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毛相林事迹的教育工作者最新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学习毛相林事迹的教育工作者最新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学习毛相林事迹的教育工作者【第一篇】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29岁的毛连长曾在外种西瓜、跑销售。今年春节回家,毛相林上门找他,“连长,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
看着毛相林满头白发,毛连长又回忆起当年修路的场景。看着村里产业蒸蒸日上,他动心了,选择留下,还说服女朋友也回来,准备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
这两年,返乡村民越来越多。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选择回来,振兴家乡。
2018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于2019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在村口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里,常常可见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
“这是我们当年修路时穿的鞋子,已经磨穿了……”毛相林说。这样的话,毛相林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满感情。
看着一拨拨年轻人来来去去,毛相林感慨万千:“我愿当一辈子筑路人!”
从高处俯瞰,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四周悬崖峭壁,如同在“天坑”之中。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说,在没修公路前,村里交通闭塞,到县城就要花3天时间。
毛相林:我们这个地方没有公路,不光只是穷,连生命都没有保障。在一九八几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几岁,受伤了。我们用了三天时间,我们都没有(把他)送到医院,最后死去,这个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
1997年,毛相林开始带领村民在悬崖峭壁上修路。没有钻机,村民们就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毛相林说,当时全村青壮年吃住在工地,用钢钎撬,用雷管炸,硬是凿出了近8公里的“天路”,打破了“天坑”般的围困。而毛相林明白,道路通了,下庄村要发展,还得靠产业。在多方考察学习后,毛相林带领村民们陆续发展起柑橘、西瓜以及乡村旅游产业。
下庄村村民刘时琼:我们这个西瓜成熟以后,就有人上门来收。像我们这种,一般可以卖两三千块钱左右,种得多的可以卖六七千块钱。
如今,下庄村实现整村脱贫,人均年收入近万元。毛相林说,从开凿“绝壁天路”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下庄村靠的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下庄精神将激励下庄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毛相林:在最难、最险的地方,我必须要以身作则,带头冲到前面去。路修通了,实现了我一个愿望,带领大家致富,才是我最终的梦想。
学习毛相林事迹的教育工作者【第二篇】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15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终于,2004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
学习毛相林事迹的教育工作者【第三篇】
学习毛相林:扎根基层争做当代“愚公”
11月18日,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被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其感人事迹在重庆大地引起热烈反响。
毛相林同志作为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党员干部代表,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当代“愚公”,其精神和事迹值得所有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
向毛相林学习,要学习他扎根基层、不畏艰险,敢向绝壁要天路的“愚公移山”的精神。
“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要把路修下去,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下庄村地处重庆市巫山县小三峡深处,四面被大山包围,几十年来下庄村人想走出“天坑”,只有沿着一条几近垂直、险而又险的山路不断向上攀援。1997年,面对不修路就可能再无下庄村的困境,38岁的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毛相林,决定带领全村人修公路。
没有资金,他带头卖猪卖粮,拿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并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1万多元用于修路;缺乏劳动力,他带领村民上工地,与村民一起腰系长绳,用大锤、钢钎、簸箕等简单农具,用手挖、用脚蹬,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在悬崖上一寸一寸向前推进;没有休息的地方,他们就住山顶、喝泉水、睡山洞,无论是数九寒冬,还是刮风下雨,只有一块破旧的塑料布遮挡……如愚公移山,历时7年多,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下庄村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几近垂直的悬崖绝壁上劈出了一条8公里的天路。
党员干部要像毛相林一样,面对艰难险阻,要敢于迎难而上,不怕麻烦事,敢啃硬骨头,带领群众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尊重和拥护。
向毛相林学习,要学习他在脱贫攻坚一线,带领群众以“愚公移山”之志拔穷根的精神。
2004年,下庄村外出的公路修通了,但下庄村村民却没有找到一条致富路,在往后的一段时间内,大多数村民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下。种漆树、发展蚕桑、养羊……毛相林带领村民开始了全新的尝试,但因为自然条件和缺乏经验和系统的学习,这些尝试均以失败告终。2014年,如同17年前,下庄村村民再次齐上阵,在毛相林的带领下,齐心协力誓与贫困作斗争。经农委专家研究发现,下庄村适合种纽荷尔柑橘。但村民没技术,不会种。毛相林就到外面去学,买来书带回家一点点认真研究,一块地、一块地去走,一户一户亲自上门去教。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重点发展生猪……通过全村人的共同努力,2016年,下庄村在巫山县率先实现了整村脱贫。
