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户籍制度的利弊 中国户籍制度精编5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中国户籍制度的利弊 中国户籍制度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户籍制度的利弊篇1
当去爱尔兰留学成为一个选择时,在爱尔兰求学必须负担的费用、可能面临的生活,便成了更多关注的热点。下面随网友一起看看爱尔兰留学的利弊吧!
目前,国内中学生出国读本科的方式大概有以下几种:提前去国外读高中,在当地申请大学本科;通过留学中介送出国读语言预科后再申请大学;国外各院校与国内大学联合办学2+1,2+2双文凭;通过参加国际高考,比如英国高考a-level,美国高考sat,act等方式,直接取得国外名校的本科录取。方式太多往往让人眼花缭乱。没有一定国外教育经验,实在难以针对自己孩子情况选择出最为合适的出国方式。
近年来,英美加澳等教育大国把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留学生就读中专、大学、研究生作为教育产业,推动国内经济的手段之一。因此,有的学生家长错误认为,人家盼望咱去,所以出国留学就变得容易了,只要交钱就能读,这是十分错误的。各国正规大学各类专业的录取标准、课程语言是经过历年设计的.,录取标准十分科学合理,而且绝对不会随意降低标准。
能够去国外就读当地公办或私立高中,可以接受原汁原味的中学课程,对语言提高和课程与大学课程衔接都有好处。前提是费用很高,每年约30—50万人民币。再就是学生年龄偏小,自制力弱,面对各种诱惑会让家长难以放心。
比较纠结的是真假难辨,有些是野鸡大学较多。即使是正规大学,学校排名都是较低的学校,毕业后的学历含金量也十分之低,对将来就业、学术发展会造成不利。学期较长,因为真正在国外大学入读前,还得达到入学标准,所以之前也得有半年到一年的预科要读。
通过中介留学目前较为热闹,数量较多,不可否认的是中介留学最立竿见影的好处是较短的时间内把孩子送出去了,部分家长的错误概念是,走出国门即去留学了。其实不然。首先,经中介机构包装出去的学生,大部分去了各类语言培训学校,所谓预科分几类,较靠谱的是,正规大学通过双录补进的学生一边读本校的语言辅导,一边读大一课程。但更多的是把语言培训学校误解为大学预科。因此,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去国外转了一圈,花费了上百万又回来了,什么文凭也没有。另一个误区是,很多冒名某某知名大学预科,其实就是当地普通的国际生培训学校。这类学校的学生利用所积累学科分数可申报各类当地大学,并非某某大学的预科。上述这类学校,鱼龙混杂,但都会给中介机构回赠大礼包——“回扣”。这些机构在此诱惑下不遗余力地把不完全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包装,先送出去再说,但送出去的所有不良后果却要家长和学生自己吞食。
它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程设置多样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a-level课程体系大约有70多门课程,英国本土或海外的学生只要修完其中的三到四门课程,考试合格后即可凭成绩申请大学。和中国的课程相比,a-level在知识的广度上大于中国的高中课程,但深度上则有不及。a-level历年的考试题中都是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没有偏题、怪题,而中国的考试题则“陷阱”重重。
二是考试形式和时间人性化,学生可以轻松备考。a-level考试属于单元考试,每次考试一般只考一个单元的内容,各单元的平均成绩就是这门课的总成绩。虽然高级单元的考试有时候会涉及到前面所学的内容,但是单元的独立性仍然很强。相对于中国高考的寒窗十载一锤定音的残酷,a-level考试则更加“人性化”。a-level考试不是一考定终身,而且每年有1月和6月两个考试月,如果觉得哪个科目的成绩不理想,考生可以在下个考试月中继续参加该科目的考试,成绩按最好的那一次算。如果觉得某门课的某个单元考试成绩不理想,下次也可以只参加该单元的考试,不必整个课程全部重考。
此外,选择a-level考试相当于避开了中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大军而选择了一条通向世界名校之捷径。目前,世界上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在内的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所大学将a-level成绩作为入学认可或有条件认可标准。以中国香港大学为例,申请时要求三门a-level的成绩及格即可,但如果通过高考成绩去申请,需要高考成绩达到670分才能获得面试资格。另外,像牛津、剑桥这样的大学一般只接受持有a-level成绩的学生,再好高考成绩在这样的世界顶级学府面前也会黯然失色。
a-level课程本身就已优势显著,而且通过参加a-level考试,取得所申请学校录取所要求的成绩,考生们就可以拿到本科录取通知书直接入读本科。很多留学中介在给学生申请国外本科时只能使用学生的高考成绩。然而,中国的高考成绩在国外的大学院校面前并没有相当的含金量和说服力,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在经过中介机构的包装之后仍然是先要入读预科班,而预科班究竟是否绿色安全,委实难料。
中国户籍制度的利弊篇2
户籍制度的核心在于人与土地之间的依附关系,因此它只能在农耕社会流行,但随着农耕时代逐渐落幕,户籍制度的瓦解已成大势所趋。
改革开放是中国农耕社会趋于瓦解的时代分水岭。
自1978年以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务工,大量农民直接转变为产业工人,或者进入“农忙返乡,农闲务工”的半工半农的状态,于是“农民工”这个颇具时代感的词汇随之诞生。农民工,这本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词,但它直观地表达了一个时代的特点。
但是,改革开放初期,户籍制度的瓦解是从农村端开始的。农民与土地脱钩,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城务工,这只是户籍制度中农村端的巨变,而对于从农村释放出的大量的人口,城市端并没有同步做好吸纳大量人口的准备。
