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数学作业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中数学作业【第一篇】

一、设置梯度化的作业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作业的安排与设计更为人性化,通过不一样的作业设计方式,提升作业练习的教学辅助效果,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数学作业的练习乐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考虑作业设计的差异化安排,要意识到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与能力水平上的不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如果仍然用统一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并且在作业设计上采取一样的内容与形式,不仅很难发挥作业练习的教学辅助效果,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收获的成效也不理想.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梯度化的作业内容的设计,让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有一个合理的作业练习内容的选择,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断”后,课堂作业仅布置一题: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C=60°,AD=10,AB=18.求BC的长.这是某省中考中的一道试题,一般有四种求解方法.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分三个层次作出要求,也就是让一、二、三种求解方法分别对应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保证了所有学生的双基,又给学优生以更多的自由拓展空间,让不同层面学生的能力水平与知识掌握程度都得到提高.这是合理且人性化的作业安排方式,能够体现作业对于课程教学的辅助效果.

二、鼓励学生间的作业互改

在作业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中,教师应对作业的评改模式进行优化.在以往的作业评改中,方法通常较为单一,一般都是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比较简单.这种方法的教学优势并不明显,对于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上能够发挥的效用也非常局限.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鼓励学生间进行作业互评,让学生作为作业评改的主体.这是对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有效考查.学生在评改他人作业时十分仔细,对于找到的一些问题能够引起自己的注意.这是对于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加深,也会帮助学生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为了丰富作业评改的模式,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间进行作业互评.在学生的评改中发现,他们会把其他同学的每一题的每一个符号,每一个字母,每一题的解题格式和中间过程看得非常仔细,尤其是结果对而中间过程错误的题目,他们都能找出问题.学生互评时积极性都很浓厚,评改的也非常细致.这个过程,既是对于学生教学主体性的凸显,也是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巩固与深化.

三、给予学生鼓励性的作业评语

初中数学作业【第二篇】

1.“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新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老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尤其是当前按照课改的要求,按照教学常规管理的要求,初中生要有预习记录本、课堂作业、课外作业等,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也得天天做,教师就得天天改,一般情况下一位数学教师任两个班的数学课,每班按45—55人计算,每次要批改作业就有90—110本,若每次留4道题,一次就要批改400道题左右,若每本作业批改、写一些评语或激励性的语言大约用2分钟,那么单批改一次课外作业,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间,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试、单元测试、个别辅导、全班辅导、找学生谈心、班主任工作、备课……教师每天忙得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

学生忙于做不完的作业,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错误、发现问题,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到考试时成绩却很差,因为学生为了交作业、为了让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等到简单的符号,学生由于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业的“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很忙、很累,不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也值得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思考和探索。

2.批改作业方法的几点尝试

布置适当的数学作业,教师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练习,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的活动紧密的结合为一个整体,为此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这就是我们提倡的课堂作业,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学生交流、发现自己或别人的错误,这样当堂集中统一批改,能使学生知道错在那里,为什么错、错的原因,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小组批改作业。指导较好和较差的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对于一些不是很难批改,可以利用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互相交流,并把批改作业的情况、或小组获得的信息向同学、老师汇报,尤其是一些典型的错误,这样即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享受“主人翁”的成功的喜悦。

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对于批改作业做得好的同学或小组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即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又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接近了老师与学生距离,增强师生的亲和力。

初中数学作业【第三篇】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如果一个教师任两个班,每班按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4个题,一次要批改40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2分钟,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间。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很差,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等简当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业的“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批改作业方法的几点尝试

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为此做了以下尝试:公务员之家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当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初中数学作业【第四篇】

1.实现新课标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注意问题

(1)作业设计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自主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裕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现、感悟、探究学科知识,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勇于尝试、大胆实践,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获取成就感。

(2)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以教学内容为中心,精心布置、认真筛选、突出典型习题,提高作业达到的学习效果。

(3)作业设计应有选择性地展开: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依据教学目标、重难点、解题方法、课堂知识点选择性地设计易错题和典型习题、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学生自主筛选的空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4)作业设计应有层次性: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结合教学知识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进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应设置难度较低的基础习题;对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应设计富有挑战的习题,增加新的知识点,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

(5)作业设计应有探究意义: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知识的灵活运用,因而,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习题应能体现出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新课标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时要点分析

