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语文微课教案大全优质8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第一篇】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10个生字,认读6个字。
2、体会有问号的句子的语气,并读一读。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懂得做事要全面调查。
1、会有问号的句子的语气,并读一读。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10个生字,含一个多音字。
2、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问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生字的书写:貌丑凶范。
教学难点:
生字的记忆和书写。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生齐读课题)。
读完课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课题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你能给它加上一个合适的标点吗?
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猫头鹰为什么不能当劳动模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一定要把字音读准。
(1)自己读。
(2)画出生字。
(3)标出自然段。回到课文。
2、我请同学们来读,谁愿意读?你自己选一个自然段读。
提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听一听他们谁的字音读得准,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说的谁?
课件:耻笑中的“笑”在课文中指什么?下面那个意思更准确?
(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
(2)怕人家看不起。
(3)大笑。
4、刚才我们读课文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还记得是什么问题?(课文主要写了谁?)。
(1)学生答课件出示凤凰、乌鸦、麻雀、猫头鹰图。
(2)这里还有几个词语,读一读。
课件:推荐劳动模范调查。
(3)能不能用上这七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
5、你们有自己的看法吗?(学生自由畅谈)。
6、老师给大家几种选择,请你们举手选出你们的看法。
(1)当然能当。
(2)就它能当。
(3)调查后决定。
(4)不能当。
(老师了解学生选择的情况,然后做决定)。
看来同学们都有不同的选择,那咱们学完生字之后再说。
三、学习生字。
猫头鹰的相貌又凶又丑。我们来学习貌、凶、丑三个生字。
自己说一说。
凶注意写的时候,里面的两笔位置靠上些,这个字才好看。
丑字要特别注意这个字的笔顺。
作业:
抄写生字。读课文。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第二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能通过读文,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理解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背诵课文。
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一、复习。
指名读词语。
二、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一)、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二)、学习第2、3段。
1、出示投影: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文中的“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在课文中用——画出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想的句子。
(三)、学习第4——6段。
1、自由读第三部分,看看哪些动作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
2、(1)比较: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
有一天,雪儿展开翅膀飞起来。
通过朗读,比较两句语气上的差异。
“弧线”指什么?“划”又指什么?在句中加上一个比喻词。
这样的景象美不美?作者会怎样欢呼?你能想象当时的景象吗?
(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你听懂它在叫什么吗?
“我”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有什么动作表现?
四、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一)小组上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学生评议,补充。
指导读“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二)交流: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
1、出示:
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此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师点拨。
2、朗读第2段,读出作者的怜爱之情。
3、出示:
“于是,我更盼望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
(三)、交流第4——6段。
1、交流哪些动作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
展示朗读。
五、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针对交流展示环节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1、区别“飞越”和“逾越”,“传递”和“传送”。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
2、讨论:“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
六、达标测评:
完成《新方案》中“巩固练习”部分。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第三篇】
1.读上节课学过的字:雷、澡、软、梢、梳、醒、耍、枝。
2.开火车形式读词:打雷雷雨。
二、研读,自主探究(3—5小节)。
1.自由读,说说你想解决哪些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指派组长汇报。)。
2.各小组提出问题,师生整理问题,达成共识。
(1)柳梢为什么绿了?
(2)春燕跟柳树捉迷藏,小柳絮怎么飞了?
(3)柳树是怎样跟小朋友玩耍的?
3.引导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含义,可以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的方式学习)。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1)学生汇报“柳梢为什么绿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从“春风给柳树梳头”这一句体会,春风轻柔的为柳枝涂上绿色,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读第三节。
(2)学生汇报“柳絮怎么飞了?”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掌握柳絮特点,可以用实物演示,学生观察,品读体会第四节。
(3)学生汇报,“小朋友们是怎样跟柳树玩耍的?”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小朋友们快乐的心情,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最后小节,在读中加深体会。
三、比赛,背诵课文。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评一评谁背得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四、领悟,课外延伸。
1.夸夸柳树的5个好朋友。
2.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3.用各种形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读课文、编儿歌、画画、唱歌、跳舞等)。
五、观察,正确书写。
1.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每个字的特点。
2.教师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春”字的书写,关键是上半部分:三个横不宜长: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面的“日”字。“高”字上小下大,不要写得太长。
3.书写“朋、友”两个字,可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再提示大家写时应注意什么。
六、小结:柳树醒了,小朋友们也醒了,一年之季在于春,让我们利用好这美好春光,抓紧时间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吧!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第四篇】
1、自学生字新词。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受。
2、摘录自己喜欢的词句。
3、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体会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品质和作者的感受。
1、学生初渎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注意字词的读音。
2、学生认读字词(课件演示)。
(徘徊惬意要旨无奈沉淀几多不为过客找不到北驮)。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他有什么感受?