城市端户籍改革的困境在于利益分配调整的艰难。
城乡之间的差异化自古以来就有,城市人口离政权更近,因此自古以来城市人口都会有利用政治优势在城乡收入再分配体系里占农村人口便宜的冲动。故而在农耕社会里,农民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税收压力,却几乎不可能从社会再分配过程中获得相匹配的回报,因为人们一直习惯于将资源投入城市,而不是乡村。
古诗有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就是标准的古代农耕社会里农民境遇的写照。
新中国初期,国家集中力量建设工业城市,而为了快速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农民再次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做着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但他们能够享受到的社会福利却不能于城市居民相比。
城市中的既得利益者们在政治体系里的话语权远胜农村人口,所以各大城市的落户难问题的根源其实不难理解。
改革开放之后,这个社会难题也没有得到迅速解决。
八十年代,中国户口本分为红本和蓝本。红本代表城市户口,红本户口在入学等很多方面享有优惠福利政策,而代表农村户口的蓝本则一度成为许多人的时代伤痕。红蓝本问题就是当时城市未能做好人口吸纳准备的一个集中体现。
九十年代,中国部分城市曾实行过户口买断政策,蓝本公民可以通过付费方式变成红本户口,但是仅限于同一城市之内。这是当时农村户籍转变成城市户籍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没能持续多久。
当时人们曾经一度乐观地认为,中国传统的户籍制度很快就会消失,但是,直至今日它依然存在着。
由于当初的户籍制度只放开了农村端,而城市端这一块一直处于继续管制之中,因此中国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局面:农村释放出大量的人口,但城市却无法顺畅地吸纳。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比如,四十年来农民工群体为中国城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城市里留给他们的位置既不好也不多,那么当这一代农民工集体老去的时候,他们怎么办呢?城市留不住他们的身体,而农村又已经留不住他们的灵魂。
过去四十年里,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城市硬件的建设上,而社会结构的城镇化节奏则相对缓慢。但是,所谓的城镇化进程,并不是有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就算完事,城镇化的概念里除了城市硬件设施的建设之外,还有居民的身份转变。城镇化浪潮带来的大量新城市人口,怎样让这些进城的农业人口正式转变为市民,这是一个重要课题。
毕竟,如果城市里没有市民,那么城市就没有灵魂。
中国户籍制度的利弊篇3
专业:11金融学号:20111211212姓名:莫琪琦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日趋发展,导致其经济趋势上升或下降的原因诸多。究其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分析其影响中国经济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
尽管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一直饱受争议,在国内外各方利益和需求的驱动作用下,人民币升值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一举突破重要关口,创汇改以来新高。而2000年4月份这一数字为,2005年4月份为,这五年来保持相对稳定。但到2006年7月份就突破8,到2008年5月份更是已低于7了。可以看到,人民币不仅是升值了,而且升值的速度在大幅增加。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调节杠杆。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出售的商品都是按本国或本地货币来计算成本的,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和价格,直接影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在全球经济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世界贸易格局也有重大影响,因而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必然全球瞩目。整体来说,汇率波动是一种常态,尤其是伴随新型金融危机的出现,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各种货币的汇率波动的区间增大。但相比而言,人民币的升值速度确实过快,这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家、企业家和普通群众的高度关注。一般而言,影响汇率的因素包括财政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状况、利率水平以及货币政策、政治因素等等。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可以说,复杂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使这一结果的出现成为了必然。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值低估。
第三,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且不说90年代人民币是不是过度贬值或定价过低,单说近年来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没有动,仅此一条,就可以判断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有可能低估。
(二)国际政治原因