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下庄村村民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为了更好的生活继续拼搏奋斗。2017年,下庄村实施民宿改造,建成了19栋34户风貌统一的乡村民宿;2019年,下庄村的柑橘迎来了大丰收;如今,下庄村有650亩柑橘、100亩脆李、100亩桃子、200亩西瓜,而那条下庄人用血肉之躯建成的“天路”则成了游客打卡的网红之路,让下庄人多了一条旅游之路奔小康。
身处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要像毛相林一样,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立下攻坚之志、激发拼搏之力,出真招、出实招、出硬招,带领群众治穷病、拔穷根、奔小康,让人民群众真正过上好日子。
学习毛相林事迹的教育工作者【第四篇】
x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锁”在“天坑”之中。1997年起,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带领村民问天要路,以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出山路。出山不是最终目的,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过上好日子,才是最终目的。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并于2016年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一段简介,书写了一段一名共产党人不凡的人生,展现了一名老党员坚持为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瘦小的身躯顶天立地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内心的精神光辉伟大起来,是为民的奋斗,让毛相林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学习的榜样。
要学习他,树牢为民情怀。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群众日子过不好,就是心头“一块大石头”,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情怀,是他打心眼里对群众的关心与爱。我们要树牢为民情怀,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当亲人。
要学习他,为民勇敢奋斗。为民奋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和彰显,多年以来,毛相林带领村民奋进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铺出一条建设美好生活的道路。奋斗是实现幸福的唯一途径,我们要紧盯着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奋斗,为人民谋福。
要学习他,甘于讲求奉献。多年的奋斗,在毛相林的带领下,形成了以奋斗为核心的下庄精神,他说,他退休后还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奉献,是毛相林给我们最直观的印象,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时刻树牢奉献意识,以“无私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和姿态面对人民群众。
学习毛相林事迹的教育工作者【第五篇】
一个不能少:绝壁上的“天路”
出村的路很长,曾经,祖祖辈辈要爬过那108道拐的峭壁悬崖,从日出走到日落。
出村的路也很短,如今,8公里之外便是外面的世界。
但是这条路,巫山县下庄人“走”了整整20年。
20年间,面对这条外地人都不敢来修的路,下庄人字典里没有“怕”字。他们以最原始的方式,用双手凿,用两脚蹬;他们守着最质朴的信念,道路一日不通,便一日不得停工;他们始终相信,只要修通这条路,就能走出去,就一定能摘掉“穷”这顶帽子。
修路会死人他却义无反顾只为子子孙孙能有个出路。
“我们好不容易走出来,真要回去搞那条路?”
“不修路怎么办?子子孙孙就永远没有出路!”
想起18年前挂完那通电话后黄会元和自己的对话,52岁的杨自慧别过脸去,空荡荡的屋子里传来阵阵抽泣声。
这通电话,改变了黄家的命运,也成了下庄村刻骨铭心的痛。
今年9月30日,黄会元去世18年祭日,大女儿黄玉秀来到父亲的坟前祭扫。她在下庄路私钱洞段停了下来,这么多年来,这个位置,她停留了无数次。
“爸,你牵挂着的这条路通了,还铺好了水泥,旁边有护栏,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会掉下去了。”黄玉秀的声音很轻,山谷里风一吹,仿佛带去了很远的地方。
如今的下庄路,宽约4米的水泥路面上不时开过几辆小车,人坐着车,车载着货,满满的喜悦。但在杨自慧的记忆里,1984年她第一次到下庄黄会元家时,是手脚并用爬进去的,上山鼻挨路,下山脚发怵。1987年,她嫁到下庄。有时候,杨自慧会看着猪圈发愁:“养这么肥有什么用呢?反正卖不出去,换不来钱。”
要出下庄,必须爬过那108道拐,陡的地方接近80度,年轻人空手爬上去都要好几个小时,一个来回就要一天时间。想背活猪出去卖是不可能的,用个长板子把猪捆好背在背上,猪会挣扎,一挣扎,人就会往山下掉,掉下去命都不保。于是只有把猪杀了分批背出去,但这样一来只能卖很少的钱。
“我们去外面闯闯,说不定日子会好过一点。”1996年初的一天,黄会元等不下去了,和家里的老父亲商量后,带着杨自慧和女儿来到了湖北京山县。到了湖北的第二天早上,黄会元是被杨自慧摇醒的。“快看快看,太阳从土里升起来了!”杨自慧说。
在下庄,永远只能在正午时分看到头顶上明晃晃的太阳,至于太阳如何升起、如何落下,住在山谷里的下庄人看不到。
一度,杨自慧觉得一家人会在采石场扎根。但1999年初,黄会元接到了一通从下庄打来的电话。“村里来电话说要修路,问我们要不要回去一起干,想都没想,老黄就决定带着我们回去。”杨自慧回忆说,当时,自己也劝过黄会元不要回去,毕竟这里的生活比下庄好太多,可黄会元的一句话,让她再也反驳不了半个字——不修路怎么办?子子孙孙就永远没有出路!
8公里6条命一声“修”字震彻山谷。
“人到了这个地步,怕有啥用?”
“该死的脚朝天,不死的又过年!”
曾经,站在村里的任何一个角落仰望,能看见的除了眼前的高山,就只有头顶上小小的一片天。如今,那条“刻”在绝壁上的下庄路,在大山里蜿蜒8公里,运送货物的车辆不时从路上开过,村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
可这条路的来之不易,只有下庄人最懂。
1997年,一条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时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从县城参加完村干部培训班回来告诉大家:要修路了!