(1)预习作业:在编写学案时可进行预习作业的设计,学生学习新课的主要依据就是学案,参照学案展开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学案进行预习时,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在预习新课后进行交流和互检,上课前教师进行批阅,以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预习作业,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找出重难点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小组间的竞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易错作业:错题作业也即通过学生的常见错题,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对错题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发现问题所在,并采取一定的解决策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促使学生改善其学习方法,使教师发现其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善,以达到减负提效的作用。具体说来,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首先将错题摘录下来并进行分类整理,教师可要求每名学生备有一个错题本,摘录下测试或平常作业中出现的错题,分类进行整理,出现错题的原因通常有三种,一是概念模糊不清造成的,二是粗心大意引起的,三是审题错误出现的。学生可针对个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练习3~4道习题加以巩固。对于不会分类整理错题的学生,教师应予以指导,也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组员间进行探究、总结。其次对于错题原因认真进行反思,并制定一定的解决措施。学生在分类整理错题时,应认真分析反复出现错误的原因。在学生进行原因反思时,教师应使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所学知识是否真正理解,二是个性品质、学习习惯是否正确。在学生原因反思的基础上,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针对问题的可行性方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错题作业不仅可以纠正学生的学习错误,还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合,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分层作业: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因材施教,由于每名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各不相同,成绩也有先后之分,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考虑到学生学习现状的不同层次,采取分层设计作业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挑选出自己能够完成的习题。分层作业从容量上适应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能够实现练习、进步、提升的环境。具体说来,可依据教学目标将分层作业分为自选题和必做题,一般必做题可设置3~4道,自选题可设置2~3道。对于后进生而言,应着重与例题同类的习题,也即必做题;对于中等生而言,应着重例题的变式习题,但必须完成必做题;对于优等生而言,应注重实际应用题和开发智力的扩展习题,但必做题也应完成。分层作业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水平有选择地展开习题训练,使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锻炼,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结语

数学作业作为初中数学活动的延续,作业设计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实现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注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作业设计应针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等展开,有选择地设计典型习题、错题等,并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布置作业,尽可能地设计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的探索性习题,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数学作业的作用。

作者:王晓晓 单位:宁波市鄞州区华光学校

第2篇

一、凸显温故特性,巩固数学知识素养

课堂作业应该服务、服从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设置的课堂教学内容、实施的教学手段、设定的教学环节,都为了让学习对象的数学知识素养、解决问题技能经验等,得到有效的锻炼和切实的巩固。课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体系一部分,就必须为学习对象知识技能巩固强化做好服务工作。教育学指出,课堂作业具有鲜明的温故特性,能够帮助学习对象切实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时,应发挥课堂作业在巩固强化数学知识素养方面的温故特性,认真做好教材的研析工作,吃透教材,抓住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并将重难点以典型案例的形式,融入和渗透在所设计的课堂作业内容之中,让初中生在解决作业案例中,进一步巩固强化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内涵,提升数学知识素养。

二、凸显层次特性,兼顾不同学生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关键因素。作为社会存在个体,学生受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自身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个体之间的智力发展、解析水平以及技能素养等存在距离和差距。教育发展学指出,学生个体差异性客观存在,教师应科学施教,有效缩减,促进整体进步。而笔者发现,少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课堂作业脱离学生主体,所设计作业内容难易层次不明显,递进性不强,解析要求过高或过低,大大降低了课堂作业的教学功效。这就要求,教师设计作业,首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不动摇,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联系学生学习实际,贴合学生学习实情,设计出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中后进学生群体的作业内容,在层次分明、难易递进的课堂作业中,为每一学生提供发展时机,推进初中生不同程度进步。值得注意的是,课堂作业设计的案例题型以及解题要求,正好遵循和符合因材施教,因生而异的教学原则,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联系学生,深刻运用。

三、凸显探究特性,注重学习能力锤炼

培养学习对象良好的学习技能和数学素养,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也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师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也就是将探究、分析、概括、推理等数学学习技能学以致用的践行过程。课堂作业,既要基于教材内容要义,又要高于教材目标要求,设置的数学课堂练习案例要具有探究特性,探索特点,有助于初中生将数学知识、解析技能运用到案例解答之中,设计的作业案例具有探索功能,利于学生知识内容的升华和拓展,同时,锻炼和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素养。总之,课堂作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课前预设活动的重要部分,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多方面教学因素,科学设置,精心布局,深刻发挥出课堂作业积极教学功效,让课堂作业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前进的“阶梯石”。