国入世以来,并没有出现进口激增,相反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三是中国廉价商品大量出口造成世界通货紧缩。有人认为,近年来,中国廉价产品大量出口导致日本和欧美通货紧缩,中国应使人民币升值,在世界经济中担负相应责任。美国之所以施压人民币升值,是认为中国实行的“盯住美元汇率”政策,使美元贬值的积极效用没能全面发挥,只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刺激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尤其是2002年美元贬值的同时,美国外贸逆差却创出了4352亿美元的历史峰值,对华贸易逆差达到1031亿美元。实际上美国外贸逆差剧增的原因不在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本身,而是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外直接投资扩大、个人消费支出的增长、以及美元贬值的j曲线效应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金融霸权作为军事霸权和经济霸权的延伸,美国凭借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强制性地推行其政策,不断获取霸权利润,维护其“金融霸权国”地位。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既能减轻其外债负担,每次美元大幅贬值都能使美国债务减少三分之一,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还能转嫁其各种经济危机,成为其对其他国家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人民币汇率之争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阻碍中国商品大规模进入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与美国对华反倾销政策一起,构成了布什政府对华经贸政策调整的新内容。近年来,中国对外经济摩擦日益加剧,但更多的还仅仅局限于微观经济摩擦。加入wto以后,中国处于制度大调整阶段,制度性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美日欧等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使得制度性经济摩擦在中国对外经济摩擦中的份额开始加重。
三、人民币升值的客观作用
1、加强经济自我循环的能力
当汇率变化反映了外币的供求程度之后,企业和家庭就能及时调整其策略,更为有效地利用外币。而且,如果国内企业长期借助有利汇率带来的成本优势,通过出口低端产品赚取利润越容易,国内企业投资于产品研发的动机就越小。这不利于国家的竞争力的长期发展。
2、增加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为了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人民银行必须从市场中买入美元、投放人民币。这使央行难以将货币供应控制在目标区间之内。为抵消外汇占款的影响,人民银行必须进行所谓的“本外币对冲操作”,即在买入美元的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卖出政府债券或央行票据,从市场中回笼资金。适度扩大人民币波动范围能增加货币政策的自由度。
3、与缓解目前“经济过热”的顾虑相一致
在固定汇率下,升值压力会被转化为通涨压力——外汇占款导致货币供给量上升,带来通涨压力。而通过发放央行票据来回笼外汇占款的做法不具持久性,并将导致政府财务负担的上升。扩大人民币浮动范围会缓解升值压力向通涨压力的转换——人民币升值会对国内价格形成向下的压力,由于:1)外汇占款减少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2)货币升值将使进口价格降低,因此可能压低国内价格。
1、第一:化解各国以及各种资金对人民币升值的期望和压力;
2、第二:逐渐摆脱盯住美元的模式,为人民币成为硬通货做准备;
时机下,人民币、港币和澳元将融合,形成单一货币。
五、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后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5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2007年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其中出口万亿美元,增长%,进口亿美元,增长%。全年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2008年第一季度,实现贸易顺差亿美元,同比下滑%。1月份,我国以进口额为亿美元,%的进口增幅超过了出口额为亿美元,%的出口增幅。2月份,受春节、次贷危机、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国进出口增幅下降。出口874亿美元,只增长了%,比去年同期的增幅回落45%,比1月份也回落20%;进口。额788亿美元,增长%。3月份,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进出口总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其中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口为亿美元,同比增长%。3月份实现贸易顺差亿美元。在我国2007年的对外贸易中,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国、香港、欧盟等国家或地区,并呈逐年扩大趋势。