“不修路,我们就会永远穷,修了路,我们就有希望过上好日子!”毛相林这番话,让村民沉默了。沉默之后,大家又举起了赞同的手。
就这样,1997年12月,下庄人炸响了第一个开山炮,面对外面的世界,他们大胆跨出了第一步。
但要在绝壁上开出“天路”,远比想象中要艰难。下庄人修路,用的是最原始的方式。测路用的“放红绳”的土办法,“土专家”从崖顶悬吊下来,在半山腰荡着“秋千”勘测。开路也大同小异,村民空中荡、壁上爬,在山间悬空钻炮眼,用炸药在峭壁上炸出立足之地。
黄会元刚回到下庄的时候,也是用这样的方式修路。为了加快进度,他借了几千块钱买了台凿岩机。和其他修路的村民一样,他常常在崖洞里一住就是五六天。崖洞潮湿,村民就把塑料布和棉絮做成防寒“被窝”,睡觉的时候就钻进去,然后把粗绳系在腰上,绳子的另一头系在岩缝的老树根上。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睡着后翻身会掉下悬崖。
尽管努力做了一切可以做的安全措施,但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999年8月14日,26岁的村民沈庆富趁着天还没黑又赶到工地上。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的两天,他可以好好陪陪打工回来的妻子。
可意外来的时候,往往连一句话的时间都不给人留。其实当天下午沈庆富的请假已经被批准了,但因为不愿耽搁修路,他再次回到了工地。结果,从峭壁上掉下来的一块大石头正好砸在了沈庆富的头上,他就此掉下了几百米深的山谷。村民连夜找到他的尸体,用绳子拉上来时早已僵硬冰冷,在场的人都泣不成声。
沈庆富的去世,让杨自慧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丈夫黄会元会出事。但黄会元曾在采石场打工,山松山紧看一眼就知道,他知道哪些地方可以踩,哪些地方要避开。想到这些,杨自慧的心能稍稍放宽一些。
直到1999年9月30日上午,山上有人喊着“出事了”。几位村民跑到家中喊她,她知道,她的天塌了——同样是一块从天而降的落石,正中黄会元的头部。没来得及哼一个字,黄会元便葬身山谷。
路,还要不要继续修?如果继续,还会不会有人牺牲?接连两次的意外,让曾无比坚定要通过修路带大家脱贫致富的毛相林,第一次有了动摇。
“今天大家表个态,这个路到底是修还是不修?”在黄会元的灵堂前,毛相林很内疚地问。
“修!”人群里很快传出有力的回答,说话的正是黄会元的父亲——72岁的黄益坤。
“修!必须修!!”之后,村里的男男女女纷纷高举手臂,斩钉截铁的回答声在黄会元的灵堂前响起。当时的黄玉秀不明白,为什么爷爷白发人送黑发人却没有哭,为什么爷爷没有恨修路,反而这么赞同。她只记得,灵堂里大人们的振臂高呼响彻整个山谷。
很多年后,黄玉秀似乎明白了爷爷黄益坤的选择。黄玉秀回忆说:“爷爷后来告诉我们,儿子走了不是不心痛。但心痛有啥用?儿子死得光荣,他是为下庄人造福而死。儿子去了后,还有孙子,只要下定决心,子子孙孙一条心,总有一天会摆脱贫困。”
这样的牺牲,并没有在沈庆富和黄会元这里画上句号。此后,陆续又有4人牺牲在了修路的过程中,但灵堂前的那一声声“修”字,早已铭刻在了下庄人的骨子里。
一往无前虎山行,拨开云雾见光明。
到了这个地步,下庄人只有一个选择——修!
20年人心齐为下庄换来更好的明天。
“我对着党旗发过誓,这辈子修不通,下辈子修!”
如今,村民毛相斌在家门口望着硬化好的出村路,想到的是他的柑橘林和西瓜地。今年的西瓜已经卖脱销了,眼下快到了柑橘的收获季节,期待也能卖个好价钱。事实上,下庄村已经形成了以烤烟为主导,柑橘、核桃和中药材为骨干的产业布局。毛相斌说,等全村房屋风貌改造完成后,欢迎大家常来下庄走走看看。
这样带着梦想、有着奔头的日子,是下庄村近400人在11名党员的带领下,与天斗、与地斗的结果。他们用手里的石锤,向大山要出了一条活路!
在这修路的队伍中,毛相林冲锋在前,他说:“我对着党旗发过誓,这辈子修不通,下辈子修,我修不通,还有后人接着修,哪有修不通的呢?你啥都怕,就始终没出路。”
2004年,下庄终于修通了一条机耕道。这一天,下庄人等了很多年。大家奔走相告:路通了,我们可以挺直腰板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今年9月,下庄路完成硬化,加装了护栏,村民出村又添了安全保障。
当初修路时可以背300多斤物资的杨亨华,如今经常骑着一辆摩托车往返于下庄和骡坪。儿子在骡坪安家了,老婆忙着带孙子,而他留在下庄村当一名综合治理专干。
“路都通了,去骡坪这点距离都不叫事儿!”杨亨华把摩托停在下庄路上,当年的“大力士”如今鬓角已有了白发,但笑容却比当年更加灿烂。
为什么要修路?因为粮食运不出去、东西搬不进来;也因为日子越过越难、留不住媳妇。但更深的原因,下庄人其实早在20年前就给出了答案。
在修路之前,村里先集中劳动力把村小修好了。1979年就扎根下庄村小教书的张泽燕回忆,当时大家把村小的房子全部翻新加固,虽然是土坯房,黑板也只是一块破木板,但全村人都很高兴。
下庄路修通之前,村里只走出了一个大专生,但路通后,已经有15个孩子考上了大学,有的在重庆,有的在深圳,有的在黑龙江……黄会元的儿女,也都考上了大学,走过下庄路,走向了更远的世界。
如今的下庄村小,在政府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全部换成了崭新的砖房。孩子们在明亮的教室里,坐得笔直,朗朗的读书声在大山间回荡。同样留在这山谷里的,还有父辈倔强、拼搏、不服输的劲头。
下庄路的终点就在下庄村小大门口。采访当天,大门旁边的黑板报上,五颜六色的粉笔绘制出了简单却精美的图案,图中有一群飞翔的小鸟,一条蜿蜒的路,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林。头天夜里一场大雨,把板报的一角淋得有些斑驳。张泽燕匆匆回到教室,拿来一只粉笔,重重地补上了两个字:明天。
眼前这补好的一行字写着:“大人流血修路为我们,我们读书为下庄明天。”
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庆巫山下庄人不畏艰险,坚持修路。20年间,先后6人牺牲。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曾放弃,终于凿出了一条从村里通往外面世界的“天路”。
下庄修路过程中,从来不只是下庄人在战斗。20年来,外界对这个自强不息的村庄从未停止帮助,从党和政府,到媒体、社会人士,爱的力量一直都在延续。
政府派来驻村干部送来“三材物资”
从村主任毛相林家门口望出去,就是下庄用20年时间修的那条路。