作者:沈言权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吴桥中学

第3篇

一、初中数学作业现状分析

提起作业,尤其是数学作业,大多数学生都是苦不堪言。究其原因,除了数学作业要求的思维性较高等原因外,数学作业设计的无效性也是一大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作业形式单一,重复内容过多。在新课改下,教师能认识到题海战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但是大部分教师在考试分数的压力下,还是使用着题海战术,期望通过做大量试题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具体表现就是作业形式单一,重复的内容过多。

2.作业背景陈旧,脱离学生实际。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不能很好地认识这一点。部分作业设置的背景都是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如,繁琐的追击(相遇)问题、水池排放水问题等缺乏现实生活背景和实用价值。

3.一刀切,无层次性。很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能够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例如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把难度较高的问题留给优等生,而把一些较简单的问题留给后进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自信心。但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却容易忽略层次性。布置的作业一般都是一刀切,不能兼顾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造成的后果是,要么是优等生“吃不够”,要么是后进生“吃不下”。

4.作业内容与授课内容不一致。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教师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都会在网上进行搜集。不可否认,这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但是网上的资源是良莠不齐的。很多教师下载作业后,只是笼统地看一下,这就导致了布置的作业与授课内容不一致。尤其是近两年,初中数学教科书进行了变动,而网络上很多资源都是陈旧的,使得这种现象更突出了。

二、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1.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形式单一、重复练习的作业只会让学生抱着应付作业的心态完成作业。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愿意探索,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作业,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我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给学生布置了如下富有趣味性的作业。

2.作业设计的生活化。数学来自于生活,学生也是身处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融入生活化的作业,能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展开思索。如我在作业中设计了如下一道试题。

3.作业设计的层次化。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了作业设计的层次性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让同一个班级的各个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都能有自己的收获。不能让优等生感觉作业太简单,做了没有意义,也不能让后进生感觉作业难度大,根本完成不了。总之,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能使学生对数学作业不再“苦不堪言”,极大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王远树 单位:新沂市港头中学

第4篇

一、初中数学作业的重要作用

1.突出作业的知识巩固功能学生在写作业时,边回忆新知识边独立思考,可以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供必要引领。同时,还可借助课堂上学到的新的解题技巧或思路,对自身常规学法进一步矫正夯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之对新问题的求解更具拓展性和延伸性,从而在作业中“温故而知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所学知识更具广度和深度,为新方法、新技巧的掌握搭建起平台。

2.展现作业的思维能力培养功能初中数学作业中存在的诸个问题,对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整合课上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增强课上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方便学生发动“头脑风暴”,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就是重新捋顺教学内容的过程,学生在做作业时出现的错误或问题,能使学生迅速明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存在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增强思维运行的层次感,提高思维运行的缓冲度,提升思维发展的实效性。

3.体悟作业的教学辅助功能班级是一个大集体,学生又是具有不同独立个性和情感的鲜活个体。面对差异巨大的一个群体,尽管教师鞠躬尽瘁倾心教学,仍然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孩子面面俱到。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发挥作业的教学辅助功能,窥一斑而见全豹,通过对整体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个体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摸底揣测,据此适度调整教学结构,以期达到进一步优化的目的。此外,通过多次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还能从中提炼出学生的性格智力因素,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有的放矢地根据每个学生的学情调整教学重难点,使每个学生在一定时期内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目前初中数学作业中的常见问题

1、形式单调,缺乏个性。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数学作业形式单一,大多数是课本习题的重复,内容缺乏一定灵活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不利,对学生来说,光有骨感,却缺乏一定的血肉活力,机械式轮番训练,学生在题海中挣扎,重压之下,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被磨耗殆尽。

2、没有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认识不足,教学设计和活动组织往往采取“一刀切”形式,作业毫无创新可言,缺乏一定的针对性,长期打着为学生减负的旗号,无意识地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路

