩子阅读的习惯与方法。进而使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二、以阅读为依托、打造“活力校园”

1、诗化学习环境、呈现书香氛围。

我校班级的外墙也成为记载学生阅读活动的舞台,极具个性的布置与装饰构成了校园生活缤纷的色彩。三(1)班同学丰富的动物知识使班级外墙成为了“小小动物园”,二(2)班的旅游专题则很好的诠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主题,而四年级三个班级的“岁寒三友”主题结合了古诗词、学生书法展示、传统山水画展示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我校对学生阅读的推动。每周一次的“红领巾”广播站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基于这一点,我校充分发挥广播站互动性强、覆盖性广的特点,在每周一期的节目中穿插“好书推荐”、“我的读书心得”等栏目,增强学生与书籍的互动性。

总之,我们让校园的角落充溢书香,让阅读的气氛遍布校园的每个空间,让学生耳闻目睹处处皆诗,在书香中感悟做人道理,受到文化的熏陶。

2、体现班级特色、突出学生个性。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与班级密不可分。班级中氛围的形成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孩子上进的阅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我校各个班级除了教室外墙这一固有阵地外,阅读环境的营造也是不遗余力。

“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晨一进校园,耳边就可以听到爽朗的读书声,这是孩子们在进行每天的晨读。孩子们利用这一时间诵读课文、背古诗、对对子。“每日一诗”更是晨读活动的重点,学生每天记下一首古诗词,建立每名学生古诗背诵档案。日积月累,学生的古诗词掌握数量有了很大的飞跃。

华丽的摘抄本是很多孩子的“小宝贝”,当你打开他们的本子,引入眼帘的是他们图文并茂的美文摘抄,好词收集。学生的摘抄,可以使得他们对阅读产生了新的认识,一方面让他们获得了经典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另一方面,对正确的阅读观的形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帮助。

在我校,很多孩子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摘抄好词好句,他们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方法表达他们对于阅读的热爱。学生当中,书签和小报的制作精品层出不穷,于方寸之间,演绎这点点滴滴的心得、体会、警示、鞭策。这样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活力特色,更展示了学校推进阅读活动沉淀的文化底蕴和“活力教育”赋予孩子的灵气。

在绚烂多彩的各种活动中,学生借助书本领略了我们身边的美丽,体会到了英才的雄姿,也享受了文思泉涌、妙笔生花的快乐,更实践着“手脑并用”、“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的陶行知经典的教学思想。可以说,深入推进学生阅读,已经逐渐成为银龙花园学校“活力教育”这一办学思想中一道最为华丽独特的风景线。

3、在阅读中学习、在学习中阅读。

在银龙花园学校,阅读作为“活力教育”的一部分,已经融合在所有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在每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阅读与学习相结合,教师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亦将学习和阅读相结合。多渠道,全方位的将阅读的深入推进融会贯穿于思品、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文化课教学中。语文阅读课增加诗歌赏析吟诵内容及古诗文知识,并在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课外书籍推荐;音乐课引导学生唱出古典诗词名篇,例如《满江红》、《送别》等;美术课引导学生进行诗配画,画配诗等,学生小报的设计也是一大特色。

语文这一门学科是最富内蕴和思想的,是最富有灵气与诗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真正的语文教育决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只局限于课堂,而应该使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而我校的阅读教育,也和语文教学极其紧密的结合起来。

我校注重构建以阅读活动和阅读环境为双翼的新的阅读推进体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强化语文课外阅读和其他课外活动,沟通语文教学同其他各科教学,语文教育和学校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构建一个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生活积累、生活实践研究。注意指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和写作量,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学会在广泛的阅读中吸取他人对生活的体验,并将生活引入语文教学。在深入生活、吸收生活的基础上,学会创造生活。冰心老人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银龙花园学校本着“今天把握十分,明天十分把握”的精神,在“活力教育”办学思路的引领下,从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进到银龙花园学校新的腾飞,我们会一直努力!

小学阅读教学工作总结【第八篇】

一、自由阅读,激发兴趣。

我们主要是倡导学生尽可能的多读书、读好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此,我们提出了“广泛读书、丰富内涵,伴我成长”的读书口号;建立班级读书角,充实阅读资源;开设每周两节“自由阅读课”,提供相对的阅读时空;建立班级读书心得“周周写”制度,体现读书与交流并重。

二、引导阅读,拓宽空间。

1、为学生开出推荐书目

我们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和阅读兴趣,开列相应的推荐书目供孩子们作选择阅读。同时,我们还通过对孩子和家长的调查,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并经常性地做好推荐书目的调整和完善工作,努力使推荐书目能深受孩子们的青睐。

2、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

为了使孩子们读书走向持久性发展,我们逐步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我们为孩子们规定了每人一学期的最低阅读量为15万字,每周摘抄精彩句段两次,写读书心得不少于12篇。还在阅读的体裁、题材、书目进度、时间和计划安排上提出了供学生选择的建议,并让孩子们制定出读书计划,要求他们按计划有步骤地读书。

3、适时点拨和引导

首先我们对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倾向性做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帮助他们理解读书与自我成长的特殊关系,进而提高读书活动的层次和品位。然后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利用周三下午的时间作为导读课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并让他们能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4、倡导家庭阅读

我们积极倡导家庭阅读,亲子共读,并争取家长的配合,让家长督促孩子在家阅读,不断完善阅读文化的整体建构。我们在开展读书交流、展示活动时,还邀请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活动,目的是使家长看到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和展示,从而心中感慨万千,进而把阅读文化传播到千家万户,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由课内向课外延续的阅读时空,一个弘扬个性、充满幸福和智慧的发展空间。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看书兴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及知识面。现在的课余时间,学生能习惯地跑到班级的后面的书报架上拿书看书了。学生还能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均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我校举办的有关读书手抄报比赛中,我班的李尚烨、代喻丞、付子璇等同学获得了全校的一等奖,迟白源、郭子祥获得了“阅读小明星”的光荣称号。相信,同学们今后会越来越爱上读书的,你们将受益终生的!

48 190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