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大全(精选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大全(精选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第一篇】

郭晓芳,女,湖南邵阳人,“我是接班人”湖南省网络大课堂首席主讲名师兼总班主任、长沙市卓越教师、芙蓉区首席名师。长沙市魅力教师、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美术教师、区首席名师。“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总制片人。

担任湖南省中小学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省直书画家协会理事、长沙市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美术教材编委、全国优课活动教育部评审专家、省级书法教材评审专家。20xx年7月,郭晓芳入选6月“湖南好人”榜单。20xx年8月入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20xx年10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名单。

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第二篇】

而周美琴,30多年如一日,每天面对残障的孩子。她的学生不聪明,甚至无法听懂、领会一个简单的指令。苦与累用心付出,但对特殊孩子的关爱,未必能很快看到希望中的成效。有时候教很多遍孩子还是不开窍;有些孩子无论如何努力还是无法走进他内心……年轻时代,周美琴也曾失落过、流泪过。但要感谢她的妈妈,因为每当这时候,妈妈总会对她说,“你不能放弃,你应该要为这些孩子带去幸福。”

那年,剖腹产刚2个多月的周美琴得知上海要举办首届学生艺术节,并邀请特殊教育学校参与其中。“多好的展示平台啊,要是学生们可以在艺术节上表演,不仅是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也是孩子们展现自我,提升自信的绝佳机会!”

周美琴放下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女儿,拖着还不是很硬朗的身体便一头扎进了学校的舞蹈房。近2个月的训练,很多时候她都是到万家灯火时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看着学生们辛苦,还自掏腰包给他们买来好吃的。领导和同事每每看到她如此拼命,都劝她注意休息,谁知她反而安慰他们说,“你们别担心,练舞正是给了我一个产后修复的机会,看看我瘦得多快,恢复得多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她编排参赛的两个节目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并荣获上海市特殊学校中唯一一面由时任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同志亲自授予的“上海市首届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奖”锦旗。师生和家长一片沸腾:“谁说特殊孩子就不行?我们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比高低!”望着孩子们幸福的笑脸,周美琴说了两个字:“值了!”

倾情一生,周美琴担当残障孩子的筑梦人:把扶助他们“康复发展,回归主流”当作毕生使命,对残障儿童实施“高期望”教育。学校组建了聋人舞蹈队、特奥运动队,把学生带上了国际舞台;学校培养的聋生,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南京金陵科技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更多智障的孩子学会了自食其力,让家长看到了希望。

“挫折时,我感受着无尽的关爱。

逆境中,无数双手将我扶持。

在这里,我收获了知识,学会了感恩。

在这里,我收获了成功,学会了自信……”

学校一名残疾学生毕业时,写下这样的诗。学校9年的教育在她身上产生的变化,让人无法想象。周美琴说,“孩子们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

“老师略微夸张的口形,演绎出震撼心灵的声音;老师熟练优美的画笔,描绘出缤纷美丽的天地;老师丰富灵动的表情,奉献出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

这是一首献给特教老师的诗篇,也是周美琴的真实写照。她用大爱,温暖着一群人、温暖着一座城、温暖着一个民族现代化的历程。

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第三篇】

除了每周一天接待门诊病人,在血液研究所里做研究、带研究生和年轻医生,胡豫还有一重身份,便是武汉协和医院的院长,他必须拿出70%的时间来处理院务。尽管多重身份或许让人分身乏术,但对胡豫来说,越是困难的事情越能让他打起精神,他喜欢和自己“较劲”,想要做得更好。

10月17日,胡豫被任命为武汉协和医院院长。

同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武汉协和医院视察,临别前,总理嘱托胡豫继续“守护好百姓健康,守护好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武汉协和医院扎根汉口153年,1930年完成国内首例局麻胃造瘘手术,上世纪50年代在国际上首次阐明“日光性皮炎”发病机理,上世纪70年代在国际上首创“双氧水心脏声学造影法”,始终以技术创新践行“仁爱济世”的院训,创造了中国医学发展史上诸多第一。