每天清晨起来,抬头望着这条“天路”,毛相林都觉得欣慰。20年前,他第一个扛起了修路的大旗,并迅速得到了村民的响应。不过,他和村民一直感激一路走来获得的无数帮助。一些名字,一些身影,常会浮现在他的脑海。毛相林知道,没有这些帮助,尤其是政府的帮助,下庄的路修不起来。
毛相林最常想起的,是方世才。记者到村里时,身在重庆主城的方世才家里有人生病,隔着上百公里,帮不上忙的毛相林急得一遍又一遍打电话。
方世才是当年政府派来的驻村干部,如同政府派来的“救兵”。在毛相林看来,方世才比自己亲兄弟还亲。而在下庄村,提起方世才,村民无一例外都会竖起大拇指。
1995年,方世才从西昌农专毕业后,被分配到竹贤乡做农经干部,到下庄村驻村,在毛相林家一住就是8年。毛相林当年想修路,第一个就是找方世才商量。方世才见过世面,知道修一条路对下庄的意义,那是摆脱贫穷和闭塞的必经之路,所以两人一拍即合。
方世才把下庄修路当成自己的事,和毛相林一起组织,搬石头挑土,一头扎进工地,长期灰头土脸。
毛相林至今记得,1999年,村民沈庆富在修路时被石头砸中掉下悬崖,当时崖上的石头还在往下掉,许多村民都不敢到山崖下面找沈庆富的遗体,方世才硬是带队到崖下面把沈庆富的遗体找到。
为了修路,方世才常年不回家,妻子没少抱怨,直到1999年,方世才的妻子到现场亲眼看到了下庄修路的情形后,才化怨愤为理解。
毛相林说,下庄对于方世才,除欠下了情,还欠下了钱。毛相林回忆,当时方世才一个月有400多元工资,其中不少都贴在了修路上。“从1997年开始修路,到2002年调动工作离开,他差不多为下庄垫了1万多元。”毛相林说。而方世才对于这些付出,都没记在心上。
除了政府派来的“救兵”,还有政府送来的物资。
1997年底,下庄路开工不久,毛相林募集的3960元启动资金就所剩无几,眼看要停工,巫山县农业局向下庄人伸出了援手。
那年底,巫山县农业局局长朱崇轩带人到竹贤乡调研,从下午走到天黑,最后困在了下庄的108道拐上面,被村民接了下去。第二天,朱崇轩来到下庄修路现场,在鸡冠梁,看到一个个赤裸上身的精壮汉子,听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开山炮响,被村民用生命挑战悬崖的行动震撼了。随后,农业局给村里提供了炸药、雷管、导火线等价值10万元的“三材物资”,还准备了一批钢钎、大锤,一路送到下庄村口。这批物资让下庄人吃了“定心丸”,甚至感觉已经可以看到通路的那一天。
后来,县农业局又给下庄解决了20万的物资款。毛相林说,县农业局的帮助,让下庄人捱过了最艰难的头两年。
如今,年过六旬的朱崇轩已经退休,回忆起当年的事情,他觉得不值一提:“帮农村改善条件本来就是我们政府部门,尤其是农业部门的事,农业局只是起了一个引子的作用,路能修通靠的是村民的决心和信心。”
在下庄修路过程中,巫山县交通局、重庆市财政局等众多政府部门也先后拨款,下庄修路的资金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今年,在巫山县委县政府支持下,下庄村这条凿出来的“天路”完成了硬化,并加装了护栏,更加成为村民的脱贫路、小康路。
媒体报道带来更多关注和捐款捐物。
在下庄修路过程中,媒体也一直发挥着力量。有一个人,经常被村民记起,那就是当时的《三峡都市报》记者侯长青。
侯长青是最早把下庄故事讲给世人听的媒体记者之一,18年来,他25次到下庄,把下庄故事带出大山。
侯长青第一次去下庄村是1999年5月。他至今清晰记得当时的情形:一个本没有路的崖壁上,村民不分男女开山凿路。他惊呆了。也正是从那一刻起,他和下庄村结了缘。
当年9月,侯长青和万州媒体记者再次踏入下庄采访。那次采访现场,他亲眼目睹了村民黄会元被石头砸中掉下悬崖的全过程。修路现场的牺牲让侯长青再次受到震撼,一系列关于下庄人修路的报道陆续刊发出来。
随后,侯长青等人历次去下庄采访所拍摄的照片,被制作成《下庄人》大型新闻图片展,先后在巫山、万州等地展出。在巫山县人民广场,展出仅一下午,就收到社会各界爱心捐款近4000元。侯长青记得,当时很多部门、单位都纷纷捐款,一些学生看完展览后,也5元、10元地把自己的零花钱捐出来。
除了捐钱的,还有捐物的。一位生活本不宽裕的下岗女工,看过展览后,转身直奔百货公司,挑了30双解放鞋,并在箱子上写下“献给英雄的下庄人”。
这么多年来,下庄村民一直很感谢侯长青和媒体,因为这些报道,不仅让下庄人的故事传得更远,给他们精神上的支撑,更为他们修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侯长青每次去下庄,村民都争相邀请他去家里吃饭、留宿。
不过在侯长青看来,更该感谢的是下庄人、“下庄精神”,在他眼里,下庄是一处“修心的道场”,所以每年他都会去下庄,如同回故乡。
社会爱心照亮更多梦想。
外界给下庄的帮助,不仅仅在捐助修路上,还包括对修路牺牲的村民子女加以照顾,以及照亮了下庄孩子们的希望与梦想。
万州人胡潇潇和谢文,都是看到媒体报道后,去下庄进行帮扶的。
“当时看到那里的条件确实很艰苦,出于本能就想帮他们。”谢文回忆说。谢文是万州利森电梯公司老总,他经历过创业的艰辛,看到下庄人不折不挠的精神后受到感染,开始资助下庄的孩子。有空时,他会到下庄村小的课堂跟孩子们交流,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当时供职于万州供电局的胡潇潇,利用假期走上下庄村小的讲台,教孩子们《快乐歌》,教他们自己改编的《我的家乡在下庄》,用自己的方式,传递自信,传递快乐。
黄会元去世时,大女儿黄玉秀才10岁,如今黄玉秀已28岁,在万州工作。这些年来,黄玉秀一直受到谢文和胡潇潇的帮助。“现在过年过节,胡阿姨、谢叔叔都会请我们去聚下,甚至还要给我们红包。”黄玉秀18岁时在田里被毒蛇咬了,命悬一线,也是胡潇潇从万州托人紧急带去抗蛇毒血清,这才保住了一命。
2014年,下庄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重新修葺了村小,孩子们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毛相林粗略算了下,下庄修路这些年,共有十七八名孩子得到了乡里、县里乃至市里政府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这些孩子大多考上大学走出了大山,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如今,黄玉秀的弟弟黄玉湖在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读大四,父亲去世时,他才3岁,对父亲的印象模糊,但下庄修路的故事在他心里早已扎根。在黄玉湖看来,父亲虽没留下什么财产,但他留下的精神是自己一辈子的财富。而这种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也正是下庄人的品质。
