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报告【精彩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报告【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报告【第一篇】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事迹胡佩兰,女,98岁,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
1944年,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
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
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20xx年7月,98岁胡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
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过一百元。如今,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
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
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连续坐诊20xx年,坚持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报告【第二篇】
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介绍: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3、陈俊贵:守墓老兵。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报告【第三篇】
金银潭医院——武汉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目前收治的全部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这些天,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常常凌晨2时才能躺下,6时30分就起来工作。张定宇在这场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的战事中,已经战斗了33天。而他自己,也在同“渐冻症”进行着顽强斗争。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57岁的张定宇顾不上被感染的妻子,用一瘸一拐的腿,夜以继日地与病毒赛跑。
在过去的三十多天,张定宇院长一直战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可是他是一名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上下楼梯都艰难的渐冻症患者,曾隐瞒病情也要冲锋陷阵,因为他是一名医生,是一位共产党员,秉持着治病救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担当。他用自己“渐冻”的生命托起更多生命的希望;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甚至无法照顾被感染的妻子。张定宇院长曾说:“这样的疫情和灾难,无论发生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后果都不可想象。我很感恩,当我们为了抢救病人不顾一切,背后支撑我们的,是整个中国。”
最美的逆行,体现的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凭借党员“优先”的精神意志冲锋陷阵,在无数生死攸关的时刻突出重围、绝处逢生。现在,虽远去了战争年代的硝烟,但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同样考验着我们。疫情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影响着我们社会的正常运转。从人之常情来讲,张定宇院长可以选择在患病初期选择治病修养,可从共产党员、医生这一身份来讲,他选择了逆行,冲到一线。张定宇让我们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应该秉持着怎样的精神意志,应该以什么样的担当作为战斗在一线。
最美的逆行增添的是迎难而上的信心。张定宇在20xx年被宣告生命余下的路不会很长,张定宇却说:“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张定宇同志把共产党人的面貌展现在了防疫的战场。
“每位共产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若有战,召必回”,和他一样,还有许许多多党员干部冲在一线、站在前沿,我们可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记不住他们的面孔,但他们下沉一线、冲锋一线的身影,像火种像灯光,在这寒冬里带给我们温暖坚实的力量。
广大党员干部像一个又一个冲锋在前的“战士”那样拼搏,把党员的身份亮出来,把先锋带头作用发挥出来,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书写出来,团结带领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就一定能赢!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报告【第四篇】
我看完了《20_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的节目,他们那种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在十大人物中,姚厚芝的事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母亲卑微如青苔,庄严如晨曦,柔如江南的水声,坚如千年的寒玉,举目时,她是皓皓明月,垂首时,她是莽莽大地。
谁会知晓一位草根母亲化为落花前的毅坚,谁又会知晓一位母亲融入残月前的永恒。而这位将至岁月尽头的母亲便是姚厚芝。
身患乳癌肿瘤的她,却用三年的时间编织出自己对儿女浓浓的爱。在看到她的时候,当我们的眼神交融的时候,我的灵魂脱离了身躯,抛弃了身份,抛弃了利益,抛弃了一切的一切,世界变得格外寂静。钟不再“嘀嗒”作响,河水不再奔流,枯叶不再随风飘落。我只看到了一位母亲,满身的荆刺吸取着她生命的鲜血,她却暮然回首,疲惫一笑。如此简单。
这一刻,我呆了,我忘记了惊讶,忘记了感动,忘记了麻木,就那样呆呆地站在那里,看着那个身影模糊在视线里,直至消失。
你何止缝补的是绣画,更是将不可能补成可能,将孩子梦的碎片缝补起来,补成希望之桥,补成温暖的芬芳。
你不是衬红花的绿叶,不是支撑着整体的长茎,不是灿烂的阳光,不是柔和的春雨……你是像默默在地下的根,你是独一无二的母亲!万物无法替代你,无法解释你。
落花依旧无人问起,残叶终将只能融入泥土。而你也只能用爱编成的绣画,系在孩子由短稀变得长密的黑发上,一边用满脸的沧桑系着。
你让我们的心不再麻木,不再让我们因物欲膨胀而迷失,不再让金钱权力占据心灵,不再让人生坐标发生倾斜……,让我们开始发现,其实我们一直在苍老的皱鬓间站立。
为爱,你化为海堤,任凭风吹浪打也要守护梦想的春天。
从她的身上折射出天下默默无闻的坚守:她们把自己身心的所有能量,都化作一点一滴的关爱,传递给未来的希望。她们平凡而伟大,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她们。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报告【第五篇】
颁奖词: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事迹介绍:
沈克泉,男,享年74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沈昌健,男,46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吃油难的问题。
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
1996年,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沈昌健卖掉中巴,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研发。
2004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沈克泉带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
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202、819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300个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200元;300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万多的工钱,马上要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对于已经35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饭靠田,科研靠借”.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150多万元,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可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几乎所有亲戚都借遍了。”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冰箱。
35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会卖给种子公司,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自己的油菜育种路也许得“慢慢走”,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6、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报告【第六篇】
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事迹介绍: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报告【第七篇】
万佐成和熊庚香是一对生活在江西南昌的普通夫妇。他们年过六旬,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一间露天厨房。从2003年起,这里也是一间共享“抗癌厨房”。
最初,老两口在肿瘤医院旁的小巷里经营油条摊位。每当收摊时,总有患者家属前来借锅灶炒菜,夫妇俩从不拒绝。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求助,万佐成和妻子就买了10多套厨具和煤球炉,多的时候,一天有近三百人来炒菜。因为设备大家共用,所以这个厨房被亲切地称为“抗癌厨房”。
为了让“抗癌厨房”能维持下去,万佐成夫妇开始收一点成本钱,炒菜收元,后来,煤球涨价、电费涨价,二人难以支撑,炒1个菜就收1元,维持收支平衡。每年过年期间,厨房免费使用。
万熊夫妇的初心十分简单:“有的'病治不好了,但是能让病人吃的好一些,家属的遗憾也能少一些”。他们还经常开导、帮助病人,让大伙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这间厨房的墙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电话号码。这些都是使用厨房的患者家属留下的,他们为了表达感谢,邀请老两口将来到自己家中作客。
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报告【第八篇】
颁奖词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事迹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
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体大不如从前,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除了坚守岗位,李文波还不断创新,为守礁工作总结经验,编写教材。他设计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气象月报表程序,还编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气象观测教材》。
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亲已经卧病在床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李文波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下辈子坐轮椅,也没什么后悔的!”
下一篇:四年级诚实的作文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