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近年来加工贸易出口占我国商品出口比重接近55%,加工贸易进口,外商设备进口和一般贸易中的原料进口以占我国进口的60%左右,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我国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中低附加值的产品所占比重)人民币升值提高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我国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就缺乏出口价格竞争优势,成本提高,一些弱小的依靠规模扩张和廉价劳动力生存的企业,不利于扩大海外市场,甚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将被淘汰。
资源性商品、一部分大宗农产品和低附加值制成品出口增长的放慢甚至下降,对中西部资源依赖程度较高、农业比重较大地方的经济发展,对一部分以农业为主的农民的收入、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就业可能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3 增加我国就业压力
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我国国内就业压力增大。一是我国目前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促使企业优化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增加技术性人才,降低对低素质廉价劳动力的需求,造成失业及就业压力。二是我国目前提供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是出口和外贸企业,外贸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7000万人。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将会增加外商的投资成本,根据测算,当人民币升值5%,汇率的出口弹性和外资弹性分别为和1的情况下,出口增速将下滑4%,外商投资增速下滑5%。外商投资和出口贸易的下滑,也将会造成劳动力需求下降。
如果人民币升值过快和幅度过大,那么它对进出口增长的影响可能就不那么温和了。一是将造成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回落或下降,那样不仅对资源性和低附加值商品,也会对整个出口加工产业发展以及就业产生较大打击;二是可能刺激一部分商品大量进口,冲击国内市场,甚至引起一定的通货紧缩。
六、总结
从当今的大环境下人民币升值压力不会减弱只是时间和多少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人民币汇率将要稳步上升。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定离不开汇率的稳定,但是放眼未来,只要加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完善汇率制度使其更灵活更效率,才能保证中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削弱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户籍制度的利弊篇4
英国脱欧对于世界一体化进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政客们想想,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容易碰壁,一个符合民众利益的世界一体化才是未来的奋斗目标。
看来英国是铁了心了要脱欧,从笔者写作的时间下午三点来看,脱欧几乎成为事实,至少从民意来看如此,果然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最厉害的当然是英镑,可以称之为英镑危机,当天下跌最低14%,而日元当天升值%,日经指数下跌8%以上,从出现熔断。美元升值最高%,离岸人民币下跌超过1%到%,在岸人民币到%。
大跌过后,市场有所平静,许多指数开始上涨,但是进一步的坏消息也接踵而来。
英国是一个大国,英国脱离欧盟,让欧盟这个人类文明史上一个成功的首创的意义和功能就失去了大半。因为一个国际联盟,最核心的意义是,这个联盟是否有足够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影响力有多大,只有这样国际联盟才有意义,也才能做出更多有影响力的事情。英国退欧,欧盟中的国家就会思变心切。荷兰和发过已经开始有脱欧公投的动议。
英国民众脱离欧盟为什么会如此决绝,最有影响的事件是移民,留在欧盟,则英国在移民问题上没有话语权,欧盟的意识形态决定了对于移民不可能采取过于自私的措施,移民带来的社会问题很多,犯罪、恐怖主义、就业问题等,其好处只有道义一项,这是普通民众无法接受的。
而在牛津等高级富人区域和几乎所有机构,都是赞同留在欧洲的,这说明植根于欧洲文明的理性主义在现实面前遇到巨大挫折,或者说理性主义步伐过快,而现实或者民众的理想相差甚远。
对于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没有欧盟的欧洲,或者说英国脱欧后,基本上都要面临一个弊多利少的局面,比如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欧盟都是一个巨大的出口市场,欧盟占中国出口占比超过15%,欧盟占英国总出口的44%,英国出口占欧盟出口的6%。英国脱欧将对欧盟和英国经济产生重大冲击,他们不仅仅需求会进一步萎缩,而且英镑和欧元相较于其他货币都在下跌,这将进一步降低其对世界其他经济体出口的需求。
对于中国而言,出口无疑将受到重创。今年前四月,我国对欧盟进出口增长,对美国、东盟和日本等贸易伙伴进出口下降。前4个月,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总值万亿元,微增%,占我外贸总值的%。我国对欧盟出口增长了%,对美国、东盟、日本出口分别下降%、%和%。欧盟如果解体,中国的出口结构必将重新构建。
英国脱欧对于世界一体化进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让政客们想想,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容易碰壁,一个符合民众利益的世界一体化才是未来的奋斗目标。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四维环球金融智库
中国户籍制度的利弊篇5
