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途径探讨论文新版整理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途径【第1篇】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众多约束,已不具备发展的可持续性。
低碳经济的推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机,只有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才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
[关键词]低碳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一、低碳农业经济产生的背景
传统农业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上,化肥和农药是其发展支柱,但其高污染、高能耗不仅影响土壤的有机构成和食品安全,且其生产要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今天,低碳经济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并广为人们所认可。
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为前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实质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
而发展低碳农业就是要降低生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高效、生态、有机农业的新道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
二、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尽管改革开放逾30年,我国农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且成果喜人,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农产品质量和品种数量显著提高等,但也存在着众多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比如土壤和水体污染严重、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低等就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水土资源的减少与浪费现象严重。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与耕地、水资源等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城市扩张导致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同时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4(阿拉题库网)0%,只达到发达国家的一半[1],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2.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三废”污染严重,诸如镉、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威胁到农产品的安全。
城市垃圾堆存占用和毁损了大面积农田并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化肥、农药等滥用造成水土的富营养化,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经常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
国家长期以来实施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导致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够,农业现代化机械普及率低,农业基础设施发展落后。
同时现有的农业水利设施建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导致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
4.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且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不足。
同时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也不高,再加上农村大量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农业剩余劳动力呈老龄化、女性化的趋势,这更加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条件已成熟
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了3000 美元,步入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农业的比重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接近,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对农业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要求农业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和扩大市场规模。
同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占有绝对优势,能够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大量的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比较完善,解决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制约,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有效运转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可能。
由此可见我国已经具备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条件,发展低碳农业就成了解决现有问题的最好选择。
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选择
在低碳经济时代我国必须转变现有的农业发展方式,鼓励发展低碳农业以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低碳生产具有可持续性。
因此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可供选择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少,农业生产效益低,污染严重,要用有限的资源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这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高物质能量利用。
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是解决农业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的现实选择。
2. 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是依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将各种生产技术有机结合发展生产,最终建立起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体系,是一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
[2]建设的关键是要通过评价和设计,选定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
同时通过强有力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可以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过程。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各种土地资源,减少裸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生态农业的无公害无污染绿色产品,可以提供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突破贸易壁垒,增加农产品出口。
3.发展有机农业经济
有机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将农业经济系统纳入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发展有机农业可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有机农业产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有机农产品符合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出口可以给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极大潜力。
参考文献:
[1] 黄国勤:中国农业发展研究―现状与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3
[2] 周玉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4
结束语【第2篇】
目前,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从经济的角度讲,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依赖的是原始生产要素的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工业化中级阶段,经济发展以投资和科技进步为主要带动力量;工业化高级阶段则以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中国的经济转型摒弃了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路子。公共政策的创新使我们主动融入到低碳经济的实践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中,获得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和技术,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新模式。
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第3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低碳经济政策,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增长。尤其是为了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些国家更是把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动力。