1.作业布置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题量适中在设计作业布置时,要克服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两个实际,面向大多数,既做到注意布置突出重点的练习题和抓住难点的强化练习题,又要注意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布置有关练习题,因材施教。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直接套用分层教学的形式,将学生按照一定标准分成若干层次,根据各层的实际情况,创设不同等级不同种类的作业内容。为了增加学生作业的灵活性,还可采用作业分类选项形式,即创设多种作业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内容,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教师还可在充分考量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征求学生对作业的意见或建议,帮助教师完善作业形式,提高作业的典型性。让作业真正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有效延伸,做到精挑细选、针对性强。此外,初中数学教师在注意数学作业保质的同时,还要严格控制数量,以每次用时25分钟的作业量为宜,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结束学生“望作业而兴叹”的旧常态,开启学生“见作业而喜”的新模式。

2.重视作业内容的多样化教师可针对某一知识设置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法”的题目,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题型的多样化,可以减少注意力的“盲点”,克服思维疲劳。另外,数学教师还要开发多种题型,如针对教材重点、难点设计专项练习,针对易混概念设计判断、选择、对比练习,单元教学设计综合练习,还可独辟蹊径,增加一些动手操作或实践探索题,激起学生的成功欲望,彰显学生学习活动的多样性,促进学生整体健康发展。例如:初一学生在学习了苏教版“张开与折叠”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缺少想象能力,对正方体的多种平面展开图不能完全理解掌握,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回家画一画,剪一剪,看谁做的精巧美观,在班内做展示。这样,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就提升了很多,而且加深了对新知识的再认识。

3.注重加深作业设计的探究性探究性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选定某个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剖析和课下的调查研究等学习活动,以学生兴趣激发为重要牵引,探索出规范化的研究程序与方法。催生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初中数学新课改的重要目标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适当渗入一些具有一定探究性的习题,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出其内在规律,提出论证路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释疑的能力。在创设探究性作业问题时,可采取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梯度渐进形式,让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可以难易相间、相互穿插,但要始终做好难题与易题的选择,搭配要科学合理。

4.重视作业设计的顺序性练习的顺序应遵循从基本到综合,从模仿到灵活应用,即由公式型到应用型,再到综合型。比如教学某一新知识时,一般地要联系到一些学生已学过的旧知识,可以把这部分知识从新知识中单独抽出来作为新知识的“引爆点”,设置以旧引新的基础性习题;接着可设置分散难点,把难点分解成几个起沟通作用的启导性“桥梁题”;教学新知识后,则先设置理解新知的定向性习题,这类题内容单一,主攻一点,促使新知识内化,而后设置深化新知的辨疑性习题,有意识地将一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和判断,把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东西分析清楚。最后设置综合性题和引伸拓宽的创造性思考题。这样,练习不仅具有基础性、连贯性,而且具有理解性、记忆性和延伸性,还具有思维性和创造性,层次分明。

5.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贯彻实用性原则作业设计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关注度,调动学生创造性完成作业的热情,使学生在享受作业独特情趣的同时,高效率的完成作业。通过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不难发现,一些实践类较强,提倡手脑齐动的作业恰好符合这一特性。如,几何模型的制作,轴对称图案标志制作,数据的调查统计等等,为学生提供了诸多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促使学生主动亲近生活,体悟生活与数学的关系,深刻认识数学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总之,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课堂所学的必然要求,更是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创造、积极学习的重要课外平台。在新课程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上,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从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出发,创设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大力开发思维创新能力,努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朱美玉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古里中学

第5篇

1数学作业布置情况调查分析

数学课后作业布置量大

大多数的数学教师认为增加数学作业量就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度,他们没有考虑学生在课堂内对数学知识掌握多少,从而直接布置大量的数学课后作业,这样会导致学生得不到真正的作业训练,反而还会使学生对数学课后作业产生消极的情绪,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抵触心理,这种消极的心理使学生厌倦数学课后作业,从而降低了数学教师教学的质量。

批改数学课后作业问题多

数学教师批改作业不及时

数学教师不能及时地批改学生的数学课后作业,这使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学生对数学有疑问的情况下,进行数学学习,这使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的时候,思路混乱,容易把过去未解决的数学问题融入到新的数学问题中。这给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带来许多不便。

学生改正数学作业不及时

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及时,学生也不重视自己的课后作业,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发现自身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无法及时的解决问题,这对学生以后的数学课程学习非常不利。