户籍制度是一种人口管理制度,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商代人将这种管理方式称之为“登人”。
商代属于奴隶制社会,在当时的贵族奴隶主眼中,人口和牛羊之类的财产并无多大区别,牛羊需要登记,那么人口登记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身为奴隶主私有财产的奴隶,当然是不可能有迁徙的自由,如果私自逃离户籍所在地,则会遭到严酷的惩罚,有时候甚至会被处死。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许多小国对领地居民的控制也力有不逮,于是诸子百家的士人们得以周游列国,宣传各自的学说,以博取各国君主的重视。
自由的人口流动为自由的思想创造了土壤,因此,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华夏迎来了思想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时代,因为韩国水工郑国的间谍事件被发觉,秦国的宗室们对秦国境内的客卿非常不信任,于是鼓动秦王驱逐客卿,楚国人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写了1篇《谏逐客书》,论述秦穆公以来“以客致强”的事实。
在文末,李斯写道: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认为,人口流动带来人才流动,各国英才入秦是秦国能强盛的根本。如果因为地域籍贯的不同,而驱逐人才,那么秦国就危险了。
秦王嬴政认为李斯说的很对,他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岂能让人才流入他国呢?于是嬴政马上做了一件事:立刻废除了驱逐客卿的命令;而孝公时,已让商鞅赶紧对秦国境内的人口进行登记。
商鞅变法,将秦国人口按五户为一伍、十户为一什的办法编制起来,每伍户之中,选一人为伍长,每什户之中选一人为什长,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为了保障编户制度的约束力,秦法实行连坐,一人犯罪,其余人都要受株连,战时若有一人逃亡,其余人都要被诛杀。
秦国广纳贤才,同时又在内部推行严酷的国家军事主义制度,致使秦军战力爆表,终于以偏隅之地,异军突起,横扫六合,混一宇内。
秦统一之后,推行郡县制,然而郡县制只是国家机器的框架,真正到政策的具体执行层面时,郡县一级是远远不够细化的,于是在编户制度的基础上又延伸出了乡亭制,即每乡设“三老”(乡村元老院),十里为一亭,每亭设亭长。亭长对方圆十里之内的居民进行户口管理,并维护基层社会治安,同时负责朝廷赋税、徭役的征收和摊派。汉高祖刘邦就是亭长出身,只是他不是一个称职的亭长,他的日常除了赌钱,就是在村口酒馆里喝酒吹牛聊闲天。
汉随秦制,秦汉以降乃至魏晋,除非是遇到长期乱世,实在没有办法进行户籍编制,否则人口登记都是国家的基础工作之一。尽管进入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不像奴隶社会那么明显,但在统治者眼里,人民依然是国家财产,财产必须登记,严防资产流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写在教科书里的圣人语录,它就是整个中国古代史里的天条。
自西晋八王之乱以后,户籍制度曾有那么一段时期濒临瓦解,这主要是长达四百年的乱世战争所致。人口的不断迁徙与流亡,政权的不断更迭,都让户籍制度一度几乎断绝,但当政权稍稍稳定的时期,统治者都会抓紧时间修补户籍登记本。比如,在中国北方出现了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重建户籍制度就是其中一条重要内容;而在中国南方,南齐萧氏在其短暂的二十多年时光里,一直把户籍修订工作当作国策来抓,并让太子主抓这项重点工作。
在更晚一点的隋唐时代里,国家实行三长制。即每五里为一保,设保长(俗称“地保”);五保为一闾,设闾正;四闾为一族,设族长。地保必须熟知自己辖区的各种家长里短,一旦地方上有事,地保就是一部活百科全书。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设保甲制,每十家为一保,选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每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一威望高的人为都保正,保正又分正副职。《水浒传》里,晁盖被称为“晁保正”,说明他也是当地有名的乡绅,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就是大宋朝的执政基石。
明清时期,户籍管理更是成熟。户籍管理又分为“黄册”和“鱼鳞册”,黄册以登记人口为主,鱼鳞册以登记土地为主,两册一对照,一户人家究竟该交多少钱粮税赋,该服多少徭役人工,都是一目了然的。晚清时期,黄册和鱼鳞册几乎都是由各地方衙门里的行房书吏们世代把持,传子不传婿,是当地吏员们的传家之宝。因为必须有这东西在手,才能收得了各种租税,所以任凭换了哪一任官老爷来,都炒不掉这些书吏。
那么,为什么历朝历代都要把户籍政策作为国策来抓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古代的中国一直是农耕社会,农业是国家的第一大产业,农业税是财政第一大税种,而税收直接关系着政权的生死存亡。农业税的根基有两条:一个是农业人口的多寡,一个是征税土地的产能,因此人口管理与土地管理一样,都是农耕社会里的基本国策。如果土地和农民都越来越多,那么国家财政的兴盛指日可待,而如果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经常迁徙的流民,则意味着国势衰微,亡国之日可期。
至于重农抑商,更是题中应有之意,因为商业税在中国古代税收体系里占比微乎其微,有它不多,没它不少,而农业税则不同,它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所在。
为了让帝王们的子孙们能够千秋万代仙福永享,帝国必须用国家机器的强制力量,来保证农民们世世代代地在那块土地上做工蚁,因此,几千年来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政权如何更迭,帝国的户籍制度都是一如既往地坚不可摧。
上一篇:初中家长评语样例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