黄玉湖小时候,也曾受到北京的张鸿森叔叔帮助,当时这位叔叔每年给小玉湖寄400块钱,并写信告诉他要多读书,走出大山。后来因为跟妈妈搬去了骡坪镇,黄玉湖跟这位叔叔的通信中断了。他一直很想告诉这位叔叔,“我们的路修通了,请张叔叔来看一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重庆巫山下庄人20年坚持不懈在悬崖绝壁上凿路,为的正是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和大山外面的人一样过上更好的生活。新华社近期也刊文称:“20年后再读巫山‘下庄精神’,经久不息的脱贫正能量。”
事实上,“下庄精神”也正是重庆人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精神的缩影。
重庆,因为多山而得名山城。山给重庆带来了绮丽的景色,但地形特点也致使一些农村地区交通闭塞、发展落后。在重庆,爬坡上坎,负重前行,是一种常态,这造就了重庆人坚韧的性格和拼搏的精神。
脱贫攻坚进程中,重庆不少地方都有类似下庄这样修路致富的故事。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这也正是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下庄精神”不止在下庄。
位于大山谷底,不甘闭塞和贫穷,20年来,下庄人不等不靠、不屈不挠地向大山发出挑战;20年后,一条硬化好的水泥路连通了村里和外面的世界。20年中有流血流汗,更有6人先后为修路牺牲,但这些都没让下庄人停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路通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自然开始走上脱贫致富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再看“下庄精神”,依然能感受到新的力量。
实际上,重庆地处山区,出行不便,像下庄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修就脱贫致富路的故事并不少见。
在重庆开州满月乡双坪村也有一条“崖壁天路”——盘旋于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上方是岩石,外侧是绝壁深渊。“天路”建成之前,村民出村要在山路间手脚并用爬4个小时,直下800米高的悬崖峭壁,人员伤亡、物资损失时有发生。不甘贫穷,村民自发凿出悬崖天路,后来通过政府出资、社会资金筹集等方式,对人工开凿的乡村公路实现道路硬化。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天然氧吧”。
铜梁中山村,没修路以前,村里只有条坑坑洼洼的土坯路,客车不愿来,孩子们到镇上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村里的粉葛、竹料、水果也卖不出去,想改造住房,运费比材料费还高,结果全村500多名青壮年大多选择了外出务工。道路出行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还成了致富的“拦路虎”。最终村里干部和党员们纷纷解囊捐款修路,加上社会各界爱心捐助,3年时间,一条长10公里、连通14个社的致富路铺在了村民面前。
属于市级贫困村的秀山县涌洞乡楠木村,地处高山上的川河盖草原丘陵地区,修条通往外界的道路,是村民祖祖辈辈的夙愿。村里以前的土路无法通车,雨天出门常常还会一身稀泥。2014年,县里启动川河盖到洪安镇的公路建设,村民自发投工投劳,不到一年时间,一条公里、45个拐的乡村公路通车了,不仅车开进了村里,村民甚至吃上了“旅游饭”。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山即是城、城即是山”,大山大河是重庆的符号和特色。其实早在千年之前,重庆建城伊始,祖祖辈辈的出行就和爬坡上坎划上了等号,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吃苦耐劳、负重前行也成了重庆人的性格标签。勤劳坚韧的重庆人,正是凭借自己的双手苦干实干,打通了连接外界的致富路,让峰峦叠翠不再是阻碍发展的屏障。“下庄精神”也正是重庆人共有的精神,在山城的脱贫路上传递,随处可见。
修一条路富一方百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脱贫致富,关键在农村,而农村脱贫,基础在交通。在重庆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通公路几乎是所有村民的渴求。
一方面,村民在积极行动,另一方面,政府也一直不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
近年来,重庆将农村交通作为全市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累计投入几百亿元,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万公里,路网密度位居西部第一。
来自重庆市交委的一组数据显示,重庆万个撤并村已全部实现公路通达,8000多个行政村实现公路通畅,全市有条件的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100%,去年有近166万贫困群众便捷出行问题得到解决。随着贫困地区交通条件的全面改善,一个又一个昔日闭塞的小山村突破了发展的瓶颈。
修一条路,富一方百姓。如今,在重庆的山区常常可以看到,一条条沥青路和水泥路蜿蜒盘旋在各个村落间,合作社、企业等经济组织迅速在农村成长,村民将农畜产品运出大山,甚至还有人上门采购、发展电商物流,或是就地建厂深加工。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有的地方还发展起了旅游业,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不等不靠催生自强内生动力。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重庆这些被困在大山里的村庄,正是这一矛盾的缩影。