对数学课后作业的布置敷衍了事

许多数学教师没有对课后作业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教师布置数学课后作业只考虑自己工作的需要,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情况,这使得数学作业无法达到理想中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也就丧失了数学课后作业的作用。

2数学作业布置上的改进

改进数学课后作业的质量

数学课后作业的质量好与坏,直接反映了数学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否丰富。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掌握,针对每个学生薄弱的知识点,进行攻克,对较好的地方,进行循序渐进的巩固。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的数学课后作业也应该是各不相同的。这不但可以让学生得到的不同的锻炼,也可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增长,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布置数学课后作业的量方面,应该要与数学课后作业的质相结合。部分教师盲目的增加数学课后作业的量,导致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厌倦课后作业。而课数学后作业数量的功能,主要体现对薄弱的数学知识进行强有力的训练,对较好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等方面。因此,合理地调整好数学课后作业的“质”与“量”,这对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具有积极的作用。

转变数学课后作业的模式

一般的数学课后作业基本是由学生自己完成,数学课后作业在解答过程中比较乏味和单一,这使得数学课后作业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数学课后作业对学生的有益作用。通过转变数学课后作业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能够多样化的完成符合自己兴趣的数学课后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合作性作业

数学教师根据学生成绩的优劣进行分组,将数学学习成绩较差的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合作,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帮忙,相互讨论,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

交流性作业

教师将兴趣相同的学生进行小组交流,通过布置相应兴趣的数学题型给学生进行作业解答,题型可以是世界性的难题。

实用性作业

一般的数学作业题目都是由数学教师出,而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步骤相对单一。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来出数学题目,将编写好的数学题目,经过数学教师的审核以及简单编改,再将出好的数学题目进行解答。总之,初中数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正式学习数学的起点,初中数学基础是否牢固,对中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认清当前现状,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布置相应的、有质量的数学课后作业,让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也应该丰富自己数学教学的内容,优化数学教学的结构,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使得数学课堂“活”起来。

作者:孙厚侠 单位:江苏省沛县朱寨中学

第6篇

一、目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不足之处

1.一些教师本身关于数学作业的理念不明晰数学作业由课堂和课外两部分组成,其作用和目的肯定是有所区别的,针对不同的内容,应该有所侧重.但是,有的老师看不到这一点,简单地认为都是作业,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样一来,他们在设计和布置课后作业时,往往表现为对课堂作业量的增加和简单重复.

2.一些教师设计数学作业时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应该是一切教学活动包括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但事实上,一些中学数学教师的作业设计并没有从整门数学课程来考虑其教学目标,比较随意.如在讲授“一次函数的图像”时,一位老师设计了一些有关图像平移的习题,

3.一些数学作业的形式和难易程度没有体现层次性一个班级的学生的数学基础肯定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作业设计时,视不同学生的需要体现出层次性和个性.虽然由于时间原因及受任教班级人数的限制,教师不太可能为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作业.但一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基本没有考虑学生的程度和作业本身的难易程度,势必会打击学业水平暂时居于中下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

4.大量的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不少数学教师不得不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作业.而且,一些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强调所谓的“高标准要求”,作业难度较大,甚至超纲.这样一来,学生大量业余时间花在完成作业上,其全面发展成为空话.

二、作业设计要精练,让学生“愿做”

作业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新课程积极倡导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要适当控制作业的“质”和“量”,而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题海”泛滥成灾,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效益低,很多教师对作业不加精选,导致作业质量差、数量多,缺乏典型性.首先,应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要改善基础性训练,要尽量兼顾作业题目的典型性、示范性、系统性和全面性,拓展“双基”功效.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亦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技巧性太强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其次,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一般说来,在每节课后布置20分钟左右的作业量较为适宜.当然,作业量的确定还受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具体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练习,精心选择辅导教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努力达到练一题而知一类,把学生从不必要的机械性重复中脱离出来,从而切实做到减轻学生负担.