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发展生态工业。德国的生态工业政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制定各行业能源有效利用战略;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可持续利用生物智能;推出刺激汽车业改革创新措施以及实行环保教育、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措施。为了实现从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轨,德国除了注重加强与欧盟工业政策的协调和国际合作之外,还计划增加政府对环保技术创新的投资,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私人投资。德国政府希望通过筹集公共和私人资金,建立环保和创新基金,以此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法国的低碳经济政策重点是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2008年12月,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揽子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这一计划有50项措施,涵盖了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除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之外,2009年,法国政府还投资4亿欧元,用于研发清洁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此外,核能一直是法国能源政策的支柱,也是法国低碳经济的一个重点。
美国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美国政府低碳经济政策可以进一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的开发是核心。2009年2月15日,美国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投资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该法案将发展新能源列为重要内容,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在节能方面最主要的是汽车节能。此外,为应对气候变暖,美国力求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农业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文【第4篇】
低碳环保型社会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农业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受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加之农业生产条件脆弱、技术水平和推广能力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急需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一、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关注越来越多,在农业生产中倡导节地、节水、节肥、接种、节电、节油、节柴、节粮等,用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生态农业。
(一)发展立体种养与生态农业
目前,很多地区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开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菜(粮、果)”生态农业,解决了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同时,以家肥代替农药和化肥,进一步促进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另外,通过秸秆还田、秸秆氨化喂畜、秸秆替代木材生产复合板材、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微生物有机肥等措施,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提高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二)发展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具有相对较完整的认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给农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目前,虽然有机食品认证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有机食品企业正在努力借助政府支持,利用相关资金扶持政策,提高自身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创建中国有机食品品牌,增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系统建设现代有机食品工业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制定统一的有机食品法规,完善有机食品认证体系,大力开展绿色外贸。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随着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土地规模小而分散的经营特点与现代农业生产之间出现了新的矛盾。同时,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农民习惯于依赖农药、化肥等辅助加快农作物生长,长此以往,造成农田土壤质量严重下滑,直接影响了我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实施。
(二)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的发展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另外,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我国是全球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但是人均水资源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位居世界第88位;水土资源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污染严重。据统计,86%城市河段水质超标,近2800km河段里的鱼类灭绝,其中淮河水系,80%的水呈黑绿色,过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农田污染严重,农药毒效大、残留高,化肥污染、无水灌溉等,严重影响粮食安全。
(三)农业科技含量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率相对较低,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较低。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农业科技人员大量流失,除此之外,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大大制约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低碳技术成本较高,这也制约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除此之外,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达到了新的高度———绿色、美味、保健、多样化和优质的农产品成了消费者新的期望,而我国农业长期以来对科学生产并不重视,观念落后,在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方面较之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明确低碳农业发展目标,制定各地区发展规划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各个地区应根据本地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本地区发展要求的农业发展规划,既要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不断实现经济增长,同时,也要实现节能减排的强制性指标,特别是要明确针对农业的各种扶持倾斜政策,如,农机具补贴政策、粮食补贴、农业金融贷款政策等,加强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生产,不断加强农业低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和扶持绿色农产品开发和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切实推进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体系
鉴于我国农业生产效益低下,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的状况,应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用粪肥和堆肥作为化肥的替代品,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通过作物残茬及覆盖在地表的秸秆可防止风蚀和水蚀,提高土壤生产力;采用深耕作物与中耕作物轮作,引入蚯蚓、微生物共同熟化深层土壤,扩大作物根系营养能力等。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农业生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完善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三)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经济
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需利用现代科技来装备农业、改造农业,并用现代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采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理念,培育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同时,不断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从而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途径探讨论文【第5篇】
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途径探讨论文