解决这一矛盾,政府的扶持非常重要,起着决定性作用。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报告上批示强调: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
同时,老百姓不等不靠、自立自强向着美好生活奋斗的内生动力也必不可少。
正如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了解毕节扶贫经验时所说,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
在今年6月23日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
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强化自我发展能力的扶贫思路,是对“贫根”的治本,是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也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而这也正是下庄人乃至山城儿女在脱贫路上的写照。
如今,下庄村修起了一座“下庄精神”纪念馆,馆前一本铜书雕塑上,不仅刻着修路的108位下庄村民的名字,还刻着“下庄精神”的注解,那就是自强不息、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的精神。
用20年时间凿出的绝壁“天路”,正是下庄人诠释“下庄精神”的永恒“雕塑”。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党和政府会有更多惠民政策到基层。新时代新气象,未来的下庄人,也将迎来新机遇。千千万万像下庄人一样自强不息的中国人,都会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学习毛相林事迹的教育工作者【第六篇】
“学习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迹,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地被打动。”重庆市南川区庙坝村第一书记宋建峰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从毛相林身上学到很多。在关键时刻,一定咬紧牙关,冲锋在前,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村扶贫干部谢志耕说,下庄人脱贫摘帽,毛相林这个带头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为榜样,时时处处为群众着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重庆市綦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优抚科科长谢邦金说:“毛相林是当代党员的优秀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他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退役军人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方旭表示,激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至关重要,毛相林等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学生要学习毛相林的奋斗精神,立志到基层去,将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中去,让青春之花在广阔天地绽放。
学习毛相林事迹的教育工作者【第七篇】
当代“愚公”敢向绝壁要“天路”
深秋,山谷。一条路,蜿蜒曲折如苍龙,一头扎入谷底村庄,一头通向群山之巅。这是下庄村的出山公路。
16年前,毛相林率领100多名下庄村民,硬是用双手在山中凿出了这条8公里长的公路。接着,毛相林和村民们不等不靠,敢想敢干,决战贫困,续写“愚公移山”新篇。
“抠也要为子孙后代抠出一条路来”
1997年,38岁的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毛相林,作出惊人决定——修公路。
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被四面千米高山绝壁合围,犹如坐在一口井中,修路难如登天。
当时唯一的出村路,是一条“108道拐”的古道,去县城一来一回至少4天。住在“井底”的近400名下庄村民,近一半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贫穷闭塞成为下庄人难以摆脱的宿命。
“咱不能一直当穷汉,就算再难,我也要带头冲一冲。”毛相林在村民大会上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
那年冬天,改变下庄人命运的这条路开工了。全村青壮年带着工具和干粮上山,吃住在山洞,睡觉就在腰间拴根绳子,另一头在老树根上打个结,以防夜里翻身掉下悬崖。为了早日修通公路,毛相林在山上住了3个月没回家。
修路远比想象的难。四周陡峭岩壁,很难找到落脚之地,胆子大的腰系长绳站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边钻炮眼,先炸出一小块立足之地,再用锄头、钢钎和大锤,一块一块把石头凿下来。
村民杨亨双回忆,有一次钻炮眼,他站在悬崖边,腿抖得凶,头顶还不时掉碎石。就在那时,毛相林说,你们都别动,我先下去探探底,一个人系上绳子下去了。工地上,遇到危险情况,毛相林总是第一个上,最重的活总是他带头干。
“路必须修下去,人不能白死”
开工修路第三年,不到两个月,接连有2名修路村民献身。
26岁的村民沈庆富,在修路时被一块巨石砸中,滚下几百米深的山谷。安葬沈庆富没多久,专门从外地回乡修路的36岁村民黄会元,也被滚落的石头砸中。
村民自发前来,为黄会元送行。看着黄会元悲痛欲绝的家人,毛相林无比愧疚,他声音颤抖着问大家:“如果再修下去,可能还要死人。今天大家表个态,这路到底修还是不修?”