胡豫上任后,实施“人才、学科、品牌、国际化”四大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创新,创建国际一流医学中心,医院还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全力推进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协和医疗圈”。近年来,医院攻克了以器官移植为代表的疑难重症救治技术,引领以基因诊疗为代表的精准医学技术,发展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转化医学技术。正是凭着这种对医学执着、对生命敬畏、对百姓热爱的初心,在胡豫的带领下,武汉协和医院的画卷格外精彩、振奋人心:

一年双奖。胡豫团队、董念国团队双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了院史新纪录。

服务百姓。医院全面加入武汉市医保。积极构建优质高效的运行机制,为万门急诊患者带来健康,使万住院病人治愈康复,为12万手术患者解除病痛。

科研强劲。中标牵头重点研发计划5项,项目数位居全国前列。中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3项,连续6年过百项。医院科技量值综合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3位。

实力稳居前列。8个专科位列复旦版专科排行榜前十位,15个专科获提名,稳居全国医疗机构第一方阵。

健康帮扶。医联体建设多点开花,继协和江南、协和江北、协和东西湖、协和洪湖、协和京山医院后,新托管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探索打造城市紧密型医联体的“协和样板”。

荣耀协和。首次摘得亚洲医院管理奖客户服务类金奖,4个项目获首届亚洲医院管理奖金奖、卓越奖。1人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护心跑男”事迹获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服务大赛银奖和“讲好华中大故事”特等奖,被《人民日报》、新华网报道,获上亿网友点赞。

牢记总理嘱托,努力奔跑,将武汉协和医院建设成全面发展的卓越医院,这是武汉协和医院掌门人胡豫的新愿望。

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第四篇】

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涵盖了高教、职教、中小学、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入选。

杨士莪院士扎根水声学科教育72年,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学成回国后,创建了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和青年教师队伍,开创了中国水声教育的新格局。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他带领团队开展水声定位系统研制,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定位系统研制等重大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将课程建设与思政建设紧密结合,把水声学作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战场,带领学生加强基础研究,全力攻坚关键技术,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

据介绍,自2010年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单位每年推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从2020年起,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宣传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进一步提升优秀教师宣传表彰的力度。

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第五篇】

于20xx年5月成立的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除了接收听障、智障孩子外,又接受了一个“全国第一”的任务:招收脑瘫孩子入学进行集中教育,此举开创了全国的先河。

从学校筹建时被调入的周美琴,成为中国脑瘫教育的前行探路者。六年级小施说,因为痉挛站不稳,自己的世界就是家中几间斗室,仰望苍白的天花板。周美琴说:“这些孩子应该读书识字,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人。”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周美琴边做边悟、边摸索边实践。文化知识是正常人谋生的手段,但对每位肢体功能障碍的脑瘫孩子及家长来说,功能性障碍康复可能更为重要,于是她大胆提出“医教结合”理念,从专业康复理疗学院引进8位专职治疗师,让“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为脑瘫学生的康复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这条漫长的探索之路上,周美琴牵挂着她的每一位脑瘫学生,当她发现每天一节肢体康复课远不能满足孩子需求,她又带领老师们研制康复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训练方法,使学生们听课、康复两不误;为了减轻双职工家长每天要赶回家为孩子准备午餐的后顾之忧,她又大胆地把烹饪课程纳入七—九年级的教学中;为了让每位学生能更科学、更具针对性地康复,她把专业医生引入学校,率先在上海实行“医生驻校”制度……多感官训练室里,有测试学生嗅觉、触觉,味觉等,提高他们感知觉灵感度的训练项目;沙疗室里,每天都能见到孩子们光脚在沙滩上行走,按摩穴位;还有运动疗法室、水疗室、作业疗法室、社会情景模拟室……孩子们在老师和康复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应自己的康复项目,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教育康复需求。

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第六篇】

胡豫,男,汉族,1964年4月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教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团队构建涵盖“诊断筛查、患者收治、重症救治、康复管理”全链条防治网,落实开展核酸检测、改造重症患者定点医院、开建方舱医院。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胡豫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科研创新有机融合,培养了大批卓越医学人才。他主持建设高校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结合临床教学特点,应用于理论课、教学查房及临床技能课等诸多教学环节中,有效提升了教学成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等荣誉。