三、作业设计要分层,让学生“能做”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只有进行作业分层布置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心理学认为每名学生都存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只有学习任务处于最近发展区时,学生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才有效率.分层布置作业就是贴近每名学生的实际来布置作业,让每名同学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数学练习.一个班几十名学生,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素质、智力、能力、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自然差异.对他们提出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要求,显然有些不合理,需要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所以,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可以设置三大类题目:“模仿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是课堂上学的概念、法则、定理等知识的直接应用,学生通过复习回顾教材有关内容而找到答案,因而是较简单的层次.“理解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对知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探究性作业”,这类作业一般要求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能进行“深加工”,有很好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四、结束语

作业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占据相当重要的比重,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初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业的设计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作业内容的反馈,教师能够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使作业设计具有目标性,能够针对学生的自身学习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层次性的作业设计,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层次分明的作业习题,促进学生整体进步.通过趣味性的作业设计,使学生感受到作业的趣味性,从而拓展发散性思维,达到教学的效果.

作者:黄海翔 单位:江西省寻乌县寻乌中学

第7篇

一、增加作业设计的层次感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首先要遵循整体性原则,从学生整体需要出发,适合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有利于大家集体联动、信息共享、探讨交流,为小组讨论或一锅式讨论留好“引线”。其次,由于学生性格迥异,心理、思想发展不一,知识功底薄厚不均,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还要注意层次感,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特别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多元化选择设置。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具体操作上,要高屋建瓴,注意细节建设,把握住核心实质问题,将“骨干”串联,建立基本框架,再推拿肌肉和血脉,让作业设计在内在“细胞”活力运动下,产生浑然一体的灵动美。具体做法是:第一,根据特定知识点进行问题创设时,要尽可能从多角度尝试,增加问题的梯度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往纵深处探索,对不同层次学生表现出来的求知热情和良性表现,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促使学生主动发掘自身学习潜能;第二,根据教学内容需要,从学生知识经验实际出发,锁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针对性地对知识、方法、能力进行整合设置,增加思维运行的缓冲力,促使学生在问题求解中体会其规律性;第三,让学生对每一环节的设置,用自己的话说明理由,并指出各环节是如何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的。

二、提高作业设计的应用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凸显,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必须与生产生活实际对接。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将数学知识的讲解渐趋生活化,鼓励学生用心发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随堂作业练习的设计上,要千方百计填注生活化色彩,强化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思维定势。

三、增强作业设计的多样性

从初中数学常规教学的作业布置形式看,多为笔答解题型作业,日复一日的单一重复性作业让学生不厌其烦,作业完成的质量让人不忍正视,作业的教学功能损失殆尽。因此,在新课改春风的劲吹下,改变作业设计的单一性,提高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迫在眉睫。教师可尝试在继续沿用笔试作业的基础上,开发诸如口头作业、阅读作业、动手实践作业等全新的作业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作业的价值内涵不可限量。初中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行为中应以学生思维训练为教学活动主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造的潜意识,为教学过程锦上添花。

作者:张冬艳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

第8篇

一、设计生活化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数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设计生活化作业,可促进学生走进生活,在社会现实中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再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关注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习惯。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可设计这样一个作业:暑假期间,两名家长计划带领若干名学生去旅游,在咨询价格时,甲、乙两家旅行社报价均为500元。经协商,甲旅行社的优惠条件是:两名家长全额收费,学生都七折收费;乙旅行社的优惠方法是家长、学生都按八折收费。请你算出选择哪家旅行社合算。又如,在学习《黄金分割》后,让学生去找找生活中的黄金分割,体会数学美;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后,让学生去测量学校的旗杆的高度;在学习《位置的确定》后,让学生把班级每个同学的位置确定一下等。类似这样既有趣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不仅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设计调查性作业,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设计调查性作业,有利于拓展作业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去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探究能力的必然途径。例如,统计知识的作业,可让学生做一个月的“小当家”,调查、记录当月的水电费与零花钱等,一个月后再与其他同学的统计加以对比,看看谁家的费用较少,研究家庭人口多少与资源耗费量的关系,进而与节约能源、环保等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完成这一作业,学生需要自己动手设计表格、整理资料。要坚持每天记录、计算、汇总和对比,还要研究其中的数量关系等。在这一过程中,用到了加减乘除、统计图表、比较大小的基础知识,既让学生巩固了调查、统计的方法,又对学生进行了节约、环保等方面的教育。