“修!”有人大声吼道。回应的人,正是黄会元的父亲黄益坤。“我儿子死得光荣。路必须修下去,人不能白死。”老人说。
在场所有人举起了手。毛相林忍住泪水,立下誓言:就算我们这代人穷10年、苦10年,也要把路修下去,让下一代人过上好日子。
此后,又有4名村民为修路献出了生命。为早日走出大山、拔掉穷根,下庄人没有退缩。2004年,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人用了整整7年时间,终于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8公里长、2米宽的机耕道。
这是他们走出大山的路,这是他们走出贫困的路——下庄人祖祖辈辈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还要让外面的人走进来”
虽然出山公路通了,但在当时,大多数下庄村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下。毛相林“趁热打铁”,带领村民种植柑橘,力争尽快脱贫。
不曾想,村里的500亩柑橘生虫,几乎绝收。毛相林召开村民大会,当众检讨:“发展产业不能靠蛮干,做事不怕失败,关键是要从失败中找到原因。”
村民们又一次支持他。大家说,当年修路那么苦都过来了,现在这点困难算什么?
县里派来了柑橘栽种技术专家,手把手培训村民。几年后,村里柑橘产业“起死回生”,去年柑橘产量接近40吨。今年的柑橘就要上市了,毛相林说,产量比去年还高。
今年61岁的毛相林,把最好年华献给了这片土地。2015年,下庄村整村脱贫;到2019年底,全村累计64户269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人均收入达万元。
毛相林还有更大的梦想:不单下庄人要走出去,还要让外面的人走进来。近年来,巫山县发展乡村旅游,下庄村19栋农房改造成民宿,开始接待山外来的游客。“再过两三年,旅游搞起来,我们的收入还会翻番。”毛相林信心满满。
学习毛相林事迹的教育工作者【第八篇】
眼前的景象。
还是会吓人一跳。
……。
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四面均是悬崖绝壁,犹如困在深井之中,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不甘心“坐井观天”的下庄人,决心在绝壁上凿出一条“脱贫路”,彻底打破村里世代沿袭的贫穷命。从1997年开始,历经7年,殉工6人,100多名村民靠肩挑背扛,用双手凿出一条8公里长的“血路”。当地干部认为,“下庄精神”是愚公精神的当代延续,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具有鲜明时代意义。
昔日下庄村修路的场景。
“抠也要为子孙后代抠出一条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是下庄村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打油诗。“1997年以前,全村397个人中,将近一半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大山,绝大多数人没见过电视,更别说高楼和汽车。”62岁的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说,从他记事起,因失足坠崖、飞石砸中而意外身亡的村民就有30多人。
村里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是接近垂直的后山以及山上的108道“之字拐”。村民们去巫山县城,要经由险峻的古道翻越悬崖,一来一回至少4天。因为交通不便,村民种出的农作物,要么自己吃,要么喂猪,而猪因为运不出去,喂得再肥也换不来钱。
1997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在县里干部班培训时,看到过去同样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已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幢幢洋楼起、路上汽车忙,被深深地刺激了。“我要修路,再难也要修,抠也要为子孙后代抠出一条路来!”这个男人暗下决心。
回到村里,他立即召集全村人开院坝会,把修路的想法跟村民们说了。一听说要修路,村民们纷纷摇头,说不可能。可毛相林并没有泄气,他耐心地给大家做工作:“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如能前进一丈,绝不后退一尺。我们修不完还有儿子,儿子修不完还有孙子,总有能修完的一天。”
毛相林的坚定,让很多村民从他身上看到了走出大山的希望。“修吧!”“我同意修!”“我也支持修!咱不能一辈子当穷汉!"村民们纷纷响应。一个“愚公移山”的当代故事,便在悬崖峭壁前展开。
付出生命的代价。
也挡不住下庄人修路决心。
这条路,远比想象得更难修。四周都是陡峭岩壁,连落脚之地都很难找,更别说在上面施工了。但下庄人并没被困难吓倒。几个年富力强的年轻人,腰上系一根长绳,徒手爬上悬崖,悬在半空钻炮眼。他们安装并点燃炸药,然后把身体紧紧地贴在崖壁上,以防被飞石击中。
纵使格外小心,但意外还是发生了。1999年8月14日晚,26岁的村民沈庆富找到毛相林,希望请两天假回村看看打工回来的妻子。得到同意后,沈庆富十分高兴,趁着天没全黑又去撬石头。突然,一块巨石从他头顶上方落下,沈庆富瞬间滚下了几百米深的山谷。直到第二天,村民们才把他的遗体从山崖下收上来。
沈庆富的意外,并没有让下庄人产生动摇。他们安葬了沈庆富,立即又投入了开山凿路。然而,仅仅过了50天,不幸又降临到下庄人头上。36岁的村民黄会元正抱着钻机打炮眼,被突然滚落的石头砸中身亡。