自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单位每年遴选10名师德表现和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在社会上有良好声望的优秀教师作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取得了很好的宣传和示范作用。今年是第11届楷模推选活动,为加大表彰力度,从今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将联合宣传表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第七篇】

“孩子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

教师是一个温暖的字眼。许多教师在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

2000年,当李粉霞教授第一次走进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面对的是不少缺乏信心的孩子。她就暗暗下定决心,要让他们重拾自信,找到自我价值。

于是,李粉霞把大量的时间都留给了学生。早上跑操,跑在班级队伍最前面的是她;晚上自习,坐在教室最后面的是她。她细心观察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了解着他们的日常点滴,给予他们温暖与力量。“好好学习,掌握更多实用技能,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可能,这里就是梦想起航的地方。”李粉霞常常这样激励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幼儿园教师孙怡从事幼儿教育22年来,用爱心呵护近千名孩子,用爱心温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在教学中,她仔细琢磨研究各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努力把自己全部的爱心、耐心、细心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她坚持以孩子为主体,以孩子的终身成长为前提,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属于自己的那颗果实。

帮助残障孩子打开封闭的心灵,支撑起他们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希望,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美琴努力的方向。

周美琴将“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构建起适合听障、智障、脑瘫三类残障孩子发展的教育体系。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

“挫折时,我感受着无尽的关爱。逆境中,无数双手将我扶持……”学校一名学生毕业时写下这样的诗。周美琴说:“孩子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

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第八篇】

他出身于医学世家,是武汉协和医院的掌门人,带领百年协和稳居全国医疗机构第一方阵。他是鄂州籍教授胡豫,在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他牵头的项目“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获科技进步二等奖。

小时候,胡豫经常半夜被敲门声惊醒,这多是有急诊任务,父亲便披星戴月出诊。几乎每天晚上,胡豫都能看到父亲点着煤油灯查找资料,工作到深夜。放暑假的一天,父亲带他一起去华容会诊。“当时求医的病人很多,看着父亲为每一位病人耐心地分析病情,推测发病的可能性,说起来滔滔不绝。我当时特别敬佩父亲,一个小城市的基层医生,第一学历并不高,怎么会有这么深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足见父亲平常的钻研与积累。”那一次经历给胡豫带来的震撼特别大。

1981年,胡豫参加高考,成绩优异的他不负众望,考了一个可以自由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高分。书香门第,耳濡目染,学医成为胡豫自然而然的选择。那时候的大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之骄子”,父亲却教导他:要做佼佼者,而不是平庸的人,不要以为读了大学就沾沾自喜,还得继续深造。

父亲这样要求胡豫,也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父亲非常珍惜每一次进修机会,1981年胡豫在同济医科大学上学时,父亲也在武汉进修,每次胡豫去找父亲时,父亲都在图书馆自习。父亲骨子里那种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品质,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引领着胡豫勇攀高峰。

就这样,进入大学后,聪明勤奋的胡豫始终保持着年级前三名的好成绩,一路从本科读到硕士、博士,并选择了当时最为尖端的血液科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方向。

血液学领域有很多没有解决的临床问题,临床诊疗难度大、要求高,而这些困难在胡豫的眼中,却正是医学的魅力所在。

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第九篇】

我现任卧龙区英庄镇后英庄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学校政教处主任。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我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全部都倾注在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我只是以平常心做着平常事,犹如大路边一株清雅的百合的存在,不为取悦偶然路过的行人,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他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种特有的人生享受。为了他们,我在这条道路上践行着我曾经的誓言。一路走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下面将我的工作情况给大家做个交流:

“人格之于人,恰如花香之于花。”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征服学生的心。教师的职业应该不仅仅像蜡烛,更应该像泥土,使每一颗种子都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而健康成长。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研水平高,更重要的是要以教书为手段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引路人。”几年来,我始终牢记这句话,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工作中能顾全大局,从不搞特殊。在校领导的指导下,能密切联系家长,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从无怨言。面对天真可爱的学生,我坚持着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坚持每天早来晚走,经常深入教室排查班级矛盾和孩子们的学习困惑,与学生同劳动、同学习、同休息、同锻炼、同欢乐、同悲伤。