3、学生小组读书、讨论、交流。
4、全班讨论、交流。
(作者回忆了两件小事: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并主动把“我”送到车站,一位北京老人主动为“我”让座。表达了作者对北京老人的感激之请。)。
1、默渎课文,回答问题。
2、提问:这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请你试着说一说。
(第一自然段: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在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动把“我”送到车站。
第二自然段:写“我”在公共汽车上连续三次让座后,一位北京老人主动为“我”让座。使“我”感动。
第三自然段:概括写在北京经常能感受到北京老人的关心照顾,赞扬北京老人具有关爱他人的品质。写自己坚持从小事做起,像北京老人那样关爱他人。)。
3、学生重点理解:“……犹如一头雾水般不得要旨……”
“……他终于灰心的说……”
那个美丽的秋日,冷风吹的感觉也是如此的惬意。
……被记忆中关于老人的火温暖着。
……那是被人理解的喜悦和被认可的'感动。
1、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你了解了北京老人了吗?你还知道北京老人那些优良的品质,说给大家听一听。
2、欣赏图片(课件)。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第五篇】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同学们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们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同学们在读中悟。
2、充分尊重同学们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同学们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同学们,而尊重同学们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同学们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同学们朗读时可能有困难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指导。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b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检查同学们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
具体操作:指名同学们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1——6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然后按照——当我读到()时,我觉得很(),因为()。
(2)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随机进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读指导。
具体操作:借助课件让同学们体会小熊和松鼠快乐的心情,再指导朗读,并理解词语“乐坏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同学们小结。课件演示过程。
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
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汇报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指导第7自然段的朗读(读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指导读11自然段。
(4)(课件出示)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幸”。)。
2、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字笑一笑。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第六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10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强)及新词,认读6个字。
能力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题的意思;体会“我”的思想感情。体会第1自然段的作用。
情感目标:知道比利是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树立保护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比利是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这是“爱的奇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10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强)及新词,认读6个字。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什么是奇迹?齐读文章的课题,你有什么样的问题?
二、新授。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文中画出读不准字音的字,自学生字新词。
出示幻灯,指名读准带点字的字音。
干涸勉强忙碌迹象小心翼翼蹑手蹑脚脸颊。
几乎中暑炙热纤弱尽可能恶劣跋涉挽救。
多音字组词:
强中几尽。
交流在自学中理解了哪些词语。
勉强:在本课是“将就、凑合”的意思。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的疏忽。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课文指看起来不是很清楚。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回忆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归纳。
在一个极度干旱的夏季里,6岁的男孩比利为了挽救中暑脱水的小鹿的生命,一次次地用双手捧水给小鹿喝。
3.全班接龙读课文。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1)(1——2):写“我”居住的地区遇到了严重的干旱。
(2)(3——8):6岁的比利用双手捧水,一次次地给因中暑而脱水的小鹿喝水。
(3)(9):“我”决心把小比利培养成优秀的科学家,让更多的人获得生命之水。
5.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进行质疑。
课后反思:段落比较复杂学生分段效果不好,特别是段中分层,正确率更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题的意思;体会“我”的思想感情。体会第1自然段的作用。知道比利是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树立保护动物、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比利是个有同情心、有爱心的孩子。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这是“爱的奇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
爱的奇迹是什么?
是谁创造了爱的奇迹?
他是怎样创造爱的奇迹的?
为什么说是爱的奇迹?……。
二、新授。
1.通过自己的预习你初步知道了哪些问题?
(是谁创造了爱的奇迹;爱的奇迹是什么。)。
教师梳疑,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他是怎样创造爱的奇迹的?为什么说是爱的奇迹?……。
2.学习课文第一段,明确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从课文内容中你知道了什么?
集体交流:说明旱情相当严重,不仅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人畜的饮用水都很困难了,比利双手捧水喂小鹿的感人故事正是在这样极度干旱、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发生的。
此时你有什么新的问题产生吗?(这一段的描写与爱的奇迹有什么关系?)。
3.学习课文第二段,体会比利的为人。
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比利是怎样创造爱的奇迹的?
在文中标画有关比利动作的语句,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比利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小组内交流讨论。
集体交流。
“他目不斜视,好像面对着一个严肃的目标”、“双手好像努力捧着什么重要的东西”、“慢慢地向树林走去,然后快步跑回来”这说明孩子是在极严肃、极认真地做着一件重要的事情。“反反复复地忙了将近两个小时”,而且“没有停止的迹象”,联系下文可以知道,孩子一心想着救小鹿。
(做事认真、专注,善良、有爱心)……。
(教师指导学生想象,当时小比利心里会想些什么)。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联系上文,说一说第一段与爱的奇迹有什么关系?