摘要:制造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成为目前碳减排的主战场。然而,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全球环境的恶劣使得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容刻缓,如何解决低碳经济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制造业;低碳;科技;创新
一、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其每年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制造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的能源消耗总量过高,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了大量一次性不可再生资源,不仅造成资源枯竭的局面,还严重影响的环境,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加剧了全球的温室效应。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总量大,能源利用率低,不仅浪费了大量一次性能源,早在“十二五规划”中就特别强调低碳经济的发展,全面各地已经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监测和分解考核体系,切实保障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
二、盐城制造业发展现状
制造业的智能化成为盐城市近几年发展重点,成为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促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企业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成为重点发展领域,挑选骨干制造型企业,成为重点项目的实施单位,并开展试点示范,提升制造行业的创新能力。为机械、汽车、化工、纺织等行业发展制定智能车间的发展方向,引导制造企业能够结合行业特点加快智能制造业发展步伐。盐城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目前已见成效,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试点,以现有的机械装备和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推进电子信息技术与各领域进一步的深度融合,该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截止盐城市投资亿元用于50项智能制造项目计划、工业机器人新增346台、企业用工人数减少1796人。乐洲科技年产500万台手机智能车间、辉丰农化年产1100吨原药生产线、辉山乳业年产18万吨乳制品生产线智能改造等一批智能化项目陆续竣工投产。剑桥涂装、大洋精锻、丰海新能源、江森座椅、华稼食品5个智能车间项目通过省示范智能车间现场审核。
三、盐城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
盐城制造业仍存在着制约发展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投入不高、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管理体制落后、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等方面。对此,应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1.各行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江苏省节能减排的具体要求和各个地区所分解的任务指标,盐城市应降低制造企业产品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的气体排放量。应加强资源、废弃物的利用率,加快能源的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速度,促进行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如今所面临的资源枯竭、能源损耗严重的局面,而制造业作为能源、资源密集型行,需要实行循环经济模式,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采取措施避免遭遇资源困境。即使目前智能化的实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盐城的制造业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高成本的问题,这“三高”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威胁,为了能够使制造行业摆脱困境,需要实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大力整顿制造行业,淘汰、兼并重组落后产能企业,达到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目的。如若制造业继续走老路,安于现状不实行改革,必将会受到政府、法律、市场等各方面的诸多限制,如在项目审批立项时会受到环境保护法等制约而最终导致项目无法实施,长此以往,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2.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技术创新才能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应该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开发,特别是制造企业,应当开放应用可循环的作业流程技术,开发新材料替代原先旧的材料。除此之外,应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只有进行技术改造才能促进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技术改造应以产品质量、节能降耗、智能生产等作为重点,引进新技术、先进工艺、智能装备,对现有的生产机械设备、生产工艺进行改造,优化生产流程,升级企业技术装备,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增强企业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目前盐城引进大量的创新型企业,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但一些传统的企业却仍然维持现状,特别是一些老的机床厂,现在智能化的生产有些跟不上,近几年面临巨额的损失,只能通过地产投资来弥补亏损,长此以往必然会被淘汰,需要引进先进技术来改善现状。3.引进学术专家,强化技术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的创新人才队伍至关重要,制造业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这只队伍,具备一支适合制造业循环经济型人才队伍,可以满足不同制造类型企业的需求。目前盐城缺乏这样的技术创新型人才队伍,虽然近几年在不断引进但是成效不大。其中企业对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中高级技术工程师和熟练技术操作人员的需求尤为突出,同样也缺乏科学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急需引进和培养这样的专业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能满足盐城市中长期战略发展的需要。为此建立后备人才选拔方案,注重人才储备库建设,避免人才队伍参差不齐。与高校合作研发,满足企业对学科建设、骨干人才的需要,努力使制造行业内从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人才在年龄、专业、分工、数量或级别上处于合理的配置状态,从而优化人才结构。4.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第一,在制造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引导自觉实施清洁生产。制造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不会注重清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情况严重,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就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二,增强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制造业员工往往会缺乏的环保意识,对排放的污染物的危害得不到正确的认识。盐城市的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组织单位和职工学习并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增强其环保意识,开展系列活动,行业人员进行交流,将可能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第三,引入环保型新材料和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选用新型环保材料是解决制造业废气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的主要途径。要在加大对环保型材料研制和开发力度的同时,积极开展制造业材料的环保认证工作。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例如先进的混凝土浇灌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建筑施工场地的噪声。第四,加大对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监督。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建筑垃圾基本都可以回收利用,建立群众环保监督机制,设立群众环保监督小组对制造业的污染物排放。5.进一步提高国际化水平。盐城制造业的国际化趋势开始很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障碍”很多。如渠道障碍、品牌障碍、技术障碍、资源障碍、非关税壁垒、人才壁垒等。即使存在障碍,在经济发展中仍必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强国际化经营,深化经济技术合作。盐城市制造行业应充分利用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程度,鼓励国外先进知名制造企业参股和投资国内制造企业和项目,在产品深加工领域投资设立企业和研发中心,提升盐城市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比如:悦达起亚与韩国的亲密合作,但同样其业面临销售的困难,可以加深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壮大企业的销售团队,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洪。低碳背景下战略产业的选择与发展(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邱振卓。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吉林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6月。
[3]张欢。我国低碳技术进步对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年1月。