自踏上三尺讲台那日起,我就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一头担得是义务,一头担的是责任。我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我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我倾情付出时,洒的是爱心。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每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面对着不同的学生,我总会找她们身上的闪光点,不偏爱,不歧视任何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找到自信。我始终坚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使优秀学生变得更加优秀,点燃发展生学习的希望。正因为这样,所以当我嗓子哑了的时候,总会有孩就偷偷的放润喉片在我的桌上;当我难过的时候,细心的孩子都能发现,总是写小纸条、画画来安慰我;当我生日的时候,他们会给我意外的惊喜。我还会常收到在初中、高中学生发来的与我分享成绩、给我说自己心思的短信,对于我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作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我牢固树立“严师、慈母、挚友”的教育理念,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我认为,良好的师德存在于老师的内心,是看不见的,但正确的、率先垂范的做法却是学生能够看得见的,这正是师德的最佳表现。一个教师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对于优秀的学生容易做到,对于学习、品质差的学生,要做到就比较困难,可班务工作的重要方面就在这部分学生身上。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造强项,要允许有差异,耐心指导。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长处和闪光点,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项,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体贴后进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让后进生不成为掉队的孤雁。没有心理教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许多学生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而不是思想问题,需要走进他们的心田,聆听他们的心声,抚慰受伤的心灵,疏导郁闭的心渠,真诚地表达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一个鼓励的微笑,一记肩背上善意的轻拍,一次心与心的谈话,我都毫不吝啬地面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有做人的需要和前进的动力。如今,我班的智障学生白金柱已可以和其他学生一起做游戏、上课,每分钟还可以跳绳100多次。

我深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想让孩子得到一碗水,自己必须有要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所以我与时俱进,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工作中,我向身边所有的老师学习,扬长补短,促进自己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并在实际教学中认真思考推敲。在每次教育活动交流时,我都能积极准备认真参与。每次实践后我总对我自己说:“这并不是过了,就结束了。过后还要仔细想想,认真听听,好好学学。哪儿还不够,该怎样做会更好。”通过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与实践,我的教学水平突飞猛进,成为我校教育教学中的佼佼者。在业余时间,我会去图书馆翻阅有关资料,上网查找参考一些优秀教师的案例并汲取别人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溶入到我的教学中来,探索出更适合小学生的上课形式及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师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会把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归零,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努力改进,以种种不足为契机,努力学习,奋起直追。将永恒的爱播撒人间,将爱的火苗继续延续。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班主任,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每一位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文明、道德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多给他们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田,让祖国的花朵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健康茁壮成长!

全国教育工作者的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第十篇】

“不管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一定要解决机制问题或者临床诊疗问题,去做一些新的探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自从将血液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后,胡豫一心想做些实事,而这种想法正好和当时他的研究生导师沈迪教授不谋而合。

胡豫在读研究生时,导师沈迪教授主要研究出凝血。不少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时间久了又自动消失了。沈迪教授发现了这种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的疾病,并将其命名为“沈迪氏病”。

出凝血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大,但长期以来临床上得不到重视,属于比较冷僻的研究方向。生性喜欢挑战的胡豫,把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当成了宝贝。

临床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涉及多学科,各学科都制定有各自的诊断标准。一次会诊中,几个学科专家对患者是否是dic意见不一,最终只能靠专家投票决定结果。在胡豫眼中,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诊断方式“反映了临床dic诊断的困境”。

dic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病学研究所传统的优势项目,从导师沈迪教授身上,胡豫学习到学科发展的精髓。大道至简,胡豫和研究团队首先对dic诊断标准进行了梳理、分类与简化。,胡豫起草dic指南发表在《中华血液学杂志》,经他修订的dic诊断标准症状描述简单,指标简化,得到业界的一致认可。而最让胡豫引以为豪的,则是他创立了dic诊断的“积分法”。简单来讲,就是对患者的各个临床指标和临床表现打分,根据积分的不同,将疾病定性,并细化为“确诊、排查、排除”,将目前dic描述性的诊断方式量化。目前,胡豫主导的“积分法”已经在其研究所进行了两年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法优于国际和日本的“积分法”标准。

48 1430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