三、设计自编性作业,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实现数学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作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强调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力是关键,因此,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设计、编写作业,能促进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后,我设计了如下作业: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的周长是400米,有甲、乙两个同学参加1500米长跑训练,他们的速度不同,他们都跑完了全程。根据这些条件,编出一道练习题。这种自编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每个学生在成功中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新课程标准认为,不同的学习个体有不同的经验和认知方式。这种差异决定着他们面对同一个认知对象时有不尽相同的看法,而各自的看法必然打上各自的人生烙印。这决定了学习者对事物的认识有层次、高低之分。看到了个体的层次性,就会懂得因材施教原则永不过时,就要依靠学生的层次性来安排教学活动。

五、设计合作性作业,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

新课标承认个体的层次性,因而倡导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与讨论,可使学生不断完善对问题的理解,进而认清问题的本质。在这种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学习者群体的思维和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共同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例如,小课题研究、手抄报之类的作业都需要学生间的合作,有的甚至需要一段时间的合作。为完成这一类的作业,学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互助中促进了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了合作。不仅增进了友情,而且提升了人际交往的能力。

作者:吴凤英 单位:滨州市里则镇树人学校

第9篇

1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1.1过于重视作业训练:在各种考试都会进行的初中课堂,数学作业是对于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测,也是对自己分数提高的一种测验和训练。学生们往往是在大量数学作业训练中迷失了学习数学的惊喜和愉快,失去了数学学习兴趣。大家更在意的是分数,因为它是一个直接衡量作业成果的标杆,所以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都更注重对学生数学解题技巧的训练,往往是想通过作业训练提高学生在数学解题中取得的分数,而并没有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2作业设计缺乏目标性:在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上,教师并没有显示出对于作业的设计和关注的严谨性,教师通常只是将课本上以及练习册上的题目简单划分布置和学生,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作业设计,从作业设计中看不出学习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也只能盲目的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教师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中也看不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整体效果。

1.3作业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由于学生家庭背景、自身智力以及性格特点的差异化,在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表现出成绩差异性。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不一样建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而进行作业设计,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整体性和学生的差异性,要么设计的作业太简单,成绩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作业毫无压力,但是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也没能提高自己。要么设计的题目太难,优等生可以顺利的完成作业,但是成绩基础较差的学生面对作业无从下手,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慢慢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

2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2.1明确作业设计的目标性:在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在课堂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目标性,在作业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掌握程度,不断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作业练习中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将作业当成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项有效补充。

2.2分层次进行作业设计: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可以很好的掌握,并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培养这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并不断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在学习“中心对称”这一课时,在学习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时,教师可以对学习成绩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设计作业“以坐标抽作为对称轴,求出一个点的对称点”,这是比较容易的,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就可以解答出来,可以提高学生的信心。而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作业“画出已知图形关于原点对称的另一个图形”,让学生通过找出图形的关键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从而画出要求的图形。分层次进行作业设计,全班同学都能够通过作业来提升自己,从而提高全班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2.3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应该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改善学生面对数学作业就厌倦的现状,从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密铺”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平面图形纸,像是一些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然后在设计这样一个有趣的作业“假如自己的课桌是自己家里的地板,现在你需要自己来设计自己家的地板图案,同学们你们想怎样设计呢?”,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作业设计,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调动起来了,这时候的学生也是善于去思考的,他们会用自己准备好的图形纸在课桌上开动脑筋对各种多边形进行拼接,在这个拼接的过程中就是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密铺的学习过程,同时学生还能从中感受数学的奥妙,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自己的探究中掌握知识。

3结语

初中数学作业对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该对数学作业设计提出更高的重视,在作业的设计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然后再探索出更加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作者:魏玉玉 高丽 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初级中学

第10篇

一、生活型作业的设计

所谓的生活型作业,顾名思义即是指与我们生活相关的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目前已经普遍被初中数学教师所运用,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学们对于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也非常感兴趣,由此有效地提高了我们的作业设计质量。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知识均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应该多设计一些生活型作业,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是新颖的,也是高效的,有利于激发初中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

二、儿歌型作业的设计

儿歌型作业是指结合儿歌进行的作业设计形式,这样的作业设计形式别致新颖,更易于被初中生所接受。在我的教学实践当中,也经常会适时地设计一些儿歌型作业,由于我的精心设计,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

三、游戏型作业的设计

48 310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