突出了当时水的宝贵以及水对挽救小鹿生命的重要,突出了比利捧水喂小鹿这一行动的意义和小比利的心地善良。
集体讨论,升华主题,为什么说是爱的奇迹?(各抒己见)。
1.这件事发生在严重干旱的夏季里,在人畜饮水都很困难的情况下,比利却用宝贵的水挽救野生的小鹿的生命。
2.比例只有6岁,可是他所做的事情是了不起的。
3.一个6岁的孩子,用自己的同情心和爱心描绘了一幅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感人画面。
板书设计:
爱的奇迹。
创造。
比利爱心与善良小鹿。
(人)(动物)。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第七篇】
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一、复习。
指名读词语。
二、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一)、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二)、学习第2、3段。
1、出示投影: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文中的“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它的呢?又是怎么做的呢?在课文中用——画出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想的句子。
(三)、学习第4——6段。
1、自由读第三部分,看看哪些动作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
2、(1)比较: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
有一天,雪儿展开翅膀飞起来。
通过朗读,比较两句语气上的差异。
“弧线”指什么?“划”又指什么?在句中加上一个比喻词。
这样的景象美不美?作者会怎样欢呼?你能想象当时的景象吗?
(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你听懂它在叫什么吗?
“我”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有什么动作表现?
四、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一)小组上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学生评议,补充。
指导读“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二)交流: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
1、出示:
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此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师点拨。
2、朗读第2段,读出作者的怜爱之情。
3、出示:
“于是,我更盼望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
(三)、交流第4——6段。
1、交流哪些动作能够体现作者的情感。
展示朗读。
五、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针对交流展示环节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探究。
1、区别“飞越”和“逾越”,“传递”和“传送”。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
2、讨论:“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
六、达标测评:
完成《新方案》中“巩固练习”部分。
小学语文微课教案【第八篇】
扩句是给句子“添枝加叶”,使句子表达得更清楚、具体、生动。
是写作中把句子写具体、生动的一种练习,更是一种表达方法。
因此在小学语文扩句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扩句中的一些重要方法,从而提高扩句准确率。
1、掌握扩句要求和常用的扩句技巧。
2、通过归纳学习,能正确熟练地扩写句子。
:掌握扩句要领,能按要求正确扩充句子。
:ppt。
一课时。
同学们,看到这光秃秃的树干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你更喜欢哪一棵呢?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和老师一样,更喜欢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课件出示)同样,为了让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具体、生动,我们就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这就是扩句。
扩句就是在原来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后添加适当的修饰词语。(课件出示)。
(一)不能改变原意。
(二)不能改变句型。
(三)修饰词语搭配得当。
(四)符合例句要求。
例举病句:
1、我们热爱家乡。
我们热爱家乡的田野。
2、大地是个宝库。
地大物博的大地真是一个宝库啊!
注:第一组例句是在原句的基础上扩充,原句的意思是“我们热爱家乡。”但是扩充后改为“我们热爱田野。”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所以这样的扩句是不正确的。
第二组例句中,扩充的词语“地大物博”与原句的“大地”搭配不得当,而且原句是陈述句,扩充后却成了感叹句,改变了句型,所以在扩句时任意加词,最后弄巧成拙,产生病句。
同时有的题目要求照例子扩句,所以要扩句前,首先要明确例句的要求,明确需要在什么地方添加词语。
第一步:找一找,在什么地方扩充。
第二步:想一想,加上哪些修饰词语。
第三步:读一读,扩充后句子是否通顺。
重点:第二步:想一想,加上修饰词语的方法。
1、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添加合适的修饰词语,修饰词语可以是一处或多处。
如扩句:孩子们看书。
主干词语“孩子们”前可以加上“可爱”来描写孩子们,还可以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一群”。
主干词语“看书”前可以加上表示状况的词语“认真地”,还可以加上表示地点的词语“在教室里”。
扩句后: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在教室里认真地看书。
2、主干词语后面还可能添加补充说明的成分。
如扩句:孩子们高兴。
主干词语“高兴”后面可以添加补充说明孩子们高兴得怎么样。
扩句后: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总的来说,扩句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只要我们遵循扩句的原则,按照扩句的方法,相信同学们自然也就明白了如何在句子的主干上添加枝叶,把话说得更明白,更生动,更具体。
上一篇:实用计算机自荐信精编8篇
下一篇:教务员总结教学工作经验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