接连发生的意外,让毛相林无比愧疚,黄会元灵前,全村的村民自发聚集起来,为这位专门从外地赶回来修路的壮士送行。看着黄会元悲痛欲绝的家人,毛相林颤抖着说:“这路要修下去,可能还要死人。今天大家表个态,路还修不修?”“修!”人群里有人大声说。喊话的人正是黄会元的父亲黄益坤,他说,“我儿子死了,但他死得光荣,路必须修,不能让他白死了!”听到如此斩钉截铁的话语,村民们修路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此后,又有4名村民为修路献出宝贵生命。但对笃定的下庄人来说,为了走出天坑,拔掉穷根,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下庄人认死理,一条道走到黑!”毛相林说,村民们白天修路,晚上住在山洞里,留守在村里的妇女和孩子种田、送饭,全村没有一个闲人。
2004年,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的“愚公”们用了整整7年时间,终于在绝壁上凿出一条8公里长、2米宽的机耕道。下庄通路了,几代人的梦想终成现实:这是他们走出天坑的路,也是他们走出贫困的路。
当代"愚公精神”
传递脱贫攻坚正能量。
路开天地宽。通了道路的下庄,第一件事是摘掉“贫困帽”。脱贫靠产业,有了道路的下庄人,大刀阔斧地发展起了产业。
近年来,为了帮村里找“项目”,毛相林和村干部到处偷师学艺、打听销路。听说曲尺乡的柑橘种得好,他们就去了曲尺;听说双龙镇钱家坝的西瓜供不应求,他们又去了钱家坝。
在村干部带动下,村里种了300亩西瓜、630亩核桃、200亩烤烟、650亩脐橙,甚至过去卖不出去的红薯、玉米、马铃薯,由于生态环保,也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货,一些人还专门开车到下庄来“扫货”,村里人喂的猪也早被人预订。
2015年,下生村率先在全县完成整村脱贫。满脸皱纹的毛相林欣慰地说,修路前全村年人均收入不到300元,如今年人均收入达到万元,是原来的40倍。
摘了“贫困帽”,下庄人并没有停步不前。发展乡村旅游是毛相林的新梦想。“我们这里抬头是景,很适合发展乡村旅游。”毛相林说,3年前他带头改造自家房屋,办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民宿。每年巫山“红叶节”短短一个月,民宿就有上万元的收入。
在毛相林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吃起了“旅游饭”。2017年,巫山县投入资金,帮助下庄村实施民宿改造,建成了19栋34户风貌统一的乡村民宿,还有65栋79户在规划建设中。“不但我们能走出去,还要让外面的人走进来。”毛相林说,如今村里与巫山县博物馆合建的下庄人事迹陈列馆已初具雏形,今后村里还将打造“下庄古道”“桃花源”等旅游景点,让游客走进来、留下来。
“修路让我们脱了贫,发展旅游会让我们奔小康。”毛相林说,现在两成村民的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万元,再过两三年,等旅游发展起来,村民的收入还将大大增加。
“下庄人不等不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品质,不但在三峡移民时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在脱贫攻坚时期也时刻传递着正能量。近年来,下庄精神作为当代版的‘愚公精神’,一直鼓舞着巫山干部群众砥砺前行。”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说。
道路行非阻。
轩车望可期。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跟下庄村一样的贫困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
5年多来,巫山县总计投资100多亿元,开通了渝宜高速,修建了神女景区旅游环线、当九路旅游线路等,带领全县农民奔小康的“村村通”公路建设也一浪高过一浪,“脱贫路”、“致富路”、“产业路”遍布乡村,已实现全县行政村通畅通达全覆盖。
巫山县县长曹邦兴介绍,巫山要进一步加快旅游交通建设,建成大昌至平河、平河至楚阳、神女峰至三合铺、官渡至神女溪、县城至曲尺、桂花至梨子坪等8条旅游交通大环线,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奠定坚实基础,让更多的乡镇通过交通带动乡村旅游,让更多的群众吃上旅游饭。同时,突出“小康路”建设,加快推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彻底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通组通达100%、通组通畅90%、学校通畅100%,让农村道路真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脱贫路、小康路。
五一”期间迎来了第一批300多名游客,今年夏天正式迎接避暑游客。现今,巫山通江达海的“水陆空铁”旅游产业渐成现实。今年“五一”,巫山县接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万元,同比增长%。
道路村村通后,带来了广大农村产业扶贫重大变化。仅以新科“中华名果”巫山脆李一项为例,随着交通的快捷,如今的巫山脆李已然坐上了快递中的飞机和高铁,几乎24小时内可达国内多数大城市。
“未来3年,巫山将投放200亿元再次撬动巫山交通大发展。实现2小时重庆、武汉、神农架,4小时北京、昆明,实现承接东西、连接南北的渝东门户交通枢纽大动脉。”这是巫山交通的美好蓝图。
昔日出行“难于上青天”的巫山,如今不仅成为中国以至全球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还随着全国首个县级高铁始发站、全国少见的县级旅游机场等“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使渝东门户交通枢纽中心雏形日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